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9-06 05:58:04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7次
历史就如一个大舞台,各派角色尽情演绎,晚清的历史更是一个“汇报表演”,悲壮派,激昂派,特殊时刻总会有一些“特殊人才”降临。
甲午海战的失败,继而《马关条约》签订了,于是,一场“联名上书”拉开序幕。民众的集体发声,出现在那样的时刻,当然让人跃雀,只是,真相真如所说那样,还是刻意而为之的一场“炒作”呢?
先来解释一下“公车上书”,“公车”出处源于汉代。
那时,应举的读书人,会被公家的马车送到京城。到后来,演化为“入京应试举人”的代名词。1895年5月2日,1300多人聚集在松筠庵,发起人是康有为,参与者是到京参加会试的举人。之后,就有了历史上著名的联名上书,内容是严厉批评这种“割地弃民”的做法,将台湾抛弃会导致全国民心的不齐,而“出让”国土更是亡国的前兆。
其内容强烈反对“议和”,并明确列出了相应对策,有四点:
第一,聚人气,皇帝一定要下诏书,给大家鼓劲;
第二,迁都,以利于大局稳定;
第三,提高军队的作战力,提升军事实力;
第四,通过改革,扭转国内颓势。
除此,还指出:前面三项,是为目前局势的需要,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唯有“变法”,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夯实国力,民族自强。另外,还从“富国”、“养民”和“教民”这三大块,提出了改革建议,并对精简机构,官员管理也提出了看法。同时,建议成立“智囊团”,可以和皇帝共商国内外大事。
因为,这次事件突破了当朝政府的“士人不得干政”的禁令,其政治纲领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改良”的论调,所以,也标志着其改良思想进化为了“政治维新运动”。只是,皇帝没有看到,被都察院“驳回”了,但是,这些内容似乎在一夜间到达了全国的每一个角落。
首先,标志着中国读书人第一次现代觉醒。在此之前,也出现过类似论调的思想家,但是,并没有在社会上形成一种潮流。皇帝虽然没有读到这份上书的具体内容,民间却是争相“抄誊”,影响巨大。甚至,连发起者康先生也承认,“思开风气,开知识,非合群不可。”
可见,“合群意识”是当时文化人的新认识,是现代觉醒的标志之一。
其次,这次事件更是“戊戌变法”的起点。同年年底,康有为考中进士,朝廷给了个官。当时,他没有上任,而是和一帮志同道合者,在北京发起了“强学会”,出版《中外纪闻》,送给那些当权派及王公贵族,让他们知道变法的好处,使之“渐知新法之益”。
不少大臣读了后,第一时间都觉得“此法”可行,甚至,还掏出了自己的银子,表达出对康有为新思想的支持。这对后来1898年的戊戌变法有着思想指导作用。康有为在1895年前后,七次上书,唯有《上清帝第三书》被光绪帝看到,此书的内容和“公车上书”内容相仿。
可以说,对于这份内容,光绪皇帝读后很是重视,于是,便派人“誊抄”,并分别送给慈禧太后、军机处和各省督抚。维新派要进行自上而下的维新变法活动,只能寄希望于皇帝下诏令来推行。于是,维新派与皇帝成了这场变法的一对“搭档”,双方都需借助对方:
一个、需要皇帝的“诏书”;
一个、需要将这新生力量转化为自己的助手。
然而,皇帝并没有通过这场“变法”掌握实权,只持续了百日的戊戌变法最终失败,自己也彻底沦为了傀儡。不过,这依然不能彻底抹杀维新派在这场“运动”中的思想指导作用。
我们再说回“公车上书”,对于这件事,有专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康有为的确是写了“万言书”,但是,却没有众举人的“签名”,而且,也没有将它递交到督察院。可以说,这只是一个康有为设计出来的“故事”,用意就是为了提高他在这场运动中的“老大”地位。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情况呢?
因为,按照康有为的说法,那年的5月2号,他就将“万言书”送到都察院,但督察院“却不收”。但对于这件事,他的弟子梁启超却是另一种说法:“不为代奏”。
一个是不收;
一个是不愿意转呈皇上;
这两种说法,意思可差的太多了。
这里,我们再来分析几个疑点。
第一个“疑点”,从4月22日开始,督察院陆续收到各种“公车上书”,起初,该衙门的作风非常傲慢,就是不往上面转呈,之后,被大臣弹劾了,态度才有所收敛。到了4月28日,督察院的办公效率提高,收到的上书,都会第一时间处理。5月2日这一天,就处理了15件,其中,联名上书有8件。一直到5月9日,来自江西举人罗济美和云南举人张成镰的两封上书也被递了。
所以,若是这样看来,康有为如果在5月2日那一天真做了此事,不应该发生被“拒收”或者出现不愿意“转呈”的情况。
第二个“疑点”,按照康有为的说法,4月15号的时候,他获得了李鸿章“电到北京”割地赔款的消息,但是,根据刊印《公车上书记》的“沪上未还氏”说法,这个“电到”时间足足推迟了两天。因为,条约签订后,消息才传到国内。翻看史料文献,日方先于4月1号提出条款内容,4月10号提出内容修正,李鸿章在当天“电告”了此事。
之后,虽然每天都会往国内发送消息,但没有“告诉”具体内容。他怎么可能在4月15号获知具体条款?议和一事属于“机密大事”,他当时的身份不过是一介准备参加考试的举人,居然还能提前两天得知?如果,他真的提前获知“内幕”,为何广东和湖南举人的上书时间是4月22日?而他本人起草的“万言书”,也是在他获知消息的十天后。
可见,康有为将获知消息的时间提前,主要想“证明”自己是发起“公车上书”的“功臣”。
第三个“疑点”,再来看看“签名”,康有为的说法是“有请除名者”,而未还氏和徐勤的说法是“取回知单”,为何言辞不一致?真相只有一个,签名是“假”的,这只是做出来的一种大家已经签名的“假象”。开始时,未还氏说其“草疏万八千余字,集众千三百余人……”
徐勤的说法是“集十八省公车千三百人于松筠庵”,就连其自编年谱中的文字也是一样“合十八省举人于松筠庵开会……千二百余人。”《戊戌政变记》的说法是“既而合十八省之举人……凡千三百余人。”从中可以清楚看到,这个人数是“参加开会者”,并非什么“签名者”。
不过,在后来的表述中,却是逐渐“含混”了数字的具体指代。
从《康南海传》说“联合公车千余人上书”,到《三十自述》中描述“联公车三千人上书……”以及《清代学术概论》的文字“纠合青年学生数千人上书言时事”,人数翻番不说,意思也让人“读不明白”了,很容易“误导”他人,认为这就是“签名”的数量。
后来,连康有为本人也“肯定”了这个“数据”,《汗漫舫诗集》说得明明白白“连名三千毂相摩”。除此,还具体说明:战败后,我联合了十八省的举人“三千人上书”。
那么,具体的签名数量有吗?
有份“公车上书题名”,是《公车上书记》的附录,翦伯赞在《戊戌变法书目题解》中就说,签名的数量是603人,来自16个省。这和康先生的说法“18省”及人数有出入。所以说,这个“签名”只能算是个“会议签到”,不是“签字”。后来,有人“取回”,可见,很多省区的举人不包含在内。参加会议的人数应该超过“603人”,但具体人数现在不得而知。
所以,作为读书人,不应该只有“诗和远方”,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是同频道的,自强则国强。
一个积极寻求变革,上下求索的资产阶级的改良派。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开始进行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自称持有皇帝的衣带诏,组织保皇会,鼓吹开明专制,反对革命。辛亥革命后,作为保皇党领袖,他反对共和制,一直谋划溥仪复位。
康有为晚年始终宣称忠于清朝,溥仪被冯玉祥逐出紫禁城后,他曾亲往天津,到溥仪居住的静园觐见探望。民国十六年(1927年)3月31日病逝于青岛。康有为作为晚清社会的活跃分子,在倡导维新运动时,体现了历史前进的方向。但后来,他与袁世凯成为复辟运动的精神领袖。
扩展资料
人物评价——
康有为的一生,当时与后世皆褒贬不一,颂之者称他是改革家,“广厦长素究为谁?南海先生康有为。治学公羊张三世,上书清帝凡七回。论性劝学长兴记,万木草堂立学规。人类公理大同书,不忍为仁孟子微。”
康有为作为晚清社会的活跃分子,在倡导维新运动和领导戊戌变法时,体现了历史前进的方向。贬之者称其为保皇党,章炳麟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中对他的保守思想就有很多批判。这其中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没有和谭嗣同一样选择杀身成仁,而选择了逃亡。
康有为在历史课本中的评价我们再熟悉不过,一直的刻板印象就像他的名字——有为。
他的一生矛盾重重,言行不一,明明说要男女平等,提倡一夫一妻,自己却到处留情,妻妾成群。
点击看大图
他后来遭到清政府的追捕,一直处于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中,总共娶了六房太太,有一个还是美国的华侨,甚至还有个日本人。
1907年,康有为在美国西部演讲,认识了美国华侨何旃理,康有为49岁,何旃理才17岁,当时他已经有了两个太太,张云珠(原配),梁随觉。虽然何的父母极力反对这桩婚事,可敌不过何旃理对康有为的迷恋,执意嫁给他。
(晚年康有为)
1911年,梁启超邀请康有为去日本移居,他带着梁随觉和何旃理去了梁启超的双涛园,师徒相见本是件高兴事,却被家眷给搅和了,梁启超的妻子李蕙仙已进入不惑,而何旃理才20几岁,李蕙仙非让何旃理认自己为师母,这就差了辈分了,李是大家闺秀,何年轻气盛又见多识广,因此二人总是有口角之争,最后康有为不得不搬出了双涛园。
复辟失败后,1918年,他去杭州游玩,带着妓女游湖赏景不忘即兴作诗一首,前两句是:
把妓女当成了西施,而自诩范蠡,一个天大的笑话,被世人所耻笑。
在他眼中漂亮的姑娘都可以称为西施,同样是在西湖,他看见一个浣纱的少女,觉得是西施在世,遂经多方打听得知这个妙龄少女叫张光,知道人家没有结婚马上找了媒婆去提亲,张光父亲见康有为已是花甲之年根本就不同意,在康有为的死缠烂打下张家也念自己家境贫寒,最后竟然同意,1919年,康有为和年仅18岁的张光在上海大婚,而他的妻妾子女一个都没有来。
康有为最落魄的时候也不忘嫖妓,老鸨找到客栈来索要嫖资,丢人丢到家了,无奈想逃到广东,老鸨得知后到船上找人但没有找到,船开后被水手在船板中找到,“原来是康先生啊”,后来人们知道此事后,作诗讽刺:
他有段时间过得非常潇洒,每年的花费有人推测大概是2万银元左右。
这些钱都花在6个太太,10几个子女,和仆人杂役等家庭开支上,传说他还专门雇了两个头裹白巾的印度人给他看门。
而这些钱都是募捐所得,假借政治游说之名,募捐所得来的钱全供自己挥霍,没有用到该用的地方。
靠着自己编造的光绪亲笔所书“衣带诏”到处欺世盗名,大肆敛财。
甚至还伪造了和光绪皇帝的合影。中国最早的PS事件吧。
点击看大图
除了这些还有很多“伟大”事迹,用妄人二字形容他再合适不过。
很多人对康有为的印象都停留在历史书上所描述的戊戌变法领导人之一,但历史上真实的康有为是个什么样的人呢?真相让人大跌眼镜,章太炎是这样形容康有为的: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
事实上章太炎并没有冤枉康有为,在真实的历史中,康有为其实是一个道德败坏、欺世盗名之人。
康有为发动了公车上书?欺世盗名康有为在世时喜欢鼓吹自己当过光绪皇帝的老师,并且自封“圣人”,宣称是自己领导了公车上书和戊戌变法两大历史事件,然而实际上这两件大事虽然跟他有关,但绝对不是他领导的。
先说公车上书,公车上书的起因是甲午中日战争之的失败,李鸿章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政府不得不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土地并赔款。当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回国内之后,全国上下无不义愤填膺,进而引发了公车上书。
戊戌变法也是如此,一开始康有为确实宣传过变法,但具体的变法运动并没有他的事儿,他就是一个打酱油的。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康有为不仅欺世盗名,而且人品还特别差。戊戌变法失败后,他就跑到了国外,借机成立了一个“保皇会”,鼓吹他是光绪的亲信,欺骗了大量的会员入会,然后把搜刮来的钱财用于个人享受。
康有为在国外流亡了十几年,一直骗吃骗喝,享尽荣华富贵,钱多得甚至买下了一座小岛,还请人在岛上建起了中国风的私家园林,这哪是在逃亡,分明是在旅游。
此外,康有为嘴里喊着平等,在家里却蓄养了大量奴仆。后来满清覆灭,康有为又开始鼓吹皇权,对张勋下跪、专门跑到天津去跪拜溥仪。
总的来说,康有为在那个时代确实是受过先进思想的洗涤,也确实对历史的发展有一定推动,然而终归到底,他只是一个品德败坏的小人而已。
康有为在历史课本中的评价我们再熟悉不过,一直的刻板印象就像他的名字——有为。
他的一生矛盾重重,言行不一,明明说要男女平等,提倡一夫一妻,自己却到处留情,妻妾成群。
点击看大图
他后来遭到清政府的追捕,一直处于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中,总共娶了六房太太,有一个还是美国的华侨,甚至还有个日本人。
1907年,康有为在美国西部演讲,认识了美国华侨何旃理,康有为49岁,何旃理才17岁,当时他已经有了两个太太,张云珠(原配),梁随觉。虽然何的父母极力反对这桩婚事,可敌不过何旃理对康有为的迷恋,执意嫁给他。
(晚年康有为)
1911年,梁启超邀请康有为去日本移居,他带着梁随觉和何旃理去了梁启超的双涛园,师徒相见本是件高兴事,却被家眷给搅和了,梁启超的妻子李蕙仙已进入不惑,而何旃理才20几岁,李蕙仙非让何旃理认自己为师母,这就差了辈分了,李是大家闺秀,何年轻气盛又见多识广,因此二人总是有口角之争,最后康有为不得不搬出了双涛园。
复辟失败后,1918年,他去杭州游玩,带着妓女游湖赏景不忘即兴作诗一首,前两句是:
把妓女当成了西施,而自诩范蠡,一个天大的笑话,被世人所耻笑。
在他眼中漂亮的姑娘都可以称为西施,同样是在西湖,他看见一个浣纱的少女,觉得是西施在世,遂经多方打听得知这个妙龄少女叫张光,知道人家没有结婚马上找了媒婆去提亲,张光父亲见康有为已是花甲之年根本就不同意,在康有为的死缠烂打下张家也念自己家境贫寒,最后竟然同意,1919年,康有为和年仅18岁的张光在上海大婚,而他的妻妾子女一个都没有来。
康有为最落魄的时候也不忘嫖妓,老鸨找到客栈来索要嫖资,丢人丢到家了,无奈想逃到广东,老鸨得知后到船上找人但没有找到,船开后被水手在船板中找到,“原来是康先生啊”,后来人们知道此事后,作诗讽刺:
他有段时间过得非常潇洒,每年的花费有人推测大概是2万银元左右。
这些钱都花在6个太太,10几个子女,和仆人杂役等家庭开支上,传说他还专门雇了两个头裹白巾的印度人给他看门。
而这些钱都是募捐所得,假借政治游说之名,募捐所得来的钱全供自己挥霍,没有用到该用的地方。
靠着自己编造的光绪亲笔所书“衣带诏”到处欺世盗名,大肆敛财。
甚至还伪造了和光绪皇帝的合影。中国最早的PS事件吧。
点击看大图
除了这些还有很多“伟大”事迹,用妄人二字形容他再合适不过。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