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如果铃木贯太郎在226兵变的时候没救活,日本在1945的时候谁会出头组织投降内阁

时间: 2021-11-22 22:04:52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5次

如果铃木贯太郎在226兵变的时候没救活,日本在1945的时候谁会出头组织投降内阁

二战时,日本宁死不降,天才翻译的一个笔误发生了什么改变?

唐朝是一个特别崇尚武功的时代,所以出现了一大批专门描写战场的诗人,比如岑参,他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特别的出名。战场是男儿实现自己的理想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残忍血腥的地方,战场上没有一刻不在流血、不在牺牲,所以中国自古以来的将士往往看淡生死,比如《凉州词》当中就写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以不怕死著称的日本人,曾经也是战场上非常不要命的角色,但是他们却是在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当中发挥他们这种“不要命”的精神的。不过战争都是各为其主,倒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比较尴尬的是,曾经不怕死的日本人现在倒是有些怪罪起别人对他们“太残忍了”,理由则是别人理解错了他们的“翻译”。

事情是这样的,1941年,按捺不住的日本人主动偷袭了美国的珍珠港,把美国这个实力非常强大的中立国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虽然一开始日本的偷袭行动一度让美国人手忙脚乱,但是打了几场之后美国渐渐的找到了感觉,尤其是中途岛战役之后,美国渐渐的处于优势,而日本人则渐渐的处于劣势。

等到1945年的时候,对西方则失去了太平洋战场的优势,对东方又被八路军的游击战和万家岭保卫战、三次长沙保卫战、衡阳保卫战、湘西会战等战役打得晕头转向得日本人渐渐感受到了力不从心得感觉。同盟国包括美国、英国在内也意识到自己这一方已经胜券在握了。但是这时候却出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虽然日本人已经山穷水尽了,但是如果他们实施所谓的“玉碎”计划,那么盟军占领日本还需要付出100万的伤亡代价。要知道西方人不像东方的忠义精神或者武士道精神,他们是很害怕失去自己的生命的。如果一下子弄丢100万条鲜活的生命,不论是美国还是英国,都无法承受来自民间舆论的压力。

所以这时候美国、英国、中国等国家在1945年7月26日签订了《波茨坦公告》穿,并且在公告当中 呼吁、恫吓日本人无条件投降。他们将这份公告发给了日本人,希望日本人能够以此来减少双方不必要的伤亡。27日,鉴于情势紧急,日本首相就《波茨坦公告》召开了回忆,对于是战还是降,他们的意见众口不一。

但是他们还是需要对各国回复自己对《波茨坦公告》内容的意见,于是过了几天之后日本首相铃木贯太郎对世界宣布:“美、英、中三国的宣言无异于《开罗宣言》,······,日本不认为其有所谓的重大价值,唯有默杀······”这段话就很有意思了,虽然大概大家都能看出来日本人不打算接受《波茨坦公告》,但是最后一句“唯有默杀”却成了日本人“受委屈”的证据。

美国记者将“默杀”翻译成“Reject”,也就是“拒绝”,其他记者也都将日本的这份宣言翻译成日本对《波茨坦公告》的否定。但是事后日本人却说,“默杀”的意思除了“无视”之外还有“不予置评”的意思,日本人仅仅只是想表达不想知道怎么评价这件事情而已,并不是想拒绝《波茨坦公告》。

但是当时的美国人、英国人、苏联人当然是不会去向日本人请教这个“翻译问题”的,事实上他们也不知道翻译上有这样的“问题”,因为从日本人的声明语境上看,他们就是拒绝了和平的意图。于是美国在当年8月6日和8月9日分别在广岛和长崎对日本投出了一颗原子弹。

这两颗原子弹直接和间接造成的伤亡达到了60万人以上。日本人为此十分的“哀怨”,他们将一个在火葬场附近的男孩打扮成了一副“战争受害者”的形象,然后谴责美国人肆意屠杀人民,将60万人的生命不放在眼里。这波“悲情”表演还一度让美国、欧洲国内产生了强烈的谴责美国人对日本使用原子弹的舆论,他们认为完全可以避免让这60万人免于死亡。

但是其实日本人这一举动也太不明智了。要知道,二战当中死的可不仅仅是日本人的60万啊!当年的战争导致全球20亿人以上的人被卷入战争,死亡达9000万以上。而日本在中国造成的死亡又有多少呢?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直接死于日本战火的人就多达900万,总死亡人数达3500万以上。这些中国人要不要也去日本唱一下悲情戏呢?

那些被日本人欺凌的国家又不是去日本做慈善的,难道还要像保护自己的国民那样保护日本人吗?愿赌服输这个道理都不懂,还怎么来打仗呢?

二战东条英机是什么时候下台的,他下台的时候战争还没结束,谁?为什么把他推翻了?

1941年近卫内阁倒台,1941年10月,东条英机任日本内阁首相兼内务大臣、陆军大臣和对满事务局总裁,授陆军大将衔。此前,他发表宣扬法西斯精神的“战阵训”,强调日军士兵“命令一下,欣然赴死”、“不自由应思为常事”。一上任便在政府声明中重申“既定国策”,即“完成支那事变,确立大东亚共荣圈”。同年11月初,以东条为首的日本政府,在御前会议上通过了对美国、英国和荷兰开战的决定。11月中旬,东条在临时议会发表战争演说,谴责英、美阻碍日本进行侵略扩张,号召国民节衣缩食,叫嚣“一亿国民齐上阵”。临时议会根据东条的要求,通过了38亿日元的临时军费追加预算案。东条英机大力宣扬个人英雄主义,并抚恤士兵家属,关心国民日常生活,形成当时日本民众心中最平易近人的“爱国英雄”型首相。东条英机为人十分霸道,为事专断,有“剃刀东条”之称。
1941年12月7日,日本联合舰队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同日,日军根据东条英机的命令,陆续开始对泰国、马来亚、菲律宾、关岛、威克岛、吉尔伯特群岛及香港等地发动进攻。12月8日,美国、英国宣布同日本处于战争状态。
1942年5月,以东条英机为首的日本政府,命令日军联合舰队占领中途岛和阿留申群岛;6月5日,日军在中途岛战役中受到重创,损失大型航空母舰4艘、重巡洋舰1艘、飞机400多架、兵员3500人。
1944年4月中旬,为加强中国大陆日军与南洋日军的联系,东条英机命令在华日军执“一号作战”手令,尽快打通横贯中国的平汉、粤汉和湘桂铁路。这是东条在中国大陆发动的最后一次较大的攻势。同年7月18日,由于日本在与美国的海战中屡遭重创,在侵华战争中连遭失败,1944年7月9日美军攻克塞班岛,18日内阁会议上被迫下台。东条内阁被迫辞职,东条英机辞去日本首相、陆军大臣及参谋总长职务,退出军政舞台。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11日,作为日本头号战犯,被列入甲级战犯名单中的东条英机看到院子外面东条英机畏罪自杀未遂的盟军警察进入住所,向心脏开枪,但是打偏了,自杀未遂。美国大兵冲入室内,输血救活了东条,东条说自己朝心脏开枪自杀是为了“让别人能够看清楚自己的脸”,后被捕入狱。1946~1948年受到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在狱中,其他甲级战犯都不和他说话,东条只能一个人专心写自己的口供和辩护词。在法庭上,在全部的55项罪行中,东条是最多的,占了54条之多,当数首恶。1948年11月12日,东条英机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以犯有发动战争,侵略别国等罪行判处死刑;1948年12月23日被执行绞刑。
1948年12月22日午夜23时30分,东条英机在东京巢鸭监狱被执行绞刑。焚尸后美国大兵将骨灰抛入大海,但负责焚尸的三文字、飞田和市川并未将骨灰全部装入箱子,让美军带走。三文字、飞田和市川来到松井石根修建的兴亚观音寺,并交给伊丹夫妇剩余部分骨灰,伊丹夫妇将其秘密保管起来。10年后建起了堂堂正正的“七士之碑”,由首相吉田茂题写碑名。东条英机后来以伟人的面目被搬上了美化军国主义的影片《大日本帝国》。东条英机灵位被供奉在日本靖国神社内。
东条英机自杀未遂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随即,美军第8军对日本实施军事占领。驻日盟军总部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将军要求立刻逮捕包括东条英机在内的39名甲级战犯。当30多名美国宪兵包围东条英机(1884-1948)的住所时,屋里传出一声枪声。不过,由于东条英机是左撇子,他自杀时没打到心脏。

东条英机,日本内阁首相,甲级战犯。东京都人。出生于军阀家庭。陆军大学毕业,是一个军国主义职业军官。毕业后历任驻德国大使馆武官、陆军省军务局动员课长、参谋本部作战课长。1931年参与策划“九·一八”侵华事变。1935年任关东军宪兵司令官,曾残酷镇压中国东北人民,后升任关东军参谋长。1937年“七·七”事变后,率领“东条兵团”侵入中国承德、张家口和大同等地。1938年任陆军省次官。1940年出任近卫文磨内阁陆军大臣,疯狂主张扩大侵华战争和发动对美、英的战争。1941年10月继近卫之后组阁,任首相兼陆军大臣、内务大臣、军需大臣和总参谋长等要职,同年12月8日终于发动太平洋战争,把侵略从中国扩大到太平洋和东南亚地区。1944年7月在日本败局已定和国内矛盾激化的形势下,被迫下台。

美军宪兵立即把东条英机送到医院抢救,美国士兵还主动献血。因为作为恶果仅存的世界三大元凶(另两人为已死的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之一,他必须活着接受公开审判。

此时,日本统治集团人人自危,最紧张的是日本天皇裕仁。因为国际上认为裕仁负有发动侵略战争的责任,必须严惩。要不要把裕仁推上历史的审判台,成了摆在同盟国面前的一道难题。

盟军占领日本后,麦克阿瑟将军与日本天皇裕仁进行了一次秘密会面。双方对会谈始终讳莫如深,30年后的裕仁说:“当时与麦克阿瑟将军有君子协定,永不透露。”不过出于战后美国战略利益的需要,美国政府表示日本可以保留天皇制,不逮捕、也不起诉天皇。裕仁逃过被逮捕的命运。

三个月中,盟军最高统帅部发出四批逮捕令,逮捕118名前日本军政领导人为甲级战犯,关到东京最大监狱巢鸭监狱候审。

审判二战罪魁东条

随着太平洋阶段审理开始,日本军国主义头子、战争元凶东条英机被推向前台。由于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已死,东条英机成为这次大战中仅存的最高责任者,也是惟一能说明挑起战争真相的人。

1947年12月26日,法庭开始审理东条英机。日俄战争爆发后,东条随日军第15师团侵入中国东北,1928年任陆军省整备局动员课课长。他和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等人参加日军秘密法西斯组织“一夕会”。

26日,东条的辩护人清濑一郎作开头陈述,他完全否定大东亚战争的侵略性质,气焰十分嚣张。接着,东条开始朗读长达220页的口供书,为自己和日本军国主义辩护。

1947年的最后一天,首席检察官季南反驳盘问开始了。

季南把重点引向日本和美国在开战前的谈判上。日本人为和美国人周旋,制定了两套谈判方案:甲案和乙案。《甲案》主要内容是:日军有条件地从中国华南地区撤军,但至少25年内不会从中国华北、内蒙古以及海南岛撤军;日本坚持履行三国同盟条约。《乙案》作为替代方案,只允诺不在西南太平洋地区实行武力扩张。

11月7日,日本大使向美国递交甲案。14日,美国国务卿赫尔正式拒绝甲案。6天后,日本递交乙案,同样遭美国拒绝。但为取得偷袭的最佳效果,谈判仍旧继续进行。

东条袒护裕仁

在法庭上,东条英机极力想摆脱他下令发动太平洋战争的责任,但他11月5日发出的电报等铁证证明东条正是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罪魁祸首。

东条英机的辩护律师布列尼克认为,日本对珍珠港的攻击“并非偷袭”。对此检察官进行反击:日本向美国递交最后通牒电报是在日军偷袭珍珠港一个小时20分钟以后。而且,偷袭后日本才播发了天皇裕仁的宣战诏书。

人们疑惑的是,东条有这么大的力量发动战争吗?他背后的支持者是谁?1月7日,卫勃亲自讯问东条。他问道:是谁最后就开战问题向天皇进言的?除了你还有谁?东条说出两个人,但均是死无对证。然而,卫勃讯问东条的第二天,便正式宣布法庭对日本天皇裕仁不起诉。至于上一晚发生了什么,迄今仍是个谜。

东条英机一直不惜一切代价掩护天皇,这也是战后日本政府一开始就确定的最高辩护方针。

1948年1月7日,法庭最终认定,被告东条是战争主谋之一。

严惩战争罪犯

1948年11月4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宣布判决。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的开头这样写着:侵略是人类最大的罪行,是一切战争罪行的总和和根源。

判决书一共宣读了七天。

而此前各国法官之间的争论也达到高潮。庭长卫勃主张把所有被告流放到荒岛上;美国法官同意死刑,但注意力盯在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战犯身上;印度法官主张全体被告无罪。中国法官梅汝璈则坚决要求严惩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和松井石根等人。

经过斗争,1948年11月12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以6票比5票的微弱优势判处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和松井石根等7名被告绞刑,另有16人被判处无期徒刑,1名被判处20年徒刑,1名被判处7年徒刑。

然而,风波再起。7名被告的律师向美国最高法院提出上诉,要求释放被告。12月6日,美国最高法院决定接受上诉。消息传出,世界舆论为之大哗,反对之声铺天盖地。面对国际压力,12月20日,美国最高法院否决了日本战犯的上诉申请。

丧钟在1948年圣诞前夕,七名战犯被处决.

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的进行中,南京、上海、马尼拉等地也设立军事法庭,审判日本乙级、丙级战犯,受审战犯共5416人,其中937名战犯被处以死刑

小日本的首相,给裕仁天皇当替罪羊的,裕仁才应该是头号战犯.

国际法庭宣判的头号战犯为:东条英机
但是实际上东条英机是做了裕仁的替罪羊,美国在狠也不能明着把一个国家的君主拉出来砍了啊(就像现在的萨达姆一样),1946年1月1日,根据美国占领当局授意,裕仁天皇发表《人间宣言》(又译为“非神宣言”),宣布日本坚持和平主义,并强调天皇与国民间的纽带既非产生于神话和传统,也非来源于天皇是“现御神”、日本民族优越于其他民族等虚构观念,从而否定了天皇的神格,宣称自己是人,天皇的地位从“国家元首”变成“国家象征”。

资料:
美国人留住了“天皇体制”

裕仁天皇绝非如同英国那样,只是宪法上的君主,而是日本不折不扣的最高元首:他是日本人心目中活着的日照神,是日本政坛最杰出的领袖,是日本三军最高统帅;他有任免日本陆海空三军将帅、政府首相内阁大臣的权力;日本军方将领可以绕开政府内阁,直接对天皇负责;裕仁和几个少数的幕后权臣对日本国策的制定有决定性的权力。

二战中,日本军把侵略其他国家的侵略战争看成是为天皇效劳的“圣战”。以为天皇效劳、为天皇而死而感到无比的光荣。长久以来,日本国粹主义者把日本宣扬成“神国”,天皇更是“现御神”,日本是世界上最为神圣、最优越的国家,日本民族是世界上最优越的民族。这就是日本军国主义长期对日本普通民众进行洗脑造成的荒唐后果。从裕仁天皇宣布日本接受无条件投降后,日本军民对战争态度的360度大转变,就可以想象天皇在日本民众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神圣”。

裕仁天皇应该对日本的军国主义和日军在二次世界大战中犯下的罪行负直接或者间接的责任,但是为什么占领当局却决定保留“天皇制”呢?这与“太上皇”麦克阿瑟将军有着直接的联系。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突然觉得日本是一个“不可琢磨”的国家,此前自诩为“日本通”的美国专家们对日本感到莫大的陌生。他们发现,要实现对日本的占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没有天皇的“合作”是不行的。麦克阿瑟希望天皇进行合作来抚慰所有投降的日本军队,要把天皇变成实现其占领政策的工具。

日本和美国之所以把裕仁天皇变成傀儡,因为他们有心照不宣的目的:日本政客们想保住裕仁天皇是因为天皇是日本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了能鼓起日本人的精神进行战后重建,走出战败的阴影,最终重新走上强国的道路。
1944年7月18日内阁会议上被迫下台,裕仁采纳了元老院的建议,任命小矶国昭大将为首相

由于日本在与美国的海战中屡遭重创,在侵华战争中连遭失败,
1944年6月15日美国陆军第二十航空队的B—29 轰炸机从中国机场起飞,向日本列岛的南部岛屿九州发起第一次袭击。轰炸目标是日本的钢铁生产中心八幡;炸弹偏离了目标,帝国钢铁公司只邀到轻微破坏,而老百姓却遭到了重大伤亡。
1944年7月8日,在缅甸的第十五军奉命放弃企图突破英军的英帕尔阵线的劳而无功的作战
1944年7月9日美军攻克塞班岛,
1944年6月马里亚纳群岛失守,日本绝对国防圈开始瓦解。使战争内阁东条英机内阁在国内饱受诟病。被迫下台。由有“高丽之虎”的小矶国昭接任首相,但东条仍参与重要国策制订。
1944年7月18日,由于日本在与美国的海战中屡遭重创,在侵华战争中连遭失败。1944年7月9日美军攻克塞班岛后,东条内阁18日在内阁会议上被迫辞职,辞去日本首相、陆军大臣及参谋总长职务,退出军政舞台。

日本侵华是那些人发动的,不知道当时有没有天皇,如果有,他是谁

日本侵华是日本蓄谋已久的,是由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等日本法西斯战犯策划和领导的,当时日本的天皇是大正天皇之子昭和天皇裕仁。
昭和天皇
名裕仁,谥号昭和天皇(1901年4月29日—1989年1月7日),日本第一百二十四代天皇(1926年-1989年在位),现在天皇明仁(年号平成)的父亲。裕仁在任皇太子期间曾访问欧洲。大正十年(1921年)因父亲大正天皇患病而出任摄政。大正十五年(1926年)继位,以尚书中的“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一句改元昭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希特勒、墨索里尼齐名的三大法西斯头目之一,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亚洲、侵略中国的头号战争罪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日本国民的象征。
生平
1901年4月29日出生于日本东京。立为皇太孙,受乃木希典的严格教育。
1916年立为皇太子。
1921年访问欧洲。
1921年11月开始摄政。
1924年和良子女王结婚。
1926年12月25日大正天皇病逝后即位。
1928年11月10日在京都举行即位大礼。
1933年12月23日继宫明仁亲王(今天皇)出生。
1945年8月15日代表日本国宣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无条件投降。
1946年1月1日公布「人间宣言」,公开放弃神权。
1989年1月7日因患十二指肠癌病逝于东京,享年87岁。
1989年2月24日新宿御苑内举行葬礼。后葬于东京都八王子市长房町。
家庭
大正十三年(1924年)与久迩宫邦彦王的长女良子女王(香淳皇后)结婚,生下今上天皇明仁、常陆宫正仁亲王以及数个女儿。
早期统治:
登基时的裕仁1926年裕仁登上皇位。当时日本正日益民主化,于是裕仁采用昭和作为年号。尽管年号中包含和平的含义,但日本却很快地走上了军事扩张之路。随着1927年一场银行大危机,新上任的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开始在中国东北扩张日本的军事势力。裕仁致力于履行自己立宪君主的职责,很少过问内阁的政策,但他既不赞成也不反对扩张主义。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极端的民族主义者鼓吹对天皇要绝对服从,反对立宪民主制。但他对军国主义分子十分赞赏,为日后战争爆发埋下了隐患.
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进一步促进了日本军国主义和扩张主义的政策。 1931年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后,在那里建立了“满洲国”傀儡政权。 30年代,极端民族主义分子制造了一系列政治暗杀事件。 1932年5月15日犬养毅首相遭暗杀,标志着政党领导的内阁的结束和日益为军队控制的官僚内阁的开始。这个独裁体制要求学校讲授绝对的爱国主义,他们强迫大学开除具有民主思想的教授。
1936年2月26日,“皇道派”极端狂热的法西斯主义少壮派军官发动的“二二六兵变”,在裕仁的严令下被严酷镇压,结果是日本军部内部的“北上派”和“南进派”内斗最终以裕仁支持的“南进派”获胜而结束,军部控制了政府,裕仁借此也绝对掌控了日本中央政府过去难以控制的日本军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统治:
1937年中日战争开始,日本很快吞并了大部分东亚地区,使其加入“共荣圈”。裕仁被指责同意导致这场战争的对外政策,并批准东条英机与纳粹德国的希特勒、意大利的墨索里尼结成法西斯主义轴心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战争,侵略中国等国家。有些人认为,在政府决定加入战争这件事上,裕仁作了正式的批示。根据他对宪法的理解,他有义务支持内阁通过的政策。
1945年8月14日裕仁宣布无条件投降1941年12月8日日本突然袭击美国珍珠港海军基地,致使美国及其盟国加入对日本的战争。 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后,裕仁被要求参加战时最高国务会议的特别会议,以考虑和讨论美国及其盟国提出的投降条件,他和当时的首相铃木贯太郎主张日本投降。由于委员会中的政治和军事成员就是否投降无法达成一致意见,首相要求天皇做出最后的决定。裕仁同意投降接受波茨坦公告;其中“无条件投降”暗含一个条件:即不废除天皇。 8月15日,裕仁通过无线电广播史无前例地向日本民众解释了投降的原因。此段广播被称为玉音放送,使用大量汉语文言的《终战诏书》使很多日本平民无法具体理解广播的内容。
1946年以后的统治:
战后,包括苏联在内的国家要求废除天皇,但是美国为防共产主义在亚洲散布,故需要在亚洲建立一个非共产的经济犟国,如果没有天皇,日本国内社会必然动汤,因为之前日本长期推行神话天皇、效忠天皇的教育,天皇已经成为多数日本人心中的精神支柱。所以因美国策略上需要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和其他官员共同表示,裕仁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不负主要责任。这一观点得到了日本人民的极大欢迎。
1946年元旦,昭和天皇发布人间宣言,否定天皇的神圣地位,承认自己与平民百姓一样也是人,并不是神。
美国占领日本后,最高负责人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是实际上掌控有日本统治权的人。在他的干预下,1947年通过新的日本国宪法,使天皇这一最高统治者的位置变为了一个国家的象征,而提出最高统治权归人民所有,真正实行立宪民主。
昭和天皇的晚年:会晤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为了与宪法的变化相一致,战后裕仁把自己打扮为一位民主的君主:与平民会面,允许皇族成员被拍照。他还访问过灾区,视察日本的战后建设。他的皇位继承人明仁亲王也打破了传统,和一位普通女性结婚而不是贵族家庭成员。 1971年裕仁访问西欧,1975年访问美国,这是第一次以天皇的身份访问外国。
昭和天皇与靖国神社:
昭和天皇于战后曾八度参拜靖国神社,在1978年靖国神社合祀甲级战犯之后,就不再去参拜。日本经济新闻报导(2006年7月20日)从前宫内厅长官富田朝彦的遗物笔记中发现,昭和天皇曾向富田表示,他因为对合祀作法不悦,因此停止参拜。
前宫内厅长官富田朝彦的遗物中,发现留有昭和天皇语录的二十多本笔记,其中于昭和天皇逝世的前一年,1988年4月28日的笔记中,记载有关昭和对靖国神社的看法。
昭和天皇当时曾说「靖国神社的筑波宫司(祭司)处理合祀问题很慎重,但是换上松平庆民宫内大臣的长子松平永芳担任宫司之后,他完全不了解他父亲爱好和平的想法,随即决定合祀,所以从那之后就不再去靖国参拜,那是我的信念」。
笔记中也记载昭和天皇于当年4月29日的生日记者会上,被询问到对大战的看法,昭和说,怎么说大战都是最不好的回忆。会后昭和对富田表示,被问到对战争的感想时,我一心想表现出厌恶战争的心情。
昭和天皇的战争责任:
裕仁天皇在位的62年时有史以来日本天皇统治最长的时期,也是一段经历了几大动乱和变化的时期。
昭和天皇是日本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但也有人认为他只是军部的傀儡,并无实权。但是无可否认的是,他对军部的日益壮大视至不见,而且他是有权力去制裁不听指示的军人的,但他并没有去做,而是乐观其成。
裕仁有一句名言:“问题不在我们干了什么,而在于全世界对我们所干的事情有什么反应”,表示他最顾及的是自己的名声和责任。
日本投降后,苏联、中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都将裕仁列为日本头号战犯。英国首相艾德礼、苏联统帅斯大林分别致电麦克阿瑟,要求严惩战争罪犯裕仁天皇,建议经公审后绞死。
麦克阿瑟考虑到为了在远东扶植与苏联进行冷战的盟友,一个因审判处决天皇而陷入混乱的日本不利于美国的利益,而天皇制能起到凝聚日本保守反共势力的作用,因此麦克阿瑟本人支持放弃追究天皇的战争责任,就此给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急电报告:
日本国民……对日本天皇崇敬备至,已达百余年之久。在太平洋战争中,少数军国主义分子曾以此作为煽动民族主义的狂热手段,号召为天皇而自我牺牲。而战后日本国民对裕仁天皇的崇拜有增无减,视如国神。我认为,如果对裕仁天皇公审处决,必将使全日本国民信仰的支柱彻底崩溃,甚至在日本全国引起反对盟国的疯狂骚乱和暴动。处决裕仁为日本举国所不容,我们重建和改造日本的前途则不堪设想,结果可能是历史的悲剧。
因而,我本人作为盟国驻日本国的全权代表,出于对日本国未来命运的考虑,决定对裕仁天皇免予战争责任的起诉。
如果盟国决定逮捕和作为战犯处决天皇,那么驻日盟军统帅部将需要增援100万作战部队……
华盛顿很快回电同意麦克阿瑟的意见,于是麦克阿瑟颁布了盟军总司令部第一号令:
出于对日本前途和国民信仰的考虑,盟国决定对日本天皇裕仁不予追究发动战争的责任,不予起诉和逮捕。今后裕仁的人身地位和人身自由,应与其他日本国民同样受到宪法的保护。这导致日本战后军国主义的继续发展,为和平埋下阴影。
有,是昭和天皇

近卫文麿
东条英机
松井石根
杉山元
冈村宁次
南次郎
寺内寿一
梅津美治郎
发动的人主要是日本当时的首相广田弘毅、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日本陆军步兵大佐、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等人,同时当时的日本是有天皇的,他是:裕仁天皇。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_^
军部与内阁,当然有天皇,不过到后来他也被疯子们给玩了,因为安以有的计划日本是不会犯后来那么大的错误的,而中国也就不妙了,所以什么叫战争疯子,疯的连他的天皇都玩!
昭和天皇.首相广田弘毅
日本侵华是日本蓄谋已久的,是由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等日本法西斯战犯策划和领导的,当时日本的天皇是大正天皇之子昭和天皇裕仁。

二战后,日军誓死不降,后来怎样?

1939年9月1日到1945年9月2日,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其中有20亿以上的人都参与了这场战争,造成死伤无数,日本是主要发动者之一。

当时的日本可以说是风光无限,侵略中国,打败了英国,毁灭了太平洋,最后的下场也很惨,死了60万人,于1945年无条件投降。其实他们当时本可以避免这么惨重的伤亡的,但因翻译官的一句口误,导致如此结果。

15世纪末16世纪,日本决定闭关锁国,因为不想受到外部的入侵,事实上日本是个岛国,从未受到外部入侵,仅有的一次也没能成功。而当时的欧洲工业革命正在兴起,所以新技术无法传入,导致他们一直止步不前,技术都停留在200多年前。

直到19世纪,美国对日本拒绝开放通商口岸的做法极为不满,于是挑起了战争,日本输得一败涂地,他们这才认识到双方的差距,于是赶紧派人去各国学习他们的新技术。日本的学习速度非常快,到了19世纪末,日本的军事和工业终于得到了提升。

日本强大之后便大展身手,开始侵略他国的领土,因此才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场战争打的各国死伤惨重,疲惫不堪,1945年,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也打算投降。

7月26日,中国、美国和英国发布了《波茨坦公告》,告诉日本无需挣扎,日本也非常慌乱,于是召开了一个会议。就在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时,日本首相铃木贯太郎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就是:“对这个公告完全忽视”,最后大家都达成了共识,就这么回复。

美国看了之后非常头疼,这时又听说他们有个“玉碎计划”,这个计划一旦实施,美国的伤亡在15万左右,于是国会申请了投放原子弹,考虑到事情的严重性,便同意了。随后便向日本投放了两颗原子弹,分别是广岛和长崎,让60万日本人直接消失。

日本非常害怕,终于在8月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而这两颗原子弹的威力也非常大,导致日本人很长一段时间都活在阴影中。在第二次大战结束后,美国表示,如果日本当时投降,那么就不会投放原子弹,可是他们的态度恶劣,还商量其他计划,所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

日本群众都在指责日本首相,责问他当时为什么不接受投降,铃木贯太郎觉得非常冤枉,当时并没有拒绝啊。经过一番查证后才知道,原来是翻译官出了差错,铃木贯太郎本来的意思是:“对这份翻译不予回复”,也就是说他们还在考虑之中,不予回复和完全忽视可是两个意思啊,所以才导致了这么严重的后果。

网友们听了之后纷纷议论起了这位翻译官,并戏称他为“天才翻译官”,能将这么重要的事情搞错,希望翻译官们能谨慎一点。

二战之后日本誓死不肯投降。后来由于美方在广岛和长崎两个地方投下了原子弹。造成了日本极大心理阴影,他们明白了,负隅顽抗是没有用的。才选择了投降。
二战后日军誓死不降,后来为了维护名誉以及表达对日本天皇的效忠,选择刨腹自杀了。
后来在巨大的压力下,选择了投降,还发表了声明。
文章标题: 如果铃木贯太郎在226兵变的时候没救活,日本在1945的时候谁会出头组织投降内阁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29037.html
文章标签:铃木  兵变  救活  内阁  日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