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文章正文

新古典经济学相比于契约经济与契约科学而言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那为何它在现代经济体系中依旧存在强大优势

时间: 2023-11-08 09:00:33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1次

新古典经济学相比于契约经济与契约科学而言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那为何它在现代经济体系中依旧存在强大优势

如何理解经济学的科学性

按:“科学”一词首先源于自然领域,传统的观点强调知识的客观性,而这种客观性又由可还原性和可实证性来保障;显然,经济学并不符合这一特性,甚至经济学也不符合波普尔证伪主义要求。那么,经济学是否是一门科学呢?如果把经济学视为一门科学的话,又如何理解呢?是以重拾旧文一篇以究其理。――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反思(十二)自从经济学从古典的“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转向了“经济学”的话语体系之后,由于受牛顿革命和物理学发展的影响,基于新古典范式的主流经济学开始把自然科学视为经济学的发展之路,试图构建像“physics”(物理学)等自然科学那样一种关于人类经济社会运行内在法则的带有“ics”词缀形式的“economics”的“科学”;为此,大多数经济学家一方面尽量避开伦理判断,另一方面则公开声言要尽量做到“价值中立”。例如,芝加哥学派的弗里德曼就公开表明,要把经济学构建成一门实证科学,其最终目标是建立一套理论或假说,来对尚未观察到的事物作出有效且有意义的推测;同样,奥地利学派的米塞斯公开声言“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对价值判断是中性的”。正是在极端强调客观和中立的情况下,20世纪3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就极力模仿自然科学而加速走上了数量化的道路,试图运用一些一般工具和原理来演绎分析绝大部分的经济学问题;特别是,国内一些自称从事“主流”经济学研究的人士往往强调经济学的科学性,强调实证,并大肆宣称,他们所从事的就是Science,是客观的。果真如此吗?要对此作一解答就需要弄明白以下一系列问题:经济学的学科特性如何?它是否属于科学?而这又需要进一步搞清楚“科学”的内涵是什么?一、如何理解“科学”之内涵现在我们理解的“科学”往往是来自于西方的主流社会,而西方主流社会所理解的科学是建立在实证论和还原论的基础之上:其中,实证论就是指理论必须可以经受起实践的实证检验,而还原论则意味着理论所依赖的条件可以复原。正是基于这两个基础,数学往往是科学理论的基本的逻辑分析工具,数据资料则成为科学理论的基本支撑,这在自然科学领域是根本性的;也正因如此,主流经济学为了强调经济学的科学性,也强调经济学的数量化。一方面,基于实证论的要求,经济学强化了实证主义,并逐渐走上了计量化道路,这种倾向移植到国内后就发生了进一步的蜕变:没有数据的就不是研究,当然也就谈不上“科学”性;另一方面,基于还原论的要求,经济学强化了抽象主义思想,并逐渐走上了数理化道路,这种倾向也纳入到国内后也发生了蜕变:没有数学模型就不会是经济学的专业文章,当然也就谈不上经济学理论的发展。问题是,经济学“科学化”所基于的实证论和还原论果真与自然科学的基础相一致吗?一方面,自然科学强调被抽象的条件在实践或试验中是可以还原的,正因如此,自然科学中的理论和结论才可以得到检验;但是,经济学被抽象的条件在实践或试验中根本上无法还原,从而经济学的理论和结论无法得到检验。另一方面,影响经济现象的因素是如此之多,如此不可分离地纠合在一起,但经济学真实的还原取向却是:把具体的社会人还原为孤立的原子人,把人的社会行为还原为动物的本能冲动,从而可以在几个简单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数学建模;但显然,经济学中对还原的这种理解和运用实际上是对现实世界进行的扭曲,这与自然科学中的还原方法很不一致。显然,经济学并不符合西方主流社会所理解的科学含义,与自然科学的科学特性也根本不同,也“无法满足一个或多个流行的实证主义或波普尔主义的评价‘某一理论是否是科学’的标准”;例如,考德威尔就写道,“经济学家们提供的用以检验他们自己的理论的数据还不足以产生令人信服的检验结果。经济学家们通过严格界定他们学科的范围来对此做出反应。比起被局限在这个范围内的内容来说,真实世界要丰富得多。因此,经济学又是‘不精确’的科学”。不过,尽管如此,主流经济学却依然把自然科学视为自己追慕的对象,并大言不惭地宣称其理论和观点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并以此来误导社会大众和政策决策;也正是基于这种宣言和事实之间所存在的巨大差距这一点,笔者以为,当前主流的经济学是地地道道的“伪科学”。事实上,我们很少听到有学者探讨法学或社会学是不是一门科学,因为这些学科的每个流派都认识到自身的缺陷,都不会把自己的主张看成是客观、普遍的,从而也就不存在像经济学界那样的“正”、“伪”之辨。那么,经济学是否是一门科学呢?这就取决于对科学的理解。熊彼特认为,“如果我们规定使用与数理物理学相类似的方法是科学的特点的话,那么,整个经济学就不是一门科学。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学中只有一小部分是‘科学的’。再说,如果我们按照‘科学就是计量’这句话给科学下定义,那么经济学中有些部分是科学的。其余部分就不是了”;即使如此,熊彼特还是强调,“这里不应该有‘等级’之分或‘尊严’等感情方面的因素:一门学问被称之为科学并不意味着抬高它或者相反”。事实上,尽管长期以来人们以实证标准来解决科学和玄学的分界问题:科学的理论是可以被经验证实的,因而是有意义的,而玄学不能被经验所证实,因而是没意义的。但是,波普尔对这个标准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可证实性并不能用来对理论的科学性进行确认,因为科学的理论是对事实的解释,而每一种解释都与一系列关于绝对普遍的特征的假设有关,但绝对普遍的命题是从来不会被经验观察所证实;相反,每个命题都可以被经验观察所证伪,为此,波普尔提出了其替代方案:科学的显著特征在于它的经验的可证伪性。显然,根据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思想,科学的发展历史就不能被视为经证实的理论的积累,而是由于错误的理论不断被经验所抛弃而造成的理论的进化和变迁过程;也即,科学的知识仅仅是证伪的尝试失败后的残余物,是一些可能被证伪的、但尚未被抛弃的、猜测性的理论的集合体。显然,按照证伪主义标准,任何理论要被认为是科学的,就必须能够被经验所证伪;但显然,经济学也不满足可证伪性的要求,因为任何经济学家在提出它的理论时都设计了种种防止遭到反驳的“免疫策略”,而这正是波普尔大力攻击的。那么,经济学是否可归属为一门科学呢?费耶阿本德写道:“那种认为科学能够且应该依据一些固定的法则来发展,认为理性是由这些法则所构成的观点,是不现实的,也是有害的。说它不现实,是因为它把人类的才智以及促进或者导致这些才智的发展的环境条件看得过于简单了。说它有害,使因为强化这些法则的努力毫无疑问会阻碍人类对自由的追求,会在提高我们的职业素质的同时降低了我们的人性”。在博兰看来,上述证伪主义是一种为布劳格等强加其上的较为流行的通俗波普尔观点,而波普尔另一种更为重要但不太为人所知的是苏格拉底式观点,它强调理性的批判作用而不是将科学等同于理性以及理性选择,而批判就是批判性的辩论,从而强调理论的思辨性;这种观点强调问题的中心性,为了理解任何一个经济学家的思想,我们必须知道他所关心的问题,每一种思想的出现可以被视为对问题的解决或对提问的回答的事后结果。正因如此,波普尔提出,社会科学一概采用“情境分析”和“环境逻辑”的方法:当一个行为者没有按预期的那样表现时,经济学家往往会改变对环境的描述,直至他们看到了通常作为理性的当事人对一系列目标与限制的反应的预期行为的出现。显然,根据苏格拉底式的波普尔主义观点,科学应该被视为一个过程,一个从本质上来说是处于经常变化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建立在不可动摇的稳定真理的过程;因此,非但科学本身就是天然不稳定的,而且,科学就是没有科学方法的科学的思考。实际上,科学之所以发生了强调客观性和稳定性而排除主体性和变动性的因素,根本上在于启蒙运动以后所形成建构理性主义和实证主义思潮。当时,随着人类理性的发展和膨胀,科学开始取代神学,人们普遍相信,如果科学是合理的,那么它就是稳定的;正是理性产生了普遍性,而普遍性又产生了稳定性,其中最明显的证据就是牛顿力学。正因如此,在18世纪以后漫长的整个两个世纪里,人们更多地认为科学史学家或科学哲学家的任务在于解释科学的成功,以致人们很少看到科学的不稳定性;如胡塞尔所说,只是到了19世纪后半叶,“现代人才让自己的整个世界观受实证科学支配,并迷惑于实证科学所造就的‘繁荣’。这种独特现象意味着,现代人漫不经心地抹去了那些对于真正的人来说至关重要的问题。只见事实的科学造成了只见事实的人。这种的价值判断的转变,特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已是不可避免的了”。然而,20世纪初爱因斯坦理论的崛起对牛顿理论以及归纳法优越论者的科学方法的充分性提出了挑战,它公开表明,科学也可试错的,科学的正确性并不必然是一个不可错的科学方法的结果。因此,正如胡塞尔指出,“科学”一词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它不等同于现代物理学和以现代物理学为蓝本的科学,只是由于近代实证科学不断取得成功而形而上学一再遭到失败,人们才误以为惟一真正的科学是实证科学,但一个以理性的方式认识全部存有的普遍的科学的观点并不因为形而上学迄今没有获得成功而表明是错误的。当然,从某种角度上讲,自然世界具有客观性和可抽象性,从而便于科学化的分析,胡塞尔就指出,“单纯的关于物体的科学对此显然是无话可说,它们完全舍弃主观方面的问题”;也正因如此,自然科学也以揭示事物之间内在的因果机理为鹄的,并充分利用数学公式进行严格的和定量的分析。但是,经济学领域的实证要难得多,正如豪斯曼指出的,“由于缺少数据(与经济知识状况有关),我们对于哪些理论将得到更好的证实几乎一无所知。考虑到经济学基本的行为假定的初始可信性,即使面对的是明显的否定,也要保持对这些假定的认可,这种做法是明智的”,尽管“这样一种保护的结果是使经济学不能从典型的经济数据中学到什么东西”。为此,豪斯曼建议,“第一,经济学家应该参与越来越多的不同现实的经验性工作:他们应该努力从‘典型的经济数据’中学到更多的东西。第二,对于理论框架的选择而言,这个学科应该更加开放,不应坚持认为它是一个‘独立的科学’的现状”。事实上,后面将要指出的,社会现象本身就是错综复杂地联系在一起,而且,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本身是以研究者对社会现象的亲身理解为基础的,对社会事物内在本质的认知也是以对目的和意义的理解为目标的;而且,由于没有任何已知的方法来衡量社会现象的度,因而社会科学的研究更为凸显出定性的特点。一般来说,要理解一个社会现象必须这样三个认知层次:首先,要探究促使社会事件产生的各种力量,弄清有关的个人或集体、他们的目标或利益以及他们所能掌握的势力;当然,对利益的理解往往是主观性的,也就是说,社会科学的研究往往被设想为是朝着某些鹄的的理性或非理性的行为定向的一种想象性的重建。其次,除了单从目的论上了解事件如何发生以及为何发生之外,还必须了解事件出现的意义和重要性,它是如何影响其他事件的;也就是说,为了理解社会现象,我们必须超出单纯分析事实的因果,即分析动机、利益关系以及由行动所造成的反应,而是必须把每一事件理解为是在整体之中扮演某种特殊性的角色。最后,要理解一个社会事件的意义和重要性,还必须在分析它的起源、结果和局势价值之外,进一步分析支配着所论述的时代的客观的、基本的历史趋势和倾向,分析所论述的事件对历史进程的贡献等等。例如,要理解当前中国社会收入分配的现状,就必须从中国当前的社会文化、权力结构以及特定的时代背景中探求,而不仅仅是依靠几个统计数据;实际上,衡量收入分配状况的指标如基尼系数等本身就不具有普遍的意义,因而单纯根据这种指标是无法进行合理的决策的。正因如此,我们说,科学并非是自然学科的专有名词,那些以科学化为目标的学科也并不一定要以自然科学为模具。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首先要认识科学的目的,而传统上对科学的目的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解:是为了发现有用的原则,抑或只是为了寻求解释和真理?“科学实在论者”认为,科学不但使我们能够做出准确可信的预测,而且能使我们发现关于这个世界的新真理,按此对现象作出解释,只要一个理论得到充分的支持(即使还存在不可观察的现象)就是科学的;而“工具主义者”则怀疑发现真理和作出理论解释的可能性,而是认为科学的目标就是要发展一套工具以使人们借此作出可靠而有用的预测。尽管这两个流派在对不可观察的事物所作出的论断的解释上存在差异,但它们一致认为科学家应当发展出清晰的描述不可观察事实的理论,使不熟悉的现象变得令人熟悉,通过发现某一现象背后更基础的规律来解释现象;正因如此,从广义上理解,任何一个人们努力加以完善并提高自身认知的知识体系都可以被看成科学。这也意味着,逻辑实证主义并非是评判科学的根本性标准,事实上,随着实证主义的衰落,“哲学家也已经达成了共识,即:我们没有一个好的标准来衡量某个理论是否是科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对“科学”的内涵和外延重新进行界定。事实上,经济学的辩护者就宣称,“既然经济学不存在逻辑上或概念上的不一致,那它就是一门关于人类行为和/或其综合效率的值得尊重的科学”。为了使经济学可以进入所谓科学的殿堂,熊彼特就提出了一个很宽泛的定义:“一门科学就是任何一门知识,是人们努力加以完善的对象,这种努力产生了思维的习惯――方法或‘技巧’――以及掌握由这种技巧发掘出来的事实,而这些事实都超越了日常生活中思维习惯与实际知识的范围”,换句话说,“一门科学是任何一种知识,它发展了寻找事实和解释或者推理(分析)的专门技巧”。然而,熊彼特这个具有很大包容性的定义却似乎过于宽泛了,就连熊彼特本人也承认,这个科学概念甚至可以将巫术、占星术等也包含在内;不过,如果沿着熊彼特的这一思路作一些变通,那么,我们可以提出对科学更为一般的理解:所谓科学就是“能够实现我们为此研究所追求的目的”的理论体系。当然,这种目的可以是人们努力改变现状以求实现的,也可以是仅仅对一些现象的解释;因此,根据目的不同,科学本身的理解也存在外延上的层次问题,也即存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两个目的层次。不过,两个层次本身也往往是相通的:譬如,人们看到鸟会飞,就希望探究它会飞的原因,探究了这个原因之后,就可以实现人类飞翔的理想;再如,在经济学中我们可以探究人们在市场上进行交换的原因,基于原由的认识又可以通过设立一系列的制度来实现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和谐的目的。一般来说,科学的目的首先是要提高人们的认识,例如,波普尔就认为,“科学的目的是:为所有那些给我们印象深刻而又需要解释的东西找到令人满意的解释。所谓的一种解释(或是一种因果性的解释),就是指一组越来描述有待解释的事态的陈述,而其他的解释性的陈述,则构成有关‘解释’这个词的更狭义的‘解释’”;同样,韦伯也强调,“任何一门关于人类文化生活的科学,其最根本的任务之一就是使人们对这些部分现实地、部分自以为是地追求着的‘观念’达到精神上的理解”。显然,从这个角度上讲,如果占星术是天文学的初级阶段,体现了当时人们对星象的认知水平,因而它在当时也可以被视为科学,尽管其认知已经为更完善的知识被证伪了;同样,经济学本身也可以被视为是一门科学,因为经济学目的是为了提高我们对现实中经济现象(乃至其他非社会现象)的理解,并且,由于提高了我们的理解,从而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我们生活中的目标,如增进我们自身或者社会的福利等。当然,我们必须清楚,经济学本身应该归属于科学范畴是一回事,但现实中出现出的经济学研究是否是科学的则又是另一回事;究其原因在于,现象往往与本质要求并不保持一致,当前的经济学研究也许不能实现我们认知和实践的目的。不过,只要研究者本着求知的态度,即使现在的认知还存在很多不足,但终究是在朝科学的方向迈进;从这个角度上讲,目前的理论错误仅仅是特定时代的认知不足,而不构成主观上的欺骗,这是任何学科的发展必然经历的,因而即使理论具有局限性也不能构成“伪科学”的条件。波普尔指出,一项科学为了使解释令人满意需要满足这样的条件:“首先,必须在逻辑上承担待解释项。其次,解释应该是真的,尽管一般来说,都不知道它是真的;但无论如何,必须不知道它是假的,即使在经过最具批判性的考验之后。如果不知道它是真的,就必须有赞成它的独立证据”。显然,主流经济学的很多结论都已经被现实和逻辑证伪,然而,当前的主流经济学家明显明白其理论存在重要缺陷,甚至自己也根本不相信自己所得出的结论;但是,他们却试图通过各种包装来使人相信其理论的客观性、科学性,并由此牟取大量私利,这也正是笔者将当前主流经济学特别是国内那种“主流经济学”称作“伪科学”的原因。其实,阿莱曾指出,“每一个科学的模型都有三个截然不同的阶段:先是作明确的假设;然后从这些假设推论出它们的全部含义,而且仅仅推论出这些含义;最后将这些含义与观察到的数据进行对照比较。在这三个阶段中,只有第一和第三阶段――作假设和用现实验证结果――是经济学家感兴趣的。第二阶段是纯粹的逻辑和数学阶段,是统一反复,只有数学意义”;而且,“一个模型和它代表的理论被接受,至少是暂时接受,或是被拒绝,取决于观察到的数据与模型的假设和含义是否相符。若一种理论的假设或含义与现实世界相冲突,这种理论就毫无科学意义。纯粹的逻辑或数学推理,若与现实没有明显的联系,对于理解现实世界来说,就没有价值”。二、如何理解经济学科之特性也正是由于科学中所潜藏的个人认知、信念以及由此带来的主观性的差异,人们可以把科学进一步分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其中,社会科学由于研究的是内在于人之认知的社会现象而被视为带有人文性的学科,而自然科学则由于研究的是相对外在于人类活动的自然规律而被视为具有客观性的学科。显然,由于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涵盖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这两个关系层面,因而经济学本身也拥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特性,这也是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定位以及经济学理论所具有的科学性和客观性程度往往会引起争论的原因。一方面,不同的学者关注的主要领域和观察视角往往是不同的,因而经济学的性质在不同个体的认知上往往存在差异:例如,有的学者关于物质资源配置等私人领域的问题,因而他倾向于把经济学视为自然科学;而另一些学者则关于社会制度等公共领域的问题,因而他也必然更倾向于把它看作社会科学。另一方面,在不同历史时期所面临的主要现实问题往往是不同的,因而不同时期的经济学所出现出来的特性也往往存在很大差异:例如,古典时期所面临的主要是社会制度等公共领域的建设,因而古典经济学呈现出浓厚的社会科学特性;而新古典时期面临的是如何有效利用既定资本的问题,因而辛古典经济学呈现出强烈的自然科学特性。当然,不管在对经济学性质的认知上存在如何的不同,经济学都不能直接归入自然科学,这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1)经济学研究对象毕竟是人的行为及其产生的社会现象,这与自然科学的对象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而与其他社会科学相似;例如,米塞斯就认为科学认识有两个不同领域:自然科学和人类行动的(社会)科学。(2)主流经济学极力鼓吹把自然科学所走的道路视为经济学的未来之路,这也从反面说明了经济学本质上不是自然科学,否则就用不着模仿了;实际上,长期以来,学术界都存在有关能否将社会科学在某种意义上看成介于科学与文学之间的第三种学科的争论。(3)一些主流经济学家又经常把经济学称为介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学科,这里也是强调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独特性,以及基于经济学科学化发展的需要;根本原因在于,尽管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涉及到人与物以及人与人这两个方面,但基于新古典范式的主流经济学主要关注人与物的内容方面。事实上,正因为经济学属于研究人类行动的学科,研究的是人类行为产生的经济现象,而经济现象本身就是与认知主体分不开的,不仅主体的行为构成了经济现象的一部分,而且主体的认知也会构成了经济现象的一部分;因而对经济学的定位还是要从社会科学来考虑。而且,由于作为社会科学,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往往都有改造社会的目的,因而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也存在两个明显的阶段:一是有关理想目标和假设前提的预设,这体现了不同认知主体对社会事物的本质认知、社会理念和观察视角,因而呈现浓郁的主观性;二是在既定预设前提下的分析结论和政策建议,这体现了认知主体的逻辑推理、检验论证和材料收集,因而具有很强的规范性。正是由于不同个体在认知视角和研究思维上存在差异,对经济现象背后的规律的探索途径也存在差异,特别是,不同个体着重研究的问题也存在差异:有的人关注目的和预设的合理性,有的人则热衷于逻辑推理的严密性;结果,在不同认知主体眼里,经济学这门学科也就产生了两个基本相差极大的特性:人文(科学)性和(社会)科学性。一般来说,“人文科学”强调的是人文性,就经济学而言,它侧重于对对理想目标和假设前提的合理性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显然,它把人作为思维的主体,存在终极的价值判断,因而带有某种感观性和情感的色彩,注重的是思辩和溯源。例如,韦伯就指出,“任何一门关于人类文化生活的科学,其最根本的任务之一就是使人们对这些部分现实地、部分自以为是地追求着的‘观念’达到精神上的理解”,这就要求“通过揭示并在逻辑上相互关联地阐明构成或者能够构成具体目的之基础的‘观念’,能够使他根据联系和意义认识到他所希求并在此之间作出选择的各种目的”。而“社会科学”更凸显的是科学性,就经济学而言,它关注的是在既定预设前提下如何合理地得出更为广泛的结论;显然,它把人仅仅视为一个经验客体,是自然的一部分,终极价值判断是给定的,因而具有强烈的先验理性和经验实证的色彩,基本路径就是向自然(科学)靠近。例如,韦伯也指出,在目的设定以后的价值判断和批判也具有科学的性质,因为“这种批判只能具有辩争的特性,即它只能是对在历史给定的价值判断和观念中出现的材料作出的一种形式逻辑上的判断,是根据所希求者的内在无矛盾性的公设对理想所作出的一种检验。由于它为自己设定了这一目的,它能够帮助希求者对作为其希求之内容的基础的那些终极公理、对他不自觉地由以出发或者必须由以出发的终极价值标准作出自我思索。当然,使人意识到这些彰显在具体的价值判断之中的终极价值标准,是它不用涉足思辩的领域就能够提供的最后的东西。至于判断主体是否应当遵循这些终极标准,是他个人的事情,涉及到他的希求和良知,而与经验知识无关”。[1]进一步地,对经济学两个阶段的研究以及对经济学特性的理解不同,不同学者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一般地,根据人文(科学)的特征,思想和理论主要来源于个人的整合、判断,往往萌发于书房、图书馆等读书的地方,因而注重对前人文献的梳理;同时,它认为,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根据自身的理解而行为,经济学学习和研究的目的是提高个人的认知,因而强调经济学的主观性和规范性。而根据(社会)科学的特征,思想和理论主要来源于数据的处理和客观的实验,往往萌发于实验室、实践调查等能够收集和处理数据的地方,因而它更注重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方式;同时,它把经济学理论视为具有普遍意义,可以指导一切人的行为,从而经济学的学习获得一种一般性的技能,因而强调经济学的客观性和实证性。正因如此,相应于这两个基本的分析视角,我们可以归纳出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两种方法:厚积薄发和成规定制。其中,就基于人文的视角而言,由于它注重知识的继承和积累,并试图通过旁征博引而从更全面视角来分析问题和解释现象,因而强调厚积薄发的研究态度;而且,由于这种思路试图通过人的理性来剖析社会现象的本来面目以及现状产生的内在机理,而对本质的认知本身就体现了观察主体的主观目的性,因而其基本思路就是把经济学视为规范性的学科。而基于科学的视角而言,它试图从某些定理或模型出发,通过对所收集的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来发现规律,这往往被称为成规定制式研究的方法;而且,这种分析方法往往要遵循一定的研究套路和规范,并相对集中于某些特定对象的研究,因而其基本思路就是把经济学视为应用数学的分支或者实证性质的科学。其实,对经济学的这两个认知视角或认知阶段及其认知差异也可以从经济学说史中窥见一斑。古典主义时期,由于社会制度和市场机制还很不健全,人类的最大化行为主要与社会制度有关;因此,以斯密、穆勒和马克思等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主要探究公共领域的问题,关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把经济学当作一门具有强烈人文性的社会科学。同时,古典经济学着力探究事物表象背后所隐藏的本质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并以此为参照系来考察现状以及剖析现象对本质的背离及其原因;显然,由于本质本身体现了观察主体自己的认知和观察视角,本质也提供了已经被异化的事物回归的基点,因而古典经济学特别是仍然流传至今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上是把经济学视为一门规范性的科学。相反,随着西方社会制度和市场机制

现代西方经济学是如何发展的?

经济学是与人类社会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是制定各国国民经济发展政策和措施的理论保障。20世纪西方资本主义经济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一方面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危机频繁发生。这为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变化提供了机遇和挑战,促使经济学家去寻找和探索解决问题的良方,由此引发了各种各样的经济学派和经济理论的产生。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货币学派、供给学派及新制度学派等。这些学派根据当时经济领域内出现的新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和新理论,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0世纪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潮流20世纪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领域发生巨变的世纪。三十年代以前,资本主义经济还处于私人垄断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尚未形成,资本主义经济的主要特征是自由经济,自由竞争和国家不干预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仍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经济思想的主流。1929年—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宣告了资产阶级经济思想史上自由放任主义占统治地位的结束和政府干预主义新思潮的开始。七十年代以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出现了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发的新情况,它促使了一些新的经济思想理论的不断产生。客观经济现状和经济思想的急剧变化,促使人们去思考,去寻找和探索解决问题的良方,由此加快了西方经济学界的变革。

20世纪以来,西方经济学这门学科开始从主要研究如何使整个国家致富的学问转变为主要研究个别消费者行为。个别厂商行为以及这两方面行为对价值、价格的决定机制的学问;着重研究如何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一国生产资源的有效配置;探索和解释经济危机和经济波动的原因以及克服的办法等。因此,西方国家中产生了诸多新的经济学派和经济理论。20世纪上半期影响最大的是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的“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的“凯恩斯主义”。二战后,影响最大的是新凯恩斯主义、货币学派、供给学派、新制度学派等。

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是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三十年代在西方经济学界影响最大的经济学派。其代表人物为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842—1924年)是当时最负盛名的西方经济学家,长期在英国剑桥大学执教,是剑桥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1890年他发表了《经济学原理》一书,将当时的供求论、生产费用论、边际效用论、节欲论等经济理论整合在一起,建立了一个以“均衡价格论”为核心的带有折衷色彩的经济学体系。由于这一体系被认为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进一步延伸和创新,因而他的学派又被人称作“新古典经济学派”。马歇尔也被视为该学派的创始人。

新古典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其理论建立的前提是深信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是充分自由的,他们对资本主义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满怀信心,认为充分的自由竞争是最理想的经济状态,这能保证最好地利用社会生产资源,最有效地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因此,他们相信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会使供求关系趋于平衡状态,因而不可能爆发全面的和长期的经济波动和生产过剩危机。马歇尔提出的“均衡价格论”,就认为供给会创造自身的需求,不管供给(生产)高达何种水平,都不必担心需求(销路)问题,即便生产出现局部的或偶然的失调,通过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也能自然恢复均衡。虽然他们也承认资本主义社会有时会出现失业问题,但认为那是暂时的现象。因此,新古典经济学认为自由放任、国家不干预是最好的一种经济政策。

新古典经济学适应了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还处在自由经济发展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尚未形成,政府干预经济的积极作用还没有显示出来。但1929年发生的经济危机却动摇了马歇尔经济学的地位,让人们意识到新古典经济学派存在严重缺陷。随后,主张实行政府干预主义的凯恩斯主义逐步取代了新古典经济学在西方经济学界的正统地位。

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是英国经济学家约翰·凯恩斯(1883—1946年)建立的以国家干预为中心,以消除经济危机和失业为目标的完整的经济学体系。其诞生的标志是1936年凯恩斯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

凯恩斯认为导致失业和生产过剩危机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而有效需求不足则起因于私人投资与消费不足。对这些问题,市场机制本身没有解决的能力。他认为在市场机制中根本不存在人们所说的一只能将私人利益转化为社会利益的“看不见的手”。仅仅依靠新古典经济学派所鼓吹的自由市场力量,经济危机和失业现象是不可能消除的,只有依靠一只“看得见的手”,即政府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有力的、大规模的直接干预,才有可能摆脱萧条和失业。政府干预理论是凯恩斯经济理论最核心的内容。

依据凯恩斯经济理论制定的经济政策,主要包括实行赤字财政以增加国民收入和减少失业;实行通货膨胀以降低利息率,刺激私人投资;实行对外经济扩张,以增加对外的投资和倾销商品,达到增加国民收入和就业的目的。

凯恩斯主义的问世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经济形势的需要,是经济理论上的一次大转向,给新古典经济学以毁灭性的打击。它不仅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的极大关注,而且也为深受经济危机困扰的西方各国政府所青睐。许多西方国家的政府按照这一理论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和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美国实行的罗斯福新政,效果就十分明显,它帮助垄断资本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经济秩序,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主义的道路。凯恩斯的重大贡献正如《现代世界文化词典》所言:“无法讲清这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归功于凯恩斯,不过从1945年—1975年的30年间,他的理论确实主宰着经济思想和政府政策,使传统的自由资本主义获得了新生。尽管凯恩斯并不是资本主义一劳永逸的救星。”

新凯恩斯主义凯恩斯去世后,他的门生们根据当时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的一些新现象,对凯恩斯理论和政策主张进行了补充和发展,使其适应历史的变化,由此产生了新凯恩斯主义,或称后凯恩斯经济学派。该学派分为两派,一派是以美国的萨缨尔逊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一派是以英国的罗宾逊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两派都提出了新的理论来完善凯恩斯主义,他们与凯恩斯在有效需求、国家干预调节等理论方面并无分歧,但在资本理论、收入分配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一些政策措施等问题上分歧较大。

保罗·安东尼·萨缪尔逊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界最出色的经济字冢之一,1961年他在自己的名著《经济学》第五版中首先使用“新古典综合”一词,该派遂得名于此。

1953年,琼·罗宾逊发表了《生产函数和资本理论》一文,批判“新古典综合派”的资本理论,从而引发了二者之间的长期争论,“新剑桥学派”是在争论过程中形成的。1956年,罗宾逊的《资本积累》与卡尔多的《可供选择的收入分配理论》的发表,标志着“新剑桥学派”正式形成。

新古典综合派将凯恩斯的就业理论同马歇尔的新古典学派综合在一起,试图形成一个集宏观经济理论和微观经济理论之大成的经济理论体系。

新古典综合派继承了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认为只要通过政府运用财政政策,使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即可实现充分就业平衡,强调通过市场机制,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尤其重视劳动增长、资本增长和科学技术进步等因素在经济均衡增长中的决定作用;将凯恩斯的“乘数原理”和西方经济学中流行的“加速原理”结合起来,建立了动态经济循环模式,对主要经济变量相互关系进行动态结构分析,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和幅度;用微观经济理论对凯恩斯关于消费、投资等方面的理论进行补充和发展,以解释现代资本主义发展中所遇到的“滞胀”危机。

新剑桥学派主张回归古典经济学传统,特别是在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点上,提出了自己的价值论和分配论,提倡把经济增长理论同收人分配理论融为一体,着重研究经济增长过程中国民收入分配的变化,主张政府实施某种社会经济政策,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货币学派货币学派又称货币主义,是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在美国出现的一个反凯恩斯主义的主要经济学派。其名称来自该派代表人物之一布伦纳的《货币和货币政策的作用》一文。该派主要的倡导者和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米尔顿·弗里德曼。

货币学派的基本思想源于西方传统经济学说中的货币数量学说。弗里德曼反对凯恩斯简单否定货币具有重要作用的观点,重申了货币的重要性,提出了“货币规则”即货币的增长率应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相一致的理论。同时,还主张实行自由贸易和浮动汇率,宁可保持一定的失业率,也不要搞通货膨胀。该派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逐渐取代了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地位,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各国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之一。弗里德曼也因此获得197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货币学派是现代自由主义经济流派中影响最大的一支,弗里德曼被视为现代自由主义经济学说的杰出代表。其代表作有《资本主义与自由》、《实证经济学论文集》和《1867—1960年美国货币史》等。弗里德曼的学说从1975年开始被美、英等主要国家付诸实施。

货币学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西方经济的矛盾之后,渐渐在失业率、高利率、增长缓慢等方面暴露出新的矛盾。例如,美国采用货币主义政策,把通货膨胀率从1980年的13%降至1982年的约4%,其结果却创下战后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衰退纪录。

供给学派供给学派是20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与凯恩斯主义相对立的经济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为费尔德斯坦、拉弗门德尔等。该学派是和凯恩斯的合理需求理论相对立的,强调经济结构中供给方面的重要性,并从中寻求对策的理论,主张大幅度降低税率,提高企业投资能力和积极性,取消国家干预,控制货币增长以达到预算平衡,削减社会福利等。

供给学派产生后发展很快,二十年代已开始成为发挥政治影响和提供决策理论依据的学派。里根执政时期就吸取了供给学派的一些观点,构成了他的经济复兴计划的理论基础。

新凯恩斯主义、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三者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从基本出发点看,前者与后两者的分歧点是要国家干预还是要市场调节,以及谁为主的问题。在具体政策方面,三者之间存在着明显分歧。凯恩斯学派着眼于干预需求,货币学派着眼于控制需求,供给学派着眼于干预供给。

新制度学派新制度学派产生于20世纪五十年代末,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包尔丁,法国的别鲁,瑞典的缪尔达尔等。该学派是相对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制度学派而得名的。他们认为经济活动并不受经济规律支配,而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却发挥重要作用,所以特别重视和强调对制度因素的研究,重视制度制约经济的各要素。新制度学派基本继承了制度学派的理论,用以分析现代资本主义,揭露并抨击它的弊端,对主流经济学持批评态度,其中不乏合理之处,成为西方最具有批评色彩的经济学派。

经济人假设的局限性

有效的假设,是科学研究的前提。西方经济学中有一个“经济人假设”,其核心内容是,经济学所研究的人都是“自利的理性人”。科学认识论表明,关于人的任何假设都是有局限的,除非你不做假设,因为人是最复杂的。正因为如此,二百多年来,“经济人假设”是否合理有效的讨论,一直存在。问题的焦点在于,对于经济学而言,我们是否需要一个完整的对人的假设,如果需要,到底哪一种假设是最合理的?或者进一步说,这种从西方经济学中引进的“经济人假设”对于中国经济学研究的适应性到底有多大?局限性有多大? “经济人假设”的实质就是对“人”进行抽象,是指为了经济学分析、解释、推导的需要,对微观的人的特点进行抽象,并根据这种抽象分析其决策和行为。通过抽象可以避免陷入对“人性”本身无边无际的争论,以更有效地讨论相关的经济学主题。
问题在于,这种抽象实际上就是将人不当成“人”,而是当成一个纯粹的“经济动物”,显然,这种“动物”本身并不存在。所以局限难以避免。
首先,由于经济学研究角度、研究需要的不同,对于人的抽象也各不相同。“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经济学家对人性不同的看法也影响了其对人的假设。例如,著名的“社会人”模式就是另一种应用于经济学中的假设。它由旧制度主义经济学家提出,想以之来取代“经济人”模式。它的基本内容是:作为一种社会存在,除了物质经济利益之外,人还追求安全、自尊、情感、社会地位等等的需要;人所做出的选择,必须建立在他个人的社会经验、不断的学习过程以及构成其日常生活组成部分的个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基础之上,因此,人的行为是直接依赖于他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文化环境的,所以要从每个人的现实存在和他与环境的关系上去理解人,去解释人的经济行为。
同理,作为经济管理学基础理论的“管理人”模式在人的“有限理性”假说的基础上提出。这种理论认为,在现实世界中,人受到自身在认识和计算能力方面固有的限制,以及信息不完全、时间有限的制约,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因此,不论主观愿望怎样,人们都只是追求可以实现的“满意的状态”而不是“最大化”。
其次,“经济人假设”在假定人是“自利的理性人”的同时,还存在一系列相关假设,包括资源供给不受限制、市场信息对称、人的知识水平足够、市场机制充分有效等,但实际上这样的条件本身在现实中不存在。即使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他们一旦遇到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的双重选择时,其利益判断也会出现巨大的差异,其权衡标准也会背离这种“假设”。最后,即使人是“自利的理性人”,但由于每个人的“自利”程度和“理性”程度的差异,也可能出现不同等级和程度的“经济人”,从而使这种假设变得多样化和复杂化起来。尤其是“自利”的标准差异会使人的选择出现巨大不同,如对吸毒、赌博等的消费行为的选择。 任何一种假设都与各自的研究目的有关,它必然会为了分析和解决某一种问题、现象或过程而忽略掉一些因素。对于同一个研究者,讨论的重点的差异,也可以使假设条件出现差异。实际上,研究者的研究水平、研究能力和时间期限,也决定着其假设条件的选择。而且,随着研究目的和领域的变动,其假设条件也随之变动。有相当多的研究领域,如经济体制、经济分配、福利有效性、就业、货币、资本流动、区域合作等就不适合运用“经济人假设”。这就是说,这样的假设只是适合于提出该思想的经济学领域,主要是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适应于探索价格机制、资源配置与优化、经济增长等问题。
进一步说,由于人在不同的经济研究领域中的地位不同,有些是基础性的,有些是附带讨论的,从而进行抽象的必要性就不同。如果说人的行为目的和方式可以完全由外界条件———比如社会习惯、制度等来决定,那么对人的抽象也就不那么重要。如果经济研究可以从其他方面而非个人(或者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开始的话,那么“人”的问题就可以忽略。总之,并不是所有的经济问题都可以适用“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假设”适用的对象有限
在“经济人假设”提出时,很少有人考虑经济产品的公益性与私利性问题,但随着人们认识的进步,几乎大多数经济产品都存在公益性与私利性问题,
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这样,“经济人假设”的运用就更受局限了。
现代经济学研究发现,无论是有形产品,还是服务产品,随着它们本身的公益性和私利性的差异,“经济人假设”适用的程度也有很大的不同。可以说,“公益性”程度越高的产品,如教育、桥梁、国防等,其“经济人假设”适用的程度就越低,因为人们在消费和购买这些产品时,常常无法根据“利益最大化原则”做出选择。
于是,在经济学中对不同产品的消费者选择进行研究时,原来的“经济人假设”就要部分或全部放弃,因为,这时就不能为了“简单”而对人进行过多的抽象和假设,而必须还原成具体的人。 具有自利性和理性的“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经济人”假设条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发生演变,大致经历了古典“经济人”、新古典“经济人”、广义“经济人”,我国目前还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人”假设,以上各个“经济人”假设的条件都不相同。最早的自利性演变为自利性和他利性结合;最早的理性演变为有限理性;由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演变为追求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统一;“经济人”假设的条件由最初的完全理想化,演变到与现实更加接近。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人”假设条件的演变,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理论研究,也直接影响到管理模式的变化。随着“经济人”假设边界的变化,管理理念更加人性化,更加重视兼顾个人和公共利益的协调。这就为我国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要以人为本,尊重社会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与时俱进,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经济人”假设;把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结合起来,实现双赢或多赢。
边界 
《国富论》的论述中,斯密“经济人”假设是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并积极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斯密认为“经济人”具有利己本性,在经济活动中会导致人们完全追求个人利益而不会顾及其他人利益,但由于每个人的谋利活动受到其他人的谋利活动的限制.受到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每个人的这种利己行为最终会促进社会的利益。
斯密还说明“经济人”的道德行为。他认为,利己是目的,利他则是手段,先要运用利他这个手段,才能达到利己的目的。同时,又提出上帝赋予了每个人的“利己心”,如果“利己心”过于强烈,就会侵犯他人的利己活动领域,因而每个人在充分利用利己冲动的同时,必须考虑到他人的利己性营利活动不受侵犯。要求“经济人”在实现自己的目标和行使自身合法权益时,不要越界和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逮不是否定“利己心”,而是充分发挥利己的条件。《国富论》谈到,每个人基于“利己心”的赢利活动,只许在不侵害“正义规则”的限度内进行,这和《道德情操论》中阐述的遵守社会生活“一般准则”应该是一致的,都是强调“利己”行为的度,是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重要保障。
斯密“经济人”假设的边界,是指斯密“经济人”假设条件存在的“度”的界限。斯密“经济人”假设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第一,“经济人”必然是自利的,且不是孤立的。追逐个人利益的动机(利己心)是“经济人”行为的驱动力,“经济人”不能孤立的生存,只有在经济生活中与他人进行交往,谋求私人利益。第二,“经济人”总是凭借所处的市场环境判断自身利益,努力使用各种手段,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第三,“经济人”唯一目的是追求私人利益,但最终促进社会公共利益。但是,这一过程需要有良好盼法制和规则作为保证。第四,“经济人”追逐私利的手段和内容会随着社会发展发生变化,但其自利本性不变。综上所述,斯密“经济人”假设的边界应为:“经济人”的“自利性”边界应该以不损害他人的利益为限度;“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亿”的边界应该以不损害公共利益为限度:“经济人”的自利和利益最大化行为应该在法制和规则的约束之下,合乎伦理和遵纪守法。
位移 
位移是物理学的名词,用来描述运动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的物理量。“经济人”假设边界位移,是指“经济人”假设条件在经济史发展过程中发生演变的过程和现象。在经济史中,西方经济学家孟德维尔、斯密、边沁、约·穆勒、西尼尔、李斯特、西蒙、马歇尔、庞巴维克、科斯、贝克尔、弗里德曼、卢卡斯等经济学家都有“经济人”假设,大致划分为古典“经济人”、新古典“经济人”、广义“经济人”,他们各自对“经挤人”假设的条件都不尽相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还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人”假设,因此,可以说自从“经济人”假设产生的第一天起,“经济人”假设的边界一直在发生位移。
(一)孟德维尔对“经济人”假设的启蒙
孟德维尔的《蜜蜂寓言,或个人劣行即公共利益》一书中,公共利益指的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个人劣行指的是个人追求自己的快乐和利益。如果各个人都自由进行利己活动,可以自然而然地增进整个社会的繁荣,并且比有目的的活动效果更好。孟德维尔关于个人利益是经济发展动力的思想,对斯密“经济人”假设的影响很大。
(二)古典“经济人”假设的边界
斯密确定了“经济人”假设的边界,系统运用“经济人”进行经济分析,成为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在斯密之后,经过边沁、西尼尔、约·穆勒等人对“经济人”思想的进一步补充,基本形成古典“经济人”模式,为经济学进行分析和研究创造了科学假设和前提。
(三)新古典“经济人”假设的边界
斯密“经济人”假设被西方经济学普遍继承,同时这一假设本身也在不断完善,最突出的体现在新古典理论体系中。新古典学派认为,“经济人”就是经济活动的行为主体,一是具有功利主义本性,即以最小成本去获得自身晟大的经济收益;二是具有完全理性,即掌握全部知识和信息,恰当选择,实现利益最大化;三是“经济人”一般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追求利润和效用最大化;四是“经济人”通常采取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等四种要素供给者的形态。新古典经济学对“经济人”的行为,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引入数量分析方法解答了斯密没有解答的问题,比斯密的原始“经济人”前进了一大步。新古典经济学考察了“经济人”在不同市场形态下利润和效用最大化的条件,强调“经济人”只有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才能达到均衡状态,实现最大的满足和效率。可见,新古典经济学将斯密的“经济人”,进一步抽象为具有完全理性、简单、可量化的“机械人”。把经济学从具有道德性和社会性的学科转化为只有技术工具意义上的学科。因此,薪古典“经济人”的假设边界是:纯粹的“自利性”而无“利他性”,纯粹“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而无“公共利益”,没有社会规则的约束。
(四)广义的“经济人”假设的边界
新制度经济学对“经济人”假设(又称广义的“经济人”)比传统的“经济人”假设更接近于真实社会,它的“经济人”假设包含的内容:一是人具有双重动机。追求经济利益和非经济利益的最大化,非经济利益包括利他主义、意识形态和自愿负担约束等,通常有集体主义行为偏好。二是有限理性。新制度经济学继承了西蒙的“有限理性”说,认为人们获取信息是不完全的,所以导致人的理性是介于完全理性和非完全理性之间的一种有限理性。新制度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具有有限理性,不仅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还追求利他主义和自愿负担约束等非经济利益,并且还有机会主义倾向。可以说,传统的理性“经济人”处在理想状态,新制度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已经回到了现实之中。由此可见,广义的“经济人”假设边界应该是斯密“经济人”假设边界的复归,并且是更高层次上的复归:“自利性”和“利他性”共存,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和“公共利益最大化”同在,“经济人”的行为具有社会性。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人”假设的边界
自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学界也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人”假设问题。有一些学者认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分析中,西方“经济人”假说是属于西方文化范畴的个人主义的,与我国的传统的集体主义主流意识相差甚远,不宜作为经济理论分析的前提,没有“经济人”的位置。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大部分学者认为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有承认“经济人”假说的前提条件,通过建立一种恰当的机制,使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客观上有助于社会整体目标的实现。“经济人”假说是交易的起点,是市场经济的起点。“经济人”通过利他实现利己,利他是利己的手段,利己是利他的目的。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比具有不同性质,但都是市场用“看不见的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仍符合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所以,“经济人”假说同样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隐含前提。在市场上追求各自利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人”,应该表现出以下四大基本特征:一是自主性。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人”的劳动者、消费者、投资者、企业或企业联合体,通过自由、自觉、自主地趴事生产、交换、消费活动,为自己谋取更大利益。二是追利性。明确社会主义经济活动主体追求各自利益的正当性和重要性。三是竞争性。社会主义“经济人”在生产、交换、消费领域展开竞争,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培育和完善优胜劣汰的经济机制等。四是预期性。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人”假设的边界可以概括为:“自利性”和“利他性”有机协调.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和“公共利益最大化”有机结合,”经济人”和“社会人”的统一,遵纪守法。
边界位移对理论和实践的影响 
“经济人”假设边界的位移直接导致理论研究的变化,把经济学扩展到前所未有的广阔领域;“经济人”假设边界的位移也直接推进了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和进步。
(一)“经济人”假设的理论演进
古典“经济人”是由斯密系统运用,经过一些古典经济学家补充和完善最后奠定了经济学成熟的基石,但还存在一些缺陷。通过历史学派、制度学派等的批判和完善,新古典经济学家以古典“经济人”模式为基础,吸收同时代自然科学发展的成果,从而形成了西方经济学的新古典“经济人”的理念。新古典“经济人”模式克服了经济学家以前对经济学世界的肤浅解释,从而可以细致分析市场活动,最终导致经济学从具有道德和政治属性的学科转变成浓厚工具性色彩的分析科学。“经济人”变成了赤裸裸的理性自私人。在新政治经济学运动中。以贝克尔、布坎南、科斯、诺斯等为代表的“新经济学家”对“经济人”假设进行了第三次抽象。广义“经济人”模式的特征:将“经济人”假设运用到经济领域以外很多社会领域,认为“自利”和理性选择不但存在于经济领域,而且也存在于市场之外所有人类活动领域(政治、婚姻、生育、非法活动等)。把交易成本、信息成本等新的学术成果运用到新古典“经济人”模式中,修改了“完全理性”、“完全信息”的假设,使“经济人”假设走出纯经济学范围,更具一般意义。“新经济学家”把新古典经济学抽象掉的历史伦理因素、社会道德因素重新纳入到“经济人”的范畴中,对斯密“经济人”思想进行更高阶段的复兴。
古典“经济人”思想的初步形成和运用成为经济学的基石,新古典“经济人”假设推进了经济学理论的科学化,“新经济学家”对广义“经济人”的发展,使经济学扩展到前所未有的广阔领域。由此可见,各个时代经济学家为了更有效分析人类的实际经济行为和各种经济现象,建立一个逻辑严密的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支撑点,就不断抽象、修正“经济人”假设。
(二)“经济人”假设对经济管理实践的影响
综观西方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不同的管理理论几乎都是建立在对人的本性、动机等不同的认识和理论假设的基础上。第一,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萌芽阶段,根据亚当·斯密“经济人”(“理性经济人”)的假设。美国管理学家麦格雷戈提出“X”理论。在这种管理方式中,管理者把人看作物件一样,忽视了人的自身特征和精神需要,只注重人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满足。提出了著名的“胡罗卜加大棒”的管理观念,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泰罗就是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第二,行为科学理论认为人不仅是“经济人”,而且更是“社会人”,从而建立了一套全新的,以满足人们的各种社会需要为基本出发点的管理理论。梅奥等人根据霍桑实验提出:社会性需求的满足往往比经济上的报酬更能激励人们,更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决定性因素,物质刺激只有次要作用。而且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发现,只有在顾全群体利益时,个人利益才能得到保障。行为科学的产生,适应了社会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不断提高和企业劳动与劳动构成不断变化的要求,弥补了古典管理理论的不足。第三,现代管理理论阶段,进一步把人看作是“自我实现的人”、“决策人”和“复杂人”,极力主张实行参与式、灵活多变的管理,以适应日趋民主化、复杂化的管理环境。马斯洛“自我实现人”的假设,提出了通过满足人的多层次的需要,以不断激发人的潜能管理方法。西蒙“决策人”假设,从有限理性出发,使得管理的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增强了管理的可操作性。沙因“复杂人”的假设,提出了“灵活多变”的管理方式,也就是说要因人、因事、因环境而异。
由此可见.关于人的理论假设也就成了西方管理理论研究的基本依据和基本出发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和突破,几乎都是基于对人的认识的飞跃;各种管理理论的不同,也是基于对人的认识的不同。 认真研究“经济人”假设及其边界的演变规律,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借鉴,保证各个社会经济主体实现和谐的利益分配结构。
(一)把握斯密“经济人”假设边界中的“一般规则”,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建设和道德建设
斯密认为古典“经济人”只要有良好的法律、制度保障,主观上“自利”的“经济人”也能达到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结果。马歇尔认为新古典“经济人”自利行为的理性特征,就体现在谋利行为必须在规范、制度的制约之下。在广义“经济人”阶段,把制度、法律、习俗等作为决定人们偏好形成的内生变量纳入经济分析之中。
制度界定了“经济人”活动的空间和维度,在不同的制度条件下,“经济人”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方式。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期,由于在强化利益激励的时候,缺少健全的制度约束,法律、制度建设滞后,导致“经济人”在强烈自我利益驱使下滋生寻租行为,侵害社会和他人利益。通过道德约束和制度强制性约束理性“经济人”的行为,使遵守道德和制度的行为与获得收益成正相关系。否则,对人的行为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平衡,尤其对约束机制的缺失,就无法避免自利的“经济人”损人利己、不道德甚至违法行为的发生。
因此,我们在认同“经济人”假设是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时,必须引导市场各个主体遵守一定的规则和约束。市场经济的正常有序发展,既要建立完备的法律规范,还需必要的道德规范。目前需要加强道德建设,倡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道德观,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精神支柱和保证。
(二)把握好“经济人”假设的“白利”边界,有利于构建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
“经济人”假设是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因为:第一。市场经济是利益经济,它的体制和机制运作的基础是人的趋利性,是物质生产不断发展的动力。市场经济要尊重经济规律,运用“看不见的手”,就要利用物质激励作用,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强化效益观念,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所以市场经济应该尊重“经济人”的自利假设,鼓励“经济人”竞争和获利最大化,充分尊重和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利益,这才能够保证各个市场主体和谐共处。第二,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个人、企业和政府,它们在很大程度上都追求和保护自身的利益。人类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主要来自人们对自身利益的追求,由于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历史进程的制约,到目前为止,人们思想境界还远没有达到把为他人和社会劳动看作自己生活第一需要的高度,人们的劳动都直接或间接的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有关。“经济人”与价值规律和市场经济形成的逻辑关系有力证明了,追求自身利益,是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的根本动因。但是,一定要防止极端的个人主义倾向。既尊重市场经济主体经济活动的社会性,又尊重和保护其合法的自身利益,每一个市场主体劳有所获,劳有所得,才能构建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
(三)“经济人”假设中的“理性”到“有限理性”假设边界的位移培我们的启示——完善社套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与时俱进
我们知道经济史上的“经济人”假设发生了三次变化,“经济人”假设的边界也随之发生位移。“经济人”假设边界位移过程中,“完全理性”演变为“有限理性”,“完全信息”演变为“有限信息”,“经济人”活动的范围由经济领域步入社会的各个领域,斯密的“纯经济人”变成了“社会人”,现实社会生活中“经济人”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经济人”假设的边界发生位移和变化,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紧密相联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就启发我们要与时俱进,根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人”,这是当务之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人”应该具有以下特征:利己和利他结合,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兼顾,经济和道德一体,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如果有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人”的规范和基准,就可以澄清目前的许多混乱思想,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运行。有助于社会经济和谐健康发展。
(四)准确把握“经济人”假设边界,可以提高我国公共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在我国公共管理的理论实践中,不仅要通过“经济人”的经济作用刺激公务员的“利己心”,产生激励作用,而且还要制订和执行有效措施对”经济人”的负面影响进行遏制,保证产生“利他”的行为效果。经济人假设为我国行政管理提供以下思路:一是应该重视公务人员的物质报酬体系的建设。公共管理的主体之一是公务人员,通过“经济人”假设边界可以有效理解政府公务人员的行为动机,尊重公务人员对物质利益追求的合理性。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公务人员的物质报酬,尽可能满足公务人员的利己心,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二是应该建立严格的制度规范,制约公务人员的“经济人”负面行为,保证公务人员能够利己和利他行为合理并存。在认可“经济人”假设边界的前提下,要充分考虑公务人员“经济人”政策的负面作用,严格制定健全的政策规范,依法行政,明确约束公务人员的行为,防止负面行为产生,促进公务人员更好地实现利己和利他行为的高度融合,增加社会公共利益。三是公共行政逐渐引人市场机制,减少公务人员“经济人”负面行为发生的几率,缩小政府直接管制范围。现代公共行政包括授益性行政(如社会福利、低保、行政救助、社会保险等行政活动)和服务性行政(如水电、通讯、交通、文化、教育、卫生等行政活动),授益性行政服务由政府相关部门直接提供,服务性行政服务可以引入商业化管理方法和市场机制,缩小政府直接管理范围,消除公务人员寻租的滋生温床,推进“无限政府”走向“有限政府”,最后实现“有效政府”。
(五)把握斯密“经济人”假设边界,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斯密“经济人”假设边界中,利己与利他一致,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紧密相联,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涵是参与经济活动的经济主体应该实现“双赢”或“多赢”的目标,相互交往的各方,都应获得相应利益,各方的利益都能够得到保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过程中,我国原有的利益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调整和重组,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和日益多样化的利益诉求,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潜在隐患。因此,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和谐相处的人际环境。建立起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形成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要高度重视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关心生活比较困难的群众,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目前应采取切实措施,做好失业工人的再就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低保”等工作;做好农村的扶贫工作,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尽快建立健全社会协调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

经济人的假设,起源于享受主义哲学和英国经济学业家亚当·斯密的关于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那么你对经济人假设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关于什么是经济人假设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经济人假设的解释
  经济人就是以完全追求物质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付出,获得最大限度的收获,并为此可不择手段。 "经济人"意思为理性经济人,也可称"实利人"。这是古典管理理论对人的看法,即把人当作"经济动物"来看待,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目的只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1、经济人假设是指每个人都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2、经济人假设是指追求自身利益或效用的最大化,它是个体行为的基本动机.理性选择假设是指个人在选定目标后对达成目标的各种行动方案根据成本和收益作出选择

  3、所谓经济人假设是指作为个体,无论处于什么地位,其人的本质是一致的,即以追求个人利益,满足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动机

  4、经济人假设是指:当一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面临若干不同的选择机会时,他总是倾向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经济利益的那种机会,即总是追求最大的利益

  5、经济人假设又称为X理论,X理论认为人类本性懒惰,厌恶工作,尽可能逃避,唯一的激励办法就是以经济报酬来激励生产,只要增加金钱奖励,便能取得更高的产量

新制度经济学问题,大侠解答

1.新制度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的假设有何修正和拓展?n2.交易费用有哪些性质?n3.新制度经济学与旧制度经济学的关系?
  1.(1)人类行为动机是双重的,一方面人们追求财富最大化,另一方面,人们又追求非财富最大化。(人们往往在财富与非财富之间进行权衡,寻找均衡点,实现非财富价值不能总以牺牲个人财富为代价。)  
  (2)人与环境的关系,即有限理性。(人不能对稀缺的世界作出正确的反映)。   原因:   一方面,环境复杂,参与者众多,信息不完全,不确定性因素多,行业太多,分工太细。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够,信息太多和太少一样不理想。如到书店买书,考试划范围等,信息太多反而累人,关键是要有用的信息。   “信息悖论”:信息搜寻不可能达到最佳状态,因为在搜寻之前不可能知道信息价值。   信息不仅是不完全的,还是不对称的。又分两种情况: 一是事前不对称 ,如买房、看电影等。二是事后不对称 ,如保险公司与投保人的关系,医生和病人的关系,许多买卖关系等 。又如:二手车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网上销售、国有企业亏损等。   另一方面人对环境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无所不知。   
  (3)人的机会主义倾向:即人具有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为自己谋求更大利益的行为倾向。   人的机会主义的二重性 :   与冒险、寻找机遇、创新联系,对立面是保持现状;把成本、费用转嫁给他人,损人利己。
  2. 交易成本的本质其实就是与交易有关的制度的运行成本。这种成本应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制度运行的必要交易成本,另一部分是制度中存在的应予以消除的非必要交易成本。前者是制度存在的必要条件之一,后者则是制度演进的空间维度。
  3.(1)定义:老制度学派指以凡勃伦、康芒斯、米歇尔等为代表的美国旧制度经济学(OIE)。新制度学派一般指以科斯、威廉姆森、诺思、张五常等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NIE),主要包括产权经济学、交易费用经济学、新经济史以及契约经济学等分支,更广义的新制度经济学还包括奥地利学派和演化制度学派。

  (2)相同点:都以制度为主要分析对象,都认为“制度是重要的”,都对新古典经济学忽略制度的非中性以及过分的形式化表示不满。

  (3)不同点:OIE和NIE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i)OIE几乎完全忽略形式化,反对使用数学建模,并且没有系统的理论,更多的是对制度的历史性和材料性描述;NIE吸取了新古典的一些分析方法,比如理性人、最大化和边际替代等,并且有自己系统的理论和假设检验。(ii)OIE更强调方法论的整体主义,强调社会制度对个人行为的影响,这点在凡勃伦和米歇尔的著作中表现得非常明显;NIE更强调方法论的个体主义,这点与新古典经济学是一致的。(iii)对待理性主义的态度不同。OIE始终把批评理性最大化行为假设作为其主要任务,更强调规范、习俗、文化的作用;NIE一方面部分接受新古典的技术方法,但是另一方面又对其有所排斥,比如以威廉姆森为代表的交易费用经济学就拒绝完全理性的假设。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倒是有所耳闻:由于佛朗哥政权以前与德意等国的关系,二战后西班牙受到空前的孤立,西班牙加入联合国的要求多次被拒绝,法西边界被关闭,西班牙也被排除在欧洲战后重建计划之外,这个应该不是佛朗哥想拒绝的吧。由于西班牙资源(如石油)缺乏,经济闭关自守,因此造成物质匮乏,不得不实行配给制。冷战的开始给佛朗哥政权带来了新生,1950年西班牙与联合国建立外交关系,1953年西班牙与美国签订军事互助条约,西班牙被孤立的情况有所缓和,1955年西班牙加入联合国。最重要的是,美国并不希望西班牙崛起,因为他要加强对国家的近邻,视为自己自留地的南美洲的控制,而南美洲以前几乎都是西班牙的殖民地(除了巴西),受西班牙文化影响太深了,为美国所深深顾忌。
1. 存在交易成本,市场机制不是无成本的。
2. 在交换过程中产生的,一个人的社会不存在交易费用。
3. 分析方法,视角不同。制度经济学研究制度对经济行为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经济发展对制度变迁的影响。新制度经济学引入了交易成本的概念,自科斯的《企业的性质》一文开启。(可参考维基百科词条)。
文章标题: 新古典经济学相比于契约经济与契约科学而言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那为何它在现代经济体系中依旧存在强大优势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duhougan/183408.html
文章标签:契约  经济  它在  不足之处  经济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