时间: 2022-03-11 12:02:38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2次
中国古代的历史,有一个顺口溜,开头是这样的: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这个顺口溜是从三皇五帝开始,然后才是夏朝、商朝、周朝。我们说我们是5000年文明古国,也就是从三皇五帝开始算起,到现在的状况。
(传说中夏朝的开国君王禹)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不只是三皇五帝、唐尧虞舜不被承认,连夏朝在考古界也产生了怀疑。这种怀疑让很多人不爽,因为它严重损伤了大家的民族自豪感。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不要带那么多情绪,我们会发现,夏朝不被承认,其实是有原因的。
首先,夏不被承认,并不是夏不存在,而是作为国家不被承认。按照有些学者的看法,国家的形成是有一个过程。首先形成的是游团,接着形成的是部落,再接着形成的是酋邦,最后形成的才是国家。夏在当时,其实就只是处在酋邦的阶段,还没有形成国家。
(传说中的夏朝地图)
当时在中原地区,有非常多的这种酋邦,这些酋邦都不大,他们合起来被称为“诸夏”。也就是说,夏只是诸夏中的一个小酋邦。如果只是用一个小酋邦来代替整个中华民族的祖先,那显然是不符合历史的。
其次,夏没有找到考古学的证据。虽然有人认为,二里头是夏曾经生活过的遗址,但是,第一,没有直接的证据;第二,这个二里头的规模非常小,这么小的规模,显然不是一个国家的规模,而且里面的那些考古文物也不能证明国家的存在。它不像殷墟,殷墟很大,而且功能比较齐全,完全是一个国家的规模。
第三,在商代之前,酋邦的流动性非常大,这种流动性主要体现在,中原的酋邦,常常被外来的酋邦所替代。替代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当夏酋邦已经是酋邦的时候,周围地区很可能还是一些部落,或者是游团。这些部落游团经常打仗,今天你把我打走,明天别人又把你打走。而中原地区,因为农业生产比较先进,其战斗力相对来说还要弱一些。有个切实的例子是可以证明的。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打仗,最后黄帝战胜炎帝,原因就在于,黄帝部落主要是游牧民族,而炎帝部落是农耕民族。所以,生活在中原地区的夏,也可能历史上真的有夏,而且是一个时间比较长一点的酋邦,但是或许它早就被其他部落或者游团给撵走了。
(二里头遗址)
当然了,考古学怀疑夏作为一个长久的,有几百年历史的国家,并不是否定我们悠久的古文明和历史。而且,作为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其实还不仅仅是夏这一部分,还包括三星堆文化、良渚文化等等很多个发源地。如果要找中华民族的源头的话,把这些地方给忽略了,其实也是很不应该的。
因为考古学≠历史学,考古学需要实物加以佐证,而夏朝并没有确凿的实物遗存被发掘出来,具体可以参见知乎上各位答主大大的答案
(。・`ω´・) ☞网页链接
如果西方人真象他们对待夏朝这种苛刻标准一样“公正”,所谓的“特洛伊”遗址、“迈锡尼”遗址根本就不存在,那只是些无名遗址而已——中国正经的历史文献被当废纸,神话史诗倒拿来给遗址命名,双标至此还要脸吗?甚至古希腊文明本身也不存在,因为没人能证明存在一个叫“希腊”的王朝和国家。否认夏朝存在不仅是思维有问题,更是精神有问题,夏的记录存在于《尚书》、《诗经》、《国语》、《春秋》等多种先秦史籍中,在诸子百家中也都是共识,而他们距离夏朝不过几百年而已,否认夏朝存在论其实是在诬蔑先秦无数书籍和圣贤全是在撒谎,而这一切都只为捏造出一个不存在的朝代出来,同时还能被所有人认可,那可真成神迹了。可夏朝不是神,中国古人也不是有“信仰”的宗教徒,完全没有捏造出夏朝的必要。否认夏朝存在是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和中国古人的巨大侮辱,而有些中国人不对这种肆意侮辱感到愤怒,却甘心接受这种荒谬绝伦的观点甚至食其余唾,只能说已经退化为软体动物了。居然有人大言不惭来要夏朝存在的证据?历史文献你不信,考古遗址你不认,只好等时间机器发明后把你送回去了。再说一点,谁主张谁举证,夏朝存在是中国历史文献肯定的既有事实,需要举证的是声称夏朝不存在的东西们。这里的主语是先秦保留对夏记录的文献,如“《尚书》、《诗经》、《国语》、《春秋》等多种先秦史籍”,很多人把前面的文献部分撇开,单把列在文献后用以强调夏朝存在是共识的“诸子百家”作为主语,我也有点无语。而以文献书名的成书时间来抠,让人不由扶额叹气。《尚书》和《诗经》都是选编而成,是历代篇章的合集,并不是成书时才有的。而且虽《尚书》和《诗经》定本由孔子完成,但《尚书》和《诗经》之名早在西周就有了,如孔子之前人经常引《书》、《诗》内容,就是指《尚书》和《诗经》。尚书最后收入的《秦誓》是秦穆公所作,秦穆公( 前682年—前621年 )下限尚且距夏亡不足千年,何况其它篇章?诗经也是同理。尚书真实性最无可置疑的部分就是周初的诰命,其中多次提及夏朝。
按夏、商、周的王位继承特点,30年为一世,同一世多一王加10年: 1.文献记载的西周积年257年、281年,(武王克殷后在位太短)从周成王到幽王是10世11王,30×10+10更接近于281年; 2.文献记载的商朝积年496年、626年,从成汤到帝辛是17世31王,30×17+10×14更接近于626年; 3.文献记载的夏朝积年471年、432年,从大禹到帝癸是14世17王,30×14+10×3介于中间,根据上面的商周算法结果大于文献值,432年更可取。 这样下来,西周为 1051BC--771BC,商朝为 1676BC--1051BC,夏朝为 2107BC--1676BC。但是我们只可以给断代为西周(公元前11世纪中叶--前771年)、商朝(公元前17世纪前期--前11世纪中叶)、夏朝(公元前22世纪末--前17世纪前期),因为精确值不可靠,年代值更合理。(注:夏商周断代工程最不该的就是拿出夏朝、商朝的确切年份,太精确了反而遭致国内外同行的质疑。) 其实从史料就知道,唐虞夏三朝是一个统治集团的内部取代,美名曰“禅让”,夏到商、商到周都是不同统治集团间的取代,美名曰“革命”。也就是说“禅让制”证明了唐虞夏三朝是一体的,所以他们都在山西(陶寺),而商朝在河南(二里头、郑州、殷墟),周朝在陕西(周原、丰镐)。
首先不得不说,这个很奇怪,莫非认为世界上存在着国内、国外两批考古学家,他们对“夏朝”这一文献上的概念存在着截然相反的态度?答案是否定的。其一,争议的问题并不是“夏朝存不存在”(虽然行外的人往往更关心这个问题),而是前代考古材料能否与后世的文献材料相互对应(这是个复杂的技术性问题)。其二,争议的双方并不是以国界为标准而划分出来的,部分国内的考古学者也主张在出现自证性文献之前,将考古和文献分开来考虑。但是这不意味着,脱离了文献,考古遗存就丧失了生命力——实际上,考古遗存就摆在那里,专业人士可以通过科学手段,了解当时的建筑、信仰、军队、经济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面向,换句话说,这个共同体是真实存在的。至于它到底是不是后世文献中所提到的那个“夏朝”,其实是难以证明的(这不是否认噢;注意false和not given的区别)。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