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克己复礼」到底什么意思

时间: 2021-04-19 18:09:15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3次

「克己复礼」到底什么意思

克己复礼为仁的意思是什么

  抑制自己,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就是仁。

  【名称】克己复礼
  【拼音】kè jǐ fù lǐ
  【解释】克:克制。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西周之礼)。
  【出处】《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近义词】严于律己
  【示例】小官公谨忠信,~,奉公守法,正直无私。(明·无名氏《紫泥宣》第一折)
  「论语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克者胜也,克己就是一个人能够克制自己,战胜自己,不为外物所诱,而不可以任性,为所欲为。礼字即是理字,礼乃固理之不可易者,复礼就是要恢复到合理化。克己工夫,全在一个勿字。
  朱子解克己复礼,其言曰:『克是克去己私。己私既克,天理自复,譬如尘垢既去,则镜自明;瓦砾既扫,则室自清。』又曰:『克己复礼,间不容发,无私便是仁。』又曰:『天理人欲,相为消长,克得人欲,乃能复礼。』又曰:『敬如治田灌溉,克己如去恶草。』王阳明有云:「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克己就是要灭此心中之贼。礼对人生行为,具有指导、节制、综贯、衡断诸作用,而能促进人与人间关系之圆满,有礼便是行仁,孔子之以礼为教,可见其由来。故论语子罕篇又载颜渊之言曰:『夫子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兹录国际君友会王爱君文集「克己复礼」如上。

克己复礼的礼指什么

“礼”为西周之礼,也就是“仁”,也就是公义,公理。

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为西周之礼。“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修养方法。出自《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在早年的政治追求中,一直以恢复周礼为己任,并把克己复礼称之为仁。颜渊向孔子询问什么是仁以及如何才能做到仁,孔子做出了这种解释。因此,可以把克己复礼视为孔子早年对仁的定义。
《论语·卫灵公》中,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的涵义”,知道“义以为质”中的“义”是“礼”的质,是“礼”的唯一标准。所以,“复礼”的意思是要求我们的行为要回复到礼之质“义”上,按公义、公理来办事。
「论语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克者胜也,克己就是一个人能够克制自己,战胜自己,不为外物所诱,而不可以任性,为所欲为。礼字即是理字,礼乃固理之不可易者,复礼就是要恢复到合理化。克己工夫,全在一个勿字。
朱子解克己复礼,其言曰:『克是克去己私。己私既克,天理自复,譬如尘垢既去,则镜自明;瓦砾既扫,则室自清。』又曰:『克己复礼,间不容发,无私便是仁。』又曰:『天理人欲,相为消长,克得人欲,乃能复礼。』又曰:『敬如治田灌溉,克己如去恶草。』王阳明有云:「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克己就是要灭此心中之贼。礼对人生行为,具有指导、节制、综贯、衡断诸作用,而能促进人与人间关系之圆满,有礼便是行仁,孔子之以礼为教,可见其由来。故论语子罕篇又载颜渊之言曰:『夫子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兹录国际君友会王爱君文集「克己复礼」如上。
这是孔子学说的一个重要概念,出自《论语·颜渊》一章:“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有一次孔子的弟子颜回请教如何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孔子回答说: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如果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境界了,这是要靠自己去努力的。颜回又问:那么具体应当如何去做呢?孔子答道: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颜回听后向老师说:我虽然不够聪明,但决心按照先生的话去做。
由此看来,“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方法。历代学者都认为,这是孔门传授的“切要之言”,是一种紧要的、切实的修养方法,然而对于“克己复礼”的含义却有不同的阐释——这里的“克”字,在古代汉语中有“克制”的意思,也有“战胜”的意思。宋代学者朱熹认为:“克己”的真正含义就是战胜自我的私欲,在这里,“礼”不仅仅是具体的礼节,而是泛指天理,“复礼”就是应当遵循天理,这就把“克己复礼”的内涵大大扩展了。朱熹指出,“仁”就是人内心的完美道德境界,其实也无非天理,所以能战胜自己的私欲而复归于天理,自然就达到了仁的境界。
朱熹以及其他理学家的阐释,把“克己复礼”上升为某种普遍的哲理。然而从《论语》中的记载看来,孔子说的“克己复礼”只是在说一种具体的学习和修养方法;这里说的“礼”,就是指当时社会生活中实行的各种礼仪规范,而学习各种礼仪,正是孔子教学的重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在这里强调的,不是应当按礼仪规范去待人接物,而是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做。也就是说,学习礼,不仅仅是要依礼而行,更重要的,是要随时警惕自己不要去做失礼的事——“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要做到这“四勿”,就必须“克己”,也就是要随时注意约束自己,克服种种不良习性和私心,这其实也正是今天我们常说的“战胜自我”。
当然,孔子强调随时注意不失礼,不是希望弟子都变得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孔子认为:礼的本质是仁爱。如果人们都能够依礼行事、非礼不行,那么他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之间提升自己的人格而成为一个“仁者”。也就是说,克己复礼是“为仁”。这其实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体会和领悟,所以颜回对孔子说:我虽然不大聪明,但会依照先生说的去做。
孔子能够在晚年走出一生所追求恢复周礼的主张,是因为孔子心中的仁道不依附于周礼而存在。孔子解释自己推行周礼是因为人们在使用这样的礼仪,仅仅是这样。而不是把周礼搁置在所有行为规范之上。孔子自己的解释是:“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 孔子说明自己不学夏礼,也不学殷商之礼,而单单学周礼,是因为现在人使用。
孔子以遵循社会行为准则为人生目标,对形成中国人特有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了重要作用。那种以献身社会放弃自我为荣的信念,使很多传统的中国人在为家庭、亲友和社会献出自己的劳动、财富甚至生命的时候,不是体会到了痛苦,而是感到了自豪。从这方面讲,这种人生观、价值观对传统中国人在困境中保持心身平衡有着积极的意义。另一方面,当这些传统的中国人不能实现这种人生理想时,就经常把问题归结于自身,或陷入深深自责之中,从而引发了中国人特有的心身疾病倾向。这一点,则是研究中国人心身疾病所不能遗漏的,这就是“忠恕之道”。
礼,指的是所谓周礼,是说要克制自己,回复周礼的意思。孔子生在春秋末期,诸侯战乱纷争,民不聊生,所以他极力主张大夫诸侯要克制自己,遵守并回复旧的礼制,即周礼。
是指西周礼仪,是孔子推行的复古礼仪。
春秋时代各地诸候争霸,时天下大乱,周王室衰微,同时生产方式的激烈变革致使原有的奴隶制生产方式逐渐崩溃,以上均在不断瓦解着奴隶制度,而最先受到冲击的便是周王室用于约束各地诸候的周朝礼法,如宗法制度,统冶组织制度。孔子作为鲁国贵族后裔,他实际成为了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代言人,他主张克已复礼实际上就是维护原有的奴隶制度,复礼说是复周礼,实际上更应该说成复原奴隶主一切特权的维护制度。
周礼

孔子文言文《论仁》翻译

论语 《论仁、论君子》

文体: 本篇属语录体。语录体就是用对话的形式,直接记录人物的言论,条列写载。

主旨: 说明孔子所提倡的仁道的内涵及君子应有的修养风度。仁的实践先要克制私欲,按照礼的要求去做;至於君子人格的核心,是一切言行都应合乎义理。

表列:


仁的纲目
1. 总纲 — 「克己复礼」

2. 条目 —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仁者本质
「安仁」,可「久处约」、「长处乐」。

「能好人,能恶人」,能本著正道去要求别人。

「不忧」,与知者、勇者同具自信。

「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视仁比生命更为重要。

行仁方法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无论何时何地都态度严谨认真。

以正道取富贵,以正道除贫贱,片刻不违背仁。

君子

君子品德
「不忧不惧」,兼有仁者和勇者的品德。

时常「内省不疚」,所以胸怀坦荡。

「喻於义」而不「喻於利」。

「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求诸己」而不「求诸人」。

原则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耻其言而过其行。」

「病无能」而「不病人之不己知。」

君子行事

方法
仪表庄重、威严。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

「过则勿惮改。」

「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各章大意:

《论仁》总括本篇七则语录,孔子对「仁」的涵义论点有:

1. 「仁」是衡量君子的标准,只有君子才能安贫乐道。

2. 「仁」是发自内心的,不随环境改变。

3. 「克己复礼」为仁的总纲,即抑制私欲,依循礼制。

4. 「非礼勿视,勿听,勿言,勿动」是为仁的纲目,一切举止,均合乎礼。

5. 「仁者」心无忧虑,胸怀宽达。

6. 「仁者」待人处事恭敬尽责,能舍己为群。

《论君子》总括本篇十则语录,孔子论述一个君子所应具备的态度和修养有:

1. 君子要仪容端庄,举止稳重,有过则改,方足为人之表范。

2. 君子以忠、信、仁、义为原则。

3. 君子要言行一致,重视实践。

4. 君子心境宽祥,心地光明。

5. 君子待人,成人之美。

6. 君子为学勤恒,在求本身进德,不夸炫其功。

7. 君子凡事严格要求自己,不苛责别人。

【内容讨论】

一、 孔子生於甚麼时代?孔子时常论仁、论君子,这些言论反映出那个时代是怎样的?

答: 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因而目睹了春秋时代王权低落、礼制崩溃和诸侯杀伐的情形。为了挽救封建礼制,他提出仁的学说,并且举出君子这个理想的人格,呼吁天下人行仁和遵守君子之道。他的呼吁正好反映出春秋时代人心险诈和小人充斥的政治现象,是一个黑暗时代的回响。

二、 孔子认为仁的价值怎样?他对行仁有甚麼具体方法?

答: 在孔子的眼中,仁是至高无当尚的品德,为了实践仁,人是应该不惜任何代价的。所以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本来每个人都最珍惜自己的生命,但在遇到与行仁互相冲突而无所选择的情况时,孔子主张舍弃生命来维护仁德,由此可见仁的价值。

要行仁,当然得依循正确的方法。这可以分为概括和具体两方面来说:

1. 概括的行仁方法是孔子对颜渊所说的「克己复礼」,而它的条目便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简言之,就是言行举止 都要合符礼制,不可逾越。

2. 具体的行仁方法则有两项,一是独处时和待人处事时的态度,二是对富贵贫贱的态度。在独处时,孔子主张要态度端正;在处事时,孔子主张要态度严谨;在待人时,孔子主张要态度忠诚。(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总括而言 ,就是无时不是严谨认真。

至於富贵贫贱,本来人人都爱富贵而厌贫贱,但孔子认为必须凭正道去取得富贵或脱离贫贱,否则就是违背了仁德,而且这种正义的态度必须贯彻到底,不容有一刻疏忽,也不应受环境的影响,而有所改变。(富与贵……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三、 试就《论仁》一篇内容,说明下列四项「仁」的涵义:

1. 克己复礼 — 这是为仁的「总纲」。孔子认为要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回复合礼的境地,而其「细目」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一切举止均合乎礼,便达到仁德之境。

2. 处事忠敬 — 孔子回答樊迟问仁,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即闲居没有事情做时,要用严谨的态度面对生活,做事严肃认真,待人诚实。

3. 舍己为群 — 孔子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因为他们有崇高的节操,宁可为了维护仁道而献出自己生命,绝不苟且偷生,使仁道受损害。

4. 胸怀宽达 — 孔子说:「仁者不忧」。仁者乐天知命,悲天悯人,大公无私,不重得失,经常反省自己发觉没有甚麼过错,所以胸怀宽达,无私虑私忧。

四、 试综合《论仁》各则内容,说明「仁者」在下列四方面的应有表现:

1. 修养自己: A. 居处恭 平日起居恭谨庄重,做事严谨认真。

B. 克己复礼 克制自己私欲,凡事依礼而行;不合礼的不看,不听,不说,不做。

C. 不忧 反省自己,问心无愧,可以做到不忧。

D. 安仁 实行仁德就心安。

2. 对待别人: A. 与人忠 对人诚实,尊重。

B. 能好人,能恶人 能公正地喜欢好人,憎恶坏人,不会因私心而好恶某人。

3. 处理事情: 执事敬 — 常抱严肃认真态度处理事情。

4. 环境改变: 仁者的表现不会随环境而改变,无论生活贫贱,仓猝匆忙或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不会违背仁德,甚至到了生死关头,也只会牺牲自己来成全仁德。

五、 试据《论仁》一文内容,比较「仁者」与「不仁者」有何不同?

答: 孔子认为,「仁者」具有高度的道德修养,人格完美,对人处事的态度合乎礼法。「不仁者」则没有道德修养,缺乏坚贞操守,言行态度流於奸诈虚伪,甚至损人利己。他对於二者的界限作如下划分:

A. 精神表现 — 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仁者不会为了求取生存而损害仁德,只会牺牲一己之生命以成全仁德。反过来说,不仁者则顾全私利,会贪生怕死,甚或损人利己。

B. 对人态度 — 孔子说:「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只有具有仁德的人才懂得爱人和恨人,能分辨是非曲直,亲贤去恶。反过来说,不仁者则是好坏不分,是非颠倒。

C. 人格操守 — 孔子认为仁者具有坚贞不屈的意志,安贫乐道的精神,他说:「仁者安仁。」又说:「仁者不忧。」反过来说,不仁者因道德修养不同,易受物质引诱,不能安於贫贱,亦不能长享快乐。所谓「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六、 试就《论君子》一章内容,略述「君子」之人格形态。

答: 「君子」本为我国古代贵族的通称,《论语》中的「君子」,多指有仁德的人。君子之修养, 乃包括言行、风貌、对人处世之态度,以及治学做事的方法。综合《论君子》一章内容,「君子」之人格形态轮廓如下:

1. 言行一致 — 平时谨慎言语,必须做到言行一致,始能成为君子。孔子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又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2. 仪容端庄 — 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因为仪容端庄,举止稳重,方足为人之表范。

3. 心境宽祥 — 君子心境安泰,不做坏事,所谓「君子不忧不惧。」又说:「君子坦荡荡。」心地光明,内省不疚,自然无惧於中。

4. 进德修身 — 君子明晓大义,不计较利益。君子修养自己,「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做人以义为根本,依据礼来行事,凡事必凭正道去做,连处於富贵和去除贫贱都「以其道得之」,一生「无终食之闲违仁」,就是匆忙极了,以至流离失所的时候,也是如此地忠於行仁。

5. 待人处事 — 君子是个办事认真的人,他先「求诸己」,严格地要求自己,而且「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只担心自己能力不足,办不好事情,而绝不爱夸夸其谈,不切实际。可知君子之学,在求本身进德,不是夸炫自己以取悦他人。

这是因为他具有「耻其言而过其行」的品性,所以做事踏实,宁愿「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把事办好才说。君子「主忠信」,处事以忠、信为主,同时要慎交朋友,以免影响自己道德进益,所谓「无友不如己者。」孔子又说:「过则勿惮改」,有错不怕改过,这样才有进步。君子能「成人之美」,能嘉许别人、帮助别人完成所做的好事;并劝诫朋友,阻止朋友做坏事。

七、 试就下列各项比较君子和小人的不同:

答: 在《论语》中,「君子」一词经常与「小人」相对,大概是指有德行和缺德的人。《论君子》一章「君子」跟「小人」有著明显的分别:

1. 本质方面 — 君子喻於义(只知道行仁义,以义为本质)。

小人喻於利(只知道求利益,作私利营谋)。

2. 对己方面 — 君子求诸己(只会责备自己)。

小人求诸人(只会埋怨别人)。

3. 待人方面 —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成全、嘉许别人的行为,不成全、嘉许别人的坏行为)。

小人反是(相反)。

4. 心境方面 — 君子坦荡荡(平静安舒而心怀宽广)。

小人长戚戚(经常显出忧愁的样子)。

八、 在《论语》中,「仁者」和「君子」有许多相同之处,试据《论仁》、《论君子》二章归纳类比,说出二者概念相近之处。

答: 「仁」是「君子」必要的修养。孔子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抛弃了仁德便不能称为君子,可见两者关系之密切。「仁者」是「有仁德的人」,而「君子」必须实践「仁」才能成君子,所以二者概念大致相同,现试从下列三个角度论述 :

1. 做人准则方面 — 仁者「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也绝不循不正当的途径去求取富贵,不会用不正当手法去摆脱贫贱;君子是「喻於义」,明晓大义,不为利益、富贵动摇意志,两者都坚守原则。

2. 待人处事方面 — 仁者的特点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这跟君子「主忠信」、「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的特点十分接近。仁者爱憎分明,大公无私,有正确的好恶标准;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嘉许别人,帮助别人去完成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

3. 个人心境方面 — 仁者「不忧」,安於仁德,无论在任何时间、地方、处境都不会违背仁德,乐天知命,所以没有忧愁;而君子也是「坦荡荡」和「不忧不惧」,以德行要求自己,经常自我反省,因贯彻始终地行仁而放怀自适。

九、 试就《论仁》、《论君子》二章内容,举例说明下列两项孔子教导学生的方法:

1. 著重启发:孔子教导学生,往往因应学生的程度,用慢慢引导的方式启发。如颜渊问仁,司马牛问君子,孔子先扼要提出见解,待学生再追时才详细说明。孔子又常用「反问」的方式去刺激学生思考问题,例如「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等句便是。

2. 因材施教:孔子平日教学,注重个别开导,对学生所问,视各人性格修养程度之不同,而分别作答。例如颜渊和樊迟同样问怎样做才能达到仁,孔子给他们的答案便不同。孔子知道颜渊领悟力强,修养工夫深,所以孔子答以「克己复礼」之义;樊迟领悟力不及颜渊,有一次樊迟向孔子问农圃的事,孔子只说「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根本不愿回答。及至樊迟走出屋外,孔子便对其他弟子感叹说樊迟没有大志。

面对这样的学生问仁,孔子就告以「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三种具体的做法,以符合樊迟较为呆板的性格。

又例如子贡和司马牛问怎样才算是君子,孔子也给予不同的答案。子贡有时会有「言过其行」的缺点,孔子就教他「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使他先由矫正自己的缺点做起。司马牛常常忧惧,孔子就教他「不忧不惧。」此种「因材施教」方法实与现代教育原理相合。

十、 根据《论语》一文详细解释下列各句含意:

1.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答 没有仁德的「不仁者」不能抵受物欲财利的引诱,当他们长久居於穷困之中,因为不甘贫穷,就会不择手段,为非作歹以求富贵,所以不可以「久处约」。同样道理,当「不仁者」长期居於安乐生活中,又会骄奢淫逸,放荡而不自觉,所以不可以「长处乐」。

2.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答 孔子说有智慧的人不疑惑。因为智者能审物明辨,善於判断,不受情绪左右,能依理而行,一切谣言、假象,都不能疑惑他,所以亦有「谣言止於智者」这句话。

有仁德的人乐天知命,内省不疚,事事都大公无私,不重视个人得失,所以不会忧虑。

勇敢的人果敢正义,不计祸福,所以不会畏惧。大勇如爱国守土,沙场杀敌;小勇如维护正义,敢言敢为,都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

3. 「君子喻於义」

答 君子行仁义,以义为本。孔子所说的「义」,是正确的道理的意思,也就是他所说无论富贵、贫贱都必须「以其道得之」的「道」。君子要显出「义」,便须遵守礼法、态度谦逊和诚实不欺,这样才成其为君子。

4. 「君子不忧不惧」

答 君子凡事依礼而行,不犯错误,所谓「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反省自己,问心无愧,不做亏心之事,故立身处世,自然不担心不畏惧 。

5.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答 君子不担忧别人不了解知道自己,只忧虑自己没有真正本领,没有被别人赏识的条件。

【作法探究】

一、 试为下列各句配对:

1.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 5 ‧ 叠词

2. 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 ‧ 2 ‧ 对比

3.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1 ‧ 反问

4. 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7 ‧ 借代

5.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3 ‧ 排比

6.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 6 ‧ 借喻

7. 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 4 ‧ 对偶

二、试解释下列各句括弧中字词的词性和意义:

1. 仁(者)安仁。 答:代词。人。

2. 不以(其)道得之。 答:代词。它的。

3. 恶(乎)成名? 答:助词。呢。

4. 而由人乎(哉)? 答:助词。吗。

5. 请事斯语(矣)。 答:助词。了。

6. 虽(之)夷狄。 答:动词。往、去。

7. 学(则)不固。 答:连词。就、便。

8.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答:连词。表示上下两个动作的承接关系。

9. (夫)何忧何惧。 答:助词。无义。

【试题举隅】

93 《论语》用「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将君子和小人对比,又说小人「喻於利」、「长戚戚」、「求诸人」。综合来说,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在立心和行事两方面有什麼分别?试用自己的文句加以说明。(8分)

答 君子与小人的立心、行事方面的分别:

君子 立心:  胸怀宽广/眼光远大。君子喻於义而坦荡荡。明晓大义,不计较利益。

 发愤向上/尽力催促(要求)自己。君子求诸己,只病己之无能,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无友不如己者,过不惮改。

 心境舒泰。君子坦荡荡,不忧不惧。

行事:  以道义为准则。君子喻於义,义以为质。

 鼓励、协助人家做好事。君子成人之美而不成人之恶。

小人 立心:  心胸狭窄/目光短浅。小人只喻於利而长戚戚。

 只管向别人提出要求,夸夸其词。小人求诸人。

 心中忧虑无时或已。小人长戚戚。

行事:  以谋取私利为目的。小人喻於利。

 怂恿、引诱人家做坏事。小人成人之恶而不成人之美。

96 (1) 据所读《论语》,用自己的文句解说「安仁」、「利仁」、「害仁」、「成仁」的含义。(6分)其中所提及的是哪些人?(2分)

答 四者的含义:

 安仁:自己能实行仁德,便觉心安。

 利仁:明白行仁德对己对人有利,便勉力实行。

 害仁:为求保有生命,所作所为竟违反(离弃)仁德原则。

 成仁:宁愿捐弃(牺牲)性命,体现(实践)仁德精神。

所提及的人:

有仁德的人/仁者;有智慧(聪明)的人/知者;

有志气、有仁德的人/志士仁人。

(2) 《论语‧颜渊第十二》一章云: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 《论语》的文体形式有什麼特点?《颜渊第十二》指什麼意思?(4分)

答 属语录体,以问答形式表达哲理。分章节,篇辐短。

《颜渊第十二》中颜渊是篇名,论语以每篇的首二、三字为篇名。第十二是篇序,即第十二篇。

 解说「内省不疚」的含义。(2分)

答 经过自己冷静的反省,不觉得做了错事,不感到内疚欺仄。

 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舍人对於相如引车避匿一事,有什麼反应?怎样看出蔺相如有君子气度?(3分)

答 蔺相如舍人的反应:

他们认为蔺相如害怕廉颇,是怯懦的表现,因而感到十分丢脸,纷纷要求离去。

怎样理解礼仪 廉耻 忍耐 克己 百折不屈

从词源上追溯,,礼仪一词出自《诗经》“献酬交错,礼仪主度”
廉耻(Pudicitia)和端庄(dModestia)是同义名词--注意:Modestia一字,出自Modus,意即尺度和界限--而廉耻一词,对表达控制物欲尤其征服性欲一点,比较更为明确。廉耻是贞操的天然保障和坚强要塞,因为廉耻控制与贞操对象紧相接近的种种忍耐英文exercise patience:restrainoneself
【解释】∶把感情控制住不让其表现出来;经受 [困苦或艰难]例:
1.忍耐是一帖利于所有痛苦的膏药。
忍耐和坚持是痛苦的,但它逐渐给你带来好处.
忍耐可以避免纠纷,使社会变得更加和睦。
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克己一词《论语.颜渊章》的「克己复礼为仁」是出自古代谚语克己
[解释]1.克制自己的私心;对自己要求严格。例如:克己奉公。
2.旧时商店自称货价便宜,不多赚钱。
3.节俭;俭省。
约束自己。孔子倡导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他认为“克己”是实行“忠恕之道”的先决条件,也是爱人的先决条件。要克制凡事专从自己利益出发的行为,而应该考虚别人的利益。只要严格遵循“礼”所规定的标准,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一一合乎“礼”的规范,通过这样,就可以达到最高的伦理道德境界—“仁”。同时,孔子还把“克己”作为“复礼”的条件,提出了“克己复礼,”的观点。《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左传.昭公十三年》:“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信善哉,楚灵王若能如是,岂其辱于乾溪。”
百折不屈出 处清·恽敬《〈卓忠毅公遗稿〉书后》:“一旦竟成其名,史书及府县志纪录则有之,必不能千百年之后,人人变色动容,有一百折不屈之人,如在其心,如出其口,如忠毅、方学士、铁尚书者也。”释义 受到无数挫折都不屈服、动摇。形容意志坚强。

孔子提出的克己复礼是什么意思

克己复礼就是约束自己,使言行符合于礼的意思。出自《论语·颜渊》一章。
基本资料

【名称】克己复礼

【拼音】kè jǐ fù lǐ

【解释】克:克制。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西周之礼)。

【出处】《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近义词】严于律己

【示例】小官公谨忠信,~,奉公守法,正直无私。(明·无名氏《紫泥宣》第一折)

「论语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克者胜也,克己就是一个人能够克制自己,战胜自己,不为外物所诱,而不可以任性,为所欲为。礼字即是理字,礼乃固理之不可易者,复礼就是要恢复到合理化。克己工夫,全在一个勿字。

朱子解克己复礼,其言曰:『克是克去己私。己私既克,天理自复,譬如尘垢既去,则镜自明;瓦砾既扫,则室自清。』又曰:『克己复礼,间不容发,无私便是仁。』又曰:『天理人欲,相为消长,克得人欲,乃能复礼。』又曰:『敬如治田灌溉,克己如去恶草。』王阳明有云:「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克己就是要灭此心中之贼。礼对人生行为,具有指导、节制、综贯、衡断诸作用,而能促进人与人间关系之圆满,有礼便是行仁,孔子之以礼为教,可见其由来。故论语子罕篇又载颜渊之言曰:『夫子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兹录国际君友会王爱君文集「克己复礼」如上。

词语分析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我们对孔子的这段话可以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何谓“复礼”
我们前面讨论过《论语·卫灵公》中,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的涵义”,知道“义以为质”中的“义”是“礼”的质,是“礼”的唯一标准。所以,“复礼”的意思是要求我们的行为要回复到礼之质“义”上,按公义、公理来办事。

“克己”的对象
“克己”的己字应该是对天下每一个人说的,每一个人都作到“克己”,则“天下归仁”就顺理成章了。另一种理解,“克己”是专指居上位的当政者,依“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的思想理论,当政者“克己”作示范,老百姓跟着也“克已”,当每一个人都作到了“克己”,人们的行为都回复到公义上了,则当然“天下归仁”。

“克己”之意
在《论语.里仁》中,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关于“自省、自责、自讼”曾子的名言是:“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但一般人很少有自责精神,孔子就曾感慨地说:“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论语.公冶长》)

“克己”的内容
关于“克己”的“自戒”内容。在《论语.季氏》中,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在《论语.颜渊》里,孔子在回答樊迟问“辨惑”时,讲的不是分辨是非之道,而是自修自戒。他说:“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是强调遇事戒冲动。

“克己”的关键
说到底“克己”只是克制念头。《书》曰:“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圣是通明,狂是昏愚,心思通明为圣,倨慢为狂。而“圣”与“狂”之间的转换只在“罔念”与“克念”之间。克己复礼只在克制我们的邪念,以立人之正念。

子曰:“仁乎远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从“仁义”的概念“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和对“克己”含意的讨论,孔孟原儒的思想对人的要求都是对自己言,对君主居上位者言的,并且对居上位者有更高的要求,《论语.子路》中,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儒家在君王与臣民之间真实作到“不偏不倚”,我是看不出孔孟之道有维护了谁、袒护了谁的意思。

孔子仁道

这是孔子学说的一个重要概念,出自《论语·颜渊》一章:“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有一次孔子的弟子颜回请教如何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孔子回答说: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如果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境界了,这是要靠自己去努力的。颜回又问:那么具体应当如何去做呢?孔子答道: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颜回听后向老师说:我虽然不够聪明,但决心按照先生的话去做。

由此看来,“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方法。历代学者都认为,这是孔门传授的“切要之言”,是一种紧要的、切实的修养方法,然而对于“克己复礼”的含义却有不同的阐释——这里的“克”字,在古代汉语中有“克制”的意思,也有“战胜”的意思。宋代学者朱熹认为:“克己”的真正含义就是战胜自我的私欲,在这里,“礼”不仅仅是具体的礼节,而是泛指天理,“复礼”就是应当遵循天理,这就把“克己复礼”的内涵大大扩展了。朱熹指出,“仁”就是人内心的完美道德境界,其实也无非天理,所以能战胜自己的私欲而复归于天理,自然就达到了仁的境界。

圣人修养

朱熹以及其他理学家的阐释,把“克己复礼”上升为某种普遍的哲理。然而从《论语》中的记载看来,孔子说的“克己复礼”只是在说一种具体的学习和修养方法;这里说的“礼”,就是指当时社会生活中实行的各种礼仪规范,而学习各种礼仪,正是孔子教学的重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在这里强调的,不是应当按礼仪规范去待人接物,而是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做。也就是说,学习礼,不仅仅是要依礼而行,更重要的,是要随时警惕自己不要去做失礼的事——“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要做到这“四勿”,就必须“克己”,也就是要随时注意约束自己,克服种种不良习性和私心,这其实也正是今天我们常说的“战胜自我”。
当然,孔子强调随时注意不失礼,不是希望弟子都变得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孔子认为:礼的本质是仁爱。如果人们都能够依礼行事、非礼不行,那么他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之间提升自己的人格而成为一个“仁者”。也就是说,克己复礼是“为仁”。这其实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体会和领悟,所以颜回对孔子说:我虽然不大聪明,但会依照先生说的去做。
孔子能够在晚年走出一生所追求恢复周礼的主张,是因为孔子心中的仁道不依附于周礼而存在。孔子解释自己推行周礼是因为人们在使用这样的礼仪,仅仅是这样。而不是把周礼搁置在所有行为规范之上。孔子自己的解释是:“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 孔子说明自己不学夏礼,也不学殷商之礼,而单单学周礼,是因为现在人使用。

孔子以遵循社会行为准则为人生目标,对形成中国人特有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了重要作用。那种以献身社会放弃自我为荣的信念,使很多传统的中国人在为家庭、亲友和社会献出自己的劳动、财富甚至生命的时候,不是体会到了痛苦,而是感到了自豪。从这方面讲,这种人生观、价值观对传统中国人在困境中保持心身平衡有着积极的意义。另一方面,当这些传统的中国人不能实现这种人生理想时,就经常把问题归结于自身,或陷入深深自责之中,从而引发了中国人特有的心身疾病倾向。这一点,则是研究中国人心身疾病所不能遗漏的,这就是“忠恕之道”。

社会心理解析

天津医科大学王英博士从社会心理方面做出如下解析:

孔子在早年的政治追求中,一直以恢复周礼为己任,并把克己复礼称之为仁。颜渊向孔子询问什么是仁以及如何才能做到仁,孔子做出了这种解释。因此,可以把克己复礼视为孔子早年对仁的定义。这种定义,对理解孔子心性思想的意义有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
明确了心性修养应以集体为重心的原则。也就是说,当个人的欲望和社会公允的行为规范发生冲突的时候,应该克制个人欲望,而选择社会规范。当时孔子个人认为,周礼是天下公允的行为规范,应该被广泛遵循。在对周礼的认识上,孔子显得过于主观了。社会所以遗弃了周礼,毕竟有着遗弃它的理由,实际上周代礼乐崩溃已经势不可挡了。如果搁置下孔子对周礼的个人看法问题,而考虑在个人和集体之间冲突的处理原则上,孔子选择尊重多数人的感觉、尊重别人的感觉,并把这种尊重超越在对个人欲望之上。所以,周礼可以崩溃,而孔子的仁道却会长期存在。

第二方面
承认个人欲望与社会规范之间存在着冲突的一面。遵守社会公允的礼仪制度,常常需要克制自己。克,表明了对自身欲望的抑制,也表明了自身欲望和社会规范不是完全统一的。如上所述,孔子早年的心性思想中存在的一个重大缺陷就是在“复”字上。克己复礼,而不是克己守礼。一个“复”字,说明这种“礼”已经失去了。既然已经不存在了,也就不是集体所期望的社会规范了。因此,“复礼”不仅是对自己欲望的不尊重,也是对当时社会心理的普遍不尊重。这不仅注定了孔子政治生涯的失败,也和孔子晚年对仁道的重新理解不完全一致。
克己复礼
【拼音】kè jǐ fù lǐ
【解释】克:克制。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西周之礼)。
【出处】《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文章标题: 「克己复礼」到底什么意思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03052.html
文章标签:克己复礼  什么意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