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4-11 14:23:51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5次
在看电视剧的时候,时常会发现在那些古装电视剧中,不管是在朝堂上,或者是在战场中,那些将军或者皇帝都是需要军师或者一些谋士为他们出谋献策。毕竟有些人就是专门擅长于给人提建议的。但是我们很多时候会发现那些谋士并不是只提最好的建议,而是会说出上中下策。很多人就会想这个到底是因为什么呢?其实这主要还是因为谋士只是起一个建议的作用,并不能主要决定事情的发展。
因为一些事情并不是说最好的办法就一定是最优的。可能那些能达到最好结果的办法,需要耗费的精力或者时间也会更多,说不定到最后还不如一些没有那么好的办法。所以说,这就是要寻找一个最合理最权宜的方法,又不是说能造成好结果的方法就是好方法。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十全十美的事,既能达到最好的效果,还能浪费最少的精力。
就很像我们在管理学中的一些概念,比如说最优法则。一些结果可能并不完美的方法,在实际中却是一个好方法。然而谋士只是考虑到种种因素,种种后果,并不能真正决定这件事情最后采用什么方法。这些还是需要交给领导者来考虑的,所以就需要把所有的方法都告诉领导,让领导来做最后的抉择。
总的来说,谋士起的主要是一个提建议的作用,而且谋士提建议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考虑到种种后果和需要耗费的物力财力,谋士可以把整个事情的前因后果都想出来。而且从另一方面上来说,谋士也要顾虑到自己的性命呀,不能因为自己的不当选择让整个计划都失败了,所以说一般谋士都会多想几个办法,把决定权交到皇帝的手中去。
《孙子兵法》被古今中外的兵者奉为神作,而其中的精髓之处则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也是让无数的将军为之向往。但是我们知道,古代将领的身边都会跟随一些谋士,每每遇到战事的时候,将军总会和谋士一起探讨用兵取胜之策,谋士提出计策后,将军则根据自己的经验选择谋士给出的计策。比如隋朝时期的杨玄感反叛事件,他在反叛后就和谋士商量如何击破隋炀帝,谋士献出了三策,按照谋士的说法,上策可不战而胜,然而将军却认为下策最好,那么最终结局如何呢?
隋朝有一位开国功臣名叫杨素,他不仅是一位权臣,更是一位军事家。他和隋朝皇帝杨坚为族兄关系。杨素也是为隋朝建立了许多卓著功勋,比如他挂帅攻破陈朝等。随后又帮助杨广夺嫡继位,隋炀帝为了表示感谢,封杨素为越国公,地位可谓是非常显赫。
在这之后杨素有些膨胀,开始结党营私成为了一位权臣,隋炀帝聪颖过人,他知道杨素已经成为了自己的心腹大患,本想找个机会除掉他,结果杨素身患重病,没过多久就去世了。
杨素有一个儿子名叫杨玄感,他知道隋炀帝对父亲以及家族的不满,就产生了对隋炀帝的记恨之心,加上隋炀帝经常施以暴政,杨玄感决定寻找机会推翻隋炀帝的政权。公元613年,杨玄感苦苦等待的机会来了。这一年隋炀帝决定东征高丽,而隋炀帝更是把督运粮草的重要任务交给了杨玄感。
杨玄感得此良机马上发动兵变,并且发出讨伐檄文昭告天下,许多不满隋炀帝暴政的人纷纷选择响应,杨玄感的叛军人数一度达到了数十万之多,这其中就有杨玄感的好友李密。李密来到军营之后马上审时度势分析战局,并根据当时情况给出了三条计策。
上策,则是攻占涿郡,随后守住榆关,
这样就切断了隋炀帝的粮草补给以及隋炀帝的归城之路,这时的隋炀帝前有高丽大军,后有我方起义大军,加上没有粮草供给,不出一个月,即可让隋炀帝不战而败。
中策,如果攻占涿郡失败,那么就占领长安城,
依据有利地形和隋炀帝展开一场持久战。
下策,如果认为以上两策比较耗费时间和人力,那么可以选择就近攻占洛阳,只是这么做的话胜负就各安天命了。
这个时候杨玄感却摇着头说:“错了,下策才最好。”,随后将军解释自己的意见:“攻占洛阳也正是我心中所想,你想想,现在文武百官的家属都在洛阳城中,攻下洛阳之后,他们才会跟随和顺从我们。”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并不像杨玄感想的一般,当隋朝各地的将领得知杨玄感要攻占洛阳之时,都是纷纷赶来支援,特别是洛阳附近的驻军,而且洛阳城中的隋朝守军也都视死如归,杨玄感一时之间竟然攻不下来,这就给足了隋炀帝主力大军返回平乱的时间。最后杨玄感被四面赶来的随军大败于董杜原地区,而最后的结局也是非常的惨烈,杨家除了杨玄感最小的妹妹得以幸免,其余七个兄弟全部惨死。
其实我们分析以后可以得出结论,洛阳城是隋朝首都,所以洛阳城不论是城防还是守军力量都非常的强大,加上洛阳城中都是文武百官的家眷和亲人,那么守城的将士自然是要拼死抵抗。另外还有一点,首都四周肯定有许多的协同驻军,一旦洛阳发生战乱,这些守军也可以第一时间支援。
可是杨玄感,不去攻打对自己最有利的涿郡和长安,也放着出征在外的隋炀帝不管,
非要去啃洛阳城这块硬骨头,确实有点过于自大。
这也是他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
中国古代关于“上中下”三策的记载,最早见于被誉为中国第一兵书的《孙子兵法》,“谋攻篇”有云:“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就是战争过程中,用谋略挫败敌人为上策,用外交战胜敌人为中策,用武力击败敌军为下策,攻打敌人的城池为下下策。
古代的谋士在给自己的主公或他人献策之时,的确是很喜欢给出“上中下”三策,然后让主公或他人自行选择。
汉哀帝时期,黄河泛滥,待诏贾让向汉哀帝提出治河三策:上策是“徙冀州之民当水冲者。决黎阳遮害亭,放河使北入海”,人工改道,改变黄河的走向,将黄河之水引入大海;中策是“多穿漕渠于冀州地,使民得以溉田,分杀水怒”,开渠引水,修建一条长堤,然后在水堤开渠道,“旱则开东方下水门溉冀州,水则开西方高门分河流";下策是“缮完故堤,增卑倍薄”,不进行任何新的动作,就是对原有的旧堤进行修缮。
汉章帝时期,班超出使西域,在鄯善国期间,与匈奴使团相遇,在匈奴的蛊惑下,鄯善国国王欲弃汉投匈,东汉使团遭遇危机。此时,班超就向麾下提出了解决此次危机的三策:上策是先下手为强,诛杀匈奴使团,以武力让鄯善国国王屈服;中策是赶紧逃出鄯善国;下策是什么也不做,静等结果。
汉献帝时期,刘备决意与刘璋决裂时,庞统向刘备提出了应对眼下局势之三策:上策是抽调精兵,昼夜兼行,直趋成都,一战定乾坤;中策是佯装退回荆州,引杨怀、高沛出城来战,将其击溃后,再领兵攻成都;下策是直接退回荆州,对益州日后再做打算。
南燕慕容超时期,南燕与刘裕决战,谋士公孙五楼献三策:上策是据守大岘,拖延时间,待刘裕军锐气消减后,再派轻骑绕到晋军后路断其粮道,另再由段晖率兖州之军沿着山地向东进军,在后背偷袭他们,之后待他们军心大乱,再主力尽出,一举破敌;中策是依险固守,坚壁清野,把带不走的物资全数焚毁,让刘裕军无法以战养战,继而不战即溃;下策是纵敌入境,全线撤退,而后集结全国之兵与之决战。
隋炀帝时期,杨玄感起兵反隋,其麾下谋士李密就向杨玄感提出反隋三策:上策是往东北打,占领涿郡,封锁临渝关,切断隋炀帝的归路,然后和高句丽婴阳王两面夹击,让隋炀帝不战自溃;中策是往西打,直取大兴城,攻占长安,占据关中,凭险固守,让隋炀帝有家难回;下策是就近攻打东都洛阳。谋士提出“上中下”三策记载,在历史上还有很多很多。
到这里,很多人就不明白,为何谋士出谋划策之时,大多都习惯提上中下三策呢?按照常理,既然有上策,只要提出上策即可,为何要“画蛇添足”再提中下二策呢?
其实这就是谋士的聪明之处,会提上中下三策的谋士,他们都是深谙明哲保身之道的老狐狸。
想想看,若谋士直截了当的就给主公提出一个计策,这就不是给主公提建议了,而是直接给主公做决定了,潜意识里就告诉主公:“你现在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听我的,按照我说的去做!”。试想有多少主公能忍受得了自己变相地被臣子逼迫只能接受他的建议的呢?
其次,若只给出二个计策,两相对比这就很容易让主公产生这样一个错觉:“这两个计策就是一个“最好”和“最坏”计策,自己的谋士给自己提这两个计策,就是在戏弄自己,最好的跟最坏的,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该如何选择,他这么提,摆明了就是既逼迫自己照他的计策来,又顺带戏弄了自己一下”。试想如若让主公有这个错觉,谋士还能活吗?
因此,对于谋士来说,除非他特别了解自己这位主公,知道他是一个宽厚待人,不拘小节,又善于纳谏,不会因为一个计策就动怒,甚至是杀他的主公,不然的话,他在向自己的主公提意见时,最为稳妥的办法就是提出“上中下”三策,让他既不会觉得他在强迫他接受自己的意见,又不会觉得他是戏弄他,继而作出相应的选择。
除此,之所以古代谋士多会替“上中下”三策,其实也是在给自己找退路。想想,如果就提出一策,之后若主公听从了,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失败了,你说谋士会有怎样的下场?多半是会被当作泄恨的工具,被杀掉。
但是,如果有“上中下”三策的话,谋士就能将大部分的情况都考虑进去,有“急功近利”之计,有“中规中矩”之计,也有“徐徐图之”之计。由此,就算是主公所选的那条计策失败了,除非是特别残暴的主公,一般情况下,谋士都有一个说法能逃过一难,比如主公选了一条“急功近利”的计策,导致计划失败,谋士就可以说本来有一条最为稳妥的计策,可主公你却执意要选急功近利的,这怪不得我!再比如主公选了一条徐徐图之的计策,导致计划失败,谋士就可以说本来有一条急功近利的计策,虽这个风险很大,但成功的机会也很高,若当时选择这个,就不会错失良机,致使计划失败。
同时,献计“上中下”三策,也可让主公在一计失败后,仍然有计策可选择。比如“急功近利”失败了,主公就还可以选择“中规中矩”或“徐徐图之”的计策实行下去。当然可以继续实施的前提是此前那一计并没有对这个势力的根基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好比南燕慕容超时期,南燕与刘裕决战,谋士公孙五楼向慕容超献三策,慕容超选择了下策,即集结全国之兵与之决战,最终下册失败,南燕军近乎全军覆没,这时就算慕容超想要继续执行另外两个计策,也是没有机会了!
至于为何在中国的历史上当谋士提出“上中下”三策时,谋士的主公多不会选择上策,这主要是因为多数上策在能让主公获得丰厚回报的同时,它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风险,搞不好就会功亏一篑。
比如隋炀帝时期,杨玄感起兵反隋,其麾下谋士李密就向杨玄感提出反隋三策时,其上策就是往东北打,占领涿郡,封锁临渝关,切断隋炀帝的归路,然后和高句丽婴阳王两面夹击,让隋炀帝不战自溃,这个计策一旦成功,杨玄感的确能在最快的时间击败隋炀帝,继而一统天下。但是这个计策也伴随着极大的风险,那就是如若高句丽婴阳王不愿两面夹击,甚至是与隋炀帝联合的话,那么杨玄感也会瞬间就陷入灭亡的结局。
要知道,此时隋炀帝可是带着几十万精锐隋军征讨高丽,一旦高句丽拒绝两面夹击,而是趁机与隋炀帝议和,那隋炀帝的几十万精锐转瞬间就能将杨玄感击败。而相对于风险极大的上策,李密所提出的中下两策风险就要低的多,因当时隋炀帝远在辽东,关中群龙无首,加之关中精锐多数都被炀帝带往征讨高句丽,所以无论杨玄感采纳中下哪个计策,其风险都要比上策来得低。
简单地说,中国古代记载于史书的“上中下”三策,多数都存在着这么一个特点:上策往往是回报高,但风险也极高的计策;中策往往是中规中矩的,风险不高,回报也有;下场往往是回报很低,但却无风险。
比如汉哀帝时期,贾让提出的治河三策,上策的风险就很大,当时改道黄河,必然就会淹没其所经过的州县,其一瞬间的损失是难以估计的,搞不好还会引起民变,但是如若搞成,那也可就是福泽千年之事,黄河之患千年都不再是问题,所谓“河定民安,千载无患”。而中策的风险相对于上策就要小得多,弄失败了就是损失钱财,不会对百姓的生活造成多大伤害,但是弄成功了却可以“富国安民,兴利除害,支数百岁”。最后下策就是最没风险的事情,只要如果往昔一般,修缮原有的旧堤,这个计策虽没啥风险,但却只能让黄河之患在数年间对沿途百姓造成不了威胁,数年后却依旧会是威胁。
多数时候,没有多少人敢去冒上策所带来的风险的,因为都怕输不起,所以往往会去选择中策,甚至是下策。
我觉得是因为他们那当时形势动荡,战争频繁,外部形势变化很大。一个粗心的举动会导致彻底的损失。决策可以说是生死攸关的事情。因此,国王和王子非常重视决策,并广泛征求被称为顾问或助手的“智囊团”来提供决策服务。顾问或助手经常同时提出三种策略供国王和王子选择,这已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有趣的现象。
这与古代政治形势和辅导员的职责和地位有关。当前的形势复杂多变,当然有不止一种应对策略。为国王和王子服务的顾问们已经制定了三个“上、中、下”的策略,以便用尽国王和王子可以选择的所有可能性。此外,辅导员的定位是“寻求”,而不是“切断”。此外,辅导员倾向于自己提出不同的策略。他们以“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区分,从而表达自己的想法,将决策权交给上帝,而不承担相应的风险。
最好的政策不是忠诚的官员,而是中国的政策只是空谈。当时,广东没有一个士兵可以召唤。所谓的“勤劳的国王”只能在水中看月亮,徒劳无功。以上两种策略都不可行。将近80岁的李鸿章只能选择下一个,这实在是无可奈何。
事实上,根据敌我力量的平衡和形势的发展趋势,谋士们的上、中、下三个策略可能成为最佳策略。作为决策者,最重要的是判断,也就是辨别和选择最好的能力。决策意味着分析、判断、利益比较、交叉评估,以及从制定的许多计划中选择最佳计划。三个战略中最好的一个的选择不仅应该从计划本身来评估,而且应该从战略目标和总体情况来评估。只有这样,才能选择最佳策略。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