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6-15 08:28:48 | 作者:你的学姐二丫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1次
1、作为一个科学家来说,我的成功……最主要的是:爱科学在长期思索任何问题上的无限耐心,在观察和搜集事实上的勤勉,相当的发明能力和常识。——达尔文
2、真正的科学精神,是要从正确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发展出来的。真正的科学成果,是要经得起事实考验的。有了这样双重的保障,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做,不会自掘妄自尊大的陷阱。——李四光
3、科学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而真正的科学家的任务就是丰富这个令人类都能受益的知识宝库。——科尔莫戈罗夫
4、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假定你们每个人有两次生命,这对你们说来也还是不够的。——巴甫洛夫
5、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爱因斯坦
6、科学要求一切人不是别有用心而心甘情愿地献出一切,以便领受冷静的知识的沉甸甸的十字勋章这个奖赏。——赫尔岑
7、青年的敏感和独创精神,一经与成熟的科学家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相结合,就能相得益彰。——贝弗里奇
8、科学总是革命的、非正统的;这是它的本性;只有科学在睡大觉时才不如此。——萨尔顿
9、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肃地说,想像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爱因斯坦
10、独立思考能力,对于从事科学研究或其他任何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在历史上,任何科学上的重大发明创造,都是由于发明者充分发挥了这种独创精神。——华罗庚
I-国产盾构机惊艳亮相,“基建狂魔又上新”
9月27日,“京华号”超大直径盾构机在长沙下线,这台盾构机整机长150米,总重量4300吨,最大开挖直径达16.07米。这是我国迄今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它出厂后将参与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建设。有趣的是,在“涂装”方面,“京华号”有浓厚的北京地域文化特色。其刀头涂装红色京剧脸谱,代表忠勇义烈。不少网友一看,直呼这脸谱“绝了”!由于制造难度太大,盾构机市场一直都被德国、美国和日本三个制造大国长期霸占。 发达国家垄断着技术和市场,购买者没有任何议价权,“花钱还要看脸色”。彼时的中国也不例外。1997年,我国在修建西康铁路秦岭隧道时,从德国维尔特公司引进了第一台隧道掘进设备,花费了数亿元。那可是1990年代的几个亿, 人家态度就那样:爱买买,不买拉倒。2001年,外方提出,要把一台旧的盾构机按照新盾构的价格出售,并且对配件进行加价100%。 在他们看来,中国人自己造不来,条件再苛刻也会接受。几代中国人在心里较劲:“以后一定要用上我们自己制造的设备。”再难、再苦,也要把我们机器造出来!从设计图纸起步,在毫无经验的背景下,中国开始摸索自己的盾构机。 真·从零开始。2008年,我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盾构机成功下线。2021年,当年的“老大哥”德国维尔特公司已经被中铁装备收购。如今,国产盾构机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和市场垄断,拉低了同类产品价格的40%。国产盾构机还在不少领域做到了顶尖,创新出了:世界首台马蹄形盾构、世界最大矩形盾构、全球首台斜井双模式TBM、全球首台永磁电机驱动盾构机……被人“卡脖子”?不好意思,现在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不仅技术好,而且款式多、产量大,价格低。上天有神舟,下海有蛟龙,入地有盾构。“大国重器”既是起点,又是丰碑致敬中国建设者们!【素材解读】
【角度1】自力更生,天道酬勤:盾构机市场一直都被德国、美国和日本三个制造大国长期霸占。 从设计图纸起步,在毫无经验的背景下,中国开始摸索自己的盾构机。 真·从零开始。2008年,我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盾构机成功下线。
【角度2】科技创新,精益求精:国产盾构机还在不少领域做到了顶尖,创新出了:世界首台马蹄形盾构、世界最大矩形盾构、全球首台斜井双模式TBM、全球首台永磁电机驱动盾构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创新增分点】科技与文化有机结合:有趣的是,在“涂装”方面,“京华号”有浓厚的北京地域文化特色。其刀头涂装红色京剧脸谱,代表忠勇义烈。不少网友一看,直呼这脸谱“绝了”。
II-曾庆存:我没有登顶
即便是站在了国家科技最高领奖台,85岁高龄的曾庆存,还是那个在科学高峰面前保持谦卑、依旧不愿停下探索脚步的“攀登者”。1月10日,当这位满头银丝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缓步走上人民大会堂主席台,从国家主席习近平手中接过202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时,他和黄旭华,以及此前的屠呦呦、袁隆平、于敏等科学家一起,进入我国科技领域终身荣誉行列。那一刻,第一次听说曾庆存的人,被这个名字背后一连串的科技成果、诸多头衔以及传奇经历所惊叹——曾庆存首创了“半隐式差分法”,成功实现原始方程数值天气预报,这一工作成为数值天气预报发展的里程碑。他的一些原创性成果还被国际学者评价为“气象学理论化极重要的篇章”“构筑气象力学必不可少的学术基础”,他本人也被国际气象学界公认为“数值天气预报理论的重要奠基人”“享誉全球的大气科学家”。他的学术生涯也颇为传奇:1978年,43岁的曾庆存还是中国科学院一名助理研究员,但转眼就被破格提升为研究员。两年后,45岁的他便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学部委员之一。曾庆存亲手书写长达80万字的《数值天气预报的数学物理基础》等大部头,让他“著作等身”;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以及一项世界气象组织最高奖——国际气象组织奖等奖项,让他“荣誉等身”。如今,再到他摘下这一次的国家最高科技奖,有人说,“曾先生可算是登顶了吧!”曾庆存却不止一次地说,“还没有登顶,还没有登顶”。 “我一直在努力攀登(大气科学这座珠穆朗玛峰),但种种原因所限,我没能登上顶峰,大概只在八千六百米处,初步建立了一个营地。”他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曾庆存所走过“八千六百多米”中的每一步,都饱含着“对科学的兴趣”“对新知识的渴求”和“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回望他来时的路,尤其是他年轻时的那段经历,更能佐证这一说法。天气预报,人类最初是“凭经验”,比如古人看云识天;到了20世纪,科学家发明和应用了气象仪器来测量大气状态,气象学由此进入“科学时代”。后来,有科学家提出数值天气预报模型。这是一个全新的解决方案,其中最难的,就是原始方程的算法。上世纪50年代,很多气象领域的科学家都致力于解决这道难题。这其中,就包括曾庆存的导师——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基别尔。曾庆存至今仍记得,当他的导师将此定为他的论文题目时,所有的师兄都反对,大家都说“他不一定研究得出来”“他可能拿不到学位”。曾庆存苦读冥思,反复试验,几经失败,终于从分析大气运动规律的本质入手,想出了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分别计算不同过程的方法,一试成功,最后只用了很少的计算机机时,就把论文做完了。他提出的,正是著名的“半隐式差分法”。那时,这个20多岁的年轻人并没有想到,他作出的这个成果,后来会成为一个划时代的产物——世界上首个用原始方程直接进行实际天气预报的方法,随即用于天气预报,至今仍在沿用。1961年,曾庆存以诗明志:“温室栽培二十年,雄心初立志驱前。男儿若个真英俊,攀上珠峰踏北边。”那一年,他只有26岁。此后,曾庆存全身心投入到科研高峰的攀登之旅:踏足全新的气象卫星领域,提出“最佳信息层”和反演方法,提出人工调控自然环境的理论方法、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测和防控调度实用研究……他很清楚,科学的攀登,并非一朝一夕,也非一人努力就能完成,而需要几代科技工作者接力完成。早些年,已在科学界赫赫有名的曾庆存,每每谈及成就总说,“功劳不只是我一个人的”。曾经教过曾庆存的老师将科学的接力棒交到他的手中,而他也希望将接力棒更好地传下去。 “希望有更多能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的青年投身科研事业。”曾庆存说。眼下,他最关心的,就是我国首个专用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寰”的落地建设。这个计划2022年完成的大科学装置被形象地称为“可以为地球做CT”。“等建成了,我一定要去现场看一看。”曾庆存说。这位85岁的科学家,选择继续攀登。【素材解读】
【角度1】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即便是站在了国家科技最高领奖台,85岁高龄的曾庆存,还是那个在科学高峰面前保持谦卑、依旧不愿停下探索脚步的“攀登者”;“温室栽培二十年,雄心初立志驱前。男儿若个真英俊,攀上珠峰踏北边。”
【角度2】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希望有更多能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的青年投身科研事业”。
【创新增分点】谦卑为人,虚怀若谷:有人说,“曾先生可算是登顶了吧!”曾庆存却不止一次地说,“还没有登顶,还没有登顶”。每每谈及成就总说,“功劳不只是我一个人的”。
III-弘扬科学精神:“科学也偶像”
9月28日,“科学也偶像”科学家精神短视频征集活动颁奖仪式28日在线上举行。此次除颁出一二三等奖外,还颁出了最佳故事、最具人气、最具创新、最佳拍摄、最具传播价值和最佳神剪辑等6个单项奖。获奖作者来自科普场馆、科研院所、医院、政府部门等多种不同机构。值得一提的是,颁奖仪式的嘉宾也是大有来头,12名嘉宾中,10位是院士。一等奖的开奖嘉宾更是请到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而一等奖视频讲述的,正是“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先生的动人故事。视频主人公们,大多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名人。这些一线科研工作者,践行着“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向公众传递着他们的精神力量。通过短视频征集活动这个平台,不同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在这里展示风采,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他期待一大批有理想、有潜质、有激情、慎思考、有作为的青年英才,撑起中国科技事业的未来。二等奖《医生不是神》 视频中,医生们仿佛在开“吐槽大会”,抱怨工作辛苦和劳累。但现实里,也正是这些平凡的普通人,总在被需要时奋不顾身。从抗疫战场到平凡街巷,医者悬壶济世,用血肉之躯筑起保家卫国、护佑苍生的铜墙铁壁,展现了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二等奖《精测人生》常年在一线摸爬滚打,白芝勇不断研究测量仪器在空气湿度、阳光强度、粉尘含量、风力强弱等自然因素影响下的准确度和精准度。多年的历练,造就了白芝勇快速、准确的测量技能,成为解决现场难题的高手。 2005年夏天,精伊霍铁路北天山隧道施工至一半时,掘进控制测量连续两次数据都不一致。这相当于人的眼睛失明,汽车没有了方向盘,这可急坏了施工单位,于是请求白芝勇团队前来增援。白芝勇带人进驻现场后,很快发现了问题。原来,新疆光线太强,突然在黑暗的隧道里,光线会产生折射现象,影响测量观测目标。通过分析数据,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查,白芝勇制订了打破常规的测量计划。 按照白芝勇的计划,施工方在距隧道边墙1米左右的线路和隧道中心线上,分设边布减弱光线;同时,把进洞测量时间由白天调整到晚上。经过多次反复测量,数据终于完全吻合。创新无止境,追求测量精度永不停步。2021年,白芝勇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几年间,取得国家专利10项、科研2项、省部级论文20篇、工艺工法10项,这些创新成果在测量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提高了测量成果质量和测量效率。【素材解读】
【角度1】平凡中的伟大:视频主人公们,大多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名人。但现实里,也正是这些平凡的普通人,总在被需要时奋不顾身。
【角度2】科学精神:这些一线科研工作者,践行着“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向公众传递着他们的精神力量。
【创新增分点】创新形式,趣味传播:通过短视频征集活动这个平台,不同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在这里展示风采,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IV-王振义:韶华倾尽七十载 牡丹花开两袖清
王振义, 我国著名的血液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90多岁高龄仍在为学科建设运筹帷幄。他坚持每周四上午进行“开卷考试”——由学生们提供疑难病例,王振义用一周的时间搜索全球最新文献,并思考分析制作成PPT与大家一起探讨,寻找线索和治疗方案。他是内科血液学专家,中国血栓与止血专业的开创者之一,被誉为"癌症诱导分化之父"。他尝试运用中医原理,研制白血病药物,开创了白血病和肿瘤的诱导分化疗法,在国际上首创用国产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使得该病成为第一种可以治愈的急性白血病,为医学实践和理论创新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带领团队验证了传统中药“砒霜”与西药结合起来可以有效治疗白血病并付诸实施。他实现了将恶性细胞改造为良性细胞的白血病临床治疗新策略,树立了基础与临床结合的成功典范。获202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但对特效药从没有申请过专利。他是人们心中的大医,一心救人,对于荣誉淡然处之;他是学生心中的明灯,以身立教倾情传授,只愿为国家和人民多做点儿事。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王振义得知自己获奖后直言,十分忧愁,“为什么要颁给一个老头子呢?”王振义与发布会现场连线时表示,国家重视科学,科学对人民有益,作为获奖者他很高兴。“但另一方面我非常忧愁。我96岁了,很快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为什么这个奖不给年轻人呢?我们年轻人难道没有科学家吗?他们难道没有创新吗?”2021年至今,未来科学大奖共评选出20位获奖者,他们均是来自生命科学、物理、化学、数学、计算机等基础和应用研究领域极具成就的科学家。其中,有70后、80后,不乏年轻的科学家。他说,很多青年才俊在科学研究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包括自己此次获奖的研究,也离不开自己学生做的的工作。王振义还提到,青年人才要有积极性、创新性、专业性,刻苦耐心做科研工作。【素材解读】
【角度1】科学需要接力:自己作为受奖者非常高兴。但自己也非常忧愁,为什么这个奖给年纪大的人,比如自己已经96岁了,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了,为什么这个奖没有给到年轻的人,难道他们没有创新吗?
【角度2】重视培养年轻人:90多岁高龄仍在为学科建设运筹帷幄。他坚持每周四上午进行“开卷考试”——由学生们提供疑难病例,王振义用一周的时间搜索全球最新文献,并思考分析制作成PPT与大家一起探讨,寻找线索和治疗方案。王振义还提到,青年人才要有积极性、创新性、专业性,刻苦耐心做科研工作。
【创新增分点】淡泊名利,大公无私:他说,很多青年才俊在科学研究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包括自己此次获奖的研究,也离不开自己学生做的的工作。对特效药从没有申请过专利。
以上是学姐从各个报刊等相关材料汇编中找到的热点素材与时评内容(个别内容可能有所重复,非原创),其中很多也给出了精彩的范例(范例不仅仅只用来看哦,其中的格式建议大家背诵下来,是非常经典的文学格式,用在考试中是非常精彩的上下句,很添印象分的噢!!!
如果大家在临近高考的这几天对于新高考中语文科目的相关题型依然有什么疑惑,欢迎来私戳学姐噢~~同时也可以加入到二丫学姐的学习交流群中噢!与众多小宝贝们一起,进行互相的勉励与讨论!!!
最后,祝大家6.7早晨都能取得好成绩!!选择全对,作文超顺!!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