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散文 > 文章正文

请问,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教会一个人写五言诗

时间: 2023-07-09 10:01:3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4次

请问,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教会一个人写五言诗

五言绝句怎么写

五言绝句写作要求

篇幅固定。全篇只有四句,每句五字,总共二十字。

押韵严格。诗歌都是押韵的,五言绝句押韵的严格表现在一般只押平声韵且不能出韵,也就是说不可押仄韵且韵脚必须用同一韵中的字,不得用邻韵的字。

讲究平仄。在“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的基础上加一个音节形成“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四种基本句型。

由这四种句型按照粘对规则组合成“仄起首句不入韵”“仄起首句入韵”“平起首句不入韵”“平起首句入韵”四种基本格式。其平仄粘对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即所谓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扩展资料:

五言绝句不是唐代诗人首创的,它源于汉魏乐府古诗,风格上比较质朴古淡,崇尚自然真趣。从北周诗人庾信的一首题为“绝句”的五言诗来看,其文体形式至少是南北朝末期就已形成了。

但在唐以前如此工整的五言绝句并不多,直到了初唐以后,产生了近体诗,五言绝句才被逐步地得以完善和定型,而此前的五言诗便通称为“五言古诗”,简称“五古”。

由于受字数的限制,较之其他体制的诗歌体裁,五言绝句在创作时对其语言和表现手法就要求得更加简练、概括,创作难度就更大。张谦宜对此就以“短而味长,入妙尤难”八字加以概括,因此,五言绝句自然而然的成为盛唐诗歌中最为璀璨的明珠,是唐诗中的精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言绝句

五言绝句是绝句的一种,就是指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属于近体诗范畴。有仄起、平起二格。此体源于汉代乐府小诗,深受六朝民歌影响。到了唐代与近体律诗如孪生姐妹,并蒂双花,以其崭新的异彩出现在诗坛上。五言绝句仅二十字,便能展现出一幅幅清新的画图,传达一种种真切的意境。因小见大,以少总多,在短章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是其最大特色。 ⑴句数固定。只有四句,每句五字,总共二十字。   ⑵押韵严格。诗歌都是押韵的,有的句句押,有的隔句押,在隔句押韵上和古体诗没有本质区别,他的押韵严格表现在一般只押平声韵且不能出韵。也就是说其不可押仄韵且韵脚必须用同一韵中的字,不得用邻韵的字。   ⑶讲究平仄。在“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的基础上加一个音节形成“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的四种基本句式。   ⑷关于对仗问题。由于绝句可以看作是律诗的截取,所以对于对仗的要求也就不太严格。因律诗是一般要求颔联和颈联对仗的,对于首联和尾联是否对仗并不作明确要求,那么当把绝句看作律诗的后半截时,就是一二句要对仗,三四句不用。

简单的五言律诗

1、一去二三里
一 去 二 三 里,
烟 村 四 五 家。
亭 台 六 七 座,
八 九 十 枝 花。
2、咏 鹅
骆宾王
鹅 鹅 鹅,
曲 项 向 天 歌。
白 毛 浮 绿 水,
红 掌 拨 清 波。
3、画
(作者不详)
远 看 山 有 色,
近 听 水 无 声,
春 去 花 还 在,
人 来 鸟 不 惊。
4、画 鸡
唐 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
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
一叫千门万户开。
5、静 夜 思
李白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6、悯 农
李绅
锄 禾 日 当 午,
汗 滴 禾 下 土。
谁 知 盘 中 餐,
粒 粒 皆 辛 苦。
7、春 晓
孟浩然
春 眠 不 觉 晓,
处 处 闻 啼 鸟。
夜 来 风 雨 声,
花 落 知 多 少。
8、村 居
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9、所 见
袁 枚
牧 童 骑 黄 牛,
歌 声 振 林 樾。
意 欲 捕 鸣 蝉,
忽 然 闭 口 立。
10、小 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11、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简单的五言律诗汇总如下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怨情》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听蜀僧濬弹琴》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夜泊牛渚怀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1《风》 李峤(唐)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2《登鹳雀楼》 王之涣(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春晓》 孟浩然(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5、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山村咏怀》

宋代: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 画》

唐代: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3、《 小池》

宋代: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4、《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3五个字简单古诗大全
《山行》

唐代: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所见》

清代: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你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过香积寺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次北固山下
朝代:唐代
作者: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自创的五言诗句

1. 关于花的诗句五言自创

2. 关于路的自创五言诗句
关于花的诗句五言自创 1.写花的诗句五言
1.《梅》

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2.《入百丈涧见桃花晚开》

唐 刘长卿

百丈深涧里,过时花欲妍。

应缘地势下,遂使春风偏。

3.《出见桃花盛开》

宋 张嵲

青林拥萧寺,况乃在山阴。

出见桃花发,方知春已深。

4.《桃花》

唐 元稹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5.《早 梅》

唐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2.有关花的五言律诗
感遇十二首(其一)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 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 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 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 何求美人折?

【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遥知不足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落】 明·薛暄

檐外双梅树,庭前昨夜风。 不知何处笛,并起一声中。

【早梅】 明·通润

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 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

【题画诗册页】 清·普荷

无事不寻梅,得梅归去来。 雪深春尚浅,一半到家开。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李商隐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早梅

南朝 谢燮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江梅

唐 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早梅

唐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杂诗

唐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杂咏

唐 王维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忆梅】 唐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 王适

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咏寄人】 唐 刘禹锡

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

【梅花】 唐 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梅花】 唐 庾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雪里觅梅花】 唐 萧纲

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

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

【梅花】 宋 陈亮

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冬日杂兴】 宋 张耒

空山身欲老,徂岁腊还来。愁怯年年柳,伤心处处梅。

绿蔬挑甲短,红蜡点花开。冰雪如何有,东风日夜回。

【梅花落】 明薛暄

檐外双梅树,庭前昨夜风。不知何处笛,并起一声中。

【早梅】 明通润

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

。。

【荷花】 唐·李商隐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

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

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

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五律荷】 清·纳兰性德

鱼戏叶田田,凫飞唱采莲。

白裁肪玉瓣,红翦彩霞笺。

出浴亭亭媚,凌波步步妍。

美人怜并蒂,常绣枕函边。

【咏同心莲】 昭明太子

江南采莲处,照灼本足观。

况等连枝树,俱耀紫茎端。

同逾并根草,双异独鸣鸾。

以兹代萱草,必使愁人欢。

【奉和钱七兄曹长盆池所植】 唐·韩愈

翻翻江浦荷,而今生在此。

擢擢菰叶长,芳根复谁徙。

露涵两鲜翠,风荡相磨倚。

但取主人知,谁言盆盎是。

【越女】 唐·王昌龄

越女作桂舟,还将桂为楫。

湖上水渺漫,清江不可涉。

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

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

【咏芙蓉诗】 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3.关于荷花的古诗五言律诗
荷花五言律诗选摘如下:

御制。初秋幸西苑观荷命小船采莲

命驾临西苑,初秋向晚天,芰荷池沼满,鸥鹭夕阳边,频使移轻舫,时来献采莲,离宫阑槛外,风动碧翩翩。

唐。李峤。咏荷

新溜满澄陂,圆荷影若规,风来香气远,日落葢阴移,鱼戏排缃叶,龟浮见绿池,魏朝难接采,楚服但同披。

李商隐。荷花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瑶席乘凉设,金羇落晚过,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温庭筠。芙蓉

刺茎澹荡绿,花片参差红,吴歌秋水冷,湘庙夜云空,浓艶香露里,美人清镜中,南楼未归容,一夕练塘东。

李群玉。新荷

田田八九叶,散点绿池初,嫩碧才平水,圆阴已蔽鱼,浮萍遮不合,弱荇绕犹踈,半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
4.写花的五言绝句
春望

作者: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夜喜雨

作者: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过故人庄

作者: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关于路的自创五言诗句 1.关于路的诗句啊


蛛丝密布接城乡,重任担肩日夜忙。

送走贫穷情所系,餐风饮露志昂扬。

(二)

辟岭开山走四方,神州巨变慨而慷。

羊肠小道成高速,堑壑途通接昊苍。

三)

神州万里好河山,前进途中有险关。

通向峰巅无捷径,迎风冒雪勇登攀。

(四)

莽莽苍苍风雨程,沟沟坎坎总难平。

颠颠簸簸皆无谓,曲曲弯弯别有情。

(五)

绵绵亘亘万千条,正路条条达九霄。

莫为浮云遮望眼,阳关大道乐逍遥。
2.关于路的诗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遥瞻前方万里路,福星高照到天涯。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

四海翻腾云水路,五洲震荡风雷激。 马寅识路真疲路,蝉到吞声尚有声。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一生思破红尘路,剑藏庐轩隐迷踪。

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遥瞻前方万里路,福星高照到天涯。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

四海翻腾云水路,五洲震荡风雷激。

空庭明月闲复闲,夜长路远山复山。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
3.关于描写路的诗句
《路》——玄宝

南北东西去,茫茫万古尘。关河无尽处,风雪有行人。

险极山通蜀,平多地入秦。营营名利者,来往岂辞频。

《道》——李峤

铜驼分巩洛,剑阁低临邛。紫徼三千里,青楼十二重。

玉关尘似雪,金穴马如龙。今日中衢上,尧尊更可逢。

《修路》——陆游

雨霪道坏困泥涂,木石纷然赖里闾。但使仅堪行便足,我无长戟与高车。

《路傍曲》——陆游

大道南北出,车轮无停日。彼岂皆奇才,我独饥至夕。

《虎丘寺路 去年重》——白居易

自开山寺路,水陆往来频。银勒牵骄马,花船载丽人。芰荷生欲遍,桃李种仍新。好住湖堤上,长留一道春。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

马寅识路真疲路,蝉到吞声尚有声。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一生思破红尘路,剑藏庐轩隐迷踪。

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理想

(流沙河)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

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

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

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

理想如珍珠,一颗缀连着一颗,

贯古今,串未来,莹莹光无尽。

美丽的珍珠链,历史的脊梁骨,

古照今,今照来,先辈照子孙。

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

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

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

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着生活;

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

理想使你忘记鬓发早白;

理想使你头白仍然天真。

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

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

理想既是一种获得,

理想又是一种牺牲。

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

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

而更多的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

寂寥里的欢笑,欢笑里的酸辛。

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

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

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

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世界上总有人抛弃了理想,

理想却从来不抛弃任何人。

给罪人新生,理想是还魂的仙草;

唤浪子回头,理想是慈爱的母亲。

理想被玷污了,不必怨恨,

那是妖魔在考验你的坚贞;

理想被扒窃了,不必哭泣,

快去找回来,以后要当心!

英雄失去理想,蜕作庸人,

可厌地夸耀着当年的功勋;

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生,

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

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果;

理想抽芽,榆杨会有浓阴。

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

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4.关于"路"的诗句或名言警句.
上人生的旅途罢。

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

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鲁迅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 —— 莎士比亚 战士是永远追求光明的,他并不躺在晴空下面享受阳光,却在暗夜里燃起火炬,给人们照亮道路,使他们走向黎明。

—— 巴今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变成了路. ——高尔基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鲁迅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 大路无边,各走一边——俗语 书山有路勤为径——古诗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谚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1.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①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 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 ③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王安石) ④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扬系画船。

(范成大) ⑤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卷十七) 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 ⑦身为野老已无责,路有流民终动心。(陆游) ⑧云开巫峡千峰出,路转巴江一字流。

(吴本泰) ⑨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王维) ⑩路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韩愈) 这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五言绝句怎么写?

五言绝句怎么写
五言绝句是绝句的一种,就是指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属于近体诗范畴。有仄起、平起二格。此体源于汉代乐府小诗,深受六朝民歌影响。到了唐代与近体律诗如孪生姐妹,并蒂双花,以其崭新的异彩出现在诗坛上。五言绝句仅二十字,便能展现出一幅幅清新的画图,传达一种种真切的意境。因小见大,以少总多,在短章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是其最大特色。 ⑴句数固定。只有四句,每句五字,总共二十字。   ⑵押韵严格。诗歌都是押韵的,有的句句押,有的隔句押,在隔句押韵上和古体诗没有本质区别,他的押韵严格表现在一般只押平声韵且不能出韵。也就是说其不可押仄韵且韵脚必须用同一韵中的字,不得用邻韵的字。   ⑶讲究平仄。在“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的基础上加一个音节形成“平平--仄仄--平、仄仄--平福--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的四种基本句式。   ⑷关于对仗问题。由于绝句可以看作是律诗的截取,所以对于对仗的要求也就不太严格。因律诗是一般要求颔联和颈联对仗的,对于首联和尾联是否对仗并不作明确要求,那么当把绝句看作律诗的后半截时,就是一二句要对仗,三四句不用。
五言诗怎么写 5分
如何写五言诗?

近体诗的句子是以两句为一个单位的,每两句(一和二,三和四,依次类推)称为一联,同一联的上下句称为对句,上联的下句和下联的上句称为邻句。

近体诗的构成规则就是:对句相对,邻句相粘。

对句相对,是指一联中的上下两句的平仄刚好相反。如果上句是:   仄仄平平仄   下句就是:   平平仄仄平   同理,如果上句是:   平平平仄仄   下句就是:   仄仄仄平平

除了第一联,其它各联的上句不能押韵,必须以仄声收尾,下句一定要押韵,必须以平声收尾,所以五言近体诗的对句除了第一联,只有这两种形式。七言的与此相似。   第一联上句如果不押韵,跟其它各联并无差别,如果上、下两句都要押韵,都要以平声收尾,这第一联就没法完全相对,只能做到头对尾不对,其形式也不外两种:   平起: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起: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再来看看邻句相粘。相粘的意思本来是相同,但是由于是用以仄声结尾的奇数句来粘以平声结尾的偶数句,就只能做到头粘尾不粘。例如,上一联是: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下一联的上句要跟上一联的下句相粘,也必须以平声开头,但又必须以仄声收尾,就成了: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为什么邻句必须相粘呢?

原因很简单,是为了变化句型,不单调。如果对句相对,邻句也相对,就成了: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第一、第二联完全相同。在唐以前的所谓齐梁体律诗,就是只讲相对,不知相粘,从头到尾,就只是两种句型不断地重复。唐以后,既讲对句相对,又讲邻句相粘,在一首绝句里面就不会有重复的句型了。

根据粘对规则,我们就可以推导出五言绝句的四种格式:

一、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二、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三、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四、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五言律诗跟这相似,只不过根据粘对的原则再加上四句而已。

比如仄起首句押韵的五言律诗是: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根据粘对规律,还可以十句、十二句……无限地加上去,而成为排律。

粘对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基本上也是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也就是说,要检查一首近体诗是否遵循粘对,一般看其偶数字和最后一字即可。如果对句不对,叫失对;如果邻句不粘,叫失粘。失对和失粘都是近体诗的大忌。相比而言,失对要比失粘严重。

......>>
古诗绝句怎么写?
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四句一首,短小精萃。它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绝句一词最早在南朝的齐、梁时代就已出现。陈代徐陵的《玉台新咏》收有四首五言四句的诗,不知作者名字,题为“古绝句”。此时的绝句是指五言四句二韵的小诗,并不要求平仄和谐。绝的意思是“断绝”,古人用四句一绝的四句诗来完成一个思想概念。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才有的,要求平仄。古绝远在律诗出现以前就有了。 按格律按照诗歌格律,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才出现的,古绝远在 律诗出现以前就有了。南朝陈代的徐陵主编《玉台新咏》就有“古绝句”的名称。但这种绝句虽然押韵,而相对来说平仄(zè)较为自由,或者可以说有些诗人不愿受格律的约束。在律绝盛行以后,古绝句仍然被沿用发展下来。古绝句五言特多,而七言非常之少。所以,七言八句不是很常见。按字数按照每句的字数,绝句可分为五言绝句、六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其中以五、七言绝句居多,六言绝句很少。 律绝律绝跟律诗一样,依照律句的平仄,讲究粘对、押韵。绝句按字数分:五言绝句及七言绝句。 五绝 (1)平起式 两字压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2)仄起式 两字压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3)平起式 三字压韵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4)仄起式 三字压韵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七绝(1)仄起式 两字压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2)平起式 两字压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3)仄起式 三字压韵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4)平起式 三字压韵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五绝中除了“平平仄仄平”没有字是可平可仄(防孤平),其他句式都是第一字可平可仄。七绝中除了“仄仄平平仄仄平”的只有第一字是可平可仄(防孤平)其他句式都是第一第三字可平可仄。注:句末是平的字要押韵。跟律诗一样,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以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律绝必须依照韵书的韵部押韵。晚唐以后,首句用邻韵是容许的。律绝可以用特定的格式。律绝要避免孤平。五言“平平仄仄平”第一字用了仄声,则第三字必须是平声;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个用了仄声,则第五字必须是平声。如果用对仗,往往用在首联。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在首联用对仗的,但是,尾联用对仗,也不是少见的。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就是尾联用对仗的。首尾两联都用对仗,也就是全篇用对仗,也不是少见的。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全篇用对仗的。有人说,绝句就是截取律诗的四句,这话如果用来解释绝句的名称的来源,那是不对的,但是以平仄对仗而论,绝句确是截取律诗的四句:或截取前后二联,不用对仗;或截取中二联,全用对仗;或截取前二联,首联不用对仗;或截取后二联,尾联不用对仗。古绝古绝既然是和律绝对立的,它就是不受律诗格律束缚的。它是古体诗的一种。凡合于下面的两种情况之一的,应该认为古绝:⑴用仄韵(但这有争议,有很多学者诗人认为律绝的标准是粘对律句,与韵的平仄无关);⑵不用律句的平仄,有时还不粘、不对。当然有些古绝是两种情况都具备的。如果不用律句,只能算是古绝。五言古绝比较常见,七言古绝比较少见。古绝和律绝的界限并不十分清楚的,因为在律诗兴起以后,即使写古绝,也不能完全不......>>
绝句怎么写 100分
第一,我问你你会写古诗吗?古诗除了炼字用句之外,还讲究意境。

绝句不过是近体诗的一种,而近体诗也不过是古诗的一种,所谓近体诗,就是讲究格律押韵的诗,分为绝句和律诗。

绝句就是四句话,律诗就是八句或者以上的,八句以上的律诗又称长律或者排律——绝句和律诗合称为【格律诗】,又称【近体诗】。

无论绝句也好,律诗也罢,分【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由于你只问绝句,我就先发绝句的格律。

五言绝句

1、仄起入韵: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2、仄起不入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3、平起入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4、平起不入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七言绝句

1、仄起入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2、仄起不入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3、平起入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4、平起不入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我来解释下,凡是我用括号括起来的,表明这个字,比如(平),表明这里最好用平,但你要用仄也行,(仄),最好用仄,用平也无妨。

没用括号括起来的,表明这里的这个字必须用这个律。

后面的句子写了一个(韵)的,表明此处要押韵——你可能发现了一个规则,其实很简单,——格律诗要押韵的韵脚必定是【平声】。

像《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他就不属于【格律诗】即【近体诗】,他属于【古体诗】,另外的如【诗经】、【汉诗】(参考三曹的诗)、【骚赋】(以屈原为代表)、【乐府】(如李白《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等)、【歌行体】(如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等,都是【古体诗】——【古体诗】对格律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连韵脚都不是十分严厉,但不代表完全没有格律,比如古体诗特别流行结尾三连平,即比如一句诗7个字,可能是XXXX平平平,这又叫古风味,但古体诗又没有具体的标准,他完全是按照朗诵、音乐之美来结合出来的。

绝句不要求对仗,不同于律诗。

如果是普通的八句律诗,那么要求是中间四句,每两句都需对仗,而头尾两句不需要对仗,举例: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不需要对仗)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对仗)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对仗)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不需要对仗)

但你头尾两句要对仗也可以,比如: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此处对仗,但不需要对仗,对仗亦可)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对仗)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对仗)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此处对仗,但不需要对仗,对仗亦可)

当然,绝句你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此处对仗)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此处对仗)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此处不对仗)

但......>>
绝句怎么写?
绝句分为五言和七言。传统诗词的写作方法(一)声调 传统诗词讲究音乐性,易诵能唱,容易记忆。所以它的写法强调懂得格律,过去便有人将它称为格律诗。懂得传统诗词的格律,要先从字的声调入手。从前的四声,为平、上、去、入;今天的四声,为阴平、阳平、上、去。古人把上、去、入三声统称为仄声,故声调的问题概括起来就是分清平仄两个字。 有人研究过,认为粤方言(白话)更接近古代的语言,所以懂得说白话的人,要区分平仄声比较容易。平是平顺的意思,声音比较响亮动听,能拖长,也就是如一条平坦的路径,可以顺利的走下去。仄是倾斜的意思,属仄声类的字,声音比较拗屈难听,较短促,如人为想将它拖长,则不可能。 要正确运用此平仄声判断方法,最好是将同拼音不同调的两三个字来对比,如钟和众、期和企、花和画等,前者和后者一读白话声,便有明显的区别:前者悦耳、平柔,属平声;后者聱牙、急迫,属仄声。 习惯于区分现代新四声,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人,要知道古代的入声字已经分散到新四声中去。那么,分散到上声和去声的入声字,自是仄声;这里十分要注意的是已分散到阴平和阳平去的原入声字。如“插”字和“差”字,在现代普通话中同音,同属阴平声调,但如读起白话来,便有很大区别,又如现代普通话“衣”“一”。同音,但在古语中“一”是入声字,“衣”是平声字,是不容混淆的。所以,只懂得现代普通话而不懂得白话的人,要正确区分出传统的平仄声,必须手上有一本《词林正韵》之类的工具书不可,特别是要掌握好入声字这一类。 除了查工具书、字典或词典这一手段外,多背熟一些古代名篇,也能正确区分某些疑难字的音调,在同一句中,唐诗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也就是说,一句子中的第二、第四或第六的双数字,平仄必须按固定格式,不能混乱。如上面提到的“画”字,如果用其他方法无法判出其平仄声归属,我们的头脑中立时涌起“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这一名句,那么按照同句的平仄相间的句式,便很容易判断出它属仄声。至于,同句平仄相间的规律又该是如何呢?这是我们在下一回要谈到的主要内容。 传统诗词的写作方法 □ 符瓦 (二)句式 在律诗和绝句中采取的句式,大多是采取前为双后为单的词组组合法。如“床前/明月/光”,为2/2/1句式;“风急/天高/猿啸哀”为2/2/3句式;“凤凰台上/凤凰游”为4/3句式;“于无声处/听惊雷”为另一种类型的4/3句式。词的不同之处,是大量采用前为单后为双的词组组合法,且此种句式在不同词牌不同地方与前双后单的句式是不能混乱的。如“金风玉露一相逢”和“便胜却人间无数”两个七言连续句,前者是前双后单句式,后者是前单后双句式,为3/4句式。词中有的五言句也是这样,如辛弃疾《沁园春·灵山齐 赋》的“正惊湍直下”,为1/4句式,与“床前明月光”的句子结构截然不同。 律诗和绝句的平仄声调,一般是要“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即除结尾字的押韵规律外,逢双数的字,必须是平声和仄声错开,为此只有两种情况:仄平仄和平仄平。如“风急天高猿啸哀”的二四六位数的字,分别是急、高、啸,为仄、平、仄声;而一三五位数的字分别为风、天、猿,都是平声,却不妨碍入律,这就是“一三五不论”的意思。“于无声处听惊雷”。的二四六数字分别是无、处、惊,为平、仄、平声;而一三五数的字分别为“于、声、听”,为平平仄声。一般情况下,单数位的字是不论平仄声的,但应力争避免“三平脚”或“三仄脚”,也就是说,不要末尾的三个字都是平声或都是仄声。所以五言字的第三位和七言诗的第五位的字,有时就需要讲究一下。此外,犯“孤平”即同一句诗除韵脚外,只出现一个平声字,也是诗家之忌,但此......>>
五言绝句咏物诗怎么写
王安石的< >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专家怎样写好五言绝句?
亲,你的问题已回答。如果满意请给好评,如果不满意请你后续说出具体的情况,我将尽己之能帮助你。你的好评是对我最大的支持,祝你生活愉快&-&五言绝句的四种格式:

一、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二、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三、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四、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五言律诗跟这相似,只不过根据粘对的原则再加上四句而已。比如仄起首句

押韵的五言律诗是: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五言绝句100首
五言绝句

1.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

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4.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5.《鹿柴》

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6.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7.送崔九

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8.终南望余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9.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0.

怨情

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溼,不知心恨谁?

11.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2.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3.

送灵澈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14.弹琴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15.

送上人

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16.

秋夜寄邱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17.

听筝

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18.

新嫁娘

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19.玉台体

权德舆

昨夜裙带解,今朝〔虫喜〕子飞。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20.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1.行宫

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22.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23.

何满子

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24.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5.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6.渡汉江

李频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27.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28.哥舒歌

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李白的

29.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30.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31.对雪献从兄虞城宰

昨夜梁园里。

弟寒兄不知。

庭前看玉树。

肠断忆连枝。

32.口号 (一作口号留别金陵诸公 )

食出野田美。

酒临远水倾。

东流若未尽。

应见别离情。

33.别东林寺僧

东林送客处。

月出白猿啼。

笑别庐山远。

何烦过虎溪。

杜甫的

34.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
绝句怎么写。(五言诗)
中秋月儿圆

思念梦里见

归来乐天伦

菊香喜开颜

这是一首标准的五言绝句

用3尺宣纸写五言古诗,怎么叠格子?

步骤如下:

1、先把纸对裁成三尺,如下图:

2、把纸对折,如下图:

3、再对折,如下图:

4、再对折,如下图:

5、留一方格位折,如下图:

6、再折留边框,如下图:

7、折后为3乘11格,打开就可以开始写五言古诗,如下图:

扩展资料

折法记号小知识:

谷折(凹折,Valley fold):折痕呈山谷状凹陷折叠,在图中用短虚线表示。

山折(凸折,Mountain fold):抓痕呈山峰状向外突出,在图中用长短相间的虚线表示。

折出折痕并打开:分为山折并留下折痕与谷折并留下折痕。

卷折:向同一方向反复折。

层折:交替进行谷折和山折。

中折:按峰线折出折痕;拇指插入底部,食指放在上部;下压食指,使之与折痕重合并凹进去;与折痕重合用力折。

盖折:按峰线折出折痕;把拇指放在顶点,用食指和中指用力压;如盖子一样沿折痕向下折;用力按压折痕。

反折:按峰线折出折痕;拇指插入底部,食指放在上部,沿峰线向下折;再沿峰线向下做中折,使之凹下去;用力压折痕。

翻里作面:上下不变,照原样翻过来。

打开:在箭头的地方打开、压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折纸

常用三尺宣纸裁法(CM)。

三尺全开:100×55。

大三尺:100×70(标准三尺长度不变,宽度为二尺)。

三尺加长:136×50 。

三尺横批:100×55(标准三尺) 。

三尺单条(立轴):100×27(标准三尺长度不变,宽度1/2) 。

三尺对联:100×27(标准三尺长度不变,宽度1/2) 。

三尺斗方:50×55(标准三尺宣纸长度1/2,宽度不变,又叫三尺对开、三尺开二) 

三尺对裁方法如下:         

1、对折

2、再对折

3、再对折

4、留一方格位折

5、  再折留边框

6、再折中线和对角线成米字格

7、再折中线和对角线成米字格,然后就成功了。

1、首先选择一张正方形折纸,放正后,从正方形下面的边向上折,折痕在宽度的三分之一处。

2、把正方形折纸上面的边向下折,正好会和下面对齐,然后用手掌心将折好的长方形压平整。

3、把折好的长方形的左端向右端折过去,两端要重合,这样就相当于把长方形缩小了一半。

4、把缩小一半的长方形左端向右折,折痕在这个长方形的三分之一处,然后用手掌心将其压平整。

5、把右端向左端折过去,正好与左边重合,这时的折纸形状变得更小了,一定要压的平整。

6、最后将折好的最小的形状慢慢展开,动作要轻一些,以防撕坏折纸。打开后就出现了24个同等大小的格子了。

所需材料:宣纸、小刀。

1、首先,用刀轻轻的把纸对裁成三尺。

2、然后,把剪好的宣纸对折一下。

3、将宣纸再对折一次。

4、对折好后,再纸对折。

5、然后,留出来以一格的位置,再折。

6、再折留边框。

7、最后,把折好的宣纸摊开,这就完成了。

1、四边先折出4cm的留边;
2、竖行12cm一行,折3行,还剩6cm的半行,用于落款;
3、每行平均折成8个格。五言绝句20个字,写两行半
文章标题: 请问,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教会一个人写五言诗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sanwen/174630.html
文章标签:最简单  如何用  教会  请问  方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