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隋末的时候为什么会有“姓李的会当皇帝”这种预言

时间: 2021-04-11 14:23:07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7次

隋末的时候为什么会有“姓李的会当皇帝”这种预言

一样都是姓李,为何还要分隋李和唐李?

一样都是姓李,却还要分隋李和唐李,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因为隋李和唐李的始祖不是一个人,属于两个家族,根本不能混为一谈。二是因为隋李和唐李的发展结局不同,隋李家族在隋朝兴旺一时,而唐李则在唐朝达到顶峰。

一、隋李和唐李的始祖不是一个人

隋李的始祖,是北周八柱国大将军之一李弼,封爵魏国公。李弼,生于公元494年,卒于公元557年,字景和,辽东襄平人。李弼出身于武将世家,祖上几代人在南北朝时期都担任军职,父亲还当过凉州刺史。李弼自幼胸怀大志,习文练武,成为一个青年才俊。

528年,李弼挺身从军,成为北魏一名武将。他作战勇猛,冲锋陷阵不避生死,屡建奇功,成为南北朝后期的名将,先后为北魏、西魏、北周效力,名震一时。北周明帝元年(557年),李弼去世,享年六十四岁。

唐李的始祖,是西魏八柱国之一的李虎,封爵唐国公。李虎与李弼,虽然都姓李,但彼此之间并无什么亲缘关系。李虎属于“陇西李氏”,与李弼不是一个祖先。李虎生年不详,卒于公元551年。李虎的祖上要显赫得多,是十六国时期西凉开国君主李暠的五世孙。

李虎也是武将出身,先后效力于北魏、西魏、北周,南征北战所向无敌,是南北朝时期武将中的翘楚之辈。

二、隋李和唐李的发展结局不同

隋李在隋朝时兴旺一时,李弼的六个儿子七个孙子在隋朝都是高官,有的手握重兵有的是封疆大吏,而且全都封为公爵。但隋朝覆灭后隋李也就此衰败。唐李则不用多说,李虎的后代李渊,开创唐朝,唐李的后人在唐朝不是皇帝就是皇亲国戚,达到巅峰。

因为隋李和唐李不是一家人,加之两家发展天壤之别,所以还是有必要分清。

隋朝末年,社会上为什么会出现“李氏当有天下”的预言?

为什么隋唐之际李氏当主天下的童谣谶语那么多?

在隋炀帝的暴君政策下,民不聊生,国内动荡不安,大有一种暴风雨前的预兆。而各种各样的谣言也横飞四起,其实这一面是对隋炀帝政策的不满的暗示,另一方面也是对希望能有人一统局面的期待。
其中最有名的预言便是“李氏当有天下”。隋炀帝当时听到,怒发冲冠,甚至为了这条谶语而大肆杀戮朝廷勋贵,这也是隋朝快速灭亡的原因之一。



但这条预言却不是空穴来风,在隋朝末年,包括杨的所有皇族在内,甘肃一带20几个家族真正拥有政治影响力和一定军事能力的家族,就只有个位数,而李氏一族的则占了三个。分别是八柱国之后的唐国公李渊、蒲山公李密和大将军之后的经城县公李敏。


因此,取代隋朝,新一朝代姓李的概率很大,所以社会上才会出现了“李氏当有天下”的预言,这也是惯用伎俩,如果你留心注意,会发现历史上的流言四起,其实并非毫无根据,他们都会通过种种猜测,以及对当朝局势的分析,比如谁与谁之间拉帮结派,一些谁幕后的势力,还有谁是根深蒂固,通过种种原因,假设,甚至计算出来的比例而造谣。因此有些谣言反而极为准确,这也是有原因的。况且当时,关于隋朝更换的谣言有许多条,只不过建立唐朝的恰恰是李渊,所以“李氏当有天下”的这条预言被他留在了史书里。


正因如此,取代隋朝的皇帝姓李的概率很大,所以社会上才会出现了“李氏当有天下”的预言,这也是谶纬的常用伎俩。只不过建立唐朝的李渊让“李氏当有天下”的谶语留在了史书里。
在最有可能夺取天下的关陇贵族集团中,李姓占了多数。李姓的三个代表人物又分别是朝廷权贵、地方实力派和农民起义军,而中国古代的大部分开国皇帝都是从这三者中产生的。正因如此,取代隋朝的皇帝姓李的概率很大,所以社会上才会出现了“李氏当有天下”的预言,这也是谶纬的常用伎俩。只不过建立唐朝的李渊让“李氏当有天下”的谶语留在了史书里。
在隋朝末年,李敏是隋文帝的外孙女婿、隋炀帝的心腹重臣,其家族在隋朝的地位仅次于皇族;李渊是隋炀帝的表哥,手握兵权、控制一方的太原留守;李密则是最大的反隋义军瓦岗军的领袖。在最有可能夺取天下的关陇贵族集团中,李姓占了多数。李姓的三个代表人物又分别是朝廷权贵、地方实力派和农民起义军,而中国古代的大部分开国皇帝都是从这三者中产生的。
包括杨氏皇族在内,关陇二十大家族中真正拥有政治影响力的家族只有几个。而李姓则占了三个,这样取代隋朝的皇帝姓李的概率很大,所以社会上才会出现了“李氏当有天下”的预言。

隋朝末年的各路起义军中,为什么李渊为什么会脱颖而出,建立唐朝?

隋朝末年,由于隋炀帝的穷兵黩武和暴政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许多门阀士族和豪强地主也乘机反叛,希望在混乱中问鼎中原。 当时作为隋帝国太原留守的李渊,不仅拥有令人羡慕的军事潜力和经济基础,而且还控制着山西中部的广大地区。但是,他在群雄逐鹿中原的混乱形势下却没有立即起兵反隋。李渊当然不会去做隋帝国的殉葬品。那么他为什么迟迟不见行动呢?难道他真的是像史书描述的那样“优柔寡断”而且“昏庸无能”,只会生活在儿子李世民的阴影下吗?其实,李渊是一个深谋远虑而且雄心勃勃的人。正如当时的晋阳长姜谟曾说“隋政乱将亡,必有圣人受之,唐公负王霸资度,其必拨乱得天下”[1]李渊早对隋炀帝的统治和政策不满,而且早有取而代之的想法,“早在他(李渊)为太原留守的前四五年,也就是农民起义开始爆发,隋炀帝正在进攻高丽的时候,他就开始有取隋而代之的想法啦。”[2](p13)只是因为他还没有自己控制的地区和军事力量,所以不得不对隋炀帝恭顺谦卑。可是当他刚成为太原留守,拥有了一块自己的领地后就“以太原黎庶,陶唐旧民,奉使安抚,不逾本封,隐私喜此行,以为天授。”[3](p1)这里表现出李渊对于离开隋帝国统治中心和获得自己势力范围后的兴奋。李渊虽然获得了控制地区,但这个地区有着极其复杂的形势,同时他自己还有许多尚待解决的隐患:一、雄居北方的突厥政权和其扶持的刘武周势力;二、山西中南部历山飞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三、隋炀帝派遣的监视李渊的太原副留守王威、高君雅二人的制约;四、李渊的两个儿子(长子李建成和四子李元吉)和一个女儿(后来的平阳公主)当时都在隋朝的统治区,未能安全抵达李渊的控制范围。在这四个问题中,最为突出的便是突厥和历山飞的问题,当时李渊曾经对李世民说“唐固吾国,太原即其地焉。近我来斯,是为天与,与而不取,祸将斯焉。然历山飞不破突厥不和,无以经邦济时也。”[3](p2)这里更表明了李渊早有不臣之心,而且说明他将突厥和历山飞的起义军视为影响他起兵反隋的心腹大患,因为这两股势力从北南两个方向同时威胁着李渊的大本营太原。当然王威和高君雅二人在李渊起兵的准备工作中作梗也成为李渊反隋的肘腋之患。儿女在隋的控制区使得李渊投鼠忌器,其中不仅有李渊的舔犊情深,更是因为李渊重视这他们杰出的才能。面对这些问题李渊必须采取最稳妥的解决方法才可能获得反隋的胜利,正如他所说起兵不仅可能“化家为国”同时也可能“破家亡躯”,所以必须慎重行事。那么我们就必须仔细分析李渊解决这些问题的必要性。
首先,看李渊为什么必须解决突厥问题。突厥是继匈奴和柔然之后在蒙古高原上新崛起的又一个游牧的少数民族。这时的突厥“其族强盛,东至契丹、室韦,西尽吐谷浑、高昌诸国,皆臣属焉。控弦百万,北狄之盛,为之有也。高视阴山,有轻中国之志”[4]。作为游牧民族,突厥所需的许多生产和生活物资都必须从南方汉族地区获得,但获得这些物质的主要方法是武力劫掠。李渊反隋的大本营——太原,就被突厥的骑兵不断劫掠和袭扰,这使得太原经常处于危险之中。自古以来,想要在中原逐鹿中获得胜利,并最终“面南背北”的人都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后方对他的军事行动提供战略保障。如果这一基本条件无法保证,那么拥有再强的军事力量也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比如当年的“西楚霸王”项羽,虽然拥有当时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但是在与刘邦争夺天下时他的后方屡屡被英布和彭越偷袭、侵扰,不能全力攻击刘邦;反观刘邦,拥有经济发达而且十分稳定的关中地区,可以全力同项羽争衡。最终项羽在四面楚歌中自刎乌江。所以,为了有一个稳固的后方根据地,必须解决突厥问题。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一、依靠武力将突厥击溃,使其无力再向南侵扰;二,委曲求全,麻痹突厥,换取暂时的安全,等拥有足够的实力后再彻底解决突厥的骚扰。可是李渊当时的军事势力远不能对抗突厥。就在大业十一年,隋炀帝巡幸塞北时被突厥包围在雁门关, “……雁门四十一城,突厥克其三十九,唯雁门、崞不下。……上大惧,抱赵王杲而泣,目尽肿。”[5](p374).拥有全国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隋帝国的皇帝都无法抗衡突厥,更何况李渊仅是占据一隅的“诸侯”。虽然李渊作为太原留守时曾经多次击退突厥的侵扰,但在当时的条件下他是不可能用武力来彻底消除突厥的威胁。所以,李渊对付突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向突厥求和,或者说是妥协。李渊在大业十三年起兵前,派遣最早向他提出“与突厥连和”的刘文静出使突厥。并亲自给始毕可汗写信,在信中李渊向突厥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恢复隋文帝时的和亲政策;二、征伐中所得‘子女玉帛’都归突厥;三,请突厥不要深入内地,只坐享其成”[2](p25页)。刘文静出使获得了巨大成功,始毕可汗不仅不再侵扰太原,而且完全支持李渊,“癸巳,(大业十三年,也是义宁元年)……刘文静、康鞘利以突厥兵五百人,马二千批来至”[6](p395)。当然,李渊在给始毕可汗的信封上用了下级对上级才用的“启”字,所以后人认为李渊向突厥“称臣”。但是,李渊的所谓妥协并不同于当时的刘武周和梁师都的投降策略。在许多重大原则问题上,他不仅不听从突厥的命令,更是毫不妥协。始毕可汗在接到李渊的信后,曾经回信说“苟唐公自为天子,我当不避盛暑,以兵马往之。”[6](391)在信中始毕可汗希望李渊成为突厥所册封的皇帝,也就是突厥在中原地区的又一个 “儿皇帝”。李渊坚决的回绝了突厥这一企图,而是自称“大将军”。所以,从中可以看出“李渊没有像刘武周、梁师都那样做突厥卵翼下的天子,更没有对始毕可汗惟命是从”[7]。在拒绝突厥“册封”的同时李渊也极力反对突厥军队进入中原或者说是担心大批的突厥军队借口援助而进入中原。所以当刘文静在突厥获得巨大成功,并且只是带领了五百突厥军队返回时“渊(指李渊)喜其来缓,谓文静曰‘……兵少马多,皆君将命之功’”。[6](395)在处理突厥问题上,李渊采取“卑辞推奖以骄其志”的方法,灵活的消除了突厥对太原大本营的威胁。
突厥问题的有效解决,同时也是刘武周问题的解决,可谓一箭双雕,李渊曾经对刘文静说“胡骑入中国,生民之蠹也。吾所欲得之者,恐刘武周引之共为边患”[6](p392) 刘武周本是太原属郡马邑的鹰扬校尉“为人骁悍,善骑射,喜交豪杰”[8](p3710)。由于当时的太原副留守马邑的郡守王仁恭“多受货赂,不能振施”[9](p383)。刘武周乘隋末农民大起义之时杀死王仁恭进行叛乱。但是,刘武周所占据的地区属于人少地贫的晋北。无论是人力、物力,都是相当贫瘠的,在他杀王仁恭之后开仓放粮、招兵买马,但是仅“得兵万余”[8](p3710)。为了能在隋末的混乱中获得生存,刘武周在反叛之后立即“遣使附突厥”。同李渊向突厥的阳奉阴违不同,他是彻底的向突厥人臣服。而且,突厥也急切希望这些反叛者能够被他们所控制,成为他们在侵略中原的帮凶和代理人。所以,突厥在许多方面给予刘武周支持,甚至可以派遣军队帮助他进行战争。在刘武周刚刚反叛不久“雁门丞陈孝义、虎贲郎将王智辩合兵围其(刘武周)乾镇,会突厥至,武周与共击智辩,破之” [8](p3710)。刘武周也乘机伙同突厥占领了山西北部的大片土地,稍后“突厥立武周为定扬可汗,遗以狼头纛”[9](p385)。当了皇帝的刘武周当然对主子是厚礼相报,“进取汾阳宫,获隋宫人,以赂突厥始毕可汗。”[9](p385)。当然,得到好处的始毕可汗也更加看重刘武周,“始毕以马报之,(刘武周)兵势益镇”。[9](p385)。由此可见,刘武周只是突厥在中原活动的一个汉族代理人,他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与突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突厥同意和李渊交好时,刘武周也不敢违背主子的意思擅自向太原进攻。
其次,再分析历山飞的起义军。“历山飞”是当时活动在山西中南部的一支起义军领袖魏刀儿的别号,当时“历山飞众数不少,劫掠多年,巧于攻城,勇于力战。南侵上党,以破将军慕容、将军罗侯之兵;北寇太原,又斩将军潘文长首。凭胜两将,所向无前。”[3](p2——3)。对历山飞的所能采取的政策当然是镇压,原因基于这样四点:一、李渊阶级本性所决定的。历代的地主统治者都是对农民起义实行严酷的镇压政策,李渊作为地主阶级的代表对农民起义同样不会心慈手软,在大业十一年他就先后亲自镇压了山西龙门(今山西和津)母端儿和绛州(治所在今山西新绛)柴保昌的起义军。二、历山飞起义军的活动范围几乎囊括了整个山西的中南部,对李渊的大本营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而且严重干扰了山西中南部农业生产。三、历山飞在山西的不断发展壮大,不仅严重威胁着李渊的统治,还在很大程度上同李渊抢夺山西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严重影响了李渊的发展。四、这是李渊为什么决定镇压的关键一点,历山飞的人数虽然众多,但是绝大多数是未经过严格军事训练的农民,没有严格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所以是一大群乌合之众,只是凭借勇敢来获得战斗的胜利,遇到战略和战术的高手是必败无疑的。基于以上四点原因,李渊认为他凭借军事实力能够镇压历山飞的起义军。在后来的战斗中也是完全证实了李渊的看法,在战斗中“李渊不正面决战,避开历山飞军的优势,抓住其弱点,采取诱骗,突然袭击的战术,出奇制胜”[2](20页)。但是,李渊解决的不仅是一支农民起义军的问题,更要夺取这支起义军的大量有生力量。隋炀帝统治期间,三次征伐高丽,开凿运河,使得隋帝国丧失了大量的青壮年,再加上各路“诸侯”的征战同样造成了大量的人民伤亡,人力已成为最紧缺的资源。在古代封建社会,不论是经济生产还是军事行动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历山飞的起义军不仅人数众多而且大多数是青壮年,这是多么重要的人力资源。如果这些人中大多数可以生存,那么这些人也许会成为李渊重要的兵源和后方的主要生产力量。如果用最严酷的方法将这些农民军镇压的话,不仅会造成大量人力资源的损失,也会激起这些人的亲族对李渊更大的仇恨和反抗。那样,李渊不仅无法得到安定和稳固的后方,反有可能会被新的农民风暴所淹没。即便可以暂时得到他所希望的安定,那么由于人力资源的丧失和农民的仇恨也不可能获得足够的战略保障。其中影响最重的便是大量兵源的丧失。在古代冷兵器作战中,人力是衡量一支军队的重要标准之一。如果没有足够的军队数量和有效的兵力补充,那么是无力支撑整个战争的。其中最生动的例子便是三国时期的曹魏,在蜀汉诸葛亮和姜维先的后进攻中,曹魏损失了大量的有生力量。但是曹魏拥有当时最丰富的人口资源优势,可以很容易的对军队进行补充和支援,所以纵观三国时期蜀汉和曹魏的战争,最终的胜利者都是曹魏。所以,李渊虽然坚决的出兵镇压历山飞,但同时他也在分化和诱骗起义军。当时,历山飞“率领的起义军共有十余万人”。“李渊、王威率军五、六千人”来镇压时,却只是“与历山飞部二万余人大战于河西郡(治所在今山西汾阳)的雀鼠谷(在今山西介休和霍县之间)”[2](p20)。一支十余万人的起义军在参加如此重大的决战时却不能倾尽全力,足以证明李渊分化和诱骗的政策取得了极佳的效果。李渊在镇压了历山飞之后,不仅解除了来自南部对太原的威胁,而且得到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为他日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历山飞问题的有效解决不仅彻底的稳定了李渊的大本营,还使李渊仁厚爱民的名声得到山西人民的认可。当他竖起义旗招兵买马时,既有零散的农民投靠,还有整股的农民起义军投降“乙巳,灵寿贼郗士灵帅众数千降于渊” [6](p392)。不久便获得了三万多人。而且在沿汾河南下的过程中还不断扩大自己的队伍。到进长安时李渊已经有二十余万人了。
解决了外部问题,那么剩下就是消除内部的隐患了。对于李渊来说,他内部的问题就是隋炀帝派来监视他的王威和高君雅二人。当时在隋朝末年有一方士“安伽陁言‘李氏当为天子’,劝帝尽诛海内凡李姓者”[5](p374)。所以隋炀帝对当时的李氏大族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当时的右骁卫大将军李浑的全家三十二人全部被杀。李渊不仅是当时的李氏大族之一,而且有着出众的才干,所以也会引起隋炀帝的猜忌,“帝以渊(指李渊)相表奇异,又名应图谶,嫉之”。[5](p369)幸运的是李渊有自己的特殊“护身符”,他是隋炀帝母亲独孤皇后的外甥。为了消除隋炀帝的猜忌他不得不假意犬马声色,暂时逃过了杀身之祸。但是,隋炀帝对他并不放心,一次“炀帝遂问其甥‘汝舅何迟’其甥男大曰有病。炀帝怒气不息的又问‘可得死否’”[2](10页)。所以,当李渊如龙归大海到了太原后,隋炀帝立刻派遣了自己的心腹王威和高君雅二人担当太原副留守监视李渊的行动。这二人没有任何出众的政治和军事才能,王威在同李渊一同去镇压历山飞的起义军时“惧而落马,幸被人救去,未曾被俘”[3](4—5页),高君雅在同王仁恭对突厥的作战中也不能获胜。但是他二人对隋炀帝也算忠心耿耿,严格限制李渊发展自己的军事实力。在山西内有历山飞等农民起义军反抗,外有突厥不断的南下袭扰的情况下,他二人让李渊的军队人数长时间不足一万人。在多次同突厥作战和镇压农民起义军时李渊只能率领五千人左右去对抗数万甚至更多的敌人。如果不是李渊有着极为出色的军事才能,那么他也许早就成为某次战斗中的冤魂了。而当时的齐郡郡丞张须陀便拥有一支两万人的部队来镇压农民起义。李渊是隋朝的世袭唐公、太原留守,不论是爵位还是官阶都要比张须陀高的多,但是他的军队数量却少之又少。由此可见,高、王二人对李渊的监视不仅影响着李渊发展自己的军事实力,也严重干扰着李渊反隋的准备工作。军事实力不能增长,李渊的战略计划是不可能实现的。他的战略计划是沿着汾河南下,直取隋帝国的心脏——长安。但是,在李渊所必经的几座重镇中,隋帝国都驻扎着重兵,比如霍邑(今山西霍州)的宋老生部有三万余众,在河东(今山西永济西)的屈突通部也有数万之众,而且这些地方地势险要,有利于防守。李渊想要凭借不足万人就闯过这些重兵布防的交通要道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大规模的招兵买马,必将引起高、王二人的疑虑。他二人如果向隋炀帝报告,那么太原在短时间内就会被隋军包围,李渊的一切计划都将成为泡影。所以,为了增强军事实力完成战略计划,杀这二人是必然的。但是,在杀这二人的同时不能引起隋炀帝的怀疑,李渊的智慧也再次显现。太原与突厥距离较近,所以突厥会时常来骚扰。高君雅正巧在不久前与突厥的作战失败,所以李渊就借口高、王二人投降突厥将两人在晋祠杀死。在杀二人不久后,突厥恰好又来劫掠,又给李渊杀二人做了最好的证明。在解决高、王二人后,李渊没有了反对派的限制,可以大规模的进行反隋的准备活动。稍后李渊自称大将军,开始了向关中的进军。
最后,来看李渊为什么需要他儿女的安全。当时,李渊的长子李建成和四子李元吉留在河东,他的女儿也就是后来的平阳公主和他的丈夫柴绍仍然留在长安。如果,李渊起兵反隋的话,那么他们四人的生命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李渊的一大特点就是“仁爱”,所以舔犊情深的他未免会投鼠忌器。当然,历来能在混乱中成功的人,也许不会在乎这些儿女的生命,当年的汉高祖刘邦就曾经为了逃命将自己的儿子(后来的汉惠帝)和女儿扔下不顾。但是,李渊的儿子不同于当年刘邦两个乳臭未干的孩子,李建成、平阳公主和柴绍都有出众的才能。在李渊准备起兵反隋前,身在河东的李建成奉李渊的命令在“河东潜结俊杰”,李建成也做到了“倾材赈施,卑身下士”[3](4——5页),为李渊招揽了大量的人才。在李渊起兵后,李建成被委任为“陇西公,左令军大都督”[10]。在从太原向长安进攻的战争里,李建成同李世民一样也是战功显赫。李建成先是和李世民一起讨伐西河(治所在今山西汾阳),之所以首先进攻河西是因为河西是李渊军队南下关中的交通要冲,而且他的郡丞高德儒极端效忠隋王朝。在行军途中 “他们(指李建成和李世民二人)与士卒同甘共苦,作战身先士卒。”[2](p26),而且率领的军队纪律严明“近道菜果,非买不食,军士有窃者,辄求其主偿之,亦不诘窃者,军士及民皆感悦”[3](p25)。当攻破河西回到太原后,李渊大喜“以此行兵,虽横行天下可也。”[6](p392)。从中可以看出李渊对自己两个儿子军事才能的肯定。稍后在攻击霍邑的战斗中,李建成和李世民是共同反对撤退回太原的主战者。当然,李建成在征战中最大的功劳是在围攻长安的战斗,当时“李渊把李建成的的兵力部署于城东面和南面”,“十月二十七日,李渊下令攻城”到了 “十一月九日,军头雷永吉从景门附近首先登城,冲入城中。景门是皇城的东门”[2](p68)。所以,为李渊打开进入长安大门的是李建成,夺得长安的首功非李建成莫属。李建成劳苦功高,而平阳公主和柴绍也是功勋卓著。平阳公主在李渊起兵前留在长安,为了配合李渊更好的准备工作和麻痹隋朝的官吏,公主只是让她的丈夫柴绍回到太原来帮助李渊,她自己则坚持留在长安。到了李渊起兵之后,公主来到户县,“发家资招南山亡命,得数百人以应帝。”{11](p3642)。后来,公主降服了数股农民起义军,组建了约七万多人的部队,“在东起户县,西到眉县的秦岭山区,还有武功(今陕西武功)、始平(今陕西兴平南)”[2](p64)屡次打败在长安的隋军,有效的牵制了隋朝在关中的军队,为李渊的进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支军队被人们称为“娘子军”。在公主死时李渊为了纪念公主同时也为了表彰公主的功绩,下令“葬加前后部羽葆、鼓吹、大路、麾幢、虎贲、甲卒、班剑。”李渊感慨说“鼓吹,军乐也。往者公主身执金鼓,参佐命,于古有邪”[11](p3643)。平阳公主为其父亲的大业呕心沥血,她的丈夫柴绍也同样是为李唐的天下鞠躬尽瘁。柴绍在大军南下的过程中先到霍邑进行侦察,不仅将霍邑的地形掌握,还将霍邑守将宋老生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得出“宋老生一夫敌,我兵到必出战,可虏也”[12]的结论。在后来击败屈突通的战斗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唐建国后被封为霍国公,封户一千二百户,同时也是获得一次免死的功臣之一。不论是李建成、平阳公主还是柴绍都是李渊的主要支持者和所倚重的人才,他们的安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李渊的准备活动和军事行动。所以,李渊希望他的儿女在获得足够的安全后才能起兵是不无道理的。
李渊反隋晚并不是他对隋朝忠心,也不是他没有这个能力,而是因为他对各种矛盾进行分析后才决定的一种策略。所以,仅凭李渊未能及早起兵就认为李渊最后的起兵只是一种无奈,那就大错特错了。
李渊家底好,先不说别的,就看李渊的都儿女都比别人强,老二在虎牢关五千打十万,赢了,女儿在起兵时自己一个人招了七万兵马,家庭教育太好。
此外,李渊有关陇贵族的支持,隋杨失天下的原因就是他们不得贵族的支持,杨氏不是顶级的关陇名门,所以关陇集团瞧不起隋杨,文帝时,有出身于关陇顶级名门的独孤皇后维系,与贵族的关系还不至于太僵,杨广时就惨了,结果是杨广跑到江南就不愿意回来了。
李渊不同,李氏是标准的以武兴家,又是顶级名门,作为军事贵族的关陇贵族非常拥戴李渊,李家也确实给力,仅历史著名的将领李家就超过十个,其中,李渊五个嫡子女除了玄霸早亡,其余都具备较高军事能力,也能服众。
此外,在当时历史,关陇集团实力最强悍,因为其他地方势力已经被北周到隋的这段期间的征伐打的无力抗衡,河北的农民起义军虽然势头无两,但面对专业军人集团还是不给力,李世民虎牢关五千打十万就是标准的贵族武士对决农民起义军,结果农民军惨败。
四大门阀之一的李氏,号召力比其他人要强。百姓不管你是谁,谁的影响大,他就听谁的,跟风从众心理
李渊集团 系 隋朝 外戚。。原本势力庞大。。李氏集团内 人才济济 (李世民,秦叔宝,尉迟恭,程咬金)等等 等等。。再加上顺应民意 所谓 得民心 得 天下。。
隋朝末年的各路起义军很多 主要几只力量是王世充 李密的瓦岗军 还有李渊的唐军 王世充和李密作了皇帝后骄淫奢靡 李密是典型 他最先被灭的 而且当时很多瓦岗的将领都投靠李渊了 当时很出名的名将 秦琼 程咬金 罗成等等瓦岗将领都投靠李渊 王世充和李密的手下能人跟李渊完全不在一档次 而且当时李渊已经深得民心了,难道还不 能脱颖而出吗 LZ

历史上姓李的皇帝有几个?

60余人。

李姓盛产皇帝,在中国历史上,一共有12个朝代的皇帝姓李。

据考证,李姓先后建立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和大顺等政权。在所有李姓王朝中,唐朝时最强盛的。李氏宗谱中最为显赫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引领大唐盛势数百年,成就当时世界第一大国。

李姓源出嬴姓说。

即认为李氏源出嬴姓,血缘先祖为东夷族首领皋陶(一作咎繇,偃姓或赢姓),皋陶曾被任命为舜的大理(掌管刑法的官),遂以官命族为理氏(“理”“李”古字相通),先为理氏,后为李氏。得姓始祖为李利,李耳为十一世。

扩展资料: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唐朝的皇帝都是姓李的,故唐朝又被称之为李唐。例如:李渊、李世民、李治、李显、李旦、李隆基、李亨、李豫、李适、李诵、李纯、李恒、李湛、李昂、李炎、李忱、李漼、李儇、李晔、李拀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李姓

李姓共106个

大成6帝 

越皇帝李贲(公元544年称帝,都交州,546年亡于南朝梁,不知所踪)
唐25帝 

吴皇帝李子通(公元619年称帝,都江都,621年降唐,被杀) 

楚皇帝李希烈(公元784年称帝,都大梁,786年为其将陈仙奇毒死) 

后唐5帝 

南唐3帝 

西夏12帝 

西凉 3帝 

凉 5 魏 大蜀2 大顺 歧各1 



汉族李姓在中国历史上最少出现过12个政权,共计有66位皇帝,当然还不包括一些少数民族政权和外国政权,如把少数民族政权和古代朝鲜李朝和越南李朝算进去的话,李姓皇帝人数将近有200位,单中国的李姓皇帝就有106位,也可以说李姓是世界上皇帝最多的大姓,不单纯在中国是皇帝最多的大姓,所以讲,李姓是出产皇帝最多的冠军,没有任何姓氏可以与李姓相比。刘姓肯定不是皇帝最多的, 李氏先后建立的政权及其领导人有: 政权全名 存在时期 创始人姓名 历代李姓领导人 淮南 23年-34年 李宪 李宪 于阗 李氏 李圣天、李从德等40位 147年 李坚 李坚 太初 154年 李伯 李伯 龙兴 337年 李子扬 李子扬 成汉帝国 304年--343年 李雄 李雄、李班、李期、李寿、李势 弘汉王国 370~370 李弘 李弘 西凉帝国 伊吾西凉 400年--421年 422年--442年、429年 李皓 李宝、李禹 李皓、李歆、李恂、李重耳 李宝、李禹 唐王国、 魏王国 550~618年 550~616年 李虎 李弼 李虎、李炳、李渊 李弼、李丂、李耀、李密 凉帝国 618年-619年 李轨 李轨 魏帝国 617年-618年 李密 李密 凉帝国 616年 李公逸 李公逸 凉帝国 616年 李士才 李士才 凉帝国 616年 李德谦 李德谦 凉帝国 616年 李文相 李文相 大唐帝国 618年--907年 李渊 李渊、李世民、李治、李显、(李重茂)、李旦、李隆基、李亨、李豫、李适、李诵、李纯、李恒、李湛、李昂、李炎、李忱、李漼、李儇、李熅、李晔、李裕、李柷 唐 710-710 李重福 李重福 吴 619年--621年 李子通 李子通 楚、淮阳 784-786 李希烈、李光弼 李希烈、李光弼 齐 782-784 李纳 李纳 614年-617年 李弘芝 李弘芝 岐 901年-924年 李茂贞 李茂贞 唐晋、后唐帝国 923年--936年 李存勖 李国昌、李克用、李存勖、李嗣源、李从厚、李从珂 梁 947年 李从益 李从益 蜀 994年 李顺 李顺 南唐帝国 937年--975年 李昪 李昪、李璟、李弘冀、李煜 1127年 李合戎 李合戎 1130年 李婆备 李婆备 罗平 1179年 李接 李接 定难节度使、夏王国、西夏帝国 806-810年、824-826年、828年-?、851年、881---1037年、1038年--1227年 李演、李佑、李福、李思恭、李继迁、李元昊 李演、李佑、李寰、李福、李思恭、李思谏、 李彝昌 、李仁福、 李彝超、 李彝殷、 李光睿、 李继筠、 李继捧、 李继迁、李德明、李元昊、李谅祚、李秉常、李乾顺、李仁孝、李纯佑、李仁友(仁孝弟)、李安全、李彦宗(安全族弟)、李遵顼、李德旺、李晛 西吴帝国 1218年-1226年 李全 李全 天顺 1457年 李珍 李珍 1460年 李添保 李添保 太平 1470-1471 李原 李原(李胡子) 1619年 李新 李新 1619年 李文 李文 大顺 1644年-1645年 李自成 李自成(西夏李继迁后裔)、李自敬(李自成三弟) 1705年 李天极 李天极 明 1853年 李明先 李明先 1859年-1862年 李永和 李永和

按照我国历代纪元表,李姓当皇帝的朝代总共有2个:

唐朝(618年-907年)

五代后唐(923年-936年)

如果加上同时期并存的王朝的,那么总共有4个:

唐朝(618年-907年)

五代后唐(923年-936年)

十国南唐(937年-975年)

西夏(1038年-1227年)

四个王朝历代帝王共计38位。其中,唐朝共享289年,历21帝;后唐历14年,共2世4帝;南唐,享国39年,历3帝;西夏享国189年,历10帝。四朝中,后唐是由沙陀族建立的,西夏是党项族建立。西夏李元昊建国时方以夏为国号。

唐朝(618年-907年)

高祖(李渊) 武德⑼ 戊寅五 618

太宗(李世民) 贞观(23) 丁亥 627

高宗(李治) 永徽⑹ 庚戌 650

显庆⑹ 丙辰 656

龙朔⑶ 辛酉三* 661

麒德⑵ 甲子 664

乾封⑶ 丙寅 666

总章⑶ 戊辰三 668

咸亨⑸ 庚午三 670

上元⑶ 甲戌八 674

仪凤⑷ 丙子十一 676

调露⑵ 己卯六 679

永隆⑵ 庚辰八 680

开耀⑵ 辛巳九 681

永淳⑵ 壬午二 682

弘道⑴ 癸未十二 683

中宗(李显又名哲) 嗣圣⑴ 甲申 684

睿宗(李旦) 文明⑴ 甲申二 684

武后(武曌) 光宅⑴ 甲申九 684

垂拱⑷ 乙酉 685

永昌⑴ 己丑 689

武后称帝,改国号为周

载初**⑴ 庚寅正 690

天授⑶ 庚寅九 690

如意⑴ 壬辰四 692

长寿⑶ 壬辰九 692

延载⑴ 甲午五 694

证圣⑴ 乙未 695

天册万岁⑵ 乙未九 695

万岁登封⑴ 丙申腊 696

万岁通天⑵ 丙申三 696

神功⑴ 丁酉九 697

圣历⑶ 戊戌 698

久视⑴ 庚子五 700

大足⑴ 辛丑 701

长安⑷ 辛丑十 701

中宗(李显又名李哲)复唐国号 神龙⑶ 乙巳 705

景龙⑷ 丁未九 707

睿宗(李旦)景云⑵ 庚戌七 710

太极⑴ 壬子 712

延和⑴ 壬子五 712

玄宗(李隆基) 先天⑵ 壬子八 712

开元(29) 癸丑十二 713

天宝⒂ 壬午 742

肃宗(李亨) 至德⑶ 丙申七 756

乾元⑶ 戊戌二 758

上元⑵ 庚子闰四 760

—⑴*** 辛丑九 761

代宗(李豫)宝应⑵ 壬寅四 762

广德⑵ 癸卯七 763

永泰⑵ 乙巳 765

大历⒁ 丙午十一 766

德宗(李适) 建中⑷ 庚申 780

兴元⑴ 甲子 784

贞元(21) 乙丑 785

顺宗(李诵) 永贞⑴ 乙酉八 805

宪宗(李纯) 元和⒂ 丙戌 806

穆宗(李恒)长庆⑷ 辛丑 821

敬宗(李湛) 宝历⑶ 乙巳 825

文宗(李昂) 宝历 丙午十二 826

大(太)和⑼ 丁未二 827

开成⑸ 丙辰 836

武宗(李炎)会昌⑹ 辛酉 841

宣宗(李忱) 大中⒁ 丁卯 847

懿宗(李漼) 大中 己卯八 859

咸通⒂ 庚辰十一 860

僖宗(李儇) 咸通 癸巳七 873

乾符⑹ 甲午十一 874

广明⑵ 庚子 880

中和⑸ 辛丑七 881

光启⑷ 乙巳三 885

文德⑴ 戊申二 888

昭宗(李晔)龙纪⑴ 己酉 889

大顺⑵ 庚戌 890

景福⑵ 壬子 892

乾宁⑸ 甲寅 894

光化⑷ 戊午八 898

天复⑷ 辛酉四 901

天祐⑷ 甲子闰四 904

哀帝(李柷) 天祐甲子八 904

注释:*辛酉三月申朔改元,一作辛酉二月乙未晦改元。

**始用周正,改永昌元年十一月为载初元年正月,以十二月为腊月,夏正月为一月。久视元年十月复用夏正,以正月为十一月,腊月为十二月,一月为正月。本表在这段期间内干支后面所注的改元月份都是周历,各年号的使用年数也是按照周历的计算方法。

***此年九月以后去除年号,但称元年。

****唐哀帝即位未改元。

后唐(923年-936年)

庄宗 李存勖 同光⑷ 923年-926年

明宗 李亶 天成⑸  926年-930年

长兴⑷930年-933年

闵帝 李从厚  应顺⑵  933年-934年

末帝 李从珂 清泰⑶ 934年-936年

南唐(937年-975年)

烈祖 李昪 升元⑺ 937年 - 943年

元宗 李璟 保大⒂ 943年 - 957年

中兴⑴ 958年

交泰⑴ 958年

显德⑶ 958年-960年

建隆⑵ 960年 - 961年

后主 李煜 建隆⑶ 961年 - 963年

乾德⑹ 963年 - 968年

开宝⑼ 968年 - 976年

西夏(1038年-1227年)

太祖 李继迁 990—1004

太宗 李德明 1004—1031

景宗 李元昊 1032—1048

毅宗 李谅祚 1047—1067

惠宗 李秉常 1067—1086

崇宗 李乾顺 1086—1139

仁宗 李仁孝 1139—1193

桓宗 李纯佑 1193—1206

襄宗 李安全 1206—1211

神宗 李遵顼 1211—1223

献宗 李德旺 1223—1226

末帝 李睍 1226—1227


1.唐高祖李渊唐高祖李渊(566年出生於长安,635年逝世于长安)是唐朝的开国皇帝。 2.唐太宗,名李世民(599年~649年),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的名字意思是「济世安民」。太宗是他死后的庙号。他还是唐朝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他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将中国封建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3. 唐代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 字为善。 贞观五年(631) 封晋王。 十七年立为太子。 二十三年即位。 4.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尊为武周圣神皇帝。 5.唐睿宗李旦(662年—716年),唐朝第五位皇帝(如不将武则天算为唐朝皇帝),他的在位时间是684年-690年和710年-712年。 6. 李重茂(695年—?),唐中宗幼子,为韦后所生,前身为温王。710年中宗被毒死以后,韦后立时年仅16岁的李重茂即位,改元“唐隆”。 7.李隆基(685年~762年),唐朝皇帝(712年~756年在位);李隆基为睿宗李旦第三儿子,庙号「玄宗」,得名「唐玄宗」,又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后封元圣文神武皇帝。 8.唐肃宗李亨(711年-762年),唐玄宗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757年——762年在位) 9.唐代宗李豫(726年-779年),唐肃宗长子。初名俶,封广平王,唐朝第八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763年—779年在位),在位17年,享年54岁。 10.唐德宗李适(742年-805年)(适发音为Kuò),唐代宗长子,唐朝第九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780年——805年在位),在位26年。享年64岁。 11.唐顺宗李诵(761年-806年),唐德宗长子,唐朝第十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05年在位)。大历十四年(779年)立为皇太子。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即位,改元永贞。 12.唐宪宗李纯(出生于778年,逝世于820年),唐朝第11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他的统治时期是从805年到他逝世。 13.唐穆宗李恒(795年-824年),原名宥。元和七年(812年)被立为皇太子,改名恒。他是唐朝第12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20年-824年在位),在位4年,享年30岁。 14.唐敬宗李湛(809年-826年),唐朝皇帝。唐穆宗长子。他是唐朝第十三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24年-826年在位),在位3年,享年19岁。 15.唐文宗李昂(809年-840年),唐穆宗第二子。唐敬宗之弟。敬宗宝历二年(826年),被宦官王守澄等拥立为帝。他是唐朝第十四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27年-840年在位),在位14年,享年32岁。 16. 唐宣宗李忱(810年 ——859年),唐朝第十六位皇帝(847年——859年在位,除去武则天以外),初名怡,前身是光王,在位13年。 17.唐懿宗李漼(833年11月14日~873年),唐朝第十七位皇帝(除去武则天以外,860年——873年在位),在位14年,终年41岁。 18. 唐僖宗李儇(862年——888年)(儇发音为喧Xuān),唐朝第十八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唐懿宗第五子,初名俨。873年-888年在位,在位13年,享年27岁,死后谥号为惠圣恭定孝皇帝。 19.唐昭宗李晔(867年-904年),原名杰,又名敏,是唐朝第十九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89年—904年在位),在位16年,享年38岁。 20. 唐哀帝李拀(892年-908年),原名祚。唐昭宗第九子,唐朝末代皇帝(第二十代,去武则天以外,904年—907年在位),在位3年,被废。次年死,享年17岁,葬于温陵。
文章标题: 隋末的时候为什么会有“姓李的会当皇帝”这种预言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01534.html
文章标签:预言  为什么会有  姓李  皇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