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9-25 00:04:34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3次
如果吴王夫差听伍子胥的话,杀了勾践灭了越国,能否改历史为战国八雄? 越国灭吴是以小吞大,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消化,而且勾践灭吴后杀文种兴分封,说明他本人只求报仇,缺乏大志,为越国后来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如果吴国灭越,就是大吞小,消化越地的时间跟定比越国消化吴国要短得多,而且淮河流域肯定不可能让给楚国。吴国对于学习中原的积极性也强过越国,勾践灭吴后,都不再怎么向中原学习了,也没有继续发展,而吴楚是死敌,当时又是齐楚国力的低谷,吴国灭越后肯定会继续向楚国或齐国发展,在当时的形势下,把国土扩展到中原也不是不可能。 个人认为,如果吴国灭越,而不是越国灭吴,不说统一,至少可以把历史改为战国八雄。
分析:1.范蠡说夫差有妇人之仁,而无丈夫之虑。
2.夫差不采纳伍子胥的进谏,伍子胥出来叹道:吴国的末代,如同夏桀商纣王的时代,怎么能不亡国呢?
3.吴王夫差信任伯嚭,相比信任伍子胥而言。吴国的太宰伯嚭,是一个悦利好色之徒。吴国太宰收到越国文仲、范蠡送给的美女和玉器,建议吴王夫差饶了勾践性命,夫差听从啦。
4.吴王夫差没有称霸天下的志向,做大事,要有大格局。这也注定了吴王夫差在春秋战国时期,弱肉强食的状态下,身死国灭的注定下场。
吴王夫差不听伍子胥的忠言,而听信伯喜否之流的谗言,刚愎自用,最终亡国误己!这是历史的必然存在。当然,任何历史过程都不是单一矛盾的复制,多重性矛盾的汇集必然产生一定的结果。夫差败在最后,勾践胜在最后。这就是历史的结果!须知:历史只有结果,没有假如或如果。这就是“历史观”。
越王勾践即位时,邻国吴国(今江苏省和浙江北部一部分)的国王是阖闾。因为越王允常不肯帮助吴王去打楚国,反而派兵帮助他的弟弟夫概造反,由此阖闾与允常结下怨仇。
越王勾践元年(前496年),吴王阖闾听说允常已死,趁越国有丧事的机会,兴兵讨伐越国。他叫伍子胥留守本国(都城在姑苏,即今江苏省苏州市),自己带着伯嚭、王孙骆和专毅三个将军,起兵三万去攻打越国。越王勾践也亲自带领大将诸稽郢、灵姑浮发精兵前去抵抗。
吴、越两国的兵马交战于槜李(今浙江省嘉兴市)。越王勾践派敢死队挑战,冲入吴军阵线,呼号前进,奋力拼杀,打败了吴军,并射伤了吴王阖闾。这次战争,吴军损伤了一半,在退回姑苏的途中,受重伤的吴王阖闾就死了。临死前,阖闾对守在他身边的儿子夫差说:“你一定不要忘记越国杀父之仇。”
阖闾死了以后,夫差即位为国王,拜伍子胥为相国。夫差牢记父亲的临终遗言,决心报杀父之仇。为此,他叫他手下人每天清早起来时,就对他喊:“夫差,你忘了越王杀了你父亲吗?”夫差总是流着眼泪说:“夫差不敢忘!”吃饭的时候,临睡的时候,都要这样问答一遍。他命令相国伍子胥和伯嚭在太湖操练水兵,自己在陆上操练兵车,日夜准备伐越以报杀父之仇。
越王勾践三年(前494年),勾践听说吴王夫差日夜操练兵马,要报杀父之仇,准备先发兵伐吴。大夫范蠡劝告说:“不能这么办。我听说兵器是不吉利的东西,战争是违背道德的,争斗是各种事情中最末等的事。违背道德,好用凶器,干末等之事,老天爷也是禁止的,所以出兵是不利的。”勾践不听他的劝告,说:“我的决心已经下了。”于是就起兵攻吴。与此同时,吴王夫差拜伍子胥为大将,伯嚭为副将,亲自率领大队水陆将士,从太湖出发,去攻打越国。吴越两军会战于夫椒(今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在水兵的战斗中,越国大将灵姑浮阵亡,越国的水兵几乎全军覆没。越王勾践带领残兵五千余人逃回,到会稽山上躲起来。吴军紧追不舍,一路上杀百姓、烧庄稼,追到会稽,把越王勾践围困在山上。
到这时,勾践悔之莫及,对范蠡说:“因为没有听你的劝告,造成今天的惨败,现在可怎么办呢?”范蠡说:“事到如今,只好给吴国送厚礼,低声下气地向他们求和。如果他们还不答应,那就只好委屈大王自己到吴王那里去伺候吴王了。”勾践没有办法,只好同意了范蠡的意见。于是派大夫文种去向吴王求和。文种到了吴军兵营,跪着向前对吴王夫差磕头,说:“亡国之君勾践派臣子文种来请示大王,勾践请求为大王之臣,他的妻子为妾。”吴王夫差见文种可怜哀求的样子,将要答应他的请求。伍子胥赶忙阻止,对夫差说:“现在是上天把越国赐给吴国,请大王千万不要答应文种的请求。”吴王夫差也就没有话说了。文种就回来报告越王勾践。勾践看到求和没有希望了,就准备杀掉妻子,烧掉宝器,然后同吴军拼命,一死了之。文种对勾践说:“只要大王立志报仇,什么委屈都暂时忍受一下,事情还没有到绝望的地步。我了解到,吴国的副将伯嚭向来同伍子胥面和心不和,他怕伍子胥功劳太大,会超过自己。再说,伯嚭又是一个贪财好色的小人,我们可以用贿赂的办法拉拢他,他就会帮助我们说话的。于是勾践又派文种带着珠宝玉器和美女去见伯嚭。伯嚭接受了贿赂,就连夜单独到吴王夫差面前,替勾践说好话。夫差听了伯嚭的话,就决定同意文种的请求了。第二天,伯嚭带着文种去见吴王夫差。文种跪在夫差面前,再次说明勾践求和和称臣之意,并说:“请大王赦免勾践之罪,越国将把宝器统统奉献给大王。
如果大王不肯赦免,勾践就会杀掉他的妻子,放火烧毁宝器,然后带领五千人同吴军拼命,吴国就会什么也得不到,说不定还会有所损伤。这是没有什么好处的。”伯嚭也帮着说话,对吴王夫差说:“越王勾践愿意服从大王称臣,如果把他赦免,对我们吴国也是有利的。”夫差就答应了文种的请求。这时,伍子胥又出来劝阻了,他说:“大王今天不灭越国,以后懊悔就来不及了。勾践也算是个贤君,还有范蠡、文种这样的良臣辅佐,将来对吴国的威胁是很大的。”可是这时夫差的主意已定,伍子胥再劝也没有用了。夫差很客气地对伍子胥说:“相国先上后边去歇息歇息去吧!”伍子胥没有办法,只好唉声叹气地退出来了。
伍子胥出来后碰到了大夫王孙雄,就对他说:“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二十年后就能把吴国灭了!”
吴王夫差不听伍子胥的劝告,就赦免了越王勾践,撤兵回国去了。
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率领大军进攻越国,双方开始决战。吴军以优势兵力,击败越军,并将越王勾践和剩余的五千越军一起包围。对于这一次作战行动,吴王夫差志在必得,胜券在握。其属下伍子胥也,向吴王夫差进言,此时不将越国灭亡,将来必然会后悔。
虽说吴国和越国当时综合国力相差并不是太大,在体量方面,吴国要比越国稍微强一点。加上伍子胥对于吴国军队,脱胎换骨的改变,使得吴国军队从战斗力上压倒了越国的军队。所以这个时候只要吴国军队加把力,越国灭亡,指日可待。
然而吴王夫差在面对这一大好形势的时候,却放弃灭亡越国。他只是将越王勾践拉到身边来,坐了三年牢,然后还把这个曾经的杀父仇人放回去了。果不其然,在随后一段时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并实现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壮举。勾践也一跃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励志的人。对于吴王出差的这个脑残决定,恐怕还是吴王夫差异乎寻常的自大心理,以及通过坐牢、驾车、养马等羞辱勾践的报复勾践。越国送来的美女西施以及其他物品,也迷住了夫差的心智。
美女在侧,吴王夫差已经迷失心智在中国有个词语叫枕头风,一般多指怀有目的的女性通过特殊渠道向男性进言,一般来说,这类女性通过枕头风来获得某种目的成功率还是挺高的。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其貌美程度已经超乎我们的想象,所以由西施施展的枕头风,威力自然也不可小觑。
西施作为越国送给吴王夫差的特殊礼物,她的到来自然伴随着一定的目的性。保住越王勾践的性命,肯定也是其任务之一。很明显西施也确实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越王勾践不仅好好活着,而且在几年过后还回到了越国。在这种情况下,夫差有很大概率被西施迷惑了。
在吴王夫差心里,和齐、楚等强国争霸才是人生目标虽然吴国和越国两国的综合国力相差并不大,但是在夫差眼里,越国就是一个蕞尔小邦。越国的多次作战行动,多是趁吴国主力不在进行的。而当吴国主力在伍子胥的率领之下,可以迅速击败越国军队。事实也证明,越军的战斗力不如伍子胥领导的吴军。
而这种情况,吴王夫差看在眼里,也自然让自己升腾出更高的人生目标。对身边这个越国保持压力即可,注意力还是放在齐楚等周边大国之上,条件成熟,提兵出征,博得一个霸主之位,才是正道!但是夫差却不知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道理?
夫差的迷之自信加上报复勾践的心理,让他喜欢羞辱勾践的快感!在夫差没有当上吴王之前,吴越两国多次交锋,互有胜负。吴国甚至还配上了上一任吴王阖闾的性命,夫差对于越国只有刻骨的仇恨。吴越两国在夫椒之战中,越军主力被歼灭,被迫以苛刻的条件罢战言和。勾践夫妇为吴王“驾车养马”,执役三年。而这毫无意外地满足了吴王夫差,内心当中强烈且变态的报复心。
仇恨让夫差迷失了心智,让他沉浸在勾践这个仇人为之尽心服务的奇怪行为当中。这样做的风险,伍子胥虽然明白并苦劝,夫差却不会听从。只留下伍子胥徒呼奈何地哀叹!
结语: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除恶必尽。可能在春秋时期,并没有这句金玉良言,但是作为吴国的统治者,夫差不可能不知道这样的逻辑关系,伍子胥也不是没有劝过。然而夫差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了身死国灭的代价,所以,赵匡胤有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对于夫差的作死行为最贴切的劝解和讽刺。
伍子胥曾力劝夫差杀掉勾践,为何夫差没有听从他的建议?春秋时期,吴国国君阖闾是个贤明有才干的君主,他任用了人才伍子胥,推行了许多有利于民生的措施,增强了国力,还招纳任用了著名的军事家孙武。当国家内部稳定繁荣起来,他就开始向外四处征战,想进一步称霸中原。事实上,他的霸权之争的确进行得很顺利,至少当上了南方地区的总霸主。
当时吴国与相邻的越国交战,在战斗中,阖闾被越王勾践手中的武器砍掉了一根脚趾,本来这也不是什么致命伤,但是,那时的医疗水平很低,即便是一个小外伤,如果处理不好,也是有可能导致全身感染的,比如同时期的宋楚争霸之战中,宋襄公就是因为腿上的外伤感染而丢了性命的。阖闾也一样倒霉,就死于勾践给他的这个伤口。阖闾死后,他的儿子夫差时刻不忘勾践的杀父之仇,他积蓄力量,终于发兵击败越国
越国打不过,只得求和,臣子们一方面贿赂吴国的一个奸臣让他和吴王说不要杀死勾践,一方面又给夫差献上了大量的珠宝和美女。夫差面对越国的乞求和哄骗,加上身边奸臣的迷惑,失去了清醒的理智,他没有杀掉勾践,而是让他来吴宫当人质。勾践为了保存实力,以后图谋复国大志,就同意了,他被囚禁在吴宫里面为奴,让他干苦力活,折磨和侮辱他。伍子胥多次劝说夫差应该趁此时立即杀勾践,灭越。可是,夫差已经迷失在越国给他的优越感里面,对好话怎么也听不进去。
勾践在被吴国囚禁的这段时间里,表面上对夫差百依百顺,而内心却一刻也没忘记将来要除掉夫差。过了几年,吴王以为他是真心归顺自己了,就放他回国。越国君臣们很争气,上下齐心,在暗中谋划复仇。因为伍子胥是个大人才,有他在,吴国就很难对付,于是越国使用就挑拨他和吴王的关系,终于导致吴王自己杀了自己的顶梁柱。同时,夫差被越国进献的大美女西施迷得早就忘了当初自己父亲的大仇,只知道沉迷酒色,听信奸臣,不关心国事政务。而现在的这一切局面,都是越国暗中操纵的结果。
回国几年后,越国实力储备成熟了,勾践就突然对吴国发起了攻击,吴毫无防备,结果大败。夫差此时才想起当初伍子胥劝告他的话,而今后悔也晚了,他自己觉得没有面目去见死去的父亲阖闾和大夫伍子胥,就用衣服蒙住脸,然后举起剑自杀了。吴王父子俩,一个胸怀大志,骁勇好战,一个却骄傲自大、被奉承蒙蔽了心智,终于导致吴国不但丢掉了阖闾辛苦得到的南方霸主的位置,还彻底灭亡,这只能怨阖闾养了个不肖子呀!
越王勾践即位时,邻国吴国的国王阖闾兴兵讨伐越国,不料自己却身受重伤,临死前,阖闾对守在他身边的儿子夫差说:"你一定不要忘了越国杀父之仇。"夫差在悲愤中继承了王位,立志报仇雪恨。
勾践又率兵来犯,夫差认为复仇的机会到了,于是亲率10万精兵前往迎敌,大败越军。之后,又带兵紧迫不舍,把勾践团团围在会稽山上。
外无援兵,内无粮草,勾践在谋士范蠡和文种的谋划下,向吴国投降,又担心吴王不答应。文种说:"我了解到,吴国的副将伯喜向来同伍子胥面和心不和,他怕伍子胥功劳太大,会超过自己。再说,伯喜又是一个贪财好色的小人,我们可以用贿赂的办法拉拢他,他就会帮助我们说话的。"于是勾践又派文种带着珠宝玉器和美女去见伯喜。伯喜接受了贿赂,连夜单独到吴王夫差面前,替勾践说好话。夫差听了伯喜的话,就决定同意勾践的请求了。这时,伍子胥出来劝阻,他说:"大王今天不灭越国,以后懊悔就来不及了。勾践也算是个贤君,还有范蠡、文种这样的良臣辅佐,将来对吴国的威胁是很大的。"可是,这时夫差的主意已定,伍子胥没有办法,只好唉声叹气地退了出来。
伍子胥出来后碰到了大夫王孙雄,就对他说:"越国10年生聚,10年教训,20年后就能把吴国灭了!"
吴王夫差不听伍子胥的劝告,并没有灭越国,只是要求勾践到吴国做他的臣下并伺候他,然后就撤兵回国去了。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