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7-27 18:26:20 | 作者:强大而谦逊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6次
熟悉中国历史的朋友都只知道,中国历史上强盛时期,人口之多,疆域之广,经济之隆,文化之盛,国祚之长,惟汉,唐,明,清。而看过汉,唐,明,清的疆域图之后,我们会发现汉,唐,清都拥有西域,唯独明朝没有,那是为何?难道是明朝不想经营西域嘛?
要揭开这个谜底,我们首先要从明朝立国开始。元末统治黑暗,民族矛盾尖锐,最终以农民起义杰出的领导人朱元璋削灭群雄,驱除鞑虏,光复汉人河山,开始了明朝的统治。明朝初立,所面对的外患是以蒙古地区为中心的北元势力。为了抵御外敌,才有洪武年间的数度北征,将北元打成分裂,但始终也无法彻底剿灭。朱元璋正是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改变了战略,在北边采取守势,就才有后来九王戍边的政策,以便腾出时间集中精力收复云南的梁王,东北的北元太尉。而此时的西域,是蒙古四大汗国之一的察合台汉国,它跟北元的残余势力不一样,它是一个独立的政权。跟元朝没有隶属关系。虽然此时它
的问题也很多。
而此时的嘉峪关以以西一带,初建的明朝力量无法涉及,原因很简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初生的明王朝需要休养生息。极需经济恢复的时间。而对察合台汗国来说,凭借分崩离析的蒙古人无法对抗新生的大明,于是双方产生妥协,明朝这哈密,沙洲,安定等地设置羁縻制度,这就是明史上有名的关西七卫的由来。羁縻制度是汉唐以来处理边疆问题的办法,但这种办法是把双刃剑,中原王朝强盛之时,他们听你的,衰落之时往往深受其害。朱元璋作为开国皇帝,知民间疾苦,晓历代兴衰,不可能不知道这个问题,而此时却无可奈何,只能寄希望于后人。
洪武之后的永乐朝是明朝历史上武功最盛的时期,但同时的西域地区为出现一个强权:帖木儿帝国。帖木儿一度还要东征明朝,死在东征途中。而此时的朱棣,主要的目光还是集中在北方的蒙古草原。因为历次中原王朝经营西域首先要解决掉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然后才是开拓西域。汉,唐,清三代也是无一例外的沿这条线路前进的。六出塞北清朔漠的永乐大帝驾崩在凯旋归来途中。这位雄才大略,一心想立不世之功,比肩秦皇汉武的皇帝,出征打到了成吉思汗故乡,不可能不去汉武唐宗都曾开拓过的西域,原因无非时运不济而已。
永乐之后事业的继承人是被解缙誉为“好圣孙”,成祖亲自带在身边培养的宣宗朱瞻基。宣宗兼成祖的雄烈和仁宗的仁政,曾亲征蒙古,平定汉王谋逆,若天假其年,会是明朝版的乾隆帝。实现开拓西域这一希望,或许真能在他身上体现。
宣宗之后的英宗,是明朝历史上发展最为重要的时期。正统年间,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期,而此时的明朝历经五朝八十年的统治,蓬勃发展,在前人打好的基础上,发挥的好的话,英宗完全可以成为汉武帝,乾隆帝这样的人物,而且英宗自幼也有成就一番宏业的抱负。毕竟在正统之前的洪武,永乐,洪熙,宣德四代(建文一朝在明代始终不被承认正统地位)都是文武建树颇多的皇帝。然而,土木堡之变彻底粉碎了英宗想当雄主的愿望,明朝经营西域的时间只能再次延后。
土木堡之变后经历了景泰,天顺年间的政局动荡,之后的成化,弘治两朝国力有所恢复,但此时明朝的国防重心在东北不在西北。
正德时期,武宗似乎有重振武功之意,但此君不行大道,最后自己也死得可笑。重振武功,已成奢谈,开拓西域,已是水中镜月,正德之后明朝越来越宋朝化,嘉靖后期关闭嘉峪关,之前的关西七卫尽数内迁。直到明亡,明朝再也无力恢复关西七卫。
而真正继承永乐大帝事业的是清朝的康雍乾三代。康熙剿灭葛尔丹,肃清蒙古,之后实行满蒙一家同化政策,雍正平定青海,保证走廊安全,乾隆彻底征服准葛尔,收复西域。
这块自唐安史之乱后脱离中央长达千年的故土重回故国。历经六代的努力,乾隆完成了前人未竟之业,也完成了中华民族千年以来的等待,喜悦之下为它改了个新的名字:新疆。而后光绪年间,在内忧外患之中,年过七十的左宗棠力排众议,老骥伏枥,抬榇出征,驱除沙俄,收复新疆,并做出一个重大决策:建立新疆省。从此,新疆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直到今日,乃至永远。
抛开政治角度来论,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里国防始终面临着南倭北虏的威胁,北方先是蒙古,后期是女真,南边先是倭寇,后是洋夷。而明朝自永乐之后,也始终没有出现一位像汉武帝这样的政治军事强人,超长的统治时间,超强的统治能力,改变一个王朝的国运。反而是与周边势力反复较量了快三百年,两败俱伤,为清朝崛起,平定各方做了嫁衣。而明朝中后期变得越来越宋朝化就不奇怪了,中晚明的国防问题与两宋何其相似,最后,作为后起之秀的蒙古人在宋辽金夏两败俱伤之下,一统四海,而这次则变成了东北的女真人。
从经济角度来说,明朝经营西域成本很高,也很不划算,后来的清朝实际上也是大部分在做亏本买卖(这点从李鸿章和左宗棠关于海防塞防中有过阐述),明朝同样是固守封建农业经济,就算开拓了西域,后期可能会因为经济问题而放弃(可以参考明朝当年对越南的弃守态度),汉唐经营西域,很大一个原因是保证丝绸之路的畅通,保证帝国的对外贸易的经济命脉。同时汉唐都定都关中,保障西域的安全,无疑是保持国家的战略纵深。汉唐经济重心在北方,保证关西地区安全是绝对重要的。而明朝不同,明朝定都南京,北京,经济重心在江南,远离中原,关陇,此时的关西地区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若经营西域的话,无疑会增加统治成本。而后清朝,同样经济重心也是在江南,直到今天,中原,关陇地区经济都还是落后东部的,再也无法成为全国经济重心。自宋以后,陆上丝绸之路逐渐凋零,继之是海上丝绸之路兴起,明朝无法经营西域,保障关西地区安全,经济是其根本原因。而清朝亏本经营新疆,原因在于:新疆在政治,军事,战略等意义远远大于经济意义,也不得不亏本经营。保障新疆就是保证内地安全。乾隆朝已经处于近代前夜,清朝所面对的外敌也已经不是明朝时期的周边少数民族势力,而是西方列强。经过三代反复七十余年的较量,乾隆皇帝不可能不清楚新疆对中国的战略意义,而后的历代清帝也不可能不会不认识到这一点。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