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1-19 13:00:25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6次
很多时候,我们是为欲望而活着。欲望有分为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
有的人在不断追求物质满足,不断剁手买买买,各种炫富,但买完了之后发现,再多的奢侈品、衣服、包包,花再多的钱,都无法填满内心,这些需求不是简单的物质就能满足的。
有些人人更多地是追求灵魂上的宁静,去寻求内心的力量,从自身去找答案。逐渐的就发现,这些外在事物对他们而言只是身外物,对物品的要求就是只要我需要的,而且能满足基本需求即可,例如出门,只需要一件双肩包,不需要各种各样的款式,也不用非得是LV或者是香奈儿,对他们而言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追求事物的本质。
也就是说,物质需求填补不了精神需求缺失带来的空虚,但是精神上的富足却可以抵消各种无谓的物质需求。
“苹果教父”乔布斯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他在只有1美元薪水的情况下依旧愿意出任苹果CEO,可以说是一个精神层次很高的人了,追求的是自我价值实现,你可以说他手握几十亿的苹果股票,但是即便这样,他的生活状态依然达到了极简。他的家具就只有一盏台灯,一张床和一把椅子。
而且精神层次高的人,并不仅仅是对物质的欲望极简,他们对生活的态度也是极简的。比如衣服,乔布斯经典穿搭白衬衫+牛仔裤+帆布鞋,马云穿着一双脱胶的布鞋就可以参加眼睛,他们专注于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去除掉分散精力的事情,把有限的精力放在一两件他们认为值得付出的事情上,而且他们的成功有目共睹,已经无需更多的外在的装饰来凸显自己了。
多年前看《成龙历险记》,其中有一句话现在才一知半解:智者向内寻求力量。
很多时候,你想要的答案只能自己去解答,任何人都无法给出,这个时候就会发现,很多外在的东西原来是累赘,是负担,放下前行,才会走得更远。
因为,大道至简。何为道?为自由,为终极关怀,为众妙之门。每个人的出生始于同一精神层次,知识、阅历、经验共同筑成了精神世界。在循序渐进的法则下,是否坚持不懈的追求,就成了精神层次的分水岭。越早放弃投身于俗世,高度就会定格在金钱,名利之层。将其视为终极目标,那么势必会为贪心,虚荣心所累。受控于无尽的欲望之下,挣扎在什么都想得到,什么都得不到的死循环中,自然是最为疲惫的人。而那些从未停止寻“道”的人,就会越来越接近真理,知道世间万物都会归于“无”。所以他们明白在俗世间拥有即是无,什么都没有也即是拥有。
我们说精神层次高的人,活得越简单时,很容易举例。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该其乐。”他的生活简单到除了他自己,谁都受不了。被称为“复圣”的颜回精神层次高吗?高不可及。他的生活已经说明,他已经徜徉于精神世界,无分身顾及现实了。简单是物质基础,更是他大道至简的精神追求。
那么,再提到活得简单的反义词,此时就有点语迟了。是活得复杂,还是活得劳累呢?我想,都是有的。莫里哀笔下的阿巴贡是吝啬鬼形象的典型。他的终极目标是金钱,为了金钱做任何事,做所有事都为了金钱。他脑海中的想法比别人复杂数倍:怕别人得到,怕别人开始谋划想得到,怕别人得到自己得不到的。他是穿金戴银带着自己复杂生活永远仰望颜回的那类人。再举活得劳累的例子,那就是我们。我们常以生存为借口,四处奔波,时刻“奋斗”。我们像孩子一样不知疲倦的奔跑,可却没有他们快乐与轻松。
也许我们应该慢下来,回归本质,回归“道路”,不断进行精神追求,化繁为简。精神层次越高的人,活得越简单,在某一天发现自己的生活突然“质朴”时,已是在精神世界高屋建瓴了。
因为思维的乐趣和智识层面的快感已经足够满足他们的日常需求,就没必要再向外求了,那样浪费精力,快感中的杂质含量也很高。
年幼时候读书,不理解所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那时候嗜欲深,执着物质,贪恋饱足,觉得人生不过是穿衣吃饭,满足口腹之欲和基本生理需求,即是至上的快乐。更无法领会为何庄子之妻死后,其端坐街头击缶高歌。甚至因此在课堂上愤然起身跟科任老师争辩,认为此举实属不妥。
后来读的书多了,也就晓得了。人们常说读书有用,其实不仅仅止步于现实功用,而是它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更高维度的选择,开启了更充沛的快感来源。日常生活中零散,琐碎,虚妄的快乐,多数时候不过是一种令人头晕目眩的兴奋而已,而精神层面上的快感,即美学意识给我们带来的收获,要真切强烈得多。
现在的我也在有意识地逐步收敛自身的欲念,以便更专注地读书,走路。书籍和智识方面的乐趣就像火把,能在黑暗中照亮共同前行的人们,然后大家相互依偎着,坚定地朝着那一簇花火走去。这种友谊跟以前的酒肉朋友们是截然不同的,它更轻盈,更坚韧,也更持久。
人生也是一个删繁就简的过程,慢慢开阔眼界,经历爱恨,经历取舍,将自身的快乐从肉身上抽离出来,完成超脱。执着的念头一点点退却,脚步越走越轻快,到最后几乎要变成一只小动物奔跑起来。
自古以来对于精神层次的解读各有看法,甚至是由来已久。
深层次来说,这其实更像一个哲学上的问题,人以多大的注意程度对于日常生活给予审视,往往会获得不等同的精神体验。活的简单,不仅仅是说生活方式的要求问题,还有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可以带来的心理上的负担释放。
弗洛伊德在他的著作《梦的解析》中探讨的是梦的本质,这其实是反应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到虚拟的环境中。人的本我、自我、超我,恰恰就是精神层次的一种对应,反映的是人不同层次的追求。相对来说,追求的需求层次越高,往往所受到的束缚越低。
日常生活中,人往往处于相反的情形。面对人生艰难的抉择时,往往因为想要的过多,又什么都不愿意放弃,才会让自己陷入更加焦虑的结果。以职业抉择为例,很多人对于未来的考量并没有特别具体的规划,可能脑子里唯一出现的决定性因素就是超越。超越普通人,获得数不尽的财富,享受着超然的地位,坐拥梦幻中的一切。这是最理想的状态,也是极尽诱惑的状态。
但现实是,往往事与愿违。付出了一切却结果却微薄,毫无疑问会给人带来沉重的负担。显而易见,追求的是低级的层次,活的自然沉重到极致。就像女人打扮自己一样,每天如果在意的只是表面的美丽,这样的投资在自己身上也不可能获得理想的反馈。
做个简单的人,才是真正的高境界。
精神层次越高的人,越懂得丢掉一切多余的负担,追求简单的生活才最可贵。在这个极速发展、物欲膨胀的时代,简单的生活格外受到推崇。
这里说的“简单的生活”,并不是指让人过得清贫,而是追求一种轻松、健康的和谐心境。人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些很简单的东西,比如空气、衣服、饮食和睡眠,这些基本的东西正如恰到好处的调味品,能调出生活最本真的味道。
周国平曾说:“如果一个人太看重物质享受,就必然要付出精神上的代价。”
古往今来,一切贤哲都主张简朴,目的就是为了不当物质欲望的奴隶,保持精神上的自由。正所谓,自由人
人以茅屋为居室,奴隶才在大理石和黄金下栖身。
精神层次越高的人,必定淡然于追求物质的奢华。一个安于简单的人,即使不是哲学家,也差不多了。正所谓“大道至简”,简单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价值取向。
人生就是一次次不断取舍的过程,而到最后只为一个简单舒适,技巧就在于化繁为简。
愿意生活简单的人,必然有一颗安定从容之心,有一颗摆脱烦恼束缚的自由之心。
这样的人必然是一个精神层次高的人。
我们要敢于背上超出自己预料的包袱,努力之后,你会发现自己要比想象的优秀很多。没有真正的强者,不是没有眼泪的人,而是含着眼泪已然奔跑的人。
所以说,当你优秀之后,当你的精神层面更高一点,这时,你的生活会过得特别简单,也是特别幸福的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