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的历史中,赵云究竟是文官,还是武将呢?
赵云是武将还是文官?这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咋就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了呢?我以为,这好像与历代对赵云的历史评价关系甚大。
我们知道,现在成都武侯祠文武廊里的塑像是清道光二十九年重塑的,各尊泥塑之服色与排列顺序,皆带有清朝官方的眼光。为什么清朝要给赵云一身文官服色,说法也不尽相同。
老郑梳理了一下,拢共大概有五种说法:
其一,清朝的文官高于武将,即使同品文武,也以文官为正,而武将为从,为了突出赵云的思想境界和文韬高于其他武将,就给他穿上了文官的服饰。而且,赵云死后追赐的顺平侯,也属于文官阶级,着文官服便在情理之中。
其二, 赵云忠心扶汉,有其他武将(包括关羽、张飞等)不具备的个人品行和素质,其谋略与见识有文臣之风,应该是参与国策制定的人物之一。譬如,益州初定时,人们议论着将成都的房屋和田园统统分赐给诸将,赵云直接表达了不同意见,说:“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今日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坚决主张将田宅归还益州人民,令其发展经济,安居乐业,刘备对此特别赞许。后来,诸葛亮北伐失利,赵云由于“敛众固守,不致大败”,还有效保存了一大批军资余绢。诸葛亮主张分给将士,赵云则认为“军事失利,不应该再给赏赐!”建议冬天下发部队作御寒衣物,诸葛亮非常欣赏赵云的胸怀品质,赞扬有加。
其三,还有一种说法是赵云被刘备安排“掌内事”,负责宫廷保卫,主要是管理安排御林军务,文武兼管,极少像关张一样带兵出战,冲杀在第一线。所以,赵云的日常事务多以文职保安为主。后来,刘备伐吴时,赵云为巴渝太守,也是政务为主,军事为辅。
其四,清朝重建武侯祠立塑像时,要对每一位文臣武将作出具体的评价,并排列出先后顺序。在武将评价排序中,官方一致对赵云的打分最高,如何排序成了一大难题。因为,按照史记《三国志》、《资治通鉴》等(参考演义),赵云只能排在武将的中前位置。如果按照顺平侯的身份给以文官服饰,那么,赵云就顺理成章地排在了武将之首。
其五,赵云虽是武将,有着常胜将军的名号,更有文官谋士之胸襟韬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赵云能力和品格的认知不断提升,已经完全超过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魏延、姜维等武将,其胆识也不在法正、李严、蒋琬、费祎之下,已经成为三国文韬武略和人品最完美的化身。清代官服的这一做法无形中也顺应了后世的民意,有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古人有诗赞赵云——
其一:
匹马单枪出重围,摧破敌锋任纵横。
皆称飞虎一身胆,不负英雄千古名。
黑发当阳扶幼主,白头萁谷保残兵。
忠心到底无移改,谥法还应得顺平。
其二:
常山有虎将,智勇匹关张:
汉水功勋在,当阳姓字彰。
两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
青史书忠烈,应流百世芳。
赵云是武官。但是他只是刘备的保镖。负责刘备的安全工作。而不是像演义中赵云是一员骁勇善战的猛将。可以说历史上的赵云并没有那么厉害。
是文武双全的武将,使一杆枪,上阵杀敌,如入无人之境。
是一个武将,不过却是一个只专门保护刘备人身安全的武将,不能够上战场。
历史上的赵云(赵子龙)是文官还是武将
武将武将武将武将
肯定是武将啊 长坂七进七出
赵云是文臣还是武将?请根据正史说明!
文臣?武将?武将,有一定的政治觉悟!
资料:单骑救主,七进七出,退兵计,空营计!
▓刘备:子龙不弃我走也。 《云别传》
▓别传:云不用自近,其慎虑类如此。 《云别传》
▓刘备: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云别传》
▓刘禅:云昔从先帝,功积既著。朕以幼冲,涉涂艰难,赖恃忠顺,济於危险。 《云别传》
▓姜维:以为云昔从先帝,劳绩既著,经营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书。当阳之役,义贯金石,忠以卫上,君念其赏,礼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殒身。 《云别传》
▓陈寿: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欤? 《三国志·蜀书六》
▓杨戏:征南厚重,征西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烈。 《三国志·蜀书十五》
文臣.武侯祠列在文臣一排.
顶楼上 赵云在三国正史里是文臣.将军的称号只不过是个杂牌将军.
武
按曾文谏刘备不打夷陵之战,用过空城计
but他被封为镇东将军,不是文
明显的武将,和关张马黄列在一传要象上上楼说的,那关张马黄都是文官了。
三国演义是拔高了赵云,我不否认,但历史上的赵云也很生猛,不然就不能和黄忠并做爪牙了。具体事例太多不一一说了。
历史上的赵云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的赵云是什么样的现实赵云,若说他原本是文臣,恐引起哗然。但是,赵云的武将身份确实值得怀疑。
赵云的五虎上将身份,主要形成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但在《三国志》里却无这方面的记载。《三国志》对赵云的描述,可以用机智、忠义、勇敢这几个词来概括,但书里并无一句提及赵云是武将。另一方面,在成都武侯祠里,赵云也是位列文臣之中的。武侯祠是唐朝廷所建,应该是可信的。
今人认为赵云是武将,大多是因为赵云曾两次救阿斗、生擒夏侯兰、定军山之战挫败曹军等等,事实上这些理由都值得商榷。长坂坡救阿斗,《三国志》并未作详细介绍,只说赵云发现阿斗和甘夫人等走失,即掉转马头去寻找,过了不久,赵云抱着阿斗,保护着甘夫人,回到了营中。第二次救阿斗,是在孙权派了大批舟船欲接孙夫人和阿斗回东吴时,赵云与张飞带兵去拦截,并成功夺回阿斗。前者纯属寻找,与武将身份无关;后者是与张飞在一起,很难说赵云发挥了多大作用。
至于生擒夏侯兰,就更值得推敲了。夏侯兰是位法律工作者,并非武将,或许赵云比他勇敢,他就做了俘虏。在定军山挫败曹军,赵云更多的是发挥智多星的角色。黄忠去抢曹军粮草,赵云没有去,后见黄忠没回,赵云这才率兵营救。后来,面对曹军的四面合围,赵云令蜀军偃旗息鼓,曹军怀疑有伏兵,便退走,赵云乘机令军士以弩箭射曹军,曹军惊骇,自相蹂践,坠入水中淹死者甚多。
从刘备对赵云的使用来看,也可发现,赵云的真正才干是智囊和管家而已。赵云穷其所能不曾斩一名敌将、拔一处要塞、破一次大敌;毕其一生不曾为先锋统帅或封疆大吏。许多人都说是刘备瞎了眼,不重用赵云,其实不然。刘备用人的本领远胜诸葛亮,即便不能与曹操比肩,也相去不远。刘备决不可能对常年跟随自己的赵云看走了眼,不重用的理由只有一条:赵云不是武将,胆气有余,力量不足,做做管理工作足矣。刘备不让赵云掌握重兵,而只是留在身边,正是要其扬长避短,用其远见卓识。
赵云确实有超人的政治眼光和大局观。刘备得了成都,有人请求把成都的名田好宅分给将领们。赵云却认为:“天下尚未安定,不应该夺人田宅,而应该归田还宅以聚民心。”关羽死后,刘备决心向东吴寻仇。赵云又说:“国贼是曹操,不是孙权。如果先灭了魏国,孙权自然就臣服了。现在魏国曹丕篡汉称帝,正不得人心,不伐魏而与吴交战,不是用兵良策。”赵云军资有剩余,诸葛亮让他分给将士,他却认为将士没功劳不必赏赐,东西应该留到冬天用。从以上事实中,足可见赵云作为文臣的大局观和政治判断力,这正是蜀国前后左右四大将军所缺乏的。
成都武侯祠对赵云文臣身份的归类,决非始建者混淆视听。所以毋宁说赵云是武将,不如说赵云是最勇敢、最具魅力、最有武将气质的一位文臣.
真实的三国历史上赵云其实就是刘备的一个护卫,虽武艺高强,但居于关张马黄赵的末位,三国演义对赵云的描述其实是将蜀国将军陈到和赵云的事迹合并成了一人。
此为三国志赵云传全文: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也。本属公孙瓒,瓒遣先主为田楷拒袁绍,云遂随从,为先主主骑。
及先主为曹公所追於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
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迁为牙门将军。先主入蜀,云留荆州。
先主自葭萌还攻刘璋,召诸葛亮。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县。
至江州,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阳,与亮会于成都。成都既定,以云为翊军将军。
建兴元年,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迁镇东将军。五年,随诸葛亮驻汉中。明年,亮出军,扬声由斜谷道,曹真遣大众当之。亮令云与邓芝往拒,而身攻祁山。云、芝兵弱敌强,失利於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军退,贬为镇军将军。
七年卒,追谥顺平侯。
初,先主时,惟法正见谥;后主时,诸葛亮功德盖世,蒋琬、费祎荷国之重,亦见谥;陈祗宠待,特加殊奖,夏侯霸远来归国,故复得谥;於是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及云乃追谥,时论以为荣。
云子统嗣,官至虎贲中郎,
督行领军。次子广,牙门将,随姜维沓中,临陈战死。
评曰: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马超阻戎负勇,以覆其族,惜哉!能因穷致泰,不犹愈乎!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
其灌、滕之徒欤?
三国里的赵云是刘备手下陈到和赵云两个人的原型,百度百科看一下这两个人生平。赵云史书中其实只是刘备护卫队队长,但确实骁勇。
文章标题: 历史上的赵云是文臣还是武将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29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