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封建王朝,为什么史家还敢写刘邦吕后汉武唐宗的那些「糟事」

时间: 2021-11-06 22:08:39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6次

封建王朝,为什么史家还敢写刘邦吕后汉武唐宗的那些「糟事」

封建王朝高度专制,为何史家还敢写汉武唐宗的那些“糟事”呢?

观点,王朝高度的专职是这样还敢想通过害我的,要的吃醋是
因为人们要尊重历史,把这些真实发生的事情记到书里,是应该做的
因为史官是不受皇帝直接管理的,皇帝没有任何的权利可以让史官不记载。
因为史学家是私下记录的,皇帝不能过目的,当然,是原则上不能过目,看不看就看皇帝了。
因为史学家有着自己的职业操守,他们一定要尊重史实,实事求是,所以即使在封建的强压下也能说真话

刘邦死后,冒顿单于为何给吕雉写情书?

单于为何给吕雉写情书?

吕雉是刘邦的原配,陪伴其打下天下,但是在刘邦死后,吕雉却获得了一封情书,这封情书来自匈奴的首领单于。单于给吕雉写情书是爱慕年老色衰的吕雉?不,单于写这封情书一来是刷存在感,告诉吕雉,汉朝的开国君主死了,但是我单于还很健康,我的国家还很强大,此举是为了威慑吕雉。其二,也是在旁敲侧击向吕雉要些“好处”。


毕竟在刘邦在世的时候,为了稳定边疆动乱,常以和亲的方式让匈奴暂时安定,现在刘邦死了,大汉可能又弱了几分,大汉需要给匈奴些类似“和亲”这样的好处,以此维护两国和平。下面,我们具体看看当年发生了什么。

在刘邦死去以后,吕雉收到了单于写来的情书,只是这封情书真的爱意满满?与其说是情书,其实更像是一封挑衅的书函。

情书的内容是这样的:

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单于这封信的大致意思就是,您的丈夫现在死去了,想来您一定很伤心,需要人关爱,我单于可以代替您的丈夫,给予您关爱。

这封信的态度比较戏谑,不像求爱,更像带着“挑衅”意味的“调戏”,话语里的态度极不尊重吕雉,更不尊重刘邦。但是就当时的情况而言,单于确实有说这样“胆大妄为”之话的底气。

汉朝刚刚建立没有多久,还在韬光养晦中,实在不宜再进行大规模战争,而当时的匈奴,却比较强大。

在刘邦在世的时候,为了平息与匈奴之间的战争,曾经用公主和亲的方式,来维系两国间短暂的和平。现在刘邦死去了,也就是说,在单于的眼里,当年还能和他“谈判”的男人死去了,大汉又“弱”了些,于是单于就以写“情书”的方式。一来刷一刷匈奴的存在感,告诉吕雉,匈奴很强大,刘邦死去以后,大汉依旧要对匈奴毕恭毕敬;二来也有点趁火打劫的味道,以给吕雉写情书的方式暗示吕雉,是不是该再用类似“和亲”的方式缔结一下两国的和平。

公元前195年,建立了大汉王朝400年江山基业的汉高祖刘邦驾崩,这个曾经在疆场上叱诧风云,率军进入咸阳,又能击败项羽建立王朝霸业的人。却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曾经在白登山击败过自己的匈奴人,会在自己死后一纸“情书”递到了自己皇后吕雉的手中,那么刘邦刚死,匈奴王冒顿为何会给吕雉“写情书”呢?

汉高祖liu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匈奴王冒顿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就知道他为何敢于做出这种藐视大汉天威的事。

冒顿单于是一位弑父夺位的人,也是一位能够忍辱负重、忍气吞声的人。当他的父亲和东胡王做出对不起他的事时,他都可以暂时忍让。比如他的父亲叫他去异族做人质,趁机发动对异族的战争想要置他于死地,但最终反而被冒顿反杀。

而东胡王也曾向他所要千里马和阏氏来试探冒顿的态度,而冒顿也可以暂时隐忍全部相让,在东胡掉以轻心之时,一举灭之。

刘邦

而此人在白登山之战中也曾一举消灭了刘邦40万之众,可以看出此人武功了得,绝非庸才,他的实力让当年的刘邦差点死在了军中。

看了他的这些作为,你就会知道他是一个可以为了大局忍辱负重、并且刚毅果敢、雄才大略之人,说他是当时的草原之主一点也不为过。

因此当他得知刘邦去世后,如果说此人没有一点觊觎大汉天下之心,想必谁都不会信。而汉朝也毕竟是一个庞然大物,要动这块“肥肉”不先试探或是找找麻烦以观其态度是肯定不行的,于是一封对吕雉的“情书”就这样应运而生。

吕雉

如果这封信惹怒了汉朝君臣,势必会大动干戈,这样匈奴人就找到了入侵大汉的借口,以他们当时的锋芒是足可以震撼汉朝的边疆,甚至可以长驱直入进入长安的。

而果不出所料,当大汉君臣得知匈奴王的作法时,纷纷怒不可遏,很多武将要求领兵作战,比如樊哙。而冷静的季布则认为当年高祖40万大军都不是匈奴人的对手,如今高祖已经不再,曾经能征善战的将军也寥寥无几,如果轻言战事不就等于去送“人头”吗?最终吕雉听了季布的话,为了保护中原的安定,她将这件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封谦卑低调的回信终于使即将燃气的战火熄灭。

高祖七年,刘邦亲征韩王信,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就是今天山西大同东北处,史称白登之围。七天才得解脱。白登之围是汉匈关系的一个重要节点,从此匈奴常常骚扰边境百姓,烧杀抢掠,汉朝想一方平安,就需要不停地给匈奴送上各种物产,也开启了汉匈和亲的序幕。

白登之围的后果,就是冒顿单于向刘邦提出,要求将刘邦的嫡长公主就是鲁元公主嫁给冒顿单于,还要准备丰厚的奁资。

《史记·刘敬列传》记载:

(高祖刘邦)欲遣长公主,吕后日夜泣,曰:“妾唯太子、一女,奈何弃之匈奴!”上竟不能遣长公主,而取家人子名为长公主,妻单于。使刘敬往结合亲约。

可见刘邦是想将鲁元公主嫁给冒顿单于的,可是吕后不干,日夜哭泣,说自己只有太子和一个女儿,怎么舍得将她送往遥远的匈奴呢。最终的办法,就是将宫中一个家人子(宫女)冒充长公主和亲匈奴了。

可见白登之围给汉朝带来的屈辱。

刘邦死后,吕后主政,匈奴的冒顿单于再一次挑衅汉朝,《史记·匈奴列传》记载了这样的一段:

高祖崩……冒顿乃为书遗高后,妄言。高后欲击之,诸将曰:“以高帝贤武,然尚困于平城。”于是高后乃止,复与匈奴和亲。


司马迁说的比较含蓄,只说是冒顿妄言。关于这一段历史,《汉书·匈奴传》详细记载了书信的内容:

孝惠、高后时,冒顿浸骄,乃为书,使使遗高后曰:“孤偾之君,生于沮泽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域,数至边境,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吕后给冒顿单于的回信是这样写的:

“单于不忘弊邑,赐之以书,弊邑恐惧。退而自图,年老气衰,发齿堕落,行步失度,单于过听,不足以自污。弊邑无罪,意在见赦。窃有御车二乘,马二驷,以奉常驾。”


白登一败,汉朝不敢和匈奴正面对峙,让大汉太后嫁给自己,已经到公开侮辱的地步。而吕后的回信可以说完全丢掉大国太后应有的尊严,言辞中的曲意讨好,用奴颜媚骨来形容也无不可。匈奴之所以敢如此羞辱汉朝,说到底,是因为汉朝此时不具备和匈奴战争的实力,不得不靠不停的送女人和财富来换平安,也可以说换得发展的时间。

有人怀疑单于和吕后这两封书信的真实性,理由就是,比起班固,这两封书信司马迁接触的更是第一手详实的史料,为什么《史记》在写到这一点时,仅用“妄言”二字带过呢?会不会是司马迁故意没有收录呢?其实有这种可能,司马迁生活的年代已经到了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将吕后当年的这种有损大汉威严的事直写出来,先不说风险,被删掉的可能性极大。

其实,原本司马迁就写了两本《史记》,母本和过录本,在誊抄过录本时,削减了不少母本的内容,这一套过录本就作为汉朝的国家史籍被保存了下来。到了班固撰《汉书》时,他得到的《史记》很可能是司马迁的那一套母本。于是留下来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两封信。

匈奴单于写给吕雉的信,主要是为了耀炫、挑衅和羞辱?

刘邦统一天下后,为了休养生息,安抚人民的生活,为积极缓和与北方匈奴的关系,曾经实施了对外和亲匈奴,开放边境关市等包容政策和态度。

然而,匈奴一族生活起居漂浮不定,资源有限,认为大汉天下,地大物博,有数不尽的财宝和美人,常常对汉朝周围发起骚扰和挑起争端。

刘邦为了彻底击败匈奴,曾率32万大军御驾亲征北击匈奴,却在白登被围了七天七夜,历史上称为“白登之围”。

汉高祖刘邦去世后,吕雉的嫡长子刘盈继位,史称汉惠帝。刘盈称帝时,年仅15岁,压根儿还挑不起大汉的千钧江山。

身为皇太后的吕雉,就成了汉王朝的实际控制人。

刘邦去世的消息传出后,匈奴大单于冒顿更是写了一封意味深长的“求爱信”。大致内容为:我是孤独寂寞的君主,你也是孤独寂寞的君主,我们何不以己所有,换己所无,结为夫妻……

要知道,那时吕雉,已经年龄近百,年长色衰……

从书信的内容看,冒顿的信看似在羞辱吕太后,实际上是在耀炫自己的实力强盛和凶猛的战斗力,更是在挑衅和羞辱大汉王朝。

您再看受到信的吕雉,是如何回答的?

“承蒙大单于您看得起。不过,我已年老色衰,不值得单于为我屈尊玷污自己。现特意奉上年轻美女数人、御车御马数两……供单于驱使……”

谁上自己当下的实力不如人呢?不过冒顿看到吕雉的回信后,认为这个女人不简单!吕雉的冷静处理,也为后来双方的和谈,奠定了基础。

其实这不是一个情书,当时吕雉已经年近六旬,匈奴单于不可能看得上。而这封信,里面只是用了一些比较委婉的脏秽之词,所以后世将其称之为情书,而其实这是一封战书,写这封战书有三个目的:

第一是威胁。当时刘邦已死,而因为吕氏诛杀刘姓诸侯王,搞得内部不稳,国立空虚,为此当时匈奴单于那是直接率领20万大军南下,其实就是直接的军事威胁。因为里面写了单于要率大军到长安来巡游,这无异于是直接对汉朝的军事威胁。

第二是羞辱。吕雉作为大汉的太后,那是代表皇家的尊严和大汉的尊严。而匈奴单于那是直接的用言语羞辱吕雉,让其做单于的情人,这无异于对大汉的最高羞辱,这在古代那是最严重的问题,比其他的羞辱要更加严重,因为国与国之间那是最讲究地位和尊重的。所以这其实是故意羞辱大汉王朝。

第三是要钱。在信中除了威胁后羞辱之外,其实更加直接的是要钱,因为在恐吓之下,必然得到金钱的补助。而如果不给钱,那么匈奴单于就要来长安。所以心里面也很直接,要求“以之所有补我之所无”。其实就是让大汉贡献更多的贡品和物质等。

最终吕雉回复了匈奴单于,不光言辞卑怯,而且还送了几百美女,无数的绫罗绸缎,还有其他的茶叶丝绸等物质,这才将匈奴单于打发走。这被后世汉武帝视为整个大汉最大的耻辱,这也是其后来不断征伐匈奴的最主要原因了。

《史记》上有什么故事

快!!!!!!!!!!!!!!!
  司马迁家族世代掌管太史的官职,修史是家族的事业。他写《史记》前,是中国封建时代空前绝后的漫游者,他在父亲的要求下,从二十岁开始曾作为期两年的漫游,司马迁的漫游,是一次实地考察。他亲自采访,获得了许多第一手材料,保证了日后写《史记》的真实性、科学性。

  司马迁因李陵事件而蒙受人生灾祸。他因为替李陵辩护,汉武帝震怒,司马迁下狱。他想到了接受死亡甚至有自杀的念头。但他毅然接受宫刑,在死刑与宫刑之间选择。为了著述的理想,司马迁忍辱含诟,隐忍苟活,选择了辱没祖先和个人人格的宫刑。生前人所不耻,死后光耀千古,成为一个另类的英雄。

  自从司马迁写完《报任安书》之后,人们便再也不知道他的消息了,历史的记载在这里留下了一页空白,后人只能从零星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传说中去揣测他的结局。司马迁死了,在《史记》完成之后,悄然无声地离开人世了。他以生命的终结,换来了《史记》的诞生;他的死留下一个历史之谜,他的著作却矗立起一块历史的丰碑。

  (全文)
  司马迁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位执掌天时星历,记录、搜集保存典籍文献的一个史官。史官无权无势,无名无利,他因罪得罪了汉武帝,在死刑和宫刑之间他选择了一个男人最为耻辱的宫刑,包羞忍耻活了下来。后来呢,他又充当了本应该由太监来充当的一个官,也就是中书令。当中书令的时候,他为官又不能推贤进士,也就是说并不是个好官。但是就是这位司马迁,撰写了中华文化史上一部宏伟的巨著《史记》。这部《史记》影响了,并且继续影响着中国文化和社会生活,司马迁是不是一位英雄?如何评价他的人格?司马迁有着怎样的传奇的人生?他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究竟在哪里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我们将沿着司马迁生命的轨迹走进这位历史文化名人的精神世界,来解读两千多年前的一个历史之谜。

  我想分四个问题讲一讲,第一个问题谈的是二十漫游,二十岁的一次漫游。司马迁字子长,生于公元前145年,出生地在龙门,也就是今天的陕西省韩城县。据司马迁自己说,他少年时期曾经“耕牧河山之阳”,也就是说他儿童时期曾经在家乡从事过一些农业劳动。后来他的父亲司马谈到长安做了太史令,司马迁随父亲也到了长安,在父亲的指导下,他刻苦读书,打下了深厚的文化基础,他拜了很多名师做老师。司马迁的家族,就是他这个家族,世代都是史官,而作为史官,他有责任来记载帝王圣贤的言行,也有责任来搜集整理天下的遗文古事,更有责任通过叙事论人而为当时的统治者提供借鉴。那么他的父亲司马谈就有志于整理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试图撰写一部规模空前的史著。就是写一部史书,从他父亲开始就已有这么一个理想,他的父亲做太史令之后,就开始搜集阅读史料,为修史做准备。但是司马谈感到自己年事已高,要独立地修成一部史著,无论是时间、无论是精力,还是才学知识都还不够,所以司马谈寄厚望于他的儿子司马迁,希望他能够早日参与其事,最终实现这样一个宏愿。

  于是,他让儿子在读万卷书的基础上,开始行万里路,他要求他儿子来进行一次为期两年多的一次全国的漫游。所以我这里要介绍司马迁的漫游,于是司马迁从20岁开始,就做了一次漫游,司马迁是为写《史记》做准备的一次实地考察,他亲自采访,获得了许多第一手材料,保证了《史记》的真实性和科学性。那么他这个漫游,也是《史记》实录精神的一种具体体现。

  我举几个例子,比如说他漫游到汨罗江畔,在汨罗江畔,在当年屈原投江自沉的地方,他高声朗诵着屈原的诗,他痛哭流涕,所以他写《屈原列传》写得那么有感情,他是亲自去考察过,他是在学习屈原的基础上来写屈原的。比方说,在韩信的故乡淮阴,他也搜集了许多有关韩信的故事,你比如说他亲自去问别人,说当年韩信受胯下之辱,这大家知道,这个典故,韩信为什么能够受胯下之辱而不发怒?而不愿意去做出非法的事来,忍了。韩信那么高的个子,从一个流氓两个腿之间爬过去,如果按照他的个性,一刀就把他杀了。但是如果把他杀了,后来还能够建功立业吗?韩信后来帮助刘邦推翻了秦王朝,建立了西汉,封王封个侯,回了故乡,韩信自己说,如果当初我把你杀了,我就没后来的建功立业,所以小不忍则乱大谋。

  再比如说在曲阜他去瞻仰了孔子的墓,还和孔子故乡的一些儒生在一起揽衣挽袖、一步一揖,学骑马、学射箭,学行古礼,以此表达他对孔子的纪念,高山仰止,对孔子的纪念。

  再比如讲,在孟尝君的故乡薛城,他走乡串巷,考察民风,而且他考察这个地方的民风跟当年孟尝君好客养士有什么关系,所以他走一路、考察一路,可以这样说,司马迁在漫游的旅程中,不放过任何一个了解历史的人,不放过任何一个存留于人们口碑上的故事,获得了许许多多从古籍当中所得不到的历史材料,同时他深入民间,广泛地接触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使得他对社会,对人生的观察、认识逐渐深入。

  此外他遍历名山大川,饱览了祖国山河的壮美,陶冶了性情,从而也提高了他的文学的表现力,所以我要讲司马迁这的这次漫游,正是司马迁走向成功的极为坚实的一步,是非常典型的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第二件事情,就是李陵之祸。就是司马迁因为受李陵事件的影响,而被下到牢里边去了,所谓“李陵之祸”。司马迁22岁漫游回来以后,22岁就开始做官,但是做的是一个郎中,郎中是什么,就是“掌守门户,出充车骑”,就是皇帝的一个侍从。一直到38岁的时候,他才继承他父亲的职位,就是他父亲去世以后,他继承了父亲的职位做了太史令。从做太史令那天开始,他就开始《史记》的资料准备和撰写工作,38岁一直当太史令,然后就开始写《史记》。

  正当司马迁专心著述,专心写《史记》的时候,巨大的灾难降临到他的头上,我刚才讲了,一部文学史,就是文人的辛酸史,文人的不幸才给我们文学史上留下了这么伟大的作品。在汉武帝天汉二年,也就是公元前99年,司马迁47岁。这一年的秋天,匈奴发动了对汉朝的进攻,汉武帝就任命他的宠妃,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为主帅去抗击匈奴,而要李陵,李陵是什么人物呢?就是汉代另外一个很有名的人物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这个人心劲很高,他提出来,我带一支军队,五千人,我要横行匈奴。名将之后很有气魄,汉武帝看他如此有勇气,于是就给他五千精兵,这五千精兵都是五千荆楚壮士,非常勇敢、非常能打仗,李陵开到前线去,到前线去以后,跟匈奴打仗,连打了几仗,连打连胜,消灭了几倍于他的匈奴敌人。

  当李陵打胜仗的消息不断传到朝廷的时候,汉武帝非常高兴。看着汉武帝高兴,那么周围大臣都纷纷祝贺汉武帝,哎呀!陛下得此良将,李陵不愧是名将之后,都恭贺汉武帝。但李陵毕竟带的是五千人,寡不敌众,而且后来匈奴以为这就是汉朝的主力军,整个匈奴把军队都拉来对付李陵,最后李陵终于敌众我寡,打了几次仗以后,最后战败被俘了。李陵被俘虏之后,汉武帝非常生气,挫败了我大汉王朝的军威,挫动了我的国威,很恼火,很生气,而这些大臣朝廷大臣们,看着汉武帝生气,于是又转过来纷纷来咒骂李陵,说李陵本来就不是个好东西,李陵本来就不是个好人,就纷纷骂李陵。

  结果有一次在朝廷议事的时候,史官不是陪侍在旁边吗?汉武帝就问司马迁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司马迁就说了一番话,是替李陵辩护,好!这就惹恼了汉武帝,于是司马迁被定了一个什么罪呢?“诬罔主上”。就是攻击诬蔑咒骂皇上,于是把司马迁打入大牢,司马迁这样得罪了汉武帝,开始司马迁并没有定为死罪,大概过了将近一年,半年多到一年的时间,一直没有李陵消息,汉武帝就想派人打听李陵被俘虏以后,究竟是投降了?还是现在情况怎么样呢?就派一个人叫公孙敖到匈奴去打听李陵的消息,公孙敖在匈奴那个地方转了几个月,始终没有得到李陵的准确的消息,到底李陵现在怎么样了?是死了?还是活了?是投降了?还是干什么去了?不知道。后来听信一个传言,说李陵正在某处帮助匈奴训练军队,他得不到别的准确消息,于是带着这个消息回来告诉汉武帝,说李陵在那里帮助匈奴训练军队,汉武帝大怒,这就是叛徒,你被俘虏还不说,你现在帮助匈奴训练军队打我们,于是李陵被诛灭九族,那么司马迁就被定为死罪。司马迁是为李陵辩护,因此我的结论是:在李陵事件当中,司马迁只是尽到了一个史官直言的职责。司马迁如果不说话什么都没有,皇上问我,我不说,或者跟其他大臣一样,也把李陵骂一通,他什么事都没有,他不过是尽到了一个史官坦诚说自己意见,也许这个意见可能错,但是这个史官该说真话,所以坦诚直言的职责,他因此而蒙冤下狱,甚至被判了死刑,死罪,那么这正是封建统治者的专横。

  关于司马迁生平第三件事情,就是“痛下蚕室”,司马迁以诬罔主上而被定为死罪,那么按照汉朝的刑法呢,死罪犯人有两种方法可以免死:一就是缴纳五十万钱,二是接受宫刑。司马迁作为史官,家境清贫,再加上下到死牢里面去,人们逃避惟恐不及,谁还去资助他钱呢?就算借得到钱,也没有人敢借给他,自己拿不出来,也没有人借,所以无法筹措那五十万。因此,司马迁要想活命,只能接受宫刑,什么叫宫刑呢?宫刑就是施刑于男人的下身,而且接受这种刑法的人,他畏冷怕风,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因此在施刑的牢房当中必须保暖,就好像民间养蚕的屋子一样,所以,受宫刑也叫下蚕室。司马迁对此事来说,去死和接受宫刑更容易接受的是什么?是死。司马迁并不怕死,因为他知道,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他自己的话了,那么他认为,即使是奴隶,即使是婢妾在受到侮辱的时候,也知道以死来摆脱,何况我司马迁。自己是一个深明是非的史官,我难道不懂得羞辱的活着比死还可耻吗?难道还怕死吗?但是司马迁不能够选择死,这是因为他不能让《史记》的写作半途而废,因为这是继承祖业实现父亲遗愿的大事,如果自己死去,他将以何种面目去见九泉下的先人呢?而作为一位史官,没有留下半点文字,如何向后人交代?再说,如果他选择自杀,或者是被杀,人们并不会把他看做是殉节,而只会认为他智尽无能,或者是罪大恶极,死有余辜。在这种情况下死,那就是轻于鸿毛了。那么惟一的选择就是接受宫刑,在这时候司马迁想到了,古代的周文王、孔子、屈原、孙膑、吕不韦、韩非子等这样一些圣贤,他们都是在逆境当中坚韧不拔,最后都完成了轰动天下的文化巨著。于是司马迁为了保存自己以完成撰写《史记》的大业,决定自请宫刑,减死一等,我愿意接受宫刑,免死。

  司马迁终于被处以宫刑,他前后在狱中呆了三年,他隐忍苟活,在狱中还坚持写《史记》,大概是在汉武帝太始元年,也就是公元前96年,司马迁50岁的时候,他出狱了,47岁被打到牢中,50岁出狱,出了狱以后做了中书令,中书令的职务是“领赞尚书,出入奏事”,什么意思呢?就是把各部的尚书有什么表,有什么奏章呈现给皇上,把皇上有什么圣旨,旨意,传达给大臣们。但这个职务一般是由宦官来担任的,现在司马迁担任这个职务,也就是说汉武帝实际上把他看作一个宦官,实际上是以一个宦官的身份在朝廷做官。司马迁是为了做官活下来的吗?不是!所以他对中书令,对朝廷的事务没有兴趣,出狱以后的司马迁,须发脱落、形容枯槁、弱不禁风,他经常是精神恍惚,他自己在《报任安书》里边这样写到,他说我“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他说我动不动人精神恍惚,不知道怎么回事,或者走着走着,哎呀!我怎么走到这儿来了,人处在一种恍惚状态,心里面经常忍受着痛苦的煎熬和无限的愤恨。他想到他受宫刑,想到是作为一个男人接受最耻辱的刑罚,侮辱祖先,所以这是奇耻大辱。“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什么意思?想到我司马迁受了这种刑罚,我一想到冷汗直冒,经常是汗湿衣裳,衣裳都湿透了。可以看到此时司马迁这种精神状态,而且由于古代这种被阉割的人,历来被人们所鄙视,为人所不耻,所以司马迁被视作是“无行之人”。常常遭到诽谤和中伤,他的好朋友任安也不理解他,任安写信给他,劝他要谨慎地待人接物,要以推举贤能引荐人才为己任,实际上是委婉地批评他,你做官不谨慎,你做官不推举贤能,你不引荐人才,你是个默默无语,没有什么创见,没有什么创新,没有什么主见的中书令。连朋友都不理解他,其实出狱之后,司马迁在精神上是十分痛苦的,我们刚才讲到,经常是恍恍惚惚的,经常走着走着不知道走到这个地方来干什么。但是一提到《史记》,一写《史记》他清醒了,只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支持着他,那就是著书的事业,可以说司马迁为《史记》而活着,为《史记》而奋斗。

  在汉武帝太始四年,也就是公元前93年11月,司马迁给他的朋友任安写了一封信,这就是著名的《报任安书》,在这封信里面他详细地申诉了自己对李陵事件的看法,以及接受宫刑前后的心态。他为什么接受这个刑罚,接受这个刑罚之后,他又是一种什么心态,也就是我刚才讲这些,也是这封信里面他跟他朋友诉说的。而且在这封信里面,最后他郑重的宣布《史记》一百三十篇完成了。

  司马迁用生命写成的《史记》原来准备是藏之名山,传之其人,也就是司马迁原来写《史记》,并不是要公开,这个书准备藏之名山的,特别在他写书过程中遭受那么多经历,那么多挫折,那么多磨难,所以这部书他是准备藏之名山,这是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面说的,那么司马迁《史记》写成之后,他传给谁了呢?在司马迁死后,他的家人把《史记》转移藏匿在他女儿家中,现在的人所看到的史料很少谈到司马迁的亲属,关于司马迁的材料很少,一个就是《报任安书》,再就是《史记》有个《太史公自序》,再就是后来《汉书》上有个《司马迁传》,《司马迁传》基本上是抄他的《太史公自序》,所以司马迁的直接史料是非常少的。但是司马迁有一个女儿,而且女儿所嫁的丈夫,叫杨敞,这是有史可据的,杨敞在汉昭帝时期,还曾经官至宰相。杨敞有两个儿子,也就是司马迁的女儿给杨家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名叫杨忠,小儿子名叫杨恽。杨恽呢,自幼聪颖好学,他的母亲也就是司马迁的女儿把自己珍藏着的并且深爱着的这个《史记》,拿出来给他读。杨恽初读此书,便被书中的内容吸引住了,爱不释手,一字字、一篇篇,非常用心地把它读完了。杨恽成年之后,还把它读了好几遍,每读一遍总是热泪盈眶,扼腕叹息。在汉宣帝的时候,杨恽被封为平通侯,那么这时候他看到当时朝政清明,想到他的外祖父司马迁这部巨著正是重见天日的时候,于是上书汉宣帝,把《史记》献了出来,从此天下人得以共读这部伟大的史著。

  一部《史记》经历了多少磨难多少坎坷,司马迁《史记》完成了,完成之后呢?历史上再也找不到司马迁的消息,司马迁是怎么死的呢?这就是我谈的第四个问题,神秘之死。自从司马迁写完《报任安书》之后,人们便再也不知道他的消息,历史的记载在这里留下了一页空白,后人只能从一些零星的,甚至互相有些矛盾的一些传说当中,一些不完全的资料当中,去揣测司马迁后来的结局。我搜集些资料,我认为司马迁后来结局有四种可能。第一、司马迁可能是自杀身亡。《史记》完稿之后,生命对于司马迁而言,已经无足轻重了,特别是受宫刑之后,人们对他所谓贪生怕死的误解该是洗刷时候了。我司马迁是不是个贪生怕死的人,那么基于这些,他可能自杀,我是从《报任安书》分析出来的。也就是说,司马迁有自杀的这种意图,从《报任安书》里面已经可以透露出不少信息了,你们想一想,司马迁当时给任安写信的时候,当时任安在狱中,后来任安被处死了,司马迁给任安回信,任安写信给司马迁,是在下狱之前,他一直没有时间给他回信,后来任安在狱中,要把汉武帝杀了的时候,他匆忙写这封信给他,写那么长,为什么写这么长,任安因为受了一个案子的牵连,正在狱中羁押在牢中,而且随时可能行刑处斩,司马迁为什么要对一个快要死的人,写下如此长篇,而又悲愤激昂的书信呢?他又为什么要在信中反复诉说自己忍受不了腐刑之后的这种耻辱呢?他又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个时机和对象来宣告《史记》一百三十篇完成呢?他又为什么在信中大谈“人故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而且在信里面说,“要死之日,然后是非乃定”。他说一个人生前你不要说我是和非,人生的是非留在身后,一个人等死后的若干年,人们才能给他论定是非,那就是说我司马迁究竟是个什么人,留待后人评价,现在你们怎么攻击我,怎么瞧不起我都可以,死后你们来看我是个什么人。我这个信把我的心情、我的想法、事实经过,我都讲清楚了,所以《报任安书》也许就是一封遗书。

  第二种可能,司马迁受任安这个案子的牵连,被汉武帝下令腰斩于市。当时宫廷里面有一场斗争,那么任安牵涉进去了,而当司马迁辗转托人把他的《报任安书》送到狱中以后,任安已经被腰斩了。任安腰斩以后,狱吏在抄检狱室的时候发现了司马迁的信,于是便呈奏给汉武帝,信里面是非常愤慨地表达对汉武帝的不满,那么汉武帝读罢,看到信里面那么多怨愤之词,勃然大怒,再加上有人趁机诬告司马迁和任安是同党,他们俩是好朋友嘛,于是汉武帝便下令把司马迁打入天牢,随后腰斩于市。那么这样看来,似乎是《报任安书》惹的祸,其实司马迁何以不知道《报任安书》会带来什么结果呢,司马迁并非不知道任安作为死囚犯,可能终生读不到这封信,司马迁也并非不知道这封信可能成为一封公开信,因为自己在信中所发泄的不满会招致灾祸,这点司马迁是非常清楚的。但是他不能不说,因为当他完成了《史记》的伟大的著述以后,灾祸对于他而言已经是无足轻重了,况且他选择这样一个与他患难与共的朋友写信的这种方式,选择给朋友写信,而且向世人公布《史记》的完成,这本身就是一种抗争,也是对朋友甚至对朋友死后的灵魂是一种极大的安慰。

  第三种可能司马迁再次下狱之后,随同长安狱中的罪犯,无辜地被集体处死的,这是怎么回事呢?据《汉书·宣帝纪》记载,当《报任安书》被汉武帝知道之后,汉武帝看到信中有很多怨言,于是便下诏把司马迁逮捕了,并且叫御史台论罪,就是说并没有判死罪、论罪。就在论他的罪这个期间,不久汉武帝病重,那么有巫师就给他算风水,然后巫师告诉汉武帝,说长安监狱当中有天子气冲撞了圣上,究竟是谁呢?不知道,于是汉武帝下令把狱中所有的囚犯,无论轻重一律处死。这是历史上有记载的,曾经一次把长安城的犯人全部杀了,所以司马迁就这样集体地无辜地被杀了,一代史家就这样死于非命,这是第三种可能。

  第四种可能司马迁寿终正寝,其实关于司马迁是被杀,史料还不能够充分地予以证实,说司马迁是自杀,也不过是一种推测。在史料不足的情况下,我们还只能够把他看成是正常病故,司马迁大概活了60岁,司马迁死了,在《史记》完成之后,他悄然无声地离开人世了,他以生命的终结换来了《史记》的诞生,他的死留下一个历史之谜,他的著作却竖立起一块历史的丰碑。

《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到汉武帝时期三千年的历史,包含纸上谈兵、指鹿为马等众多历史故事

轩辕天子
网开一面
囊血射天
酒肉池林
左支右绌
焚书坑儒
指鹿为马
拔山扛鼎
先发制人
破釜沉舟
鸿门宴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沐猴而冠
霸王别姬
四面楚歌
无颜见江东父老
一败涂地
约法三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运筹帷幄
高屋建瓴
卧薪尝胆
鸟尽弓藏
一狐之腋
招摇过市
韦编三绝
鸿鹄之志
积毁销骨
毛遂自荐
脱颖而出
歃血为盟
因人成事
一言九鼎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怒发冲冠
刎颈之交
胶柱鼓瑟
纸上谈兵
一字千金
三皇五帝的传说,春秋战国的动乱,秦的灭亡,汉的建立与巩固。
司马迁(前145—87?),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父司马谈有广博的学问修养,曾“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又曾为文“论六家之要旨”,批评了儒、墨、名、法和阴阳五家,而完全肯定地赞扬了道家,这说明他是深受当时流行的黄老思想的影响的。司马谈在这篇论文中所表现的明晰的思想和批判精神,无疑给司马迁后来为先秦诸子作传以良好的启示,而且对司马迁的思想、人格和治学态度也必然有影响。汉武帝即位后,司马谈做了太史令,为了供职的方便,他移家长安。在此以前,司马迁“耕牧河山之阳”,即帮助家人做些农业劳动,同时大概已学习了当时通行的文字——隶书。随父到长安后,他又学习了“古文”(如《说文》的“籀文”和“古文”等),并向当时经学大师董仲舒学习公羊派《春秋》,向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这些对年轻的司马迁都有很深的影响。
司马迁在二十岁那一年开始了漫游生活。这就是他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所说的:“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规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乙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归后“仕为郎中”;又“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以后又因侍从武帝巡狩、封禅,游历了更多的地方。这些实践活动丰富了司马迁的历史知识和生活经验,扩大了司马迁的胸襟和眼界,更重要的是使他接触到广大人民的经济生活,体会到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这对他后来著作《史记》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元封元年(前110),汉武帝东巡,封禅泰山。封建统治阶级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盛典,司马谈因病留在洛阳,未能参加,又急又气,生命危在旦夕。这时司马迁适从西南回来,他就把自己著述历史的理想和愿望遗留给司马迁,司马迁流涕说:“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三年后,司马迁继任为太史令,他以极大的热情来对待自己的职务,“绝宾客之知,亡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并开始在“金匮石室”即国家藏书处阅读、整理历史资料。这样经过了四、五年的准备,在太初元年(前104),他主持了改秦汉以来的颛顼历为夏历的工作后,就开始了继承《春秋》的著作事业,即正式写作《史记》,实践他父亲论载天下之文的遗志。这年司马迁是四十二岁。
正当司马迁专心著述的时候,巨大的灾难降临在他的头上。天汉二年(前99)李陵抗击匈奴,兵败投降,朝廷震惊。司马迁认为李陵投降出于一时无奈,必将寻找机会报答汉朝。正好武帝问他对此事的看法,他就把他的想法向武帝说了。武帝因而大怒,以为这是替李陵游说,并借以打击贰师将军李广利。司马迁就这样得了罪,并在天汉三年下“蚕室”,受“腐刑”。这是对他极大的摧残和耻辱。他想到了死,但又想到著述还没有完成,不应轻于一死。他终于从“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乙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等先圣先贤的遭遇中看到自己的出路,于是“就极刑而无愠色”,决心“隐忍苟活”以完成自己著作的宏愿。出狱后,司马迁升为中书令,名义虽比太史令为高,但只是“埽除之隶”、“闺合之臣”,与宦者无异,因而更容易唤起他被损害、被污辱的记忆,他“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但他的著作事业却从这里得到了更大的力量,并在《史记》若干篇幅中流露了对自己不幸遭遇的愤怒和不平。到了太始四年(前93),司马迁在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信中说:“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可见《史记》一书这时已基本完成了。从此以后,他的事迹就不可考,大概卒于武帝末年。他的一生大约与武帝相始终。
司马迁接受了儒家的思想,自觉地继承孔子的事业,把自己的著作看成是第二部《春秋》。但他并不承认儒家的独尊地位,他还同时接受了各家特别是道家的影响。他的思想中有唯物主义因素和批判精神,特别由于自身的遭遇,更增加了他的反抗性。班彪、班固父子指责司马迁“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力而羞贫贱”,这正说明了司马迁的思想比他的许多同时代人站得更高,而为一些封建正统文人所无法理解。我们今天正是从这些封建正统文人的指责中,看到了司马迁进步思想的重要方面。
《史记》是我国历史学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是司马迁对我国民族文化特别是历史学方面的极其宝贵的贡献。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本纪”除《秦本纪》外,叙述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迹;“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是全书叙事的联络和补充;“书”是个别事件的始末文献,它们分别叙述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和现状,与后世的专门科学史相近;“世家”主要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列传”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少数列传则是叙述国外和国内少数民族君长统治的历史。《史记》就是通过这样五种不同的体例和它们之间的相互配合和补充而构成了完整的体系。它的记事,上自黄帝,下至武帝太初(前104—101)年间,全面地叙述了我国上古至汉初三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历史发展,是我国古代历史的伟大总结。
司马迁的著作,除《史记》外,《汉书·艺文志》还著录赋八篇,今仅存《悲士不遇赋》一篇和有名的《报任安书》。《报任安书》表白了他为了完成自己的著述而决心忍辱含垢的痛苦心情,是研究司马迁生平思想的重要资料,也是一篇饱含感情的杰出散文。《悲士不遇赋》也是晚年的作品,抒发了作者受腐刑后和不甘于“没世无闻”的愤激情绪。

有关吕后的一些评论

麻烦大家了,我想了解下一些关于吕后的评论。rn1.平凡的吕后rn2.峥嵘的吕后rn3.吕后的功与过(政治、为人任何方面都可以)rn4.历代评论吕后的诗词或文章(名人为佳,注名出处)rnrn以上观点,请大家结合史料论证观点,能举出的小故事越多越好。当然,我知道如果要全部找全的话,是有些困难,大家尽量帮我找就行了,能找多少就多少。rn嘿嘿,不过设为最佳答案的会是提供资料最多的咯。rn请大家答题时看看上面的朋友有没有举出与自己一样的例子,如果有一样的话就不要重复回答了。rn谢谢,非常非常的感谢!
请参考以下资料,希望对你有用
她,是一位隐藏在汉宫帷幕后的统治者;她,不是帝王却胜似帝王;她曾经只是一个普通小吏的妻子,但却首开中国历史上女性掌控朝纲的先河。那么,她究竟是谁?又是一个怎样的女人呢?在汉代之前,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女性独掌朝纲的局面,而吕后却首开先河,虽然没有登基成为一代女皇,但她的权利却胜似帝王。那么,她是怎样在当时那样一个男性的王朝中求得生存,又是怎样一步步登上权利顶峰的呢?

汉高祖的皇后吕雉。单父(山东单县)人。早年其父为避仇迁居沛县,在一次宴会上欣赏刘邦非凡的气度,把女儿许配给他。公元前205年,刘邦为项羽所败,吕雉和刘邦的父母被俘,做了两年的人质,前203年秋,吕雉归汉后,留守关中。刘邦称帝后,吕雉被立为皇后,子刘盈为太子。

吕后为人有谋略,汉初,吕后助刘邦杀韩信,彭越等异姓王,消灭分裂势力巩固统一的局面。前195年,刘邦死,惠帝立,尊吕后为皇太后,惠帝仁弱,实际由吕后掌政,前188年,惠帝崩,立少帝,临朝称制八年,少帝因其生母为吕后所杀,有怨言。吕后逐杀少帝,立常山王刘义为帝。吕后先后掌权达十六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大女性统治者(吕后,武则天,慈禧太后)的第一个。

吕后当政内,创自刘邦的休养生息的黄老政治进一步得到推行。刘邦临终前,吕后问刘邦身后的安排。她问萧何相国后谁可继任,刘邦嘱曹参可继任;曹参后有王陵,陈平,但不能独任;周勃忠诚老实,文化不高,刘家天下如有危机,安刘氏天下的必是周勃,可任太尉。吕后虽实际掌握大权,但她是遵守刘邦临终前所作的重要人士安排遗嘱的,相继重用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等开国功臣。而这些大臣们都以无为而治,从民之欲,从不劳民。在经济上,实行轻赋税。对工商实行自由政策。在吕后统治时期,不论政治,法制,经济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均全面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吕后(前241—前180),名雉,字娥姁,刘邦之妻,单父县(今山东东单县)人,刘邦称帝,立吕雉为皇后,为刘邦剪除异姓诸王侯中起了很大作用。高祖死,吕后以汉惠帝年少,便策划诛杀诸旧臣,从中取得实际政权。又毒死赵王刘如意,砍断戚夫人手足,使她变哑,并置之厕中,名为“人彘”。惠帝不满吕后所为,忧郁而死。吕后遂临朝称制,为中国皇后专政的第一人。
吕后早年称得上是贤惠的女人,她为了刘邦历尽艰辛,九死一生。她嫁给刘邦的时候,刘邦只是沛县的一个泗水亭长,亭长也就相当今天的派出所长。吕后的父亲过生日,吕后的父亲是沛县县令的好朋友,刘邦拍马屁,当然要去祝寿,刘邦没有什么钱,但他脸皮厚,胆子大,居然虚报一笔礼品就堂而皇之人席。这事是少见的,吕后父亲知道后,本是带些怒气出来把他赶走,一见却大吃一惊,因为吕后的父亲精于相人之术(也就是看面相),刘邦隆准龙颜,有天日之表,他一眼就看出来了,当机立断,不顾妻子的反对,把爱女嫁给了芝麻绿豆般的小官刘邦。
刘邦将吕后娶过来之后,时常为了公务以及与朋友们周旋,三天两头不见人影,织布耕田,烧饭洗衣,孝顺父母及养育儿女的责任,都一骨脑儿地落在吕后一人身上。
早年的刘邦可说有些无赖,常戴一顶自制的竹帽到处闲逛,骗吃骗喝,一次押解囚犯,因自己酒醉而使囚犯逃跑,自己也只好亡命芒荡山下的沼泽地区。贤惠的吕后除独立支撑家庭外,还不时长途跋涉,为丈夫送去衣物及食品。据说刘邦匿居的地方,时常有一片云气笼罩,吕后追踪而至,便一定能够找到刘邦。
秦末天下大乱,刘邦率众进入沛县被拥立为沛公,吕后当时也水涨船高,被尊称为吕夫人,等到刘邦攻入咸阳,被西楚霸王项羽立为汉王,吕后又晋级成了王妃。
但吕后并没有因此过上舒适的日子,在接下来刘邦和项羽打得天昏地暗的楚汉战争中,吕后成了项羽的俘虏,甚至在项羽把吕后押到两军阵前,以烹杀吕后威胁刘邦时,刘邦居然笑嘻嘻地说,你爱杀就杀,悉听尊便。我想当时的吕后一定是心寒如冰,透骨冰凉。在四年的楚汉战争中,吕后一直被囚在楚军之中作人质,受尽了折磨和凌辱,挣扎在生死边缘,使其心理和精神受到了严重打击,也造成了以后多疑与缺乏安全感的后遗症,变成心地狭隘,紧张恐怖,阴狠毒辣,以及凡事先下手为强的性情和办事手法。
及至楚、汉罢兵言和,以鸿沟为界平分天下,项羽才将吕后归还刘邦,对吕后来讲,真是恍如隔世。
后来刘邦毁约,重挑衅端,最终在垓下之战中打败项羽,建立西汉王朝,刘邦当上皇帝,吕后就顺理成章地当上了皇后。
吕后为人有谋略,汉初,吕后助刘邦杀韩信、彭越等异姓王,消灭分裂势力巩固统一的局面。前195年,刘邦死,惠帝立,尊吕后为皇太后,惠帝仁弱,实际由吕后掌政,前188年,惠帝崩,立汗少帝,临朝称制八年,少帝因其生母为吕后所杀,有怨言。吕后逐杀少帝,立常山王刘义为帝。“号令一出太后”,吕后先后掌权达十六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大女性统治者(吕后、武则天、慈禧太后)的第一个。
吕后当政内,创自刘邦的休养生息的黄老政治进一步得到推行。刘邦临终前,吕后问刘邦身后的安排。她问萧何相国后谁可继任,刘邦嘱曹参可继任,曹参后有王陵、陈平,但不能独任,周勃忠诚老实,文化不高,刘家天下如有危机,安刘氏天下的必是周勃,可任太尉。吕后虽实际掌握大权,但她是遵守刘邦临终前所作的重要人士安排遗嘱的,相继重用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等开国功臣。而这些大臣们都以无为而治,从民之欲,从不劳民。在经济上,实行轻赋税。对工商实行自由政策。在吕后统治时期,不论政治、法制、经济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均全面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吕后有政治家的风度,匈奴冒顿单于乘刘邦之死,下书羞辱吕后,说:“你死了丈夫,我死了妻子,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吕后采纳季布的主张,压住怒火,平心静气复书说:“我已年老弃衰,发齿也堕落了,步行也不方便。”然后赠与车马,婉言谢绝,终于化干戈为玉帛,匈奴自愧失礼,遣使向汉朝认错。
吕后晚年,因没有子孙,怕高祖的子孙欺凌吕氏,故大封外戚诸吕为侯。前180年,吕后崩,终年六十二,与汉高祖合葬长陵。吕后陵位于陕西咸阳市渭城区窑店乡三义村,在高祖长陵东南200米处。陵高32米,底边东西160米,南北131米,呈覆斗形。由于陵地建筑在渭水北岸的高原边缘,远望如同山丘,显得异常雄伟。诸吕欲为乱,周勃、陈平等诛平。
汉高祖的皇后吕雉。单父(山东单县)人。早年其父为避仇迁居沛县,在一次宴会上欣赏刘邦非凡的气度,把女儿许配给他。公元前205年,刘邦为项羽所败,吕雉和刘邦的父母被俘,做了两年的人质,前203年秋,吕雉归汉后,留守关中。刘邦称帝后,吕雉被立为皇后,子刘盈为太子。

吕后为人有谋略,汉初,吕后助刘邦杀韩信,彭越等异姓王,消灭分裂势力巩固统一的局面。前195年,刘邦死,惠帝立,尊吕后为皇太后,惠帝仁弱,实际由吕后掌政,前188年,惠帝崩,立少帝,临朝称制八年,少帝因其生母为吕后所杀,有怨言。吕后逐杀少帝,立常山王刘义为帝。『号令一出太后』,吕后先后掌权达十六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大女性统治者(吕后,武则天,慈禧太后)的第一个。

吕后当政内,创自刘邦的休养生息的黄老政治进一步得到推行。刘邦临终前,吕后问刘邦身后的安排。她问萧何相国后谁可继任,刘邦嘱曹参可继任;曹参后有王陵,陈平,但不能独任;周勃忠诚老实,文化不高,刘家天下如有危机,安刘氏天下的必是周勃,可任太尉。吕后虽实际掌握大权,但她是遵守刘邦临终前所作的重要人士安排遗嘱的,相继重用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等开国功臣。而这些大臣们都以无为而治,从民之欲,从不劳民。在经济上,实行轻赋税。对工商实行自由政策。在吕后统治时期,不论政治,法制,经济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均全面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吕后有政治家的风度,匈奴冒顿单于乘刘邦之死,下书羞辱吕后,说:「你死了丈夫,我死了妻子,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吕后采纳季布的主张,压住怒火,平心静气复书说:「我已年老弃衰,发齿也堕落了,步行也不方便。」然后赠与车马,婉言谢绝,终于化干戈为玉帛,匈奴自愧失礼,遣使向汉朝认错。

吕后晚年,因没有子孙,怕高祖的子孙欺凌吕氏,故大封外戚诸吕为侯。前180年,吕后崩,终年六十二,与汉高祖合葬长陵。诸吕欲为乱,周勃、陈平等诛平。

中国古代的史学家,对历史的评价都是逃不出儒家思想的框框套套,两千年来,儒家思想成为评价历史功过的一把铁尺。我们有幸生活在思想活跃的年代,使我们对历史能从一个新的角度去分析、探讨。我觉得评论历史人物时候,不应在遵从以前的看法,应该从此历史人物对当时和以后的影响来评论,所谓「民为天,社稷次之、君轻」。只要他对百姓好,把当时的国家治理得好,那怕他是女人还是外国人。人民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私人生活是次要的。

历史上对吕雉的评价毁誉参半。但无论如何,在我们的年代,看到的是她在当时为她的子民所作出的成绩为定论的。所以仅在这一方面,对她的评价应该是正面的。
其实,吕后原来是一位很纯洁得少女。当初她不嫌弃刘邦只是一个贫穷年纪又大的亭长,愿意嫁给他。而且,刘邦能成大业,吕雉也立了一大功。但是后来,种种的经历,使她不满足于现状,有了相当皇帝的念头,之后为了这个不可能实现的愿望,开始不折手段,不惜与自己的亲生儿子争夺皇位。就这样,以为原本天真无邪的少女,变成了一位心如蛇蝎的巫婆。但她万万没有想到,刘邦早就看穿了她的心思,在临死前流了一道圣旨给周勃。就因为这一道圣旨,她被处死了。
百家讲坛汉代风云人物之吕后,有一集叫功过是非,王立群教授主讲

刘邦去世后,冒顿做了什么事情,让吕后敢怒不敢言?

有人说,冒顿单于在刘邦去世后,给吕后写了封情书。初闻此,简直就是匪夷所思。你想,吕后一把年纪,且儿女都已长大成人,而实际上冒顿单于还比吕后年轻许多,要说写信给大汉的鲁元公主还差不多,那么难道是他脑袋烧坏了?

历史上有没有发生过此事?

据《史记》记载,刘邦去世后,冒顿单于千真万确给吕后写过一封书信。具体写的什么内容呢?不知道,估计是不方便透露,太史公也仅以“妄言”两字就一笔带过。

这种手法在《春秋》经上屡见不鲜,是一种隐晦的写法,大多是为了维护一国的尊严而故意为之。可想而知,书信的内容必然是让人难以启齿,使得吕后十分难堪。

吕后震怒欲伐匈奴,季布谏言巧止干戈

吕后看完书信后气得瑟瑟发抖,火冒三丈,立马召来群臣,扬言要狠狠打击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匈奴冒顿。

是啊,吕后,什么人啊?比起刘邦来,她更是杀人不眨眼。刘邦还要武力去平定非刘姓诸侯王,而她呢,不废一卒一箭,就诱杀了刘邦的心腹大患韩信;接着又骗回了傻乎乎的彭越,将其烹成了肉羹;刘邦前脚去世,她后脚便将昔日情敌戚夫人做成了人彘,简直是惨绝人寰;然后刘邦的好几个儿子相继被其残害。

就在吕后一路披荆斩棘,终于实现人生的小目标之际,不识时务的冒顿单于偏偏就寄来了这么一份莫名其妙的求爱信,刚刚大权在握的吕后又岂能忍之?她此刻的心中恐怕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杀光他三族。

好妹夫樊哙素来为人忠勇。上次鸿门宴,他敢在西楚霸王项羽的眼皮子底下挺身而出,救下大哥刘邦。这次当然也要给大姨子讨个说法,于是即刻上前请命:“给我十万人马,我将横扫匈奴老巢。”

众将领虽然有很多人当年跟着刘邦,曾吃过匈奴的苦头,但是他们更害怕心狠手辣的吕后,反正傻冒樊哙已经自告奋勇出头了,于是为了讨好吕后,大家便不约而同地齐声叫好。

时任中郎将的季布一听就着急了,也顾不上掉脑袋了,上前就冲着樊哙呵斥道:“你这个人当斩啊!想当年,我高祖率领四十万大军,尚且被那冒顿围困在平城好几天,要不是施了些手段,恐怕是凶多吉少。如今你怎敢轻言用区区十万人马就能荡平他老巢呢?真是狂妄之极。想当初,秦王朝正因为与匈奴战事连年不断,才使得陈胜等人揭竿而起。如今我大汉边境还饱受着匈奴的骚扰,国家民众更需要修生养息。而你为了阿谀逢迎,却想要重燃战火,难道是想要让天下再度动荡不安吗?”

顿时,将领们面面相觑,惊恐万分。吕后思虑再三,只得作罢,从此不提攻打匈奴之事。

话又说回来,吕后好歹是一国之太后,那冒顿单于何敢如此猖狂呢?仅仅是欺负惠帝年幼吗?原来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一、匈奴属于荒服,缺少中原礼仪的教化

後十有馀年,武王伐纣而营雒邑,复居于酆鄗,放逐戎夷泾、洛之北,以时入贡,命曰“荒服”。

据《史记》记载,从周武王那时起,北方的戎狄便被命为荒服,因其缺乏教化,生活习俗常为中原所诟病。

① 不尊重长者年轻人吃香的喝辣的,老年人只能吃剩下来的残羹冷炙。

② 荒谬的婚配父亲死后,儿子便娶后母为妻;兄弟死了,活着的兄弟娶他的妻子为妻。

礼仪之邦的中原人士谁能接受这种陋俗,礼义廉耻在那群匈奴的眼里算啥?然而,那时惠帝刘盈才十几岁,在强者为王的匈奴人眼里,新即位的吕后母子只不过是软弱无能的孤儿寡母。

细算起来,刘邦大概比冒顿大20多岁,年龄上也算他的长辈。之前,刘邦已经派一位宗室女子以大汉公主的名义前去和亲,冒顿单于不了解真相,以为刘邦就是他的岳父。那么,按照匈奴的习俗,父亲死后,儿子就要迎娶后母。

而且,吕后比冒顿单于仅仅大了几岁而已,虽然容颜不比以前,但比起那一堆成日风吹日晒的匈奴女子,应该算得上姿色出众,风韵犹存。所以,冒顿单于提出迎娶吕后反倒是合情合理,不过合的是匈奴的情理。

那他们为何缺乏教化呢?我们可以从《夏书禹贡》中找到答案。

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总,二百里纳銍,三百里纳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男邦,三百里诸侯。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蛮,二百里流。

绥服三百里之内,都要考虑推行天子的政教,要服还要遵守王法,荒服就只要向周天子纳贡就行了。因此,匈奴及其前辈们的所作所为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长久以来,中原饱受匈奴的骚扰之苦,但并未寻找到解决之道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一首《采薇》道出了周朝时期长年在外戍守边境将士们心中的疾苦和无奈。

是啊,长久以来,北方游牧民族就对中原骚扰不断,他们之前曾叫做山戎、猃狁、荤粥等等。他们居住在北部蛮荒之地,随着畜牧活动而迁移。虽然居无定处,不从事农业生产,但是也有各自分占的土地,换句话说,就是那块地盘是他的,那边的水草就都得归他。

为了生存,匈奴从小就学骑射,成年后披甲执锐,全民皆兵。这种与生俱来的习性,让他们成为天生的掠夺者。当草原上水草枯去的时候,中原边境的老百姓就遭殃了,成群结队的匈奴呼啸而至,洗劫一空,他们为了能安然度过严冬,必须掠夺过冬的粮食。

令中原民众最为头痛的是,匈奴打仗不按中原的套路出招,有利就进攻,不利就后退。也就是说,来无影去无踪。中原的统治者们为此想了很多法子,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就是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但是匈奴的灵活性,注定了打绝非是上策,于是就改为防守。赵国、燕国开始修建长城,到了秦始皇时,长城已修筑万里,并派大将军蒙恬率十万大军镇守边疆。只可惜好景不长,胡亥暴政殄民,逼得百姓揭竿而起,秦始皇为匈奴量身打造并辛苦构建多年的万里防守线就此废弃,匈奴得到喘息之机,卷土重来。

三、冒顿单于横空出世,实力不容小觑

一代草原枭雄冒顿单于便出生在那个时候,乱世出英雄,斯言诚哉!

冒顿还是太子之时,曾遭到他父亲的排斥,从此便怀恨在心。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竟然以妻子为靶子,驱使下属将其射杀,从此手下将士莫不顺从。后来为了争夺单于之位,更不惜弑杀亲生父亲和兄弟姐妹,真可谓丧尽天良,狠毒之至。

冒顿单于掌握草原的政权后,便趁着中原乱成一锅粥,马上开拓自己的版图:消灭了东胡王,打跑西边的月氏,吞并了南边的楼烦和白羊河南王,又收回秦朝蒙恬占领匈奴的土地,将自己的版图扩大到朝毶、肤施之地。

而让汉室胆战心惊的是,经过多年的战争洗礼后,冒顿单于建立了一支骁勇善战的军队,更可怕的是军队的规模居然达到空前的30万人,且不说他们的技战术如何,单单是数量也足以让汉室坐卧不安了。

所以,当韩王信叛变后,便与冒顿单于狼狈为奸,不断侵略大汉边地。哪怕是刘邦率举一国之兵御驾亲征,也差一点被其生擒活捉。

匈奴还是以前那个简单到只抢几袋粮食的强盗吗?更何况中原战势初止,老百姓更需要的是修生养息。

所以,就当时情势而言,和亲的确为上策。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大汉通过文景之治,国力逐渐强盛,以致于汉武帝可以有资本、有能力驱除匈奴,一扫千年耻辱,扬我大汉国威。

结语:千里大漠冒顿单于鸿雁传情,万里汉室铁血吕后无可奈何

刘邦过世后,冒顿单于向吕后提出的请求貌似过分,但其实合乎匈奴文化,加之匈奴实力不可小觑。吕后能排除众议,认清敌我形势,接受季布谏言,果断放弃讨伐匈奴之念,而以和亲代之,虽属无奈,却不失为明智之举,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

冒顿当时想要取吕后。但是由于当时汉朝刚刚建国,没有多少军事实力,经过了多次斗争,所以只能口上推脱而不敢发怒
刘邦去世后,冒顿给吕后写情书,但是吕后害怕匈奴的实力,以前出征吃过亏,不敢出征打匈奴。
冒顿写了一封信,说要娶吕后,希望吕后能嫁给他,字里行间都是极其轻佻放肆,吕后看了十分生气,奈何匈奴兵力强大,吕后也不敢骂回去。
冒顿写信向吕后示爱,实际上就是轻薄吕后,试探一下大汉对匈奴的态度。
文章标题: 封建王朝,为什么史家还敢写刘邦吕后汉武唐宗的那些「糟事」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28033.html
文章标签:史家  封建王朝  刘邦  还敢  汉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