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在艺术作品集里使用中国传统文化,国外考官到底吃不吃这套

时间: 2021-04-20 22:08:07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0次

在艺术作品集里使用中国传统文化,国外考官到底吃不吃这套

艺术生出国留学一定需要作品集吗

对于准备出国深造的同学们来说,体现扎实基本功的作品集是申请成功的关键,再好的世界各大美术类院校的招生工作,已经如期陆续展开,我们作为留学生,如何向国外的高等美术学院,展示我们在美术方面扎实的功底和全面的能力,就都集中在一套作品集上,由于留学生和国外院校沟通,都是通过我们精心准备的材料进行的,所以作品集的准备,在整套材料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那么艺术生出国留学作品集需要准备哪些呢?

第一步:先了解国外院校最看重你作品集的哪一点

以英美为代表的国外院校,除了本专业应该具有的技能以外,最关注的就是你在作品集里体现出自己思考过哪些东西,往细了讲就比如其中折射出的实验性乃至前瞻性等等特质。

有了思想的基础,才能在你所思考的点上面做发挥。你想通过室内设计来解决某类居民共性问题,或者展望一下未来的行业发展,等等这些都是准备作品集最常见也最稳妥的切入点。

也就是说,你在准备作品集的时候,需要时刻把这些出发点挂出来。突出目的性,让学校一眼就感觉到你的研究有价值、够独创,我觉得是比较核心的一条准则[注1]。就好比说同样在作品集里探讨导电线路的问题,A在讲怎么做这个线路可以满足一人、两人、多人的生活需求,B在讲怎么做线路可以更漂亮更隐蔽。那结果肯定是A的作品有价值,人都没法用要那么隐蔽漂亮有什么意义?(当然这么举例有点极端了,在实用的基础上还是可以兼顾外观的)

其次需要明确:学校会具体考察作品集的哪些方面

学校在看学生作品集的时候,最直观的是去审视你的排版逻辑,第二个会检视你的专业技能,第三就是看你的独立思维能力。

排版逻辑清不清晰,影响到学校对你思想的理解程度以及愿不愿意继续往下看你的作品集。如果排版逻辑不清晰,那可能对方就没有继续看下去的欲望了。酒香也怕巷子深,每年有那么多学生申请,学校才没空拿着你的作品集做阅读理解,所以我们得把最关键的东西一马当先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

专业技能一方面体现在画面的视觉表现上,另一方面体现在画面的内容上。也就是说你画面表现得再好,里面基本尺度掌握得不过关,就会给人留下一种虚张声势的感觉。独立思维能力是最后一个层次,以上这些因素基本就是决定你的作品能不能吸引人的关键点了。

再回到具体的作品集细节问题上,这个是方方面面的,我举两个例子。

1. 作品集中的Sketchbook

Sketchbook在外国的教育体系[注3]里是一个很重要的存在,尤其是对于英国,申请英国的同学应该普遍都被要求提交自己的日常Sketchbook。它最大的价值就在于方便你把想法、画面或者资料“随手”记下来。

当然,所有好习惯的开头都是不那么舒服的,需要虐待一下自己。当你真正接纳它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个东西一方面有助于自己随时回顾,另一方面就是让申请学校对你的项目思路能够一目了然,继而透过你的思路来了解你这个人,这些部分都是息息相关的。

另外也要纠正一个误区,那就是Sketchbook的本质目的并不在于给人展现。很多同学往往只注意到了展现的最终端,于是一开始就希望有一本精美的Sketchbook,所以就导致不知如何下手。其实最好的方式就是去画去观察,把它当作日记一样,过了很长时间以后,再回头看自己海量Sketchbook,应该也会很有成就感吧。

2.作品集的项目要不要交叉进行

大多数人准备艺术生出国留学作品集需要预留出一个相对集中的时间段,进度一般都非常紧凑,所以常常出现做不完的情况,“轧戏”也就在所难免了。但我的建议是轻易不要这样做,人的精力和注意力都是有限的,完全同步交叉进行的话,很容易导致哪边都顾不好。

那在时间安排上,有没有比较聪明的做法呢?我觉得可以在某个项目的头尾,分别叠加1-2周的时间,这种方式经过实践检验是很讨巧而有效的。

做作品集的过程其实非常煎熬,最可怕的地方并不是超负荷的工作任务,而是一个项目越做越难、甚至越做越走不出来的状况。我自己的学生也遇到过,到后来越做越不开心,一度都想放弃申请了。

在这种情况里面,我觉得首先要判断的是这个时候适不适合抽身而去另起炉灶,也就是现在稍微转换一下方向会不会让你之前的努力白费太多?如果之前的东西基本都能用得上,那提早抽身转个20度我觉得是没问题的,但如果你要转的方向是180度,那真的是……时间宝贵,建议还是留在目前的方向,硬着头皮把东西做完吧,这种时候就真的需要多听别人的意见来让自己转换思维了。

当项目陷入胶着,越快做完会越聪明。不要想着放一放给它一些空间时间,再上手就会变好,实际情况是拖得越久,情绪只会越来越负面,对于项目只会越来越不利。

所以最好的最好,是一开始就衡量好自己的兴趣点并且评估好项目的难度,感觉合适以后再去动手。

以上就是关于艺术生出国留学作品集需要准备的细节,艺术生留学申请难点主要集中于作品集制作与面试,希望大家在认真申请的同时可以参考小编的建议,明白这其中的要点,丰富自己的申请内涵,拿到理想的offer!

是的。国外大学的作品结果展示只占20%的分数,制作过程80%。简单来说,作品集就是学生思维过程的全展现。

中西方教育的差异是,国内更强调结果,不看过程,老师只看学生的作业是怎么样的。涉及到国内的艺术生都在上很多软件技术层面的课程:例如ps、3dmax等。增加了对于技术层面的关注,减少了对于思维层面的关注;而西方不是这样的,西方教育要求在设计的过程当中,任何设计都很强调设计的方法论和过程。过程需要展现出来。

作品集很重要,国外大学的作品结果展示只占20%的分数。留学申请时,国外大学要评估一个学生到底什么情况,好与不好,必须提交一个作品集。要求你按照对方国家、学校的技术要求进行制作。

作品集是艺术留学生必须要准备的留学材料之一。因意大利院校和中国的考试形式及侧重的角度不同,加上中国学生面对考试有一些紧张是正常的。意大利院校更注重考生的设计想法、灵感来源,希望作品是有活性的,有创新的。
①作品集要原创的,千万不要耍小聪明,意大利的考官眼睛可不是那么好骗的。

②准备的作品集要和自己的专业相关,有自己的思维和想法在。

③完整且成体系的作品集,包括封面、姓名、简介、目录、作品集主体、排版等,不会做的可以学,也可以请教(福利在后面)。

④作品集呈现的形式尽可能是纸质版,电子版的可以是报考艺术多媒体等专业的学生,如果有成品也可以带到考试现场。
在提交作品集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几点:
1、不一定基本功多强,但是要展示良好的美学能力。
不要去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上素描速写班,而是要在自己现有的基础上,挑选能展示自己美学能力的作品;
2、专业作品加多元化作品展示。
专业的模型和基本的平剖立面图也是必须的。除了专业作品,可以多放一些自己的其他创作,比如沙画、泥塑、剪纸等等;
3、创造性思维很关键。
作品一定要展现出自己的创意,创意是作品集的灵魂。总之,需要你展示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创造天才。
4、要展示出创作过程

申请国外艺术大学的作品集怎么准备

准备考国外设计类大学如何准备作品集?申请国外的艺术学院一般需要准备作品集,作品集的好坏备受希望上顶尖艺术院校的学生的重视。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设计类艺术留学作品集如何做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Step 1认真研究、分析所申请专业的作品集要求

大部分学校对考生作品集所包含内容无特定要求(除特殊说明)。作品集应当主要包含视觉艺术,而非艺术史、艺术家分析或注释等。你可以提交个人的作品集合,在高中课堂上或者在家所做的作品。也有一些院校对作品集有主题的要求,就要根据院校的要求去准备作品集。

一旦你确定了你所申请专业的作品集要求,下一步就是去寻找现有的作品集例子了。

Step 2 寻找成功的作品集案例,作为参考

学习参考往届生的作品集是理解作品集制作最重要的步骤之一,有诸多院校的官网提供作品集的案例,部分院校会保存纸质拷贝给应届生做参考。这些往届生的例子可以给学生展示作品集各种可能的风格,并对学生了解不同专业所要求的区别有所帮助。

Step 3 制定你的作品集制作计划

作品集要以展现你的艺术水平、创新思维、原创能力、艺术热情等为目标。

大部分的艺术与设计课程要求申请人具有一定的写生绘画能力,这不仅是纯艺术专业的要求,也是建筑学、时尚设计等专业的要求。熟练的绘画技巧是制作一份成功的本科申请作品集中最重要的部分。

(1)探索有趣的主题

你可以画风景、静物写生、肖像、动物、人像、空间环境、手、脚、或者日常生活中任何有意思的东西,当然你应该尽可能的选择与你所申请专业比较符合的主题,选择对你有意义的或与你相关的主题。

(2)尝试多种画材、风格、艺术形式和技术

你的作品集必须得表现出你丰富的绘画技能和绘画经验,你要证明你尝试并能掌握多种技能,各种画材,你拥有能够控制不同绘画手段的能力。

(3)展现审美的能力——丰富、平衡画面构成

所有的绘画作品,包括写生,都应该能体现你对画面的控制能力,你对点、线、面的布置,对形状、明暗、材质、色彩、形式的把握能力。画面构成必须得丰富且平衡,并使不同的视角和比例贯穿你的整个作品集。

(4)原创、创造性思维

优秀的艺术水平必须是包含创造性、原创性的思维,以及某种形式的好奇心。你必须懂得如何用你的画笔将你原创的、优秀的思想表现出来。那些知名院校希望你能创造出令人激动的、出人意料的作品。

Step4准备作品集需要安排的时间

一旦你确定了作品集的内容构成或者说提纲,你就应该安排一段时间来进行针对性的创作。如果在这之间你没有进行过专门的培训的话,这一过程基本上需要6个月左右,这期间你需要准备比所需更多的作品,好让你有更大的挑选余地。

Step5精心筛选你的作品

完成作品集的主题部分之后,就要进入评价、修改、优化,甚至是重做某些作品的步骤。挑选作品的时候,千万记住,质量大于数量,避免重复,选择尽可能多的主题、技巧和媒介。

Step6 组织、拍摄并展示你的作品集

作品集的展示非常重要,如何组织和布置你的作品集将会直接决定你的作品将会被如何解读。好的排版会体现出你的结构审美、你的专业性,显现出你对学校的重视,会给学校留下积极的、深刻的印象。

下面是一些针对不同设计类专业的作品集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平面设计专业作品集

平面设计作品集中可以包含以下内容:平面设计作品或网页设计、字体或排版设计、手绘、图形视频设计、交互式网页设计。

(2)建筑学作品集

一般审核官都会希望能看到你更丰富的能力、扎实的写生绘画能力、以及对空间、透视、3D等的多方面的表现能力。这些都可以从一些与建筑不那么相关的主题中体现出来,比如人像写生、风景写生等等。

在你的作品集中画一些建筑、人造的机构、内部/外部空间、家具、机械组件等,总是能很好的表现你对建筑设计的强烈兴趣。

(3)时尚设计(服装设计)作品集

人物写生:比如画模特身上的衣服;

一些缝纫、织物、时尚设计的原创设计。

(4)影视专业作品集

影视制作这个专业需要多方面的能力,包括表演艺术、音乐、文学和写作等技能。因此,影视专业的作品集会与其他专业有很大不同,它可能包括:

原创电影、动画、视频、数字影像的分镜图和剪辑。这些都需要以DVD或U盘的格式提交。

准备考国外设计类大学如何准备作品集?以上就是相关内容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艺术类留学生,更多艺术留学资讯欢迎咨询美行思远艺术留学专家。

如何准备国外艺术大学的作品集?
1、仔细阅读作品集要求
每个学校的作品集要求不尽相同,仔细研究并且遵循其要求。根据学校的风格进行修改和完善,在申请不同院校的时候还可以针对学校进行作品集的修改,可以大大提高的录取几率。
而且每个学校对申请的作品集内容页数要求会有不同,比如:
帕森斯设计学院要求作品集要在SlideRoom网申系统上完成。作品集可以包括一系列媒体,如绘画、雕塑、模型等,作品集要尽量展示设计的深度和广度,本科要3-4个项目,数量15-20张;研究生5-6个项目,数量25-30张。
伦敦艺术大学则是通过Pebble上传作品集。45-50页的作品呈现,整体作品集需包含4-5个项目和3-5张观察画 (Observation Drawing),一个项目若干页,强调多元展现学生各方面能力,以创意性项目为首。
2、展现自己实力
作品中需体现出你目前的艺术基础能力以及艺术修养,所以在准备作品集的时候需要具备基本的绘画能力和手工能力。招生官还要看到你有学习这个专业的潜力,最好还能表现你的技术手法和思维方式的多样性,可以反映你知识面掌握的程度和均衡性。
作品集说起来很简单,但要真正做到受申请院校欣赏的作品很难。
国内有很多学生专业非常出色、也有自己的创作特色,可就是对国外的设计模式不熟悉,对作品集不了解,更不知道如何准备有创意的作品集,也没有针对性制作符合院校要求的、足够数量的作品集,导致他们被名校拒之门外。

什么是作品集?

申请院校的作品集一般需要4-5个,每个大约需要花费2-3个月,作品集是留学申请的一项考核标准,学生能力最直接的展示

一般包括:灵感来源,项目选题,理念梳理,探索与调研,实验与制作,成品展示


作品集如何准备?

专业评估--定制学习计划--进行头脑风暴--确认主题--开始创作--项目评估--项目修改--作品集排版--完成


各个国家作品集风格

英国着重考察个人对艺术的解读方式、创作思路、专业实力,提供给英国院校的作品集最好从主题、制作过程、初稿、半成品、物料、裁剪等方面流畅地说明创作意图。

美国着重考察个人的视觉呈现能力、创造力、已有的技能和专业经验,提供给美国院校的作品集最好通过文字、图画全方位地展示调研过程、立意深度、创作步骤、发展潜力

加拿大多元文化融合,要求上也是自由而包容的,希望学生更多的尝试不同的艺术形式,去展现独特的个性和想法

澳洲偏重于创造性的思维,希望学生用多样的材料去尝试,发散思维。作品集是录取的核心关键,也是面试中最重要的部分

欧洲国家着重考察个人的创新性、独特性和发展潜力,提供给这些欧洲院校的作品集最好在充分展现专业功力的基础上突出个人风格和个性


希望对你有用

作品集应该从独创性、整体性与思想性、专业性等方面着手

1、独创性

面试官考量的重要因素。在以往艺术设计类院校面试中,面试官对学生的作品内容以及创作思路总是很感兴趣,有时这些方面甚至对申请起决定作用。

2、整体性与思想性

仅有独创性,却杂乱无章、没有主题会使整个作品集黯然失色。留学专家提示,设定一个整体思路,也可以分章节设立不同的思路来展现自己的特性。

3、专业性

对一个艺术设计类学生来说,绘画功底是硬性要求。很多大学老师非常想看到学生平时的素描作业或者手绘本,尤其想看到学生是如何在将想法付诸实践的过程中克服一个个困难、最终成功的。专家提示,应附上相应描述,自己付诸实践的过程呈现给面试官。

详情可见http://www.liuxue315.edu.cn/HomePage/articles/article_413.shtml#T1《艺术生留学应该如何准备作品集》
可以把你这些GPA、专业等信息输入到留学志愿参考系统中去,系统会自动从数据库中匹配出与你情况相似的同学案例,看看他们成功申请了哪些院校,这样子就可以看到你目前的水平能申请到什么层次的院校了,对自己进行精准的定位。

中国有哪些传统文化元素被国外所采用,设计出中西合并的时装艺术?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是绘画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资源,平面设计的艺术化处理过程,能够借助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中国汉服就很不错,国外有的地方也采用,有中西结合艺术
中国有很多传统文化元素,例如旗袍丝巾等等。
有许多元素都被国外所采用,当然中西合并是很好的结果,能搭配出不一样的东西来
许多艺术特色和优势都可以渗透,进而形成独特的设计风格。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的实验

在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的演讲中 想加入一些与听众的互动交流 通过一些互动的实验让大家更能深刻的感受到重要性或者运用等rn 只要是与这个主题有关的可以让听众参与的简单实验都可以 谢谢rn(是学校老师布置的活动....)
文档.rtf 除夕之夜
除夕,好热闹啊!人们忙得不亦乐乎,贴了对联又挂年画;噼哩啪啦的鞭炮声就像在锅里炒芝麻似的接连不断;啪啪啪的焰火声就像北京天安门举行盛大的庆祝会似的,穿过了大街小巷,穿过了高楼大厦,把漆黑的夜晚照着得如同白昼。家乡的除夕之夜到处洋溢着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夜幕降临了!等候多时的我和姐姐高兴地拿出了“万花筒”。我兴冲冲地拿了焰火和打火机,准备实施我除夕之夜的第一个计划——放焰火。我们放的第一炮是“一啸冲天”,随着一声巨响,天空顿时如同白昼,好壮观哦!紧接着是“天女散花”,所谓天女散花,顾名思义,那一定是非常漂亮的场面。你看,果真不出所料,仙女们在天空中把一篮子花毫不怜惜地撒向人间。那些花在空中飘飘悠悠,美丽极了!刹时,空中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我和姐姐高兴得手舞足蹈。随后,我们又放了 “降落伞”、“七仙女”、“百花奔放”……
我除夕之夜的第二个计划,毫无疑问,当然是看春节联欢晚会了。我们一家子环坐在电视机前,兴致勃勃地等候着春节联欢晚会的到来。高兴之余,突然爸爸的脸阴沉下来。我想:爸爸这是怎么啦?容不得我多想,爸爸此时拉开了话匣:“现在的日子真是天堂的日子啊!”爸爸突然冒出了这么一句话,我百思不得其解,急忙追问“爸爸,什么天堂的日子啊?”爸爸此时旋小了电视机的音量,对我们说:“孩子,你们是不了解的呀!过去我们这些老百姓可苦啦!”
“你们看到今天年夜饭桌子上的菜了嘛,多么丰盛。这要是在过去,想都不敢去想啊!”爸爸点着了一支烟,吸了一口,语重心长地说:“我常听你爷爷说,他那个年代,过年能有肉吃,就满足了,就有许多人羡慕。我记得你爷爷的这么一件事:那年春节前,你爷爷挑了一担旧书到后周去卖。他用卖书的钱买了一刀肉,回来总舍不得吃。想吃肉了,就朝挂着的猪肉看看。几个月过去了,那挂肉仍好好地话着。一天,你爷爷用木梯爬上去一看,只剩下一张皮了——肉全被老鼠吃了!就这样,人舍不得吃,却成了老鼠的美餐,多么的可惜啊!”说着,爸爸站了起来,用手比划着,对我们说:“你们这些小孩现在简直是掉进了蜜罐里,什么没有得吃呀,过年出去拜年,餐桌上是‘三层楼’啊!特别是近几年,改革开放,农民走上了致富路,生活水平提高了,餐桌上的变化更大。连天鹅肉都能吃到。你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啊!”
今年的除夕之夜,我们贴对联、挂年画、放焰火、看电视,尽管是忙了一点,但称得上是丰富多彩,使我在忙碌之中学会了许多。而最使我难忘的还是“听回忆”,爸爸的一席话使我对过去了解了许多……
广告共和国湖广会馆湖广会馆湖广会馆一元方程
听听2009年青岛、唐山企业家论坛中,胡晓林、钟茂森、刘芳、刘克成、李文良先生等人的讲述,就知道怎样应用了。这里我就不多啰嗦了,事实胜于雄辩。
本来不想说这个话题,但近来有许多怪异现象,使我不得不说。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到今天,很多艺人、匠人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似乎中国传统文化只剩下了酒文化、茶文化、根雕文化、古董文化,甚至是绣花鞋文化了!难道中国传统文化真的只有这些物文化了么?中国先秦时期古人只懂得喝酒饮茶以及绣花鞋么?中国现代学者也只懂得喝酒饮茶以及绣花鞋了么?

那么,首先我们必须要研究“文化”一词,只有弄懂了文化一词的根本含意,我们才能真正弄懂中国传统文化到底是什么。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文”既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礼乐制度、法律条文等。古“文”字是指纹理、花纹之意。后来发展为包括美好的言语、思想、行为、待人、处世等表之于外的都称为“文”。文明一词就是“文”的延续。“化”是“教化”、“教行”的意思。《周礼·柞氏》:“若欲其化也。”《国语·晋语》:“胜败若化。”《礼记·乐记》:“和故百物化焉。”《孟子·公孙丑下》:“且比化者无使土亲肤。”《荀子·正名》:“状态而实无别而为异者谓之化。”《易·系辞传》:“知变化之道。”《说文》:“匕,变也。”徐灏曰:“匕化古今字。”用为变化,改变之意。

从社会治理的角度而言,“文化”是指以礼乐制度教化百姓。汉代刘向在《说苑》中说:“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此处“文化”一词与“武功”相对,含教化之意。南齐王融在《曲水诗序》中说:“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其“文化”一词也为文治教化之意。“文化”一词在西方来源于拉丁文 cultura,原义是指农耕及对植物的培育。自15世纪以后,逐渐引申使用,把对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也称之为文化。文化一词的中西两个来源,殊途同归,今人都用来指称人类社会的精神现象,抑或泛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历史学、人类学和社会学通常在广义上使用文化概念。

在近代,给文化一词下明确定义的,首推英国人类学家E.B.泰勒。他于1871年出版了《原始文化》一书,他指出:“据人种志学的观点来看,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和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

英国人类学家B.K.马林诺夫斯基发展了泰勒的文化定义,于20世纪30年代著《文化论》一书,认为“文化是指那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而言的,这概念包容着及调节着一切社会科学。我们亦将见,社会组织除非视作文化的一部分,实是无法了解的。”他还进一步把文化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即所谓“已改造的环境和已变更的人类有机体”两种主要成分。

用结构功能的观点来研究文化是英国人类学的一个传统。英国人类学家A.R.拉德克利夫—布朗认为,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群体或社会阶级与他人的接触交往中习得的思想、感觉和活动的方式。文化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获得知识、技能、体验、观念、信仰和情操的过程。他强调,文化只有在社会结构发挥功能时才能显现出来,如果离开社会结构体系就观察不到文化。例如,父与子、买者与卖者、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只有在他们交往时才能显示出一定的文化。法国人类学家C.列维—斯特劳斯从行为规范和模式的角度给文化下定义。他提出:“文化是一组行为模式,在一定时期流行于一群人之中,……并易于与其他人群之行为模式相区别,且显示出清楚的不连续性”。英国人类学家R.弗思认为,文化就是社会。社会是什么,文化就是什么。他在1951年出版的《社会组织要素》一书中指出,如果认为社会是由一群具有特定生活方式的人组成的,那么文化就是生活方式。美国文化人类学家A.L.克罗伯和K.科拉克洪在1952年发表的《文化:一个概念定义的考评》中,分析考察了100多种文化定义,然后他们对文化下了一个综合定义:“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的和外显的模式之中,借助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与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式样,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通过历史衍生和由选择得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克罗伯和科拉克洪的文化定义为现代西方许多学者所接受。

综上所述,我们得知,文化有几个要素,主要包括:①精神要素,即精神文化。它主要指哲学和其他具体科学、宗教、艺术、伦理道德以及价值观念等,其中尤以价值观念最为重要,是精神文化的核心。精神文化是文化要素中最有活力的部分,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动力。没有精神文化,人类便无法与动物相区别。价值观念是一个社会的成员评价行为和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合意目标的标准。这个标准存在于人的内心,并通过态度和行为表现出来。它决定人们赞赏什么,追求什么,选择什么样的生活目标和生活方式。同时价值观念还体现在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产品之中。产品的种类、用途和式样,无不反映着创造者的价值观念。

② 语言和符号。两者具有相同的性质即表意性,在人类的交往活动中,二者都起着沟通的作用。语言和符号还是文化积淀和贮存的手段。人类只有借助语言和符号才能沟通,只有沟通和互动才能创造文化。而文化的各个方面也只有通过语言和符号才能反映和传授。能够使用语言和符号从事生产和社会活动,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是人类特有的属性。

③ 规范体系。社会行为规范是人们行为的准则,有约定俗成的如风俗等,也有明文规定的如法律条文、群体组织的规章制度等。各种规范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为补充,共同调整着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社会行为规范规定了人们活动的方向、方法和式样,规定语言和符号使用的对象和方法。规范是人类为了满足需要而设立或自然形成的,是价值观念的具体化。规范体系具有外显性,了解一个社会或群体的文化,往往是先从认识社会行为规范开始的。

④ 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社会关系是上述各文化要素产生的基础。生产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又发生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创造文化的基础。社会关系的确定,要有组织保障。社会组织是实现社会关系的实体。一个社会要建立诸多社会组织来保证各种社会关系的实现和运行。家庭、工厂、公司、学校、教会、政府、军队等都是保证各种社会关系运行的实体。社会组织包括目标、规章、一定数量的成员和相应物质设备在内,既包括物质因素又包括精神因素。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紧密相联,成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具有时代性、地区性、民族性和阶级性。自从民族形成以后,文化往往是以民族的形式出现的。一个民族使用共同的语言,遵守共同的风俗习惯,养成共同的心理素质和性格,此即民族文化的表现。在分裂为阶级的社会中,由于各阶级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因而他们的价值观、信仰、习惯和生活方式也不同,出现了各阶级之间的文化差异。

⑤ 物质产品。经过人类改造的自然环境和由人创造出来的一切物品,如工具、器皿、服饰、建筑物、水坝、公园等,都是文化的有形部分。在它们上面凝聚着人的观念、需求和能力。每一代人都出生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并且自然地从上一代人那里继承了传统文化。同时,每一代人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需要对传统文化加以改造,在传统文化中注入新的内容,抛弃那些过时的不合需要的部分。

⑤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特定的阶级性。一般文化是从抽象意义上讲的,现实社会只有具体的文化,如古希腊文化、罗马文化、中国古代文化、中国现代文化等。

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到底是什么呢?即是先秦时期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关于对人、对社会的认识,以及对社会行为规范的追求,----即“仁义礼智信”。儒家学者们强调“礼”,追求“礼”,即是要树立一种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观,用以调整和约束人们的社会行为,因为“法”只是用来惩处严重违反社会行为规范的具体条文,并不能起到教化作用。如果能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用诚信和智慧选择最佳行为方式,就能使人不犯法、不违法。法律强制人们的社会行为,而行为规范则只是一种教化和约束。社会行为规范有各种各样的,统治者有统治者的社会行为规范,平民百姓有平民百姓的社会行为规范,各地区、各民族,甚至到各个家庭,都有各自的社会行为规范。行为规范并不要求贵族和平民百姓的社会行为一模一样,但却要求人们必须要善于选择最佳行为方式,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最佳行为方式却是要在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的前提下才是最佳行为方式,如果不选择最佳行为方式,统治者就会倒台,富人就会倾家荡产,平民百姓就会犯法,从而达不到自己的目的。所以,选择最佳行为方式要用智慧,而智慧则来自于学习,来自于少年时期受环境影响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即幼年时学习家庭里、家族里及周围邻居们的社会行为规范,稍长,即要学习更多的社会行为规范和社会公理解释体系,才能在各种各样不同的社会行为规范里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这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也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由于“文化断层”的缘故,现代人大都不懂,或不重视社会行为规范,或者只是认为社会行为规范只是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要有礼貌、有道德之类的东西,这些抽象的道德观念并不能说服现代年轻人,反而只能使他们变本加厉地张扬自我、张扬个性,不惜以自己个人的愿望而牺牲他人的利益,不惜为满足自己的欲望而破坏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由于不懂得选择最佳行为方式,所以现代人的行为往往都留下后患,从而又使自己陷入痛苦。人,既然要生活、要工作,就要有所作为;而人们的每一个、每一次所作所为,每每都要面临选择的问题。选择什么样的行为方式,是很多人感到迷惑和痛苦的事情,很多人在无法决定选择时,便胡乱行为,结果弄得事情一塌糊涂,事后悔恨不已。

“文化断层”标志着人类社会公理解释系统的崩溃,于是人——每一个地球生物,就只会用对“神灵”(未知领域里的神秘现象)的崇拜(宗教的说理体系),就只会用有限的解释先把自己封闭起来,自造一个心灵的“堡垒”,然后利用有限的知识和狭隘的世界观、人生观对其他人、其它事物、未知事物,对整个世界,对庞大而复杂的人类社会进行种种的自我猜测和解释。面对着现实生活中吉凶祸福等一系列生死攸关的问题,人们自然地以村落、地域和风俗习惯、特定的文化氛围等形成多种多样的解释法则。老百姓们在一家一户的独立的生产单位中,在有限的学校教育中,按照自然社会、自然经济模式而“自得自乐”,在自己狭小的自我中心基点上建构着自己狭隘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说理体系和生活方式以及梦想着美好的未来。

自汉以后,从唐诗到宋词,从元曲到明剧,再到满清的大杂烩,都是文学艺术占据了文化的地位,以至于人们一提到文化,便认为是唐诗宋词元曲明剧,一提到文化,便认为是烟酒茶文化,真正的文化被人们忘记得干干净净。难道不可悲吗?

我们自小曾为五千年的文明而自豪,也曾为落后的现状而悲愤不已。文化是文明和愚昧的集结。我们的身体里,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精华,也集沉着长期滞存的糟粕。存精华去糟粕创文明新路,是我们当代人的历史责任,也是人类向前发展的必然规律。历史给了我们知识与力量,历史也给了我们痛苦与迷惘。或者出于种种目的,或者出于能力的局限,许多人“庄严地”歪曲了历史,曲解了文明。作为后世人,我们遭受了愚弄,同时,我们又不知不觉地在愚弄别人。这一切的代价太沉重了,这一切都该结束了!没有文化的巨人,就没有强大的民族;没有文明的巨轮,就没有昌盛的国家。不幸的是,很多代人不能很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切,造成了历史发展的极大曲折。因此,继承和发扬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愿我们能共同携手前进!

2005年4月3日

附:

wenhua gongneng

文化功能

cultural function

文化对个人(个体)、团体(群体)和社会等不同层面所起的作用。有时也称文化价值。就个人而言,文化起着塑造个人人格,实现社会化的功能;就团体而言,文化起着目标、规范、意见和行为整合的作用;对于整个社会,文化起着社会整合和社会导向的作用。以上3个层面的功能是互相联系的。

社会整合功能 主要有:① 价值整合。这是整合功能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功能。只有价值一致,才有结构与行为的协调,才会有共同的社会生活。任何社会中的人们在价值观上都会有差异,但经由统一文化的熏陶,必然在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形式大体一致的观念。例如,被一个社会文化肯定的事物与行为,必定是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所追求的;被社会文化否定的事物与行为,则是为大多数人所鄙弃的。②规范整合。规范因价值需要而产生,因文化的整合而系统化和协调一致。整合功能使规范内化为个人的行为准则,进而将社会成员的行为纳入一定的轨道和模式,以维持一定的社会秩序。③结构整合。社会是一个多元结构的系统。社会的异质性愈强,分化的程度就愈高;多元结构愈复杂,功能整合的作用愈重要。一个复杂的多元社会,是由众多互相分离而又互相联结的部分和单位组成的,每一个部分和单位都具有自己的功能,但这种功能的发挥,必须和其他部分的功能联结起来才能实现,才能对整个社会的运行发挥作用,即所谓功能互补。由于统一文化的作用,使社会结构成为一个协调的功能体系。

文化整合功能 是民族团结和社会秩序的基础。社会学中的功能学派和结构功能主义都强调文化的整合功能。一个社会,如果缺乏整合必将四分五裂。一个民族,由于共享一份文化,不论他们是否居住在一起,或者是否生活在同样的社会制度之中,都会有民族的认同感和在心理上、行为上的一致性特征。例如,中华民族的文化,维系着世界各地的亿万炎黄子孙。

导向功能 整合功能维持社会秩序,而导向功能则推动社会进步。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导向系统,如教育系统、科学研究系统、决策系统、计划系统、管理系统及医疗卫生系统等。文化在社会导向中的功能是:①提供知识。社会导向要以新的知识为动力,新的知识包括新的理论、科学、技术等依赖于文化上的发明和发现。②协调社会工程管理。有计划地推动社会进步,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它包括决策、规划、组织实施等阶段。在总体系统工程中,又包括许多子系统。各阶段和各子系统的协调配合有赖于文化的调适。首先是目标调适,使社会全体成员认可社会导向的总目标和分阶段目标,使个人和群体目标与社会导向的总目标一致起来。其次是机构和制度的调适。为了达到社会导向的目标,要建立有效的机构和制度,对旧的机构和制度进行调整和改革。再次是行为调适。它使社会成员在行为上协调一致,确定共同的社会导向目标。③巩固社会导向的成果。文化是一份逐步积累的社会遗产。每一次社会改革和社会进步所取得的成果,都有赖于新的制度的巩固。文化在新制度建设过程中以及建成以后,起着协调整合作用,以维持新制度的秩序和稳定。

负功能 文化不仅有正向功能,而且有负向功能。美国社会学家R.K.默顿认为,社会并非总是处于整合状态,非整合状态也时常存在。个人或群体并不总是顺从社会规范,违反规范的情形也是时常发生的。这种非整合状态和违规行为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文化功能的一种表现。例如,社会的机会结构是一种文化安排,这种机会结构使一部分人通过合法的方式去追求自己的目标,而使另一些人通过非法的方式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前者是文化的正向整合功能的表现,后者是负向的非整合功能的表现。正向功能保持社会体系的均衡,负向功能破坏这种均衡。

文化的负功能是在两种情形下发生的:一是文化滞后,二是负文化。在文化变迁过程中,各部分变化的速度并不相同。在通常情况下,非物质文化要落后于物质文化的发展,这就造成了文化滞后现象。当这种情形出现时,文化的滞后部分对于整体所发挥的功能是非整合的负向功能。思想意识、社会制度等常常成为滞后部分。此外,在文化总体中存在着许多亚文化,有些亚文化是负文化,如犯罪团伙等。这些负文化所发挥的功能,对于整个文化来说,也是反方向的、非整合的。

----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外的传播和影响

(澳大利亚)海外华人网 (2006-05-31)

汉唐以后,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释道思想以及文字、绘画、建筑、雕刻等等,传入了日本,譬如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在日本的传播,形成了日本的朱子学、阳明学;唐鉴真东渡,中国的佛教文化以及雕塑等传到日本,大量日本遣唐使如吉备真备、高僧空海、阿倍仲马吕等到中国研习中国的文化。如此,使日本的文字、建筑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现在我国难觅身影的十字亭,在日本还有完好的保存。在韩国,影响最大的是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和明清以后的实学思想,如果人们不知道李退溪、曹南冥、李栗谷、洪大容、丁若镛等人是韩国哲学家,仅看他们的著作难以判断作者的国籍。而中国文化中的礼教内容,在中国早已失传,在韩国还保留的相当完整,因此,韩国被西方国家称为是儒教国家的活化石。

中国文化不但对韩国、日本,对东南亚、南亚一些国家如菲律宾、新加坡、越南等国家和地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郑和七下西洋更是加深了这种影响。由此形成了世所公认的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特别是其中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和崛起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和思考,焦点是它们与中国文化的关系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在明清之际,通过西方耶稣会士,通过东学西渐,还传播到了欧洲一些国家。中国的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先后传到西方后,对于促进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对法国的影响最大,法国成为当时欧洲中国文化热的中心。从17世纪开始,中国的一些儒家经典如《论语》、《大学》等,就通过法国传到了欧洲其他国家。法国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很少有不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如笛卡儿、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霍尔巴赫,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推崇程度,让我们现在都感到震惊。伏尔泰就在礼拜堂里供奉着孔子的画像,把孔子奉为人类道德的楷模。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直到费尔巴哈以及大文豪歌德等人都研究过中国哲学,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过中国文化的影响。如莱布尼茨就认为,正是中国的发现,才使欧洲人从宗教的迷惘中觉醒过来。这种影响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法国的启蒙运动,影响了德国的辩证法思想。

那么,中国文化对法国18世纪启蒙运动的影响与西方现代化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西方学术界对西方现代文化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反思,在反思中得到这样一个共识,那就是,现代化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既不是始于16世纪的科学革命,也不是始于17世纪的工业革命,而是始于18世纪的启蒙运动;因为启蒙思想集中表现了现代文化的基本特征,于是,就得出了这样两个基本命题和结论:第一个命题就是:中国文化对欧洲启蒙思想发生过重要影响;第二个命题就是,“启蒙思想是西方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必要条件”。结论就是:西方的现代化进程受到过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世界各国包括亚洲、欧洲在内的一些国家都对中国文化给予了高度的认同和重视。

我们知道,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韩国的现代化程度较高,但韩国的现代化不是在否定和抛弃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现代化,而是在对传统文化尊重、继承和发展基础上的现代化。到过韩国的人对韩国人的爱国精神和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都深有感触。譬如,韩国目前最著名的大学成均馆大学,该校现在仍以儒家思想为宗旨,以仁义礼智为校训。每年2月和8月,韩国人还会按照传统方式到文庙去祭祀孔子,还有完全按照传统儒家教学方式授课的学院,讲授的主要课程就是儒家的经典《四书五经》。在中国几乎已经消失殆尽的传统县学和书院,在韩国至今还有300多所。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也在2004年底在韩国首都挂牌成立。韩国还将儒家文化的精神,通过电影、电视,各种媒体,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可以说,韩国是以儒家文化立国育民的成功范例,被西方很多学者称作“儒教国家的活化石”、“典型的儒教国度”。韩国没有抛弃和否定传统文化,而是把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入到了现代社会和现代生活中。

新加坡则从1980年代,就开始推行以中国儒家传统文化为中心内容的“文化再生”运动。1982年春节,李光耀总理号召新加坡人民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儒家的传统道德,并把“忠孝仁爱礼义廉耻”作为政府必须坚决贯彻执行的“治国之道”。1988年10月,第一副总理吴作栋又提议把儒家东方价值观提升为国家意识,并使之成为每个公民的行动指南。1990年2月,新加坡政府发表了充满儒家伦理精神的《共同价值白皮书》。该书提出了五大共同价值观为:(1)国家至上,社会为先;(2)家庭为根,社会为本;(3)关怀扶持,同舟共济;(4)求同存异,协商共识;(5)种族和谐,宗教宽容。

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重视传统文化告诉我们:

第一、这些国家之所以都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是因为儒家传统文化中一部分价值观、伦理观已经积淀成为他们民族的道德规范和民族心理。如李光耀1978年在国庆献辞中曾说:“也许我英语比华语好,因为我早年学会英语;但是即使再过一千个世代,我也不会变成英国人。我心中所信守的不是西方的价值体系,而是东方价值体系。”

第二.韩国的经验告诉我们:实现现代化,不必以牺牲传统文化为代价;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并不是矛盾对立的,而是可以相得益彰、并行不悖的。

王杰 / 文 来源:学习时报
文章标题: 在艺术作品集里使用中国传统文化,国外考官到底吃不吃这套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03267.html
文章标签:考官  这套  作品集  中国传统文化  不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