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2-07 09:00:22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0次
祖大寿是吴三桂的舅舅,但想来祖大寿跟吴三桂选择降清的缘由是不一样的。
一个是被迫,一个是投机。性质完全不一样。祖大寿降清以后估计是因为之前有“污点”(大凌河之战被清军俘虏,诈降皇太极,言说自己返回锦州做内应,献锦州。皇太极这么精明的人,居然着了祖大寿的道。)他投降以后,并没有受到重用,似乎就在清廷劝降吴三桂时,写过劝降书,此后就打酱油去了。他几乎没有参与过清入关之后的一些列战争,露脸次数还不如他的养子祖可法呢?
不知道这究竟是因为政治污点的缘故,还是祖大寿确实节操满满,投降了也不愿意屈身侍虏。史书中记录祖大寿在满清的最高官职也不过是汉军正黄旗总兵的职位。
在我看来老祖之所以没有在清廷受重用,一来是有污点,二来是他投降是迫不得已,不像三藩那样是带人来投,三是可能他没有像洪承畴那样价值观扭曲,一个劲地给满清做奴才。
祖大寿的人生巅峰,其实都在在跟满清作对的那段日子里。他们家也算是将门世家了,老辽东人,祖大寿参与过广宁之战,虽然败得很惨,但在之后协助孙承宗和袁崇焕修筑宁远城墙,打造了最后的防线-关宁锦防线。
在宁锦之战中,祖大寿参与保卫宁远的守城战,这一战,努尔哈赤兴兵而来,却被宁远城头的大炮轰得毫无脾气,最后只能失望退去。虽然宁锦之战远远称不上大捷,但好歹也是自老奴兴起以来,为数不多比较好看的战绩了。
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崇祯将袁崇焕下狱,祖大寿怕牵连,带兵直接回了辽东。在这种可能被朝廷猜忌的情况下,老祖也没有选择投降皇太极。
后来崇祯让袁崇焕写信给祖大寿,祖大寿才返回。
1631年,祖大寿奉命修复大凌河城以便将关宁防线前推,可修了半个月,城墙雉堞还没修完时,皇太极亲率大军将大凌河城包围,祖大寿仓促应战。围了几天,城中就断粮了,将士们无不惊恐,在面对皇太极多次招降的情况下,老祖依然死撑坐等援兵。
可惜中了皇太极假增援之计,祖大寿盼望援军心切,急忙摔军相迎,被杀得大败,祖大寿再不敢出城应战。
期间,皇太极多次劝降,祖大寿仍不投降,可最终祖大寿还是投降了。可祖大寿也是精明人啊,玩了一手诈降,骗皇太极说自己乘锦州不知道自己投降,先逃回锦州做内应,夺回锦州城。可祖大寿这一去,就真的一去不复返。
后来松山大战,祖大寿守锦州,洪承畴带13万大军来援,却被皇太极打了个经典的围城打援,13万大军顷刻之间瓦解,只有吴三桂仓促逃回了山海关,祖大寿坚守不住无奈只能投降。
祖大寿在大明,是一个典型的武将,但作用也有限,毕竟他又不是总督,只是个总兵,而在大清,也还只是个总兵,可能还是一个光杆总兵,他的人生和事业走到投降大清后就几乎没什么动静了。
他一生算起来也没有主动投降,都是在形势逼迫下无奈投降,此后在满清的阵营里,也不受重用,没有献过策、没有带过兵。
算起来,其实他的一生没有太大的污点,投降这个事情,确实让人不齿,但实际上能够做到真正舍生忘死,慷慨就义的人是少之又少,更多的人也只能选择投降,不过在投降以后没有做出过什么助纣为虐的事情来,算是很不错的了。
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是伴随着各个王朝的兴衰而前进,而其中不同民族不同利益集团的剧烈摩擦,则会产生出大量的人物事迹。满清代明是中国古代史最后一次封建王朝的更替,站在不同利益集团的角度,涌现了大量被后人称叹的历史人物。而从讨伐农民军、官至兵部尚书到兵败投降、贰主而臣的洪承畴,称为明末最具悲剧色彩的人物也不为过。
洪承畴的人生轨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围剿农民军,为大明南北征战——率大军与后金决战松锦——兵败投降,为大清出谋划策,每一段经历都映证了明亡清兴的历史进程。
洪承畴字亨九,福建泉州人。微时家境贫寒,但聪慧好学,在洪启胤的资助下完成学业,并获得其高度评价:家驹千里,国石万钧。万历四十四年,获得进士出身后,在刑部任事六年。天启七年,升职为陕西督道参议,由此开始其同农民军缠斗的阶段。
明朝自明熹宗天启年后,便一步步走向衰亡。外有后金八旗劲旅寇边,蒙古各部时有袭扰,内有李自成、张献忠等起义军烽烟四起。朝堂之上官宦争斗、君臣不一,军旅之中各有山头,扣饷缺额严重,军力孱弱。崇祯初年,苛捐杂税繁重,适逢全国性大灾荒,民不聊生,各地民众压迫已久,如同毒瘤发作,由陕西而至全中原地区爆发大规模叛乱。
自宋以来,一军主帅常以文官指挥,宦官监军。洪承畴一开始以文官参政跟随三边总督杨鹤围剿农民军。崇祯二年,农民军围困韩城,杨鹤手中无将可用,情急之下,洪承畴自告奋勇带兵出战,斩敌三百余,一时名声大噪。但随着围剿进程的严重受挫,洪承畴的围剿理念与杨鹤产生巨大的分歧。
崇祯帝采取对农民军以抚为主的政策。然而叛乱初期农民军战斗力不如官军,打不赢就跑,跑不赢就降。同时各地官员为了完成朝廷任务,苦于军力不够,只能采取安抚的政策,大量招降农民军。而朝廷也无力养活饥民,李自成也多次诈降,养精蓄锐后降而复叛。因此,农民军越剿越多,大明财政军力陷入泥淖。
洪承畴基于与农民军的直接斗争经验,指出长期围剿不力的原因,替杨鹤接任陕西三边总督后,改“边剿边抚”为“全力清剿”、“以剿坚抚,先剿后抚”,集中兵力围剿农民军。指导方针转变后,各路官军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洪承畴凭借这些胜利扭转了初期官军作战不力的局面,取得了皇上的初步信任,成为当时朝廷围剿农民军的主要军事统帅。
崇祯九年洪承畴配合名将孙传庭于黑水峪俘杀高迎祥,崇祯十二年陕西最后一股流寇被击败,李自成仅余18骑躲入陕南商洛山中,各地叛乱逐渐平息。但是风云突变,内贼尚未安复,边境再次告急,崇祯十一年九月,皇太极兵分两路,一路围困京师,一路攻占义州,围攻锦州。崇祯觉得农民起义逐渐平息,无法再兴风作浪,又担心后金军势大,命洪承畴和孙传庭率军保卫京师。一步之错加速了明王朝灭亡的进程,也改变了洪承畴后面的人生轨迹。
崇祯十二年初,京师之围稍解。洪承畴调任蓟辽总督,率领自己打击农民军训练出来的陕西精锐兵士远赴辽东,统领山海关、宁远等辽东将士。此时,中原农民军声势渐小,各地起义逐渐绝迹,军队士气高涨,崇祯一朝迎来最好局面。同时在围剿的过程中,洪承畴展现出了过人的军事才干和战略头脑,深得崇祯信任。
皇太极围困锦州、宁远长达两年,锦州守将祖大寿多次发书像朝廷告急,崇祯和满朝文武构想趁此时机与后金军决战,一劳永逸的解决辽东边患。于是明廷调集大明最后精锐,遣洪承畴统领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蓟州总兵白广恩、玉田总兵曹变蛟、山海关总兵马科、前屯卫总兵王廷臣、宁远总兵吴三桂等八总兵,九边精锐十三万、马四万集结宁远,与清兵会战。
然而大明兵士虽盛,可积弊已久。军队内部山头主义严重,洪承畴虽然名义上统领八位总兵,而真正能够得心应手的,只有自己从陕西战场带来的嫡系部队。辽东军队自袁崇焕死后,便逐渐不听调唤,明廷只能以重金维系。其他边防军队对辽东事务也不熟悉,洪承畴本人也未与后金交锋,对后金的作战方式和军事实力没有直观的经验,边防事务也要依赖辽东军队,洪的处境相当尴尬。
同时明廷常设监军一职,多为皇上亲近之人,不是宦官,便是不懂军事的兵部文官。洪承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时间缓冲,无法全面深入熟悉辽东形势和后金战力,也没有机会磨合各部矛盾,又常受制于监军。明军在存在着如此多的问题且相当致命的形势下,贸然与金军决战,后果也就可想而知。
崇祯十四年四月,明军于乳峰山初战金军,进展顺利。洪承畴初战金军,不敢冒进,入驻宁远,兵部尚书陈新甲和监军张若麒多番催促其“刻期进兵”。洪承畴不仅精通军事谋略,更是侵浸官场多年,谋略深邃,颇负权术,深知监军代表着皇上,为求个人安危得失,向陈新甲、张若麒屈服,军队指挥权落到张若麒这个不懂军事的意气书生手中。
这也反映出洪承畴非常在意个人利益,其日后投降后金也就是情理之中。这样的个人心计盘算在明末十分常见。本来军中各部均有心机,将不由帅,而此时最高统帅权飘忽不定,明军内部更加混乱了。随后的贸然出击正入后金军“围城打援”的圈套之中。
七月,明军在宁远誓师,开赴锦州城南。皇太极闻信急援,昼夜兼行500余里,分军驻王宝山、壮镇台、寨儿山、长岭山、刘喜屯,就地挖壕,紧紧包围在松山一带,断绝松山要路。
明军此时正逢内部发生分歧,各部并未同心协力作战,与后金军两战不利,形成相持。然而皇太极终究棋高一着,后金军趁着涨潮夺取明军囤积在笔架山的粮草。
粮草对于军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明军上下陷入更大的分歧。洪承畴主张就此与后金军决一死战,可是各部总兵基于明军与后金作战多为败绩,惧于金军实力,此时粮草被夺,决战胜算太小。若胜必为惨胜,各部损失过大,若败能够完整的带领部队撤出,朝廷就不会追究太大的责任,甚至可能还会奖赏。
总兵们各有心思,都主张撤退。最终决议清晨突围,可大同总兵王朴惧怕突围不成,当夜率部趁夜逃跑。这一举动顿时惊动其他各部,结果明军“各帅争驰,马步自相蹂践”,黑夜中陷入混乱和恐慌,将士散乱。总兵吴三桂、王朴等逃入杏山,总兵马科、李辅明等奔入塔山。洪承畴及其他总兵突围未成,困守松山城。此时人马损失不多,但各部散乱,被金军分别围困在各地,已失去与金军决战的实力。
崇祯十五年一月,明廷命顺天巡抚杨绳武、兵部侍郎范志完率军援赴松山,可是“皆敛兵不敢出”。洪承畴多次派军突围,都被击溃。听闻援军将至,派军六千夜袭不成,援军逡巡而不敢进。洪承畴困于松山半年之久。副将夏承德暗中投靠后金军并作内应。
二月,金军破城,洪承畴被俘。总兵邱民仰、王廷臣、曹变蛟被杀。三月,锦州守将祖大寿走出内城,投降后金。至此,历时两年之余的松锦会战以明军大败告终。明朝倾尽国力打造的九边精锐损失殆尽,精心构筑多年,历经孙承宗、袁崇焕督师的关锦宁防御体系完全崩溃,此后明朝再也无力组织起对清军的有效反击。洪承畴也迎来了其人生的最后悲剧阶段。
洪承畴降清经历了一个较为长久的挣扎,其最终的决定也令数百年史学研究者困惑不已,我想站在一个人的角度,通过洪前后所作所来为,分析其内在的原因。
洪承畴初败被俘时,痛骂劝降之人和满清上下,后来又绝食多日,在此时可以说洪是真心求死,顾全名节。洪若赴死,满腹才华就此化为尘土,内心深处必定非常自惜,他在投降清军后积极献策除了为了站稳脚跟,也不排除是想施展才华。
同时洪此人非常在乎个人利益得失,站在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在生死面前谁都会犹豫。松锦之战中,洪不敢擅自夺权,也不敢抗旨领军,将大军指挥权拱手让于监军,就是忌惮张若麒所代表的朝廷。洪侵浸明末官场多年,深知明廷政治结构和官场规则,此战若胜,洪作为主帅必定首功,若败,有监军擅权可洗脱主要责任。
洪在松锦决战如此重要关头都这么在意其个人得失,被俘之时对生死犹豫也就不足为怪。其次,洪对明廷也是绝望至极。明末军事实力虽然退步极多,可是面对后金还是有一战之力,火器等方面一直优于后金,崇祯十三年都能组织起大军与后金决战,且战事初起一度占据优势。但苦于军内山头众多,贪腐、扣饷、缺额、自保、练兵不力等问题,极大的削弱了明军的战斗力。
同时明廷官场政治黑暗,官相倾轧宦官害政,东林误国,党派林立,和,不能一直对外,败,不可同仇敌忾。崇祯本人喜杀无常,事必躬亲,任人多疑,有始无终,挫败不起,并非明君,明朝也不可能再度中兴。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对于如此看重自己的洪承畴来说,投靠明君才是最佳选择。
洪在转变态度之后,考虑的便是投降后的安排了。皇太极派遣多人前来劝降都被骂走,为何范文程前来便可以详谈良久?只因范文程身份不同,是皇太极极其倚重的汉臣,范前来表示皇太极十分重视招降之事。洪对待投降的态度缓和,范看到事情已经出现转机,立即回禀皇太极,下一步只需皇太极亲自出面,给洪承畴极大的台阶和尊重即可。
至于清史稿记载的范回禀说“承畴必不死,惜其衣,况其身乎?”其实并非如此,洪承畴既然在困境中尚且爱惜他的衣服,那为什么不能说他更爱惜他的名声。若洪绝不降清,范回禀就会改为“承畴必死,惜其衣,况其名乎?”后来皇太极便亲自探视,将貂皮解下亲自给洪披上,洪也见好就收,立即拜倒降服。
祖大寿投降了清朝,但是,他本意并不愿意投降清朝。可以说,都是被崇祯皇帝给逼的。
祖大寿一直是明朝的一员骁将,他在李成梁的手下,在熊廷弼的手下,在孙承宗的手下,在袁崇焕的脚下,都骁勇善战,多次打败清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祖大寿剧照)
而且不仅仅是祖大寿为明朝立下了大功劳,祖大寿家族的人,包括祖大乐、祖大成、祖大弼、祖泽远、祖泽沛、祖泽盛、祖泽法、祖泽润、祖可法等都做出了不小的贡献,纷纷在明军中任职。
祖大寿跟随袁崇焕取得宁锦大捷后,皇太极把宁远及锦州攻不下来,就绕过那里,取道蓟门攻进长城,一直打到北京城下。袁崇焕没有办法,只好带着祖大寿等人,回援北京城。
那时候,崇祯皇帝已经对袁崇焕起了疑心,不准军队进城。袁崇焕只好在城外驻扎和皇太极决战,把皇太极打败。皇太极打不赢,便散布谣言,说袁崇焕投敌;同时,与袁崇焕有矛盾的满桂,也诬告袁崇焕的军队炸伤他;接着,魏忠贤的余党也诬告袁崇焕。于是,崇祯命袁崇焕进去见他。袁崇焕带着祖大寿进去。刚进去,崇祯就把袁崇焕抓了起来。当时祖大寿吓得发抖。出城来后,没过几天,就吓得带着军队逃回了辽东。
当时,恰好满桂在皇太极的攻击下,全军覆没,因此,崇祯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让祖大寿的老领导孙承宗把祖大寿叫回来。可是,祖大寿怎么敢回去呢,于是他一直不动。
皇太极了解到这种情况,在大凌河城把祖大寿围困起来。祖大寿是仓促守城,粮草不足。很快粮食就吃光了,接着杀马吃,接着杀城中老百姓吃,这样一直坚持了三个月,皇太极也是反复不断地劝降他。不过,祖大寿都不为所动。
(皇太极剧照)
由此可见,他实在是不愿意当汉奸的。
后来,实在是坚持不下去了,祖大寿才决定开城投降。
皇太极这时候正在劝降明朝的那些将领们,所以,对祖大寿特别厚待。祖大寿一投降,他对祖大寿恩宠有加,极尽优渥。
不过,祖大寿依然不愿意投降,于是他说,他要回去把妻子儿女带出城来,并希望趁机夺取锦州。尽管皇太极知道祖大寿可能有变,但他还是同意让他回去。
祖大寿一回锦州,立刻组织人马抵抗清军。同时,崇祯皇帝也明白过来,不但不降罪祖大寿,还给祖大寿极大的封赏,把他封为左都督。
不过,崇祯显然并没有皇太极真诚,也没有皇太极有智慧。他三次下诏,让祖大寿回京。谁都知道,祖大寿要回京,就肯定没有活命了,他怎么敢回去呢?所以,崇祯的这种做法,其实是再一次逼迫祖大寿投降。
不过,祖大寿依然还在犹豫,还是不愿意投降。
皇太极不是这样做的。尽管祖大寿背叛他,但他一直没有对祖大寿动粗。虽然派兵围困了锦州,但却并没有让军队真打,而是一直派使者与祖大寿联系,并推心置腹地给祖大寿写信。甚至还对自己的军队曾屠城一事,表示道歉。但是祖大寿一直不为所动。不回复,也不投降。
(洪承畴剧照)
接着,皇太极加紧了进攻,崇祯皇帝派洪承畴带着吴三桂等人前往救援。但是,最终的结果是,洪承畴不但没有把祖大寿救出来,最终还在被清军打败的情况下,投奔了清军。
这样一来,孤立无援,又弹尽粮绝的祖大寿,只得再次投降皇太极。
皇太极作为一个有远见卓识的皇帝,在处理再次投降的祖大寿的问题上,真是表现出了极大的睿智。尽管祖大寿降而复返,但是,他依然没有为难他,还对他以礼相待。对他的家人,也是很好地保护了起来。
不过,皇太极当然不可能重用祖大寿。祖大寿和洪承畴等人都不一样,他其实一直不想投降,一直对自己投降一事感到羞愧。但是,他在明朝却又没有坚决抗战的决心,同时也明白他不容于崇祯皇帝,最终只能投降皇太极。
这样摇摆不定的人,皇太极是绝对不敢把他投入战场的。一旦投入战场,祖大寿随时都可能反叛。但是,皇太极也不会把祖大寿杀掉。只有留着并优待祖大寿,才会有更多像洪承畴、祖大寿这样的明将,投降清朝。
所以,祖大寿投降清朝后,虽然经历了14年,但一直没什么表现。
明末清初,民族危亡之际,为了抵御清军入寇,诞生了一大批爱国将领,如卢象升、孙承宗等人。但是,犹如阴阳两面,汉奸这个“职业”从古至今从未断绝,明末时期的民族败类自然也毫不意外的层出不穷。
当时,有一批明朝将领投敌卖国,打开山海关大门,迎清兵入关,最终导致中原沦陷的吴三桂,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至今,吴三桂依然令人唾弃,然而,那个时代并不只有他一个人这样做,吴三桂的叔叔祖大寿,同样也是降清的汉奸。
祖大寿影视剧照可是与其他汉奸不同,祖大寿虽然投靠异族,背叛了汉族,一生背负着汉奸的名号,但是,比之吴三桂、耿精忠等罪大恶极的汉奸,他却没有在世人眼中留下极坏的名声。
在降清之前,一直坚持在抗清一线的祖大寿堪称功勋卓著。努尔哈赤在攻打宁远城时,曾被祖大寿军队的炮火炸伤,努尔哈赤正是因为这场战争导致的严重伤势而病死。
因为宁远之战立下大功,祖大寿得以加官进爵,成了袁崇焕手下不可多得的良将。只可惜崇祯帝疑心太强,袁崇焕被冤枉下狱,害怕因为此事受到牵连的祖大寿,摧毁山海关后仓皇而逃。后来收到袁崇焕的招抚信,他才重新入关。
祖大寿墓崇祯四年,祖大寿所带领的明军输掉了大凌河一战,只能被迫投降。不过皇太极对祖大寿十分重视,甚至以满族的最高礼仪接待了他,可是祖大寿并不愿意就此轻易降清,其实在他投降之前已经想好了接下来的后路。他以妻儿都安顿在锦州为由,告诉皇太极,他愿意假装回到锦州,帮助清军入关顺利夺取城池。
加拿大的祖大寿墓皇太极大喜过望,祖大寿顺利回到锦州,但是他并没有夺取城池,反而是令人加强锦州防御,齐心协力抵御清军。直到松锦大战战败,苦守着锦州苦战一年,弹尽粮绝后,才又一次降清。虽然两次投降清朝,但是他都是在走投无路之下的被迫选择。
甚至,祖大寿的名声至今依然颇为不错,原因也不难理解。一方面是因为祖大寿虽然最终投降了清朝,但是在此之前他抗清的行为是极为英勇的,称得上竭尽全力。最终降清,也是在松山大败、洪承畴等人投降之后,走投无路之下被迫的选择。
祖大寿画像另一方面,祖大寿投降之后,从未有过助纣为虐的记录,堪称明末清初时期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因此,他自然远强于帮助清朝占领天下的吴三桂、洪承畴之流。被迫降清从无恶迹,虽然称不上英雄,但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许多人对于祖大寿的观感并不很差。
加拿大的祖大寿墓祖大寿跟随清军入关以后,顺治13年病死于北京,令人惊讶的是,网上却流传这祖大寿现在真正的墓地在加拿大的传言,这到底是何原因呢?
在加拿大的安大略博物馆内,有座十分完整的清代墓葬,上面明确写着这是祖大寿之墓。根据这座博物馆的历史记载得知,这座墓地是1919年入馆的,当时给博物馆提供这座清代官员墓葬的人,是一个名为克罗夫茨的英国皮货商。
加拿大的祖大寿墓原来当时博物馆拖在华的商人购买一座比较完整的明清墓葬,一直在中国做生意的克罗夫茨经人介绍买下了这座墓园。当时给他提供这种完整墓葬的是一个自称祖大寿后人的男子。
但是,在2021年,辽宁宁远出土了一座带有祖大寿残碑的墓葬,经考古学家考证得知,这才是祖大寿真正的墓地,至于那座加拿大的墓地,是当时的文物贩子为了哄抬物价所编造的假祖大寿墓地,所以,祖大寿墓其实并不在加拿大。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