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你可以永远相信中国共产党

时间: 2021-08-29 11:38:24 | 作者:共青团中央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3次

你可以永远相信中国共产党

你可以永远相信中国共产党

——从伟大建党精神说起

一百年前的那个夏天,十几个人从上海匆匆赶到嘉兴南湖,登上了一艘游船。那是个阴天,湖面上船只并不多,他们把船停在了一片僻静的水域。一位年轻女子坐在船头,仿佛在欣赏湖景。船舱内,一群人带着各地口音在热烈地讨论着,他们开的这个当时“连报纸上也没有一点报道”的会议,却成为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从只有50多名党员的组织,发展壮大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超大规模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第一次将这个问题的答案凝练成“伟大建党精神”。它的基本内容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概括起来短短32字,但蕴含着极为深刻的思想内涵。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在人类历史上,有这么一支队伍。

他们在漫漫征途中,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顽强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上演了世界军事史上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

这支队伍就是红军。

湘江战役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作为后卫部队,面对数万国民党军从三面挤压过来的时候,师长陈树湘率全师奋力拼杀,鏖战4天5夜,终于保障了红军主力安全渡过湘江,而三十四师却从6000人锐减到不足1000人,在分路突围中又损失惨重,数次渡江不成,被隔在湘江东岸。

腹部中弹受伤的陈树湘被几位战士用简易担架抬着转移,他在担架上忍着剧痛指挥。突然,抬担架的战士中弹倒下,他翻滚到田沟里。警卫员前去救护,他却推开警卫员,命令他们掩护其他战友突围。他把敌人引向自己,后因伤被俘。

敌人如获至宝,立即用担架将他抬往长沙邀功。陈树湘自知绝无生还的可能,于是乘敌不备,忍着剧痛用手伸进腹部的伤口,拼尽最后一丝力气绞断了自己的肠子,壮烈牺牲,实现了他“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9岁。

为什么这支这么年轻的队伍摧不垮、打不散,呈现出如此惊人的战斗力?原因就在于有坚定不移、百折不挠的革命理想信念。张闻天曾说过:“没有理想,不用说万里长征,红军连一千里都走不了。”

这种理想,不是随波逐流、不是盲目迷信、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在越辩越明的思想碰撞中领悟出的真理力量。

1921年1月,青年毛泽东在新民学会上发言,他赞成用俄国式的革命道路,他认为这是“诸路皆走不通了新发明的一条路”。他比较了社会民主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最终选择“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用阶级专政的方法,是可以预计效果的,故最宜采用”。

周恩来在叙述自己确立共产主义信仰的心路历程时表示:“我以前所谓‘谈主义,我便心跳’,那是我方到欧洲后对于一切主义开始推求比较时的心里,而现在我已得有坚决的信心了”“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传奔走。”

“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正是因为对真理的坚持,中国共产党才能在一次次挫折后奋起,正是因为对理想的坚守,才能在纷繁复杂的风险挑战中心明眼亮。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1934年,福建长汀,一位医术精湛的医院院长决定跟随红军长征。当时这位院长每个月收入是400银元,但他毅然放弃优厚待遇投身红军。他就是被誉为“红色华佗”的傅连暲。

傅连暲与中国共产党的相识,始于一位特殊的病人。1927年秋,南昌起义失败的部队向潮汕地区进军。傅连暲虽是一位基督徒,但在业余时间时常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一直心向红军。拒绝了国民党的几次利诱拉拢后,他带上了最好的医生为红军治疗。在医院,他见到了一位年轻的营长,护士判断他的腿伤严重,必须截肢,但这位营长却说:“如果不能战斗,那我还要生命干什么!”被感动的傅连暲决定采取保守疗法,每天替他消毒,用夹板固定,同时拿新鲜牛奶给他喝。每次清理伤口时,傅连暲都要用手术刀刮去他腿上的烂肉。他非但没喊一声痛,还和护士讲话。两个月后,他的伤奇迹般地好转了。

这位营长就是陈赓。

傅连暲的名字从此开始在红军将领和战士间流传开来。他亲眼看到红军除军阀,亲身听毛主席讲中国的革命形势,被这支队伍深深折服:“我在大革命以前,曾经觉得人生很苦恼……我把这些为革命流血的伤员医好了,也把自己的苦恼医好了。”他已经将自己作为红军的一员了,以至于1933年毛主席离开前往瑞金指挥作战后,他硬是叫挑夫将医院从长汀挑到了瑞金,成为了中共第一座正规的红色医院。

1934年,傅连暲随红军长征。在长征途中,傅连暲还数次遇险,甚至有一次连人带马落入河中,经战友全力救助才侥幸生还,但他的信念始终没有动摇。他说:“我相信,自己终有那么一天,能站在党旗下,向党交出一颗心,把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献给共产主义事业。”

傅连暲坚定话语的背后,正是中国共产党犹如星辰与灯塔般的信仰,使他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

时光穿梭到八十多年后。

2021年,北师大硕士毕业的黄文秀主动申请到家乡最为艰苦乐业县担任百坭村第一书记。大学期间,见识过繁华北京的她“愈发感觉到自己肩上有一种责任,那就是学成后建设家乡、报效祖国。”

驻村伊始,黄文秀就把裙装换为一身运动装,驻村两个月,黄文秀便走完了全村所有贫困户,并在扶贫日记里绘制了“民情地图”,清楚地标明贫困户们的家庭住址等信息。

“她曾给村里扶贫工作群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百坭村乡村振兴地表超强战队。”百坭村党支部书记周昌战回忆到。2021年8月的一天,黄文秀带队下屯入户,当天一直忙到晚上。“回来路上,遇到暴雨,道路塌方,文秀书记和我们一起钻树林、爬泥坡、蹚大水,直到凌晨才回到村部。”

山路弯弯,步履不停。驻村期间,为提高工作效率,黄文秀将在乡镇挂职时贷款买的私家车开到村里当工作车用。2021年3月26日,黄文秀驻村满一年,汽车行驶里程约2.5万公里,当天她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我心中的长征。”

短短一年时间,全村88户418人脱贫。2021年雨季,黄文秀刚刚回家陪护刚做完手术的父亲,但放心不下村里防洪工作的她冒雨回到百坭村,途中遭遇山洪不幸牺牲。

一个北京的研究生为什么来到偏远的农村工作?面对这样的疑问,黄文秀说“百色是我的家乡,更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作为一名党员,我有什么理由不回来呢?”“女儿回乡后一心扑在工作上,是党培养了她,她为党的事业作出了贡献,我为她骄傲!”黄文秀的父亲黄忠杰说。

中国共产党人的选择,“决非为一衣一食之自为计,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有衣有食也”。为了这样的初心使命,彭湃抛弃“鸦飞不过的田产”投身革命,俞秀松立志“做一个有利于国、有利于民的东南西北的人”,邓中夏在狱中坚信“一个人能为了最多数中国民众的利益,为了勤劳大众的利益而死,这是虽死犹生,比泰山还重”……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长征途中女红军“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是因为红军是老百姓自己的队伍;廖俊波甘当一位“樵夫”,是因为他坚信“帮老百姓干活、保障群众利益,怎么干都不过分”;张定宇身患绝症,依然在奋战防疫的第一线,是因为他深深地知道:“我们已经站在一个风暴眼上,必须保卫我们的武汉,保卫武汉人民!”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因永葆赤子之心,这个时代先锋有了薪火相传的制胜法宝;因砥砺复兴之志,这个民族脊梁有了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

还有一位中国共产党员,他的妻子、两个弟弟、还有一个堂妹,一个侄子五位亲人先后为新中国的成立而牺牲。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他又一次毅然把儿子送上战场。他就是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1950年,新婚燕尔的毛岸英请求入朝作战,许多人劝阻,毛主席却说:“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他不去谁还去!”仅仅一个月后,毛岸英牺牲在朝鲜,与近20万名中华儿女一起埋骨他乡。

据毛主席的卫士李家骥回忆:“在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时,主席听到后很突然,先是拿起烟,又把烟丢了回去。回过头,他又想点烟,火柴盒放在前面,但他就跟没看到一样,一直在口袋里翻。泪水在眼里打转,但是明显不想让你看出来他在哭,但是我们心里明镜得很,他的泪水比我们还要多,还要疼,那是他最亲爱的儿子啊。”

可毛主席说:“我作为党中央的主席,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又派谁的儿子去呢?”“打仗总是要死人的……岸英是一个普通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进行斗争就要做好牺牲的准备。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名可查的牺牲烈士就高达370万人;步入新时代,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全党上下令行禁止、统一行动。全国460万个基层党组织,3900多万名党员、干部战斗在抗疫一线,1300万党员参加志愿服务,广大党员自觉捐款,为疫情防控真情奉献,近400名党员、干部为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献出宝贵生命。

在新时代脱贫攻坚斗争中,从2021年起向扶贫村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到2021年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负责人,最后到2021年底,全国累计选派25.5万驻村工作队、300多万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多万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始终奋战在扶贫一线,截止打赢全面脱贫攻坚战,已经有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永远定格乡村扶贫路上;英雄从未走远,用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牺牲一切的精神在一代代党员间星火相传。

面对2021年6月外军的一次悍然挑衅,“清澈的爱,只为中国”,18岁的陈祥榕和战友们写下这样的战斗口号,在打退数倍于己的来犯之敌后,这位来自闽东的小战士与其他三位英烈,营长陈红军、战士肖思远、战士王焯冉一起牺牲在了万里外喀喇昆仑的雪域高原。

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因为他们深知,自己投身的是民族复兴的千秋伟业,肩负的是人民幸福的重担万钧。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在重庆红岩烈士纪念馆,展示着一份“狱中八条”。

这是1949年11月,重庆解放前夕,被关押在白公馆、渣滓洞的江姐和她的战友们以对党的赤诚忠心,在走向刑场前秘密总结讨论经验教训,用生命和鲜血写就铁骨铮言。他们为之奋斗一生的新中国已经成立,但他们却没能够看上一眼真正的五星红旗。

什么是忠诚?为了正义的事业无条件地付出自己的一切叫做忠诚。

还有一位共产党员,在事业最艰难的时候,靠着一面画在墙上的党旗坚持了下来。她就是“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张桂梅至今还印象深刻的,就是初中时曾参演过学校的歌剧《江姐》,她至今随口还能来上几句唱段。每当自己遇到困难想放弃时,她心里想的是“拿自己和革命先辈比比,觉得也没那么难”“受革命先烈影响,受党教育多年,我把党的声誉看得很重,把共产党员这个称号看得很重。”

在滇西深贫山区坚守教育事业数十年,身患重症、生活清贫的张桂梅拖着病体,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建立华坪女子高级中学10多年来,张桂梅家访超过1600户,行程11万多公里,走到了许多大山里“汽车轮子到不了的地方”,帮助了1800多名贫困女孩圆了大学梦。

在学校事业最艰难的时候,全校仅剩8名老师,看到其中有6个是党员。她一下子就有了底气,看到了希望。“如果在战争年代,哪怕阵地上只剩下一个党员了,都不会让这个阵地丢掉!我们有6个党员,怎么能轻易丢掉这个扶贫的阵地!”连党旗都买不起的她,带领老师们在墙上画了一面党旗,把入党誓词写在党旗上,对着它郑重宣誓。

一辈子对党忠诚、一辈子为民奉献。从古到今,只有中国共产党人发自肺腑地坚信“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正因如此,“对党忠诚”才有了最深厚的价值底蕴,才有了最磅礴的力量源泉。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通过百年历史去理解这32字——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决定了党的思想优势;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决定了党的政治优势;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决定了党的精神优势;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决定了党的道德优势。

伟大建党精神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从奋斗征程的起点就形成了鲜明政治品格,拥有了强大精神力量,它将始终鼓舞着全党和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学习伟大建党精神,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参考资料:《重磅!任仲平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曲青山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宣讲报告》

——————————

执笔:南平青年讲师团林檬、雷希颖、李健、郭绍航

文章标题: 你可以永远相信中国共产党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20768.html
文章标签:政党(党派)  政治  历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