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明末明廷每年投入辽东的军饷是多少 总计又是多少

时间: 2021-08-20 09:03:58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9次

明末明廷每年投入辽东的军饷是多少 总计又是多少

明末崇祯时期,辽东军普通大头兵的月饷是几钱银子?普通卫所兵是多少?剿匪军是多少?

崇祯对朝务的勤勉和生活上的简朴在中国几千年皇帝史上都是罕见的。他总是鸡鸣就起床,深夜都不睡觉,往往焦劳成疾。他节俭自律,不近女色,宫里从来没有宴乐之事。
  崇祯初年,为了节省国库开支,他下令大幅度地裁撤边防驿站,因为他认为驿站的存在,既让来往的官员揩了国家的油,同时还得养大量的驿卒。裁撤的结果是导致大批因失业而无法生存的驿卒纷纷加入了农民起义的行列,在这些默默无闻的驿卒中,有一个就是后来闻名天下的李自成。而崇祯裁撤驿站,据统计,所节约的开支仅仅为30万两银子,大约相当于皇宫一个月的支出。
  为了支持对后金的战争,崇祯帝不得不大幅增加赋税,名曰“三饷”——辽饷、剿饷和练饷。三饷是赋役征收之外的掠夺性的财政措施,依军需决定征收额,其加派额直线上升,从而引起广泛的社会不满,起义不断。
  崇祯16年(公元1643年),发展壮大的李自成在西安建立了大顺政权,百万大军相继攻陷了平阳和太原,大明王朝的心脏北京城已指日可下。无计可施的崇祯帝特地召见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和户部、兵部的官员们,讨论放弃宁远,调吴三桂军队紧急护卫北京。但吴襄提出,如果让吴三桂护卫北京,大约需要100万两银子的军需。崇祯帝向户部提出要解决这一问题,但国库里的存储竟然仅有区区40万两。户部的官员面对崇祯帝严峻的责骂无计可施,而与此同时,崇祯帝个人的财产却丰厚无比。为此,大臣们反复上疏恳请,希望崇祯帝能拿出属于他个人财产以充军饷。崇祯帝向大臣哭穷说:“私财业已用尽。”左都御史李邦华真着急了,也顾不得是否当众顶撞圣上了,他说社稷已危,皇上还吝惜那些身外之物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话已说得再明白不过了,崇祯却顾左右而言它,始终不肯拿出一分一厘来保卫他的江山。等李自成攻占北京后,从宫内搜出的白银多达3700多万两,黄金和其他珠宝还不在其中。
因此,为了安定军心,发配给每名军士给田五十亩和耕牛农具。
卫所兵也是几两(但比大头兵多一些。而剿匪兵的就更多了(但到了晚明的最后几年,因为朝廷腐败,三个兵种就几乎没有什么军饷了
三钱
没几个

谁能告诉我,明末辽东女真族与明朝廷关于山海关以外的领土争夺的过程。

袁崇焕所建立的宁锦防线是如何被攻破的?n山海关以内的领土在吴三桂领清军南下之前,有哪些被侵占过?
  松锦大战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松锦大战松锦大战,又称松锦之战,是由皇太极发动,明、清双方各投入十多万大军,从崇祯十二年(清崇德四年)(1639年)二月,到崇祯十五年(清崇德七年)(1642年)四月,战争经历了三年,此役是明清双方的最后关键一役。

  名称: 松锦大战
  地点: 松山,锦州
  时间: 1639年2月—1642年4月
  参战方: 明朝,清朝
  结果: 明军战败
  参战方兵力: 明军 约23万,清军约13万
  伤亡情况: 明军 53783,清军约14000
  主要指挥官: 明军 洪承畴,清军 皇太极
  结果:: 明朝辽东防线仅剩下山海关、宁远
  明朝其他将领: 杨国柱、唐通、祖大寿、吴三桂等
  清朝其他将领: 济尔哈朗、多尔衮、多铎等

  目录

  背景
  过程
  胜败分析清朝方面
  明朝方面
  影响背景
  过程
  胜败分析 清朝方面
  明朝方面
  影响
  展开编辑本段背景
  崇祯十二年(1639年)明廷调任洪承畴为蓟辽总督,系东北边防,防卫清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三月,皇太极命郑亲王济尔哈朗、多罗贝勒多铎等人领兵修筑义州城(辽宁义县),“驻扎屯田,令明山海关外宁锦地方不得耕种”,锦州守将祖大寿向明廷报称:“锦城米仅供月余,而豆则未及一月,倘狡虏声警再殷,宁锦气脉中断,则松、杏、锦三城势已岌岌,朝不逾夕矣。”明廷命洪承畴领王朴、杨国柱、唐通、白广恩、曹变蛟、马科、王廷臣、吴三桂八总兵,步骑十三万,援锦州解围。洪承畴不敢冒进,驻扎宁远,窥探锦州势态。由于当时明朝财政困难,兵部尚书陈新甲主张速战速决,催承畴进军。崇祯十四年七月二十六日承畴在宁远誓师,率八总兵、十三万人,二十八日抵锦州城南乳峰山一带,二十九日,命总兵杨国柱率领所部攻打西石门,杨国柱中箭身亡。后双方在乳峰山战事胶著,“清人兵马,死伤甚多”,清军失利,几至溃败。
  编辑本段过程
  崇祯十四年八月十八日皇太极带病急援,“上行急,鼻衄不止”,昼夜兼行500余里,到达锦州城北的戚家堡(辽宁锦县齐家堡),紧紧包围在松山一带,洪承畴与清军决战于松山、锦州地区,皇太极秘令阿济格突袭塔山,趁潮落时夺取明军屯积在笔架山的粮草十二堆。明军“因饷乏,议回宁远就食”,决定分成两路突围,届时“各帅争驰,马步自相蹂践”,总兵吴三桂、王朴等逃入杏山,总兵马科、李辅明等奔入塔山。承畴等人突围未成,困守松山城,几次组织突围,皆告失败,不久“转饷路绝,阖城食尽”,松山副将夏承德遣人密约降清,以为内应。崇祯十五年(1642年)二月十八日城陷,总兵邱民仰、王廷臣、曹变蛟被杀,洪承畴、祖大乐兵败被俘至沈阳,三月八日,祖大寿率部献城归降,清军占领锦州。四月二十二日,清军用红衣大炮轰毁杏山城垣,副将吕品奇率部不战而降,松山、锦州、杏山三城尽没,至此松锦大战结束。洪承畴为表示忠于明室,宣布绝食,到了五月剃发降清。洪承畴投降以后,明朝不知道他已经变节,思宗闻之大震,辍朝特赐祭九坛,祭到第九坛的时候,又得到军报,说洪承畴降清了,京城大哗。据《清太宗实录》记载:“是役也,计斩杀敌众五万三千七百八十三,获马七千四百四十匹,甲胄九千三百四十六件。明兵自杏山,南至塔山,赴海死者甚众,所弃马匹、甲胄以数万计。海中浮尸漂荡,多如雁鹜。”松锦大战标榜著明朝在辽东防御体系的完全崩溃,明朝在辽东的最后防线仅剩下山海关的吴三桂部。
  编辑本段胜败分析
  清朝方面
  自皇太极即位以后,审时度势,对明清之间将不可避免的要进行一次大决战是作了充分的各方面准备的,如进行内政改革,加强君权,对外入侵朝鲜,与其结盟,征服蒙古,与其联合,于是孤立了明朝。因此,清不仅上下团结一致,而且又无后顾之忧。所以,它就有了充足的人力和物力投入这场战争,从而保证了松锦大战赢得胜利。   另外,皇太极在松锦大战中,战略打击目标的选择,作战时机的掌握,用兵方略和临阵指挥等方面都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最为突出的是:他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如以往八旗精兵良将善于奔袭野战之长,为了避其不长于攻坚城之短,因此在松锦大战中,始终采取围城打援的战术,不仅消灭了洪承畴率领的十三万援军,而且困逼松山、锦州、杏山的明军守将献城投降,摧毁了明军经营多年的宁锦防线,为进取中原铺平了道路。
  明朝方面
  这次松锦大战失败,致使关外明军精锐尽丧,松锦杏三城俱失,造成这种惨败的最根本的原因是明廷的政治腐败,在此战役中反映尤为突出的有以下几点:   1 盲目催战。当时崇祯皇帝、兵部尚书陈新甲等人,偏信“原属刑曹,本不知兵”的辽东监军张若麒轻敌冒进之言,一味催战。因此,洪承畴“轻进顿师,进不能突围,退不能善后,形见势绌,……遂使重臣宿将选率骁骑,十万之众,覆没殆尽”。   2 督监不和。蓟辽总督洪承畴根据关外兵力和锦州守将祖大寿“逼以车营,毋轻战”的意见,主张且战且守,步步为营,逐步向前推进以解锦州之围。而监军张若麒却反对,“振臂奋袂,扶兵之势,收督臣之权,纵心指挥”,于是明军“但知有张兵部,不知有洪都督,而督臣始无可为矣”。总督和监军两者互相掣肘,明军不知所从。   3 指挥失误。洪承畴虽然精通兵家权谋,由于考虑到个人的得失安危,所以屈从于陈新甲、张若麒等人的权势。当“陈新甲趣之,未免轻进以顿师”时,他就孤军深入;当“张若麒惑之,倏焉退师以就饷”时,他就率军南逃。因此,洪承畴在指挥作战上,表现出犹豫和动摇,这就必然导致明军失败。   4 将官畏死。明军在松山与清军对阵时,兵员和火器都胜于清军,本应决一死战以解锦州之围,但是一些明军将领畏死,却弃战南逃,如总兵王朴为了自己活命,不顾全军安危,违约先遁,造成明军松山大败。又如明廷为了解救洪承畴,命顺天巡抚杨绳武、兵部侍郎范志完率军赴松山解围,可是“皆敛兵不敢出”。
  编辑本段影响
  松山、锦州、塔山、杏山四城失陷,祖大寿举城投降,致使“九塞之精锐,中国之粮刍,尽付一掷,竟莫能续御,而庙社以墟矣!”京师大震,王朴以“首逃”之罪被逮捕,法司开庭审讯。御史郝晋发言:“六镇罪同,皆宜死。”“三桂实辽左之将,不战而逃,奈何反加提督”。兵部尚书陈新甲覆议,“但姑念其(吴三桂)守宁远有功,可与李辅明、白广恩、唐通等贬秩,充为事官。”独斩王朴,崇祯十五年五月十九日处死王朴。职方郎中张若麒被处以死刑,兵部职方主事马绍愉给予削籍的处分。三桂受到降级处分,镇守宁远。松锦大战标榜着明朝在辽东防御体系的完全崩溃,明朝在辽东的最后防线仅剩下山海关的吴三桂部。   从此,明朝山海关外,仅剩下宁远一座孤城,关宁锦防线彻底被摧毁。在此次战役中,虽然明军由于上层指挥的失误而遭遇惨败,但广大明军将士“视死如归,鲜有乞降者。拥荷其将,立于海中,伸臂冀蔽,俾不中箭,不失敬礼,死而后已”(《沈馆录》卷三,页十六),蹈海死者以数万计,展现出了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令后人感叹。   时人谈迁的评价:九塞之精锐,中国之粮刍,尽付一掷,竟莫能续御,而庙社以墟矣!
袁崇焕死后,他一手建立起来的关宁锦防线仍然存在了十四年,十四年之中,清军始终无法突破这道防线。如果不是吴三桂投清,山海关的屏障作用可能会持续更长时间。但清军可以选择绕过山海关进攻明朝,花费了巨大人力物力修建的长城只是一道摆设。明朝灭亡的问题并不是袁崇焕与一道长城就能解决的。袁崇焕的继任者孙承宗继续了袁崇焕的军事思想,而袁崇焕手下仅存的猛将祖大寿与何可纲也依然在为大明奋力拼杀,只是崇祯随后又罢免了孙承宗,祖大寿也最终投降了清朝。

明朝的军饷是依靠哪些方面?

明朝的军饷,依靠“屯粮”、“盐引”、“民运”和“京运”四个途径来解决。“屯粮”指由军屯士卒交纳的税粮;“盐引”指用盐引换取的商屯粮;“民运”指从民田上征收的税粮;“京运”指由户部太仓库拨付的存银。

明朝前期的军饷,基本上由“屯粮”和“盐引”解决。明朝建立后,明政府曾大规模推行军屯和商屯。开国之后,明太祖即“令军士屯田自食”,要求卫所军卒,一部分负责戍守,一部分从事屯垦。具体的戍守比例,开始没有统一的规制,洪武二十一年(1388)规定:“凡卫所冲要都会及王府护卫,军士以十之五屯田,余卫所以十之四。”洪武二十五年改定全国卫所皆以十之七屯种,十之三守城。永乐二年(1404)明成祖又规定边地卫所“每百户止选老弱三十名下屯,替回精壮守城”,即七分守城,三分屯种。这样,就形成了内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种,边地七分守城、三分屯种的制度。不过,各地执行情况千差万别,“又有二八、四六、一九、中半等例,皆以田地肥瘠、地方缓冲为差”。每名军卒种田五十亩为一分,又或百亩,或七十亩,或三十亩、二十亩不等,并可得到耕牛、农具的资助,收成之后须向政府交纳赋税,叫做“屯田子粒”。初亩税一斗,建文四年(1402)改为“每军田一分,正粮十二石,收贮屯仓,听本军支用;余粮十二石,给本卫官军俸粮”。即亩税2斗4升。永乐二十年(1422)又改为亩税1斗2升,遂为定制。明初各都司卫所屯田数额高达896350.4顷。内地军屯“实收子粒,足以充军食之半”。屯粮不足的部分,由“民运”支付。边地卫所,屯田军卒比例较少,屯粮缺欠较多,如由“民运”支付,路途遥远,运费很高,于是明政府又大力提倡商屯。商屯就是朝廷利用对食盐的专卖权,招诱商人到边境地区出资募民屯田,把收获的粮食交给当地政府充作军饷,然后向政府领取“盐引”,到指定盐场支取食盐,贩卖获利。这就叫做“开中”法。洪武四年(1371)定中盐则例,规定商人按道里远近,交纳5石至1石不等的粮食,可向政府换取l小引(200斤)盐引。后来则例屡有更改,“率视时缓急、米直高下、中纳者利否”而定。由于商屯的发展,明政府“不烦转输”,便可“坐得刍粮,以佐军兴”。

宣德以后,由于官豪势要侵占屯田,将校侵暴屯卒,加以吏治败坏,军屯逐渐遭到破坏,屯田子粒逐年下降。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政府又于弘治五年(1492)令商人纳银代粟,“每引输银三、四钱有差”,商屯也随之废弛。再加上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农民大批破产流亡,政府从民田上征收的赋税不断减少,军饷开支只得仰赖于国库。从正统开始,明廷便需按年补助边镇守军的粮饷,称为“年例”,由京运支付。后来,随着募兵制的大规模推广,年例的数额不断增多。弘治年间,各边年例银约43万两,嘉靖时增至270万两,万历时高达480万两,此后仍不断增加。巨额的军费开支,成为明政府的沉重负担,最后弄到太仓银库空虚,入不敷出。到嘉靖后期,明廷只得采取饮鸩止渴的办法,增加田赋,名为加派。从万历末年到崇祯十二年(1639),以辽饷、剿饷、练饷为名的几项加派,一共增赋1670多万两。超过常年岁入1倍以上。

明朝的军饷在各个时期的来源有什么不同?

明朝前期的军饷,基本上由“屯粮”和“盐引”解决。明朝建立后,明政府曾大规模推行军屯和商屯。开国之后,明太祖即“令军士屯田自食”,要求卫所军卒,一部分负责戍守,一部分从事屯垦。具体的戍守比例,开始没有统一的规制,洪武二十一年(1388)规定:“凡卫所冲要都会及王府护卫,军士以十之五屯田,余卫所以十之四。”洪武二十五年改定全国卫所皆以十之七屯种,十之三守城。永乐二年(1404)明成祖又规定边地卫所“每百户止选老弱三十名下屯,替回精壮守城”,即七分守城,三分屯种。这样,就形成了内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种,边地七分守城、三分屯种的制度。不过,各地执行情况千差万别,“又有二八、四六、一九、中半等例,皆以田地肥瘠、地方缓冲为差”。每名军卒种田五十亩为一分,又或百亩,或七十亩,或三十亩、二十亩不等,并可得到耕牛、农具的资助,收成之后须向政府交纳赋税,叫做“屯田子粒”。初亩税一斗,建文四年(1402)改为“每军田一分,正粮十二石,收贮屯仓,听本军支用;余粮十二石,给本卫官军俸粮”。即亩税2斗4升。永乐二十年(1422)又改为亩税1斗2升,遂为定制。明初各都司卫所屯田数额高达896350.4顷。内地军屯“实收子粒,足以充军食之半”。屯粮不足的部分,由“民运”支付。边地卫所,屯田军卒比例较少,屯粮缺欠较多,如由“民运”支付,路途遥远,运费很高,于是明政府又大力提倡商屯。商屯就是朝廷利用对食盐的专卖权,招诱商人到边境地区出资募民屯田,把收获的粮食交给当地政府充作军饷,然后向政府领取“盐引”,到指定盐场支取食盐,贩卖获利。这就叫做“开中”法。洪武四年(1371)定中盐则例,规定商人按道里远近,交纳5石至1石不等的粮食,可向政府换取l小引(200斤)盐引。后来则例屡有更改,“率视时缓急、米直高下、中纳者利否”而定。由于商屯的发展,明政府“不烦转输”,便可“坐得刍粮,以佐军兴”。

宣德以后,由于官豪势要侵占屯田,将校侵暴屯卒,加以吏治败坏,军屯逐渐遭到破坏,屯田子粒逐年下降。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政府又于弘治五年(1492)令商人纳银代粟,“每引输银三、四钱有差”,商屯也随之废弛。再加上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农民大批破产流亡,政府从民田上征收的赋税不断减少,军饷开支只得仰赖于国库。从正统开始,明廷便需按年补助边镇守军的粮饷,称为“年例”,由京运支付。后来,随着募兵制的大规模推广,年例的数额不断增多。弘治年间,各边年例银约43万两,嘉靖时增至270万两,万历时高达480万两,此后仍不断增加。巨额的军费开支,成为明政府的沉重负担,最后弄到太仓银库空虚,入不敷出。到嘉靖后期,明廷只得采取饮鸩止渴的办法,增加田赋,名为加派。从万历末年到崇祯十二年(1639),以辽饷、剿饷、练饷为名的几项加派,一共增赋1670多万两。超过常年岁入1倍以上。

袁崇焕读后感主要怎么弄?介绍介绍吧。。。

1.简述袁矫制处死毛文龙的原因,经过以及对时代的影响;比郭开杀李牧,秦桧杀岳飞,张国焘肃反更加恶劣。

2. 表面死因:私斩毛文龙,未兑现5年平辽的诺言,但没有“通敌”这一罪名,“通敌”是清妖征服中国,实现“满汉一家”后灵魂穿越到崇祯身上以崇祯的身份安到袁崇焕身上的罪名。

3.真正的死因: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款则斩帅,纵敌长驱,顿兵不战。及至城下,援兵四集,尽行遣散。又潜携喇嘛,坚请入城。

明帝国山河破碎,内忧外患:土地兼并严重,以袁崇焕为表率的官僚集团仗着手中权力蚕食鲸吞,什么都要,就是不要脸,什么都吃,就是不吃亏。明王朝在辽东每年投入价值白银大几百万两的军饷物资,袁崇焕等人上下其手,亏空插赏。

袁崇焕还不满足,趁着辽东处于小冰河时期、粮食歉收、长期被封锁导致粮价飞涨的机会,不顾国家民族利益,向异族死敌卖粮发国难财,类似后世某些FB分子将美国盟友援助的盘尼西林贩卖到黑市上流入法西斯强盗之手。

4.文明的悲剧:中国的事情,只要一沾上“官僚”二字,准坏事。封建王朝时期,加个官僚就是“官僚封建注意”,到资本注意时期,加个官僚就是“官僚资本注意”,官僚掌控了权力、国家资源,而且没有限制,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国力被大大削弱,明王朝的农耕文明明明比清妖这种处于奴隶社会时期的体制先进得多,在官僚的巧取豪夺之下战斗力却大大下降,而清妖实现“满汉一家”,跟官僚杂交之后,除了劫掠百姓,巧取豪夺外,遇上外敌,表现得比明王朝更加腐朽,更加无耻。

5.即使崇祯不被袁崇焕忽悠,大明也会灭亡,袁之死的意义在于崇祯没能建立一个能够约束官僚胡作非为的体制,只能在袁崇焕犯下滔天罪行后将他千刀万剐,偏偏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死的危险。”众所周知,资本运转,有个“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已经很疯狂,而用少量投入,贿赂九千岁魏公公、东林党大佬钱龙锡,用“五年平辽”忽悠崇祯骗取权力,运作国家资源为私人牟利所产生的“利润”,其利润恐怕就不仅仅是“百分之三百”,其利润远远超过现代的军火、贩毒。

一个满口“忠君爱国”的袁崇焕倒下去,千百个好话说尽,坏事做绝的袁崇焕站起来,他们为了官僚阶层自身的利益,巧取豪夺,置国家前途于不顾,甚至到了亡国灭种的时候,也没有停止他们丧心病狂的行为。最终的结局是,明王朝覆灭,大批官僚投降清妖,和异族强盗实现了“民族融合”,产生了一个新的杂种统治阶层——满清贵族&汉族官僚集团,继续骑在百姓头上敲骨吸髓。

6.就这么个贪婪、歹毒的官僚、奸贼,先是被清妖给翻案,清末河南人袁世凯为了找个好祖宗,便自认是广东人(也有人说是广西人)袁崇焕的灰孙子,然后又有一批人在清妖的基础上把袁捧到天上去。到了今天,先是海外袁氏宗亲会砸了几亿钱进去对袁进行肉麻吹捧,跟着有那么些个砖家、叫兽、甚至我党党员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把这个贪婪、歹毒的官僚、奸贼捧为“民族英雄”,不知道这是不是传说中的“学术腐败”?

顾炎武说:士大夫无耻,是谓国耻。
大功不抵过,过亦不损功
——谈谈袁崇焕的功与过、是和非
一、明朝辽东战略形势的演变和天启初至崇祯初辽东形势的三次突变
在论及袁崇焕功过是非的时候,我们不能不对天启初至崇祯初辽东形势的三次突变给予高度的重视,这是不容回避也回避不了的问题。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明朝建国后在辽东的战略形势的演变——
有明一代,边患最重。
先是逃离中原的元朝残部及其后裔退居塞上,从长城北部不断袭扰明朝;而在辽东,当女真人逐渐发展壮大、特别是建州女真奴尔哈赤异军突起之后,很快就取代了北元而成为明朝的心腹大患。
回顾明朝在辽东的战略,辽宁大学历史系的孙文良先生、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的李治亭先生在他们的论文《论袁崇焕的军事思想》中提出:其形势的演变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变化。
笔者认为,这是符合当时的历史现实的。
现在来看明朝建国后辽东形势演变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明初到万历初,为辽东稳定发展时期。
早在明洪武初年,太祖朱元璋就将东北划为“二十五个卫、一百三十八个所、二州、一盟。”随着太祖、太宗及其后继者对辽东统治的加强,到隆庆朝李成梁经略辽东二十二年,可以说辽东已经达到了“全盛”。在这一时期,明朝的战略是战守结合:一面防守,一面经常出塞与北元交战,从而以战固守。正如《明史》盛赞李成梁之“师出必捷,威震绝域”,所谓“边师武功之盛,二百年未有也。”
第二阶段,从万历中期到萨尔浒之战,近三十年间,明朝在辽东的基本战略逐渐改为以守为主。
万历十九年后,李成梁解任十年,辽东镇“八易大将,戎务尽弛,战守无资,辽事大坏”。万历二十九年,明廷不得已又召李成梁出山、第二次出任辽东镇守总兵官。这时候努尔哈赤已起兵复仇,南征北战东杀西伐,一步一步完成了对建州三卫诸部、海西女真四部以及远在黑龙江、库页岛的东海女真大部的统一,势力业已日渐强大起来。
而与此相反,由于明朝对女真采取分化、离间等极端错误的政策,终于自食其果:不仅对辽东的统治逐渐衰落,更严重的是李成梁在其后八年以贪婪残暴手段对辽东的压迫,明朝对辽东的统治已经到了几乎瓦解的边缘。
就在“辽事大坏”的情势下,熊廷弼于万历三十六年巡按辽东,他针对“边将好捣巢,辄生衅端”的任意胡为,提出了“防边以守为上,缮垣建堡”的战略,也就是以城堡和墙垣作为固守的依托。这一战略得以实施,也的确对辽东当时动荡的形势暂时起到了一定的稳定作用。
想不到十一年后,明廷以倾国之兵云集辽沈,企图一举消灭努尔哈赤,却不料五天之内却被努尔哈赤彻底摧垮,辽东暂时稳定的形势改变了。
文章标题: 明末明廷每年投入辽东的军饷是多少 总计又是多少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19984.html
文章标签:辽东  军饷  又是  明末  总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