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唐代的那套金银器组合是干什么用的

时间: 2021-09-03 13:59:01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1次

唐代的那套金银器组合是干什么用的

唐代的金银器是怎样的?

618年,唐朝建立,我国进入到空前繁盛的时代,这是一个兼容并蓄而又充满了自信的时代,也是我国古代金银器技艺璀璨多姿的新时代。唐代金银器的制作中心在都城长安,这里设有官办的“金银作坊院”,是专门为宫廷打造金银器的手工业作坊。到唐宣宗大中年间,又成立了专给皇室打造金银器物的“文思院”,可能是因为“金银作坊院”的产品已难以满足皇室的需求。唐代金银细工的工艺技巧,已颇为复杂精细,使用了钣金、浇铸、焊接、切削、抛光、铆镀、锤打、刻凿等技术。为取得最佳效果,多数产品在制作过程中都综合运用几项不同的工艺技术。

唐代在金银器制作工艺方面,既善于总结和继承前人的成就,创造出一种五彩斑斓、璀璨夺目的崭新文化,因此造型精美、结构巧妙、装饰典丽的金银器比比皆是。其中,以陕西省西安南郊何家村窖藏最为抢眼,共有金银器270件,器物有碗、杯、壶、盒、熏球、钗、龙等。

这些金银器不仅造型优美,而且纹饰生动、活泼,把动物形象、花草以及人物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空间施以鱼子纹,使金银器更加灿烂夺目。

一些造型特殊的作品,如鎏金舞马衔杯仿皮囊银壶等,其形象生动,富丽华美,体现了匠师非常丰富的想象力。

何家村舞马衔杯仿皮囊式银壶,仿游牧民族的皮囊式水壶造型,通高18.5厘米,口径2.2厘米,底径8.9至9.2厘米,重547克。

壶的造型采用的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皮囊的形状,壶身为扁圆形,一端开有竖筒状的小口,上面置有覆莲瓣式的壶盖,壶顶有银链和弓形的壶柄相连,这种形制,既便于外出骑猎携带,又便于日常生活使用,表现了唐代工匠在设计上的独具匠心。

银壶的两侧采用凸纹工艺各塑造出一匹奋首鼓尾、跃然起舞的骏马。壶上的骏马就是唐代有名的舞马形象。

何家村发现的金银器皿,展现了盛唐年间的金银器风采。这一时期的金A器皿仍然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像高足杯、折棱碗和器身凸凹变化的器物很流行,而这些大多是从中亚一带流传过来的器型。纹饰风格也同样明显带有异域文化的色彩。在一只银盘的盘底中央,用浅雕手法装饰了一只纯金的熊,憨态可掬。

唐代金银器不仅种类繁多,而且纹饰极为丰富。其特点是,初唐时期,无论器型还是纹饰,都具有明显的波斯萨珊朝风格,纹饰以凸棱、连珠纹及单点动物纹为常见。

另外,以纤细的缠枝忍冬、四瓣或八瓣花及线条简略的折枝花为主,花与人物相衬时结构松散。如八棱带柄杯、花银高足细柄杯、胡人像银扁壶及凸雕虎纹银壶,即是典型之器。

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唐窑藏歌舞伎八棱金杯,高6.5厘米,口径7厘米,足径4.3厘米。金杯腹以棱面为单位,各作一高浮雕男子,或歌舞、或捧物,神态自然。人物四周环以金珠,杯把作联珠圈状,指垫两侧各作高浮雕的老人头像,深鼻高目,长髯下垂,具波斯特色。

还有唐舞伎联珠柄八棱金杯,高6厘米,口径6厘米,金质。口沿外侈呈八角形,腹内收,为8棱,联珠环把,上有圆蔽遮。八棱圈足,足沿外撇。内壁素面,外壁口沿下和底沿上各饰一周联珠纹,杯身每棱饰一条联珠纹,将杯身分成8个长方形,每个长方形中有一舞伎,姿态各异。

唐歌舞狩猎纹八瓣银杯高5.1厘米,口径9.1厘米,足径3.8厘米,银杯为波斯流行样式。杯腹部分为8面,每面在鱼子地上分刻仕女游乐和男子狩猎纹,下腹莲瓣内各饰宝相花,圈足外壁刻六般覆莲。杯内在水波纹地中刻一象头,间以游鱼和莲叶,指垫上刻一大头鹿。

中唐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贵族官僚追求享乐日盛,金银器制品增多,波斯萨珊朝风格的造型已不能满足需要,转为兼收我国传统的铜器、陶器、漆器的器型。花鸟纹盛行,缠枝花、绶带纹丰满流畅,已具有团花的格局。

另外,人们把传统的龙、凤、虎、龟、人物和新出现的宝相花、折枝花、缠枝花、鸾鸟、鹦鹉等纹样巧妙地穿插组合,用忍冬纹作边饰图案,形成活泼清新、鸟语花香的唐代新风格。

这种类型的金银器仍然以陕西省西安南郊何家村窖藏最为典型。如刻花赤金碗,高5.5厘米,口径13.7厘米,足径6.7厘米。

碗壁锤出双层莲瓣,上层莲瓣内阴刻折枝花和鸳鸯、鹦鹉、鹿、狐狸等珍禽异兽,下层刻宝相花,其余部分可飞鸟流云,花卉等,皆以鱼子纹为地。此碗制作精细,纹饰富丽,为稀世珍品。

何家村唐掐丝团花金杯设计精巧,纹饰典雅。该杯高5.9厘米,口径6.8厘米,足径3.5厘米,圆形,侈口,束腰,圈足,有把。

杯内壁为素面,外壁饰大型六角掐丝团花5朵;团花之间空白处饰对称如意云头纹。把为环形,带翘尾,着杯时,食指插入圆形把内,拇指压住把尾。

何家村唐赤金走龙精美、异常而生动自然,高2至2.8厘米,长4厘米,金龙呈奔走状。用纤细的阴线刻出眉毛、眼睛和颈部的毛发,通体錾刻细密的鳞纹。

陕西省西安韩森寨纬十街也发现有唐蔓草花鸟纹八棱银杯,高5.3厘米,口径5.4至6.9厘米,足径3.1厘米,镀金。八曲侈口,腹和足均作八棱形,腰略束。

腹壁棱间饰以缠枝蔓草和花鸟相间的图案各4组,圈足面饰缠枝蔓草纹,环柄上有半圆形护手,护手上饰一展翅飞翔的鸿雁,下以萱草相称。地纹皆饰鱼子纹,刻工精细,富有生机,颇具匠心。

还有陕西省扶风法门寺唐真身舍利宝塔地宫中发现的鎏金龟形银盒,通高13厘米,长28厘米,宽15厘米,分体焊接成型,纹饰鎏金,整个造型作龟状,引颈昂首,瞪目张口,四足外露,以背壳作盖,内焊椭圆形子口架。

龟首及四足中空,龟首与腹部先套合后焊接,尾与腹亦焊接。背部饰龟背纹,外围鳞纹一周,首与四腿饰斜方格纹,内填篦纹,下颈,胸部饰双弦纹数道,以锥点纹作衬托,腹部满饰花蕊纹。造型手法写实,纹样逼真,给人以真实的艺术魅力。

唐代盛行煎茶法、点茶法,茶饼被奉为上品。平时,茶饼要悬挂高处,保持干燥。因此茶笼应运而生,最初使用竹篾编成的笼子,在陆羽《茶经》中称之为“莒”,也由底和盖组成。

如陕西扶风法门寺发现的唐鎏金镂空鸿雁球路纹银茶笼,高18.5厘米,口径15厘米,重654克,笼盖圆隆,直口,直腹,平底,有4足。笼盖和笼身做成子母口,笼盖顶上有个圆环扣,原本通过一个个相连的一串圆环,将笼盖与笼身连在一起,现在仍能看到盖顶有两个残存的圆环,笼身两侧各有一个焊接的圆钮,连着一个圆环以连接环串与棱形的提梁。

整个笼盖、笼身、笼底通体镂空球路纹网格花纹,内外层都鎏了银,使笼子非常通透明艳。同时,球路纹盖而上錾饰15只浮雕状飞鸿,球路纹笼体外壁也錾饰24只飞鸿,均作两两相对,并列飞翔。

对沿边、四足与鸿雁都鎏了金,在银链与提梁相连的口沿上缘还饰有一周莲瓣纹,下缘饰一周上下铸对的半体海棠纹与鱼子地纹,四足与笼底边沿铆接,由3个花瓣呈倒品字组成。装饰繁缛,技艺精湛。

这只法门寺银笼是与茶具放在一起。从其留在器物上的文字,知是唐僖宗在登基前所供奉的皇家之物,故笼子不是一般的竹编,而是用银来制作。因此,法门寺的银胎笼客观反映了持有者的身份地位的差异。

法门寺最早建于5世纪的北魏时代,东面是著名的古都西安。西安在唐代成为世界最大和最富庶的城市,而法门寺也在唐代成为规模宏大的皇家寺院,史书中曾记载法门寺塔下有地宫,地宫中埋藏的释迦牟尼的一节指骨舍利和无数珍宝。

法门寺地宫中珍藏着金光闪闪的宝函。宝函一层套着一层,最外面套的是檀香木,但已经已经朽烂,接下来是金、银、玉、珍珠镶嵌的各种宝函,一共套了8层。这八重宝函的精致足以让人们欣喜,其中有6件是金银制品。

第一重为宝珠顶单檐四门纯金塔。金塔高105毫米,塔顶为金质莲花朵捧托金珠顶,四面檐角翘起,阁额及檐下均饰菱纹。塔身四壁刻满纹饰,并且有4扇小金门,门的周围布满鱼子纹,门下部有象征性飞梯至塔座,小巧玲珑,金碧辉煌,盘为细颈鼓腰状,喇叭口径处雕12朵如意云头,鼓腰上二平行线连为4组三钴纹杆状十字团花,衬以珍珠纹腰底为莲瓣形,银柱托底也呈八瓣莲花状。间以三钴纹,柱底还有一墨书小字“南”,塔座为纯金方台,中立一小银柱,用以套置佛指舍利,仅11毫米高。

第一重塔状金宝函小巧玲珑,金碧辉煌。这个纯金塔的盖子揭开以后,在塔座的银柱上赫然套着一个白色的管子。这就是佛指舍利的影骨,是仿造真身舍利的一件玉器。而真正的佛指舍利被秘密地放在地宫的一个密龛里。锈迹斑斑的铁函里套着一重宝函,这是一个鎏金的银宝函。宝函造型方厚,四壁和顶上雕刻着45尊形态各异的菩萨像。这些神异的菩萨像,按照某种秩序排列。

何家村唐掐丝团花金杯

唐代金银器的造型主要有什么?

唐代金银器的造型主要有碗、杯、壶、盒、盆、罐、薰炉、薰球及剪刀、香囊、茶碾子,茶罗子、波罗子、提梁罐等。有些同种器物的造型也多种多样,如碗有六曲、六棱、八曲、八棱等。杯多作高足、环耳。盘有圆形、花瓣形、桃形等,其中盘口有菱花口、葵花口、桃形口、海棠口等。壶的造型也有圆形、方形等。

唐代金银器有哪些特点?

唐代是金银器艺术发展的顶峰,目前所出土的北朝及唐代前期的部分金银器皿的造型、纹饰都带萨珊朝金银器的风格,说明曾受到波斯金银器的影响。

唐代金银器

唐代金银器早期的装饰纹样多是用什么形式组成的?

唐代金银器的装饰纹样大都精致,有用毛雕的,有用浅浮雕的,在银色的器皿上鎏金花纹,具有金碧辉煌的艺术效果。早期的纹样多用忍冬纹。

唐代金银器的图片与介绍

如题
rthdtghdgdfg
文章标题: 唐代的那套金银器组合是干什么用的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21313.html
文章标签:组合  唐代  什么用  那套  金银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