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18-19世纪为什么奥地利没有吞并托斯卡纳大公国

时间: 2021-08-22 00:58:29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7次

18-19世纪为什么奥地利没有吞并托斯卡纳大公国

大公国的举隅

在拿破仑战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至少出现过8个大公国。大部分的大公国都是建立在拿破仑时代及其后的维也纳会议,并是共组德意志邦联的成员国:
托斯卡纳大公国(1569年─1860年,后来成为意大利的一部分) 伯格大公国(1806年─1813年,后来成为普鲁士的一部分) 维尔茨堡大公国(1806年─1814年,后来成为巴伐利亚的一部分) 巴登大公国(1806年─1918年,自从1871年成为德国的一部分) 黑森-达姆施塔特大公国(1806年─1918年,自从1871年成为德国的一部分) 芬兰大公国(1809年─1917年与俄罗斯组共主邦联,1917年后成为共和国) 法兰克福大公国(1810年─1813年,之后成为德国的一部分) 波兹那大公国(1815年─1848年,后来成为普鲁士的一部分) 卢森堡大公国(1815年迄今,与荷兰组共主邦联直到1839年) 梅克伦堡-什未林大公国(1815年─1918年,自从1871年成为德国的一部分) 梅克伦堡-斯特雷利茨大公国(1815年─1918年,自从1871年成为德国的一部分) 萨克森-魏玛-艾森纳赫大公国(1815年─1918年,自从1871年成为德国的一部分) 奥顿伯格大公国(1846年─1918年,自从1871年成为德国的一部分) 克拉科大公国(1846年─1918年与奥地利组共主邦联,后来成为波兰的一部分)

欧洲的卢森堡安道尔 这些小国为何没被吞并?

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月亮很难代表我的心,我的爱意全在文章里!

梵蒂冈:加里波第统一了意大利,最后打了教皇国,在进罗马城之前,想要把以台伯河为界,把罗马城西部给教皇建立新的主权国家,结果教皇不同意,觉得这是大不敬,意大利军队接管整个城市没收了所有教会财产后,他就只好进梵蒂冈城堡居住,并且再也不出来,自称”梵蒂冈的囚徒”,还一度禁止意大利天主教徒担任意大利公职【显然很难实行,因为意大利人都是天主教徒,连加里波第也一直都非常尊敬教皇】。加里波第一开始想直接进驻梵蒂冈城,把教皇一切世俗权力都消灭了,结果轮到意大利国内的民众不同意了,他们都是天主教徒,觉得这样做太恶心了,加里波第只好作罢。过了很多年,这样的对峙显然不合时宜,而意大利显然也不可能去吞并教皇国【想想看全世界那么多天主教徒,想想看意大利那么多天主教徒,结果你控制了天主教徒的精神领袖的全部地盘,让他住的地方都变成意大利的地方,内政上简直就是专门想丢民心,国际关系上简直就是找打;】于是就签了拉特兰条约,双方和解。梵蒂冈照片列支敦士登:该国是一个伯爵的直属领地。该伯爵一开始在奥地利有一座叫做列支敦士登的城堡,他效忠哈布斯堡家族,整天打仗立功,得到了一大堆地,但是都是别的封建贵族而非神罗皇帝直接分封的,他并没有直属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地,就没有神罗议会的位子,所以他就到处找,结果给他找到了。然后后来拿破仑来了神罗解散,神罗皇帝退位,列支敦士登的大公就没有任何封建义务了。他作为一个独立邦国加入了拿破仑的莱茵联邦,并在莱茵联邦解散后开始正式获得主权地位,成为德意志邦联的成员国,属于奥地利的势力范围之内。普奥战争后,德意志联邦解散,他们直接解散掉自己的80人小军队宣布中立,接着找奥地利来庇护自己,列支敦士登的大公还一直住在奥地利,和哈布斯堡家族关系良好,奥地利也就懒得并他。一战时奥地利节节败退,就在战争结束前找了瑞士来保护自己,直到现在。该国太小了,又只有奥地利和瑞士两个邻国,不是找奥地利就是找瑞士来保护。奥地利首先庇护他但是懒得吞并他,因为该国一向与自己关系良好,国君还住在自己首都,吞并了没什么利益还影响不好,除非他想主动给我否则我没有必要主动去吞并。然后就是瑞士了,作为一个永久中立国他不能够去吞并其他国家。

卢森堡:该国其实没什么民族啊之类的,听住在德国西部的朋友们说他们都听得懂那个什么所谓的卢森堡语,感觉比东部的德国人说的德语还容易懂。卢森堡首先是一个勃艮第的卢森堡家族的领地,比现在要大好多,后来各种联姻啊,卢森堡家族就式微了,地盘就被哈布斯堡家族拿走了,最后法国大革命又把哈布斯堡家族赶走了,法国人吞并了卢森堡。

卢森堡拿破仑战争后和又在巴黎条约里被规定和荷兰做共主邦联。但是里面的人都有点像德意志人,还有一个很厉害的大堡垒,号称北方直布罗陀,地理位置重要,所以然后后来作为让步荷兰国王就允许卢森堡加入德意志邦联,并因此允许普鲁士驻军。结果普奥战争之后德意志邦联解散了,按理来说普鲁士就不享有在卢森堡的特权了。在普奥战争中普鲁士答应同意法国在比利时和卢森堡的霸权地位,换得法国的中立。结果战争打完了,普鲁士竟然背信弃义了。

卢森堡风景

于是接着19世纪有一个卢森堡危机,荷兰想把卢森堡的宗主权卖给法国的拿破仑三世,在卢森堡有驻军的普鲁士首相俾斯麦不信守让法国拥有该地霸权的承诺,居然就不高兴,他们就差点打起来了。然后英国还有各个列强因为担心出现欧洲大战,就来调解了。显然列强各方为了维持均势,都不想法兰西或者普鲁士在卢森堡独大,特别是英国,因为他在大陆上最铁杆的盟友比利时的安全,将会因为这个大堡垒加入法普中的任何一方受到威胁。于是最后就是普鲁士答应撤军,法国也不买卢森堡了。看起来普鲁士要撤军,法国不买卢森堡,两方都没沾便宜,不过因为卢森堡留在俾斯麦搞的那个什么德意志关税联盟里面,其实相当于把卢森堡纳入了德国势力范围。

后来一战德国佬入侵了卢森堡,卢森堡的亲德大公就允许德国兵驻扎,但是国际地位上声称中立。接着德国被打烂了,战胜国比利时想要吞并卢森堡,而国内又有共和主义者想要搞民*主,结果就是换了个民*主主义的没那么亲德的大公,还搞了君主立宪制;国际上呢就和比利时成立了比卢经济货币联盟,相当于归属到了比利时的势力范围里面。德国佬后来二战又来了又被打烂了,于是卢森堡的独立就再也没有威胁了。

卢森堡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他的战略意义,使得其邻国不敢吞掉他,怕得罪其他国家,引发战争。法国想吞,怕得罪德国,德国两次吞,结果最后都被毁灭性地打败了,比利时想吞,结果自己不够强大,可能不好消化,就只敢把卢森堡纳入自己势力范围。

安道尔:该国因抵抗穆斯林入侵有功,被查理曼大帝给予“独立”地位,就是一个附庸国,因为各种原因主权归于了乌戈尔教区主教。【直到现在乌戈尔主教也是安道尔的一位国家元首。】该主教象征着西班牙的影响力吧。后来这个主教找了个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的贵族作自己的保护者,最后这个保护者各种联姻啊之类的,位子就被法国的富瓦伯爵继承了,就变成了:一个加泰罗尼亚的主教得了一块地,找了个加泰罗尼亚贵族来帮忙保护,结果这个加泰罗尼亚贵族搞来搞去成了个法国人,加泰罗尼亚来的乌戈尔主教就不干了,他们就吵了起来。

解决方法就是阿拉贡王国斡旋两方签了个条约,双方共享主权,安道尔向双方进贡。后来有两次安道尔还真的给阿拉贡吞并了。不过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又把他吐了出来。最后富瓦伯爵的这个安道尔大公的称号传了给纳瓦尔国王,然后又传给了法国国王,法国国王亨利四世就再次明令规定(Edict)自己和那个主教是安道尔大公。他之所以没办法拿走安道尔,是碍于继承法里的规定,具体是啥我不记得,反正他本来想传位给他的一个能够同时集成他在法国的地,纳瓦尔的地和安道尔的地的妹妹,结果那个妹妹早于他去世了,为了尽可能大地确保自己能管的地方的最大化就承认安道尔双方共管,反正主教也就是墙头草,实际上是法国最大。

安道尔地理位置示意图

后来大革命时法国的革命派拒绝拿贡品,相当于把安道尔直接放给乌戈尔主教,这时的安道尔失去了法国庇护,旁边挨着个大块头西班牙,于是乌戈尔主教就到处与西班牙不合作,然后拿破仑上台了就求着拿破仑来做大公,拿破仑答应了。拿破仑在入侵西班牙后又指名道姓试图把安道尔并入法属加泰罗尼亚,结果地方官居然忘了把这块地登进自己的册子里,然后安道尔抓住这个机会塞贡品给拿破仑。【相当于要拿破仑承认自己是保护国而非被吞并的领土】拿破仑有很多大事情要办而且担心丢脸就又答应了,结果安道尔又逃过了一劫。

19世纪时支持法国影响力和西班牙影响力的双方还打了场内战,死了一个人,最后签了个 Pont dels Escalls 条约,什么也没改变。

二战前也有两次动荡,首先是安道尔的年轻人发动暴动,搞了个共和国,结果法国来了几十个警察平定了暴动,但是把局势搞定就走了。有一个俄国探险家跑来说自己是大公鲍里斯一世,还对可怜的主教宣战,然后被西班牙警察抓走了。总而言之,后来法国也不好吞安道尔,西班牙也不好吞,就安安稳稳地做了缓冲国。纳粹德国还曾经教唆西班牙独裁者佛朗哥去吞并,佛朗哥觉得没面子就没打。

总而言之安道尔的保全靠两个因素:

1.夹在西班牙和法国之间,两边都不想吞并什么安道尔来得罪对方。

2.在一方的确不想管或者打败对方,从而能够吞并的时候,因为安道尔太小了,吞并了看起来完完全全是欺负人,安道尔又没什么吞并的价值,为了国际形象又放了他一马。

圣马力诺:该国是因为有一个名叫圣马里诺的圣徒行了神迹,治好了一个罗马女贵族的病,女贵族就送了个山给他,那天就是该国国庆节。然后连年战乱,圣马力诺的这个山就集合了许多修道院和其他延伸产业,然后集合成一个大的圣马力诺修道院,然后还有一个相当于议会的“家长会议”,后来实际意义上组成了城邦。在中世纪时期周边的一些主教很想拿自己的领地吞并这个城邦,然后圣马力诺修道院就请教皇仲裁,教皇最后判定该国是独立国家,就没人敢动了。

圣马力诺的士兵其实非常善战,经常出国做雇佣兵。周围的各种小邦国小领地的领主前来侵犯多次,但是都被打败了;圣马力诺也试过扩张,但是死了很多人觉得没意义,就再也不往外打了。随着时间演进,圣马力诺周围的领地都被并入教皇国。在各种斗智斗勇后,作为唯一的邻国的教皇国保证了圣马力诺的独立。

拿破仑来了,因为政体都是共和国,不仅相近,而且圣马力诺还是老资格共和国,法国没有吞并圣马力诺,还想送土地送大炮送小麦送出海口,圣马力诺人只要了小麦。维也纳会议上基于正统原则【就是尽可能回复战前秩序】也没有乱动这块劳什子地方。意大利独立战争中,圣马力诺之前帮助意大利统一的一个大将加里波第逃脱遭周边国家报复,于是意大利统一后,就把圣马力诺视为友邦,而并没有吞并,作为对圣马力诺的帮助的回报。双方签订条约,圣马力诺作为意大利的保护国。

圣马力诺修道院

后来圣马力诺一般在遇到战争时都是宣布中立,然后鼓励圣马力诺人作为志愿兵加入意大利军队参战。二战期间圣马力诺中世纪以来首次被入侵,又是被打得落花流水的德国佬在逃回老家的路上干的,不过他们只是驻军,因为顾忌意大利的原因并没有正式宣战也没有接管民政。后来美国人来了,和德国人在圣马力诺山下开战,圣马力诺的居民就进了他们的城堡驻守,看山下的兵打,然后自己的修士就救助双方的伤员。战果就是德国佬继续跑,盟军把圣马力诺还给了圣马力诺人。

该国之所以保持独立,是因为他抵抗住了所有的邻国的侵袭,后来邻国变成只有一个后,又和他们保持了良好的附庸关系,所以一直没有出问题。

蓝瘦,香菇,读者来了不评论,老大不给我发工资!

一部国外纪录片 以前在电视上播出过 叫哈布斯堡帝国 主角是个外国老头在那里讲讲讲 集数还挺长 7集好像

现在找不到资源 求到底叫什么
哈布斯堡王朝(德语:Habsburg),也称哈普斯堡王朝(Hapsburg),是欧洲历史上最为显赫,统治地域最广的王室之一。

其家族成员曾出任罗马人民的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273年—1291年,1298年—1308年,1438年—1742年,1745年—1806年),奥地利公爵(1282年—1453年)、大公(1453年—1804年)、奥地利帝国皇帝(1804年—1918年),匈牙利国王(1526年—1918年),波希米亚国王(1526年—1918年),西班牙国王(1516年—1700年),葡萄牙国王(1580年—1640年),墨西哥皇帝[注 1](1864年—1867年)和今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境内及南部斯拉夫地区若干王国、公国的国王、大公与公爵。

16世纪中叶查理五世退位後,哈布斯堡家族分为奥地利与西班牙两个分支,前者占据神圣罗马帝国的帝位,称奥地利哈布斯堡皇朝,後者则为西班牙国王,统治西班牙、西属尼德兰、意大利南部的那不勒斯王国、撒丁王国以及美洲新世界的广袤领土,称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但由於多代近支联姻,西班牙分支在1700年,奥地利分支在1740年相继男嗣断绝。西班牙王位落入法国皇室波旁家族之手;而奥地利分支与洛林家族联姻,帝国皇帝查理六世之女玛丽亚·特蕾西亚嫁於洛林公爵、托斯卡纳大公弗兰茨·斯蒂芬,并依据《国本诏书》继承了奥地利、匈牙利与波希米亚等家族领地,由此创建了哈布斯堡-洛林皇朝,1745年弗兰茨·斯蒂芬当选为帝国皇帝。
哈布斯堡家族发源於阿尔萨斯,後扩张至瑞士北部的阿尔高州,并在1020年筑起鹰堡(英语:Habsburg Castle),名为哈布斯堡,并逐渐将势力扩展到莱茵河西岸流域。1273年,哈布斯堡公爵鲁道夫一世当选罗马人民的国王(但未加冕为皇帝)。1282年12月27日鲁道夫一世夺取被波希米亚国王奥托卡二世占有的奥地利与施蒂利希公国,旋即分封於自己的两个儿子阿尔布雷希特与鲁道夫,自此奥地利划归哈布斯堡皇室拥有长达600馀年,直至於一战战败为止。

鲁道夫一世1291年逝世後,拿骚家族的阿道夫被选举为国王,但因其与英国结盟很快遭到厌弃,鲁道夫一世之子阿尔布雷希特被选为对立国王,并在1298年击败阿道夫,正式登基。1308年,阿尔布雷希特一世被自己的侄子士瓦本的约翰杀害,自此後虽然阿尔布雷希特的次子腓特烈曾被选举为对立国王,并与巴伐利亚的路德维希四世共治,然而其後的100年间哈布斯堡家族的势力开始退缩到以奥地利为主的家族领地,并把南阿尔萨斯、布赖施高(Breisgau)和帝国内的其他一些领地陆续划入治下。14世纪期间,新成立的瑞士联邦不断向德国南部扩张,导致哈布斯堡家族失去祖先建立的鹰堡。自此,哈布斯堡王朝的基地正式由瑞士南部的鹰堡,转移到下奥地利的维也纳,哈布斯堡家族也被称为奥地利家族。奥地利公国 编辑
哈布斯堡家族在失去神圣罗马帝位後,继续保有奥地利与施蒂利希为领地。历任奥地利公爵都不断地扩大公国的统治范围,并在14世纪中叶开始自称「大公」,以期与选帝侯的权位相抗衡,但该称号未得到皇帝查理四世的承认。

1547年哈布斯堡王朝在欧洲领地示意图
哈布斯堡家族将奥地利公国划分为若干个省统治,这最终导致了内外奥地利分治。1379年,哈布斯堡家族的两位兄弟,阿尔布雷希特三世(Albrecht III)和利奥波德三世(Leopold III)签定协议。阿尔布雷希特的子孙将拥有奥地利大公国(後来被称为下奥地利),即今日的奥地利中东部,利奥波德的後裔则坐拥外奥地利公国,统治领域包括今日奥地利西部、南阿尔萨斯和位於德国西南领地。

奥地利内外分治的局面,并没有因为1450年阿尔布雷希特支系的绝嗣而统一,利奥波德支系的两个分支老蒂罗尔支系和施蒂里亚支系控制着不同的领土。直至1490年老蒂罗尔支系绝嗣,哈布斯堡家族领地才由施蒂里亚支系的马克西米连一世(Maximilian I)统一。

重登神圣罗马帝位 编辑
1422年,阿尔布雷希特支系的阿尔布雷希特五世迎娶了神圣罗马皇帝兼匈牙利及波希米亚国王西吉斯蒙德唯一的庶女卢森堡的伊丽莎白,并被指定为西吉斯蒙德的继承人。1437年,西吉斯蒙德病逝,阿尔布雷希特於次年陆续即位为罗马人民的国王、匈牙利国王及波希米亚国王(阿尔布雷希特二世,未加冕为皇帝)。由此以後,哈布斯堡家族一直把持神圣罗马帝国皇位(1742年-1745年间除外),直至帝国覆亡。

1439年,阿尔布雷希特英年早逝,遗下一名遗腹子拉迪斯劳斯。奥地利公爵和神圣罗马帝国皇位随後由阿尔布雷希特的远房堂弟腓特烈三世继承,拉迪斯劳斯一出生就继承了匈牙利及波希米亚国王(分别称拉斯洛五世及拉迪斯拉夫一世)。但不幸的是,这位哈布斯堡幼主很快被人所害,使家族丧失了对匈牙利和波希米亚的统治。

1453年11月23日,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三世正式将奥地利公国提升为大公国,使哈布斯堡家族乃至奥地利在欧洲的地位都大大提高,也为皇朝的进一步扩展提供了基础,王朝逐渐步入鼎盛期。

散叶欧洲各国 编辑
哈布斯堡皇室的权势,在腓特烈三世之子马克西米连一世统治期间(1493年-1519年),通过皇室联姻,得以进一步增强。

马克西米连本人,於1477年8月18日迎娶勃艮地公爵独女玛利(Mary of Burgundy)。这段姻缘,将属於勃艮第公国的,自法国北部至荷兰、比利时的领地通通并入哈布斯堡皇室领地。

马克西米连的儿子美男子菲利浦,於1496年迎娶西班牙女王储胡安娜,开创了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不过,菲利浦将母亲勃艮地公爵的领地也带入西班牙王室,种下了西班牙与法兰西冲突的火种。

马克西米连的孙子,日後的神圣罗马皇帝费迪南一世於1521年5月25日 迎娶了波希米亚郡主安妮(Anne of Bohemia),次年,费迪南的妹妹玛利亚郡主(Maria of Austria)嫁与匈牙利兼波希米亚国王路易二世(Louis II of Hungary & Bohemia),这两段婚姻为日後奥地利吞并波希米亚和奥匈合组二元帝国埋下伏线。

哈布斯堡王朝正是通过联姻在欧洲的影响,使帝国的势力大大增强。

查理五世称霸欧洲 编辑

1525年的帕维亚之战,西班牙大败法国,接替为西欧的第一强权
马克西米连精心安排的政治婚姻,使他的孙子查理五世成为欧洲的霸主。

1506年,查理的父亲美男子菲利浦英年早逝,查理便继承了勃艮地公爵一职,成为了尼德兰(今日的荷兰和比利时)的统治者。

1516年,查理的外祖父,阿拉贡国王费迪南二世病逝,查理因此成为了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自此,西班牙全国、意大利南部的西西里岛、萨丁岛、那不勒斯王国以及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都成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管治领域。

1519年,查理的祖父,神圣罗马皇帝马西米连一世病逝,查理继承帝位成为查理五世,并承继了家族对奥地利和阿尔萨斯的管治。

此时,查理五世成了统治最多领土的欧洲君主,不过仍然不断出征,如对付基督新教徒以及奥斯曼帝国的入侵。因此,查理五世所统治国家的内政,多由他的代理人处理,在西班牙的代理人是他的儿子菲利浦王子,而在奥地利是他的弟弟费迪南大公。虽然,哈布斯堡皇朝的领地面积已冠全欧,但皇朝为扩张而进行的征战并未止歇。

1521年,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发觉其国被哈布斯堡领土包围,於是攻击西班牙在意大利的属地,再次引起两国的冲突。法国遭遇灾难性败绩,先後在比克卡会战(1522年)、帕维亚之战(1525年,弗朗索瓦本人被虏)受挫。结果,被查理俘虏的弗朗索瓦退出战争,再次放弃米兰予西班牙;弗朗索瓦一世为了取得自由,不惜签订割让勃艮地(给查理)、布列塔尼(给英王亨利八世)等领土的屈辱条约。但弗朗索瓦一世一回到法国,就宣布撕毁条约,拒绝割让土地给查理和英国。

1525年,查理五世在帕维亚之战中大败法国,使很多义大利及德意志人感到意外,令人担心他将会继续扩张势力。很快地,教宗克莱孟七世倒戈支持法国及义大利一些重要城邦,以上帝的名义宣布,弗朗索瓦一世与查理五世所签订的割地条约无效;克莱孟七世还主动参与针对哈布斯堡帝国的科涅克同盟战争(英语:War of the League of Cognac)(1526-1529年)。查理五世因此勃然大怒,加上查理渐渐厌倦克莱孟七世教宗干预他认为与宗教毫无关系的事务,所以在1527年攻陷罗马,使教宗蒙羞。结果,以後克莱孟七世与继任的教宗在与世俗势力交往时,都显得加倍谨慎,不敢违背西班牙国王。1529年,教宗与查理签署巴塞隆那和约,建立更和谐关系。西班牙正式成为天主教的保护者,而查理被教宗加冕为意大利国王(伦巴第);因为教宗需要查理的西班牙出兵,以推翻趁机自立的佛罗伦萨共和国。1533年,教宗克勉七世拒绝让英王亨利八世离婚,主要原因是他不希望触怒查理五世,令罗马再度被洗劫。

重夺匈牙利波希米亚 编辑

1526年後匈牙利领土的瓜分
皇家匈牙利 特兰西瓦尼亚
奥斯曼帝国 哈布斯堡奥地利
1526年8月29日,匈牙利兼波希米亚国王路易二世与奥斯曼帝国蘇丹「奇迹王」蘇莱曼一世,在匈牙利首都布达(布达佩斯)以南约200公里的摩哈赤激战,史称第一次摩哈赤战役。土耳其军战胜匈牙利军,路易不幸战死沙场。

但奥斯曼帝国并无长期占领匈牙利,反而在9月时撤军。此时,神圣罗马皇帝查理五世的弟弟,奥地利大公斐迪南一世以路易的姐夫身分,继承匈牙利和波希米亚国王。虽然在匈牙利出现了争位者,但很快便被打败,靠著奥斯曼帝国的保护才在匈牙利东部立足。自此,波希米亚、摩拉维亚和名义上的匈牙利一直在哈布斯堡皇朝的管治之下(1699年奥地利大公兼皇帝利奥波德一世统一全部的匈牙利),直至1918年。而西里西亚(今日波兰南部)也暂时成为哈布斯堡皇朝的领地。
文章标题: 18-19世纪为什么奥地利没有吞并托斯卡纳大公国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20131.html
文章标签:大公国  奥地利  吞并  世纪  托斯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