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一场发生在阿富汗的“改良运动”

时间: 2021-09-19 13:39:31 | 作者:树上的加西亚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3次

一场发生在阿富汗的“改良运动”

01

100年前。

也就是1921年。

当时大清王朝已经灭亡,而隔壁的阿富汗还处在大英帝国的控制之下。

但很快,一位年轻的君主将带领阿富汗人民走向独立。

这位君主,就是年仅29岁的阿曼努拉,这是阿富汗历史上最开明的一位专制君主。

在彻底摆脱大英帝国的控制之后,1923年,阿曼努拉昭告全国,他将推行新宪法。

听说国王要立法,老百姓一脸懵逼,神职人员则满脸愤怒。

他们说,凡人怎么能制定法律呢?如此至高无上的权力,不是应该只属于真主阿拉吗?况且,他们早就有了自己的律法呀——源自中世纪的“沙里亚法典”(也叫“伊斯兰教法典”)。

当然,阿曼努拉还是力排众议颁布了新法。

别忘了,这是一位野心勃勃的君主。

他还那么年轻,以为可以凭一己之力将这个古老而传统的宗教国家拉上现代化和世俗化的轨道。

他颁布的新宪法规定:

任何人不能强行进入私人住宅(包括公职人员);公民可以检举贪官污吏;女性可以不穿罩袍;公务员不能蓄大胡子,穿戴头巾、长衬衫和灯笼裤,而要穿西装,打领带……

在阿曼努拉眼里,图中男士和女士的的穿戴都不合格

02

阿曼努拉还号召男人们只娶一个妻子,并身体力行,只娶了王后索拉娅。

虽然《古兰经》允许男人拥有四名妻子,但阿曼努拉指出,经书中提到了一个前提——丈夫必须对每位妻子平等相待。但除了真主本人,哪个男人能把一碗水端平呢?所以他说,《古兰经》其实是反对一夫多妻制的。

阿曼努拉还深入民间,与工人、农民们握手拥抱,而且不带任何保镖,他自信满满地说:

“整个国家都在为我保驾护航!”

1927年,阿曼努拉又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带着王后去欧洲进行访问。

抵达欧洲后,王后索拉娅不仅摘下了面纱,还穿着巴黎最时髦的时装,香肩半露,阿曼努拉则身着西服。

他们所到之处,皆引起了巨大轰动,意大利、法国、德国……都对他们表示夹道欢迎,法国总统还亲吻了王后的手背。

阿曼努拉的意气风发,在阿富汗历史上可能都是绝无仅有的。

但他没想到的是,在世界各大媒体的争相报道下,王后香肩半露的照片一张张传回阿富汗国内,并引起了宗教人士的哗然。

国内的人们还听说,国王在德国获得了很多武器,并将在回国后筹建肥皂工厂,而所用的原料,就是穆斯林的肉体。国王会把国内的老者集中处决,将他们的尸体熬成蜡,制成肥皂,再销往欧洲。

这样的阴谋论,向来很有市场。

03

随后,阿曼努拉风风火火地回到阿富汗。

在见识了欧洲的繁荣之后,他对祖国的闭塞落后越来越无法容忍。

一次,阿曼努拉在街上撞见一位穿着罩袍的妇女,他当即命令妇女脱下罩袍,并付之一炬。

那位女士只能满面羞红地跑回家。

在一次演讲中,阿曼努拉还说:“在座各位女士,你们的丈夫如果哪天起了再娶之心,你们可以杀了他,我非常乐意提供武器。”

其实在此之前,就有人提醒阿曼努拉,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之前,要先掌握军权,做好军事准备。

但年轻气盛的阿曼努拉不以为然。

结果改革刚开始,一些部落就在宗教领袖的煽动下发动了叛乱,不过很快就平息了。

但阿曼努拉没想到的是,就连哈兹拉特兄弟也反对他的改革,并开始煽动叛乱。

哈兹拉特兄弟是阿富汗最有权势的宗教人士,他们曾是阿曼努拉坚定的支持者。当年,正是他们把皇冠戴在了阿曼努拉的头上。

同时,阿富汗南部边境一所著名的神学院又兴起了一场宗教运动。他们坚信,真主安拉的沙里亚法才是这个国家唯一的法律。

为了反对阿曼努拉的改革,他们甚至不惜与英国人合作。

此后,哈兹拉特兄弟在阿富汗南部逐渐与他们合流,共同反对国王的统治。

04

后来,北方又冒出了一名传奇土匪,人称巴洽▪萨考。

巴洽▪萨考聚集起一支武装力量啸聚山林,有点像宋江领导的梁山水泊。

不过,他们喊的不是“替天行道”,而是打着“效忠真主安拉”的旗号。在他们眼里,推行改革的阿曼努拉是异教徒,而异教徒是他们的敌人。

一次,巴洽▪萨考洗劫了朝廷的一支运输队。

和宋朝的皇帝一样,阿曼努拉也决定招安,并许诺封巴洽▪萨考为将军。

对于朝廷的招安,土匪出身的巴洽▪萨考当然求之不得。但与此同时,京城喀布尔南方的一个部落又开始叛乱,国王只能先集中所有力量打击叛乱。

巴洽▪萨考正喜滋滋地等着当将军,结果,他却监听到国王阿曼努拉与一位官员的通话。

阿曼努拉说:巴洽▪萨考竟然相信朝廷真的会封他为将军,真是个愚蠢的土匪!

一怒之下,巴洽▪萨考就带着人马直捣京城。

虽然他只有几百号人,但此时朝廷已将所有军队调往南方镇压叛乱,喀布尔成了一座不设防的城市,阿曼努拉只能灰溜溜地带着老婆孩子逃出城。

与此同时,南方叛军也威胁阿曼努拉,要求废除改革。

1929年,走投无路的阿曼努拉只能投降。

他冒着大雪在城市的街道上宣布废除新的宪法,恢复沙里亚法。并且,他对一夫多妻制表示赞许,之前是他搞错了。为了表达诚意,他又娶了19岁的表妹。

一场改良运动就此宣告破产。

随后,阿曼努拉带着王后索拉娅逃亡到了欧洲。

由于没有携带任何财产,也没有其他生存技能,阿曼努拉只能靠做家具维持生计,直到1960年,68岁的阿曼努拉于贫病交加中死去。

而那个入主王宫的“土匪”巴洽▪萨考,早在1929年就被新一任国王(曾被阿曼努拉流放的将军纳迪尔)吊死在王宫的院子里。

到了1933年,纳迪尔也遇刺身亡。

而直到上世纪60年代,当你深入到阿富汗的农村,可能还会有村民向你询问:

“国王阿曼努拉的身体还好吗?”

他们并不知道,阿曼努拉已经下台了30年,并已客死异乡。

05

一直以来,阿富汗都存在着两个割裂的世界。

一个是喀布尔、坎大哈、赫拉特这样的大城市,一个是无数隐匿在崇山峻岭中的村庄。

阿富汗地图:其中五分之四的面积是连绵起伏的贫瘠大山
阿富汗人口统计:绿色为农村人口,蓝色为城镇人口

城市里的百姓看着王朝更迭,看着英国人来了又走了,看着苏联人来了又走了,看着美国人来了又走了,看着塔利班一会儿进城,一会儿出城。

最后只剩下满目疮痍,妇女身上的罩袍穿了脱,脱了又穿。

而村庄里的人,因为信息的闭塞,他们根本不知道遥远的城市发生了什么。他们更不知道,世界在发生着什么。

况且,仅仅是“如何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活下去”这一件事,就够他们琢磨了。

什么军阀?什么苏联?什么北约?

什么封建专制?什么民主自由?什么社会主义?

在折腾了这么多年后,除了真主阿拉,他们似乎也只能选择相信塔利班了。

因为擅长打游击战的塔利班常年藏身于崇山峻岭之中,他们中的很多人本身就是“从群众中来”的,在战斗中又践行着“到群众中去”。

他们充分动员群众,甚至给村民发放武器,并以真主之名号召大家起来反抗代表中上层阶级利益的大军阀,以及摧毁他们家园的外国人。

所以,老百姓哪顾得上真主阿拉的古板,塔利班的残暴?

他们只知道,真主阿拉和塔利班,都曾和他们站在一起。

- 完 -

作者:树上的加西亚

加西亚,一个坐在树上看电影的少年。

文章来自公众号:树上的加西亚(ID:shushangdejiaxiya),欢迎关注!

文章标题: 一场发生在阿富汗的“改良运动”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23055.html
文章标签:伊斯兰教  世界历史  历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