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饥饿的盛世》读书笔记

时间: 2021-06-16 10:29:21 | 作者:Jhon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4次

《饥饿的盛世》读书笔记

近两年看了一些书,那种让人三观炸裂印象极深的很少碰到了,深究才意识到不是没有好书,而是工作以后能在一两周看完的书几乎都是逻辑简单不怎么费脑子的,真正的干货,买倒是买了不少,真正能读下来的少之又少。

在这里写点读书笔记,一来是督促自己读书用点心,二来是专栏不要荒废了,无论是好书还是俗作,记录而已。


在翻开这本书以前,一个“饥饿”一个“盛世”,两个词语的强烈对比让我以为这本书中会以小见大、抽丝剥茧的讲解为什么在清王朝最为鼎盛的时期内还存在大量的饥饿,然后在此基础上系统性的反思封建集权王朝不断重复历史的深层次原因,虽然大概率应该是做不到逻辑严密的分析模型的,不管是民族文化还是政治制度的发展等等层面都行,但估摸着至少也应该像《万历十五年》一样让人感到历史是否有自己的宿命。

读罢,失望。

全书谈不上观点,算是根据对历史资料的梳理有几个方面的事实互相穿插而构成了全篇,而这个穿插又谈不上真的是互相有什么关联,遂去除关联,总结如下:

1. 乾隆帝的形象。

2. 乾隆管理思路的变化节点。

乾隆继位:与自己的父辈不一样。百姓免税、宗室回归、宽大待下,同时也严防外戚、太监干政。管理精细化,举例工部一处维修预算超配,对朋党及其敏感。乾隆十三年:风格突变,。导火索:皇后去世;深层次原因:乾隆老年:

3. 文字狱。

乾隆十六年以前的乾隆,是中国历史上对读书人最理解包容的统治者之一。但是,从乾隆十六年起,皇帝心态骤变。乾隆十六年七月初二,云贵总督硕色向皇帝密报,他在贵州安顺府普定县民间偶然发现了一件广为传抄的“奏稿”,托名为乾隆朝以敢言闻名的大臣孙嘉淦所做,不过语言鄙俗,内容不经,一看而知就是伪托。其内容是攻击当今皇上失德,犯有“五不解、十大过”。他突然发现,自己居然面临着沦为父亲同一下场的危险。

究其原因在于皇帝不想在舆论上形成任何标杆,包括直言的道德标杆、上访反应问题的标杆、告御状的标杆,皇帝担心任何一件事均会在老百姓或者官僚系统中形成模仿效应之后的结果。这世上只有一个标杆,那就是自己!

文字狱分为以下几个层面:

河南夏邑县水灾告御状,牵连人退休官员彭家屏,原因是退休后仍然干涉朝政。老知识分子吴英提交策书,妄议朝政,贸用圣讳。冯起炎献书,本质原因是求赐婚,最终结果算是文字狱中最好的了,发配给披甲人为奴。疯子文字狱,浙江丁文彬,最终凌迟处死,类似案例达21起。"图碑类”文字狱。修书。戏曲。现在的样板戏?查阅读书人的笔记、日记。

最终实现由驯身到驯心。

乾隆四十八年(1783)后文字狱突然结束,究其原因在于文字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4. 不留功臣。张廷玉想告老还乡,终因配享太庙毁了自己。

5. 饥饿的原因。书中将饥饿的原因从英国人的视角总结为人口太多。

乾隆朝农业发展的标志性成绩是全国粮食产量的增加。据吴宾《论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一文,中国历代口粮总量发展呈总的上升趋势。其中秦汉为417亿斤,唐代为626亿斤,宋代为835亿斤,明代为1392亿斤。而到清乾隆晚期,一跃而达2088亿斤,并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正是农业的成绩,使乾隆朝的人口发生爆炸,支撑各项社会经济发展指标达到中国历史的极峰。(第六章 以民为本)乾隆年间的粮食总产量虽然创了历史最高,但人均下来,却处于历史落后水平。(第七章 文字狱-打击越级上访)传统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提高生活水平,而是尽可能多地养育人口。即使增加人口是以降低生活水平为代价换取,中国人也心甘情愿。中国传统社会人口增长的速度往往高于粮食生产水平的提升速度,乾隆年间这一特征表现得更为明显。正是这样的人口奇迹造成了乾隆朝的尴尬。一方面,人口繁庶历来是统治成绩和国家实力的最有力证明,另一方面,人口增长也带来了方方面面的问题。虽然清代粮食总产量居历史之冠,人均却是最低。据吴宾《论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一文,历代粮食人均占有量,秦汉为985斤,隋唐为988斤,宋代为1457斤,明代为1192斤,而乾隆年间,仅为780斤。(第七章 文字狱-打击越级上访)

6. 军事成就。剿灭准噶尔汗国

7. 乾隆盛世的四个支点。第一,父祖两代奠定的基业。第二,乾隆的勤政。第三,乾隆所打造的高效率官僚队伍。第四,乾隆前期惩贪措施的成功。

8. 乾隆惩贪举措,有以下几个特点:(1)防范严密——密折;(2)执法从严;(3)不避皇亲国戚。

9. 到乾隆晚期,议罪银制度化,伴随的是腐败的集团化,并且还自己麻痹自己,尹壮图上折指出议罪银制度的问题,皇帝竟然选择视而不见,并且进一步还通过否定“秘密查访”的诉求让全体官员都选择掩耳盗铃。

10. 鸦片战争

历史上几乎都认为鸦片战争的原因是闭关锁国,从而导致生产力发展停滞不前、军事水平落后的结果。

但是,从外贸的角度来看,鸦片的输入实际上是一个被动选择。

从18世纪中叶起,白银占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华输出货值的90%。因此中国在中英贸易中的顺差是惊人的。1765—1766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从中国输入的商品是对华出口商品值的302%。在1775—1776年间,这一比值是256%。连年不断的巨大顺差使得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据统计,在1700—1840年间,从欧洲和美国运往中国的白银约17000万两。

在使用白银作为通用结算货币的背景下,巨大的贸易逆差让英国人必须找到一种商品用来平衡,最终选择了暴利的鸦片,到鸦片战争前夕,中国每年的白银流出量至少达到1000万两。

那么,接下来的疑问是:以上贸易逆差的问题,无法通过谈判或者贸易战解决么?

小斯当东以果断的口吻说,通过他对中国统治者性格的了解,他认为战争不可避免:当然在开始流血之前,我们可以建议中国进行谈判。但我很了解这个民族的性格,很了解对这个民族进行专制统治的阶级的性格,我肯定:如果我们想获得某种结果,谈判的同时还要使用武力炫耀。他认为,对中国的武力征服是必须的。如果我们在中国不受人尊敬,那么在印度我们也会很快不受人尊敬,并且渐渐地在全世界都会如此!正在准备中的战争是一场世界性的战争。它的结局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根据胜负,这些影响又将是截然相反的。如果我们要输掉这场战争,我们就无权进行;但如果我们必须打赢它,我们就无权加以放弃。

源于我们对自身的实力评估过于自信?

文章标题: 《饥饿的盛世》读书笔记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09946.html
文章标签:中国历史  乾隆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