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11-22 22:04:0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5次
在西方,不是很多的国家的宗教领袖的权利比国王大,这里面涉及到宗教的发展历史,还有宗教和皇权之间的合作又竞争的关系。
比如天主教地区是教权大于皇权。国王和教皇既有合作又有斗争,教皇对国王有惩罚权,这点对于国王本人是很头痛的,基督教一般指新教,属于自主教会,和教皇没有关系,一般出现在宗教改革以后,比如加尔文派。这种当地主教一般也是王权的附庸,但是自主权很大。
宗教改革之前,无疑是教皇的权利要大。那时候,欧洲国家国王的加冕都要得到教皇承认,因为那时候认为王权来自神的赐福。大家都知道的是,那时候教皇的十字军团横扫欧洲,无比强大。到了后来,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道出了资产阶级不愿再为教会控制的决心。
君主立宪制的实行,改变了王权的来源,王权不再来自于上帝,而是来自于议会,教会的地位不复存在,王权,代表资产阶级的国王终于真正站在了权利的巅峰。
从这些可以看出,宗教领袖的权利在前期是可以比国王的权利大的,只是在后面的很多变革和变化中,比如出现了新教,还有资产阶级出现的议会等等都把宗教的权利给分化出去了,以至于在某些国家中,宗教的权利比不上国王,还有议会的权利,宗教慢慢的变成了一种信仰,留存在心中,但在实际的生活中却少了很多权利。
教皇和国王始终是僵持的关系,双方争夺是对权利的掌控,从来没有那一方能完全胜过和压倒对方。
宗教曾经在古代和近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个国家的领袖本应该是国王,但宗教的兴起逐渐改变了这一状态,宗教的领袖与国家的国王开始形成相互合作竞争的关系。
教皇通过宗教理念控制人们的思想世界,国王通过政治活动控制国家的实际权利,二者合作可以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但是,从另一方面讲,他们也是彼此的障碍。
教皇的权力和地位主要取决于国王的态度,而国王的态度主要取决于民众的倾向。当民众倾向于教皇高于国王时,国王便选择拉拢教皇,形成合作关系。当民众倾向于国王时,国王便选择摆脱教皇,打破合作关系。
扩展资料:1、教皇需要皇帝保护
8世纪,日耳曼蛮族的伦巴底人,再次入侵罗马,准备占领意大利及罗马周围的大片土地。对于教皇来讲,在一个不信奉基督教的蛮族治下,将是巨大的威胁,他当然不愿意臣服于这群异教徒。
教皇向罗马皇帝发出求援的请求,此时的罗马皇帝疲于应付伊斯兰的进攻,根本无力满足教皇的要求。在阿尔卑斯山的北方,是信奉基督教的法兰克,它是所有日耳曼蛮族建立的国家中,当时最强盛的,法兰克成了教皇的唯一的希望。
法兰克国王派出军队,击退了伦巴底人,还将当时意大利的一大块土地送给了教皇,随着历史的变迁,土地面积不断缩水,在今天,梵蒂冈还是属于教皇的领土。
2、皇帝被教皇开除教籍
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在主教的任命谁来决定的问题上,与皇帝亨利四世产生分歧,双方都想将权利掌控在自己手中,互不让步,态度十分强硬。
教皇公开宣布:将皇帝开除教籍。这就是宣告,全国的人民,不必在效忠皇帝。皇帝不顾天寒地冻,来到城堡求见教皇,在风雪中苦等了三天,只是要求教皇见他一面。他将皇冠、袍子等代表皇权的信物全部脱去,穿着平民的衣服,教皇被他打动,答应见他。
皇帝跪在教皇面前,请求教皇能够原谅他的鲁莽行为,教皇收回了将皇帝开除教籍的决定。双方经过协商,在主教的任命上达成一致,皇帝在主教人选的上,权利增加,但为主教圣袍加身和赐予权杖的必须是教皇。
罗马教皇信徒遍天下,他能拥有如此巨大的社会影响力是因为:01.教皇信徒多,指挥就有力。02.教皇地位比较高。03.教皇常常宣扬宗教内容,现关心事实,带来更多有效影响力。
01.罗马教皇信徒到处都是,也就是粉丝非常的多。即使是现代的社会明星,也是谁粉丝多,粉丝持久,才会被叫做歌后,影帝之类的。现代如果说是天主教的教皇去哪哪访问了,到时必定会有几十万的人去参加圣诗演唱之类的宗教活动。
很多人都很喜欢这个教宗,很多人都会不管交通拥挤不拥挤,都想去目睹一下教主长什么样。很多人感觉教皇是百姓选出来的,但是那么多的信徒并没有什么用。但是如果信徒全都真挺教皇的,别说教皇治理国家,就算要去打战,大伙肯定都是听教皇指挥而不是国王指挥。
02.在罗马帝国的统治者被选举出来后,叫做“罗马人的国王”,而等到教皇的承认加冕后,才正式成为“罗马人的皇帝”。因此教皇的地位非常高,他可是有自己土地国家的人,很难惹。不管你对罗马的国王有什么不满意的,但是不管你信不信教,你都不敢轻易碰教皇。教皇掌握了很多的最后解释权,也可以让手下都能来对付你,相当的恐怖。
03.教皇也是会很个性的,可能不去盛大的宴会,反而去监狱看看犯人之类,平时宣扬慈善福音。但是这一届的教皇除去宣扬宗教内容,倒也常常关注政治和文化这些方面的事情。教皇呼吁要好好接受难民,呼吁女性不要随便堕胎,呼吁废除死刑,甚至还批评资本主义制度。教皇这么接地气,更容易带来更多的影响力。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