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散文 > 文章正文

现在可不可以用听觉韵来写诗

时间: 2021-12-31 16:00:12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5次

现在可不可以用听觉韵来写诗

现代写古诗词最好用什么韵来写?

写诗填词时,常常烦恼守韵的问题,尤其是今韵,古韵,平水韵,词林正韵,太多的选择让人无从下手,各位有好的意见和建议不妨提一提。多谢。
平水韵是传统,但今人还要去背诵过去的韵脚,与当下的普通话语调不同,在小圈子内可以,更广的范围上传播是难以引起公众共鸣的。

建议中华新韵,基本以现在的语调为准,某些约定俗成的尊重了历史和传统。

如何写诗啊!!!急

求写诗的方法,(如夸张)要求举例子,具体一点
我们知道,诗歌是一种非功利性的、表现人类心灵世界的、富有创造性的文学样式,它是一切文学样式的发端,一切纯文学中都有诗的特质。诗较其它文学要严谨、纯粹、精微得多。所以,让学生了解和丰富文学艺术,培养他们纯正的文学趣味,学习、鉴赏诗歌确实是登堂入室的最佳起点。因此,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诗歌鉴赏是一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精神活动,它的途径和方法较多,这也是诗歌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着重以明确诗歌欣赏思路为前提,指导诗歌鉴赏方法为基点,来启发学生悟性和灵性,使他们渐入诗的佳境,渐入艺术的殿堂,从而达到提高对文学艺术作品鉴赏的水平和能力。换句话说,诗歌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分析诗人怎样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精炼的语言描写形象,创造意境,表达主题。(可以说,诗歌鉴赏是诗歌写作的必要准备阶段,是决定诗歌创作水平高低的关键所在。)

在教学中,诵读是诗歌学习、鉴赏的切入点。反复朗读,熟读成诵是诗歌鉴赏的开始。因为诗歌本身具有形之于声的特性,较其他文学样式更宜于朗读和背诵。诗歌素有“三分诗七分读”之说。朗读能使眼到、口到、耳到、心到,使静止的诗活动起来,变成听得清、看得到的形象画面,能将我们很快地带入诗的意境,去领略那摇荡心灵的思想美、图画美和音乐美。因此,在课堂上,激发学生诵读的热情,指导朗读的技巧,通过诵读体会诗歌音乐美的特点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在诵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主要指导学生抓住诗人感情变化这条线索,注意语气的轻重,语速的缓急,以抑扬顿挫之声调读出声情并茂之效果。让学生在诵读中,仔细品味诗歌的语句层次、内容和韵味,直至进入诗歌所创造的那个色彩鲜明、线条清晰又显飘逸迷茫的意境当中,理解诗人的那种“哀而不伤”的离情别绪。(可以说,诗歌诵读在韵律方面对诗歌写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诗歌鉴赏的第二个环节是,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像的翅膀,再现作者在诗中创造的生动鲜明的意象,体味诗歌的意境美。诗歌这一文学样式的重要特点就是形象鲜明,情感浓烈,情景交融。阅读时只有展开想象,借助联想,才会身临其境,与作品产生共鸣。只有当欣赏者通过艺术形象感悟到的思想性与诗人在作品中表现出的思想性一致时,我们的审美感知才能进而达到审美享受。这一环节是诗歌鉴赏的难点所在。那么这一环节体现在教学上,就是需要教者引导学生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感情脉络,与诗人发生感情交流。教师要把原诗的意境和再现意境,以饱满的感情,用准确而又生动的语言讲给学生,使之受到感染、熏陶,以唤起学生思维活动,在他们心中呈现出一幅幅情景交融的图画来。例如在学习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时,就要从诗人选择的一系列富有表现力的鲜明物象中,如“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及“淤滩上的驳船”,指导学生回溯祖国数百年来贫困落后的历史事实和种种沉重的负担,进而理解诗人对经过重大创伤的祖国的深沉忧虑和至诚体贴。在我看来,作为语文教师,不一定要有诗人的气质和灵感,但教诗歌必须有丰富的情感,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指导他们捕捉意境中闪光的东西,引领他们进入诗的意境氛围之中。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促发诗歌写作热情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学习讲究致用。学习、鉴赏诗歌只停留在欣赏的层面还不够,还要自行创作,就是要让学生把自己心中的诗写出来,过渡到诗歌创作的层面上来。

上面的两个环节既是诗歌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诗歌写作的前提准备。此时,教师鼓励写诗是一个关键,教师的鼓励能激发起学生创作的欲望。因为,高中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思想活跃,感情丰富,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与成熟阶段,再加上日渐丰富的生活经历,有着广泛的写作题材。所以,在学生学习诗歌热情高涨的时候,我便及时把创作诗歌的要求提了出来。按照要求,一部分同学写出了一些内容丰富,感情真挚,意象鲜明的诗歌。我便把其中的精品读给全体学生听,并打印出来粘贴在班级的墙壁上。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变成铅字印刷出来,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心情。这更加激起了他们写作的热情。这时,学校的语文学习报便成了学生诗歌创作的摇篮。它不仅仅是发表学生作品的园地,同时还是学生诗歌创作的交流所,在学生诗歌创作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主导作用。

在诗歌创作的同时,01级4班一些对文学兴趣浓厚的学生还自发组织了文学社团--天海文学社。这一举动非常难得,它既符合语文教学大纲关于“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语文动手和实践能力”的要求,还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应有的文学素养,真可谓一举双得。学生成立文学社的这一举动,引起学校教科研主任的极大兴趣。按照领导要求,作为语文教师的我,对他们的做法给以肯定,并按照语文大纲精神,向他们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鼓励他们创作出一些积极向上的作品以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并以诗的形式对天海文学社的成立表示祝贺:长天放飞乐自由,学海泛舟苦亦求。舞文弄墨数吾辈,不学无术非尔流。此社确立启来者,彼成先帅走前头。独立一团在今日,叫好声中看泪眸对他们成立文学社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注:每句第二个字连起来是一句话:天海文学社成立好。)

鼓励是诗歌创作热情的起点,那么,根据教学计划,适当布置一些诗歌写作方面的作业,则是诗歌创作热情的延伸。在教完宋词部分之后,为加强对词这一特殊诗歌体裁所学的重点知识的理解,便让学生用学过的词牌,选取生活中的材料,按照词格,进行填词方面的练习。学生积极响应,纷纷填词,又创作出一些较好的作品。经过选取,辑录成篇,利用语文学习报出版了一期班级诗词专刊。这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又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baogong2004

毛主席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写诗的前提非常简单,那就是认真!

什么样的诗是好诗呢?读得舒服,能给人以美感,给人以想像的诗就是好诗!然而作为作者,却不能这么简单地看待问题。作者必须要思考:为什么会读着舒服?为什么能给人以美感?为什么能给人以想像?

如绝句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首先,这首诗读着很舒服。那为什么会舒服呢?它读起来有一种音乐美。首先它是有韵脚的,这样,每读完一句,那余音带着我们感受下一句。在下一句里,同样的余音又出现了。韵是诗人心中的最强音。这样,我们一下子就能感受到诗人心中那哀伤的歌。而在句子中,它字的平仄是起伏的,使我们读过之时,有了抑扬顿挫的感觉。所以,它会读着舒服。

其次,这首诗给人以美感。那为什么会有美感呢?它的写景描述非常的到位。你看这里的景致:月亮落下去了,那夜就更幽暗了,传来了乌鸦啼叫的声音,那夜就更凄凉了,还出现了漫天的白露,更是冷得刺骨!近前,江边的枫树伴着时隐时现的渔火。真是好一幅江南秋夜的风景画啊!写景绝不可全静,因为全静就无法引发想像。王安石描述一副画也要用“人来鸟不惊”这样的动作。那么这首诗里我们发现作者不仅仅是用眼睛看的,还有用耳朵听的部分。如乌啼和钟声。我们知道霜是降在地上的,可是诗人却写霜满天,是霜里的寒气弥漫了整个天地。依靠这并非全静的描写,诗人带给了我们全方位的美感。

第三,这首诗给人以想像。我们看到作者对愁眠,是合着忧愁去睡的。但睡着了吗?没有!那寒山寺的钟声,敲打了过来。一下一下,敲打诗人似眠未眠的状态。同时,也使作者觉得这一番凄冷的景致,更加幽静了。于是我们读过诗后,不免要去想像那寒山寺的钟声,也不免要想像一下作者的愁绪。想像之中,配合着这一番景致,终于让我们体验了作者当时的内心状态。

那么我们该怎样写这样的诗呢?我们写诗,绝不可以自己觉得舒服便随便写下了,我们一定要让读者觉得舒服!当我们看到一个美妙的景致,又或是心里有了深深的感情时,我们不能只“啊!唉!”这样就结束了,要让它成为诗写出来。可是,我们的感情我们自己知道,读者不知道,他们必须通过诗才可以明白,那么诗就必须把引发这个感情的东西描述出来,让读者明白是什么样的情形下出现的感情。这样,读者就会有带入感,会很快理解作者的感情。所以一首诗绝不可以纯发感想,需要把何时何地都述出来才行!但是,如何述,怎样述,这就涉及技巧问题了。写诗有各种各样的技巧,这却是写诗的基本功。当我们下决心要写诗之时,我们必须首先磨练我们的技巧。这就像我们练武必须先扎马步一样。马步是不能够克敌制胜的,但没有了马步你学的功夫便是三脚猫,上不得大台面。每当我们扎一会儿马步就跃跃欲试新功夫的时候,严格的师父总要一巴掌打来,厉声喝道:“回去扎马步去!”学写诗也应该这样,把那步扎扎实了再去写诗!

那怎样才算扎马步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学写格律诗!

格律诗的讲究是非常严格的。学写之后,在方寸之间便能游刃有余。而且格律诗讲究平仄,可以就此锻炼你对字的音乐认识。有人说格律诗已经过时了,不应该再提倡了。不!绝不是这样!为什么我们总觉得白话诗中只有新月派诗最美,其后的诗作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原因就在于那些诗人是从格律诗走过来的,格律诗锻炼了他们的音乐感!不信你看,他们在写做格律诗的时候毫不费力!

那么我们要做诗来,就必须首先练上三百首格律诗,而且切不可因为内容而害律。因为你一定要记住,这是你训练的时期,而不是出成绩的时期!
清风良子

读读红楼梦里的香菱学诗吧,也可以去找各个高校编的写作教材,上面有的
十万军

找对人了,我就是写诗的
不过不知道你是写诗歌还是写古体诗
诗歌:其实不难写,我2分钟搞定一首
古体诗:古体诗要求韵非常严。“韵”,汉字是由声母和韵母拼成的,所用的拼音字母前者为声母,后者为韵母,韵母相同的字叫着同韵字(包括部分尾韵相同的复韵母)。通常在诗词歌赋中尾句要求是同韵字的称之为押韵。据史记讲汉字从隋代的《切韵》经《唐韵》发展到《广韵》共有206个韵,后来刘渊在《新刊韵略》里给归纳到106个韵,发展到现代演变成十三辙,十八韵。如今的十三辙十八韵是由平水韵演变而成,即一花(1)、二歌、三些(4)、四姑(5)、五衣(5)、六开(10)、七飞(11)、八高(12)、九收(13)、十天(14)、十一根(15)、十二方(16)、十三东(17)声(18)。
“声”,汉字的读音有高低变化,即声调,声调可使句子有节奏感和音乐感,古汉语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四种声调,上声、去声和入声统为仄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四声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阴平和阳平为平声,上声与去声为仄声。现代汉语将古汉语中的入声字(大约600多字)给分解了,其中百分之五十二归到阳平和阴平中,另外百分之四十八归为上声和去声中。为此古声韵与现代汉语的声韵就产生了差异,故而就将现代汉语的声韵称之为《新声韵》
初学者怎样学习写诗呢?
 
  一、捕捉和创造诗的形象 
   (一)诗用形象思维写作
   写诗要用形象思维。所谓用形象思维,首先指的是深入生活时,要对生活进行形象地感受,形象地体验生活、观察生活、 分析生活。
   进行形象思维,要在形象感受的基础上,善于进行形象的捕捉。艾青指出:“形象思维的活动,在于使一切难以捕捉的东西,一切飘忽的东西固定起来,鲜明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像印子打在纸上那样地清楚。”因此他说:“写诗的人常常为表达一个观念而寻找形象。”能捕捉到新颖的形象,也就有了写诗的素材。那么怎样才能捕捉到形象呢?这就要靠灵感。马雅可夫斯基举过一个捕捉形象的例子:大约在1913年,他从萨拉托夫回到莫斯科。为了对一个在火车上同路的女人表示他对她完全没有邪念,诗人就说道:“我不是男人,而是穿着裤子的云”。说了这句话之后,他立即考虑到这话可以入诗——但他又担心这句话口头上传出去白白地滥用掉了。那怎么办呢?他十分焦急,差不多有半小时,诗人用许多问题问那少女,直到他相信自己的话已从少女的另一只耳朵飞了出去之后,他才放心。两年之后,他用了“穿裤子的云”作为一首长诗的标题。
   (二)诗是“想象的表现”雪莱:“一般来说,诗歌可以解作”想象的表现”。”布莱士列特:“诗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语言。”艾青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诗人最重要的才能就是运用想象。” 诗人的想象和科学家的想象不同。诗是一门学问,在文学的韵律方面大部分有限制,但在其他方面极端自由,并且和想象有关系。想象因为不受物质规律的束缚,可以随意把自然分开的东西联合,把联合的东西分开。这就造成了不合法的配偶和离异。诗使它触及的一切变形。安徒生在他的童话《创造》中写道:一个爱写诗的青年人,因为写不出好诗来而苦恼,于是去找巫婆。巫婆给他戴上眼镜,安上听筒,他就听到了马铃薯在唱自己家庭的历史,野李树在讲故事,而人群中,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在不停地旋转。这里说的其实是,要做一个诗人光凭常人的听觉还不够,还得有诗人变形的眼镜和听筒。所以,我们写诗,既要对生活特征观察得很精确,而同时又不缺乏把这些特征加以变化的勇气。 由于变形,诗的形象往往具有象征的意义。例如臧克家的《老马》: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它抬起头来望望前面。 
   这里写的并不仅仅是一匹可怜的老马,而主要是写三十年代北方农民忍辱负重、坚韧不拔的精神素质。“老马”是个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三)诗歌形象的创造 创造形象就是“寻找思想的客观对应物。具体方法 很多,例如:虚与实转化;人与物转化;物与物转化;内与外转化;大与小转化;远与近转 化;少与多转化;部分与整体转化;历史与现实转化;现实与未来转化等。
   需要强调的是:诗中的诗人形象和景物形象都是为表现情感、情绪、情趣服务的。诗的情感性重于形象性,离开抒情需要去胡乱堆砌形象,只能损害诗歌。
   二、巧妙地进行诗的构思
(一)诗的灵感 
构思是诗歌创作过程中一个最重要的阶段。构思是什么引起的?简单的回答是:创作的冲动——灵感的爆发。
   艾青说:“所谓灵感,无非是诗人对事物发生新的激动,突然感到的兴奋,瞬即消逝 的心灵的闪耀。所谓灵感是诗人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最愉快的邂逅。”
   对于一首诗来说,灵感是因;对于客观世界而言,灵感是果。由客观世界获得灵感,由灵感开始创作。这是诗人写诗的过程。 在“灵感”爆发之后,创作就进入具体的构思。
   (二)诗的构思
 
   诗歌构思十分重要。关于诗的构思的内容,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首先关于适合于诗的构思的内容, 我们可以马上把纯然外在的自然界事物排除在外,至少是在相对的程度上排除。诗所特有的 对象或题材不是太阳、森林、山川风景或是人的外表形状如血液、脉络、筋肉之类,而是精神方面的旨趣。诗纵然也诉诸感性观照,也进行生动鲜明的描绘,但是就连在这方面,诗也还是一种精神活动,它只为提供内心观照而工作。 什么是诗的构思方式呢?诗的构思方式是内心体验。黑格尔说:“诗既然能最深刻地表现全部丰满的精神内在意蕴,我们就应该要求诗人对他所表现的题材也有最深刻最丰富的内 心体验。”诗人必须从内心和外表两方面去认识人类生活,把广袤的世界及其纷纭万象吸收 到他的自我里去,对他们起同情共鸣,深入体验,使它们深刻化和明朗化。所以,诗人写诗虽然并不是每首诗都在写自己。但是,每首诗都由自 己去写——就是通过自己的心去写。遵循这个构思方法,在写作抒情诗时,由于抒情的真正源泉就是创作主体(诗人自己) 的内心生活,诗人应该只表现单纯的心情和感想之类,而无须就外表形状去描述具体外在情境”
   诗歌构思的过程包括以下的内容:
   (1)提炼诗情。就是从一般感受中寻觅显示一般感受的独特感受,从共同感受中寻觅表现共同感受的具体感受。
   (2)选取角度。抒发诗情应选择合适的角度。一般地讲,有两个大角度,一是直抒胸 臆,诗人直接站出来抒情,用这个角度写诗,应忌空泛,要创造出鲜明的个性化的诗人形象,否则容易直露。另一个角度是象征寄托,借物寄情,借人表意,借景写感。
   (3)布局谋篇。诗的开头、结尾怎么写,各部分之间如何组成有机的整体,需要认真考虑。这就要思索在这首诗中,我用什么把诗情串连起来一般抒情诗,总是以情绪(感情)的变化的层次来贯穿的。
   (4)锤炼语言。语言是诗的表现的最重要因素。在构思过程中极为重要,这是一个漫长而反复的过程 
   写诗应该重视诗歌构思的技巧。郭小川主张:“没有新的构思,没有新的创造,就不要 动笔”。因此,构思必须做到:新、奇、巧。总结前人的经验,有一些技法是可以借鉴的。
   如:象征构思,辐射构思,“道具”构思,借代构思,命题构思,矛盾构思,虚拟构思,反 意构思,侧面构思,对比构思,对话构思,等等
诗歌因为短小精悍,所以经常要用夸张的手法来诠释主题,比如“燕山雪花大如席”、“白发三千丈”“飞流直下三千尺”“桃花潭水深千尺”,都是夸张的手法
古体诗要求韵律平仄,现代诗要有感情

关于现在写诗的发音和用韵问题

写古诗词是的韵一定要用《诗韵》或《词韵》里的吗?现在写律诗、绝句、词,如果按照普通话的发音用韵和平仄,算是不伦不类吗?rn 另外,如果我用韵按照古代的发音,那么诗词中的每个字是不是都应该按古代的发音平仄了,而我怎么知道每个汉字古代的发音呢?而且古音好像还分上古音、中古音和近古音,那我应该按那种音来作诗呢?
我认为写古诗词最好(不是一定)用古音韵,尤其是律诗、绝句、词、对联等。
一是因为它们都有严格的诗格、词格,二是因为用古音韵更显雅致和风韵(古色古香)。

现代人中写古诗词写得最好的非毛泽东莫属了,他老人家用的大多是古音韵。
不过现在也有人提倡用现代汉语的发音作古诗词,见仁见智吧。

如果用韵按照古代(现代)的发音,那么诗词中的每个字都应该用古代(现代)的发音,如果同一首诗词中将古音和今音混用,才会显得不伦不类。

古音和今音大部分还是相同的,只有少数不同。要分清这些不同,一是参考《诗韵》、《词韵》等书,二是得多读古诗词,对照诗格、词格来区分。如果你懂南方(如湖南、湖北、四川、江西等)方言,那最好了,方言里很多汉字发音与古音相同或相近。

至于古音分上古音、中古音和近古音,它们的区别应该不大,我想是用近古音来作诗吧。
其实我们提倡按照普通话的发音用韵和平仄,这样才能体现我们现代语言的风格.诗歌重要的是意境,意境好就成功了一半了,当然也应该尽量满足格律诗的要求.
给你一个网站,你自己看看吧,古体诗词对平仄和韵律要求过于严格,我写过几首,套用它的程式,总是有很多错误,看来古人真的是很不容易,也难怪古体诗词会被现代的生活节奏所扬弃。
http://www1.hotqq.com/cgi-bin/mz/poetry/tools.asp

现代人作诗可以用今韵,那么可以不考虑平仄

你的观点是错的,大错而特错。若无最基本的押韵,就不能称之为诗,押韵是诗歌最基本的特征。至于格律诗,必须讲究固有的格式和韵律,这就涉及平仄问题。

格律诗的韵以前采用的是古韵,即平水韵。由于古人在某些字的发音上与现代人不同,这平仄声的差异给后来者学习带来一定的困惑,故才有了适宜现代人需求的以现代汉语拼音读音来确定平、仄的中华新韵,简称即新韵。既然作诗可以在古、今韵中任其选择,那就不仅仅单是偶句押韵的问题,这就涉及诗句中每一个字的平、仄声运用,当然这就要由律诗的具体格式来规范、确定其平仄。所以“现代人作诗可以用今韵,那么可以不考虑平仄”的说法和理解是错误的,其逻辑上也是互为矛盾的说法。

文章标题: 现在可不可以用听觉韵来写诗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sanwen/131182.html
文章标签:可以用  可不  写诗  听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