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贾母鸳鸯解读下篇(新解红楼二十五)

时间: 2021-08-19 13:40:28 | 作者:随狂风去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5次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贾母鸳鸯解读下篇(新解红楼二十五)

上文给出线索,看官们大约心里已对贾母“身份”有了些许猜测......

那么,“灶君诞”究竟和贾母生辰有什么关系呢?

灶君,也称灶神,又称“灶王奶奶”,古代汉族特有的神衹。

玉皇大帝封祂的职衔是“九天东厨司命太乙元皇定福奏善天尊”,专管人间烟火,为一家一族祸福富贵之所系,是为“家族之神”。

贾母老人家整日间高乐,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即使后来贾府穷极,几十两银子的宴席也不曾断过,和灶王奶奶一比,好似还真有那么点意思在内。

只是,在我的解析中,对于捕风捉影之事,一贯是摒弃的。

作者君解读红楼,讲的是证据,这条原则自首文发出开始,就从未变过。

这条线索一定另有玄机!

灶神的诞辰是每年八月初三,作为中华民族千家万户的家族之神,在祂身上,每年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日子——请灶神。

“请灶神”的日子,是在每年正月初四,以保佑全家上下来年消灾降福、富贵平安。此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一直保存到今天。

至于明清时期,那更不用说,“请灶神”无论在官方还是民间,都占有重要的祭祀地位。

那么,正月初四有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呢?

有!

1368年正月初四,这一天,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国,国号:大明!

朱元璋选在正月初四这一天登基建国,有两个原因。

第一,这一天是整个汉民族请神的日子,是个良辰吉日,要请的神仙就是前面说的灶神,是当时官方和民间共同的重要节日;

第二,宋太祖赵匡胤也是在正月初四,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大宋。

大明初建时,朱元璋最初想法是明继宋统,打出旗号乃是“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钱谦益《国初群雄事略》中对此有详细记述。

法统继承是极重要之事,涉及到新政权的合法性问题,只是后来因种种现实因素,朱元璋才遮遮掩掩改成继元制,我暗戳戳猜测他估计是为了元朝前所未有的庞大领土之故。

朱元璋死后,大批大臣们跳出来,否定元朝,继元还是继宋,这在明代也是个热点问题,士大夫们吵吵了几百年。

无论如何,正月初四,是大明建国的日子,以我们今天的观念来看,这一天是明朝的国庆节。

由此可推,贾母指代的,非是“灶君奶奶”,她的寓意,正是大明国这个国家。

贾母,是为大明江山社稷在书中人格化的体现。

作者于书中暗伏隐线,先是提醒读者“巨眼”注意贾母生日“八月初三”这个具体日期,此日期同样是“灶神”生辰,而国家臣民们“请灶神”的日子是正月初四,这一天,正好是明朝立国之日。

若说是巧合,也未免太巧,一年365天,偏偏两个日子都能对上,这就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了。

证据也不只生日这一项。

癸酉本中,第八十三回,甄宝玉送玉,前文解读为大明北方正统朝廷被毁,“送玉”指代国权的转移。

而甄宝玉离开贾府后短短一两日,贾母便突然病重,随即药石无效、撒手人寰。书中时间如此巧合,可见贾母之死,也是影射着大明国家的灭亡。

再有,前面有讲宁国府为明朝朱棣帝系,荣国府为朱权宁王系,贾母身为荣宁二府老太君,地位最高,也暗指她为大明国的人格化身,在儒家思想体系里,“国家”的概念,高于君王。

她的两个亲孙子,贾珠和贾宝玉,都指代“国家权力”,两相对照,这个设定也是相得益彰,极为恰当。

知道诸位要问贾政影射什么,此处先不讲,留待专解贾政时再说,贾政身上的谜,一点不比贾母贾宝玉差。

回过头来,再看鸳鸯。

鸳鸯作为贾母的贴身婢女,代为处理贾母一应事务,而贾母又影射的是大明国,那明朝廷中日常处理国事的又是谁呢?

是内阁,准确地讲,是内阁首辅!

这里必须得讲讲明王朝的权力架构体系了,以便大家更容易理解后文。

明王朝顶层权力,是一分为三的。分别掌握在皇帝、内阁和司礼监手中。越到明王朝后期,这种权力分配的特点就越明显。

各地督抚奏章递到京城,先是内阁“票拟”,即用“小票墨书”,在奏章上附上内阁的处理意见;

接着“票拟”的奏章递送至皇帝,皇帝先看内阁意见,再予以批复。

如果内阁的建议符合皇帝想法,用朱笔提个“准”字,如果皇帝有自己的考虑,则会用朱笔详细回复,以指示内阁办理。

以上方式,称为“批红”。

由此可见,“票拟”和“批红”,实为明帝国两项最高国家权力,没有之一。内阁每天的工作,就是“票拟”,皇帝每天的工作,则是“批红”。

帝国很大,每天发生的事情很多,各地光总督、巡抚、布政使一级的人都有上百个,再加上近千的京官,其中不少还是都察院御史这类超级喷子,还有宗室、勋贵、武将各种官吏。

所以帝国每日各种各样的奏章车载斗量,皇帝也是人,根本吃不消这么大的工作量,看都看不过来,更别说批复了。

于是司礼监应运而生,承担一部分披红,分担皇帝的工作压力。

勤快点的皇帝,比如崇祯,尽量多干活,司礼监的权就稍微小些;遇上懒一点的,比如正德、天启,几乎所有批红权都委给司礼监,那领班太监的权力就大得惊人,几乎等同于皇权,明代大太监如刘瑾、魏忠贤就是这么产生的。

但实际操作上,无论皇帝多么勤快,至明中后期,内阁和司礼监所处理的国家事务,还是占了绝大多数,皇帝亲自批红的,只占极少数。

对明王朝这样幅员辽阔的中央大帝国来讲,就算某地发个小型水灾,哪里又抗税了之类,都属鸡毛蒜皮之事,皇帝大人看都懒的看,由内阁和司礼监处理就完事。

而在贾府内院,权力架构也大致如此。鸳鸯就似内阁,王熙凤则似司礼监,互相牵制协作,共同处理贾府具体事务。

以前讲过凤姐儿影射的是魏忠贤,换到此处,也正好对应。红楼作者之笔,实有神鬼莫测之能,隐藏布局之深,令人叹为观止。

那么,大明历代那么多首辅,鸳鸯她影射的是谁呢?

这得从癸酉本中找答案。

基本上读过癸酉本的,有三不爽。

一不爽文字枯燥乏味;二不爽宝钗嫁给贾雨村为妾;三不爽则是鸳鸯诬陷抗敌有功的小红,致使林黛玉误杀小红,悔恨之下自尽身亡。

鸳鸯前后的大幅转变,确实让读者有些想不通。

但我要说的是,鸳鸯诬陷林红玉,其实正是人性受到真正考验时的正常反应,雪芹之笔,写下的正是人性的复杂之处。

纵观红楼全书中的主要角色,没有哪个是完美无缺的。每一个人,善中有恶,恶中有善,人心中的光明与黑暗,有时就在一瞬之间。

红楼原名“风月宝鉴”,正面照出来是美人,背面照出却是骷髅,作者正是要说明,此书是面镜子,照出了人心中的善与恶、正与邪。

鸳鸯前面的“善”,后面的“恶”,前后形成鲜明对比,这正是全书“宝鉴”之作用,红楼没有完美的人物角色,鸳鸯也不例外。

黛玉杀林红玉,已知是影射崇祯杀袁崇焕,中间起到关键作用的鸳鸯,她,究竟是在影射谁?

尽管一直想避开袁崇焕的话题,不愿陷入争论之中,但终究还是避无可避,袁崇焕之死,看来真的要给大家好好聊聊了。

原来在元春那一篇时说过,袁崇焕此人,是关键历史节点的关键人物。他的命运,非他自己所能掌控,他之生死,与历史大势紧密相关。

即所谓:时势造英雄也。

但是,时势不仅能造就英雄,也能天发杀机。

如果他在明与后金的大战中胜了,那他就是民族英雄、擎天巨柱;反之,他败了,那就必死无疑,因为,无论国家还是民族,都承担不起他失败的后果。

袁崇焕,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蓟辽总督,兼督登、莱、天津军务。

换个通俗易懂的说法,袁督师是大明国防部长兼北方战线总司令,战区管辖范围包括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北部、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这地盘有多大,诸位在地图上看一眼就知道。

袁督师大约每年花600万两军费,天启六年明朝岁入正好600万两......这个数字意味着全国上下,基本上都在勒紧裤腰带支持袁崇焕,如果没有辽饷、关银等收入撑着,估计大明朝当时就得玩完。

崇祯一登基,立马召见袁崇焕,无他,袁督师此时名气太大了。天启六年宁远大战,袁督师取得辉煌胜利,极其耀眼,崇祯还在当御弟时,便是袁督师的小迷弟。

崇祯召见袁崇焕这段,便是著名的“平台召对”,网友们戏称为“平台浪对”。

明清时帝王与大臣见面,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大朝会,通常在每年元旦、冬至举行,会上不处理政务,更似一种仪式;

第二种为御门听政,就是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常朝”;

第三种称为“召对”,乃是皇帝就某项国策单独问政于大臣,规格很高,做臣子的一般将“召对”视为极大的荣耀。

比如申时行在万历朝当了近十年首辅,一共被“召对”九次。致仕之后,他把这九次召对详详细细、事无巨遗地记录下来,还取了个名字,《召对录》

申时行在《召对录》序言中,先把万历和自己吹了一通,什么“隆古圣哲,都俞一堂”,“宣室召问,柏梁和歌”,就差说君乃尧舜,臣为周吕了。申大人脸皮,还是有点厚的,当然,脸皮不够厚的人,估计也当不了首辅。

“召对”已经很高档了,比“召对”更高级的,就是“平台召对”。在“平台”这个地方进行“召对”在明清两代中,有极其重要的政治意义。

袁崇焕这次大家都知道,在清朝,也有过一次重要的“平台召对”。

1838年,道光皇帝于平台召见林则徐,以帝王之身,亲自安排林则徐入宫的交通工具,每次召对,都吩咐给林则徐垫上毡垫。

召对结束后,林则徐即任钦差大臣,入广州查处禁烟。1839年,虎门销烟,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

每逢国家危难之时,“平台召对”就会现身,就会有人临危受命,带着君王的支持,满朝文武和天下万民的期望,奋力去挽天倾于既倒。

只是这“平台召对”似乎有点不太吉利,每一次事都没怎么办好,也不知为什么。

按史料记载,崇祯在平台见到袁崇焕,这段过程我也不知道怎么去形容,基本上袁崇焕说什么,崇祯就信什么。

比如“五年平辽”一类的大话,比如袁崇焕要钱要权,崇祯一律深信不疑再加全力支持。大约类似于现在的粉丝见到了爱豆,反正爱豆说啥都是正确的。

总之,一场庄严肃穆、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平台召对”,被俩人搞成了粉丝爱豆平台见面会,对此我也是无力吐槽。

好罢,权给了,钱给了,人也给了,下面就要看袁督师的了。

咱就不说啥“五年平辽”了,我们都知道你是欺负粉丝崇祯不懂业务,说点好话“聊慰上意”,只要守好山海关,拒敌于国门之外,那也不枉全国人民省出口粮支持你,守住了,也是大功一件。

偏偏袁督师他没守住.....

1629年十月,天寒地冻的日子,东北老林子里估计日子不好过,10万后金军跑了几千里,绕道内蒙古,击败袁崇焕增援军事重镇遵化的四千关宁铁骑,一战而下,从河北撕开明朝防线,破墙入寨。八旗骑兵如水银泻地般散入华北大地,主力则直逼北京。

平津告急!京师告急!大明告急!

明朝建国以来第二次北京保卫战爆发,史称“己巳之变”。

遵化既下,面对八旗骑兵,华北平原再也无险可挡。仅仅破口二十天后,后金军兵临北京城下,北京攻防大战开始。

受益于近年来袁崇焕问题的升温,这一战连边边角角的史料都被找了出来,整个过程早被网友们扒了个干干净净,这里我就不再赘述了,想了解的可自己找来看。

明朝北京城周边,乃是帝国北方精华荟萃之地,人口密集,财富众多。

这一下皇太极跑进来,烧杀抢掠,北方糜烂。数百万人流离失所、难以计数的天量财富被破坏和掠夺,京师北京城亦被包围。

这罪过,就算崇祯下罪己诏,也担不起,满朝文武,除了蓟辽督师袁崇焕,恐怕也没人担的起。

同时,崇祯对袁崇焕也产生了怀疑,你咋就不拦截后金军呢?

不仅崇祯怀疑,即使三百多年后的今天,这事还是说不清。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中的看法是:袁崇焕担心野战难以取胜,欲靠北京坚城以拒敌,避免浪战白白损耗兵力。

这个推测应该是正确的,因为翻开袁崇焕履历,你会发现,袁督师他真的只会守城.....

宁远大捷,便是典型的守城战。

袁崇焕的遭遇深刻地揭示了一个道理,如果手艺没学全,关键时刻掉了链子,是要悲剧的。

我前面就讲过,关键历史节点的关键事,不能坏事,否则,无论国家还是民族,都承担不起失败的后果。

袁崇焕没守住,导致后金军进入富庶敏感的京畿地区,赤地千里。这锅,只能他背,锦衣卫迅速出动,袁崇焕,下狱。

下狱归下狱,崇祯又没说要杀袁督师,粉丝对爱豆嘛,总是比较宽容的。我们要理解崇祯此时只是一个十八岁的年轻人,而且长于深宫,当皇帝前,也没见过啥大场面。

很快,各路勤王兵马赶到,后金军一看不妙,带着抢来的人口和财富,迅速撤退。要问皇太极和满洲军事贵族们此时有没有逐鹿天下的心思,那是没有的。

这次入寇,本质还是东北那地儿太苦寒,吃饱穿暖不容易,后金的根本目的,就是抢点生活用品过日子罢了。

明末小冰河时期,明朝北方和后金,其实都是苦哈哈,区别只在于,明朝这边还能喝稀饭,后金那边,连稀饭都喝不起。

后金军退了,摆在崇祯和大臣们眼前的第一件事,就是袁崇焕该怎么处理。

杀了,崇祯有些不忍,粉丝杀爱豆,这是很大逆不道的。

袁崇焕在军中也素有威望,实话实说,关宁军其实就是袁家军。袁崇焕三大心腹之一的赵率教,虽然已在“己巳之变”中战死,但另两位祖大寿、何日纲还在,如果杀了袁崇焕,关宁军还肯不肯拼死作战,那就真的要打个问号了。

不仅如此,袁崇焕两榜进士出身,在朝中并非光杆司令,同气连枝的同年、门生也不是吃素的,他还抱的有大腿,他的恩主,乃是当时内阁大学士钱龙锡。

但是,八个月后,袁崇焕,凌迟处死。

从袁崇焕下狱到处死,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史书一直语焉不详。

黄宗羲说,当时刚刚入阁的周延儒和即将启用的温体仁,为扳倒挡在前面的钱龙锡极其党羽,诬陷袁崇焕“通虏谋叛”,才致崇祯最终下决定,杀了袁崇焕。

这一说法有没有根据呢?

还是有一些。

清代诗人张鉴《蝇须馆诗话》中,有一篇《温体仁家书》,温体仁在写给弟弟的信中自承其事。

节录一段。

......崇焕之擒,吾密疏实启其端,此亦报国之一念也。

......后金入犯,皆繇袁崇焕以五年灭虏欺皇上。而阴与华亭奸辅,临邑罪枢,密谋款敌,遂引之长驱,以胁城下之盟。及敌逼潞河,华亭犹大言恃逆督为长城,奸党交口和之。吾不得不密疏特纠,以破群欺。逆督既擒,奸辅胆落,复挑祖大寿引兵东行,以为怙逆地。吾不得不再疏以坚圣断,两疏俱留中,故不抄传。

不得不说首辅就是首辅,一封家信都写的惊心动魄、文采飞扬。

信中“华亭奸辅”,指的内阁大学士钱龙锡,“逆督”则指的袁崇焕,密奏中袁崇焕罪名是“临邑罪枢,密谋款敌,遂引之长驱,以胁城下之盟”,简单点说,就是“通虏谋叛”。

袁崇焕于崇祯二年十二月下狱;

半个月后,周延儒入阁;

温体仁崇祯三年六月入阁;

崇祯三年八月,袁崇焕被处死。

从这个时间线看,袁崇焕之死,周延儒和温体仁大约是脱不了关系的。

无论他们是为了扳倒钱龙锡一党也好,还是真的认为袁崇焕通敌叛国也罢,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后人之中,不少人认为是他俩联手诬陷了袁崇焕,致使崇祯自毁长城,误杀了袁崇焕。

很显然,红楼作者便是秉持这一看法。

周延儒和温体仁,二人在钱龙锡致仕后,紧接着便相互缠斗不休。

先是周延儒成为内阁首辅,做了半年不到,温体仁扳倒周延儒成为首辅,任职大约七年,然后倒台。

崇祯十四年,周延儒复起,再度担任首辅。两人来来回回、夹缠不清,是以,红楼作者以“鸳鸯”名之。

癸酉本中,鸳鸯诬陷小红,导致小红被林黛玉误杀后,整日里惶恐不安,便逃离大观园,到一处尼姑庵栖身。王熙凤魂魄偷下凡界,见到贾府惨样,怒从心头起,便去找鸳鸯算账。鸳鸯一见凤姐儿,吓的不知所措,在凤姐逼令下,自缢而死。

那周延儒,自重新任回首辅后,于崇祯十六年,谎报军情,被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侦知,密报与崇祯。崇祯大怒,勒令周延儒自尽,籍没其家,周延儒自缢身亡。

鸳鸯,其实正是影射周延儒和温体仁。

写到此处,还有一处未解,为何书中有两次影射崇焕之死的情节?

一次是元春,一次是小红,作者为何独独对袁崇焕如此青睐?

原因其实不复杂,袁崇焕的粉丝不止崇祯一个,他的粉丝中,还有一位也是赫赫有名,吴梅村。

吴梅村曾经写过一本书,书名《绥寇纪略》,是研究明末清初这一时期的重要史料。

此书是历史文献中,首次提到“关宁铁骑”这个称呼,书中没有直接表述对袁崇焕的评价,但其内容中,却对“关宁军”持正面认可的态度。

明末清初的士大夫阶层中,对袁崇焕持正面观感的人极少,绝大部分人都认可朝廷决议,认为袁崇焕通敌卖国,但有个人,却一直在为袁崇焕说好话。

此人叫作谈迁,明末清初著名史学家,著有一本500万字的编年体明史《国榷》,署名“江左遗民”。这本《国榷》,在清朝永无出版的可能,但谈迁依然呕心沥血写了,吴晗称他为“爱国历史学家”

《国榷》一书,是当代历史学家研究明史的最重要资料之一。谈迁的书,虽然在清代无法刊印,抓住就是杀头的罪名。但是,他的《国榷》却在三百多年后的今天,真正发出了璀璨夺目的光芒。历史,终究给了谈迁一个公正的评价。

谈迁在这本书中,谈到了袁崇焕,认为袁崇焕是有功于国家的,整体上对袁崇焕持正面评价,袁崇焕中了“反间计”的说法,也是在此书中首次提出。

所以,谈迁是明末清初极少数挺袁派之一,且是重量级的。

而这位谈公,恰恰是吴梅村的至交好友,二人交情不是一般的深厚,直到今天,还有专门论述二人友谊的论文......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谈迁的史观,定会对吴梅村有所影响。

论语早已有言:道不同不相为谋。古之士人交友,讲究观念一致,只有双方基本价值观和认知趋同,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好友。其实,当代社会也是如此。

所以,红楼梦中吴梅村在影射袁崇焕时,表露出的某些正面看法,实属正常。并且从他挺袁这点来看,也反证出吴梅村深度参与了红楼梦的创作。

特别申明一点,关于袁崇焕的争论,很大。文中提到的各路史观,仅是就事论事,不带任何倾向,对于袁崇焕的评价,须由各位看官自行作出。对红楼梦,我有观点,而且观点明确,但对袁崇焕,我没观点。

贾母和鸳鸯的解读,就此告一段落。

贾宝玉和史太君,都已有所解读。那么贾政,他又是谁呢?贾政夫人,王夫人又有什么含义?推而及广,秦钟他又是谁?

请看下节: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贾政夫妇与秦钟解读上篇

(特别提醒:本专栏中不少内容为开创性学术观点,转载、引用本专栏中内容或观点,务必由创作者本人直接同意,并注明转载引用内容出处,版权保护,人人有责)

文章标题: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贾母鸳鸯解读下篇(新解红楼二十五)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1990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