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1-08 01:00:5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5次
明遗民不仅是一个时间概念,更是一个处世语汇。作为明遗民,他必须出生在明朝,并且与之有着政治、情感上的牵连;另外,他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其对新朝的态度。也就是说,明遗民必须是明亡后仍追念故朝旧君,而且于易代后不再干谒禄位,对新朝采取回避或抗争的政治态度,此乃明遗民的核心元素,是明遗民之所以为遗民的最本质的人格要素。
在明清易代的背景下,他们未死而选择了生,在“出”与“处”之间,他们选择了“处”,就意味着选择了“遗民”的生存方式,以遗民的姿态面对新朝。
对于“易代”这件事本身,明遗民都表现出极度的恐慌和悲愤。顾炎武就曾经说过:“天下之变,莫甚于君臣父子一旦相失而永诀终天,此人生之至痛,而古人臣之所遭未有以比也。”
面对“国变”,按照传统的伦理来说,“人臣死君难,天地之大义”,国变之际,无论是从政治上的忠君思想,还是从伦理道德上的名节、操守,士人殉节是自然的事,如果因怕死而失节,就会被斥为“耻”。
可是对于明遗民而言,易代背景下的生死问题,已经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生死论了,其中还夹杂着更为复杂的伦理和政治意味。因此,选择“生”的明遗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总有一种“生存焦虑”存在。
有许多明遗民本欲一死以殉节,却未能如愿。如郭士髦,“甲申之变,妻孥避居他所,独偕其父守旧庐。见舍旁池水汪洋,指而叹曰:‘此余死所也。’一夕披衣起,见月光满地,潜起户而出,欲自沉于水。适其父睡醒,呼曰:‘大郎早起何之乎?’因迁延复返,盖士髦之欲以身殉国,而隐忍不决者,徒以亲故也”。
陈显谟,“北都陷……显谟入文庙自经,遇救不死,乃终身杜门谢客”。
这些明遗民祈死而不可得,遂只得以生为死。李魁春“死志未遂,故身虽存心等于死”。屈大均云:“君父之仇一日不报,即一日不可以生;一日之生,即一日之死也。”
明遗民或为复明,或为后王之待,或为续存道统,或为养亲抚孤,都是他们生存下来的理由。顾炎武曾云:
“天生豪杰,必有所任,如人主于其臣,授之官与之职。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死而后已。故一病垂危,神思不乱,使遂溘焉长逝,而于此任已不可谓无尺寸之功。今既得生,是天以为稍能任事而不遽放归者也,又敢怠其职乎?”
活着是为了背负如此重大的使命,明遗民选择“生”就是理所应当的了。
四、明遗民活下来的任务明遗民活下来就是为了肩负恢复明室,维护汉民族的正统地位和传统文化的重责大任,所以当满族统治者开始实行“剃发”,宣布“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时,遗民们就采取了各种方式表示反抗。
有直接拿起武器起兵而反的,在陈伯陶的《胜朝粤东遗民录》中,有很多这样的记载,如昆山的杨永言,因剃发令下,就集合兄弟光宸和茂山书院生徒,谋划起兵;周冕因为不肯剃发,与各县义士百余人共同起兵。有选择背井离乡、流亡海外的,病骥老人在给孙静庵《明遗民录》作的序里写道:“尝闻之,弘光、永历间,明之宗室遗臣,渡鹿耳依延平者,凡八百余人;南洋群岛中,明之遗民,涉海栖苏门答腊者,凡二千余人。”
还有一些人,或避居深山,衣冠发式如故。刘献廷在《广阳杂技》中写道:“吾不忍先朝,逃深山穷谷中,以全吾发。”或易服为道,削发为僧。如周之濬“既而剃发令严,相与披缁与福寺”。
首先,忠于故国旧君。明遗民们因在国变之日择其生而对故国旧君怀有很深的愧疚之情,当剃发令下,要求他们放弃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民族自尊时,头发已经变成他们忠君爱国的标志。如署横州知州郑云锦在城破被捕后,言“留一日鬓发,即鼎一日君恩;为一日南冠之楚囚,即为一日大明之臣子耳”。
而面对清政府的强迫剃发,他们采取了更为激烈的反抗方式,以此来保全他们对故明的忠诚。如长洲进士徐汧在顺治二年(1655年)闰六月,清兵至,下令剃发,“公誓不屈辱,曰:‘以此不屈膝、不被发之身,见先帝于地下。’遂自沉于虎丘后溪死”。
其次,夷夏之防不可破。深受夷夏之防传统观念影响的汉族士大夫,尤其是自称“四民之首”的明遗民,一直震惊于堪称强大的明王朝竟然会灭于落后的“蛮夷”。他们也继承了自古以来汉人蔑称少数民族的陋习,称满人为“夷”、“胡”、“逆奴”、“杂种”,等等,这些蔑称无不反映了汉族士大夫对满人的深恶痛绝。王夫之云:“夷狄者,诈之不为不信,乘之不为不义者也,期于远其害而已矣”。
由此可见明遗民把华夷之防看的无比重要。剃发令的提出使明遗民深切地感到他们固守了几千的华夷之防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舟山城破之日,苏兆人写下绝命诗曰:“保发严夷夏,扶明一死生。孤忠惟自许,义重此身轻。”
反剃发就成为了他们坚守汉民族传统观念的重要途径。如无锡华允诚,因不肯剃发而被捕,头发几乎被拔光了,依然不屈,云:“吾不爱身易中国之冠裳也。”
最后,为守孝道。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伦理型汉族文化,提倡“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孝之始也”。头发和皮肤被赋予了封建伦理的色彩,护发也就成为我国封建礼教的一种行为规范。在北京即将陷落之际,有人劝申佳胤:“有变,剃发可免。”申佳胤回答说:“毁父母之遗不孝,不可。”
可见,一直接受封建正统思想教育的明遗民,把护发和尽孝道结合起来,认为保护好发肤是对其父母最基本的孝道。如郑为虹被捕后,劝其剃发,为虹曰:“负国不忠,辱先不孝,我生何用?发不可断也!”又有顾咸建,在潞王投降后,独自弃官而走,“北抚追之,及于吴江。令其剃头改冠,咸建曰:‘不仕以完臣道,不髡以完子道。’”
朝鲜当时确实模仿我们明朝,仿佛成为了一个缩小版的“大明”。朝鲜之所以模仿明朝那是因为:一是因为李氏领导的朝鲜对明朝非常的崇拜,所以处处模仿明朝;二是因为明朝对朝鲜一直非常的帮扶,从道义上讲明朝对朝鲜有恩,所以当时的朝鲜心甘情愿的依附于明朝。
朝鲜是我们的邻国,在明朝时期朝鲜和明朝的关系非常的友好,朝鲜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都会求助于明朝。可以说明朝不是通过武力收复了朝鲜国的心,而是通过真心的帮助,让朝鲜自愿与明朝交好的。
明朝时期朝鲜还非常的弱小,当时是李氏的天下,他们刚刚建立政权势力比较弱,李氏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会找明朝帮忙,李氏还曾将他们一直信奉的佛教改为信仰儒家。一个国家连信仰这种大事都能为之改变,从这点就能看出李氏对明朝不是一般的崇拜了。
朝鲜不仅改变了信仰,而且把生活习惯和管理制度的各个方面也都一直在模仿着明朝。后来明朝逐渐衰败,清朝建立,清朝通过武力逼迫朝鲜依附于他们。朝鲜与清朝经历过很多次战役,朝鲜政府一直没有妥协,朝鲜一直都有“反清复明”的心思。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朝鲜对当时的明朝真的是非常崇拜的,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崇拜之情,才被后人称为缩小版“大明”。历史在不断的更新迭代,随着李氏统治的朝鲜衰败后,朝鲜与我国的情意也逐渐变成了历史。
明朝没落后,一部分人忍受不了暴君的荒淫无道,社会的混乱不堪,于是纷纷移民东渡到了日本。时代久远,一开始的时候还有部分歧视,后来基本被同化后,生活与日本人无异,现在也就是日本的普通百姓吧,生活状况也就是普通人的生活罢了,没什么特殊的。
朝代的更替,都有着遗民存在,但是由于新朝与旧朝的差异,这些遗民仍然以前朝之人自居,面对新朝,很多遗民不愿意面对现实,甚至逃离海外。在明朝没落时,就有一部分遗民选择了东渡日本,有的隐姓埋名生活,有的甚至想重建旧朝。
明朝遗民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朱舜水队伍,但是他们不甘于隐世,反而请日本出兵帮他们攻打清朝,以复辟明朝,但是遭到了日本的拒绝……毕竟当时日本还没有强大到打一直以来帮助他的邻国,即使邻国朝代更迭,也没有那个实力。
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日本人对朱舜水十分尊重的,可能是经过多年的与中国的交往,唐朝的文化对他们的影响非常大吧。而且,在这批遗民生活在日本时,丰富了日本文化,传送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和习俗,对后世日本文化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
明朝遗民虽然现在早就没有这一说法了,但是他们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深远持久,对如今的中日友好相处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毕竟文化同出于我国一脉。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