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作文 > 文章正文

家长如何指导孩子写作文?

时间: 2021-11-20 14:31:27 | 作者:贝壳网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3次

家长如何指导孩子写作文?

孩子拿到作文题不知如何下笔怎么办?孩子作文的字数老师达不到要求怎么办?怎样让孩子学会自己修改作文?学校布置的作业孩子实在是写不出来了怎么办?

很多孩子都觉得写作文是个大难题。很多父母都看着孩子干着急。写不出、写不好,家长糟心、老师着急、孩子遭罪。

作文是什么?怎样指导孩子写作文?孩子非得学会写好写作文不可吗?

让我们从第一个问题说起。

1、写作文是什么?

这个问题太宽泛了,问不同的人当然有不同的答案。

一二年级的小朋友,觉得写作文就是看图写话;三四年级的小朋友也许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作文题目如“我的妈妈”“第一次骑自行车”“春游”等等;四五年级的小朋友可能会说,写作文,不就是码字呗,围绕主题把字数凑够再应用几个修辞手法,写几个比喻排比句……

家长们,你们的孩子学习写作文,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的要求吗?

我们总在说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作文能力可能是最能够反应一个孩子综合素质的能力。

作文是感受,是综合,是分析,是表达。

孩子们虽然日复一日往返于学校与家里的两点一线,但这两点一线里蕴含的丰富细节里又何尝不是孕育着丰富的生活?孩子们能感受路边的花,天空的云,歌唱的鸟,家里的摆设,学校的人文风气,同学之间亲密友爱,老师家长之间的爱护关怀,作文能让这些美好在孩子们心中沉淀,变成他们生命里的幸福感,责任感的源泉。

写作远不止于章法和技巧,如果仅仅把写作看成一种技法,那么它就脱离了本该有的生动和有趣,变得枯燥。

写作应该是一道光:语言所到之处,世界变得有意义。孩子们借由写作重新审视他们所处的环境,反思自己的生活,从写作开始渐渐变得成熟。家长、老师亦可以通过孩子的视角重新发现我们所忽视的世界。

2、怎样表达?

很多人觉得表达是写作课里最艰难的一个环节,孩子们的写作自然也不例外。

我们有很多种方式去应对这种局面,重要的是要抓住孩子的不同的特点。

我们经常发现,孩子们有这样的那样的新奇古怪的想法,他们和你讲起话来滔滔不绝,怎么写起作文来就变得畏畏缩缩,挤牙膏似的,几个小时也挤不出几个字呢?

作文是由思维到表达的心理过程。从思维到外部的书面表达要经过三级转换。首先从思维的“想”转化为内部的语言,然后从内部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的一个个文字。

我们要解决孩子的表达问题,就要理解孩子在哪个环节上出了问题,需要加强。

如果孩子是在从思想到内部语言这个环节上出现问题,简单来说就是孩子对于写什么、详写什么、略写什么、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等等问题感到为难。如果孩子是在从内部语言到书面语言的这个环节上出现了问题,孩子就不能很好掌握表达的句式、材料的选择、扩充、成句等等。

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小孩写作难?我们老师、家长得给孩子把好脉,看看到底难在何处!

其实所有小孩都是艺术家,他们对世界的敏感度远远大于模式化把握好每一天的大人。他们的世界里,一切都是有趣的,一切都是浑然一体又充满未知的。

有一次,我让一个学生描述他的一盏台灯,他想呀想呀说,我没有台灯。那你家还有什么灯没有?有!妹妹晚上睡觉的时候一定要开着的灯。我说,你有一盏小夜灯,对吗?嗯,那么它是什么样的呢?

学生摸着脑袋想了半天,不知道怎么表达。我让他拿起笔在黑板上画,画了一个大概的模样,然后他说,就是这样的。

我说,你要用语言告诉老师它是什么样子的。

它的上面是个正方形的灯泡,下面是一个插座,直接插到墙上的。灯泡上还有一个铁片,用来调节亮度的。这个灯本来是没有铁片的,我爸爸在灯罩上开了一个口子,把这个铁片插进去就可以调节亮度了。我爸爸超级厉害!老师,你知道我爸爸为什么能改造这个灯吗?

老师不知道,为什么呢?

因为我爸爸是搞装修的。学生自豪地说道。

这个学生平时写作文经常写不满老师规定的字数,也经常拿到作文题以后冥思苦想好久,也没有灵感。

像这个学生一样,现在的孩子接触到的形象的东西太多了:上课的时候老师用教学的课件,用直观法帮助他们理解概念;走在路上,大把大把的广告都是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回到家经常接触的也是电视电脑手机,看的是动画片、电视剧……不论是动画也好、广告也好、课件也好,都在尽可能地降低读者的阅读难度。

于是孩子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也受到了重重阻碍。他们想表达一个东西的时候往往会有种如鲠在喉的感觉。知道它是什么样,可就是表达不出来。作文是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综合运用。要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一定要注意给孩子创造一个更加纯净简洁的思维环境。

那么,什么是纯净简洁的思维环境呢?

人类历史的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的过程。在科学技术已经高度发达的今天,图书、报刊、图像、信息、设备、声音等信息已经过于饱和。这种饱和过犹不及,会成为孩子认知能力发展的一种负担。我们要尽可能地减少环境的干扰和减轻孩子的负担。

第一,要减少孩子使用电子产品、观看视频的时间。孩子可以通过影视动画来放松娱乐、开阔视野,但是一定要控制时间。

第二,帮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低年级的孩子可以以图文并茂的绘本等为主,中高年级就要多接触一些纯文的优秀作品。让孩子们在文字编织的世界里徜徉。感受文字的逻辑的序列,感受文字创造出来的丰富体验。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冰心先生的话现在看来仍然有不朽的魅力。孩子读一本书,就能和书中人物一起多一种经历。这对于他的成长道路来说,无疑是非常有帮助的。孩子们通过抽象的文字去发现概念,了解字词句背后的含义也在潜移默化中增进他们遣词谋篇的能力,帮助孩子养成阅读写作的习惯。一边看书,一边思考,孩子会更成熟,更聪明,更加擅长表达。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阅读还是写作,家长要给他们安静的环境,尽可能屏除掉其他的打扰。

第三,要引导孩子去分享,让孩子和你分享他看过的书,让他给你讲讲他读了些什么,觉得哪里有趣,哪里无聊。或者和孩子共读一本书,然后和孩子一起讨论书里的情节或其他的细节。

当然,家长和老师要尽可能地言传身教,尽量在孩子面前少用手机。如果孩子们在阅读或是写作业,你却在旁边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或者玩着游戏,孩子心里肯定会愤愤不平,即使在阅读或者写作,也不能一心一意。

3、写作怎么指导?

家长不能代替老师的职责,但也不能将全部的教育责任都推给老师。家长给孩子创造注重表达沟通的家庭氛围,引导孩子思考和表达对孩子的成长起到的作用。绝不亚于学校教育。

引导小朋友形成写作的能力,不能简单交给学校就完事。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一个班级少说有三四十人,多的有六七十人,老师的讲课节奏不能兼顾到每个学生是肯定的。但作文又是件最个性化的事情,家长怎么指导孩子们写作文呢?

首先,要了解小学阶段孩子作文训练的一个序列,也就是说他在哪个阶段需要掌握哪些能力。

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这个序列——

低年级(1-2):想象性写话和童话体写作(着重句子训练);中年级(3-4):观察习作(素描)、静物、小动物、景物、建筑物;人物动作、对话、外貌以及事情的发生变化(着重构段的训练);高年级(5-6):实用型写作、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以及读书笔记(着重谋篇的训练)。

第一,鼓励孩子在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外去多下笔。

写日记、写随笔、什么形式都可以。甚至是不加思考的去写,让日常生活在你脑海里的积累源源不断地流淌下去,这种训练不要求谋篇布局,不强求章法结构,只是需要他写下去,找到写文章的感觉,借由拿笔的契机去思考,培养思考的能力。先不要用模式化去限制孩子的创作。记流水账有记流水账的好处,图画作文有图画作文的妙处。家长们要做的第一要紧的事情是保持住孩子们表达的兴趣和乐趣。只要源源不断地去写,总有一天能够慢慢找到自己的表达方式。

第二,孩子拿到作文题不知如何下笔怎么办?

小学生的特点是年龄小、知识少、阅历少,但活泼好动、精力充沛、富于幻想,乐于干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家长首先要问孩子几个问题:

这个作文题可以写什么内容?你熟悉这些内容吗?有没有你觉得特别想和大家分享的点?你打算怎样写?

如果孩子没有头绪,我们可以通过下面这些办法来帮助孩子打开思路。

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因素法,就是通过给题目添加要素缩小选材范围,选择越多,孩子越迷茫。选择的范围窄一点,孩子反而比较容易打开思路。

举个例子:当孩子拿到一个作文题——《我的妈妈》。这个作文题可写的内容太多了,这也想写,那也想写,最后反而不知怎么写好了。写出来的文章可能会重点不突出,千篇一律,没有特色。

但是如果在这个作文题目中间加上一个因素,比如,将作文题改成《我的能干妈妈》,那么可选材料的范围就小多了,文章的主题中心也就更加明确了。我们只要选取能够表现妈妈能干的事例来写就好了。

确定好具体的主题以后,我们要引导孩子列出写作提纲。提纲一般包括:作文题目、中心思想、材料的先后顺序、段落层次的内容和各部分的详略等,形式不一。

提纲是思维发展过程中的一段,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孩子在写作的过程中,随着构思不断深化,很多原来没有想到的东西会跑出来。但它只是用来帮助孩子梳理打开写作思路用的,最后的成文不必拘泥于此。

做好的破题和列提纲的工作,孩子不知道怎么写的问题就大致可以解决了。

第三,孩子作文的字数老师达不到要求怎么办?

孩子的字数达不到要求,原因大都是因为孩子不能把事情写具体。

那么,怎么才能把作文写具体呢?

首先我们来理解一组反义词:【抽象】-【具体】

我们小时候习字,妈妈会指着墙上那个大大的豁口,有木头的或者合金的框,装着玻璃或者糊着纸的地方说,这是窗户。于是我们学会了这个词——“窗户”。

这是抽象,就是把它的具体表象都抽走,只留下核心要素:所有房子上用来采光照明通风的口我们叫作窗户。而不管它是木的还是铁的、黑的还是白的、圆的还是方的。

但如今,写作文时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个“窗户”表达给别人。这两个字的传递的信息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投射到读者的脑海里的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而我们要描述的是眼前的具体的事物,我们得知道它的颜色,材质,结构,怎样的光照在它的身上,有什么样的氛围,我对着窗子,产生了什么样的情感。

我们低年级的时候学会了这些词,学会了这些概念,但我们现在得再去学会赋予这些概念具体的环境。这是个复杂的问题。我们得再把我们学过的那些词拆解,它有哪些含义,衍生出什么样的情绪和氛围,这个静物有什么意义,他在我身边和在别人的身边,它在我的笔下和它在别人的笔下,又什么不同。

把这个问题转换为更加简单可操作一点的问题。

我们可以问自己:这件事我是以什么顺序来观察的?这句话里还有什么细节是我漏掉了的吗?

中年级的学生要求能够较好地掌握构段的能力,那我们来简单回忆一下,一段话我们一般有哪几种展开的方式。

总分的顺序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先整体后部分的顺序

怎样让我们的表达的信息更加丰富?我们可以通过扩句的方式。

我们在描写人物外貌和动作的时候常常陷入模式化。

我的妈妈有一头长发。这句话可以扩句为“我的妈妈有一头乌黑油亮的长发”,进一步扩句呢?

“我的妈妈有一头乌黑油亮的黑发,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一步步启发孩子回到情境,发现那些被忽视的细节。

不断的提问,不断追问细节。

我在打篮球——我是在运球还是上篮,还是防守,还是跑位?我的手是怎样的?脚是怎样的?神情是怎样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

通过发现句子里的空隙,发现我们忽视了的细节。

第四,怎样让孩子学会自己修改作文?

很多人都说,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杜甫说“新诗改罢自长吟”,白居易说“好句时时改”。但是有些家长就说了,话是这么说没错,可孩子把作文写出来已经实属不易,怎么还敢指望他们主动修改呢?

这里分享一个一个实用的办法——让孩子自己编写作品集,或者让他和同学好友一起编创《作文报》之类的刊物。

孩子自己编写作品集,自己画插图,排版,手抄或者使用电脑都可以,家长则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帮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修改反思自己曾经写过的作文,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综合实践的能力,最后产生的作品集可以给他们带来成就感,激励他们对作文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和同学一起编报,可以在互相修改作文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修改作文的能力,也能锻炼团队协作的能力。

那么,文章要修改些什么呢?

一、错字、病句、标点等;二、不能充实主题,纯粹是为了凑字数的;三、缺少情感,不够准确、精炼的语言;四、谋篇布局上不够流畅或者平淡无奇。

家长可以从以上这些角度来发现孩子的作文还有哪些可以提高的地方。

第五,学校布置的作业孩子实在是写不出来了(写不好)怎么办?

首先,一定要保护孩子写作的兴趣,实在写不出或者写不好,不要硬逼。我原来有个学生,很有灵气,但是比较调皮捣蛋。有一次,他的作文没有写好,被妈妈罚重写,又没写好继续重写,这样反反复复竟然重写了二十多次。于是这个二年级的小朋友就变得极其抵触作文,骨子里讨厌写作文。我后来花了很长的时间才帮助她重新找回对作文的兴趣。

那碰到孩子实在不会写或者写不好的作文,家长怎么办呢?有些家长心里着急,恨不得手把手帮孩子写好,或者直接让孩子直接“听写”作文。这些方式都是不可取的。

我有一个做编辑的朋友这样教他的孩子:鼓励他搜集2-3篇有感觉的文章,然后编辑成一篇源于原作但是又高于原作的作文。这样一来既可以完成任务,又能增长孩子的编辑能力。有时候,小孩看了几篇范文,自己的思路也打开了,也就能写好了。

不过这是一颗“速效救心丸”,不可常用。要想实打实地提高作文能力,还是得踏踏实实地进行系统的学习和训练。自己动笔方能解作文之味。

最后的话:

试想我们还是一个每天往返于学校、家里和辅导班的孩子。

每一天的生活都被灌输填满。我们一直在接受。

早上朗读,上课听讲,回家写作业……

这些都是以接受为主的活动。

而写作,是把自己找出来。

我不再是生活的群众演员,而是生活的导演。

我的故事的起承转合,全由自己的笔来掌握。

我高兴的,难过的心情,我的纸永远沉静地倾听我的倾诉。

学会写作,我们就多了一个永恒的朋友!

————湖南教育出版社贝壳网彩虹老师

文章标题: 家长如何指导孩子写作文?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zuowen/12887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