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关于温室效应我们是不是过于片面了

时间: 2022-03-11 12:02:03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9次

关于温室效应我们是不是过于片面了

温室效应的后果是什么?

温室效应对环境的影响:

1.气候转变——“全球变暖”

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会减少红外线辐射放射到太空外,地球的气候因此需要转变来使吸取和释放辐射的分量达至新的平衡。这转变可包括“全球性”的地球表面及大气低层变暖,因为这样可以将过剩的辐射排放出外。虽然如此,地球表面温度的少许上升可能会引发其他的变动,例如大气层云量及环流的转变。当中某些转变可使地面变暖加剧(正反馈),某些则可令变暖过程减慢(负反馈)。

利用复杂的气候模式,“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第三份评估报告中估计全球的地面平均气温会在2100年上升1.4~5.8℃。这预计已考虑到大气层中悬浮粒子倾于对地球气候降温的效应与及海洋吸收热能的作用(海洋有较大的热容量)。但是,还有很多未确定的因素会影响这个推算结果,例如未来温室气体排放量的预计、对气候转变的各种反馈过程和海洋吸热的幅度等等。

2.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温室效应可使史前致命病毒威胁人类。

美国科学家近日发出警告,由于全球气温上升令北极冰层溶化,被冰封十几万年的史前致命病毒可能会重见天日,导致全球陷入疫症恐慌,使人类生命受到严重威胁。

纽约锡拉丘兹大学的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科学家杂志》中指出,早前他们发现一种植物病毒TOMV,由于该病毒在大气中广泛扩散,推断在北极冰层也有其踪迹。于是研究人员从格陵兰抽取4块年龄500年~14万年的冰块,结果在冰层中发现TOMV病毒。研究人员指该病毒表层被坚固的蛋白质包围,因此可在逆境生存。

这项新发现令研究人员相信,一系列的流行性感冒、小儿麻痹症和天花等疫症病毒可能藏在冰块深处,目前人类对这些原始病毒没有抵抗能力,当全球气温上升令冰层溶化时,这些埋藏在冰层千年或更长的病毒便可能会复活,形成疫症。科学家表示,虽然他们不知道这些病毒的生存条件,或者其再次适应地面环境的机会,但肯定不能抹杀病毒卷土重来的可能性。

3.海平面上升假若“全球变暖”正在发生,有两种过程会导致海平面升高:(1)海水受热膨胀令水平面上升。(2)冰川和格陵兰及南极洲上的冰块溶解使海洋水分增加。预计至2100年,地球的平均海平面上升幅度介乎0.09~0.88米之间。

全球暖化使南北极的冰层迅速融化,海平面不断上升。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显示,即使海平面只小幅上升1米,也足以导致5600万发展中国家人民沦为难民。而全球第一个被海水淹没的有人居住岛屿即将产生——位于南太平洋国家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岛屿卡特瑞岛,目前岛上主要道路水深及腰,农地也全变成烂泥巴地。

4.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5.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温室效应对人类生活的潜在影响:

1.对经济的影响——全球有超过1/2人口居住在沿海100千米的范围以内,其中大部分住在海港附近的城市区域。所以,海平面的显著上升对沿岸低洼地区及海岛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害,例如加速沿岸沙滩被海水冲蚀、地下淡水被上升的海水推向更远的内陆地方。

2.对农业的影响——实验证明在二氧化碳高浓度的环境下,植物会生长得更快速和高大。“全球变暖”的结果会影响大气环流,继而改变全球的雨量分布及各大洲表面土壤的含水量。因未能清楚了解“全球变暖”对各地区气候的影响,以致对植物生态所产生的转变亦未能确定。

3.对海洋生态的影响——沿岸沼泽地区消失肯定会令鱼类,尤其是贝壳类的数量减少。河口水质变咸会减少淡水鱼的品种数目,相反该地区海洋鱼类的品种可能相对增多。至于整体海洋生态所受的影响仍未能清楚知道。

4.对水循环的影响——全球降雨量可能会增加。但是,地区性降雨量的改变则仍未知道。某些地区可能有更多雨量,但有些地区的雨量可能会减少。此外,温度的升高会增加水分的蒸发,这对地面上水源的运用带来压力。

科学家预测,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到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2~4℃,南北极的冰山将大幅度融化,导致海平面大大上升,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将淹于水中,其中包括几个著名的国际大城市: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

温室效应的其他相关影响:

1.农地积水导致疟疾肆虐穿着传统服饰向来乐天知命的卡特瑞岛人,几百年来遗世独立,始终保持着传统生活模式,但却因人类对环境的破坏造成全球暖化,他们的家乡将面临被海水淹没的命运。卡特瑞岛环保人士保罗塔巴锡说:“他们已经持续被海洋力量攻击,还有持续不断的洪水,原有的地区都被改变了,被破坏殆尽,几乎所有的地方都被海水淹没了。”

不堪的是,招致蚊子、苍蝇丛生,疟疾肆虐。

专家预测,过不了几年,卡特瑞岛将被完全淹没在海里,全岛居民迁村撤离势在必行。

2.亚马孙雨林逐渐消失位于南美洲、全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孙雨林正渐渐消失,让全球暖化危机雪上加霜。

号称“地球之肺”的亚马孙雨林涵盖了地球表面5%的面积,制造了全世界20%的氧气及30%的生物物种,由于遭到盗伐和滥垦,亚马孙雨林正以每年7700平方英里(1平方英里=2.59平方千米)的面积消退,相当于一个美国新泽西州的大小,雨林的消退除了会让全球暖化加剧之外,更让许多只能够生存在雨林内的生物,面临灭种的危机。在过去的40年,雨林已经消失了两成。

3.新的冰川期来临全球暖化还有个非常严重的后果,就是导致冰川期的来临。

南极冰盖的融化导致大量淡水注入海洋,海水浓度降低。“大洋输送带”因此而逐渐停止:暖流不能到达寒冷海域;寒流不能到达温暖海域。全球温度降低,另一个冰河时代将会来临。北半球大部分被冰封,一阵接着一阵的暴风雪和龙卷风将横扫大陆。

最终可能会造成恐龙时代的再次降临!

温室效应是好是坏?

难得下雪的南昌居然也下起了雪花rn供电紧张,煤炭紧缺rn温室效应是好是坏?rn下雪了,结冰了,路滑了,摔跤了……rn那还不如温室效应!rn不用受冷,多好?
气候转暖,冬季不那么严寒漫长,人们过冬当然会感到舒服多了。不过,全球变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发展下去甚至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气候变暖,水汽的蒸发主会加快,这样一来改变了气流循环,使气候变化加剧,引发热浪、飓风、洪涝和干旱,反常的气候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有资料表明,目前全球变暖引发的异常高温,每年造成世界大城市中约6000人死亡。因全球变暖引起的天灾,引发的流行性疾病,更使人类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全球变暖使得冰川融化,过去的100年间,海平面已经上升了25厘米,而海面的上涨,将会淹没陆地。全球变暖还会减少淡水资源,加快土地荒漠化。

  不能让全球转暖的状况继续发展下去了。怎么办呢?科学家们认为,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是最有效的方法;只要将目前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60%、甲烷排放量减少8%,就能制止目前的全球变暖趋势。现在不少国家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措施,我国也通过了有关法规,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有害气体的排放。

照你那样说``冬天好过了``夏天就难受了 懂?
能说的都让你姐说了,我还能说什么啊,比我有研究,其实天气反复无常本就是人们破坏环境所造成的,其实今年冬天会这么冷,也应该是人类对 对环境的破坏,所造成的.跟温室效应的产生的原因都是我们的破坏,既然现在背叛理科,去学文了,也就用文科的方式去讲,世界万物都有他自生的运转规律,四季更替,生死相交,才有了这个世界,其实他是不断的运转的,这是现在所谓的周期规律,,也便是古人所说的 道 人们这样的对待环境急于发展,是否就是古人所说的逆道而行,一旦运转规律不断破坏那只有毁灭了.世界上的事情就象一个圆,终点便是起点.毁灭以后又是新生,曾有人用太及来将物理空间论,虽然不敢苟同但是也是有许多道理的,物理 中也有人在黑洞论中说,世界 产生于大爆炸,大爆炸是一个及小的质点爆炸产生了时间于空间,不断延长和拉声,但是黑洞是却会不断吞噬世界又将他比他小的黑洞吞噬.如此这般世界有讲变的越来越小回到质点.再次循环.人总是会毁灭的,死亡不是生命的对立,而是生命中的部分.春上.毁灭是必然的,但是辉煌之后必是衰落,我们极度发达的那天也就是我们毁灭的前夕了,于是我们为了发展放弃环境,发展了只是家速了我们的 灭亡. 玄学误人,轻谈误国. 切勿听信.以上纯酥胡说.

如果温室效应不加以制止,后果不堪>
人类的大部分城市都在沿海!温室效应将会加剧南北极冰川的融化,海水上涨.沿海70%的城市将会被淹没.严重影响人类生存!

温室效应的坏处与好处?

温室对于位于寒带亚寒带的国家来说,可以使国内的气温提高,改变经济结构,种植温带的作物;也可以改变种植制度,一年多熟,从而提高产量,进而提高经济水平。
好处:1 有利于植物的初期生长
2 光合作用
3 对空气净化好利
科学家预测: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到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2-4摄氏度,南北极地冰山将大幅度融化,导致海平面大大上升,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将淹于水中,其中包括几个著名的国际大城市: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
证地讲任何事情都有其好处,只是古人发明的辩证法没有告诉我们好处和坏处的量化问题。然后8月的全国气候证明了一件事情,温室效应或环境变化并不总是向坏的方向发展了。南方向来多雨的地区,再增加点雨水有什么关系?定多是把亚热带变成雨林罢了,总比变成沙漠好吧。在南方住过一年以上的人们可能都知道,其实南方人就是盼着台风到来。台风来了,气温就降下来了,雨水充足,江南的鱼米之乡才是鱼米之乡。一般是5-6月梅雨季节,把人憋了一个月,到7-8月又闷了2个月,3个月的酷热与闷热折磨下来难怪南方人长的都营养不良。就等着8月的台风。台风让整个中国的南方的沿海地带气温下降,湿度也下降,因为雨下够了,高压带给台风赶走了,人就好受了。今年夏天南方沿海地区来了2次台风,表面上是受到经济损失,其实社会总收益要十多倍于风灾。因为经济发达的南方只要人们的精神状态好一点点,带来的生产率的提高就可能是百亿元的增值。

中国北方的受益更大,主要是降水大幅度增加了。北京市设法留住雨水的做法,以及水库管理人员的高兴的样子不就说明了气温变化带来的台风的巨大好处吗?台风其实就是自然界的自我平衡的一种机制,我们中国人可以把台风当作一个大主顾。台风一来,总体经济就上升,生活质量就上升。有史以来第一次台风向干旱的北京进发真是奇迹,可惜的是如果台风在北京上空待几天就好了。那样还有什么必要兴师动众耗费千亿元宝贵的资金搞什么“南水北调”,把钱用在教育、失业和医疗保障制度上多好。自古以来水利工程都是花钱的无底洞,古代水利工程可以摧毁一个朝代,即使到了推土机的现代,水利工程依然是吞钱的无底洞和腐败的温床。

北方广大的平原因为有了降雨,地力大幅度增加,自然给我们的贡献就大幅度增加,甚至大地的牛皮癣——沙漠化——也会得到改善。只要北方想南方那样经常下雨,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沙尘暴,也不会有白白浪费了大片土地的黄土高原和沙漠。我们在严格废气排放的时候,在建设绿色经济的时候,应该记住自然降水依然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因素。只要降水增加的现象就是值得欢迎的现象。
温室效应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就是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短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层厚厚的玻璃,使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暖房。据估计,如果没有大气,地表平均温度就会下降到——23℃,而实际地表平均温度为15℃,这就是说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提高38℃。
除二氧化碳以外,对产生温室效应有重要作用的气体还有甲烷、臭氧、氯氟烃以及水气等。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工业的迅速发展,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相应增多;又由于森林被大量砍伐,大气中应被森林吸收的二氧化碳没有被吸收,由于二氧化碳逐渐增加,温室效应也不断增强。据分析,在过去二百年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25%,地球平均气温上升0.5℃。估计到下个世纪中叶,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将上升1.5——4.5℃,而在中高纬度地区温度上升更多。
温室效应会是海平面上升,陆地被海洋淹没。
温室效应的益处就是:人们不用造温室,就可以是一些植物反季节生长。
好处:1 有利于植物的初期生长
2 光合作用
3 对空气净化好利
科学家预测: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到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2-4摄氏度,南北极地冰山将大幅度融化,导致海平面大大上升,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将淹于水中,其中包括几个著名的国际大城市: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
证地讲任何事情都有其好处,只是古人发明的辩证法没有告诉我们好处和坏处的量化问题。然后8月的全国气候证明了一件事情,温室效应或环境变化并不总是向坏的方向发展了。南方向来多雨的地区,再增加点雨水有什么关系?定多是把亚热带变成雨林罢了,总比变成沙漠好吧。在南方住过一年以上的人们可能都知道,其实南方人就是盼着台风到来。台风来了,气温就降下来了,雨水充足,江南的鱼米之乡才是鱼米之乡。一般是5-6月梅雨季节,把人憋了一个月,到7-8月又闷了2个月,3个月的酷热与闷热折磨下来难怪南方人长的都营养不良。就等着8月的台风。台风让整个中国的南方的沿海地带气温下降,湿度也下降,因为雨下够了,高压带给台风赶走了,人就好受了。今年夏天南方沿海地区来了2次台风,表面上是受到经济损失,其实社会总收益要十多倍于风灾。因为经济发达的南方只要人们的精神状态好一点点,带来的生产率的提高就可能是百亿元的增值。

中国北方的受益更大,主要是降水大幅度增加了。北京市设法留住雨水的做法,以及水库管理人员的高兴的样子不就说明了气温变化带来的台风的巨大好处吗?台风其实就是自然界的自我平衡的一种机制,我们中国人可以把台风当作一个大主顾。台风一来,总体经济就上升,生活质量就上升。有史以来第一次台风向干旱的北京进发真是奇迹,可惜的是如果台风在北京上空待几天就好了。那样还有什么必要兴师动众耗费千亿元宝贵的资金搞什么“南水北调”,把钱用在教育、失业和医疗保障制度上多好。自古以来水利工程都是花钱的无底洞,古代水利工程可以摧毁一个朝代,即使到了推土机的现代,水利工程依然是吞钱的无底洞和腐败的温床。

北方广大的平原因为有了降雨,地力大幅度增加,自然给我们的贡献就大幅度增加,甚至大地的牛皮癣——沙漠化——也会得到改善。只要北方想南方那样经常下雨,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沙尘暴,也不会有白白浪费了大片土地的黄土高原和沙漠。我们在严格废气排放的时候,在建设绿色经济的时候,应该记住自然降水依然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因素。只要降水增加的现象就是值得欢迎的现象。
温室效应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就是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短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层厚厚的玻璃,使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暖房。据估计,如果没有大气,地表平均温度就会下降到——23℃,而实际地表平均温度为15℃,这就是说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提高38℃。
除二氧化碳以外,对产生温室效应有重要作用的气体还有甲烷、臭氧、氯氟烃以及水气等。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工业的迅速发展,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相应增多;又由于森林被大量砍伐,大气中应被森林吸收的二氧化碳没有被吸收,由于二氧化碳逐渐增加,温室效应也不断增强。据分析,在过去二百年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25%,地球平均气温上升0.5℃。估计到下个世纪中叶,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将上升1.5——4.5℃,而在中高纬度地区温度上升更多。
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而且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中,含量基本上保持恒定。这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始终处于“边增长、边消耗” 的动态平衡状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80%来自人和动、植物的呼吸,20%来自燃料的燃烧。散布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75%被海洋、湖泊、河流等地面的水及空中降水吸收溶解于水中。还有5%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质贮藏起来。这就是多年来二氧化碳占空气成分0.03%(体积分数)始终保持不变的原因。
但是近几十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加,工业迅猛发展,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及煤炭、石油、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远远超过了过去的水平。而另一方面,由于对森林乱砍乱伐,大量农田建成城市和工厂,破坏了植被,减少了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条件。再加上地表水域逐渐缩小,降水量大大降低,减少了吸收溶解二氧化碳的条件,破坏了二氧化碳生成与转化的动态平衡,就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长,就使地球气温发生了改变。
在空气中,氮和氧所占的比例是最高的,它们都可以透过可见光与红外辐射。但是二氧化碳就不行,它不能透过红外辐射。所以二氧化碳可以防止地表热量辐射到太空中,具有调节地球气温的功能。如果没有二氧化碳,地球的年平均气温会比目前降低20 ℃。但是,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就会使地球仿佛捂在一口锅里,温度逐渐升高,就形成“温室效应”。 形成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其他气体。其中二氧化碳约占75%、氯氟代烷约占15%~20%,此外还有甲烷、一氧化氮等30多种。
如果二氧化碳含量比现在增加一倍,全球气温将升高3 ℃~5 ℃,两极地区可能升高10 ℃,气候将明显变暖。气温升高,将导致某些地区雨量增加,某些地区出现干旱,飓风力量增强,出现频率也将提高,自然灾害加剧。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气温升高,将使两极地区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许多沿海城市、岛屿或低洼地区将面临海水上涨的威胁,甚至被海水吞没。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下撒哈拉牧区曾发生持续6年的干旱。由于缺少粮食和牧草,牲畜被宰杀,饥饿致死者超过150万人。
这是“温室效应” 给人类带来灾害的典型事例。因此,必须有效地控制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控制人口增长,科学使用燃料,加强植树造林,绿化大地,防止温室效应给全球带来的巨大灾难。
科学家预测,今后大气中二氧化碳每增加1倍,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1.5~4.5℃,而两极地区的气温升幅要比平均值高3倍左右。因此,气温升高不可避免地使极地冰层部分融解,引起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如果海平面升高1 m,直接受影响的土地约5×106 km2,人口约10亿,耕地约占世界耕地总量的1/3。如果考虑到特大风暴潮和盐水侵入,沿海海拔5 m以下地区都将受到影响,这些地区的人口和粮食产量约占世界的1/2。一部分沿海城市可能要迁入内地,大部分沿海平原将发生盐渍化或沼泽化,不适于粮食生产。同时,对江河中下游地带也将造成灾害。当海水入侵后,会造成江水水位抬高,泥沙淤积加速,洪水威胁加剧,使江河下游的环境急剧恶化。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目前正在推进制订国际气候变化公约,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科学家预测,如果我现在开始有节制的对树木进行采伐,到2050年,全球暖化会降低5%。

影响
受到温室效应和周期性潮涨的双重影响,西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大部分地方,即将被海水淹没,包括首都的机场及部分住宅和办公室。
由于温室效应会导致南北极冰雪融化,水平线上升,直接威胁图瓦卢,所以该国在国际环保会议上一向十分敢言。前总理佩鲁曾声称图瓦卢是“地球暖化的第一个受害者”。

特点
温室有两个特点:温度较室外高,不散热。 生活中我们可以见到的玻璃育花房和蔬菜大棚就是典型的温室。使用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来做温室,是让太阳光能够直接照射进温室,加热室内空气,而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又可以不让室内的热空气向外散发,使室内的温度保持高于外界的状态,以提供有利于植物快速生长的条件。

后果
1) 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
2) 海平面上升;
3) 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4) 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科学家预测: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到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2-4摄氏度,南北极地冰山将大幅度融化,导致海平面大大上升,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将淹于水中,其中包括几个著名的国际大城市: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

温室效应可使史前致命病毒威胁人类
美国科学家近日发出警告,由于全球气温上升令北极冰层溶化,被冰封十几万年的史前致命病毒可能会重见天日,导致全球陷入疫症恐慌,人类生命受到严重威胁。
纽约锡拉丘兹大学的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科学家杂志》中指出,早前他们发现一种植物病毒TOMV,由于该病毒在大气中广泛扩散,推断在北极冰层也有其踪迹。于是研究员从格陵兰抽取 4块年龄由 500至14万年的冰块,结果在冰层中发现TOMV病毒。研究员指该病毒表层被坚固的蛋白质包围,因此可在逆境生存。
这项新发现令研究员相信,一系列的流行性感冒、小儿麻痹症和天花等疫症病毒可能藏在冰块深处,目前人类对这些原始病毒没有抵抗能力,当全球气温上升令冰层溶化时,这些埋藏在冰层千年或更长的病毒便可能会复活,形成疫症。科学家表示,虽然他们不知道这些病毒的生存希望,或者其再次适应地面环境的机会,但肯定不能抹煞病毒卷土重来的可能性。

由来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
人类活动和大自然还排放其他温室气体,它们是:氯氟烃(CFC〕、甲烷、低空臭氧、和氮氧化物气体、地球上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的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陆地上的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
为减少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一方面需要人们尽量节约用电(因为发电烧煤〕,少开汽车。另一方面保护好森林和海洋,比如不乱砍滥伐森林,不让海洋受到污染以保护浮游生物的生存。我们还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减少使用一次性方便木筷,节约纸张(造纸用木材〕,不践踏草坪等等行动来保护绿色植物,使它们多吸收二氧化碳来帮助减缓温室效应。

新说
自1975年以来,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已经上升了0.9华氏度,由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变暖已 成了引起世人关注的焦点问题。学术界一直被公认的学说认为由于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然而经过几十年的观察研究,来自美国Goddard空间研究所的詹姆斯·汉森博士提出新观点,认为温室气体主要不是二氧化碳,而是碳粒粉尘等物质。
碳粒粉尘是一种固体颗粒状物质,主要是由于燃烧煤和柴油等高碳量的燃料时碳利用率太低而造成的,它不仅浪费资源,更引起了环境的污染。众多的碳粒聚集在对流层中导致了云的堆积,而云的堆积便是温室效应的开始,因为40%至90%的地面热量来自由云层所产生的大气 逆辐射,云层越厚,热量越是不能向外扩散,地球也就越裹越热了。
汉森博士对于各种温室气体的含量变化都做了整理记录,发现在1950至1970年间,二氧化碳 的含量增长了近两倍,而从70年代到90年代后期,二氧化碳含量则有所减少。用目前流行的理论很难解释仍在恶化的全球变暖的现象。
汉森博士认为,除了碳粒粉尘以外,还有一些气体物质能导致温室效应,如对流层中的臭氧 (正常的臭氧应集中在平流层中)、甲烷,还有巨毒无比的氯氟烃。但这些污染源的治理就相对困难些了。可喜的是,近几十年来非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含量已经有了一定的下降,如若 甲烷和对流层中的臭氧含量也能逐年下降趋势,那么再过50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的变化将近乎零。
碳粒粉尘并不是不可避免的东西,随着内燃机品质的不断提高,甚或不使用内燃机的交通工 具的问世,不能烧尽而剩余的碳粒是可以减少的。汉森博士的学说能够成立,则给地球带来了降温的新希望,但愿地球早日退烧。

温室对于位于寒带亚寒带的国家来说,可以使国内的气温提高,改变经济结构,种植温带的作物;也可以改变种植制度,一年多熟,从而提高产量,进而提高经济水平。
好处:1 有利于植物的初期生长
2 光合作用
3 对空气净化好利
科学家预测: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到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2-4摄氏度,南北极地冰山将大幅度融化,导致海平面大大上升,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将淹于水中,其中包括几个著名的国际大城市: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
证地讲任何事情都有其好处,只是古人发明的辩证法没有告诉我们好处和坏处的量化问题。然后8月的全国气候证明了一件事情,温室效应或环境变化并不总是向坏的方向发展了。南方向来多雨的地区,再增加点雨水有什么关系?定多是把亚热带变成雨林罢了,总比变成沙漠好吧。在南方住过一年以上的人们可能都知道,其实南方人就是盼着台风到来。台风来了,气温就降下来了,雨水充足,江南的鱼米之乡才是鱼米之乡。一般是5-6月梅雨季节,把人憋了一个月,到7-8月又闷了2个月,3个月的酷热与闷热折磨下来难怪南方人长的都营养不良。就等着8月的台风。台风让整个中国的南方的沿海地带气温下降,湿度也下降,因为雨下够了,高压带给台风赶走了,人就好受了。今年夏天南方沿海地区来了2次台风,表面上是受到经济损失,其实社会总收益要十多倍于风灾。因为经济发达的南方只要人们的精神状态好一点点,带来的生产率的提高就可能是百亿元的增值。

中国北方的受益更大,主要是降水大幅度增加了。北京市设法留住雨水的做法,以及水库管理人员的高兴的样子不就说明了气温变化带来的台风的巨大好处吗?台风其实就是自然界的自我平衡的一种机制,我们中国人可以把台风当作一个大主顾。台风一来,总体经济就上升,生活质量就上升。有史以来第一次台风向干旱的北京进发真是奇迹,可惜的是如果台风在北京上空待几天就好了。那样还有什么必要兴师动众耗费千亿元宝贵的资金搞什么“南水北调”,把钱用在教育、失业和医疗保障制度上多好。自古以来水利工程都是花钱的无底洞,古代水利工程可以摧毁一个朝代,即使到了推土机的现代,水利工程依然是吞钱的无底洞和腐败的温床。

北方广大的平原因为有了降雨,地力大幅度增加,自然给我们的贡献就大幅度增加,甚至大地的牛皮癣——沙漠化——也会得到改善。只要北方想南方那样经常下雨,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沙尘暴,也不会有白白浪费了大片土地的黄土高原和沙漠。我们在严格废气排放的时候,在建设绿色经济的时候,应该记住自然降水依然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因素。只要降水增加的现象就是值得欢迎的现象。
呵呵,我们高考复习得时候做过···
好处:现在一些环境恶劣得地方,比如什么高原啊,山地啊会变成平原,寒带,亚寒带会变成温暖湿润得温带和暖温带··
坏处:沿海可就遭殃了,会被淹没··现在得一些经济,政治发达地区往往在沿海,··一淹可就不得了啊,而且南极得冰盖会融化,紫外线会更加肆虐··有害身体健康··

面对温室效应我们已经做了什么

温室效应? 是什么? 天灾?
这绝对是人祸!!!

面对温室效应,我们做了什么,做的仅仅是 “加剧”罢了!~

只要现在还没有威胁到人类,睡会注意这个潜在的“危险”呢~!?

植树造林,也许能缓解下下,但不是长久之计, 主要的是从它的根源处理。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7265682.html
全球变暖是骗局
低碳生活
文章标题: 关于温室效应我们是不是过于片面了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34571.html
文章标签:片面  温室效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