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锦衣卫的历史沿革

时间: 2021-11-11 11:40:12 | 作者:天马兽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9次

锦衣卫的历史沿革

一、前身

锦衣卫的前身是仪鸾司,宋代以前就存在的一个机构,相当于皇帝的仪仗队。

朱元璋称吴王时仪鸾司开始出现,毕竟老朱当了大王,出门巡山需要排场。此时仪鸾司的成员是朱元璋的贴身护卫,他们长期跟老朱打仗,忠诚度高还能抵挡刺杀,所以仪鸾司的主官和旗校都是军人。

锦衣卫的另一个前身是拱卫司洪武纪元还没启用的元朝末年,朱元璋南征北战时就有拱卫司,职责是拱卫朱元璋的安全。

拱卫司隶属全军最高军事机构大都督府,当时的大都督是二十几岁的朱文正——朱元璋硕果仅存的亲侄子。在朱元璋的穷亲戚一文提到过广西师范大学王城校区,那个王城就是朱文正儿子靖江王的王府所在地。

广西师范大学王城校区是朱文正后代靖江王的王府

后来拱卫司改为拱卫指挥使司,又改为都尉司,到洪武初年再改为亲军都尉府,管中、左、右、前、后五卫军士。

从这已经能看到后来大明地方的军事机构指挥使司的影子,和中央左、右、前、后、中五军都督府分治的雏形。

当时一些涉及军事机构的改革常以亲军卫为试点,比如屯田制、卫所制,在试点调整到没问题了才向全军全国推广,很像现在一些政策改革先在北京上海等地先期试行一样。

在改制中仪鸾司被下辖到亲军都尉府,而亲军都尉府辖五卫军士,至少有五个长官。

换句话说朱元璋的安全由五个人负责,要灭口只需捅一把刀子就够,历朝历代皇帝护卫叛变的多的是,比如詹姆•兰尼斯特。

洪武中期,朱元璋借胡惟庸案进行大规模的分权改革,全军最高军事机构大都督府一分为五,即中、左、右、前、后军都督府,合称五军都督府,各府分领一些京军和地方都司。

明朝从京师到全国各府县都设有卫所,详情可阅从《大明王朝1566》说大明卫所制,地方上的卫所军由三司之都指挥使司统领,本剧倭寇主要登陆的区域是浙江都指挥使司,隶属左军都督府。

仪鸾司和亲军都尉府(原拱卫司)职能有重复,所以裁撤合并势不可挡,这两机构被朱元璋裁撤整遍为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简称锦衣卫。品级从原机构的正五品提到了从三品,没多久又提到正三品,和地方上省一级的提刑按察使司同级。

因此锦衣卫指挥使与何茂才平级,都比从二品的布政使郑泌昌低一级,而地方三司品级最高的是正二品的都指挥使司。

我觉得本剧最大的失误就是浙江抗倭却没有浙江都司的任何戏份,只言片语都没提到,全被胡总督的一汪水盖了过去。

二、亲军卫

在朱元璋五军分府的改革中,锦衣卫等负责宫禁守卫的亲军卫从五军都督府和兵部脱管,变成皇帝直辖,但亲军卫的薪水仍由户部照发。相当于皇帝的安保工作由皇帝自己负责,但钱得国家出。

负责宫禁守卫的亲军卫俗称内廷亲军,这个内指皇城以内。

都城前后有四层城墙,最里面一层是皇宫紫禁城,住皇帝一家。

再外一层是皇城,分布驻扎京城的各大小衙门,以及王爷府邸,还有亲军卫和京军的军士营盘。

再外一层是内城,按地段分布各衙门官员的官邸,明朝官员上至内阁首辅下至九品县吏都住官邸,在哪当官住哪的官邸,调任时卷包袱走人就行,官邸的房子家具奴仆都是国家的,这对防腐败起到了不少作用,官员如果在任职地置办产业很快就会被御史和给事中盯上,一查贪污按大明律法十有八九活不了。

内城再往外一层就是外城,住老百姓。

外城城墙外就是城外,是郊区农田。

我有个朋友,他太爷那辈是清末河南的流民,流浪到北京城在城外(不是外城)住窝棚。他爷爷辈到了民国,从城外进了一层城墙住进了外城,还是流民,还是住窝棚。这个窝棚茅草房一住几十年,他父亲就是出生在窝棚里的。他父亲四五岁时新中国成立,重新分土地上户口,他父亲全家就此取得北京户口,他家窝棚所在的大约200平的院子登记到了他家名下,从此正式成为他家的产业。后来他父亲上了新中国的小学中学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工作娶妻生子,挣钱后早早把那个窝棚盖成了三合院——三面有房一面是个小花园,而且有一面房子的地基就是当时北京拆内城城墙时的墙砖。我朋友就是在三合院出生的,有一年夏天去他家玩,大家在小花园的葡萄架下吃的火锅喝的燕京啤酒。(就不上人家三合院的照片了……)

回到明朝,亲军卫负责宫禁守卫的方式差不多就是在皇城用营盘把紫禁城围起来,形成一个铁桶阵。

朱元璋时有十二亲军卫,分别是:锦衣卫旗手卫金吾前卫金吾后卫羽林左卫羽林右卫府军卫府军左卫府军右卫府军前卫府军后卫虎贲左卫。一卫5600军力,十二亲军卫的总兵力接近7万。

以后亲军卫还有扩充,为了和扩充前的以示区分,朱元璋时代的十二卫称上十二卫

满清时皇帝直领的三旗称上三旗,王公贝勒统领的五旗称下五旗,这个上下我估计就是从明朝的上十二卫来的。努尔哈赤本身就是明朝建州左卫的归降女真人后裔,没落到连个小旗都不是的地步才造的反,可能当时他的愿望就是能当个小旗总旗之类的,要不然以后他家的军事单位能以旗命名。

Judy革命成功后就把原北平燕王府的三卫王府护卫提升为亲军卫,改名金吾左卫金吾右卫羽林前卫,亲军卫总数达到十五卫,皇帝私兵超过9万。

几年后Judy又把原北平都指挥使司的七卫卫所军提升为亲军卫,分别是:通州卫大兴左卫燕山前卫燕山左卫燕山右卫济州卫济阳卫,亲军卫总数达到二十二卫,总兵力超13万。

宣德时将给二十二个亲军卫养马的马夫整编成四个新的亲军卫,就是腾骧左卫腾骧右卫武骧左卫武骧右卫,合称四卫营,使亲军卫总数达二十六卫,皇帝私兵超过15万。

这15万亲军都是遴选的优秀军士,综合素质高,战斗力强,全由皇帝直辖,兵部和五军都督府想借调时得向皇帝上奏疏申请,有时皇帝会批准借调,有时皇帝不借兵还要骂大臣(忘了是成化还是弘治)。这些新增的亲军卫插在原上十二卫的空隙处,以更密的营盘围在紫禁城外。

十几年后大明的逆子英宗朱祁镇出征,这15万亲军卫中的精锐都随王振埋在了张家口怀来县的土木堡,留在京里没有被抽调的部分亲军全被于谦编入了北京保卫战参加战斗。

战后这些参战的亲军卫被兵部昧下收归国有了,只给皇帝还了锦衣卫和腾骧四卫的马夫,其中锦衣卫仍由皇帝直领,腾骧四卫按惯例任由御马监掌印代管。这就是大臣们活生生的从皇权身上撕下了大半身的肉。

从此皇帝的私兵由二十六卫打粉碎性骨折缩到了五卫,标准兵力不足3万。

所以皇帝才会一轮轮扩充锦衣卫的人数,使原本5600人的编制膨胀了十多倍。

所以正德时刘瑾为对抗把持锦衣卫的东厂而组建西厂时,能控制的亲军卫就只剩御马监腾骧四卫的马夫,因此西厂提督就由御马监掌印兼任。

马夫详情可以阅读从《大明王朝1566》揭秘二十四监的第1.4节御马监部分。

三、南北锦衣卫

整个明朝只有朱元璋和朱允炆爷孙两有一个锦衣卫,此后都有两个锦衣卫,因此阅读一些明朝文献时一定要留意锦衣卫的前缀,否则很容易搞迷糊。

朱元璋和朱允炆时的锦衣卫就是都城南京的锦衣卫。

Judy继位初年就把北平改为北京,立为陪都,称行在,并在北京设立锦衣卫。到永乐六年北京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政府机构,为了和南京的同名机构做区分,北京的五军都督府、六部、锦衣卫等机构印信上都有行在两字。此后大明涉及锦衣卫的公文奏疏中,写作锦衣卫的指南京锦衣卫,写行在锦衣卫的指北京锦衣卫。

顺便一说,南京的锦衣卫只有一个镇抚司,不分南北,而北京的行在锦衣卫下设南镇抚司和北镇抚司。有些水帖说北镇抚司指北京的镇抚司,南镇抚司指南京的镇抚司,这里先提一下,后面找机会单写一篇南北镇抚司后再和水帖们打嘴仗。

永乐十九年大明正式迁都北京,南京政府各衙门的所有印信都被拿到北京同名衙门使用,北京各机构原先使用的带有行在的印信都被收回融化,同时给南京各机构重铸印信,新铸的印信上加有南京两字。此后,锦衣卫的默认值是北京锦衣卫,而南京的锦衣卫称南京锦衣卫

Judy死后太子朱高炽即位,就是仁宗,他确实挺仁,一上台就释放前朝政治犯,停止武力征讨,推行经济刺激政策等等,所以十个月能称仁!但有一件事他非常不满——他爹迁都北京。这不奇怪,朱高炽长期在南京生活,对北京的感情有限,于是他就把迁都南京又提上了日程!

没错!Judy从南京正式迁都北京三年后,他儿子就打算把都城重新迁回南京。于是北京各衙门的印信和称呼又恢复行在,因此北京锦衣卫又叫行在锦衣卫,而南京锦衣卫成正牌为锦衣卫。

当然这事朱高炽没迁成,他只当了十个月皇帝就了,临终时还对大臣们念念不忘的强调迁都南京的好处——南方物资不用再大规模北运,可以省点钱,对军民都有好处。

此时他的太子宣宗朱瞻基还在南京镇守,一如Judy在南京时朱高炽镇守北京,Judy在北京时朱高炽镇守南京一样。崇祯但凡像前辈一样立太子后就打发到南京去镇守,也不至于最后只能做单选题。

宣宗继位后没理他爹迁都南京这茬,因为宣宗和父亲不亲和爷爷Judy亲,他打小就随Judy北征或巡视,Judy见大臣都常带着他亲自教导,所以他对北京的感情重过南京。

但迁都南京他爹已经提出了他也不能不顾及,他的做法是不说迁也不说不迁但实际上就是不迁可又给了你可能会迁的感觉。

他爹已经把北京各机构改称行在的做法他继续保留,给大臣们一种要迁的感觉,大臣中有相当多的南方人,他们都积极支持南迁。因此仁宗和宣宗的十年间正牌的锦衣卫前面有行在前缀,不带前缀的锦衣卫其实是指南京的备胎。

到英宗朱祁镇继位后的正统六年,朱祁镇才让北京各衙门把印信上的行在抹掉,看奏疏实在麻烦,能少看两字是两字,这就重新恢复到Judy迁都北京后的状况,于是南京的衙门又重铸印信,加刻南京二字。

印信是换了,但北京的政府奏疏还是常自称行在,算是朱祁镇对父亲和爷爷迁都南京的政策名义上继续支持。这时明朝都过了三分之一了,迁都这事还没消停。

再往后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大臣们讨论的首要问题不是怎么打北京保卫战或者救回英宗,而是赶紧迁都南京,因为南方大臣太多了,他们闹着迁都是想离家近点安全,北京毕竟是前线,何况皇帝都丢了,跟着皇帝去亲征的几十个大臣不光丢了脑袋,还尸骨无存,这事被一个标准的南方人——杭州来的兵部尚书于谦硬给扛住了,不然国都还真就迁走了。所以他们都狠他,后来杀了他。

英宗后的皇帝大都是北京户口,就嘉靖一个是湖北籍,但大家对南京都没什么感情了,迁都这事也就不提了,锦衣卫等各衙门也就安定了,但别忘了南京还有个锦衣卫,以后说南北镇抚司时还要翻出来暴尸。


点个赞加个关注,好再来!

文章标题: 锦衣卫的历史沿革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2854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