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3-09 11:01:38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6次
月亮(月球)本身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一些变化。例如它的表面有越来越多的人造探测器、由于陨石撞击会形成新的陨石坑,旧的陨石坑或环形山会被太阳风、宇宙线逐渐消磨,以及未来人类在月球表面活动留下各种痕迹等等。但这些变化无一例外都过于微小,人的眼睛是不可能看到的。
由于人眼的极限分辨力约为1‘,所以我们只能看到月球表面直径大于100公里的物体。借助顶级的科普天文望远镜,一般人可以看到月球上大小超过1公里的目标——这要比北京首都机场T3航站楼大20%。造成这样一个陨石坑需要一个直径50米以上、相对速度10km/s以上的小行星撞击月面,或发动一个全世界动员的太空工程来完成一个月面建筑。
所以,我们所能看到的“月亮”的变化,100%是由于大气层内的天气活动引起的——例如下面两张图片中的月晕和月亮的颜色变化。月晕的成因,请参看这里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xzs8nckrGb-bK5Eat1xaHRKpQqIzLmDhzLwwsaxq95DStaN-tJfY0oB5X-g6UFCq
天平动,虽然月球自转已经是同步锁定于绕着地球的公转,但这些轻微的摆动让地面的观测者在不同的时间能看见些许不同的月球表面。这意味着人类在地球上能观测到59%的月球表面,而非仅仅是月球正面。
那是因为月球围绕地球的工转,这个周期是29.5天。
如果你间隔29.5天再看,就在同一位置了。但严格说也有一些小偏差,因为还有其他一些运动在影响,但肉眼看不明显了。
月球是太阳系中体积第五大的卫星,其平均半径约为1737.10千米,相当于地球半径的0.273倍;质量则接近7.342×1022千克,相当于地球的0.0123倍。月球的表面布满了由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38.44万千米,大约是地球直径的30倍。
地球与月球互相绕着对方转,两个天体绕着地表以下1600千米处的共同引力中心旋转。月球的诞生,为地球增加了很多的新事物。
月球绕着地球公转的同时,其特殊引力吸引着地球上的水,同其共同运动,形成了潮汐。潮汐为地球早期水生生物,走向陆地,帮了很大的忙。
地球很久很久以前,昼夜温差较大,温度在水的沸点与凝点之间,不宜人类居住。然而月球其特殊影响,对地球海水的引力减慢了地球自转,使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趋向合理,带给了我们宝贵的四季,减小了温度差,从而适宜人类居住。
地球上之所以看到月球的半面,这是因为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严格相等,这到底是巧合还是有着内在的联系呢?让我们来看看太阳系其它行星的卫星的状况,我们可以发现绝大多数的卫星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严格相等,看来这似乎是存在什么内在联系的。
月球在地球引力长期的作用下,它的质心已经不在其几何中心,而是在靠近地球的一边,因此月球相对于地球的引力势能就变得最小。
在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月球的质心永远朝向地球的一边,就好像地球用一根绳子将月球绑住了一样。太阳系的其他卫星也存在这样的情况,所以卫星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等不是什么巧合,而是有着内在的因素。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