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9-21 18:01:4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7次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数学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读后感 篇1《故事中的数学》这本书是谈祥柏教授写的。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但每个故事中都有关于数学的知识。这一个又一个的趣味故事,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近代,数学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在这本书中,每一个生动的故事,都讲述着一个关于数学的道理。这些趣味数学,题材广泛,妙趣横生,并且与智力训练巧妙结合,深受我的喜爱。其中几个故事,也让我明白了很多我不理解的数字道理。比如,书中有一个故事叫神奇的1001,说1001是一个非常好玩的数。任意一个3位数乘以1001,你简直算都不用算,只要一眨眼睛,结果就出来了。其办法是:只要把那个3位数克隆一下接在原始的后面,使之变成6位数学就行了。例如:357*1001=357357,606*1001=606606。非常有趣吧!
看完这本书,我受益匪浅。我本来就很喜欢数学,读完这本书以后,使我产生了研究数学的巨大兴趣,让我倍受鼓舞。
我想说,这本书,虽然表面上是在写故事,但它实际上在写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仔细琢磨,确实如此。
请大家都来看看这本《故事中的数学》吧!让我们一起去体验数学的奥秘!
数学读后感 篇2这个星期,我看了一本书,名字叫《帮你学数学》,是张景中写的。
这本书的每一个小故事都有有声有色的图画,每个故事中含有一个数学题,程度有浅有深,在故事的最后,有这道题的正确解法和答案。
在这个社会上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的重要性非常大的,曾有这样的三句话:数学是建设四化的武器,数学是其他科学的基础,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里面的故事简直是多的事,比如说有着这样的一个有趣的故事,驴和马一块驮着粮食,去城市里,驴才走了一会儿,就不肯走了,驴对马说:"马大哥你背的有多重呀?"马就出了给驴的题目,再说驴算出了马驮的有多重,自己算出了自己驮的有多重,在也不叫苦叫累。
我读完了这本书,感觉这本书写的非常好,学习是紧张的,更应该是有趣的,希望大家看了这本书学的轻松,学的有劲,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数学读后感 篇3课外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更不用说课外写数学的书了,这个长假,我很幸运,读到了一本课外写课内的好书,其实这本书还很好呢
这本书不仅仅只有题目的讲解,还有几个故事,几个游戏,几个实验,居然还有2个魔术。
这本书几乎把五、六年级的的题目技巧都说了一遍,比如:计算器的弱点就是分数;最棒的数学发明是罗马数字;0非常重要;阶梯幻方是4×4的就主要看4个数;把一个数所有的位上的数加起来,如果能被3整除,那这个数肯定能被3整除(7+8+4+5=24 24÷3=7 ),9也一样......
这本书还有很多搞笑的图画,比如3人强盗聚在一起,第1个说:“我们有937632美元。”第2人问:“怎么才能知道937632能被3整除?”第3个马上说:“每张撕成3份就行了。”除了图画还有几个实验,如:你在浴缸里灌满水,再躺进去,流出的水和你的体重一样。这本书最让我喜爱的不光是故事,居然有2个魔术,第一个很简单,只要半副扑克牌(注意是2种花色的),步骤是:
1、洗牌,
2、数13牌翻成正面,
3、把13张牌插回去洗牌,
4、从上面再数13张牌,
5、盖上布把手伸进去把刚刚翻出来的13张牌全翻过来,
6、翻开布,数一下会发现正面向上的牌居然一样多。
其实要命的数学也可以变成有趣的数学,主要看你愿不愿意发现,愿不愿意学。
数学读后感 篇4读《数学家的故事》让我更加喜欢数学,更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
我最佩服的数学家是苏步青。因为他有着不懈的努力与追求,因为他有着热切的爱国精神。他的一生不知道算过了多少道算式、多少道题目。他热爱祖国,热爱数学,他把他对祖国的爱恋化成了一段段令人赞叹的事例,但是我想,数学家苏步青的伟大事例也是跟他的老师杨老师一席话有着密不可分的作用。
杨老师曾对苏步青全班同学说过:":“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责任。”他旁征博引,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这堂课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救亡图存,必须学好数学。”苏步青一生不知听过多少堂课,但这一堂课使他终身难忘。
所以我想,苏步青的精神使我敬佩,可是他的老师更令人记忆深刻。我会像苏步青学习。每一天,用自己的努力化成一个又一个的算式。
数学读后感 篇5这一本书的名字叫《要命的数学》,但是,这本书其实并不要命,它让我知道:数学并不无趣,而是会让我们感到惊讶、奇妙和有趣。有一些看似浅显的小窍门,如果学会了,还可以受用一生。
书里告诉我们,最早的数字机器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算盘。同样一段时间,我们可以说它长,也可以说它短,而对于时间长短的判断,一是取决于在这段时间内发生的是什么事情,二是我们对这些事情感官上的比较。
你一定会怀疑:这是一本讲数学的书吗?对,它天南海北"胡扯"一通,讲故事,猜谜语,甚至教魔术,但是最后总是能用数学来解决。正因为这样,它可以让不喜欢数学的同学们变得喜欢数学,并被深深吸引。
数学读后感 篇6读过《数学大世界》这本书,这本书主要写在数学上易错的题和数学学的很好的人,还有考题。
这本书第一页还有富含深刻道理的故事。比如:书上空瓶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自吹自擂的人往往脑袋空空,是会被人嘲笑的。我们一定要踏踏实实,努力学习。还有科学家法拉第的故事。他们一家人一个星期只能吃一个长面包。法拉第量了一下长度是42厘米。我想,这面包分配在7天吃,也就是一天吃42÷7=6厘米长的面包。法拉第又找来白纸,把面包放在白纸上,在白纸上画了13条距离相等的线条。早晚各吃一片,一周正好吃完。我又想为什么不画14条线条呢?我又仔细一写想,啊!如果画14条,那一切,就是15片,15÷7=2(片)……1(片),条件是一周正好吃完,切14条,15片一天吃2片还剩1片,不符合条件,所以不画14条。我又一想:一天吃2片,那么1片就是6÷2=3厘米……
我读了《数学大世界》这本书,增长了好多知识呢!
数学读后感 篇7《趣味数学》这本书和它的名字一样有趣。每次我都会被书中的故事情节所吸引。
“奥数乐翻天”讲的是两三个穿插有数学问题的生动小故事:“数学奇趣馆”是有关“头脑骇客”、“无敌计算王”、“布克”、“阿宝”四人之间的故事,并把数学问题蕴含在情节跌宕的故事中,浅显易懂。
其中中我最喜欢的还是“数学名人堂”。每一期“数学名人堂”都会告诉读者一位数学家从小时候不喜欢上学到最后成为数学家的故事。每一期故事,我都认真阅读,因为书里讲的每一位数学家他们从小对数学充满了热爱,虽然不喜欢考试,有时甚至逃学、旷课,可对知识的渴求和执着引领着他们,最终登上了成功的顶峰,成为了著名的数学家。
我最感兴趣的就是“三秒给答案,不给是笨蛋”这个版块。数学知识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个版块主要就是教给大家同类题的做题规律。每一类型题只要找对了规律,甭说三秒,一秒就能说出答案。
最令我疑惑不解的就是“神秘的旅行”。编辑叔叔们列出的这些题目都是重量级的难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研究,然后把答案寄给《趣味数学》编辑部,如果正确,就能当上“探秘骑士”。以后,我要努力学习数学知识,争取早日当上“探秘骑士”。
《趣味数学》已经伴随我好几年了,让我们在趣味中学习,在快乐中进步。《趣味数学》是本好书,是我学习中的良师益友。
数学读后感 篇8今年暑假妈妈带我到市大众书局,向我推荐了《趣味数学》这本书,刚看到书名我想又是一本辅导类书,有什么好看的。妈妈建议我先看一看再说,读着读着我就被书的内容吸引住了,书的内容真的很有趣,难怪叫趣味数学。
这本书用很多个有趣的数学游戏活动,介绍了富有教育意义的数学故事,如摆树叶、军事游戏、填幻方到从幻方中寻找“和”为已知的四维数组、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每一次数学活动都是培养思维能力、想象力、实践力的最好课外训练。它寓教于乐,是对我们小学生进行有趣的、益智训练的好书。
假期中我一有空就拿出来读,书里的很多游戏都是我和爸爸、妈 妈一起合作完成的,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我不仅学到了许多数学知识,还深刻体会到了父母对我爱。现在我已经迷上了《趣味数学》,和它成为好朋友了,
《趣味数学》真的是太有趣了。
数学读后感 篇9如果你是一个有“数学焦虑症”的人,你可能不会相信有一天你会爱上数学。原因在于,我们在学校所学的数学知识看上去不过是一堆沉闷的规则、定律和公理,都是前人传下来的,而且是不容置疑的。在《魔鬼数学》中,世界知名数学家乔丹·艾伦伯格告诉我们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数学与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息息相关,可以帮助我们洞见在混沌和嘈杂的表象之下日常生活的隐性结构和秩序。数学是一门告诉我们“如何做才不会犯错”的科学,是经年累月的努力、争论所锤炼出来的。
随着我们离圆越来越近,视野变得越来越小,到最后我们看到的弧线与直线已经非常接近,几乎没有区别了。如果一只蚂蚁在圆上爬行,它只能看到身边很小的范围,它会以为自己是在一条直线上爬行。在地球表面上生活的人也一样,认为自己位于一个平面之上(除非他非常聪明,知道观察由远而近、逐渐从地平线上露出来的物体)。
计算积分或者进行线性回归,用计算机就能完成,但是,判断所得结果是否有意义,或者判断所采用的方法是否正确,则离不开人的智慧。我们在教授数学时,应该告诉学生如何应用人的智慧,否则,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从本质上就会与微软的Excel程序没什么两样,而且反应迟钝、漏洞百出。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硬币的数量越来越多,正面朝上的概率明显地向50%靠近,就好像被一把看不见的老虎钳钳住了一样。计算机模拟也会产生同样的结果。抛10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比例范围为30%~90%;抛100枚,比例范围缩小,变为40%~60%;抛1000枚,比例范围仅为46.2%~53.7%。在某个规则的作用下,这个比例越来越接近50%。这只不讲情面、无法抗拒的“手”就是“大数定律”。大数定律不会对已经发生的情况进行平衡,而是利用新的数据来削弱它的影响力,直至前面的结果从比例上看影响力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这就是大数定律发生作用的原理。
平行线有时似乎也会相交。想象一条铁道在一览无余的平地上向前延伸,你的视线也跟着向前移动,这时你会发现,随着距离地平线越来越近,那两根铁轨似乎逐渐融为一体(如果希望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生动逼真的画面,我们可以一边听着乡村音乐一边想象,这样效果会更好),这就是“透视现象”。我们的视野是二维的,如果我们希望在这个二维视野中描绘三维世界,那么有些东西必然会丢失。
数学是常识的衍生物,有的活动虽然没有被表示成一个方程式,或者被画成一幅图,却同样属于数学活动。例如,你会发现好的东西未必是更优的选择;在机会足够多的情况下不可能的事情也会发生,并因此抵制住巴尔的摩股票经纪人的诱惑;决策时不仅要考虑所有可能的未来,还要考虑所有可能事件的影响,密切关注哪些事件可能发生、哪些事件不太可能发生;摒弃群体信念与个体信念应当遵循相同规则的认识;为认知找到最佳的平衡点,使直觉在形式主义推理铺设的康庄大道上自由驰骋。你打算什么时候应用你学到的数学知识呢?事实上,从你呱呱坠地开始,你可能就一直在使用这些数学知识。从现在开始,充分利用这些数学知识吧。
艾伦伯格说,学校数学课的上计算题就像是职业足球选手为了锻炼力量、速度、观察力和柔韧性,必须在健身房里进行枯燥的重复性训练一样,确实必要,但不是数学的实质。对于不想成为“职业数学选手”的一般人来说,比解答算式更重要的是用数学思维理解现实问题。这不就是我们课堂追求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吗?数学是每一个孩子从求学开始都必须要学习的主课,它教给孩子们的不应只是冰冷的数学知识,更重要是要教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用数学的思想去思考问题。小学数学课程的学习不只是为了升学考试,更是为了把数学本身的学科意义渗透到学生的思维品质,实践操作,认知情感当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所以,作为数学老师,除了教知识,更要去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特别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与落实数学核心素养。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要求教师要更新观念。培养并提升核心素养,不能依赖模仿、记忆,更需要理解、感悟,需要主动、自觉,将“学生为本”的理念与教学实际有机结合。
数学读后感 篇10我又再一次的乘坐穿梭机去往数学王国里探索奥秘,开启新的知识大门,让我们在导游——多多的启发下思考问题吧!
在第三单元里我学到了很多,比如:形形色色的尺子告诉我直尺不是最好的哦!因为在小物体测量时直尺方便,而大物体上时却很麻烦的,所以尺子中没有最好的,少哪个都不行,还有一些面积、长度、时间、速度等单位知识。
在第四单元中我也学到的也不少,我来分享我的新知识吧!在这里我和多多导游来到古代,导游用钱去换苹果可换不成,又来一个人,他用三只鸡换苹果就成了,原来最早的年代是物品换这买卖的呀!比这个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怎么做个合格的理财小专家,现在我把钱都存到银行里,还能钱生钱哦!
今天的游览到此结束了,游客们一一坐上穿梭机,我们即将要返航了,多多恋恋不舍的说:“后会有期,再见!”
数学读后感 篇11在这暑假里我再次阅读了《趣味数学》这本书,这次比上贵阳地热次读得更详细了,让我更深刻理解了这些知识。现在让我来再次分享一下我的读后感。
这本书有七个大题,分别是:漫游数字王国、看图72变、贵阳地热让人眼光的度量衡、做个理财小贵阳地热专家、学位合理安排时间、关于可能贵阳地热性的生活测试、大话数学。
我觉得第四章做个理财小专家,为你生活买单说得很好,主人公多多在吃饭的时候把饭菜弄得到处都是,这是一种很不好的浪费行为。而且她在睡觉时也开着灯,开灯睡觉不仅仅是浪费,贵阳地热而且对眼睛也不好。还有她在刷牙时也浪费水,像她这种浪费行为是不可取的。
数学是一门宝贵的学科,学好它不仅算好数,还可贵阳地热以为生活带来奇妙的乐趣,在生活中还能改变生活质量节约能源。同时能我们养成良好贵阳地热的理财习惯。
数学读后感 篇12说起这“趣味数学”我就有些激动!从女儿开始学习“趣味数学”第一节课的那天起,就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女儿每天不管忙或不忙,但凡有片刻闲工夫,第一件事情就是喊着要做那个“趣味数学”即使睡觉前趴在床上都会做几页的,看着孩子前所未有的专注和投入,我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女儿对任何事物的热衷还从没有过连续多日的先例,但是在金子塔“趣味数学”却真实的“颠覆”了自己一直以来的习惯。
在学习金子塔“趣味数学”之前我试过用一些自认为女儿可能会感兴趣的方法来诱导女儿学习,但是每次结果都不是很理想。在接触金子塔“趣味数学”之初我真实的想法也仅是试试看而已,直到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看着女儿对“趣味数学”近乎痴迷的情景,我才发现原来这个叫“趣味数学”的东西真的是很“有趣”。
趣味数学的学习现已告一段落,从女儿在幼儿园和学前班的实际状况可以看到,女儿完成作业的速度和质量较以前都要明显的高好多,同女儿交流时也能发现女儿思维的敏捷程度、知识面范围的宽阔程度也都有大幅的提高,某些方面所具有的能力甚至是一般同龄孩子所不具备的,很显然这一切受益于学习金子塔“趣味数学”。
金子塔“趣味数学”能寓教于乐,从孩子幼小年龄出发,有针对性的设置内容,既有利于幼小衔接又普及了日常知识,比较符合孩子现阶段的实际需求。
在教材内容方面,我个人认为有些题目文字描述部分显得冗长繁杂若用类似象形或会意的内容替换一下,教材会更加完美!毕竟在这个阶段孩子所掌握的文字还不是很丰富,如果学习过程中过分依赖家长和老师的协助势必会影响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另外在教材内容的量上如果能再丰富上一点点那将是锦上添花!比如可在自然和科学知识等方面再有所充实。
对“趣味数学”教材和“趣味数学”的老师,我感觉用“很棒!”两个字概括还是很合适的。
数学读后感 篇13最近我读了小学生最好奇丛书之《30个趣味数学故事》。对数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大家都知道数字是没有生命的,可是这本书却把一个个数字写活了。这本书充满了朴朔迷离的数学故事,读完后你们肯定会和数字成为好朋友。读了这本书,我学到了自己还不知道的知识。比如无理数,它们没有特定的规律,和有理数的性质不一样,所以导致它们无限的连续。还比如奇数和偶数,我们将偶数和奇数分别加、减、乘、除一下,就会发现他们的独特性质:奇数与奇数之间的和或差都是偶数,奇数与奇数相乘或相除的结果都是奇数……
我想:数学世界里的知识无穷无尽,只要我们细心研究,多多去想,很快就会发现,数字们将变得精神饱满、活力四射。
数学读后感 篇14最喜欢和认同书中的一句话:我们应当学习抽象地思考,因为通过抽象地思考,许多哲学上的困难就能轻易地消除。事实上,作者在书中介绍的现代数学诸多概念与逻辑,都无一例外的向我们展示数学是认知世界的抽象思维方法,而不是简单的一种学术,更不是解题。
长时间以来,我都对自己没有去数学系或物理系耿耿于怀,巧合的是我弟弟上的却是数学系,然而他却不喜欢。虽然也是一个典型的理科,我却似乎从没有那么真正爱上我曾经的专业,因为在我看来,聪明或智慧分为两种类型:第一个类型是创造能力或者创新能力,第二个类型是逻辑能力或认知能力。这完全是两个方面,并且对于绝大多数常人来说,很难同时两者兼备。不仅如此,两者还往往是矛盾的,具备其一的,往往另一点比较弱势。两者同时具备的,最典型的就是那些在历史上闪耀着光芒的大师们、天才们,譬如:牛顿、爱因斯坦、莫扎特等等。
需要创造能力或创新能力的,往往集中于化学、生命科学等领域,而需要逻辑能力或认知能力的,则往往集中于数学、物理等领域。我在离开学术职业之后,曾经认真反思过自己的过往和资质,很明确的觉得自己在后一种特质上略微有那么一点点天资,而在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则完全属于level很低的那种了。事实上,这么多年以来就从来没中断过对数学的热爱(当然了,早已不具备真正学术的条件啦)。在对更多的认知过程中,其实归根到底都可以收敛到数学的思维,作者在这本书中繁举了现代数学的诸多分支,其核心精神也是为了说明抽象认知的精髓性,同时抽象认知也是数学思维的最根本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让我特别感到惊奇(以前没有从这个角度思考过)的是:作者提到数学的本质思维其实全部源自于我们平常生活认知中最基础的逻辑,并没有什么神秘之处,这最基础的逻辑很难表达,但总之就是譬如“班上50个人全部都是两只眼睛的,所以其中一位同学也是两只眼睛的”这种。作者在书中用了略微专业(确实需要一定的理科基础)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多么复杂的无理数、无穷数的推导过程,但是他用的数学逻辑,恰恰就是刚才提到的最最基本的逻辑。所以,这给了我一个特别奇妙的体验,那就是:在被作者带着一步一步思考与推导的时候,从开始到进程中,都觉得特别的轻松自然,但结束之后回头一看,原来是如此神奇!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