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是谁? 他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吗?有什么证据? 他和我们中国人有什么关系?
1楼明显是在讽刺韩国人。2楼更像是个复制党,或者就是来劝你信教的神棍。听权威人士给你说吧。
耶稣他跟中国人没有血缘关系,不过圣经里面说耶稣是犹太人的王。也许历史上真的有耶稣这个人吧?当然了,那是很遥远以前的事儿了……我要郑重的声明一下,耶稣是“白人的神”而欧洲和美国又有白人为主,你问白人耶稣存在过吗?他当然会说是的孩子。白人不但要在科技领先其他人种,更是要在思想上控制住其他人种。(就是劝你信教,劝你信教他能说耶稣没有存在过吗?)证据?你想看耶稣的尸体吗?门儿都没有!圣经上说,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以后,3天他就复活了,圣经里讲的是他是肉身和灵魂又结合在一起了,然后上天和他的父神耶和华团聚去了。
所以,有关于耶稣的事儿,圣经里讲完了它只是给你个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借口,因此你要的证据早就被人家精心的给回绝了。耶稣是谁?圣经上讲,耶稣是由耶和华拣选的同贞女所生。(同贞女为何物?还不明白?就是处女!)圣经里讲,自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犯了罪以后,人类的罪就开始叠加。我记得因为什么事儿,耶和华发了一场大水把全村子的男女老幼全给淹死了。不对!他还拯救了一个人,耶和华对他说你别回头,可是他不听最后回头就变成了石头了。后来耶和华也觉得不行,于是才有了生耶稣的念头。耶和华看好了一个处女,她叫玛丽亚,后来耶和华找到了摩西,(摩西,先知,你也可以理解像太白金星那样跑腿儿的。)然后让摩西给那个小娘们儿带个话,就说哥看好了你,让你给哥生个娃。摩西一五一十的说了上帝的意思,玛利亚说;“这怎么行呢,我还是童真女呢。(处女)”后来摩西没有叼她就闪了……其实那个时候玛利亚已经有男朋友了,可是上帝耶和华位高权重法力通天,于是乎耶稣还是按部就班的来了。耶稣出生以后他的法力很小,但是耶稣会说话以后他从来都没有叫过玛利亚-妈妈。(可见这孩子有多少教了吧?)耶稣总是叫玛利亚-那女人。耶稣来到人世间就是来找死的,他必须由犹大出卖他,(犹大是耶稣的大弟子)最后被顶与十字架死去,三天以后复活回复正神职位。也就是说在此时他才是真神!法力跟他爹不相伯仲吧?至少爷俩没有打起来过,哥不知道那么详细。你要知道的我都告诉你了,要信教哥也可以跟你切磋个一二。犹大给耶稣卖了多少钱你猜?才30块!我也不知道是人民币还是韩/日元。犹大觉得对不住耶稣,那30块钱也没有拿去消费,然后犹大直接就上吊隔儿P了。耶稣也够倒霉的了,收那么个傻徒弟,还不如收陈真或是李连杰和成龙什么的。
首先,天地未造以先,耶稣就已是真实的存在。其次,耶稣道成肉身来到世界,这也是无数史学家早已证明的。
圣经上说,【罗1:20】 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
圣经上还说,【约1:18】 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
圣经上记载,耶稣受浸时,【路9:35】 有声音从云彩里出来,说,这是我的儿子,我所拣选的(有古卷作这是我的爱子),你们要听他。
【约3:16】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耶稣为全人类来,为担当全人类的罪而死,死后三天复活:
【徒4:10】 你们众人,和以色列百姓,都当知道,站在你们面前的这人得痊愈,是因你们所钉十字架,神叫他从死里复活的,拿撒勒人耶稣基督的名。
【徒4:11】 他是你们匠人所弃的石头,已成了房角的头块石头。
【徒4:12】 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
当我们相信耶稣可以为我们担当所有的罪,因着信他,我们的灵向着造物的神活了过来,从此有了永远的生命,当末日时不再为罪受审判。这是与自己的生命息息相关的大事,与宗教无关,只与自己的生命有关。
除非神主动启示他自己,否则我们不可能确实知道他是否存在,也不能知道他像什么。如果要与神建立关系,我们必须知道他的形象。不然,假设我们知道他的存在,而他却像希特勒(AdolfHitler)那样反复无常、凶狠、偏激和残忍,这将是多么可怕的消息啊!
我们必须在历史之内察看,看看是否有任何神启示的线索。圣经中有一条清晰的线索,约两千年前,在巴勒斯坦一个平凡的村子里,有一个婴孩在马槽中诞生。他的出生使当时的统治者希律王恐惧。他听说这个婴孩将来要作犹太人的王,为了消灭这个婴孩,希律王曾杀死了许多婴孩,历史上称之为"残杀无辜"案。(马太福音二1至18)
这个婴孩和父母后来住在拿撒勒,并在那里学习父亲的木匠生意。他是一个不平凡的儿童。十二岁的时候,他就使耶路撒冷的教师和拉比(编按:犹太教士、教师)吃惊。当时,他的父母在离去之后,发现他仍留在耶路撒冷,就回去规劝他。他奇怪地回答他们:"你们岂不知,我当以我父的事为念么?"(路加福音二49)这番话暗示,他和神之间存在着一种独特的关系。
三十岁以前,他不惹人注意。三十岁之后,他开始公众服务约三年之久。他这段时间的工作已经注定要改变历史的进程。
他是一个满有慈爱的人,一般人都喜欢听他的话。而且"他说话有权柄,不像文士和法利赛人。"(马太福音七29)
耶稣自称是神的儿子
但是没多久,他就说了一些有关他自己的话,叫人震惊骇异。他开始说明自己不只是个出色的教师或先知。他开始清楚地表明他是神。他开始将自己的身分当作教训的焦点。他问那些跟随他的人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你们说,我是谁?"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马太福音十六15至16)他并没有震惊,也不责备彼得;相反地,他称赞他!
他这公开的宣告,叫他的听众大受影响。圣经告诉我们:"所以犹太人越发想要杀他,因他不但犯了安息日,并且称神为他的父,将自己和神当作平等。"(约翰福音五18)
在另一场合,他说:"我与父原为一。"(约翰福音十30)犹太人立刻拿石头要打他。他问他们为了他所作的哪一件善事拿石头打他。他们回答:"我们不是为善事拿石头打你。是为你说僭妄的话,又因为你是个人,反将自己当作神。"(参约翰福音十33)。
耶稣明显宣称他有神所独有的属性。当人把一个瘫子从屋顶上缒下,放在他脚前时,他说:"小子,你的罪赦了。"(马可福音二5)这在文士中引起一阵骚动,他们心中嘀咕:"这个人说僭妄的话了,除了神以外,谁能赦罪呢?"(马可福音二7)
耶稣知道他们心中的思想,就对他们说:"或对瘫子说,你的罪赦了,或说,起来,拿你的褥子行走,哪一样容易呢?"(马可福音二9)然后为了证明,他说:"但要叫你们知道,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权柄(你们说只有神能赦罪,可是却看不到),我要作一件你们看得到的事。"他就转身命令瘫子:"我吩咐你起来,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马可福音二11)
"人子"这个称号就是一个神的断言,不是某些人所说的,这个名称有否定(他是神)的意思;反而可以从耶稣所宣称的人子的属性印证到以上的断言。这些属性显然只是属于神的。
在那紧急关头,他由于这样地对大祭司宣称,生命已经处于生死边缘。大祭司直接问他:"你是不是那当称颂者的儿子基督?"他回答他:"我是。"然后他接着说:"你们必看见人子坐在那权能者的右边,驾着天上的云降临。"大祭司就撕裂衣服说:"我们何必再用见证人呢?你们已经听见他这僭妄的话了。"(马可福音十四61至64)
司徒德作总结说:"他和神的关系很密切。他认为人对他态度怎样,就是对神怎样;所以认识他就是认识神(约翰福音八19,十四7),"看见他就是看见神(约翰福音十二45,十四9);相信他就是相信神(约翰福音十二44,十四1);接待他就是接待神(马可福音九37);恨他就是恨神(约翰福音十五23)。尊敬他就是尊敬神(约翰福音五23)。"
只有四个可能性
耶稣这样主张时,只有四种可能性:耶稣或是骗子,或是疯子,或是传说中的人物,或是真理。不管我们是否领悟到,如果我们说他不是真理,自然就是肯定了另外三种可能性之中的一个。如果我们的朋友持这样的看法,我们可以请他举出几个能够说服我们的证据,他们多数会初次发现:没有什么证据支持他们的观点。相反地,全部证据和他们的观点背道而驰。
●其中一个可能性是,耶稣说他是神时,他存心欺骗。
他知道自己不是神,他惟有藉着谎话使他的教训听来更具权威。持这观点的人,绝无仅有;甚至那些不肯承认他是神的人,也承认耶稣是一位伟大的道德教师。然而,他们却看不到这两者之间存有矛盾。如果耶稣在他教训的焦点--即他的身分--上,故意撒谎,他就不可能是伟大的道德教师。
●另一个较仁慈、却同样使人震惊的可能性是,耶稣很诚恳。却是自欺。
今天,我们给那些自称为神的人一个名字--疯子。如果基督在这一最重要的事情上自我欺骗,这个疯狂的名字对他也合用。
可是,我们查遍耶稣的生平,找不到什么可以证明他像疯子般失常和不平衡的证据。我们反而发现他在压迫之下,仍极之镇静。彼拉多审问他的时候,正是他的生命处在最危急的时间,他仍是那么平静安详。正如鲁益师所指出的,"除非他是真神,否则他深刻及明智的道德教训,和他强烈自大的神学教训之间的矛盾,就永远没法圆满地解决。"
●第三种可能性是,他宣称自己是神的所有话语都是传说。
实际上,在第三、四世纪,那些热心跟从他的人,曾故意把自己的话当作是他的,若他听到的话,自己都会吓一跳;如果他回来,一定断然否认。
现代考古学的新发现大大驳斥了"传说"理论。这些发现确定地显示,记载基督生平的四本福言书,是基督同时代的人尚活在世上时写的。不久前,世界驰名的考古学家,约翰霍金斯大学退休的教授亚尔布莱特博士(Dr.W.F.Albright)指出,没有任何理由相信任何一本福音书是在主后70年以后写成的。一个以福音书形式表达的传说,若没有一点事实作基础,实在很难叫人相信它能流传广远又有影响力。
这说法非常神奇,有如我们今天某个人写罗斯福的传记,在里面说他自称是神,能赦免人的罪,并从死人中复活一样。这样的故事太疯狂了,一定不能流传下去,因为现在有很多认识罗斯福的人仍然活着呀!因着早期的福音书手稿,传说理论于是站不住脚。
●另外唯一的可能是,耶稣讲的是真理。
无论如何,从某一个观点看来,自称并没有什么意义。讲的话是没多大价值的,每一个人都可以自我吹嘘;为数不少的人都自称是神。最近的一个是费城那个自称为"父神"(FatherDivine)的人,他现在已经死了。我可以自称为神,你也可以,不过我们都必须回答一个问题:"我带来了什么证据可以证实我所自称的?"对我所宣称的,不出五分钟你就可以推翻了;要否定你的,大概也费不了几分钟。要证明那所谓"父神"的人不是神,也绝非难事,可是面对拿撒勒人耶稣时,就不是这么简单了。他有证据支持他的自称。他说:"你们纵然不信我,也当信(我行的)这些事,叫你们又知道,又明白,父在我里面,我也在父里面。"(约翰福音十38)
耶稣的证据是什么?
●第一,他的品格符合他所宣称的。
我们曾看到许多精神病院内的病人,宣称他们是名人或者神,可是他们的性格使他们露出了马脚;基督却不然。我们不是拿他和其余的人比较,只是以他和其他人对照一下而已。他是独一的--正如神是独一的。
耶稣基督是无罪的。他的生活非常圣洁,所以他能用以下的问题向敌人挑战,"你们中间谁能指证我有罪呢?"(约翰福音八46)虽然那些听他讲这话的人,巴不得能在豆腐里桃出骨头,可是他们也没话好说。
我们读过有关耶稣受试探的事,可是我们从没有听过耶稣承认有罪。他从未求赦免,虽然,他曾吩咐跟从他的人要这样作。
真令人惊奇的是,耶稣竟然没有任何道德的错失。这和各世代圣徒的经验比起来,简直完全相反。人愈亲近神,就愈觉得自己满是失败、堕落、和亏欠;人愈接近光,就愈发看出自己须要洗个澡。在道德上,一般凡人都是一样。
令人瞩目的是,约翰、保罗和彼得自小就受教导,相信普世的人都有罪,他们却异口同声说基督是无罪的:"他并没有犯罪,口里也没有诡诈。"(彼得前书二22)"在他并没有罪。"(约翰壹书三5)耶稣是"那无罪的。"(哥林多后书五21)
彼拉多不是耶稣的朋友,却说:"他作了什么恶事?"(约翰福音十八38)他言下之意是承认基督的无辜。那个目击基督死亡的罗马百夫长说:"这真是神的儿子。"(马太福音二十七54)
我们在耶稣身上发现了十全十美的人格。拉姆(Ramm)指出:
"如果神是个人,我们可以预期他的人格显示出真正的人性;只有神能告诉我们'真人'是怎么样的。从旧约敬虔人的身上,应可以预期到十全十美的人,最重要的是他有一个完全的神的意识,还完全地献身,并将生命献给神。然后随之而来的,有其它的德行、恩惠,和完全人特有的属性。有聪明,却不失其敬虔;有祷告,却不会不行动;有热心,却不丧失理智;为人谨慎,却不呆头呆脑。在基督里,我们都有这些混合了的人格特性。因为当他道成肉身,他是完全人。沙夫(Schaff)曾在这一点上对我们的主作如下的描述:'他的热心从不退化激情,他的坚定不成为顽固,他的仁慈不成为软弱,他的温柔不成为感情用事。他一点不属世,但不会对人冷漠、孤僻,也不会表现出不恰当的亲密;他舍己却不愁眉苦脸,他节制却不严厉。他兼有孩童般的纯真和男子汉的力量。他虔爱神又恒常地关心别人的福祉,他温柔地爱罪人但绝不跟罪妥协,他有尊严却谦逊感人,他有无畏的勇气却机警小心,他坚强无比却非常柔和。'"
●基督显示了只有神--自然力量的创造者--才能拥有控制自然的力量。
他曾在加利利海平静风浪。他行的这件事,使他同船的人因惧怕而发出以下的问题:"这到底是谁,连风和海也听从了他?"(马可福音四41)他也曾变水为酒,用五个饼两条鱼给五千人吃饱,使一个哀痛欲绝的寡妇的独生子从死里复活,也使一个心碎的父亲的女儿死而复苏。他曾对一个老朋友说:"拉撒路出来!"而戏剧化地使他从死里复活。最有意思的是,他的仇敌并不否认这个神迹,他们反而想杀他。"若任由他这样,"他们说:"人人都会信他。"(参约翰福音十一48)
●耶稣也显示出创造者胜过疾病和病痛的力量。
他使瘫子行走、哑巴说话、瞎子得看见。他所医治的一些疾病是与生俱来的,那是无法以心理影响肉体来治疗的。最显然的一个例子是记在约翰福音九章耶稣医治瞎子一事。虽然那瞎子不能回答那些盘问他的人,但他的经验足以叫他深信,"有一件事我知道,从前我是瞎眼的,如今能看见了。"(约翰福音九25)他很惊讶,因为他的朋友不知道那位医治他的是神的儿子,他说:"从创世以来,未曾听见有人把生来是瞎子的眼睛开了。"(约翰福音九32)对他来说,证据是明显的。
●耶稣从死里复活乃是他自称是神的一个超级证据。
在他的生命过程中,他曾五次预言他将死,甚至预言他会怎样,并在三天以后从死里复活,向他的门徒显现。自然地,这是一个伟大的试验。这样的宣称很容易加以验明--发生或不发生。
"复活"是一个极重要的基本的题目,我们会用另一章来讨论。如果复活一事是真的话,其它的神迹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如果我们能确定复活之事,那么有关神、他的属性,及我们和他的关系等大问题就有了答案。如果能回答这个问题,其它次要的问题都不难回答了。
只有神能改变历史,而基督却做到了。沙夫生动地说:
"这个拿撒勒人耶稣没有钱,也没有军队,但他所征服的人比亚历山大、凯撒、穆罕默德,和拿破仑还多;他没有受过科学和教育训练,但他在人和神的事物上所展示的洞察,比所有哲学家和饱学之士的还多;他没有学者的口才,但所说的生命的训诲却是空前绝后的,其影响力远超演讲家或诗人;他没有写过一行字,但为他而写的、以他为主题的讲章、演讲、讨论、学术巨着、艺术作品、赞美诗等,比古今伟人的加起来还多。"
●最后,我们知道基督是神,乃是因为在现今二十一世纪,我们还能经验到他。
经验本身不是决定性的,可是,配合了复活的历史客观事实,它就成为我们坚定信念的基础。除了耶稣基督是神的儿子以外,我们没有其它假设能够解释这些资料。
耶稣是韩国人。
现在还没证明,韩国人迟早有一天会证明他有韩国血统的。
你是基督、天主教徒,就不应该提出这个问题。三位一体呀。
你是原始教派的,只会认为耶稣是个圣人,为主献身;上帝只和摩西定约,圣柜是象征。
你是伊斯兰教徒,安拉是唯一,耶稣和穆罕默德是他的两大传教者。
你是中国大乘佛教徒,人人可成佛,耶稣是教外旁派。
你是中国小乘佛教徒,佛只有一个,人修行最高是阿罗汉。其他都是外道。
你是中国道家徒,老子是一切。
如果你这个问题在教徒的说教和诋毁中还存在的话。恭喜你。你和他的关系更近了。
“如来佛祖”的来历是什么?
如来佛祖(释迦摩尼)的原名乔达摩·悉达多(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6年)。
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
释迦牟尼在19岁(公元前546年),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
35岁时(公元前530年),在一颗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遂创建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
79岁时(公元前486年)在拘尸那迦城死去(佛家所谓的涅槃)。
拓展资料
释迦摩尼的名称解释
释迦牟尼(Śākyamuni)不是其本名,是后人对他的尊称,意义是“释迦族圣者”。“释迦”是他所属部落的名字,有“能”、“勇”之意;“牟尼”是当时对出家修行成就者的称谓,译作“文”、“寂静”等,是圣者之德,“释迦牟尼”汉译又作“能仁寂默”。一般也称为“释尊”或“佛陀”。
乔达摩·悉达多的名称解释
乔达摩(Gotama;Gautama)又译“瞿昙”,义为“纯淑”、“地最胜”。 传统上认为这是他的族姓;也有认为是其母族姓,其姨母是拘利族瞿昙姓之女,此外舍利子、满慈子、迦旃延子等都以母之姓来称呼, 说明当时有名字包含母亲姓名的习俗。
佛的堂弟提婆达多也曾自称和佛都是“母族成就”;[11] 季羡林认为“乔达摩”不是姓氏,而是古印度贵族依照习惯从婆罗门氏族借用来的。
悉达多(Siddhāttha;Siddhārtha)又作“悉达”、“悉陀”、“悉多頞他”等,义译有“财吉”、“成利”、“一切义成”等。一般认为这是释迦牟尼在俗家时的本名;也有认为是后人的假托。《佛所行赞》说,其父净饭王发愿“一切达成,国富力强”,因此给他取了这个名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释迦摩尼》。
『释迦牟尼』(Sakyamuni)
释迦牟尼佛 [净饭王太子,名为悉达多,意为“一切义成就者”(旧译“义成”),全名乔达摩·悉达多]
释迦牟尼佛以本誓愿于娑婆世界 五浊恶世示现成佛(详见八相成道),是佛教开启者。
佛祖西极乐世界释迦牟尼尊者西牛贺洲竺灵山鹫峰顶修, 佛祖丈六金身神通广力边历史确实佛祖古印度加比罗卫王乔答摩.悉达外修行终创立佛教, 悉达于公元前6世纪父亲加比罗卫王叫静饭王静饭王想让悉达继承王位让家给找美SE悉达19岁候娶妻并离家修行于农历12月初八佛 。
印度早字佛教给加三种涵义:
①觉(切性质相状增减、实觉);。
②等觉或遍觉(仅自觉即自觉悟且能平等普遍觉即使别觉悟);。
③ 佛祖圆觉或觉(自觉觉智慧功行都已达高、圆满境) :乘实道觉佛经称真绝真理说佛掌握着绝真理世说普渡众圣者佛祖神通广力边西极乐世界高统治者、高力神通代表、慈悲济世修真善佛 称呼称释迦牟尼佛或称释迦牟尼都称释迦牟尼佛错佛同切佛通称。
阿弥陀佛
如来佛祖,是小说西游记里对释迦牟尼佛的称呼,但是如来和佛都是佛的十大称号之一,不能一起称,我们可以尊称释迦牟尼如来,或者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的父亲净饭王是迦毗罗卫国国王;母亲是摩耶夫人,在蓝毗尼园产下佛陀(悉达多太子)。摩耶夫人怀孕前梦见白象入胎; 她在蓝毗尼园的无忧树下,是站着生下佛陀的;阿含经更说佛是从摩耶右胁生出的。悉达多,姓乔达摩,出生于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城(约在今印度、尼泊尔边境地区),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65-前486年。
三十岁(一说是二十九岁)在菩提树下明心见性成佛,下面有祖师大德开示
净空法师---释迦牟尼佛他十九岁离开家,他不离开家他是王子,继承他父亲的王位。这就是说,把世间荣华富贵舍弃、放下了,这放下什么?烦恼。他知道这个东西不是好事情,这东西是烦恼一大堆,十九岁离开家给我们表演的是放下烦恼。
十九岁离开家是放下情执,放下烦恼障;三十岁这一年在菩提树下入定的时候,把十二年所学的放下,放下法执,放下所知障。两种障碍都没有了,这明心见性,这个表演意思太深!
所以下面讲,「行人若作相以求」,这个行人就是修行人,指我们现在正在修学。「意存菩提之果」,我们心里真正以为有个菩提之果,「与求菩提之法」,这是什么?这叫「法执」,错了。「即是作相」,作相是什么?着相了。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八相成道,给我们做榜样,用意非常深。他十九岁离开家,他不离开家他是王子,继承他父亲的王位。这就是说,把世间荣华富贵舍弃、放下了,这放下什么?烦恼。他知道这个东西不是好事情,这东西是烦恼一大堆,十九岁离开家给我们表演的是放下烦恼。你看放下烦恼之后出去求学,学了十二年,十九岁学到三十岁,印度所有的宗教都接触、都学过,所有的学派也学过。三十岁这一年,学了十二年,把十二年所学的东西统统放下,那叫什么?放下法执。十九岁离开家是放下情执,放下烦恼障;三十岁这一年在菩提树下入定的时候,把十二年所学的放下,放下法执,放下所知障。两种障碍都没有了,这明心见性,这个表演意思太深!
我们现在求学可不可以?可以,像释迦牟尼佛广学多闻,但是你要能放得下;你要是执着你所学的那个东西是真的,那就坏了。学的那些东西有什么好处?知道世间人想的是什么玩意。而自己呢?自己没有,自己不受干扰、不受影响,这叫大英雄,别人做不到的你能做到。二障破了,所知障、烦恼障都破了,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所以东西可不可以学?可以学,不能着相,不能分别,不能起心动念,这样去学就对了;如果你要着相,错了。学是什么?你了解世间有这么一桩事情,有这一类的众生,将来的时候你会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度他,是这个意思。世间人烦恼呢?有烦恼障重、所知障轻,有所知障重、烦恼障轻。像世尊面前两个例子,阿难尊者烦恼障重、所知障轻,阿难智慧高,所知障轻,情执重,释迦牟尼佛灭度他还流眼泪,情执重。富楼那尊者是阿罗汉,烦恼障轻,他证得四果罗汉,所知障重,听经听不懂,不如阿难。这就是演出根性不同,众生根性不同,必须二障两种烦恼统统放下你才能见性成佛。
净空法师---【号一切智成就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这十个称号,在佛家说是诸佛的通号,这十个称号显示佛果地上的智慧德能。成了佛这是证果,智慧德能无量无边,也是称赞宣说不尽。佛将果地上无量无边的智慧德能归纳十大类,用这十个称号来表示。
如来佛祖就是释迦牟尼佛,也称为释迦如来。 [1]
如来,佛是三界内的导师,六道四生的慈父,亦称九法界之本师。 [2]
在西牛贺洲天竺灵山鹫峰顶上修得丈六金身。此人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历史上确实有如来佛祖此人,他是古印度加比罗卫国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后外出修行,终成正果,创立了佛教。悉达多出生于公元前6世纪,他父亲是加比罗卫国国王,叫净饭王。净饭王为了想让悉达多继承王位,不让他出家,给他找了很多美色,悉达多在19岁的时候娶妻并生下一子。后离家修行,于农历十二月初八成佛。
.
释迦牟尼佛又作释迦文尼、奢迦夜牟尼、释迦牟曩、释迦文。
略称释迦、牟尼、文尼。亦译作:能仁、能忍、能寂、能默、能满、度沃焦,或 梵汉并译,称为释迦寂静。又称:世尊、释尊。即佛教教祖。
“如来”这个名词是从梵语(tathāgata)译出来的。“如”字就是“真如”(tathāta),即一切法(事物)的真实状况,它又包含“如实”(Yathābhūtam)的意义。佛经对“如来”的解释是:“乘真如之道而来”,又说“如实而来”。“如来”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是“佛陀”的异名。佛字是“佛陀”的简称,是Buddha的音译(如果用今天的汉语音译,应当是“布达”),佛陀的意义是“觉者”或“智者”。
“佛陀”是印度早就有了的字,但佛教给它加了三种涵义:
①正觉(对一切法的性质相状,无增无减地、如实地觉了);
②等觉或遍觉(不仅自觉,即自己觉悟,而且能平等普遍地觉他,即使别人觉悟);
③ 如来佛祖圆觉或无上觉(自觉觉他的智慧和功行都已达到最高的、
如来佛祖(10张)
最圆满的境地)。
如来:乘如实之道而来成正觉。“如”在佛经中称真如,就是绝对真理,如来,是说佛是掌握着绝对真理来到世上说法以普渡众生的圣者。如来佛祖神通广大,法力无边,是慈悲济世修真正善的佛。 [3]
.
释尊称号之原由,见于佛本行集经卷二十观诸异道品、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二十、阿毗昙八犍度论卷三十 等。
如来佛祖,是西方极乐世界释迦牟尼尊者。在西牛贺洲天竺灵山鹫峰顶上修 如来佛祖得丈六金身。此人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历史上确实有如来佛祖此人,他是古印度加比罗卫国的王子乔答摩.悉达多。后外出修行,终成正果,创立了佛教。 悉达多出生于公元前6世纪,他父亲是加比罗卫国国王,叫静饭王。静饭王为了想让悉达多继承王位,不让他出家,给他找了很多美SE,悉达多在19岁的时候娶妻并生下一子。后离家修行,于农历12月初八成佛。 银幕形象如来"这个名词是从梵语(tathāgata)译出来的。"如"字就是"真如"(tathāta),即一切法(事物)的真实 状况,它又包含"如实"(Yathābhūtam)的意义。佛经对"如来"的解释是:"乘真如之道而来",又说"如 实而来"。"如来"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是"佛陀"的异名。佛字是"佛陀"的简称,是Buddha的音译(如果用今天的汉语音译,应当是"布达"),佛陀的意义是"觉者"或"智者"。"佛陀"是印度早就有了的字,但佛教给它加了三种涵义: ①正觉(对一切法的性质相状,无增无减地、如实地觉了); ②等觉或遍觉(不仅自觉,即自己觉悟,而且能平等普遍地觉他,即使别人觉悟); ③ 如来佛祖圆觉或无上觉(自觉觉他的智慧和功行都已达到最高的、最圆满的境地)。 如来:乘如实之道而来成正觉。“如”在佛经中称真如,就是绝对真理,如来,是说佛是掌握着绝对真理来到世上说法以普渡众生的圣者。如来佛祖神通广大,法力无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最高统治者、最高法力神通的代表、慈悲济世修真正善的佛。 在称呼上称释迦牟尼佛或称释迦牟尼如来,都是一样的。但称释迦牟尼为如来佛就错了,因为如来和佛同是一切佛的通称。
尼采是什么样的一个人,谢谢?
尼采,一个具有多重身份的人:他是一个大学教授,一个诗人,一个哲学家,一个孤独的漂泊者。他杀死了上帝,但他不是传说中的那个恶魔。他是一个真实的人,曾有人说不了解尼采,就不可能了解我们这个世纪的西方哲学思潮,文艺思潮和社会思潮。就让我们从他的生平来窥探这一个在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有争议而又在二十世纪初掀起了政坛的轩然大波的~~尼采。
尼采生平简介:
尼采出身于宗教家庭,据说他的祖先七代都是牧师,他父亲曾任普鲁士王国四位公主的教师并处于普鲁士国王的庇护之下,他要求负责一个乡村教区,于是被任命到了洛肯(Rocken),在四年后尼采在大家的期盼下于一八四四年十月十五日出生于这个乡村中,而尼采在不久后就有了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他学话很慢。他老是用严肃的目光注视着一切,牧师很喜观这个沈静的小男孩,总是喜欢带着他一起散步,而尼采永远也不会忘记,而在尼采四岁时,父亲不幸坠车震伤,不久就去世了。这件事将他完全震慑了,两年后他的弟弟也去世。
不久他即全家搬迁到南堡(Naumburg),这时的尼采并没有忘记父亲,并希望以他为榜样成为一名牧师,因此他时常给伙伴们朗诵圣经里某些章节,为此他获得了小牧师的称谓。从这时起围绕着他周身的,都是女人—母亲、妹妹、袓母和两个姑姑。外在的世界,在战火的动荡中喘息着,尼采却生活在一片祥和平静的气氛中。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两点奇特的事实:
1.尼采生于宗教家庭中,日后却成为举世闻名的反基督教的人。
2.尼采在女人的周围与养育中长大,日后却成为坚决的反女性主义者。
关于这两点,我们或许可以由他日后的生活中详细观察。
九岁时,他开始展现出在音乐方面的才华。
十四岁时,进入普夫达(Pforta)中学,课程都是古典的,训练很严格。这学校出了很多伟人,如诗人和剧作家Novalis,语言学家和研究莎士比亚的学者Schlegel,以及哲学家和爱国者费希特。但尼采难以受这种新生活,他很少玩耍。也不愿接近陌生人;再者以女性为中心的家庭所特有温柔的生习惯,也不适宜他去接受普夫达的清规戒律,因此这时的尼采除了理智的发展有着惊人的进步外,音乐和诗歌己为他的感情生活的两条出路。
一八六四年,尼采和他的朋友杜森(Paul Deussen)进入波昂(Bonn)大学,那时他二十岁,开始研究语言学和神学,但第一学期结束,便不再继续神学了,他念上浪费时间,在这里,他常听同学们交谈,有些人毫无信念激情地一遍遍重复黑格尔、费希特、谢林的各种公式,那些伟大的体系已经完全丧失了激发人的力量,另一些喜欢实证科学的人则阅读褔格特(Vogt)和比希纳(Buechner)的唯物主义论文。尼采读了这些论文,但不愿再读,他是一个诗人,要激情,直觉和具有神秘色彩的东西,不能满足于科学世界的清晰与冷静,那些唯物主义者的青年还自称是民主主义者,他们鼓吹费尔巴哈的人道主义哲学;而尼采不仅太像诗人,而且在修养和气质上太像一个贵族,以至于能对平民政治不感兴趣,他从没想过要过安宁而舒适的生活,所以他不可能对一般人的幸褔不愿在神学的空泛观,对有节制的欢乐和有节制的痛苦这样一种可怜的生活理想感兴趣。当然,他有自己明确的爱好,他对自己的趣味深信不疑,他热爱希腊诗人,喜爱巴赫、贝多芬、拜伦。他对人生问题尚未作出任解答,在廿一岁的今天,他一如过去十七年那样,将自己控制在一种训练有素的沉默之中,宁可保持缄默而不愿发表模棱两可的意见,而在这段期间,尼采对基督教的信仰越发远离了,他简直要把基督的信仰抛弃,一八六五年复活节,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尼采的母亲听到她的儿子拒绝参加他们惯常的圣餐时,会如何的惊讶!事后尼采信给他的妹妹伊丽莎白说:「如果你祈求心灵的平和与快乐,相信好了!如果你希望成为一个真理的门徒,探索吧!!」。尼采抛弃了宗教问题的约束,对于威权便愈富反抗的精神,他的性情也渐趋急切,有一个时期还加入喝酒、唱歌、打斗的团体。不久尼采便觉悟这种纵情的生活,深感人群中的喧嚣只是带来内心的空虚而已,于是他又重返往日的孤独。
一八六五年,他敬爱的古典语言学的老师Ritschl到莱比锡(Leipzig)大学任教,尼采也随着到了那里,他去莱比锡大学注册时,正赶上校庆,校长在向学生们训话,他告诉学生们。在一百年前的今天,歌德曾经和他们的前辈们一起在这里注过册:「天才自有其各自的道路」,这位谨慎的校长随即补充说,沿着这些道路走是危险的,歌德不是一个好学生;在读书时代,你们不要以他为榜样。尼采烧掉了一些夹在作业本里的诗,重新投入学习,并训练自己以极其严密的方法研究语言学。可是厌倦不久便卷土重来,他害怕波昂那一年的事重演,他的书信和笔记里又写满了大段大段相同的抱怨。而在莱比锡的几年间,有两大影响形成了尼采的个性,这便是叔本华的哲学和华格纳的音乐。
对尼采影响最大的人:叔本华和华格纳
在一八五年的冬季,有一天,尼采偶而在一家书店买到叔本华的巨著『意志和观念的世界』(Die Welt alle und Vorstellung),他立刻被这位已逝六年的忧郁智者迷住了,他狂热的喊着:我发现了一面镜子,在这里面,我看世界,人生和自己的个性被描述得惊人的宏壮。尼采深受叔本华那种独抱孤怀的人所感动,但他并没有染上悲观色彩,虽然叔本华所感受到的时代痛苦,同样地樍压在尼采的肩膀上,后来尼采发现叔本华的悲观思想可以用希腊艺术来医好。尼采对他的朋友说:你要我证明叔本华的正确,我只能简单地对你这样说:我之所以能勇敢而自由地正视人生,是因为我的双脚已找到了坚实的土地。形象地说吧,忧郁的潮水之所以没有将我冲离自己的道路,是因为它们无法淹没我的头。
正当尼采陶醉于叔本华哲学的时候,恰巧又发现了一位天才,以音乐的形式表现着叔本华的思想,这位天才便是大名鼎鼎的剧作家华格纳。当时华格纳之所以吸引尼采,不仅由于他的伟大性,同时也因尼采深爱音乐之故。尼采欣赏华格纳富有革命性的作品;他们都对叔本华怀着一分喜爱的感情,Tristan不仅赞美了叔本华无休止的,盲目的与挣扎的意志,而且还表现了一种沈醉的欢欣,这留给尼采一个启示,使他脑中激起了古希腊戴欧尼索士(Dionysus)祭祀时的那种鼓舞兴奋之情,这使得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讨论希腊剧曲之余,也还忘不了华格纳的作品。
尼采和华格纳认识三年,处女作:『悲剧的诞生』出版。在这里,尼采把希腊文化分成苏格拉底以前和苏格拉底以后两个不同的阶段,前者的文化是由健康的生命力所创造的,后者则是毫无生气的理性的产物,尼采继续说,现代的文化后像过去苏拉底时期文化,只有华格纳的音乐可以拯救这种文化的危机。尼采把一个艺术理想托于华格歌剧上面。华格纳得到这样的知己,他怎能藏得住内心的高兴呢!无怪乎在完悲剧的诞生之后,对尼采叫喊着:我从来没有读过一本像这样好的书,简直伟大极了!
一八七六年夏季华格纳离开Tribschen,到了拜垒(Bayreuth),在那儿建立了一座规模很大的国家歌剧院,正准备上演他的新作。华格纳写信催促尼采到拜垒看他排演,尼采满怀兴奋之情赶去,六月间尼采写完有关华格纳的论文(华格纳拜垒),还称赞华格纳在表现自我内心深处的情感与体验方面具有超人的能力。但在七月下旬他看完华格纳『尼布龙根的指环』之剧作后,感到失望了,他认为整部剧都充满了基督教的色彩,堕落的气氛!华格纳的歌剧变成人类的软化剂,皇室以及优闲富裕的人们都成为华格纳迷。正当华格纳享有盛名时,尼采掉头而去。他在克林根布伦(Klingenbrun)藏匿了十天,徘徊于波希米亚森林之中,就在这里,一个大的启示:使他走向自己,寻找自己~而不再奢望那已破的幻影。几天以后,他又回到拜垒,却像个陌生人,我们无法想象在这几个星期之内他是多么的痛苦。最后尼采离开了拜垒,以后从没有回去过,尼采后来写着:「在我一生中最大的事是恢复健康,华格纳是我唯一的病痛。」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把他的朋友华格纳偶像化、神圣化,现在他不再想做华格纳的信徒了,他要成为真实的自己;他不再忠实于友情的华格纳,友情的华格纳是建立在哲学精神的华格纳之上的,这种精神消失了,友情也随着暗淡!
这一年,尼采与他大学时代最亲密的朋友洛德之间也产生了隔阂,导致了后来的破裂。尼采与洛德,同为李契尔教授的高足,可是两人志趣迥异,洛德脱不开世俗之路,当学生时也有一番雄心,毕业后,逐潮满足于平稳的学者生涯和小家庭生活,终究不过是一个平庸之辈。尼采却始终保持着青年时代产生的使命感,灵魂不同,自然就没有了共同语言。
这一年,尼采向荷兰女子求婚而遭拒绝,后来他尽管一再试图为自己觅一配偶,均不成功,而至死未婚。
这时他认识一位叫露.莎乐美,那时她几乎不满二十岁,是一个俄国人;她那惊人的理解力和富于理智的热情常常受到人们的赞叹;梅森伯格为她设想了一次恋爱,她把尼采的作品赠送给她;露.莎乐美读了。似乎也理解了书里的内容,她非常详细地向她介绍了这位非凡的男子;后来在相识且渐渐熟识之后,尼采对这个女孩子心怀好感的说:一位女性进入了他的生活,这对他来说是一种幸褔,这会有益于他的思索,从此之后,他的思绪会更活跃,感情会更丰富。当然他最好不娶露小姐,因为他鄙视所有肉体上的结合;也许他应该把自己的名字和她的名字联在一起,以保护她不受那些恶意中伤者的流言蜚语,并通过这种精神上的结合,诞生出一个精神上的儿子:先知查拉斯图拉。但莎乐美她却不想结婚。而多疑的尼采,开始猜想他们一定在嘲笑自己,内心非常不安,尼采既没有经验也没有必要的果断来解决这种极其痛苦的局面,他的妹妹嫌恶莎乐美,助长了他的怀疑和积怨,她以一种蛮横的方式,而且似乎未经尼采许可,干预了这件事,她给那位少女写了一封信,这最终决定了这一决裂。莎乐美小姐怒不可遏,在这之后,尼采虽仍然不断的寻找他的伴侣,但他终究孤独一生。
一八七九年,尼采结束了十年教授生涯,从此开了他的没有职业,没有家室,没有友伴的孤独的漂泊生涯,也同时开始了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哲学学者,他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哲学家,一个独创的哲学家。
当尼采认清,孤独乃是真正的思想家的命运,他就甘于孤独,并且爱自己的命运了,在既自愿又被迫的孤独中,在无家可归的漂泊中,靠着微薄的教员退休金,尼采度过了他生命中最丰产的十年,倘若不是因为精神失常,这种孤独的漂泊生涯会延续到他生命的终结。可是,一八八九年以后,他的神智始终处麻痹状态,只是在母亲和妹妹的护理下苟延无用的生命。他死于1900年,而他的生命在一八八九年实际上已经结束了。
尼采:英文名Friedrieh Nietzsche (1844—1900)德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诗人,作家。这个在中国广为人知而又知之不多的人物,有着他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思想特点。他是大学教授,然而他否定其他兢兢业业从事教育的教授工作;他是哲学家,但他异常起劲地反对出现在他以前的诸家哲学。他高喊出一个惊世骇俗的口号:重新估定一切价值!不仅在东方,就是在西方哲学史上,尼采向来就是一个有争论的人物。尼采哲学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他以独特的方式预示了现代西方社会中深刻的精神危机。
尼采的思想反映了当时正在形成的垄断资产阶级的要求和愿望。他谴责自由资产阶级,称他们为因循守旧、苟且偷生的庸人,认为必须否定受理性主义、基督教以及人道主义的影响而日趋没落的西方文明,提倡主观战斗精神和对生活的肯定态度,强调进化即是权力意志实现其自身的过程,人生的目的就在于发挥权力,扩张自我。鼓吹超人哲学,认为“超人”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他有权奴役群众,而普通人只是“超人”实现自己权力意志的工具。他反对民主、社会主义和妇女解放运动,甚至谴责医生拯救病人是一种犯罪。主张艺术是权力意志的一种表现形式,而艺术家就是高度扩张自我、表现自我的人。
但尼采也确乎提出过新的思想。当弗洛伊德正在酝酿他的精神分析学的时候,他吃惊地发现,尼采早已道出了他的基本思想。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和一切存在主义者都把尼采看作为他们开拓了道路的人。许多西方作者也极受其影响。尼采的学说预示了西方社会进入了价值观念根本变化的时代,因此,可以说不了解尼采,就不可能了解我们这个世纪的西方哲学思潮、文艺思潮和社会思潮。
1844年 10月15日诞生于普鲁士萨克森州(Sachsen)的洛肯镇(Lutzen)。好几代的祖父与父亲皆为路德教派的牧师。
1849年 5岁 7月30日,父亲是脑软化症病逝。
1850年 6岁 举家迁往塞尔河畔的南姆堡(Naumburg)。
1858年 14岁 10月起,在南姆堡近郊普尔塔高等学校读书。
1864年 20岁 10月,进波昂大学,修习神学与古典文献学。
1865年 21岁 10月,转入莱比锡大学。初次获读叔本华的著作《意志与表象的世界》。
1866年 22岁 开始与李契门下厄尔温·罗德(ErvinRohde)交往。
1867年 23岁 10月,被征召入南姆堡炮兵联队。从马上摔下,胸骨受重伤。
1868年 24岁 4月,因伤退伍。11月8日初识年格纳。
1869年 25岁 2月,受聘巴塞尔大学,担任古典文献学的额外教授。4月,脱难普鲁士国籍,成为瑞士人。5月17日初次访问琉森(Luzern)近效托里普森的瓦格纳家。5月28日在巴塞尔大学发表就任讲演,讲题为“荷马与古典文学”。布克哈特(Jacob Buckchardt)缔交。
1870年 26岁 3月,升为正教授。8月,普法战争爆发,志愿从军担任卫生兵。罹赤痢与白喉。10月退伍,返巴塞尔大学。与神学家奥瓦贝克(Franz Overbeck)开始交往。
1871年 27岁 执笔《悲剧的诞生》。
1872年 28岁 1月,出版《悲剧的诞生》。2月——3月,在巴塞尔大学演讲,发表《德国教育设施之前瞻》(殁后作为遗著初次出版)。四月华格纳家迁离托里普森。5月在贝鲁特祭剧场的开工典礼上,与华格纳重晤。
1873年 29岁 《季节的深思》第一篇出版。发表《希腊人悲剧时代的哲学》中之部分文字(殁后作为遗稿初次出版)。
1873年 30岁 发表《季节的深思》第二篇、第三篇。初读法国作家斯汤达尔的小说《红与黑》,如受电击。
1875年 31岁 10月,初识音乐家彼德·卡斯特(ReterGast,本名HeinrichKoselitz)。
1876年 32岁 7月,《季节的深思》第四篇出版。八月,贝鲁特剧场演出第一次祝祭剧。9月,与心理学家保罗·李(RaulRee)缔交,病况恶化。因病,巴塞尔大学课程请假休讲。冬,与保罗·李及梅森伯格同任于索特林。10月11月在索特林与华格纳作最后的晤谈。撰写了《人性,太人性的》最初的备忘录。同年,向日内瓦荷兰籍女音乐家玛蒂尔德求婚被拒。
1877年 33岁 9月,回巴塞尔,复于大学授课。
1877年 34岁 因为一位女子,与华格纳的友谊关系终结。1月3日华格纳赠送《帕西法尔》(Rarsifal)一书。5月《人性,太人性的》第一篇出版;至华格纳最后一封信,附《人性,太人性的》赠书一册。
1879年 35岁 重病。辞去巴塞尔大学教席。《人性,太人性的》第二篇上半部出版。
1880年 36岁 发表《漂泊者及其影子》,后来作为《人性,太人性的》第二篇下半部分出版。春天,初抵日内瓦,10月,在日内瓦过乘冬。
1881年 37岁 1月完成《曙光》,6月出版,7月在西尔斯·马莉亚过夏,8月,孕育了“永恒之流”的思想。11月27日,在日内瓦初次聆赏比才的《卡门》。
1881年-1882年 37-38岁 执笔《快乐的科学》并于同年出版。
1882年-1888年 38-44岁 对一切的价值作价值转换的尝试。
1882年 38岁 3月,至西西里旅行。四月开始与罗·落乐美交际。5月,完成《快乐的科学》(Diefroliche Wissenschaft),并出版。11月以后,在拉伯罗过冬。该年,向莎乐美求婚被拒。
1883年 39岁 2月,华格纳病逝。执笔撰写《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一部,6月,出版。7月,执笔《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二部。12月,在尼斯过冬。
1884年 40岁 1月,在威尼斯,执笔撰写《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三部。8月斯泰因访尼采。11月起执笔《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四部(1885年私家出版),读杜思妥也夫斯基的小说《罪与罚》,深深感动。
1885年 41岁 执笔《善与恶的超越》。
1886年 42岁 5-6月,在莱比锡与厄尔温·罗德做最后一次之晤面。7月,《善与恶的超越》出版。
1886年 43岁 7月,完成《道德的系谱》,11月,私家出版。11月11日,致厄尔温·罗德最后一封信。
1888年 44岁 1月,因丹麦文艺史家布兰斯的介绍始知有齐克果其人。4月,第一次往在托里诺(Torio)。布兰德斯在哥本哈根大学开“德国哲学家弗烈特李希·尼采讲座”。5月-8日执笔《华格纳事件》,9月出版,《戴奥尼索斯之颂》脱稿。8月-9月撰写《偶像的黄昏》(1889年出版)。9月,撰写完反《反基督》,10月-11日撰写《瞧!这个人》,12月撰写《尼采对华格纳》《心理学家的公文书》,死后收入全集中出版。
1889年 45岁 1月初旬,在托里诺遭到最后的打击,患了严重的中风。出现精神分裂现象,被送进耶拿大学医院精神科,母亲赶来照顾。
1897年 53岁 复活节,母亲病逝。与妹移居威玛(Weimar),由其妹朝夕看护。
1900年 56岁 8月25日在威玛咽下最后一口气息,8月28日葬于故乡洛肯镇。尼采生前寂寞无人问津,死后与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威宾诺莎、康德、叔本华、黑格尔并列为世界哲学史上不朽的思想家,被誉为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开创者!
尼采作品选集
http://www.yifan.net/yihe/novels/foreign/nicai/nicai.html
为什么伊朗人自称雅利安人,纳粹也自称雅利安人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
伊朗人。
原因:首先希特勒的第三帝国说自己是纯种的雅利安人,其实就是无稽之谈,希特勒仅仅因为德国和北欧人金发碧眼的特征,就给自己认了这个祖先。
这种行为没有根据,但是很聪明,就像曹操说自己是曹参的后代,袁世凯说自己是袁崇焕的后代,现代欧洲的匈牙利说自己是匈奴后代一样。都已经被基因实验证实失实,但毕竟谁都希望自己的祖宗厉害。
其实德国人仅有18%的雅利安血统,甚至比不上我们20%血统的维吾尔族。而被他认为是劣等民族的东欧斯拉夫人,雅利安血统却超过了百分之五十。
伊朗人也说自己是雅利安人,要是谁说“你们阿拉伯人”他们一定跟你急。甚至伊朗国名IRAN就源自ARYAN雅利安。
的确伊朗人是当今世界上最纯种的雅利安民族。印欧语系就是起源自进入伊朗高原的雅利安人,他们祖先们的辉煌历史的确可以用来吹。
扩展资料:
雅利安人(其出现于印度西北部已为《梨俱吠陀》所证实)从印度次大陆之外,通过一次、或者更确切地说是连续多次的迁徙,到达了他们当时占领的地区。
这一迁徙的最后阶段距《梨俱吠陀》开始编成的时间不可能相去太远,但同时也必定过去了一段足够的时间。
印度历史上有关于雅利安入侵的记载。印度的四种姓是按肤色深浅而设置的,其中婆罗门和刹帝利种即来源于征服者:浅肤的雅利安人。
波斯历史上有名的米底人和波斯人都是雅利安人后裔。古希腊和古波斯的历史学家提到的塞西安、撒尔马希安、马萨革泰和阿兰聊人也是雅利安人直裔。
历史上,雅利安人摧毁了四大文明古国中的三个: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正是由于雅利安人有一段辉煌历史,后来许多国家和民族宣称雅利安人是其祖先。
波斯人宣称是古雅利安文化的继承者。塔吉克人也是如此宣称。波斯人最忌讳别人把他们看作是阿拉伯人。其实古代的波斯人并不信伊斯兰教。
在近代,纳粹错误地将金发碧眼的日耳曼人定义为雅利安人,实际上两者毫无关系,相距甚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雅利安人
1、为什么都自称是雅利安人
历史上,雅利安人摧毁了四大文明古国中的三个: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正是由于雅利安人有一段辉煌历史,后来许多国家和民族宣称雅利安人是其祖先。纳粹德国、波斯人、塔吉克人等都宣称自己是雅利安文化的继承者。
2、关于伊朗
如果1935年巴列维王朝的礼萨王不把“波斯”改为“伊朗”,也许今天世界就没有“伊朗”这么一个国家,伊朗高原上的那个国家仍被称之为“波斯”。
伊朗人,或者说波斯人,自古以来并没有把自己的国家成为波斯,如同中国历朝历代自有其国号而不叫“中国”一样(最多自称为中土之国),波斯的各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名称,如安息、萨珊、巴列维等等。
世界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将这个国家称之为波斯(Persia),据称来自于伊朗南部一个叫“法尔斯”(Fars)的地区,这里的人被称之为法尔斯人(Farsi)。由于古代波斯语中f与p通用,也许更由于希腊人的发音方法,Farsi便成为Parsi。如此一来,波斯就成为这个国家的名称了。
19世纪随着语言学的发展,特别是比较语言学的发展,欧洲人突然发现印度的梵语和伊朗的阿维斯陀非常的相近,而且欧洲语言追根究源与这两种古老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欧洲语言的词汇和语言都来自于这两个语言或其祖辈,而欧洲语言与欧洲人所信仰的基督教的原始语言闪米特语言却相差甚远,于是欧洲人提出了一个印欧语系的概念。进一步研究,欧洲人又发现,印度的《吠陀》和伊朗的《阿维斯陀》中都自称为“雅利安”(Aryan)。于是欧洲人认为,印欧语系或者其中某些民族就是这个“雅利安”人的后代。为了保险起见,语言学中将这个“雅利安”语系作为印欧语系的一支来看待,称之为“印伊语系”(Indo-Iranian或Indo-Aryan)。
随着宗教学和神话学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又发现,欧洲人在接受基督教之前所信仰的密特罗教(Mitraism)原来源于雅利安人对太阳神密特拉(Mitra)的崇拜,而伊朗和印度的神话体系又是紧密地缠绕在一起。于是欧洲学者越来越认为印度伊朗的雅利安人是他们的祖先。不仅如此,伊朗神话中还说,雅利安人的故乡叫Iranwich(《阿维斯陀》中为Airyanem vaejo),词义为“雅利安人的家园”,后世中古波斯语称之为Iranshahr,“雅利安人的都市”。挠头的是,《吠陀》和《阿维斯陀》中都没有明确告诉后人这个雅利安人家园在什么地方,只告诉了人们雅利安人由于种种原因离开了自己的家园,向四周扩散了。也就是说今日的印度和伊朗是扩散后到达的地方,这一点历史资料和考古发现也给予了相当程度上的证明。
一个多世纪以来,各国学者经过多方研究认为,雅利安人的故乡可能有三个地方:
1、俄罗斯南部大草原,现在里海和黑海北岸一带;
2、中亚地区,主要集中在阿富汗境内的布哈拉一带,或古代的大夏,或里海东部的两河流域(阿姆河和锡尔河)花剌子模一带;
3、中国的西藏地区,希特勒的德国纳粹就有这种观点,并曾派团进入西藏考察。
但伊朗人并不这样认为。伊朗一些史书将伊朗称之为Iranshahr,这与记忆中的雅利安人家园又相吻合,因此伊朗人认为雅利安人的家园就是伊朗高原。而且波斯帝国的创立者居鲁士和大流士都在铭文中称自己是雅利安人。
伊朗神话传说中的一个故事也佐证了。神话中的国王费里顿(Feridun)年迈之际三分帝国,大儿子图尔(Tur)统辖东方,是突厥人的祖先;二儿子萨勒姆(Salm)统治西方,是罗马人的祖先;小儿子伊拉基(Iraj)执掌中央帝国,是伊朗人(雅利安人)的祖先。在《阿维斯陀》中,三个儿子的名字分别为Tuirya、Sairima和Airya,而小儿子Airya的名字正好与雅利安的名字完全一样,后世所说的雅利安(Aryan)不过是Airya的复数形式而已,在《阿维斯陀》中为Airyanem。
朝鲜是国王不是皇帝首先更正一下名称,中国喜欢自称朕的原因跟楼上的说的一样,所以他们都自称寡人,他们就像诸侯国一样
如来佛祖坐下弟子的排名
弟子之间没有排名,只是每个弟子作用不同而已,其实也都是如来佛的化身,如来佛祖很多化身。
舍利弗,智慧第一;大目犍连,神足第一;大迦叶,先佛出家,第一头陀;须菩提,解空第一富楼那弥多罗尼子,说论第一;摩诃迦旃延,解经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优波离,持律第一;罗侯罗,密行第一;阿难,多闻第一。
这十个也被称为如来佛座下弟子。
扩展资料:
如来佛祖即佛教教祖—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梵文: Śākyamuni,意为“释迦族之圣者”),原名乔达摩·悉达多(巴利文:Siddhāttha Gotama;梵文:Siddhārtha Gautama),古印度著名思想家,佛教创始人,出生于今尼泊尔南部。
被后世尊称为佛陀(Buddha、意为“觉悟者”)、世尊等;中国尊称他为佛祖,即“佛教祖师”。被世人尊为神明。释迦牟尼以本誓愿于娑婆世界 五浊恶世示现成佛(详见八相成道),是佛教开启者。
释迦牟尼(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6年)大约与我国孔子同时代。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1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遂开启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年80在拘尸那迦城示现涅磐。
佛教创始人。本名悉达多,意为“义成就者”(旧译“义成”),释迦牟尼出生地蓝毗尼园,姓乔答摩(瞿昙)。因父为释迦族,成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其他称号有佛陀(觉者)、世尊、释尊等。
释迦牟尼的父亲,是迦毗罗卫的国王,名首图驮那,汉译净饭王。母亲名摩诃耶。是与迦毗罗卫场城隔河相对的天臂城善觉王的长女。根据当时的风俗,摩耶夫人回母家分娩,途经蓝毗尼花园,即今尼泊尔南部波陀利耶村的罗美德寺院处,生下了释迦牟尼。
摩耶夫人在释迦牟尼出生后的第七天去世。幼年时代的释迦牟尼是由他的姨母波提养育的。他从小学习当时教养王族应具备的一切学问和技艺(即五明)。16岁(另有17岁、18岁之说)时,娶表妹耶输陀罗为妃,生下儿子罗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如来佛祖
如来佛祖,即释迦牟尼,最著名的门徒是“十大弟子”
南传所说十大弟子:舍利弗、目犍连、大迦叶、迦旃延、优婆离、罗睺罗、阿那律、劫宾那、拘希罗、纯陀。
北传所说十大弟子:舍利弗、目犍连、大迦叶、迦旃延、优婆离、罗睺罗、阿那律、富楼那、须菩提、阿难。
扩展资料:
大迦叶是十大弟子之首。梵文:Kasyapa,称大迦叶,或称为迦叶、迦叶波、迦摄波。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人。少欲知足,常修苦行,故称为「头陀第一」。「头陀」是梵文:Dhuta 的译音,意为:「抖擞」,就是清心寡欲,扫除世间尘垢烦恼,是佛教的苦行之一。
大迦叶跟佛陀以后谨守佛陀的旨意并虔诚的专修苦行,深受佛陀的信任,当佛陀预感不久人世时指定弥勒菩萨於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接替他为「未来佛」的同时,令指定以大迦叶为首的四弟子(另有:君屠钵叹、宾头卢、罗侯罗)为「四大声闻」,继承佛陀的事业弘扬佛法并在将来辅佐未来的「弥勒佛」。
他是佛教第一次结集的召集人。释迦牟尼涅盘后的第二年的夏天,大迦叶将所有的弟子召集到王舍城灵鹫山集合,汇编释迦佛祖的遗教,全部汇编整合完成由阿难诵「经」、优波离诵「律」、富楼那诵「论」。这就是所谓的「三藏圣典」。因而有第一祖师之称。对於佛法的流传,有极大的功劳。
目犍连(神通第一)。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梵文Mahamaudgalyagana的音译。或为摩诃目犍连、目犍连、大目犍连。号称「神通第一」。古印度摩揭陀国土舍城人。从释迦牟尼佛出家,成为释尊的十大弟子。以神通第一著称。后被反佛教的婆罗门打死。
在佛教雕像中,常侍立在释尊左边。相传其神通广大,以「天眼通」看到他的母亲在地狱受苦,在七月十五按佛陀的意思设盂兰盆供奉十方僧众,在他们的帮助下入地狱救母,由此,佛教有「中元节」。
富楼那(说法第一)。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梵文Purna的音译。是富楼那弥多罗尼子(Puramqitrayaniputra)的略称,意译为满慈子。迦毗罗卫人,国师婆罗门之子。先与朋友出家修苦行,释迦成道后,前往归依,善於分辨佛义,广宣法理,被称为「说法第一」。
富楼那能因人施教,见一种人说一种法,在他的解说后人们都为之折服,从而皈依佛门。富楼那精进修持,不懈不怠,宣扬人生真理教化众生,在说法人当中最为第一。
须菩提(解空第一)。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梵文 Subhuti 的音译。或为 须浮提、须扶提等,号称「解空第一」。古印度拘撒罗国舍卫城人。从释迦牟尼佛出家,成为释尊的十大弟子。以解空第一著称。须菩提每次化缘都去有钱人家裏化缘,因他同情穷人的贫困,而大迦叶却向穷人化缘,因大迦叶要给穷人集善的机会。后来佛陀 如来佛祖知道后斥责他们的生分别心,与佛法不符,从此,僧侣化缘不在择富挑贫。
舍利弗(智慧第一)。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梵文Sariputra的音译。或译作鶖鹭子、舍利子。号称「智慧第一」。初从六师外道的删闍那毗罗胝子出家,后因听到马胜比丘说因缘所生法的偈颂,改学佛法。由于他持戒多闻、敏捷智慧、善讲佛法,因此很快成为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
罗睺罗(密行第一)。释迦牟尼佛的唯一的儿子,也是释迦牟尼的「四大声闻」,和「十大弟子」之一,是佛陀做太子时和妻子耶输陀罗所生。为梵语Rohula的音译。又为「罗护罗」,意为「覆障」、「障月」、「执月」的意思。因为他是在月食之夜出世的。当太子的佛陀因为有了儿子很欢喜,因为佛陀的父亲净饭王不至因他的独子释迦牟尼出家而王室无后。佛陀就在儿子出世的第七天骑著白马出家了,从此,罗睺罗就在没有父爱的环境下过了他的童年。
佛陀成道后的第三年,回到他的家乡时,佛陀的妻子和罗侯罗没有去迎接佛陀,当耶输陀罗向罗睺罗说佛陀是他的父亲时,罗侯罗竟不认识。后佛陀对他的前妻说:「让你辛苦了,当然我是有负予你的,但我为众生而牺牲,请你为我欢喜。」佛陀又为罗睺罗剃度,拜舍利弗为戒师,舍利弗为他受沙弥十戒,成僧团中有沙弥之始,时,罗睺罗十五岁。罗睺罗诵经十分勤奋,二十岁成道,又严守戒规,被称谓「密行第一」的阿罗汉。
阿难(多闻第一)。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生於西元前463)为梵语Ananda的音译。意为「欢喜」、「喜庆」原是释迦牟尼佛的堂弟,后跟随佛陀出家,佛陀五十五岁时,选阿难为常随侍者,当侍者达二十五年。因为他专注地服侍佛陀,谨记无误佛的一言一语,因此被称为「多闻第一」。
佛灭后第一结集由阿难诵出三藏中的经藏。佛祖涅盘后大迦叶尊者成为「初祖」,统领广大佛家弟子。大迦叶圆寂后,阿难尊者继承迦叶率领徒众宏扬 如来佛祖佛法,被后世尊成为「二祖」。在寺院中,阿难与迦叶总是侍立在佛祖的两边,成为佛祖的协侍。
优婆离(持律第一)。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为梵语Upali的音译,或称为优波离。意译为无灭。出身与古印度的低下层,是奴隶、杂工,没有任何人身权利,原为一名理发师,是佛陀做太子时的宫中理发师,后和萨迦的王子一起跟随佛陀出家。因持律精严,从来不犯一点小错,佛陀命他持长僧团的戒律被称为「持律第一」。优婆离的一生,是在处理僧团的纠纷。为犯戒的比丘忏摩,向佛陀请问戒律中度过的,堪称为戒律权威。佛灭后第一结集由优婆离诵出三藏中的律藏。
阿尼律陀(天眼第一)。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为梵语Aniruddha的音译,意译为无灭。释迦牟尼佛的堂弟,即佛陀的叔父甘露饭王之子,佛陀成道以后曾回家阿尼律陀佩服堂兄的道行,於是跟随佛陀出家,以「天眼第一」著称。
虽然阿尼律陀是天眼第一的大神通,可是他本人却是个盲人,《楞严经》说他出家之初,贪眠不起,被佛陀呵斥他像个畜生贪睡。阿尼律陀受此刺激下狠心连续七天不眠,竟不幸失明。但得了天眼通的神通是佛门的千里眼,他的千里眼能见十方(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地域,达到能见世界如见核桃的境界。
正是天眼阿尼律陀对世界看得太清楚太明白了,所以他是最心平气和的罗汉,跟谁都合得来,他还悟出证道的方法,他认为:道是从少欲、知足、寂静、正念、正定、精进、正慧、无戏论八法而得到的。
迦旃延(议论第一)。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为梵语Katyayana的音译,古印度阿盘提国婆罗门之子。原出家修习外道,后跟随释迦牟尼学法,以能分别诸经,善说法相,有“议论第一”之称。或称为摩诃迦旃延、大迦旃延。
汉译有摩诃迦旃延、摩诃迦多衍那、大迦旃延、迦多衍那等名。意译大剪剔种男。西印度阿盘提(Avanti)国人。由于他善于分析法义、擅长说法,‘略义能广、广义能略’,因此有‘论议第一’的雅号。
劫宾那,译作房宿,世尊弟子,能知星宿。释尊见其根机成熟,於是化为一老比丘与他同宿,於夜间化令得道,故名房宿。他常修教诫,教授诸声闻众,因而被称为众僧第一。所谓声闻众即小乘佛教众弟子。
佛陀弟子之一。精通天文历数,能知星宿,为众僧中第一。据贤愚经卷七大劫宾宁品载,师为金地国劫宾宁王之子,禀性聪明,大力勇健,于其父王崩后嗣位,兵众殷盛,威风远振,欲制压中印度,乃遣使至舍卫国向波斯匿王求贡,时佛陀在祇洹精舍,自化为转轮圣王,以神通变现而使劫宾那信服;劫宾那遂远离尘垢,出家修持,常勇猛精进,端住三昧中。后得法眼净,并证得阿罗汉果。
另据光宅法华义疏卷一、法华玄赞卷一等载,劫宾那又名房宿,系因如来预知其成道之因缘,乃化现为老比丘,宿其僧房,为之说法,劫宾那即于此夜得道。又据法华文句卷一上载,因其父母祝祷房星而得子,故名之为房宿。
五百罗汉第玖拾壹尊摩诃俱絺尊者,即唐代婺州金华山俱胝和尚。生卒年、俗姓、籍贯等均不详。摩诃俱絺罗译为“大膝”,这位尊者的膝盖很大,从体形上的特征而立名。俱絺罗是舍利弗的舅舅,在佛陀声闻弟子中,是“答问第一”。
纯陀,佛入灭前,对佛行最后供养者。又作穷达、准陀、淳陀、周那,或单作‘淳’。意译稚小或妙。中印度波婆城(Pa^va^)人,锻工之子。
参考资料:
如来佛祖(佛教人物)-百度百科
释迦牟尼(佛陀)-百度百科
劫宾那-百度百科
摩诃俱絺尊者-百度百科
纯陀-百度百科
十大弟子分别为:摩诃迦叶、目犍连、富楼那、须菩提、舍利弗、罗睺罗、阿难陀、优婆离、阿尼律陀、迦旃延。
1、摩诃迦叶:头陀第一(或称苦行第一)。也称“大迦叶”。生于王舍城近郊之婆罗门家。于佛成道后第三年为佛弟子,八日后即证入阿罗汉境地,为佛陀弟子中最无执着之念者。
2、目犍连:神通第一。也称“摩诃目犍连”、“目犍连”、“大目犍连”、为古代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外拘律陀村人,婆罗门种。目犍连率弟子一同拜谒佛陀,蒙其教化,时经一月,证得阿罗汉果。
3、富楼那:说法第一。全称“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为迦毗罗婆苏(即迦毗罗卫)人,净饭王国师之子,属婆罗门种。以其长于辩才,善于分别义理,后专事演法教化,因闻其说法而解脱得度者,多达九万九千人。
4、须菩提:解空第一。出生婆罗门教家庭。古印度拘萨罗国舍卫城长者鸠留之子,以“恒乐安定、善解空义、志在空寂”著称。
5、舍利弗:智慧第一。也有人翻译成“鹙鹭子”、“舍利子”。其母为摩伽陀国王舍城婆罗门论师之女,出生时以眼似舍利鸟,乃命名为舍利;故舍利弗之名,即谓‘舍利之子’。
6、罗睺罗:密行第一。相传,佛之嫡子。在胎六年,生于成道之夜,十五岁出家。舍利弗为和上,而彼为沙弥,逐成阿罗汉果。
7、阿难陀:多闻第一。出家后二十余年间为佛陀之常随弟子,善记忆,对于佛陀之说法多能朗朗记诵。阿难陀天生容貌端正,其身光净如明镜,虽已出家,却屡遭妇女之诱惑,然他志操坚固,终得保全梵行。
8、优婆离:持戒第一。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人。出身首陀罗种,为宫廷之理发师。佛陀成道第六年,王子跋提、阿那律、阿难等七人出家时,优波离亦随同出家。实为佛陀广开门户,四姓平等摄化之第一步。
9、阿尼律陀:天眼第一。也称“阿那律”。古代印度迦毗罗卫城之释氏,佛陀之从弟。佛陀成道后归乡,阿那律与阿难、难陀、优波离等,即于其时出家为佛弟子。出家后之阿那律,修道精进,堪称模范。
10、迦旃延:议论第一。也称“摩诃迦旃延”、“大迦旃延”。西印度阿槃提国人,出家归佛后,从其本姓称大迦旃延,勤行不懈,证得阿罗汉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大弟子
佛陀住世时的十个主要弟子。
分别为:摩诃迦叶、目犍连、富楼那、须菩提、舍利弗、罗睺罗、阿难陀、优婆离、阿尼律陀、迦旃延。
摩诃迦叶:头陀第一(或称苦行第一)。也称“大迦叶”。
目犍连:神通第一。也称“摩诃目犍连”、“目犍连”、“大目犍连”、“目连”。
富楼那:说法第一。全称“富楼那弥多罗尼子”。
须菩提:解空第一。
舍利弗:智慧第一。也有人翻译成“鹙鹭子”、“舍利子”。
罗睺罗:密行第一。原是佛陀的独子,“罗睺罗”有累赘、阻碍的意思。
阿难陀:多闻第一。原是佛陀的堂弟,许多佛经中也直接称为“阿难”。
优婆离:持戒第一。
阿尼律陀:天眼第一。也称“阿那律”。
迦旃延:议论第一。也称“摩诃迦旃延”、“大迦旃延”。
◇苦行第一----摩诃迦叶◇
他专修头陀行,为第一次佛典结集的主持人。由于完成这次佛典结集任务,大迦叶遂名闻天下。其全名为"摩诃迦叶婆",生于中印度王舍城附近摩诃婆罗村,父为有名的大富翁,夫妻结婚多年,苦无儿女,于是向毕钵罗树求子,遂生摩诃迦叶,乳名毕钵罗耶那。此子出生后,即具备三十二相,且一举一动都异于常人。八岁受婆罗门戒,已精通其中奥妙。
一天,听说释迦佛的盛名,遂前往加入教团,其妻拔陀伽毗罗尼后来出家为尼。他少欲知足,专志于修行,所以称为头陀第一。当释尊入灭之际,他远在北方行脚,得此悲讯后,即昼夜兼程赶到,跪于圣棺之前,悲恸不已,更立志说:此后我决心结集佛典,以建立人间净土。传说他入云南鸡足山的禅房,静待龙华三会。
◇多闻第一-----阿难陀◇
阿难陀,又名难陀尊者,生于迦毗罗卫城,是提婆达多之弟,甘露饭王之子,与释迦佛是堂兄弟。他幼年师事十力迦叶,于释尊55岁时,始入佛门,侍从释尊前后达25年之久。当释尊入灭之际,与阿党的年代,楼陀同侍于释尊的枕边,专心守护。他博闻强记,闻一知十,故称为多闻第一。在经典结集中,大部分的经文都是凭他的记忆而口传的。其天性慈悲温和,容貌俊俏,颇得妇女的爱慕,屡蒙女难之祸。他于佛灭后20年,见大迦叶在鸡足山示寂,始觉自己的死期将近,乃在恒河边召集五百比丘,作最后的垂训,于120岁时而从容灭度。其遗骨葬于王舍城的竹林精舍之侧。
◇智慧第一------舍利弗◇
原名优婆底沙,全名为舍利弗多罗。关于舍利弗名字的由来,在《大智度论》里说:"摩陀罗王有一女,其眼酷似舍利鸟(一种水禽)之眼,故名为舍利,下嫁帝沙,生有一子,取名为舍利弗。"因"弗多罗"三字译作子,故又称他为舍利子。幼时因受其博学多才的父亲及贤明之母的教养,所以精通百科技艺。他与朋友俱律陀,拥有弟子多人,声势相当浩大。一日,他遇着马胜比丘,得知释尊的盛名,即钦慕不已,遂率350余弟子,在竹林精舍皈依佛陀,受具足戒,弟妹六人均出家,成为释迦弟子。此时因舍利弗的皈依,使教团的势力大为扩张,佛陀誉他为法将。舍利弗因此而占诸弟子的首座,被称智慧第一。他先释尊入灭,当他觉得自己涅槃期近时,乃返回故乡,安坐一室,澄心静虑。传说未来他将以华光佛的称号,再来人间利益众生。
◇解空第一--须菩提◇
须菩提释作善吉、空生、善业,出生于舍卫城,是给孤独长者之弟、须摩那长者之子。关于他译名的由来,在《净名疏》内记载如下:此人出生之时,以其家室皆空,故名"空生";此时家人十分慌恐,请相师前来卜封,认为此子出生时的奇瑞是为吉相,乃称善吉;此人本性慈善,不好诤论。他出家修道,起慈悲心,入无诤三昧,能常行善业,故名"善业"。他后来立志归入佛门,常好入空定,为十大弟子之一,被称为解空第一而驰名。般若的教理以尊者为祖。
◇说法第一--富楼那◇
富楼那译作满意子,或满愿子,出生于迦毗罗卫城郊的罗那拔多村,是迦毗罗城长者之子,阿若憍陈如之甥。其父为净饭大王之国师,驰名一世。富楼那在少年时,他每日除努力的工作外,尚能诚意的奉侍佛陀,不惜倾其财富,建立精舍,发愿归入佛门,并非常好学。因其擅于辩论,说法巧妙,被称为说法第一而闻名。后来他在输卢那国收有五百弟子,并建有五百座伽蓝,致力于宣传佛法。
◇神通第一--大目犍连◇
世间多称他目连尊者,译作大赞诵,或大胡豆。在《祖庭事苑》里说他"梵名大目犍连,姓采菽,传说上古有仙,居山寂处,常采绿豆而食,因以此为姓,目连之母即司此族。"目连本名为俱律陀,出生在王舍城北方的俱律陀村,父为王家之师,母名采菽。少年时与舍利弗为密友,自幼即决心离俗修道,他俩各征得其双亲之许可,相率赴王舍城,对释尊说明其来意,释尊即收他俩为弟子。目犍连以神通第一而闻名。因他得知其生母深堕地狱,受尽苦患,遂往见释尊,请求救母之法,然后得以将生母救出地狱,因此大孝子目连的芳名,传至今日仍家喻户晓。当时的裸形外道,与释迦有宿怨,因知目犍连救母闻名天下而怀恨在心,遂乘目连于伊尸嗜利山中坐禅入定之机,将其刺杀,此实为僧团的一大损失。
◇论义第一--摩诃迦旃延◇
摩诃迦旃延为梵语,译作文饰,又称好肩,其本名为那罗陀,其父为吠陀学的论师,他继承其父的血统,成为一位贤明长者,成为释迦教团的一员后,更表现出他卓越的才能,被称为论义第一,极受众人尊重。先前释迦诞生后,净饭王召请频陀山的阿私陀仙人入宫,为新生太子占封,此仙人即是迦旃延的舅父。迦旃延早已寄居其舅家中,学习四禅五通的道术,后来赴鹿野苑皈依佛陀。得道后专门弘法于乡里,被誉为巴利文典籍之祖。
◇天眼第一--阿那律◇
阿那律一名阿尼卢陀,是白饭王的儿子,释尊的表弟。他天资聪敏,少年时即知其必将成为大器,于迦毗罗卫城倾听释尊的教化后,即发心出家修道,迫切要求释尊准其加入僧团。有一天,他在佛座前昏昏入睡,受到佛的呵责,遂立誓终生穿粪扫衣,昼夜不眠,以致双目失明,他的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受到大家的称赞,被推为天眼第一,成为佛灭后的首领之一员。当释尊入灭之际,他侍于床前看护,并参加第一佛典结集大业,其功亦巨大。
◇持戒第一--优婆离◇
优婆离为梵语,译作近取或近执。他出身于首陀罗(当时印度被视为最低贱的民族),初为王舍城的理发师,但他的本性颇为忠实,而且工作热心,得宫廷诸官及王家的信任。后来和释迦族的公子们一道发心皈依,释尊为他首先传授戒法,后来,由于他精通戒律,为僧团解决了种种问题,被视为僧团的上首,誉为持戒第一。释尊入灭后,结集佛典,他担当最难的律藏方面的工作,以其多年来所学的知识和卓越才能,不息不休,完成此一艰巨的任务。
◇密行第一--罗憍罗◇
罗憍罗是释尊的嫡子,母为子输陀罗。传说他在母胎内前后达六年之久,乃命名为罗憍罗,罗憍罗译为覆障。一说罗憍罗诞生之日,适逢日蚀,因而得名。释尊成道后三年,乃令舍利弗和目连促其出家,拜舍利弗为师,加入僧团,由于他中途怠慢,受到佛陀的呵责,遂立誓严守戒律,励行道业,因而得到密行第一的称誉,不辱父望。
文章标题: 如来佛祖自称自己是刹帝利阶级,父亲是转轮圣王,然而现代考古证明他的故乡是一个村庄。他说谎了吗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09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