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如果一个人突然以光速开始奔跑,一秒钟后停下,那么他的亲身感受是怎样的

时间: 2021-12-04 18:01:12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6次

如果一个人突然以光速开始奔跑,一秒钟后停下,那么他的亲身感受是怎样的

一个人以光速移动的话那么他看到的画面是快还是慢?

假设一个人站在距离地球300光年远的一颗星球上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地球,那么他观测到的是地球300年以前的样子也就是说他看到的只是我们清朝时的景象,但再假如这个人乘坐飞船从他所在的那颗星球以光速前往地球,用时300年后他到达了地球(假设他能活几百年),此时地球上的人类也又过了300年,也就是说这个人用300年的时间观看了地球600年的活动过程对吧!那么在这个人飞行过程中看地球人类景象是不是就是一个2倍快进的画面?为什么有人说以光速移动看到的景象会变慢?
600年是根据经典物理学的想法。事实上不是。

根据相对论的时间相对性原理,他能以光速运动之时我们的时间相对于他就静止了。我们的1秒钟对于他是个无穷大,千秋万代也不足。也就是说,从他开始旅行的那一刻起,我们的世界就相对于他停下了。他可以在那里看到的永远是他出发之时的情景,直到他的300年旅程结束,他就会发现他所到的世界(20XX年)。根本不是他所看到的世界(17XX年)。

对于我们确实是无法观测到他的旅行过程的没错。至于超光速观测又会是什么场景就不是我可以想像到的了

如果人以光速行进将会怎样?

如果人以光速行进,那么这个人本身会有变化吗?会不会转化为能?
十九世纪后期,科学家相信他们对宇宙的完整描述已经接近尾声。他们想象一种叫"以太"的连续介质充满了宇宙空间,就象空气中的声波一样,光线和电磁信号是"以太"中的波。

然而,与空间完全充满"以太"的思想相悖的结果不久就出现了:根据"以太"理论应得出,光线传播速度相对于"以太"应是一个定值,因此,如果你沿与光线传播相同的方向行进,你所测量到的光速应比你在静止时测量到的光速低;反之,如果你沿与光线传播相反的方向行进,你所测量到的光速应比你在静止时测量到的光速高。但是,一系列实验都没有找到造成光速差别的证据。

在这些实验当中,阿尔波特•迈克尔逊和埃迪沃德•莫里1887年在美国俄亥俄州克里夫兰的凯斯研究所所完成的测量,是最准确细致的。他们对比两束成直角的光线的传播速度,由于围着自转轴的转动和绕太阳的公转,根据推理,地球应穿行在"以太"中,因此上述成直角的两束光线应因地球的运动而测量到不同的速度,莫里发现,无论是昼夜或冬夏都未引起两束光线光速的不同。不论你是否运动,光线看起来总是以相对于你同样的速度传播。

爱尔兰物理学家乔治•费兹哥立德和荷兰物理学家亨卓克•洛仑兹,最早认为相对于"以太"运动的物体在运动方向的尺寸会收缩,而相对于"以太"运动的时钟会变慢。而对"以太",费兹哥立德和洛仑兹当时都认为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物质。

这时候,工作在瑞士首都伯尔尼的瑞士专利局的一个名叫阿尔波特•爱因斯坦的年轻人,插手"以太"说,并一次性永远地解决了光传播速度的问题。

在1905年的文章中,爱因斯坦指出,由于你无法探测出你是否相对于"以太"的运动,因此,关于"以太"的整个概念是多余的。相反,爱因斯坦认为科学定律对所有自由运动的观察者都应有相同的形式,无论观察者是如何运动的,他们都应该测量到同样的光速。

爱因斯坦的这个思想,要求人们放弃所有时钟测量到的那个普适的时间概念,结果是,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时间值:如果两个人是相对静止的,那么,他们的时间就是一致的;如果他们间存在相互的运动,他们观察到的时间就是不同的。

大量的实验证明了爱因斯坦的这个思想是正确的,一个绕地球旋转的精确的时钟,与存放在实验室中的精确时钟确有时间指示上的差别。如果你想延长你的生命,你就可以乘飞机向东飞行,这样可以叠加上地球旋转的速度,你无论如何可以获得那零点几秒的生命延长,也可以以此弥补因你进食航空食品而带来的损害。

爱因斯坦认为的对所有自由运动的观察者自然定律都相同这个前提,是相对论的基础,这样说的原因是因为,这个前提隐含了只有相对运动是重要的。虽然相对论的完美与简洁折服了许许多多科学家和哲学家,但是仍然有很多的相反意见。爱因斯坦摒弃了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两个绝对化观念:"以太"所隐含的绝对静止和所有时钟所测量得到的绝对或普适时间。人们不禁要问:相对论是否隐含了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而不再会有概念上绝对的标准了?

这种不安从20世纪20年代一直持续到30年代。1921年,爱因斯坦由于对光电效应的贡献,得到了诺贝尔物理奖【注1】,但由于相对论的复杂及有争议,诺贝尔奖的授予只字未提相对论。

到现在我仍然每周收到2至3封信,告诉我爱因斯坦错了。尽管如此,现在相对论被科学界完全接受,相对论的预言已经被无数的实验所证实。

相对论的一个重要结果是质量与能量的关系。爱因斯坦的假定光速对所有的观察者是相同的,暗示了没有可以超过光速运行的事物,如果给粒子或宇宙飞船不断地供应能量,会发生什么现象呢?被加速物体的质量就会增大,使得很难进行再快的加速,要想把一个粒子加速到光速是不可能的,因为那需要无限大的能量。质量与能量的等价关系被爱因斯坦总结在他的著名的质能方程"E=mc2"中,这或许是能被大街小巷妇孺皆知的唯一一个物理方程了。

铀原子核裂变成两个小的原子核时,由于很小一点的质量亏损,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就是质能方程众多结论中的一个。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正阴云密布,一组意识到裂变反应应用的科学家说服爱因斯坦战胜自己是和平主义者的顾忌,去给当时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写信,劝说美国开始核研究计划,这铸就了曼哈顿工程和1945年在广岛上空原子弹的爆炸。有人因原子弹而责备爱因斯坦发现了质能关系,但是这种责难就像因有飞机遇难折戟而责备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一样。爱因斯坦没有参与曼哈顿工程的任何过程并惊惧于那巨大的爆炸。

尽管相对论与电磁理论的有关定律结合得非常完美,但它与牛顿的重力定律不相容。牛顿的重力理论表明,如果你改变空间的物质分布,整个宇宙中重力场的改变是同时发生的,这不但意味着你可以发送比光速传播更快的信号(这是为相对论所不容的),而且需要绝对或普适的时间概念,这又是为相对论所抛弃的。

爱因斯坦从1907年就知道了这个不相容的困难,那时他还在波恩的专利局工作,但直到1911年,爱因斯坦在德国的布拉格工作时,他才深入思考这个问题。爱因斯坦意识到加速与重力场的密切关系,在密封厢中的人,无法区分他自己对地板的压力是由于他处在地球的重力场中的结果,还是由于在无引力空间中他被火箭加速所造成的。(这些都发生在"星际旅行"【注2】的时代之前,爱因斯坦是想到人处在电梯中而不是宇宙飞船中。但我们知道,如果不想让电梯碰撞的事情发生,你不能在电梯中加速或自由坠落许久)如果地球是完全平整的,人们可以说苹果因重力落在牛顿头上,与因牛顿与地球表面加速上升而造成了牛顿的头撞在苹果上是等价的。但是,这种加速与重力的等价在地球是圆形的前提下不再成立,因为在地球相反一面的人将会被反向加速,但两面观察者之间的距离却是不变的。

1912年在转回瑞士苏黎士时,爱因斯坦来了灵感,他意识到如果真实几何中引入一些调整,重力与加速的等价关系就可以成立。爱因斯坦想象,如果三维空间加上第四维的时间所形成的空间-时间实体是弯曲的,那结果是怎样的呢?他的思想是,质量和能量将会造成时空的弯曲,这在某些方面或许已经被证明。像行星和苹果,物体将趋向直线运动,但是,他们的径迹看起来会被重力场弯曲,因为时空被重力场弯曲了。

在他的朋友马歇尔•格卢斯曼的帮助下,爱因斯坦学习弯曲空间及表面的理论,这些抽象的理论,在玻恩哈德•瑞曼将它们发展起来时,从未想到与真实世界会有联系。1913年,在爱因斯坦与格卢斯曼合作发表的文章中,他们提出了一个思想:我们所认识的重力,只是时空是弯曲的事实的一种表述。但是,由于爱因斯坦的一个失误(爱因斯坦是个真正的人,也会犯错误),他们当时未能找出联系时空弯曲的曲率与蕴含于其中的能量质量的关系方程。

在柏林时,爱因斯坦继续就这个问题进行工作,他没有了家庭的烦扰【注3】,在很大程度上也未被战争所影响。1915年11月,爱因斯坦最终发现了联系时空弯曲与蕴含其中的能量质量的关系方程式。1915年夏天,在访问哥廷根大学期间,爱因斯坦曾与数学家戴维•希尔波特讨论过他的这个思想,希尔波特早于爱因斯坦几天也找到了同样的方程式。尽管如此,正如希尔波特所承认的,这种新理论的荣誉应属于爱因斯坦,而正是爱因斯坦将重力与弯曲时空联系起来。这还应感谢文明的德国,因为,是在那里,在当时的战争期间,这样的科学讨论及交流仍能够得以不受影响地进行,与20年后(指二战,编者注)所发生的事形成多么大的对比!

关于弯曲时空的新理论叫做"广义相对论",以区别与原初不包含重力的理论,而那个理论被改称为"狭义相对论"。1919年,"广义相对论"被以颇为壮观的形式证明:当时的一只英国科学考察队远征到西非,在日食期间观察到天空中太阳附近一颗恒星位置的微小移动。正如爱因斯坦所预言的:恒星所发出的光线,在经过太阳附近时,由于太阳的引力而弯曲了。这是证明时空弯曲的一个直接证据,从公元前300年欧几里得完成他的《原本》后,这是一个人类感知他们存在于宇宙的最大的革命性的更新。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将"时空"由被动的事件发生背景转化为动态宇宙中的主动参与者,这导致了居于科学前沿的一个巨大困难,在20世纪结束之际仍未解决。宇宙充满了物质,物质又导致时空弯曲而使得物体相互聚集。在用"广义相对论"解释静态的宇宙时,爱因斯坦发现他的方程式是无解的,为变通他的方程式而适应静态宇宙,爱因斯坦加入了一个称为"宇宙常量"的项,这个"宇宙常量"将时空再弯曲,以使所有的物体分离开,"宇宙"常量引入的排斥效果将平衡物体的相互吸引作用而允许宇宙的长久平衡。

事实上,这成了在理论物理历史上人类丧失的最大机遇之一。如果爱因斯坦继续在这一方向上工作下去而不是变通的引入"宇宙常量",他可能能够预言宇宙是在扩张还是在收缩。然而,直到20年代,当坐落在威尔逊山上的100英寸的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离我们越远的星系在以越快的速度远离我们时,宇宙依时间而变化的可能性才被郑重地加以考虑。换一句话说,宇宙正在扩展,任何两个星系之间的距离正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稳定地增加。爱因斯坦后来称"宇宙常量"的提出是他一生中最严重的错误。

"广义相对论"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起源及归宿的讨论方向。静止的宇宙可能会永久存在,或者说,在过去的某个时间,当这一静止的宇宙产生时,它就已经是现在的形态了。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现在星系们正在彼此远离,它们在过去的时间里应该是彼此之间更为接近的。在大约150亿年前,它们甚至可能彼此接触,相互重叠,而且它们的密度可能是无穷大。根据"广义相对论",宇宙大爆炸标志着宇宙的起源,时间的开始。从这个意义上说,爱因斯坦不仅仅是过去100年中最伟大的人物,他应该获得人们更长久的尊重。

在黑洞中,空间与时间是如此的弯曲,以至于黑洞吸收了所有的光线,没有一丝光线可以逃逸。"广义相对论"因此预言时间应终止于黑洞中。但是,广义相对论方程并不适用于时间的开始与终结这两种极端情形。因而这一理论并不能揭示从大爆炸中究竟产生了什么。一些人认为这是上帝万能的一种象征,上帝可以以他想要的方式来开创宇宙。

但是另一些人(包括我自己)认为宇宙的起源应该服从于一种任何时候都成立的普适原理。在朝这一方向的努力中,我们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距完全理解宇宙的起源还相差甚远。广义相对论不能适用于大爆炸的原因在于,它与20世纪初另一伟大的概念性的突破---量子理论并不相容。量子理论的最初提出是在1900年,当时在柏林工作的麦克斯•普朗发现,从红热物体上发出的辐射可以解释为光线是以有特定大小的能量单元发出的,普朗克把这种能量单元称为量子。打一个比方,辐射像是一包包的白糖,在超级市场里,并不是你想要多少的量都行,你只能买每袋一磅的包装。1905年,爱因斯坦在他撰写的一篇论文中,提到普朗克的量子假设可能可以解释光电效应,即某些金属在收到光照时会释放电子的现象。这一效应是现代光探测器和电视照相得以应用的基础,爱因斯坦也因此获得了1921年的诺贝尔奖。

爱因斯坦对量子构想的研究直至20年代,当时哥本哈根的华纳•海森堡、剑桥的保尔•狄拉克以及苏黎士的埃文•薛定谔提出了量子机制,从而展示了描述现实的新画卷。根据他们的理论,小粒子不再具有确定的位置和速度,相反,小粒子的位置测得越精确,它的速度测量就愈不准确。反之亦然。

对于这种基本定律中的任意性和不可预知性,爱因斯坦惶惑不已,他最终未能接受量子机制。他的著名的"上帝并未在掷骰子"的格言就表达出了这一感受。虽然如此,大多数科学家都接受了全新的量子机制定律,并对其适用性加以承认,因为这些定律不但与实验结果吻合极好,而且可以解释许多先前无法解释的现象。这些定律成了当代化学、分子生物学以及电子学得以发展的基础,也是在过去半个世纪内改变整个世界的科技基石。

1933年,纳粹统治了德国,爱因斯坦离开了这个国家,也放弃了他的德国国籍。他在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尖端科学研究所度过了他生命最后22年的时光。纳粹发起了一场反对"犹太科学"及犹太科学家的运动(犹太科学家被驱逐是德国未能建成原子弹的原因之一),而爱因斯坦及他的相对论是这场运动的主要目标。当被告知一本名为《反对爱因斯坦的100位科学家》的书得以出版时,爱因斯坦回答,为什么要100位?一位就足以证明我错了,如果我真的错了的话。

二战后,他敦促盟军设立一个全球机构以控制核武器。1952年,他被刚成立的以色列授予总统职位,但他拒绝了。"政治是暂时的,"他写道,"而方程式是永恒的。"广义相对论方程是他最好的墓志铭和纪念碑。它们与宇宙一起永不腐朽。

在过去的100年中,世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其原因并不在于政治,也不在于经济,而在于科学技术---直接源于先进的基础科学研究的科学技术。没有科学家能比爱因斯坦更代表这种科学的先进性。(本文略有删节)

全部狭义相对论主要基于爱因斯坦对宇宙本性的两个假设。

第一个可以这样陈述:
所有惯性参照系中的物理规律是相同的

此处唯一稍有些难懂的地方是所谓的“惯性参照系”。举几个例子就可以解释清楚:

假设你正在一架飞机上,飞机水平地以每小时几百英里的恒定速度飞行,没有任何颠簸。一个人从机舱那边走过来,说:“把你的那袋花生扔过来好吗?”你抓起花生袋,但突然停了下来,想道:“我正坐在一架以每小时几百英里速度飞行的飞机上,我该用多大的劲扔这袋花生,才能使它到达那个人手上呢?”

不,你根本不用考虑这个问题,你只需要用与你在机场时相同的动作(和力气)投掷就行。花生的运动同飞机停在地面时一样。

你看,如果飞机以恒定的速度沿直线飞行,控制物体运动的自然法则与飞机静止时是一样的。我们称飞机内部为一个惯性参照系。(“惯性”一词原指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是每个物体所固有的当没有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属性。惯性参照系是一系列此规律成立的参照系。

另一个例子。让我们考查大地本身。地球的周长约40,000公里。由于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周,地球赤道上的一点实际上正以每小时1600公里的速度向东移动。然而我敢打赌说Steve Young在向Jerry Rice(二人都是橄榄球运动员。译者注)触地传球的时候,从未对此担心过。这是因为大地在作近似的匀速直线运动,地球表面几乎就是一个惯性参照系。因此它的运动对其他物体的影响很小,所有物体的运动都表现得如同地球处于静止状态一样。

实际上,除非我们意识到地球在转,否则有些现象会是十分费解的。(即,地球不是在沿直线运动,而是绕地轴作一个大的圆周运动)

例如:天气(变化)的许多方面都显得完全违反物理规律,除非我们对此(地球在转)加以考虑。另一个例子。远程炮弹并非象他们在惯性系中那样沿直线运动,而是略向右(在北半球)或向左(在南半球)偏。(室外运动的高尔夫球手们,这可不能用于解释你们的擦边球)对于大多数研究目的而言,我们可以将地球视为惯性参照系。但偶尔,它的非惯性表征将非常严重(我想把话说得严密一些)。

这里有一个最低限度:惯性系是一个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系。爱因斯坦的第一假设使此类系中所有的物理规律都保持不变。运动的飞机和地球表面的例子只是用以向你解释这是一个平日里人们想都不用想就能作出的合理假设。谁说爱因斯坦是天才?

如果你能够以光速前进,会发生什么事情?

相对论说,当你速度接近光速时,物体质量会迅速增大,再要增加一点速度,需要巨大的能量,同时质量急剧增大,所以不可能达到光速!
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切以光速运动的物质都会自动解体化为能。
如果人以光速行进,那么这个人本身就没有质量只有能量。

为什么“一个人以光速前进,他的时间就会停止”

时间并没有停止。简单来说,因为你看到的东西都是由光速传播到你的眼睛,你超过了光速,这些传播到你眼中的事物就会“变慢或者倒退”。
狭义相论 光速变原理:光真空总确定速度c传播速度同光源运状态关真空各向光信号传播速度(即单向光速)均相同(即光速各向同性);光速同光源运状态观察者所处惯性系关原理同经典力相容原理才能够准确定义同点同性 图" class="ikqb_img_alink"

当一个人以光速冲刺他会怎样?

给看情况,如果他是在真空的情况下并且无任何支点,那麽巨大的冲击力和初速度差为光速,所以双方都会遭到重创,不过没那么夸张不会化成水,不过被撞的会四肢解体,主动撞的会稍微轻一点点儿,接着主动撞的速度被消弱一丁点儿,然后被撞的和主动撞的同时向一个方向继续冲撞,但是如果一个物体以超光速的速度进行行驶,不管他撞的是什么他不会受伤,而被撞的却会粉碎,不管被撞的是什么,除非被撞的是一个空间,而且主动撞的就算旁边遇到黑洞也不会改变路径,是因为黑洞的逃逸速度是光速,但是一旦超过光速就可以逃逸,不过当然没有物质可以超过光速。




化成一滩水
燃烧吧+++

假如一个人以光速运动了十秒钟,当他停下来的时候静止的世界过了多久?

光速真的可以说是人类不可避免的一个限制,所以在很多的科幻电影里边我们都可以看到,人类种种突破光速的技术出现。但在现实生活中想要突破光速是极为困难的,因为相对论已经限制了宇宙最高速度就是光速。而我们目前最快的宇宙飞船速度才17公里每小时,而它经过40多年的飞行,已经到达了太阳系的边缘。但是我们通过射电望远镜对遥远的天体进行光谱分析的时候,我们探测的半径已经到达了几千万光年之外。所以想要让我们的宇宙飞船飞到那里,依靠现在的这个速度,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一个人真的可以达到光速的话,那也就意味着他跑完整个银河系也只需要一秒不到的时间。光速对人的诱惑力可以说是极大的,但是想要达到光速却是很困难的。虽然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限制了宇宙的最快速度,但与此同时他也给了人一个极具诱惑力的语言。那就是如果耽误一个物体达到光速的时候,就可以形成时间停止或者时间倒流的现象。这就是他所认为的时间膨胀理论,他认为在一个物体上,如果它的速度越快,那么它周围的时间就会越来越慢。

所以按照爱因斯坦的这个理论来看的话,当他以光速飞行10秒,然后再停止的话,现实中的世界到底过去了多久?这就涉及到光速在运行当中的一个膨胀倍数,根据目前的科学来判断的话,当物体光速飞行,它的时间膨胀倍数为700倍。也就是说这个人如果以光速飞行了10秒钟,在现实世界中则经过了7000秒。这样看起来地球上的时间才过去了两个小时不到,所以对周围没有什么影响。不过如果物体真的可以达到超光速飞行,也就意味着在星际航行的时候,可以不必太过于担心物体的寿命。

世界肯定还是过了十秒,而他可能比别人年轻10秒钟,就是他的状态是10秒钟前的他没有变,这只是理论上的,实际达不到光速,即便达到人类的身体也受不了光速。
到达光速这件事本身是不可能的,要到达光速需要无穷大的能量,如果真的达到光速,那么无论运动多久,对其他人来说都是无限长
达到光速时间会变得无穷慢,即使光速运动1微秒,停下来时外面的宇宙都毁灭了,那是真正意义上的“天荒地老”
我觉得如果一个人以光的速度运动了10秒钟,当他停下来静止的时候,世界上可能已经过了10个月或者更久的时间,因为光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它远远的超过了时间的速度。
文章标题: 如果一个人突然以光速开始奔跑,一秒钟后停下,那么他的亲身感受是怎样的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29793.html
文章标签:是怎样  光速  奔跑  停下  感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