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古代帝王深知历史,且权力巨大,为何却逃不出周期律

时间: 2021-04-11 14:24:3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2次

古代帝王深知历史,且权力巨大,为何却逃不出周期律

古代帝王的权力很大,却有一类人根本不听从号令,他们有什么特殊之处?

他们有什么特殊之处?

这类人也分很多种,有言官对皇上起到督促的作用,也有武官,上了战场战争是多变的,为了打胜仗,可以自己选择战略部署,可以不用听皇上的话,当然还有皇后,枕边风对男人来说太强大了,就算皇上的权力在大,也扛不住这股风。


言官非魏征莫属,明明知道李世民不开心,不愿意他也得说,当初公主出嫁,想要多点的嫁妆,李世民觉得现在唐朝繁荣了,多给自己女儿点嫁妆很正常,可是魏征不同意,制止了李世民,不能让任何人看出李世民对长乐公主的爱与众不同,按照礼法所有的公主嫁妆都应该是平等的,这样才不会让其他公主心存不满,李世民权力大吧,连自己女儿的嫁妆都无法做主。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说的就是武官了,人家将军在外打仗呢,皇上一个信来了,一个信来了,让你往东,让你往西的,你说你都不知道战场是什么情况,在那瞎指挥什么呢?所以皇上就算再有皇权,战场上的兵权跟他没什么关系,打仗还是得看战场上的将军,纵观历史,皇上很少指挥将军打仗,除非亲征。

“傻汗无能,恶妇当政”,说的就是晋惠帝,他是个傻子,也不知道司马炎当初怎么想的,二十多个儿子随便选一个也行啊,就选了这么个傻子,结果啥也不是,朝廷上的事都是他的皇后贾南风说的算,贾南风性格暴躁,凶残成性,干预朝政,最后八王之乱,赵王司马伦赐给她一杯毒酒,结束了贾南风的一生。

应该是在前线打仗的士兵,因为他们只听将军的话。
守边疆的士兵,毕竟战场瞬息万变,皇帝离的太远,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士兵,他们只听从自己的将军,可能也是为了好管理他们才有这种制度。
这类人是士兵。很多士兵都是只听将军的命令的,这样才能让士兵更好的服从命令。而帝王一般是直接管理将军。

为什么中国古代王朝总是逃不过兴衰更替周期律

问题是世界上有哪个王朝能逃脱兴衰更替周期律?只是不同的国家国情不一样,所以兴衰更替频率不同罢了。

到底为什么历朝封建王朝都逃脱不了兴衰灭亡的周期律?

古代封建王朝是一言堂的时代,帝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封建统治阶级和农民阶级存在着天然矛盾关系,这种矛盾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最终一个朝代会被这个雪球毁灭。古代封建王朝是以农业为基础的自然经济,土地是最重要的社会资源,一个王朝的建立初期刚刚经历过战乱,人口数急剧下降,拥有足够多的土地可以来养活更多的人口,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进入和平时期,人口数量也在不断增长,但是土地总量没有任何变化。

而耕地的开垦速度远远跟不上兼并速度。封建统治阶级依靠地主阶级治理国家,他们也在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采用强制手段来剥削农民阶级,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在衡量世间的道义,这种剥削手段已经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存,很多人都在剥削压迫下离开了这个世界,他们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反抗是唯一的出路。

开国帝王作为整个王朝的创业者,他明白其中的艰辛。所以他们上位的时候励精图治,日日夜夜为国操劳,想要为自己的后代子孙打下一个更好的基础,每一个朝代的开国君王都是往往都是明君。他们作为创业者拥有更加清晰的目标和更强的个人能力,能够处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微妙关系,把双方之间的矛盾降到最低。

古代王朝采取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度,无论帝王的后代是否有能力承担其国家大任。他们都会成为接班人的人选,而那些真正有才能的人却只能成为看客。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这种选拔继承人的方式带有很大的风险。一个朝代出现了一个昏庸无能的帝王就可能毁了一个王朝。

农民政权为什么跳不出历史周期律

一、从太平天国的失败谈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十九世纪中叶,在我国广阔的土地上爆发的太平天国革命战争,持续十四年,遍及十八省,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深远的一次农民战争。但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未能推翻封建制度而以失败告终,究其根本原因: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一).阶级局限性(内因)
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不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者,它不能创造新的生产方式,因而也不能建立一个新社会。历史告诉我们,农民起义要推翻封建剥削制度,取得解放,必须有先进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而太平天国时期并没有出现先进阶级及其政党,有的只是农民阶级,它既提不出科学的革命纲领,也不可能克服本身的弱点,最终的失败是必然的。

(1)革命纲领的空想性
就以太平天国纲领性文献《天朝田亩制度》而言,《制度》的进步性在于平分土地的措施上,它强烈地反映了农民渴望土地和摆脱封建剥削的要求,但单凭平分土地的措施,并不能废除封建剥削制度,也无法达到“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他们不顾客观不尊重经济规律,片面地求“大”求 “公”,最终理想化作泡影,这充分说明了封建社会农民阶级的狭隘性、盲目性。
(2)组织的宗教性
宗教迷信思想不仅提不出科学的革命纲领,也阻碍了群众的革命创新精神。
(3)战略的失误性
偏师北伐,犯了兵家之大忌,削弱了太平军的革命力量,限制其发展。
(4)阶级的劣根性
农民阶级的劣根性、使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滋生了自由散漫、腐化堕落、狭隘自私的心理行为。思想的蜕变使太平天国政权后期封建化尤为严重。定都天京后,无论是职官制度、等级制度、还是在礼议方面,大抵都沿袭封建专制政权模式,他们无法摆脱封建主义的影响和束缚,把革命中夺取来的权力很快演变成自己的封建特权。政治思想的封建化是与生活上的腐化相伴而生的。“天京事变”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也是太平天国由盛而摔的转折点。

(二) 历史局限性(外因)
因为太平天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他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他的革命对象是清政府和外国侵略者,所以最终受到了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

综上所述,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受自身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由于缺乏先进政党的领导,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他们过早过急地搞封建专制主义,希冀在利用拜上帝会来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理想社会,这种披着宗教外衣的斗争方式,具有狭隘性、盲目性,伴随斗争进程的发展,农民阶级的种种弱点便逐渐显露出来,这就不免使太平天国的领导集团在政治上、军事上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而注定革命必将以失败告终。 此外,“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起来,力量过于强大”也是太平天国失败的一个原因。

二、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之比较
(一)相同点
1、经济基础相同:处于封建社会晚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下
2、政治体制相同:封建社会晚期君主专制的体制下
3、社会背景相同:A19C工业化浪潮正席卷世界各地;B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国家,需迫切打开中日两国的商品市场;C中日两国都国门洞开,受到了外来资本主义的侵略,处于内郊外困的局面。
(二)不同点
1、面对对同一课题的不同指导思想
洋:洋务派坚持中体西用的前提下,通过“师夷长技以自强”“师夷长技以求富”想单凭通过学习外国科学技术,实现国家富强,维护封建反动统治;
明:全盘西化,“脱亚入欧”,进行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2不同领导力量下的变革
3不同目的驱使下的变革
4不同性质的变革
5、变革的不同结果
三、结合史事评论下甲午战中的李鸿章
(一)避战求和,消极备战
对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缺乏预见,准备不足,是战争失败的认识原因

十九世纪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了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转变。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以后,资本主义得到较快发展,与封建的武士道精神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军国主义怪胎,极具扩张性和掠夺性。侵略并战胜中国,是近代日本的既定国策。
与之相比,清政府对国家安全形势的判断就显得很不到位,对遭受侵略缺乏应有的预见和警惕。甲午战争开端于朝鲜。李鸿章却给在朝陆军的指令是:“彼断不能无故开战,切勿自我先开衅。”李鸿章认为:“两国交涉全论理之曲直,非恃强所能了事。日虽竭力预备战守,我不先与开仗,彼谅不动手。谁先开仗谁先理诎,此万国公例。”
朝鲜战场的失利,其根源就在于对侵略战争缺乏预见性而放松了警惕,造成战前缺乏准备,初战举措失当。
(二)、战中:战和不定,战略失误
1、一味依靠外国调停,没有把立足点放在自身力量上来,是战争失败的外部原因

朝鲜战场的失利,虽然造成了一定的被动,但还没有影响全局。这时候,清政府如果能认清形势,坚定地投入反侵略战争,并采取正确的战略,一定能够挫败敌人的进攻。可惜中国最高统治者中掌实权的慈禧太后、奕等都是主和派,李鸿章也坚决主张“羁糜为上,力保和局”。从战争开始到失败投降,他们一直致力于争取英俄德法美等国家的调停,以达到求和目的。
结果既殆误了军机,又影响了士气。

2、信奉“武器决定论”是战争失败的思想原因

近代战争中,武器装备的作用远比古代更为重要。在晚清的政治家、军事家中,李鸿章特别重视武器装备。由于他的大力倡导和运筹,推动了洋务运动,组建起北洋海军和新式陆军,有利于提升军事实力。但因为李鸿章把武器作用极端化、绝对化,由“武器决定论”导致悲观情绪和失败主义。
军队战斗力是决定战争胜负的直接因素,但战斗力的强弱不仅决定于武器装备,还有军队的指挥、管理、训练、精神状态,战略和战术等。甲午战争的情况也是这样,把战败单纯归于武器装备说不过去,是一个长期形成的认识误区。

3、放弃和丧失制海权是战争失败的战略原因
清政府避战求和,消极防御的指导思想,突出表现在忽视和放弃制海权的战略失误,这是甲午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
在近代战争中,掌握制海权非常重要。黄海关系到三个半岛,即朝鲜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的海上交通,所以黄海的制海权至关重要。日本政府和军方对侵华战争中制海权的重要性有着充分的认识。他们长期致力于海军建设就是基于这种考虑。
黄海战后,中国海军虽然遭受损失但主力尚在,可是李鸿章更加保守,对海战完全失去信心。日军在花园口和荣城的登陆都几乎没有遇到抵抗,而在安逸平静的状态下得以完成。除了中国陆军作战不力外,关键是放弃制海权所致。

(三)、战后:腐败无能,忍辱求和
1、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是战争失败的政治原因

导致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深层次的是政治原因。当时统治中国并主持战争的清朝政府极端腐朽没落,不可能领导一场反侵略战争取得胜利。
当时的清朝,早已失去开国初期励精图治、奋发有为的气象,落日的辉煌已经完全消褪,远远地被抛在世界潮流的后边。体制陈旧、政治腐败,在内忧外患中迎来了它的末日。

2、军队素质低下不堪一击是战争失败的直接原因
政治腐败必然影响军队建设。甲午战争中海陆几十次战役,中国军队屡战屡败,溃不成军,没有打过一个胜仗,没有击沉过一艘敌舰,军队综合素质低下是直接原因。当时全国的军队,北洋最优,北洋里海军又较陆军为优。但就是北洋海军,也严重存在着军纪涣散、操练废弛、贪污腐化、精神萎糜等问题。
李鸿章创建北洋海军,注重武器装备,开设新式学校,甚至把一些将领送到国外深造,这都是难能可贵的。但李鸿章对整体训练却放任自流,对军队的思想教育更是漠不关心。战局到了如此不可收拾的地步,说明当时中国军队的战斗力确实不能一提。

3、封建政权买办化导致妥协投降是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表现出的软弱、消极,急于求和投降的态度不是封建统治的腐朽性所能完全解释的。还有其更深层次的特定原因,这就是当时中国的封建政权和统治集团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买办化了。封建性加买办化决定了对待资本主义侵略的妥协性。由于社会发展阶段不同,这个因素是过去历朝历代,包括清朝初期不曾有过的。封建政权买办化源于社会经济政治结构的半殖民地化。
在这种情况下,希望清朝统治者担负起领导反侵略战争的重任并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买办性比封建性就反侵略而言更加反动。封建政权从维护统治出发,还可能全力投入反侵略战争,如清朝初期抵御沙俄的战争,收复台湾的战争等,但买办化的封建政权与帝国主义列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大程度上沦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言人、代理人,他们既有矛盾的一面,更有相容的一面。列强既要侵略和掠夺中国,同时又竭力维护清朝的统治不使其垮台,其原因就在于此。这样一个朝廷,这样一批官僚,这样一支军队,能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安全、战胜外敌侵略吗?清朝统治集团在甲午战争中妥协、退让、求和、投降的一系列做法,致使了最终的失败。

1895年3月,甲午战争的硝烟尚未散尽,一个71岁的老人,中国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东渡日本,作为清朝政府的特命全权大使,与日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日马关条约》。甲午战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陷入深重的民族危机。然而,他虽是晚晴重臣,甲午的战败与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总不能把一个王朝或一个名族的悲剧归罪于一人之身。
毛主席说,我们已经跳出了兴衰存亡的历史周期律,因为我们实行的是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当家做主。

历史兴亡周期律,为什么没一个朝代能超过三百年?

在他眼里看来,我的政权是与世长存的,围绕这个政权他建立了许多制度、政策,今天我们看中国的制度,基本就来源于秦朝。虽然他规划得很好,计划得也不错,可是实施过程中,出事了。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了,就是那句话,其亡也忽,亡是灭亡,忽就是突如其来,迅雷不及掩耳。秦始皇他绝没有想到,到了第二代他的政权就没了。

不仅是秦始皇,中国历史上的王朝基本上都是这个模式。我再说一个跟他差不多的王朝,也是秦朝的再版。西汉灭亡以后是东汉,西汉是刘邦建立的,但是这两个刘家政权中间有一个小王朝,把刘家王朝打断了,所以刘家王朝不是一个连续而是中断的王朝。这个小王朝就是王莽建立的新,王莽代汉,大家都很熟。

王莽代汉公元8年完成的,他为了表明自己的王朝是新的,干脆把王朝的名字改名叫新,这个新总是给你耳目一新的感觉,可是没想到,王莽代汉代了十七年灭亡了,王莽在二十三年还坐着皇帝,就让人把头给砍下来了。二十五年,刘秀建立东汉,所以又应了这句话,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咱们研究历史,我觉得虽然这些知识都是最家喻户晓的,但是也是我们最应该深思的。

我们看这个周期律,中国这个王朝有两个特色,一个就是大循环,就是那些长达一百年、二百年以上的王朝,比如汉朝、唐朝、明朝、清朝等,还有一种类型是小循环,我们称之为短命王朝,短命王朝很有意思,它们好像都像一个模式似的。

秦朝、新朝、西晋、隋朝等,这些王朝又构成了短命王朝的特色,而且短命的和那些大循环的王朝是相互替代,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又出现了一短一长的现象,一个短命的,后头跟着一个相对长久的,秦完了跟着汉,秦十六年,西汉二百年,新莽十七年,东汉一百九十五年,隋朝三十七年,唐朝快三百年,这个很值得研究,为什么一短一长?

我自己有这么一个想法,看中国历史王朝会发现两个现象,一个是六十年现象,一个是三百年怪圈。这个其实都是大家最熟悉的,我们只是串起来,再往下一分析,你就感觉历史很有意思了。什么是六十年现象?一般是说短命王朝,很难过六十年,这真是一个门槛。六十在中国是一个很神秘的一个数字,六十一甲子。

我前不久到安阳,安阳殷墟完整地发现了天干地支,也就是六十一甲子在商朝就有了,现在学术界有人认为,这不是商朝的,是从中东过来的,我们且不管哪儿过来的,起码这个六十一甲子对中国文化太重要了,我们过去没有现代的公历,我们记年月时靠的就是天干地支,甚至在古代,人们用六十衡量一个人的一生,甲子就是一个生命的循环。

你看历史又猛然发现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一个短命王朝就过不了六十年,秦朝十六年,隋朝三十七年,西晋王朝五十二年,而如果过了六十年怎么样?这真是我们应该研究的,过了六十年,往往就进入一个新时代,就跟人遇到了疾病,遇到了家庭磨难,遇到了各种不如意的事,我都闯过来了,成熟了,成功了,你就进入了一个健康时期。

中国历史上这些王朝,凡是能闯过前六十年的,后来走得都不错。那为什么六十年是一个门槛?大家简单回忆一下历史,就会发现三个特点:第一,缺少一个统一的稳定的统治群体,这是六十年短命王朝为什么过不去的第一个原因,看看秦朝,秦二世就不行了,晋朝司马炎到他的儿子司马衷的时候又不行了,隋朝到了第二代隋炀帝也不行了,所以他们缺少一个稳定的连续不断的统治群体。

再看看汉朝、唐朝、明朝、清朝,他们前四代都相当稳定,这就保证了政权的稳定。第二,接班人问题出了事。在中国历史什么最能造成历史的动乱呢?上层。上层什么问题容易引起动乱呢?接班人,说白了就是围绕着王权展开的争夺,而短命王朝几乎都是在接班人上出了问题。因为我们国家古代政权是家天下,所谓的接班人就是他们家里面的谁合适接班。

这本身圈子就很窄,再加上家长的作风,当时种种的人为因素,所以选接班人的局限就非常大。一旦接班人选错了,打了眼,被人做了手脚,这国家准出事。本来秦始皇临死想到的不是他的小儿子胡亥,而是大儿子扶苏。无奈,晚了,被赵高做了手脚。后来的晋、隋都是在君主临终的时候选错了,想改来不及了,在中国因为接班人问题导致国家动乱的太多了。

我们今天得到的最深刻的教训就是光靠少数人来找接班人绝对不行,这个必须从根本上改。第三,短命王朝普遍现象是不以民生为本,国家什么最重要?经济,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谁抓住这条,谁的政权准能有希望,反之,国家一定是瞎折腾,大兴土木,搞战争,服劳役,老百姓受得了吗?老百姓过不下去了,才揭竿而起。

三百年问题怎么解释?这个问题比较大,三百年现象也叫三百年怪圈,中国历史王朝很多,光皇帝就三百多个,但是这些王朝不管怎么兢兢业业,好像过不了三百年,就最长过不了三百年。这是怎么一回事?中国最长的王朝唐朝,不仅是唐太宗时期,整个唐朝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

618年,李渊带他的儿子建国了,907年灭亡,号称290年,了不得,这在此以前没一个王朝这么长久,创造中国历史之最的也就是西汉东汉,加起来四百年,但是西汉东汉被王莽打断了。唐朝一开始,就跟我们所说的短命王朝非常相似,内部不稳,甚至武则天都把政权夺过来了,但是它闯过来了,从唐高祖李渊到唐玄宗,经过四五代人很稳定。在唐玄宗的时候创造了中国最伟大的时期,开元盛世。

我们读杜甫的诗就能感觉到,什么叫社会富足,历史上的社会富足还真没有超过开元的。“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才叫城乡都没有差别了。如果只是北京、上海富,别的地儿都不行,或者都跟北京上海差距很大,你就不能说自己国家达到了富强时期,就像当年温一句话,北京、上海不代表中国,我们到各地走一走就知道了,离真正富我们还有一段距离。

第二个又创造了中国历史之最、似乎比唐朝走得还远的明朝。明朝从1368年朱元璋建国,到1421年朱棣迁都北京,过不去300年,崇祯无计可施,上景山上吊了。清朝建立于1616年,我们过去认为明朝灭亡了之后是清朝,其实清朝在关外已经建国了,先叫后金,后来改成清。1616到爱新觉罗溥仪1912年退位,也过不去。中国真是有一个怪圈,怎么三百年就成了一个铁门槛?

第一,土地买卖的合法,这是中国古代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因为讲中国历史,离不开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是个什么社会?春秋战国社会两个化,一个是私有化,一个是官僚化,私有化表现的就是过去的土地是王田,到春秋战国以后变成了私田。王田就是公田,公田不能买卖,不是你的,你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支配权。

所谓田里不鬻,鬻就是卖,劳动的人交的是属于劳役地租,他们把自己大量的劳动果实交给上面,自己留的够生活用的就行了,劳役地租是属于在地租形态当中,很低级的一种,这些人就是农奴,他们劳动积极性很低。

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最黄金的时代,为什么?铁器的出现,牛耕的使用。当铁制的工具运用到了农业上,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人们的劳动强度也减弱了,劳动积极性提高了,劳动果实也多了,它直接造成了过去的那种公田劳动必须得改进,春秋各国的变法改革,没有不从土地上入手的,土地就由过去国家的不许买卖的变成私人的了,百姓劳动积极性大幅度提高了,这又造成了人们劳动的生产效率的差异,有人干得好,越来越富。

有人不行,遇到天灾人祸,生活不下去了,又需要卖土地,春秋战国土地私有化造成的必然产物就是土地的分化,所以买卖土地从春秋战国以后历代都有,史书有时候说某个政府下令不许买卖土地,那只是制度上规定,实际上制止不了。因为土地是我的,我买我卖,你管得了吗?所以在中国土地买卖的过程中,社会正常发展,土地买卖也是正常的,社会发展总体上来讲是平衡的。

土地买卖随着社会发展,它的程度也是不断加剧的,这就像我们常说的滚雪球一样,富人越有钱越买土地,越买土地,得到的钱更多,这就是富者愈富,中国农民经济是很脆弱的,家里有五口人,几十亩地,一头牛,这种生产方式,经不起天灾人祸。一头耕牛死了,往往一个家庭就破产,这么一种脆弱的小农经济,它经得起动荡吗?

所以一旦社会进入了一个经济发展非常好的时候,穷人也就越来越多了,富人在这方面是没有上限的,汉朝大儒董仲舒说过,现在社会富者田连阡陌,阡陌是田间的小路,纵横交错,土地很多,贫者无立锥之地。他讲的是汉朝,但是历朝历代都是如此,土地买卖必然带来土地的分化,带来贫富的分化。

周恭王时期铜器《格伯簋》记载了格伯以良马4匹换取倗生土地30田的事

政府没有办法根本解决富人占土地的问题,这个问题最严重。土地买卖我有二十亩,他有四十亩,这无非就是比较穷与比较富,但是当有些人田连阡陌,家里的财产越来越多了,政府有下命令限制富人拥有的土地和财产吗?没有,所以这两个现象是交替的,第一买卖自由,第二拥有财产、土地合法,政府知道社会财产不均,一定会造成社会矛盾,但关键是有没有办法解决。

我举一个例子,西晋建立于265年,灭亡于316年,西晋王朝刚建立的时候,君主是晋武帝司马炎,司马懿的孙子,这人很了不得,他在位期间国力强盛,280年他把中国统一了,真正靠武力统一中国有几个人,秦始皇一个,然后是晋武帝,隋文帝杨坚,这种统一都是率领千军万马越过长江,长江天堑,如果你越过去还能打到南方,这需要多强的军力和国力。曹操厉害,但208年到的长江不就被赤壁大火给烧了吗?

越过长江不容易,晋武帝就越过长江了,说明他很厉害,可是晋武帝有他的高招,他想解决一下土地问题。西汉因为土地问题解决不了,亡国了,最后西汉皇帝乖乖地把政权拿着,你们谁能取代我,我给谁,要不怎么不费一枪一弹就得到政权呢?人家给他的,汉献帝最后不也主动让权了吗?晋武帝认识到土地问题不解决,社会问题越来越严重,怎么办?

280年他统一中国那一年,他颁布了一个很有名的制度——占田制,所谓占田就是你当官的应该占多少土地,老百姓应该占多少土地,它分为两类,一个叫官僚占田,一个是农民占田,这是国家用法令的办法规定的,官员当时分为九等,一品官一直到九品官,最高的官员一品官最高占田是五十顷,然后二品官、三品官、四品官等依次递减五顷,也就是到九品官还可以占到十顷。

规定农民占田,一夫一妻合为一户,一户农民占一百亩。如果从这个文字上,政府可有规矩了,官员占田,一品官不能超过五十顷了,农民占田最少得一百亩,这国家不就稳定了吗?可是问题马上就来了,一品官规定占五十顷,他占了七十顷,政府怎么办?有没有一个政策,对官员那些超过的数字予以节制?很遗憾,今天我们翻遍史料,也找不到这样的制度和这样的规定。对农民一夫一妻一百亩,我占了七十亩,差三十亩,政府有没有规定对那些占地不足一百亩的农民的补充意见?也没有。

所以咱们古代就是那个国情,往往规定的表面让你感觉到挺好,但是你往深里一问,会发现巨大的漏洞。占田制究竟能不能实施?我们目前的大学教材各校版本不一样,我们自己编的教材,对于这问题就用了四个字:一纸空文。实际上我们看古代许多所谓的制度、政策,就是一纸空文。为什么?

管理国家的那些人,往往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因为他们自己都是多占的,他能割自己的身上的肉吗?能自己给自己动手术吗?问题就在这里。利益让多少人花了眼?尤其在土地问题上,因为古代最重要的就是土地,不要说晋朝做不到,汉朝最有名的一个皇帝刘秀怎么样?刘秀是东汉的开国皇帝,他是刘邦的九世孙,这人很了不得,他虽比不上秦皇汉武,是个二流皇帝,但也仅次于秦皇汉武。

他治国确实有想法,因为他本人是个皇族,上过太学,又参加过农民起义,各方面经验他都有,所以他治国以后,东汉一开始治理得非常好,但刘秀在这个问题上栽了大跟头,为什么?他触动了一个高压电,利益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刘秀当时还没敢真正动手术,只是先下一道命令,命令在全国实行土地普查,这叫度田,也就是各地丈量土地,把你土地的数字告诉政府,这是最简单的,一个新生的政权丈量土地很正常,然而地方不执行,尤其那些有钱的官员们纷纷抵抗,最后刘秀派军队去镇压,怎么样?结果不了了之,不是这些当地官员反抗,是刘秀他这个皇族集团抵抗,让刘秀碰了个软钉子,他只好忍气吞声,搞不下去了。

很具有戏剧化,有一次刘秀在朝廷上,看到几个大臣窃窃私语,刘秀问你们说什么话,大点声我也听听,结果这几个大臣有点嘀咕,最后有一人说我们接到地方上来的一个材料。这材料说的什么事?大臣说,不好说。刘秀说,说,你一定说。结果大臣说了,这个材料说有几个地儿,土地丈量普查不下去。什么地儿?大臣说,河南南阳,这一下说到刘秀老家了,刘秀是河南南阳人。这个材料说,这两个地儿土地别问实数。

为什么?当地有这么一句话,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田宅逾制,不可为准。跟刘秀一起打天下的人很多,这些人都是他沾亲带故的,河南的南阳更是刘秀的家乡,东汉开国有二十八秀,开国的这些大将军,竟是刘秀自己的兄弟们,他们多占土地,谁敢问?刘秀听了以后,问大家有什么表示吗?不说话了。这就是说就连很明白的皇帝在这个问题上,也得三顾虑而行,这就是古往今来的利益,这个利益群体不好碰,碰了有连锁反应,有想不到的事。刘秀败下阵来了。

这就告诉我们,中国古代社会的两大社会现象,决定了社会矛盾是不断地向前发展,当这个社会矛盾发展到贫富分化,两极分立,这个社会就要出大事,到了连朝廷都感觉无可奈何的时候,这个朝廷就完了。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中国历史上的政权,当到灭亡的时候是连统治者也感觉到统治不下去的时候。西汉,东汉,明朝不都是连末代皇帝自己都唉声叹气吗?正是由于这个矛盾的运作,造成了中国社会到了二百多年以后,往往是病入膏肓,不可救药。

因为古代的统治阶级在立国时都是清明的,但传了三四代皇帝以后,由于封建专制的弊端,政治变得黑暗腐败、社会民不聊生,又会被起义军推翻统治。
一个王朝超过三百年就会出现政治腐败,发生内乱的情况,最终导致灭亡!
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内部积累的矛盾会逐渐扩大,难以消灭和平复,一般都在近三百年时爆发,以致国亡。
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统治者的骄傲自大,还有就是他们荒淫无度,从而失去了民心所导致的结果。
文章标题: 古代帝王深知历史,且权力巨大,为何却逃不出周期律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01538.html
文章标签:周期律  不出  深知  帝王  权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