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10-23 08:42:28 | 作者:小惜惜笑嘻嘻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2次
这篇读后感很早就写好了,最近看到知乎上有伙伴在看《乌合之众》的读书笔记,就把这篇读后感也放上来啦~
《乌合之众》这本书的英文名是the crowd。the crowd,直译即群体。“乌合之众”的原意是临时聚合的一群乌鸦,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作者在书中认为群体就是乌合之众,颠覆了很多我们关于群体的观念(比如少数服从多数、主张民主等群体优势),卸掉了群体中的个人手中所握的群体挡箭牌。
群体是无名氏
我们会问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是该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还是最平常的一面,抑或是最差的一面给大家。从这样的问题中可以看出,当有除了自己之外的其他人时,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可能很多人都会感觉在群体中自己的表现和自己在独处时不太一样。在独处时自己意识清醒(相对清醒),在群体时有时候会说出一些不太恰当的话(事后回想起来会觉得这话说的不对)。勒庞指出这是意识和无意识,我们每个人的行动大多数都是被无意识所支配,在群体中的时候更容易被群体所支配,且这个现象不仅仅出现在普通人身上,杰出人才也是如此,因为这是群体的普遍特征。勒庞毫不客气的说:群体累加在一起的只有愚蠢而不是天生的智慧。所以个人在组成群体之后,他们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干扰,也极易轻信别人。在群体中,他们不需要负责,因为群体是个无名氏。这使我联想到小时候干的一些“坏事”,总是不愿意自己一个人去,要拉着几个人一起去,因为这样的话我们就是一个“犯罪团体”,我不是一个人,我在一个群体里面,就好像受到了保障一样,因为群体是我的“免罪金牌”。并且在群体中常常会因为暗示而做出一些一个人不会做的举动,群体给了他们莫名的自信和鼓励。在勒庞看来,群体中的个人不再是他自己,是一个不再受自己意志支配的“玩偶”。虽然说群体会做出一些显得智力非常低下的活动,但是也不得不说群体在很多时候也会表现出非凡的英雄主义,这种英雄主义在合适的环境中是好的,但某些情况下却是帮倒忙的。
用形象来思维
前几天听了一个关于佛学的讲座,讲师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说到: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但是在群体中,大家是用形象来思维的,不管是听别人说的、或者自己模糊看到的都会在脑中产生一个形象,并且觉得这就是对的,然后在这件事的传播过程中加以渲染和夸大,就变成了一个奇迹。很可能一开始仅是一件被编造出来的事情至最后变成大家似乎都看到且十分确信的事情。很多中国的农民起义用到“神”这个角色有类似的特点,它人为的设计变成一个人人供认不讳的事实。“这不是骗术本身的神奇,而是外行目击者所提供的报告的极端虚弱。”这就很好地说明了群体通过幻觉来思维,并且依托群体易受影响的特性,可以迅速的传播出去。很多时候在不是很清楚的情况下,我们会通过想象来完成那不清楚的部分(这也是心理学感觉概念的一大特征),而这些想象来源于自己原有的一些经验和认知,或者是出自某些私人的意图。
神话中的英雄
我们从小到大听了非常多的神话,也知道很多的英雄,这些英雄在我们心中有了一个非常高大的形象,或勇敢,或正义,或爱国等等。在群体中,英雄的神话有时候会随着群体的想象力而发生改变,一般这些改变都是顺应当时的某些需要。所以极有可能我们知道的英雄不是当时的真实英雄,而打动群体的是神话中的英雄。对我们来说重要的不是英雄的真实生平,而是他所给群众带来的影响。之前看的《德语国家社会与文化》一书中说到,哈布斯堡王朝便奥地利是一个很好例证,在众多以奥匈帝国为背景的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哈布斯堡王朝被描述成政治清明、国家强大、人民生活富足及疆域辽阔的童话世界。人民习惯用一种伤感的语气去回忆那个时代,一往情深地为哈布斯堡神话添枝加叶,从而形成一幅与史实大有出入的画面。神话中的英雄或者在某段时期里大多都是正面的积极的,群体可能会把这种精神作为自己的一种信仰,崇拜英雄,渴望成为下一个英雄,这些英雄在某种程度上起着模范作用,是信仰的代名词。在战争年代,群体就有可能为了一知半解的信仰、观念,或者一些形象去英勇牺牲。如果作为一个个体,他们有可能会考虑自身的利益、所处的环境以及限制,但在群体中,他们所信奉的信仰会让他们做出大义的举动,而有些时候大义是真大义,有些时候就是“伪大义”。
群体需要上帝
勒庞写到:群体不管需要别的什么,他们首先需要一个上帝。说到上帝,我们一般会想到宗教,但我更愿意把它理解成一种信仰,暂且不去说这个信仰是什么。在群众中,需要一个神,神会赋予群众一种带有宗教偏执的情感、令他们对神生出崇拜。即便没有宗教的形式,但是其宗教的情感是存在的。当你真正的崇拜一个神,或者崇拜一件事的时候,会把自己的一切资源,发自肺腑的热情都奉献给被崇拜的事物。勒庞认为断言“群众需要宗教是十分无用的老生常谈,因为一切政治、神学或者社会信条要想在群众中扎根,都要采取宗教的形式,能够把危险的讨论排除在外的形式。而且这种思想认知是很难清除的,总会左右你很多的判断,所以群体的宗教本能是较易复活。”以现在的眼光看来,此观点也仍然存在一定的道理,即使现在很多的无神论者,但是本质并没有太多改变,信仰变了,宗教感情还存在,不会因为信仰对象的变化而导致他们在群体中行为的变化。很多时候感性总会占据理性的上风,“在同理性永恒的冲突中,失败的从来就不是感情”。
群体的教育
无论以前还是现在,我们都认为教育是百年大计,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勒庞却认为:教育既不会使人变得更道德,也不会使他幸福;它既不能改变他的本能,也不能改变他天生的热情,而且有时——只要不进行不良引导即可——害处远大于好处。我对这个观点既认可,也不认可。认可的是我相信教育的力量,好的教育确实能够为国家培养后继的人才。但是也不得不承认,个人一被放入群体,有时候教育对他们来说的确没有太大的作用,群体中的个人很有可能意识不到自己在在无意识的状态。而且勒庞还指出法国的教育体系是给孩子灌输一种信仰,即默认老师不可能犯错误,这种教育的结果可能就是贬低自我,让孩子变得无能,且还存在着大多数的人想要进入国家系统这样的现象,法国当时的学校不是为了让人为生活做准备,而是引导人们从事政府的职业。有大批的人去争取那仅有的政府岗位,必然会有人得不到岗位,就有可能会造成动乱,尤其是知识分子,想进入围城不得,在某些条件下甚至可能造反。
影响群体意见
勒庞说到了四种影响群体意见的因素:形象、词语和套话、幻觉、经验和理性。其中形象、词语和套话可以在领袖动员时通过断言、重复和传染来应用。大多时候我们体会不到词语的威力,有些时候最不明确的词语反而产生的影响最大。我会经常做这样的事,把嫉妒说成是人性,把背叛说成是人性,把胆怯也说成是人性,好像我们很了解人性。但往往是这样的词语会给听众带来不一样的感觉,在他们心中建立不一样的形象。群体领袖在说服群体时,如果使用这样词语,并且不断重复这些词语就会在群体心目中树立一种很高的地位。这些断言或套话久而久之会在群体头脑中扎根,最终被认为是真理。当人们都接受了这个真理,那么领袖就达到了他的目的,所以对待群体有时候也不需要太多的高深的理论,而是只需普通、简单,易接受的话语。而通过群众加以传播,就会对一个地区或者国家产生巨大影响,这时候,领袖不再是一个领袖,在他的身后是群体,“他”是一个军队!
这本书虽然页数不多,但读起来却很过瘾。我们都说:每个人不是一座孤岛。是的,的确是这样的,我们生活在社会中,生活在各个不同的群体中,我们意识不到自己在群体中是什么样的行为和表现,这本书为我们打开了群体的面纱,虽然有些论述以时下的眼光去看会觉得不可思议,但他对于群体的解读,对我们去了解和认识群体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解和认识群体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