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五代十国南方是否存在统一的可能性

时间: 2021-10-19 17:01:21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6次

五代十国南方是否存在统一的可能性

为什么其他朝代的南方很少有分裂,而五代十国的南方却是分裂?

首先我们要先弄明白,五代以前是哪个朝代?唐朝。当时无论政治中心,还是经济中心,全都在在中原,一直到安史之乱后,南方的人口和经济才第一次超过了北方。也就因为如此,五代时,总是习惯性的掠夺中原之地。南方的这些割据政权的势力,主要是唐朝皇帝分封到各地的节度使,这些人坐大之后产生的势力,从表面上看还是服从中央管理的。直到朱温成立梁国代替唐国,而且与李存勖纠缠厮杀,南方的这些节度使在这个时候就趁机成立“国”。

而南方的那些“国”,有的自称帝,有的自称国,有的则是还自称节度使。这倒是无所谓,反正大家关起门来一亩三分地,反正怎么瞎折腾都可以。中原的朝代更替在这段时间最为频繁,通堂都是一个牛人统一了北边,马上就出现了内乱。这时也就一直无暇南顾。北边的政权都有了共识,南方的那些割据势力都守着一亩三分地,等我统一北方,然后再各个击破南方的割据势力!

南方的割据势力也都很满意自己的状态。北方的政权每天就知道打打杀杀,不像我们这里安静祥和。不如大家都少征点兵,全力发展经济,然后吃喝玩乐岂不美哉。这样的话,各国之间的摩擦也都比较少了,大家都忙着发展自己的经济,搞一搞文艺创作,顺便再看看北边打架。

整个五代就是那样发展的,梁朝一直在和晋朝打的你死我活,无法抽出手来;后唐在南征开了个头,自己的朝廷就内乱了,庄宗死于兵变;后晋一直忙着伺候契丹爸爸,再加安抚各地不满的节度使,根本没有想过南征这种事;等到了后周,虽然出了一个好皇帝,但是!皇帝短命死了。这才让赵匡胤捡了个便宜,年轻力强的他首先稳住北方的局面,开始对南方势力的各种吊打,结束中原大地的分裂。

北汉曾联合辽兵,两度进攻后周,不但不取胜,反而被后周世宗柴荣乘胜围困太原长达一个多月。

使得刘旻心力憔悴,后周兵一退,就逝世了,年仅四十三岁,其子刘钧即位,奉辽帝为父皇帝。

刘钧继位后,立即向辽国借兵再次进攻后周,想报高平之仇。

谁知再次大败,刘钧自知以北汉的国力是难以战胜后周的,干脆罢兵治理内政。他礼贤下士,与民休息,使北汉政权暂时得到喘息。

后周这边算是告一段落了,可是自己的“父皇”辽帝又来“挑事”了,说白了就是见不得你好,竟为一些小事,派使者斥责刘钧多次违背他的意愿。

刘钧不得不卑恭请罪,说:“父亲要替儿子隐丑,望父王赦免儿子之罪。”

辽帝哪里管你那么多,就是不肯原谅,刘钧只好又几次派使者赴辽谢罪,谁知这些使者都被扣留了。

这让刘钧寝食难安,他自知自己势单力弱,好不容易认个“父皇”,才坐稳了这个小江山,而现在“父皇”却屡屡为难自己,这不是将北汉往火坑里推吗?但他却又无计可施,久而久之就忧出心病来,不久就在太原死掉了。

他的养子刘继恩即位,但仅仅两个月后就被侯霸荣杀死了,于是,刘钧的另一个刘继元当上北汉皇帝,政局才算稳定下来。

但在此期间,不管是后周,还是后来的北宋,好像就是看中北汉混乱的政局,不断出兵进攻北汉。

这时的辽国,尽管对北汉有一百个意见,也得放在一边,不得不出兵增援,北汉这才缓过一口气来。

北汉地处河东十二州,在盛唐时,这里一共有二十七万九千一百余户。但随着频繁的战事不断发生,兵役繁重,北汉政府强征十七岁以上男子为兵。此外,还滥征赋税用来向辽国进贡,人民为了逃避战乱和苛敛,大多逃亡了。到北汉亡时,在籍仅三万五千二百余户,仅仅是盛唐时的八分之一。

赵匡胤黄袍加身后,为统一中国,和赵普一起参考后周北部郎中王朴所献“平边策”,并制定了“先南后北”的统一战争战略方针。

准备首先吞并南方各割据政权,在取得南方雄厚的人力物力后,再集中力量对付北面的强敌辽国,消灭北汉。

但北汉依仗辽国的支持,经常南下骚扰宋境,双方冲突始终未断。

宋太祖虽然确定了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但在平定南方各国的过程中,因北汉比较弱小,且处于战略要地河东,为阻遏其来袭,宋军常对北汉以攻为守,先后发动多次进攻,企图相机进取。

早在宋乾德元年(963)七月,赵匡胤在平定荆湖谋伐后蜀之际,就曾派安国节度使王全斌等进入北汉边地。

北汉向辽乞援,欲予宋以反击。

王全斌等则乘辽尚未发兵,夺占北汉乐平(今山西省昔阳县)并攻打辽(今山西左权县)、石(今山西离石县)二州。次年正月,宋军又来进攻辽、石等州,辽州刺史杜延韬降宋,北汉再次向辽告急。

辽帝耶律璟发骑兵6万驰援,将宋军击退。

公元968年(宋开宝元年),大宋政府平定后蜀后,趁北汉国主刘钧刚死人心未定,突然转兵大举进攻北汉。

赵匡胤命昭义节度使李继勋,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党进、宣微南院使曹彬、棣州防御使何继筠、怀州防御使康延昭、建武节度使赵赞等各率所部,分别自潞(今山西长治市)、晋(今山西临汾市)二州进攻太原。

同年九月,北汉内部发生动乱,供奉官侯霸荣杀死北汉新主薛继恩,司空郭元为又杀死候霸荣,迎立太原尹刘继元为国主。

刘继元见宋军已入其境,急忙向辽请援,同时命侍卫都虞侯刘继业、冯进珂等领兵扼守团柏谷(今山西祁县东南)来抗拒宋军。

公元975年(宋开宝八年)十月,平定南唐后,赵匡胤再次率军北伐,并准备收复燕云。

次年八月,派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党进、宣徽北院使潘美等分率五路军马云集太原城下,与北汉军和来援的辽军展开激战。

不料,这时赵匡胤死去,赵光义继位,因为要举行国丧,北伐的宋军全部撤回。

不久,宋太宗赵光义决意继续攻北汉,并制定了肃清外围,先阻辽援,后取太原的方略。还进一步加紧整训军队,命邻近北汉的晋、潞(今山西临汾、长治)、邢、镇、冀等州,修造兵器及攻城器具,转运粮草,积极作攻战准备。

公元979年(太平兴国四年)正月,赵光义再次进军北汉,并采取攻城阻援的作战方式。

四月中旬,宋军攻下盂县、隆州、岚州等地区,并以数十万大军围攻太原。

致书招降北汉主刘继元被拒绝后,赵光义亲自到城西督诸将攻城。

外无援兵,内无斗志的刘继元不得不出城投降。

宋太宗命刘保勋主持太原政务,封刘继元为右上将军、彭城郡公。同时考虑太原城坚难克,为根除割据之患,将太原城毁掉。

至此,北宋统一战争告终,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基本上实现了北宋统一中国的大业,华夏再次出现大一统局面。

首先我们要先弄明白,五代以前是哪个朝代?唐朝。当时无论政治中心,还是经济中心,全都在在中原,一直到安史之乱后,南方的人口和经济才第一次超过了北方。也就因为如此,五代时,总是习惯性的掠夺中原之地。南方的这些割据政权的势力,主要是唐朝皇帝分封到各地的节度使,这些人坐大之后产生的势力,从表面上看还是服从中央管理的。直到朱温成立梁国代替唐国,而且与李存勖纠缠厮杀,南方的这些节度使在这个时候就趁机成立“国”。

而南方的那些“国”,有的自称帝,有的自称国,有的则是还自称节度使。这倒是无所谓,反正大家关起门来一亩三分地,反正怎么瞎折腾都可以。中原的朝代更替在这段时间最为频繁,通堂都是一个牛人统一了北边,马上就出现了内乱。这时也就一直无暇南顾。北边的政权都有了共识,南方的那些割据势力都守着一亩三分地,等我统一北方,然后再各个击破南方的割据势力!

南方的割据势力也都很满意自己的状态。北方的政权每天就知道打打杀杀,不像我们这里安静祥和。不如大家都少征点兵,全力发展经济,然后吃喝玩乐岂不美哉。这样的话,各国之间的摩擦也都比较少了,大家都忙着发展自己的经济,搞一搞文艺创作,顺便再看看北边打架。

整个五代就是那样发展的,梁朝一直在和晋朝打的你死我活,无法抽出手来;后唐在南征开了个头,自己的朝廷就内乱了,庄宗死于兵变;后晋一直忙着伺候契丹爸爸,再加安抚各地不满的节度使,根本没有想过南征这种事;等到了后周,虽然出了一个好皇帝,但是!皇帝短命死了。这才让赵匡胤捡了个便宜,年轻力强的他首先稳住北方的局面,开始对南方势力的各种吊打,结束中原大地的分裂。

为什么五代十国中,南方的十国可以偏安?而北方的政权变来变去?在南方的汉人是不是越来越多?

为什么五代十国中,南方的十国可以偏安?而北方的政权变来变去?在南方的汉人是不是越来越多?都说中国汉人最厉害,但是为什么都是少数民族的节度使更加厉害???那么来到南方的汉人们到后来和当地人混血了还是不是真正的汉人?大分裂是否也是有一定的历史意义?rn 为什么连交趾可以独立???真的是想不通啊!!!!契丹真的是最厉害的吗?先在北方的汉人们真的是契丹族的混血吗?那么韩国人说的万里大国是不是有一些历史依据??他们为什么不顾我们的情感乱造历史???我们是不是最厉害的民族?到底……rn 初学历史——发觉历史真的是一点都不好玩,太残忍了!!!也太乱了,和学的理想道德相差甚远……尔虞我诈的,很无聊。但是总有一种更亲切的感觉,又恨又喜。看的资料多了感觉越来越乱。但是那一种历史感又责备着去不断的学习,因为我觉得作为中国人,对历史要有感情。求高手指教。解惑……
  楼主,首先我想说,你提的问题很有意思,我也很有兴趣来回答一下,我就试着说一下吧:
  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下2200多年,南方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安身之地,从晋室南渡到宋室南迁,翻遍一本历史书,似乎只有隋炀帝南迁以后没有好下场,被逆臣缢死在江都,之所以南方会成为中原王朝一直以来的安身之所,我自己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北方的民族是游牧民族,中原则是农耕社会,经不起游牧民族的骑兵的洗礼,所以一旦北方的游牧民族入侵中原王朝,往往就会有大厮杀,像永嘉之乱就是一个明证,但是长江却成了横在北方骑兵面前的一道天堑,同样也成了南方政权的一个安身符,而中原地区的农耕文化也注定了中原王朝如果没有一支精锐的骑兵的话,在阶段性的对抗中,绝对不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对手,但是从历史的大环境来看,即时北方游牧民族在中原建立了政权,也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被汉化,但是有一点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诉楼主,汉族是最强大的,那些少数民族政权,不习汉化的都是短命政权,大到曾经不可一世的元朝,小到十六国里多的是,只有习汉化的政权才能长久,大清朝不就是个例,所以不管游牧民族他们曾经是多么多么的强大,都只是一时之勇,可以这么说,是汉人的习俗文化帮助少数民族政权得以长久,得不到帮助的或“不屑”帮助的都是短命王朝,这也就是楼主所说的大分裂的所谓历史意义也正是在于此,史家所宣传的民族大融合促进中华民族的进一步发展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历史其实很好玩,有很多东西都是值得我们去探究,去思考,至于楼主所说的尔虞我诈,理想道德,绝不是无聊的东西呵呵,其实这正是我们研究历史所必须要考虑的东西,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讲究忠孝礼义廉耻,古人做官,必读四书五经,但是为什么历朝历代都有奸臣小人,但凡改朝换代汉奸贼子就层出不穷,这也就是历史的妙趣所在,楼主试想一下,如果历史是正儿八经的人物和事情,那谁还会提起精神去研究呢,就是因为复杂,才会有东西,发掘点让人去探讨嘛
  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愿与诸君共勉,也希望对楼主有所帮助,也希望能看到更有新意,更有见识的文章,谢谢!
没听过谁说汉人是最厉害的民族,应该没人这么自大吧。
还有你的问题也太多了 提的也太片面。比如少数民族节度使更厉害,不知道是怎么得出这样的结论 还是说历史看到那就觉得厉害? 那中原王朝支配他们几百年是不是更厉害?
你问的汉人血统问题有意义么?而你说的当地人又是指哪些人?在秦的时候南方基本统一了,不知道你说的什么意思
交趾独立 百科上有
契丹真的是最厉害的吗? 不知道你最厉害的定义是什么 如果是武力的话,无疑辽的前中期是厉害的,就算是后期对上宋朝也是压倒性的。 而宋朝的弱也跟他的制度有密切的关系。赵匡胤的皇位得来就不正,自己是武将出身,又夺了人家孤儿寡母的天下 所以他自己当皇帝过后对武将是极力的压制,军队管理权利也高度集中在皇帝一个人身上,造成战时带兵之帅不能有效的指挥军队打仗,最离谱的就是自己身在京城还要对作战部队下指导棋,连对战的士兵排阵都要自己亲自设计。
对内保持强大的禁卫军部队,方针就是地方部队与中央部队保持平衡。对皇帝来说,这样有利于他的权利稳固,也造成了外弱内强
还有在宋朝军人的地位是很低的,军人素质也较低 一般都是哪里闹灾了,就跑去那里招兵,可想这样招来的兵到战时攻击力了 统治者认为,将壮健者招募当兵后,老弱者就不可能揭竿反抗,这是防止灾年爆发农民起义的对策。招募军伍子弟,也成为宋朝重要兵源,但效果并不明显
至于问的韩国万里大国什么的,没看过 也没那兴趣看。你说的问题也挺矛盾。

而顾及我们情感简直是笑话,你自己都说了历史就是尔虞我诈,现在又何尝不是? 只要是对自己又利的,哪需要顾及别人感受。且他们需要一段配的上他们现在成就的历史,即使是谎言
某的回答大致如下:

【1】、十国不都是在南方,北汉就在北方;

【2】、政权变来变去不假,北方统治者即使无道,也不会把人都赶到南方去,南方何以得出汉人“越来越多”的结论;

【3】、南边小国也不安宁,吴国、南唐奢靡腐朽,蜀国(前后蜀)、楚国、南汉等国君都荒淫无道,诸子争宠,后来南唐又灭了楚、闽两国,地方小军阀也趁机割据,“偏安”安哪呐?!

【4】、更加厉害怎么都迅速亡国了??后唐李存勖实际就他一代,后面都是养子即位,后晋、后汉更不足论,皇帝沙陀族出身的真正有几人???最厉害的还是郭威、柴荣这些人,稳固内部,征伐契丹,为北宋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的这几人;

【5】、交趾独立问南汉。再者,那会儿割据纷争不息,他乘便割据一方,于乱世来说很正常。

【6】、混血这种事,千百代都没间断过,上溯还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多了去了,故混血不足论;

【7】、契丹是强,但不足畏,那会儿五代正乱,没多的功夫管北边的事,后来柴荣北伐成功,就足以证明综合国力的变强及有正确的军事领导,契丹并非多难对付,至于后宋朝太宗以后的事,那都是宋的国策和皇帝懦弱的缘故,并非真的打不过;

【8】、至于韩国说的什么,毫无意义,故此不论。。
政治文化格局的变更和迁移,就是需要不断的斗争融合发展。
你看的历史说太少,也太年轻。

五代十国你看看中华书局的《新五代史》,千万不能只看教科书。

为何说五代十国很好的反映出了要统一必须要有好的契机?

殊不知,中国的五代十国时期,同样是一场经典的政治、军事大戏。看起来天下被分的四分五裂,其实,在这混乱动荡又极度黑暗时期,始终孕育着一种高度统一的元素。所以,盛世中可以打造出不同的人文景观,混乱中同样会从另一个角度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思想,起到一种十分强烈的凝聚作用。

毕竟,中国封建时期的天下,就是长期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场面。很多后人都在思考,分裂时间如此之久的五代十国,为什么能在短时期内从极度的分裂走向高度的统一呢?

著名的历史学家熊德基先生曾评价过:因为,五代十国时期正是历史辩证运动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此,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逐渐走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让很多人都没想到的是,在这一时期中,各种无法统一的因素,居然成为了日后得以一统天下最重要的基础条件。

五代十国时期,处于中原的各个王朝,在各方面都占有绝对优势。而且,他们一直认为自己才是正统王室,周边国家都是偏霸的政权。所以,一统天下始终被中原王朝视作自己的使命。正因为如此,他们始终有着心怀天下的意志,才使得统一中国的局势必然由中原王朝来完成,只是等待时机成熟而已。

而这,也就是后人无法理解的,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将近半个世纪后又能迅速统走向统一的政治原因。

然而,千万不要小瞧中原周边的其它国家。

比如:在后梁建国之后,无论是北边的晋王李克用父子,还是幽州的刘仁恭父子,以及南方杨行密的割据势力,甚至,西边还有岐王李茂贞的雄霸天下,都使后梁处于不断的征战状态。虽然,在长期的拉锯战中,使得当时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无法提及政治安定,但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却不断练就了很多优秀人才的产生。所以,从另一角度来讲,战争也是促进民族融合以及历练甚至文化融合的好方法。

然而,在此之后,后唐消灭后梁王朝,在北方取得暂时统一之后,后唐庄宗一直都有着统一天下的志向。此外,从庄宗开始,便一举拿下了汉中和两川地界。之后,后唐平蜀让南方各个政权都感到十分的震惊,甚至,有一些诸侯国的王者们被吓得屁滚尿流,根本不再进一步扩张、发展,而是保命要紧。不过,后唐庄宗最大的遗憾,就是他并没有在平定蜀地之后,运用天然的地势开始进一步的统治全国。

反而,因为倒行逆施遭来了杀身之祸。不过,在后唐明宗之时,天下出现了短暂的小康态势,对于后唐以及其它敌对国家,都有了一段得以休养生息、韬光养晦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整个中国的人们从经济、文化等角度,都在战乱的时期得到了历练,并且,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来讲,还是一个特别难得的成长阶段。

之后,后晋、后汉王朝都是依靠契丹国的支持才取得政权。所以,北方的契丹国一方面成全着这两个朝代,又一方面对其形成了强大的牵制与干扰。此外,后晋和后汉王朝,因为内部的败坏和无法全力以赴的开疆拓土,才导致他们无力统治当时的中国。

在此期间,唯一有条件统一全国的就只有南唐。

但是,虽然地域、疆土辽阔,经济发达,甚至,各方面的社会制度都极其完善的南唐,却在建立之初实行着保境息民的政策。这一点,在和平时期十分可行,可是,在当时各方势力都虎视眈眈的时代,如此谨小慎微、不敢开拓的治国思想,同样是导致南唐最终走向毁灭的根本原因。

所以,因为错失了千载难逢、一统天下的好机会,才使得之后的南唐一落千丈。之后,随着后周的日益强大,也使得属于南唐的鼎盛成为了历史。

随着历史的滚滚向前,最终,一统天下的重任落到了中原王朝后周以及北宋的肩上。

对于后周而言,成立之初,天下已经呈现出了破乱不堪的景象,所以,在进行统一中国之前,安定朝局才最为重要。直到周世宗——柴荣继承王位后,以大无畏的革新精神,开始清除五代时期遗留的各种各样陋习,也初步澄清了中原地区近两百年来的混乱局面。

由此,国家朝政变得清明了起来,经济实力也得到了增强。曾经,天下分裂割据的局面不复存在,开始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周世宗是一位有着军事强权的帝王,他先后掀起了三次统一战争,收复了中国大量领土。如此,为之后的北宋统一全国,真正结束五代时分裂割据的局面,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在这其中,每一个地区都受到连年征战的影响,以及朝代的频繁更换,使得其文化的多样化。虽然,看起来每一个政权都有着自己的差异性,但是,通过战争这种特殊的媒介,也让整个中国,无论是权贵还是平民,都在不断进行着文化、政治、经济的交流。

最幸运的是,因为,十国与中原王朝在各个领域都有着不同的差异性,以及所处的地势不同,再配合着五代王朝不断更迭而采取的灵活的外交政策,并使得中原王朝阻止了南方政权的联合,采取了有效的外交手段。比如说,当时鼎盛的南唐同样有来自中原王朝的强有力的对手。

因为,中原王朝与吴越、楚结盟,使得南唐始终处于危险之中,忙着保存实力,便没有办法让南唐有更多的精力去实现自己一统天下的梦想。所以,在当时互相制衡的局势下,却给天下带来了一段时间的安定与每一个政权小范围的繁荣发展。因为,当时存在于中国的各路英豪,其政治权力中心数量太过庞大,所以,彼此之间便形成了不同的牵制,才得以给中原的王朝,尤其是北宋以喘息的机会。

在它们审时度势、休养生息之时,北宋得以最后一举统一中原。

在历史学家看来,当年,最为幸运的是:在五代十国的特殊时期,始终将南方的政权置于无法统一、强大的局面,也避免了一旦南方出现统一的局面,就会在历史上形成第二个南北朝的对峙。

如此一来,一统中国的梦想将会难以实现。

正因如此,在北宋开始施展自己一统中国的战略梦想之时,南方的各个政权间还在互相厮杀,丝毫没有感觉到大家都陷入到了一个极度的危险之中,才得以让北宋轻而易举地各个击破,加速了统一的进程。

五代十国之后,中国再度实现高度统一时,各个领域都有了高速的发展。而这,也离不开五代十国时期,人们不断努力地推动着社会发展,最终,实现了天下统一。我们从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中原统治者中看到,他们在这场统一天下的接力赛中,充分运用了周边国家不团结,一次次地静待时机,实现日后中原一统天下的盛世。

文章标题: 五代十国南方是否存在统一的可能性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26388.html
文章标签:是否存在  可能性  十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