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8-03 13:27:13 | 作者:estivation眠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2次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一、对乡土本色的理解
①乡土性的社会基层
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土”字在人们的印象中大多是不好的,但其实,土的基本含义是泥土,我们的民族和泥土是分不开的。并且,家乡的泥土对在外的游子来说,是十分珍贵的,“土”在我们的文化中占有相当一部分的地位。
②乡土社会的特点
作者提到:直接考农业来谋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确实,我们中国人,不管到哪儿,谋生的手段离不开种田,种田也就离不开泥土。我们国家作为农业大国,对自己那一方土地都有着深厚的情感,基层人口流动是微乎其微的,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 (定居,不流动)
作者提到: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在农业活动中,耕种活动里分工的程度很浅。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人们的关系之前,是存在孤立和隔膜的。(人与人之间的孤立和隔膜)
农业本身是没有聚集的,很多人们聚成一个村落,是出于各自的需要,或为进行小农经营,或为水利,或为安全,或为土地平等。因为自给自足,所以村落与村落直接相互独立,不需要往来。(聚村而居,村落与村落间的孤立和隔膜)
作者提到两个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生于斯,长于斯的不流动社会,塑造了熟人社会。作为熟人社会的乡土社会是礼俗社会,一切都靠民间的约定俗称。第一种社会是礼俗社会,第二种社会是法治社会。
在“土气”的乡土社会中,人们是不愿意跟亲人、朋友对簿公堂的,私了率远远大于公了率,这就是“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世界。先是对人的熟悉,其次是对生活环境的熟悉,获得经验性的知识,而并没有去追求何为真理,没有任何陌生、未知吸引他们去探索真理。
③ 乡土社会与乡土社会格格不入
作者提到:陌生人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确实,正因为这样,“土气”被赋予了贬义的色彩。
二、对文字下乡的理解
这一章主要讲到了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知识体系的差异,以及一些乡下人被称为“文盲”的因素。
作者提到: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提到一个事件。一位小姐对着苞谷田,冒充着内行,戏称今年的麦子长得真高。这种行为确实让人忍俊不禁,但背后确反映了一种现象:乡下人没去过城里,自然不熟悉城里的环境,不明白怎么坐地铁等等,但城里人到了乡下,同样也不懂乡下的狗怎么赶,所以两者之间是相互的关系,并不是只针对乡下人“土”“没见过世面”。
文中还有一处有趣的地方:乡下孩子在教室里认字认不过教授们的孩子,和教授们的孩子在田野捉蚱蜢捉不过乡下的孩子,在意义上是相同的。其实认字是一种智慧,捉蚱蜢何尝不是一种智慧呢。
作者还提到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的问题,第一是直接下乡的空间格局决定了乡下人没有文字的需要。第二是一切文化不能没有词和记忆,概念是文化得以发展的基础,记忆是有选择性的,为了当下的生活。最后还得提到,为什么乡下人不需要文字最重要的原因仍然是因为乡土社会的不流动性,一方面,乡土社会的记忆是世代重复的,因为世代重复,记忆变得多余,历史也是多余的,没有世代之间的时间之隔。另一方面,乡土社会的日常生活也是每天重复的,没有个人的今昔之隔,一辈子的活动范围基本都在自己的家乡,从出生到老死,出远门的机会是很少的。
作者提到,在那样熟悉的乡土社会里,语言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了。所以有人理解说文字源于空间和时间的阻隔,而乡土社会没有这种阻隔,这种观点是可取的。空间上来说,乡土社会是直接出门就可以社交,在自己的村落里面可活动范围较小,社交只需要语言,不需要文字;但是现代社会的社交是比较广泛的,人们通过网络可实现文字社交。时间上来说,如上面提到,乡土社会人们每天经历的生活是重复的,历史是多余的;而在现代社会,人们每天经历的生活是不一样的,可能会遇到很多新鲜的人或事,并且历史是受到重视的,也是被需要的。
三、对差序格局的理解
文中提到:很多乡下工作者反映,中国乡下佬最大的毛病就是“私”。在我的亲身经历中,确实有切身感受。各家的田亩划分得清清楚楚,还有许多地契的存在,各邻居之间,确实有乡里和睦的现象,但是,因为某家一亩三分地吵得不可开交的事件大有发生。公德心被自私心驱走,而“私”的毛病,就源于这种差序格局。
随后,作者在文中分别提到西方的社会结构和中国的社会结构。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则是双方在个人和家族的关系上,大相径庭。在西方社会,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不管是团体、还是家庭,家的范围是明确的,父母和孩子。而在中国社会,家的范围是十分模糊的,只要跟亲戚搭上边的,都可以说是一家人。并且中国社会很讲究交情,或者有人称为人情世故,这点我相信每个人都深有感触,总有人会说,要在现在的社会立足,不认识几个人怎么行,这就涉及到人际关系的问题,因亲疏远近而有差等的次序。
文中重点提到一个儒家文化中的差序格局。这是很容易说通的,儒家文化对中国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孔子讲究克己复礼,推己及人,这本就是一种差序格局的体现。儒家的思想讲究的是以自我为中心,向外递推。
四、对私人道德和礼治秩序的理解
对差序格局有一定理解之后,才又涉及到团体格局。团队格局源于部落形态,差序格局则源于乡土社会。文章提到,不同的社会结构格局,塑造了不同的道德观念。道德是社会对个人的制裁力,是一种无形的控制,让他们在安定的社会中得以生存和延续。
文中还提到西洋“团体格局”社会中的道德体系,是绝离不开他们的宗教观念的。神是团体的代表,是无私的,而耶稣则象征的是“团体构成分子”,每个人的独立和平等的人格就是如此确立的。这显然跟我们的“克己复礼”不同,从“己”推出去的两条线,一条是亲属,也就是孝与悌,另一条则是朋友,也就是忠信。并且在儒家思想中,“仁”的观念是对维系着私人道德的总和,克己复礼为仁,这里的仁,并不等于西方社会中追求普遍的爱。
这里还提到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差序格局的道德体系中,道德标准缺乏普遍性。以我的理解,也就是说,是不是“仁”,何为仁,何为不仁,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
在礼治秩序一章中,作者提到人治和法治的区别。字面上很好理解,但是要强调的是,乡土社会并不等于无政府状态。无政府状态是不需要任何外力来维持的,不治而治的状态。而乡土社会正因为有着差序格局的存在,无政府状态是不可能的,人们需要依靠政府。
文中说: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相信在很多人的理解中,“礼”是好的,孔子大推“克己复礼”并不是毫无道理。但是我们仍要清楚的认识到①礼并不带有文明、慈善的含义。②礼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也就是说,只要符合“仁”的标准下的杀人,是可以被接受的。③礼未必符合现代的道德标准。我们推崇民主、珍爱生命,是受到一定的西方价值观的影响,而这之前,暴力与否不是用来衡量合乎礼的标准。
下面就提到了礼治与法治的区别。首先从本质上来说这两者就大有不同,礼是社会公认合适的行为规范,而法是国家权力机构规定的行为规范。其次便是维持两者的力量不同,维持礼的是传统,我们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很强的;而维持法的则是国家权力机构,是具有强制性的,有形的。法律不同于道德很好区别,而道德不同于礼,则要仔细辨别。礼是一种习惯,靠个人习惯来维持,违背了礼,是自己内心觉得不适,礼是个人对传统的绝对服从。针对社会形态来说,礼治以熟悉社会为背景,而法治则以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为背景。所以,法治是符合当前中国发展的。
四、对家族、男女有别、无讼的理解
家族其实可以概述到差序格局当中,差序格局的存在对家族的影响是绝对性的。家的功能是十分强大的,生育、政治经济、宗教等,由家庭不断拓展成家族,这也导致了亲子结构的扩大和复杂化。
在乡土社会中,男女有别是个很大的话题。性别的鸿沟称为乡土社会的基本阻碍。人与人之间,性别决定了两人的关系发展,男女关系是有隔膜的。一个从形式上:男女授受不亲,从内容上:两者从小接受的教育就不一样,观念很难契合。这也导致了在乡土社会,大多数夫妻关系是不亲近的,两人很难不谋而合。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隔阂,分工明确,从一定程度上也维持了乡土社会的稳定。
作者提到的无讼也是乡土社会很鲜明的一个点,我在前文也提到过,公了率是远远低于私了率的,大家都愿意私下解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法律是有一排斥的,所以在乡下的律师并不是那么吃香。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则是乡土社会与现代司法是冲突的。乡土社会是讲究差序格局的,而现代司法则宣扬人人平等。于是,当有人觉得自己被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所伤害,对其不满,这才愿意选择现代司法。所以,在现代社会中,像将法治推行到乡土社会,是很难进行的。
五、总结
看完《乡土中国》,似乎明白了为什么乡下人和城里人之间,总是格格不入。毕竟生长大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作者费孝通在文中对乡土社会的深刻分析,让我从感受“土味”,即中国文化的起源开始,进而分析到中国的社会结构,无论是乡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都有其存在的道理的,二者间没有谁上谁下。不管是乡土社会的经验主义,还是现代社会所衍生的知识体系,都是一种智慧,文字下乡,必须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文字是现代化的工具,我们必须认清了现在的乡土社会,才能找到适合其发展的方法。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