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12-16 11:01:0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6次
科学对于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越是发展,我们就对于这个世界,甚至对于外太空的认知就会越深。事实证明,科学是我们认识一切事物的一个途径。科学遵循着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准确性。科学既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方法,也是改变一些事物的方法。如张衡发明地球仪,在古代的时候就探索出了科技的力量,帮助当时人们,提前预防地震。从人们对于科学的定义而言,科学就是分科而学,通过一步步细化,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体系,它既是关于发明创造的学问,也是人类探索物质世界,宇宙奥秘的学问。从哲学的角度来说,科学就是用实践的方式来检验并且不断接近真理的方法。
一、科学是我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基本方式实践者的人们丝毫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在日常的实践活动中我们经常对于一些现象产生疑惑,想要寻求一个答案。例如天上为什么会下雨,为什么有太阳和月亮,为什么星星是亮的等问题,而人类在解决这类未知问题的时候,都通过科学的方式来达到目的,这是正确认识万物的基本方式。
二、科学有利于方便我们的生活从时间历史上看,人们的进步和发展,社会生活的改变和推进等都会与科学挂上关系。也就是说,科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特别是在现在的信息化时代里,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学的帮助,我们平常接触到的智能手机,电脑,导航等都是在科学技术的帮助下产生的。科学,可以方便我们的生活,它不存在高楼之上,它存在于生活之中。
因此,我们每个人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会基本的科学常识。
“教育,不只是要教「科学」知识,也要教如何分辨「科学」跟「伪科学」。学习,不单要学「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科学观」。”
1959年,英国剑桥的一位院士史诺(C.P.Snow),发表了一场轰动学界的演讲:「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史诺想要厘清人文和科学的差异,进而消除「两种文化」的鸿沟。史诺发现,人文知识分子喜欢问科学知识分子,「你读过莎士比亚吗?」答不出的科学知识分子往往感到汗颜。反过来当科学知识分子问人文知识分子,「你知道热力学第二定律吗?」人文知识分子却会为自己的无知而感到自豪。史诺批评到,大部分的决策者都是「近乎科盲」的人文知识分子。
我们生活在一个科学日新月异的年代,但许多人却分不清科学和伪科学。
所谓「伪科学pseudoscience」指的是「看似科学,实则缺乏足够支撑证据与可信度的主张」。有人称之为「垃圾科学junkscience」或「巫毒科学voodooscience」。究其本质,伪科学力图伪装成一种科学的样貌,但却缺乏科学的严谨。伪科学的结论通常是从诸如传闻证据与个人证言等低质量的资料归纳而得,真正科学的结论则是源于仔细控制的研究。
大部分的科学领域都有一种对应版本的伪科学。举例来说,某些人可能将远古航天员(ancientastronauts)的调查研究视为考古学,将永动机(perpetualmotionmachine)看成物理学;另外,在某些人的心中认为,既然天文学与占星术都涉及星辰与星体研究,两者必然有所关联。当然,有心理学这门科学,自然也就有超心理学(parapsychology)这门伪科学了。
伪科学的主张有几个常见的特征:
第一,这类主张具有争议,因为虽然人们能够提出某些支撑证据,但这些证据的质量通常都很可疑。
第二,这类主张通常违反了当前广为众人接受的科学原则。例如人体悬浮这个例子。有人宣称自己可以不靠外力升空漂浮,而且有些照片显示他们看似漂浮在半空中。支持者认为这就是证据,但是这项证据的质量相当单薄,尤其是考虑到这项主张的内容有多不可思议。个人证言有可能是错的,而照片也有可能被人动了手脚。事实上,假设升空漂浮确实行得通,那么就必须彻底改变我们理解的重力运作。
伪科学常见的思维特征:
(一)先入为主地认定该相信什么。
(二)寻找能支持某个先入为主观念的证据。
(三)忽略能证明某个主张或见解毫无根据的证据。
(四)漠视某个现象的其他解释。
(五)怀有奇怪的信念。
(六)接受不足采信的证据,以及支持某个荒唐的主张。
(七)非常仰赖传闻证据。
(八)缺乏严谨控制的实验以验证某个主张。
(九)鲜少抱持怀疑的态度。
到底什么是科学?
科学极度仰赖控制实验,因为实验是判定「A是否会引起B」的最佳方法。当然,不是所有的科学都能运用控制实验。比方,许多地质学与天文学的假设无法在实验室中轻而易举地检定。但是在「田野」中就能检定它们,在那儿,我们可以寻找确认或驳斥某个给定假设的数据。
所以什么是科学呢?科学的印记是严谨地检定假设。正如科学作家肯得里克傅瑞哲(KendrickFrazier)评论道:「科学针对自然世界提出解释,接着运用实验、观察,及富有创意与多样化的其他方法和策略检定那些假设。」
最近几年一种比较广泛说法的科学定义是由麦可薛默(MichaelShermer)提出了一个不同于以往波普尔的证伪主义的观点:「科学并非证实一套见解,而是一种探究的过程,旨在建立一种可检定的知识本体,对弃却或确证始终保持开放的态度。」它强调一个极为重要的观点——科学从未试图证明任何特定见解。
科学并非始自一套我们该相信些什么的先入为主观念。如同某些人类机构的运作方式。相反的,科学不过是我们用来增进自己对所处世界多几分理解的历程。事实上,真正的科学家绝不会主张某件事绝对如此。相反的,科学家认为所有知识都必须反覆检验,如此我们才能不断修正和拓展对这世界的认识。这种知识的探索永远不可能产生绝对的真理,但它仍旧是我们解开未知之谜的最佳手段。
科学通常始于我们所处世界的一道简单问题。举例来说,抽烟是否会引发健康问题呢?其次,我们形成具体处理这道问题的假设。假设是可检定的陈述,说明两个或更多变数间的关系。针对前述例子,一个可检定的假设也许是「抽烟会引发肺癌」。这项陈述指出烟与肺癌这两个可以测量的特定变量,预测这两个变量间存有因果关系,而且这项陈述是能被否证的。
于是科学家进行一项实验,或运用若干严谨的其他检定方法来确认或驳斥这个假设。完成后,这项研究会提交出版。但在刊行前,这项研究需先经过科学家的同行评议,以便确保研究的高质量。一旦付印,这项研究便是公开的,得接受整个科学界的评论。
这个同行评议的过程是科学方法中最为重要的一步,因为它提供了纠错机制,使科学能步入正轨。事实上,这种自我矫正的机制是科学多年来成功的主要原因。在科学界,每一个想法都是可受公评的。当科学家发表某项研究,他必须完全公开研究的细节,让其他人也能尝试复制结果。倘若无法重复这项研究的结果,那么它们也就没有多大的价值。
那么,科研中的同行评议制度为何如此重要?
因为科学家也是人,也可能和一般人一样犯下相同的错误。如某些科学家可能特别钟爱某个理论,希望支持它,因而致力寻找支撑证据,却低估了矛盾、不一致的证据。
科学方法的最大优点在于,任何科学家的潜在偏见都会被他的同行仔细检查并予以批判。究其本质,科学提供了一套制衡的过程,在那儿,某个科学家的错误会被其他同行的科学家彻底根除与纠正。单独一项研究无法告诉我们所有的事。即便在正统科学中,不同研究的质量也高低有别,这是我们有时会得到冲突结果的原因之一。
混淆变项(confoundingvariables)可能会影响结果,可能产生统计误差,甚至数据有可能是伪造的。那就是为什么在我们笃信任何研究之前,其他人要能够依样复制、重复那些研究发现和实验结果。来自不同研究的证据汇集形成数量优势后,我们便能对某项发现产生信心。想要理解同行评议、出版与复制在科学探究历程中的重要性,只要看看科学史上著名公案——冷聚变事件,就大概有谱了。
在1980年代,美国犹他大学(UniversityofUtah)的两位教授史丹利庞斯(StanleyPons)与马丁佛莱胥曼(MartinFleishman)获得某些初步结果,似乎暗示着他们已经发展出一套方法,透过这种称为「冷聚变」的程序产生无限多的能量。他们舍弃了向某份有同行评议制度的期刊投稿这个步骤,转而直接召开记者会,宣布他们的重大发现。
一般情况下,在科学研究中,除非某项研究已经通过同行评议,否则通常不会提供信息给媒体;事实上,假如某项研究无法通过同行评议这一关,多半表示它是「坏科学」(badscience),也就是粗制滥造的科学。庞斯与佛莱胥曼选择召开记者会,拥抱一夕成名,但随后便付出了代价。在他们惊天动地的宣告后,其他研究者试图重复他们的实验结果,却全都失败了。从此,「冷聚变」被贬斥归入伪科学的垃圾堆中。
这个结局告诉我们,科学最强大的力量,就是它自我矫正的能力。随时可能产生坏科学,但是假以时日,科学探究的历程必能去芜存菁、去伪存真。我们挑读科普读物的原则也应该类似,要看作者的学历和背景,看推荐这本书的人是不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喜欢的好书或作者是否有推荐或引用这本书。一般情况下就是符合这些条件的经典好书。当然,也不是绝对如此。
假如要像科学家那样的思考,应具备哪些思维特征呢?
(一)保持心胸开放,但对于任何未经证实的主张存疑。
(二)确保某项主张或想法是可被检定的。
(三)评鉴支持某个想法的证据质量(如,评估控制有多严谨,不可仰赖传闻证据)。
(四)尝试否证某项主张或想法(如,寻找不支持的证据)。
(五)考虑替代性解释。
(六)在其他条件相等的状况下,选择能对现象提出最简单解释的主张或想法(如,假定最少的那一个)。
(七)在其他条件相等的状况下,选择与已确立的知识不相抵触的主张或想法。
(八)放下自己的喜好和偏见,尽力依照支持或驳斥那个想法的证据数量来调节你的想法。
社会科学微课堂:科学与伪科学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