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11-04 12:08:39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6次
中国古代的军队,有五个特点。
第一、年代越久远,数字水分越大,越是接近近代,数字就越准确;
第二、年代越久远,统计越含糊,所谓的参战总兵力,往往会包括民夫、辅兵这种非战斗人员。而越是接近近代,则通常只统计战斗人员的数量;
第三、年代越久远,越是兵民不分,往往是全民皆兵。年代越近,职业军人的比例越大,会严格区分兵民;
第四、军警不分,很多朝代的军队都不是单纯的国防军,而是身兼国防军、内卫、警察等身份。朝廷征召大军时,往往会把这些军队一同征召;
第五、王朝初期,国力强盛,朝廷有能力保持一支数量巨大的军队。王朝中后期,国力严重衰退,往往就只能保留少部分的常设部队,以及一些精锐,维持统治秩序。
就拿明朝来说,明朝初期的军队,就属于典型的国力强盛,养兵量很大、军警不分、军民不分、统计含糊,数字夸张。比如朱棣第一次北伐鞑靼,按史料记载,出动了五十万大军。但是这五十万大军是怎么调动的,从哪里调动来的,没有仔细的记载。并且朱棣北伐是出关寻战,明军完全没有后勤保障,五十万大军的吃喝,要靠关内供应。所以朱棣的五十万大军里面,肯定至少有一半是民夫或者辅兵。而真正的战斗人员,不可能有五十万。
而到了明朝后期,记载越来越详细。比如萨尔浒之战,明军的调动数字,就有非常详细的记载了。可信度极高!
首先是华北地区的宣府、大同、山西三镇合计出兵三万;西北的延绥、宁夏、甘肃、固原镇四处合计出兵两万五千;北方边军合计出精兵五万五千人。四川、广东、山东、陕西、南北直隶合计出了两万精兵;浙江出四千精锐的戚家军;湖南湘西永顺、保靖、石州等土司,出七千多土司精兵。南方明军合计出精兵约三万人。南北明军总计八万六千人,对外号称四十七万。
从萨尔浒之战就可以看得出来,明军虽然只出动了八万六千人,但这个数字肯定是实数,肯定是不包括民夫和辅兵的。另外,这也可以对应开头的五点总结。年代越近,统计越准确和精确,军民分开,国家实力明显衰退,只能维持少部分的精兵。打一个小小的建州女真,居然还要从全国各地调精兵参战。
这是万历抗倭援朝时的兵力调动记载,可谓是非常之详细。每一个军镇出动多少兵,每一个游击参将带多少家丁随军出征,一一都有详细记载。
到了清朝,由于年代更接近,军民区分,军队调动的数字也就更精确了。
那么为什么清朝的数字更精确呢?因为清朝的文献资料留存到现在的最多!很多当年的奏折和军报,现在都能查的到资料。再加上清朝皇帝大权独揽,什么事情都要皇帝亲自批示,这些当时的奏折朱批,都要留档,于是就变成了现在研究清朝的重要文献。
比如说乾隆平定准噶尔,当时清军在西北的兵力部署就非常详细。多少兵力参战,多少兵力在后方屯田,这些屯田的士兵一共开垦了多少亩荒地,秋收时收割了多少粮草,部队需要多少粮草,希望朝廷再补充多少粮草,这些都能在《清高宗实录》中查到具体数字。
所以明朝末年和清朝时期的兵力调动,一般都是实数,是多少就是多少,因为调多少兵,就要调多少粮草,户部和兵部要核对账目,这也是时代进步了,管理更为精细的一种表现。
注释:这是刘墉上呈给乾隆的请款报告,这些资料在清朝之前是鲜有保存的,但是清朝由于年代比较近,资料保存的比较完整。
不过清朝的调兵能力不如前朝,这也确实是事实,这是因为清朝的制度导致的。
太平天国之前,清朝的军队有两种,八旗和绿营。其中八旗为辅,绿营为主,但是朝廷对汉人不放心,害怕汉人会造反。所以绿营兵分散在全国各地,监视汉人。另外对绿营兵也不放心,所以八旗兵也要分散到全国,再监视绿营兵。这就导致了三个问题:
首先,绿营的责任复杂,没有编制。相比于专职于作战的八旗兵来说,绿营兵有军警不分的特点。既然负责作战,还要负责维持地方上的社会治安。所以绿营兵就不是一支纯粹的国防军,而是同时兼有警察、内卫部队、国防军三种职能。如果大战爆发,没有战斗力的绿营兵不会调,硬要调动也打不了硬仗,只是白白消耗粮草罢了。因此清军的调动,除非是太平天国这种规模的内乱,否则绿营兵基本都是调一些精锐参战,数量自然就不会有很多了。(明朝末年也是如此)
中华自古以来就地大物博。几千年前的中国就已拥有广阔的土地以及众多的人口。若仔细扒一扒古代的历史,我们可发现这么个非常惊人的数据:好多次大战一不留神会有几十万人参加。如牧野大战,长平之战,汉匈之役,涯山海战等,这些战争的规模都非常壮观。
就拿3000多年前的那次商周大战来说吧,双方参战的人数就够吓人的了。公元前1046年,武王姬发领着各路诸侯共7万兵的大军进攻朝歌,而纣王也出动了17万多人(也有说70多万)在牧野进行抵抗,最后周军赢得了战役,纣王帝辛自尽,周最终建立。
可看出来,几千年前的时候,古代战争的规模就已非常可怕了。到了春秋战国时,秦赵之间的大战规模则更加恐怖。公元前262—前260年,秦与赵为了抢夺上党这块“肥肉”而直接打了起来。
当时双方为了赢得这场战役几乎快发动了全国的力量:赵一口气发动了45万人参战,秦也派出来40多万兵。本来战争初期赵并不落下风,可惜后来赵括不敌白起,45万赵兵几乎全被秦给坑杀。到了刘邦建立汉朝以后,他们曾发兵30万去战匈奴40多万人。
不过步入了明代以后,似乎就没出现过几十万大军讨伐敌人的壮观场面,顶多也就有10来万人出兵的现象而已。为何后来战争规模的状况会变小了呢?这就要从历史的角度来仔细分析一下了。
按《云梦荣简》所载,通常秦国17岁的男子就要开始服兵役,甚至还要履行这些职责:工程建设、支援后勤、前线作战。其实在商、周时代,整个国家的青壮力基本都是可随时出征的战力,他们不但可负责后勤,甚至也能当兵作战。
公元206年,刘邦建立了汉王朝。汉建立初期,人口大约有1300多万,刘邦也延续了前代的“全民皆兵”制,不过却把服兵役的年龄改到了20岁。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不过这个时候明王朝却没继续沿用“全民皆兵”制。当时他们的军队有明确的分工:专门有人负责后勤,前线打仗仅为正规士兵。
这么一来,前线参加战斗的人就全是正规士兵,后勤以及打杂的人数不算在内,也就几万人,但这几万人却能够抵制之前那几十万的军队,另外,根据记载,明朝之后,并没有什么大战,所以也根本用不上需要几十万人的军队。
战国时期是军国主义时代,明朝末年主要是募兵军饷拖垮了大明。
商朝中期,最大动员能力是1.3万,妇好统兵。
西周时期,天子万乘,一个战车有一个驾马的、一个持戈、一个弓手,共3万人。大诸侯一般三千乘,兵力万人。春秋五霸时期,霸主的兵力动员经常达到3万以上,开始超过周天子的最大兵力了。战国时期,层层加码,全民皆兵。
秦国的动员能力是60万人,但里面是有后勤人员的。秦国的总人口才300万左右,5个人就出一兵,几乎把所有男青壮劳力都派上战场了。楚国的动员能力是80万人。
明朝的卫所制度跟唐朝的府兵类似,甚至和清朝的绿营类似,世代当兵。在开国初年,士兵经过长期的战争考验,战斗力很强。但承平日久,士兵世袭三代以后,大约六十年,战斗力开始下降。
卫所的士兵,半兵半农,在和平时期,大部分时间都在务农、干杂务,战斗力越来越差。唐朝的府兵到了唐玄宗时期就不行了。
明朝的卫所到明武宗的正德年间就彻底不行了,天下卫所逃亡的士兵多达160万。
嘉靖之后主要靠募兵,募兵就需要银子。一个士兵一年至少需要100两银子,军饷只是其中一部分,粮食、盔甲、武器等等都要银子。萨尔浒之战,明军出动了8.65万人,军费预算是700万两。朝鲜和叶赫的辅助军队大约2万。
明朝的财政,主要靠田赋,工商税远远落后于宋朝。要加饷,就要压榨农民,自然环境最恶劣的陕西农民首先挺不住了。李自成、张献忠都是陕西人。然后,明朝就完蛋了。
郑和死后的成化年间,有太监劝成化皇帝效仿成祖,重新下西洋。结果兵部里的刘大夏拒不交出郑和的航海资料。有的说是刘大夏烧毁了,有的说是刘大夏藏匿起来,反正最后谁也找不到了。然后,明朝进入了一个没有远洋海军的时代。
如果明朝末年,还有一支郑和式的强大海军。努尔哈赤,根本不可能在辽宁的任何海岸处落脚。明朝对辽东的后勤供给,可以通过海军补充,避免了陆地后勤线过于漫长的困境。隋朝东征高句丽失败,一个重要原因是路上补给线太长。
宋朝经常被金国一次搞垮十几万军队(太原之战北宋损失了二十万军队,潼关之战北宋损失十万,开封之战北宋损失十万,金兀术搜山检海使南宋损失十万,富平之战损失南宋十八万),但南宋活下来了。原因很多,其中两个原因:南宋是内线作战,南宋的工商税发达,有钱继续募兵。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