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散文 > 文章正文

请问这个能不能算作诗歌

时间: 2021-06-29 23:57:54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3次

请问这个能不能算作诗歌

一首诗是不是必须要有意象?没有意象的诗不能算作是诗,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我觉得是正确的,意象是诗人用来寄托情感,表达思想的事物,别说诗词了,就是我们平常写文章,也得有事有物可写.何况诗注重的是意境,有意象,有情感,才有意境啊
诗是 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诗歌,诗话。最常见的诗分为:五言、七律(a.评论诗人、诗歌、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作;b.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集。~剧。~篇。~人。~章。~史。吟~。

离骚能不能算是诗歌

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起源,你说算不算诗歌。
算诗歌的,只是跟我们熟悉的七言,五言律诗不同。

金刚经算诗歌吗

有诗歌版的

金刚经(诗歌版)
大约公元前六世纪,佛教在古印度创立,创始的人是悉达多,又尊称做释迦牟尼。
佛教徒们称之佛陀,是有觉悟的人之意,悉达多为解除苦难,曾在山林静坐闭居。
经过几年冥思苦想,终有一天得到释疑,悟出解脱苦难之道,之后他传教去各地。
佛教宗旨大慈大悲,五蕴皆空做人道理,讲明世上善恶因果,密宗法义自成一体。

人间有种世俗观念,感觉空与有相对立,如果是空就不是有,如果有就不是空的。
说有是空说空是有,这话听来很难解析,真空不空妙有非有,空是般若真空之理。
心经里面有四句话,一切诸法皆为合一,皆无自性皆是幻有,我即是空空亦是义。
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把色换成受想行识,其余依此类推下去。

《金刚经:五蕴皆空的道理》

确实是我所见所闻,在舍卫国的祗树园,随佛一起的比丘有,一千二百五十多人。
一次到了化缘时辰,世尊起身披上袈裟,托着饭钵入舍卫城,挨家挨户沿街乞食。
乞食之后回祗树园,然后在家吃了晚饭,收拾衣钵洗完脚后,敷开法座盘腿安坐。
这时大众中一长老,须菩提从座上起来,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并把双手胸前合十。

恭恭敬敬他对佛说,我们敬爱的世尊啊,你很关爱诸位菩萨,谆谆教导诸位菩萨。
请问世尊善男善女,发心修学无上菩提,需要保持什么心态?才能降伏心猿意马?
佛说好哇问的真好,须菩提你说得不错,如来关爱诸位菩萨,常常用心教导大家。
现在你要好好听着,我告诉你应持态度,须菩提说是的世尊,我很高兴能听你说。

《金刚经:法会因由分第一,善现起请分第二》
于是佛对须菩提说,各位功德圆满的人,在坐禅时两眼轻闭,在至静中有潜意识。
心中会生奇妙感受,眼前会生变幻景象,所有这些幻觉幻相,统称之为心中众生。
诸位菩萨和摩诃萨,应按我下面的方法,念经时要清除杂念,方可常留住菩提心。
我把世上一切众生,分九类有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无想。

我要拯救世上众生,灭除他们心中业障,引度他们超脱轮回,进入清净无为之乡。
可是我话又说回来,虽然我想这样灭度,但是世上一切众生,却没得到我的灭度。
若要问这是为什么?因众生与诸位菩萨,灭妄幻而度归清净,不过还其本来所想。
其执著以我为中心,理性思维悟此非我,仍受禅中幻境所惑,觉知诸幻都是尘垢。

《金刚经: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继续对须菩提说,菩萨以法施度众生,还要远离一切客尘,不受世上色尘束缚。
再就是要六根清净,远离声色及香味等,施财施物帮助别人,施财物供僧人寺庙。
度济人们心中疾苦,引导人们发大乘心,由此所得到的福德,不能用思维去衡量。
佛对须菩提比喻说,东方虚空无边无际,你能用心思来度量?须菩提答不可世尊。

佛再次对须菩提说,再看南方西方北方,上下虚空毫无边际,你可否用心思度量?
须菩提又回答佛说,不可以的我的世尊,佛说若不好乐布施,所得福德就像虚空。
菩萨应照我善去做,还要掌握四个原则,随乐随宜随治随义,善嘱之教降伏妄心。
再就是你布施之人,要与实际情况相符,常坚守着菩提之心,应无所住行於布施。

《金刚经:妙行无住分第四》
佛又对须菩提问道,你说普通修行的人,能见如来的形体吗?须菩提答不能世尊。
原因是佛所说形体,并非形体而是身相,所说身相即非身相,所以我们不能看见。
佛又告诉须菩提说,不但我身相是这样,凡是世间所有的相,都是虚无而不实的。
如果知道所见的相,都不是真实相的话,就是悟到虚空道理,你便能见到如来了。

须菩提向佛禀告说,世尊您所说的布施,这种无相真空妙理,一般众生能相信吗?
佛听后对须菩提说,你的这种说法不妥,我说的法虽是深妙,难道全都没人相信?
不但现在有人相信,将来也是有人信的,就是我死后五百年,仍会有人信以为真。
有一种人善根深厚,持守戒律广修福田,他们看到此经之后,心净不乱深信不疑。

《金刚经:如理实见分第五, 正信希有分第六》
须菩提又询问佛说,如来全都知道见到,这些持戒修福的人,为什么有无量福德?
这些人已没有我相,没有人相和众生相,没有寿者相和法相,也无非法相是为何?
如果这些纭纭众生,若是心中有所取相,把妄想当实有其事,有我人众生寿四相。
法相与非法相问题,容易使人变得偏执,佛说比作过河的筏,法尚要舍何况非法?

佛说须菩提你想想,如来有无上菩提吗?如来说过什么法吗?须菩提回答说没有。
佛说如果既然这样,没有确定不变的法,你对如来所说的法,用不着去那么执着。
因为所有如实的法,都不可能说得清楚,要知一切法与非法,而绝不可偏执一边。
是凡夫俗子是圣贤,以无为法作分界线,一切随顺入无为法,便是如来圣智境界。

《金刚经:无得无说分第七》

如来佛对须菩提说,须菩提啊你想想看,如果有人非常富裕,金银充满大千世界。
于是这人便用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琥珀,珊瑚七珍宝作布施,这人所得福德多吗?
须菩提说是很多啊,为什么要说很多呢?因为菩萨不住于相,他这福德亦非福德。
如来所说的福德多,只是随缘方便说的,我们对如来说的法,都不可以太执着了。

如来佛对须菩提说,如果有人信奉这经,他能够用心来领受,并且做到读而不忘。
那么他所得的福德,就比前面大千世界,七宝施福的福德多,即使记住一四句偈。
若要问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一切诸佛,及成佛的无量至尊,皆从此经缘生来的。
要注意般若非佛法,不过藉之开悟众生,替它取名佛法而已,所谓佛法不是佛法。

《金刚经:依法出生分第八》

如来佛问须菩提说,人在修行须陀洹时,可以心里想须陀洹,是否要得须陀洹果?
须菩提答世尊不会,因为初得圣果的人,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才能称为之须陀洹。
佛说须菩提你想想,斯陀含可想在心里,是否要得斯陀含果?须菩提答世尊不会。
因为斯陀含这个名,未曾脱离欲界烦恼,其实并没什么往来,往无去处来无所自。

佛继续问须菩提说,人在修行阿那含时,是否要得阿那含果?须菩提答世尊不会。
因为阿那含这个名,已经达于至静之处,断绝欲望烦恼干扰,永不再来欲界受生。
佛又问到须菩提说,人在修行阿罗汉时,是否要得阿罗汉果?须菩提答世尊不会。
修行阿罗汉果的人,因为心空相已俱灭,没了得道得果之念,不再感受未来生死。

《金刚经:一相无相分第九》
佛说须菩提你想想,过去我在燃灯佛处,与然灯佛会晤时候,从他那得到了法吗?
须菩提答没有世尊,您与然灯佛会晤时,您一直在自修自悟,着实没有得什么法。
佛接着对须菩提说,菩萨从事庄严佛土,是不是佛土很庄严?须菩提答不是世尊。
因为你所说的庄严,不是真正形相庄严,佛土庄严即不庄严,不过假藉庄严而已。

佛说就是因为如此,诸位菩萨和摩诃萨,都应该像如来这样,一心不乱生清净心。
切切不可住色生心,沉溺色声香味之上,否则将被六尘蒙蔽、被其束缚妄念旋起。
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你认为他身形大吗?须菩提答是非常大,但他身形大却不能。
因为他的身形再大,也有生灭终受轮回,师父说的非相法身,乃是清净的真法身。

《金刚经:庄严净土分第一〇》

如来佛对须菩提说,如用恒河沙做比喻,一粒沙是一条恒河,所有恒河的沙多吗?
须菩提答非常的多,一沙各代表一恒河,那恒河就有无数多,何况河中都有沙呢。
佛继续对须菩提说,若有善男子或善女,用恒河沙数来布施,那他所得福德多吗?
须菩提答当然很多,佛说为他人说此经,甚至只受持四句偈,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佛再次对须菩提说,若是有人每到一处,演讲此经及四句偈,就能帮人消除妄念。
世间一切天地鬼神,此处皆应恭敬供养,就象供奉佛的塔庙,作礼散花虔诚敬奉。
受持读诵般若经典,是很值得可敬的人,这人必定成就世上,第一希有无上菩提。
般若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尊重弟子,尊重法宝佛宝僧宝,要象对佛一样尊重。

《金刚经:无为福胜分第一一,尊重正教分第一二》
此时须菩提对佛说:世尊此经应取何名?我们应该怎样受持,怎样来奉行此经呢?
佛就告诉须菩提说:此经可以取个名字,叫金刚般若波罗蜜,你们应当好好记住。
我说的般若波罗蜜,本性妙觉空如太虚,本体既然是虚无的,那里还有什么名字。
不过恐怕人生断见,不得已才勉强取个,叫金刚般若波罗蜜,为方便众弟子奉持。

须菩提对佛说世尊:般若在于自性自悟,既可无名又可有名,正如我师你所说的。
佛这时对须菩提说:大千世界微尘多否?微尘虽多皆无自性,凡是因缘必是空的。
我说这个世界虽大,然而一切劫尽则坏,也是虚空和不实的,只不过是借名而已。
若有善男子或善女,用生命布施求福德,而另有人受持这经,后者福德比前者多。

《金刚经:如法受持分第一三》
听如来佛说到这里,令须菩提深有感悟,他感动的流下眼泪,并不由的感激零涕。
他不禁向佛赞叹说:您说的经典很深奥,虽然我也独具慧眼,但未听过如此说法。
如果有人听了此经,达到信心纯正清净,从而识得真实实相,便有第一希有功德。
世尊我今听了此经,理解真谛并不算难,若再过上五百年后,信解的人才是难得。

因为这人顿悟真空,必无我相无众生相,无人相和无寿者相,其心灭寂就可称佛。
如来佛对须菩提说:你这样说是很对的,当知后世如果有人,这种人实在很少有。
这就是第一波罗蜜,此人智慧已到彼岸,不过每个修持的人,不可对彼岸太执著。
不过为了引导众生,能修持般若之妙法,特别给予一个名称,称之为第一波罗蜜。

《金刚经:离相寂灭分第十四》(上)
如来佛对须菩提说:再说到忍辱波罗蜜,受到屈辱不生忿怒,这即是忍辱波罗蜜。
由于真空本来无相,外不见辱内不见忍,切勿太执著于忍辱,这是非忍辱波罗蜜。
我所说的勿太执著,是为便于众生修持,特别给予一个名称,称之为忍辱波罗蜜。
这就好比我的前生,被歌利王支解身体,如果那时我有四相,必生忿恨必成苦果。

佛继续对须菩提说,想起过去前五百年,在我修忍辱之行时,我就已经离开四相。
历经劫难顿悟真空,可知吾人所修行的,决不是在一朝一夕,而是日久而所成的。
总而言之菩萨修行,当空其心离一切相,方能感悟由衷而发,有颗真正的菩提心。
此心中不执著于色,不执著声香味触法,应该生有无所住心,此心才能圆通无碍。

《金刚经:离相寂灭分第十四》(中
如来佛对须菩提说:若六尘中一有执著,便不能解脱其住心,即非是菩萨的住处。
所以我说菩萨之心,本来是虚而又是明,若住六尘难以觉悟,因此不应住色布施。
菩萨应不住色布施,心胸宽广不为自己,是为有利一切众生,应照这些原则布施。
我说的般若波罗蜜,皆都是无上的菩提,真而不妄实而不虚、如常不变不是欺人。

我所说的般若之法,都是真话和说实话,如来不说欺诳的话,也从不说怪异的话。
菩萨一心执著布施,你就犹如进入暗室,如不执著于法布施,如人睁眼见各种色。
当我灭后到了后世,若有善男子或善女,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得到如来佛智慧。
我当知道此人必会,以无上智慧照鉴之,而此人的成就功德,也是无量和无边的。

《金刚经:离相寂灭分第十四》(下)
佛说如有善男善女,以恒河沙之数布施,每天三次常年不懈,自当得到布施之福。
如果有人听了此经,依法修行信心不退,那么他所得的福德,胜过前面人的福德。
他若再能受持读诵,为人解说此经意义,善根纯熟使人见性,其的福德更是无量。
所以我说这本经书,功德大得难以想像,无法尺量无法枰称,是为发大乘者说的。

如是有大慧根的人,持诵此经广为宣讲,其所成就的之功德,我全知道也能看到。
此人既成就此功德,将来必定能担大任,负起如来弘法大愿,担任无上菩提正法。
须菩提我告诉你吧,修大乘菩萨道之人,才有广大的慈悲心,修小乘法人则相反。
他度自己都来不及,哪里还能去度别人,有经之处即是佛塔,大家都应参拜供奉。

《金刚经: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佛再次对须菩提说:有善男子和善女子,受持读诵此经之后,为何仍不受人尊敬?
那是前世罪孽深重,来世应该堕入地狱,恶鬼畜生三恶道中,应该让他受尽苦难。
而今他以受持读诵,持经功德减轻罪业,其所以仍被人轻贱,是可抵消前世罪孽。
不过经他渐渐修持,因除果现罪灭福生,依然可以修得正果,可得无上正等正觉。

佛继续对须菩提说:我在未遇然灯佛前,曾供养了无数的佛,并且全心全意供养。
如果后人持诵此经,见自本性永离轮回,他持经所得的功德,比我以前胜无数倍。
善男善女受持读诵,必会得到无量功德,如恒河沙数说不尽,或许有人狐疑不信。
经义甚深不可推测,功德应该会有果报,当知经义不可思议,果报更是不可思议。

《金刚经: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这时须菩提对佛说:世尊未来善男信女,怎样保持这菩提心?如何降伏妄念心呢?
佛便告诉须菩提说:未来如有善男信女,有了求佛菩提心时,首先应有这样想法。
我今要做一位菩萨,我应减除众生烦恼,度使他们得到解脱,并不想是因我度化。
须菩提我告诉你吧,因为作为一位菩萨,如果还有私心杂念,他就不能算是菩萨。

我为什么要这样说?因为人都有菩提心,只因众生为尘蒙蔽,才会生出烦恼妄想。
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之时又要明白,其实我并没灭度过,没灭度过一个众生。
须菩提啊你想想看,我在燃灯佛的那里,得没得到无上菩提?须菩提答没有世尊。
依照我的理解来说,佛陀在燃灯佛那里,所修的是无我清净,并没得到菩提之法。

《金刚经:究竟无我分第十七》(上)
佛说对了你说对了,我确实没得什么法,如果真的有什么法,燃灯佛也不会授我。
他说我将来可作佛,可以号称释迦牟尼,因为实在没什么法,让我得到无上菩提。
如来意为本性寂然,不染不著如其本来,而以释迦牟尼称之,这最能够合乎其意。
至于说这无上菩提,说实不是说虚不是,我说的法亦不是法,只是名字叫法罢了。

譬如说某人很高大,这时须菩提插话说:世尊所说人身高大,不过是说他的名大。
佛说菩萨也是一样,如果他说我是菩萨,应该灭度一切众生,就不能称他是菩萨。
因为确实没什么法,可以让他名为菩萨,佛说过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菩萨说我应成佛土,也不说他就是菩萨,庄严佛土并不庄严,只是名为庄严罢了。

《金刚经:究竟无我分第十七》(下
佛继续问须菩提说:你认为我有肉眼吗?须若提答是的世尊,您确实是有肉眼的。
佛接着问须菩提说:你认为我有天眼吗?须菩提答是的世尊!您确实是具有天眼。
佛再次问须菩提说:你认为我有慧眼吗?须菩提答是的世尊!您确实是具有慧眼。
佛又一次问须菩提:你认为我有法眼吗?须菩提答是的世尊!您确实是具有法眼。

佛继续问须菩提说:你认为我有佛眼吗?须菩提答是的世尊!您确实是具有佛眼。
佛又接着问须菩提:你说恒河所有的沙,我是不是说它是沙?是的世尊您说是沙。
佛说那么我再问你:以一粒沙比作佛界,你说佛的世界多吗?是的世尊那太多了。
于是佛告诉须菩提:过去已经成为过去,人心清净而道心生,此方应为菩提真心。

《金刚经: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如来佛问须菩提说:如有人用七宝布施,此人得来福德多吗?是的世尊福德很多。
于是佛对须菩提说:若以实相因缘布施,因其心执著于福报,其福报亦有时会尽。
所以我才在这里说,他所得的福德不多,如来不说得福德多,因为福德都是虚的。
以无求福之心布施,这是一种清净功德,我说此种人的福德,才是真正而无限的。

佛继续问须菩提说:你认为所谓的佛陀,可用圆满色身察吗?须菩提答不可以的。
因为您所说的色身,三十二相变化神通,只是假借一个名字,才称之为具足色身。
佛又对须菩提问道:你认为我可不可以,用圆满诸相来观察?须菩提答不可以的。
因为您所说的圆满,是缘起而无自性的,只是假借一个名字,才称之为具足诸相。

《金刚经:法界通化分第十九,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佛继续对须菩提说:你别以为我这样想:我是在为众生说法,若这样想是有妄念。
有妄念就不是佛了,而只是个凡夫而已,若有人讲佛曾说过,说我讲了很多佛法。
那他就是在诽谤我,不了解我说的道理,说法其实无法可说,只是名为说法而已。
佛的妙理无穷无尽,佛的妙理是无相的,我们若用口舌表达,只能说这不可以说。

须菩提向佛禀白说:世尊恐怕来世众生,听到这个无法之说,不知是否还有信心。
佛回答说须菩提啊:众生皆是有佛性的,只是没有开悟而已,所以他们并非众生。
但是我们也不能说,这些人就不是众生,因为我所说的众生,只不过是一种现象。
有人心迷时是众生,觉悟之后便可成佛,就是因为尚未成佛,只好取名叫做众生。

须菩提又向佛问道:世尊您得到菩提心,真的是得无所得吗?佛回答说正是正是。
你所说的正合我意,我对无上正等正觉,以及正法和菩提心,是一点点也没得到。
因为这世界上万物,可用得失来衡量的,都是一些身外之物,都是虚妄不是自性。
自性菩提人人具有,不用去得无法可得,只是假借一个名称,叫做无上正等正觉。

须菩提对佛提问说:世尊佛得无上菩提,那么也是无所得吗?佛回答说是的是的。
对于无上正等正觉,我没有得到什么法,可说一点都没得到,这才说是无上菩提。
佛对须菩提解释说,一切法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虽然名称高高在上。
每个人的佛性一样,没有谁高和谁的低,因为没有任何差别,才叫无上正等正觉。

《金刚经:无法可得分第二二,净心行善分第二三》
如来佛问须菩提说:若有人把大千世界,所有七宝聚集起来,并用这些珍宝布施。
要让我说他还不如,有人助印这金刚经,以金刚金与人结缘,甚至说说四句偈语。
或者是去净心修持,并且早晚受持读诵,或是讲给别人来听,他的福德比前者多。
前者虽然福德很多,不抵后者百分之一,甚至百千万分之一,这无法用数字计算。

佛继续对须菩提说:你们千万不要以为,我在度化众生时候,会有我应度化念头。
你们也不要这样想,因为我度众生时候,我不去想我去度谁,也不去想谁被我度。
反之若我度众生时,总想度谁谁被我度,那么我就有所执着,有我人众生寿者相。
如果自己尚未度化,如何能去度化别人?迷为凡夫悟则成佛,佛与凡夫本性相同。

《金刚经:福智无比分第二四,化无所化分第二五
佛又对须菩提问道:能用三十二种相貌,判断他是不是佛吗?须菩提答世尊是的。
佛听后对他解释说:若是用相貌去判断,那你看到转轮圣王,你会认为他也是佛。
须菩提听后回答说:世尊现在我知道了,不应该以相貌特征,去判断他是不是佛。
佛又说了四句偈语:若有人想见到佛陀,想听佛陀说法声音,那他绝对见不到佛。

须菩提也许你会想,如来不具三十二相,才得到了无上菩提,那须菩提你就错了。
千万不可有这想法,如果你也是这样想,那就大错而特错了,错在你说诸法断灭。
你不可有这种观念。因发无上菩提心的,要能从修善法做起,可以不依佛法修行。
这是劝勉修行的人,切勿只是执著于法,修行只是离法而行,不是灭法而不行的。

《金刚经:法身非相分第二六,无断无灭分第二七》
如来佛对须菩提说:若有人用七宝布施,但是他执着于福德,那他福德是有限的。
假如另外有一个人,他也在修持菩萨道,同样去布施去弘法,但他却不执着功德。
他没我的执着概念,知道一切法均无我,进而成就自在境界,他的福德胜过前者。
若问这是因为什么?我在这里告诉你吧,无则无极有则有尽,菩萨不受福德束缚。

须菩提问如来佛说:菩萨不受福德怎说?如来佛对须菩提说:菩萨不应该有贪心。
菩萨为了度化众生,做了许多众生之事,但是他们做了之后,就不应想福德多少。
执着自己功德多少,就会计较个人得失,有了计较得失之心,就会产生烦恼妄想。
这对修道的人来说,我看是非常不好的,福德不是计较来的,更何况是一位菩萨。

《金刚经:不受不贪分第二八》
佛说所以如有人说:佛陀有啥可希奇的,还不是跟我们一样,都是一个普通人吗。
他们也是有个身体,也需要用两脚走路,有时需要坐下休息,还需要躺下来睡觉。
我说有这想法的人,根本就不了解佛陀,更不了解我所说的,如来两字真正含义。
为何我要这样说呢?因为他们搞不清楚,我的肉体本身只是,度化众生工具而已。

众生迷于六道轮回,只能看到有形假相,不能看出无形宝相,所以我才应来度化。
我的一个肉体真身,可以用来度化众生,但是我的无形真身,已经遍满整个虚空。
因此没有来去之说,别问是哪来哪去的,因此你也更不要问,我在哪有坐哪有卧。
因此没有所谓的来,所以也没所谓的去,这才可以称为如来,如来是我另一名称。

《金刚经:威仪寂静分第二九
如来佛对须菩提说:若有善男子或善女,将三千个大千世界,捣成碎末成为微尘。
你看这些细小微尘,数量是不是很多呢?当然是很多了世尊,须菩提回如来佛说。
虽然这些微尘很多,却不会是永恒不变,有些微尘成为实体,佛便不说是微尘了。
佛所说的大千世界,许多小千世界构成,所以三千大千世界,也只是个名称而已。

假如世界是真实的,称它为世界还合理,这世界只是一合相,其实也只是个名称。
佛听后对须菩提说:世界是一个结合体,这是不可否认事实,可它又是在变化的。
时而结合时而分裂,佛陀也很难以解说,可是一般世俗的人,却很欢喜去谈论它。
一切只是短暂现象,说来说去又有何用?众生贪恋眼前事物,所以才会迷失本性。

《金刚经:一合理相分第三〇》
如来佛对须菩提说:如果有人问到你说:佛常说到法有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你认为这人所说的,是否了解我的意思?须菩提答他不了解,因他不知四见含义。
我见是自私的观念,人见是对待的观念,众生见是分别观念,寿者见是欲望观念。
佛陀所说的这四见,是为断除众生四见,佛您早已断除四见,否则您怎能成佛呢?

所以佛您说的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其实只是一种名称,为了便于说明罢了。
佛听后对须菩提说:世上每个修行的人,想成无上正等正觉,都应当有如此认知。
要了悟佛法的真义,不要执著佛法名称,为何我说要悟佛法,不要执著佛法名称?
因为世上一切佛法,都需要能有个名称,这是为了度化众生,让众生能了解而已。

《金刚经:知见不生分第三一》
如来佛对须菩提说:若有人以无量阿僧,那么多的七种宝物,全部拿都出来布施。
另有善男子或善女,发菩提心觉悟佛道,依这金刚经去修持,或者读诵四句偈语。
一切为法如梦如幻,如露如电做如是观,以色见我以声求我,人行邪道难见如来。
常读诵这四句偈语,或去演说给大众听,这个人所得的福报,胜用七宝布施的人。

讲解演说经文时候,别想是自己在演说,也别想在演说之后,自己得到什么福德。
一切之相都不可取,为人演说实无演说,非实非虚若有若无,清净无为寂然不动。
佛讲完这金刚经后,德高年长的须菩提,以及比丘及众弟子,天道人道阿修罗道。
都说这是无上妙法,如获至宝皆大欢喜,深信不疑完全领受,愿意依照此法修行。

《金刚经: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结束语:

在中国的文化中,金刚经是影响非常大的一部佛经。千余年来,不晓得有多少人
研究金刚经,念诵金刚经,因金刚经而得到感应,因金刚经而悟道成道。金刚经
是佛经典中很特殊的一部,他最伟大之处,是超越了一切宗教性,但也包含了一
切宗教性。

我把金刚经改编成通俗易懂的现代八言诗歌,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读懂它理解它,
因为金刚经太玄妙了,它融入了大千世界里最深奥的无上真理。为了改编这部经
典,我参照了几部白话文金刚经的解释,能让读者有所感悟,便是对我最大的欣
慰!阿弥陀佛!
不能算是诗歌。《金刚经》是佛经,佛经是佛在世时说过的话,是佛对众生的教诲、是佛陀的教育。在佛祖涅磐后,由弟子阿难用脑子记录下来,由摩诃迦叶等众多弟子汇编整理而成。尽管佛的话很优美,但它毕竟是佛学经典,就像老子的《道德经》语言也很美,但也不能算是诗歌。当然了,你也可以把它理解成诗歌,因为没有人要求佛经就不能成为诗歌,只不过你那样认为别人却不一定那么认为罢了。
不算,金刚经作为佛学的总纲,是由梵文翻译而成,为了读着不绕口,译者适当的文学加工了一下,这完全可以理解。
金刚经应该算是诗歌
不算吧,这是佛经,不过佛经读起来都很押韵...
不算吧。这是经不是诗歌

麻烦帮忙看一下 这首能不能称为现代诗?

麻烦看一下 这个能不能称为现代诗rn还有 如果有资深人士 帮忙修改一下 谢谢!rnrn 那时花开rn炎炎夏末之夜,rn风雨席卷而来。rn无奈花摇叶摆,rn化作混沌尘埃。rn遥想昨日婀娜,rn斗艳争奇赢头彩。rn岁岁年年如一日,rn惹得几多爱。rn钿头云鬓为伊碎,rn为何寂寞难耐?rn青春不永葆,rn日日一声“唉”。rn今日零落成泥,rn扼腕空悲哀。rn却道平平淡淡,rn假如可以重来。rn知否,知否,rn逝者一去不返。rn寻梦昔日,rn只道那时花开。
LZ,我那年也高考。呵.

我也非常喜欢韩寒.也很愿意把我了解的告诉你.

对,确实有高晓松.不过是两次事件.

一次是韩寒与白烨

这是搜狐网做的专题:
http://book.sohu.com/s2006/dbyydhh/

还有网易的:
http://culture.163.com/special/00280030/hanbai.html

这是网友保留的韩寒的文章:
http://hi.baidu.com/chanhui531/blog/item/397cd5a23e9288adcaefd056.html

http://blog.163.com/huwengyu@126/blog/static/2523619620067381747260/

(因为韩寒要出本杂文集,所以文章撤掉了)

还有一件我喜欢把它称作韩寒单挑现代诗坛

韩寒VS现代诗坛四回合

韩寒炮轰白烨后开战现代诗坛,自上月底《现代诗和诗人怎么还存在》开始,整个大假期间,他针对现代诗坛又在博客上连发了6篇言辞激烈的文章。虽是只身挑战整个现代诗坛,但经验丰富的韩寒招招命中对方要害,俨然一位“武林高手”。

韩寒炮轰白烨后又骂现代诗坛

天生好事的韩寒似乎总是闲不住,炮轰白烨燃起文坛论战的风波刚过,近日他又将战火烧向中国现代诗坛。近来,国家一级诗人赵丽华的几首旧作遭恶搞,爱凑热闹的韩寒也在博客上用“梨花体”仿诗一首,这算是他炮轰诗坛的开始。

自上月底《现代诗和诗人怎么还存在》开始,整个大假期间,他针对现代诗坛又在博客上连发了6篇言辞激烈的文章。此举引来了杨黎、沈浩波、伊沙、东篱等众多“下半身”诗人的愤怒围攻,于是,又一轮骂战开场。虽是只身挑战整个现代诗坛,但作战经验丰富的韩寒进退自如,且招招命中对方要害,俨然一位“武林高手”。(记者 徐力)

・第一回合・

韩寒:故意挑衅

“前两天在争吵诗不诗的问题,没看,觉得奇怪。因为我的观点一直是现代诗歌和诗人都没有存在的必要的,现代诗这种体裁也是没有意义的。”上月底,韩寒冷不丁在博客中丢出了一篇名为《现代诗和诗人怎么还存在》的文章,称现代诗人是先把自己大脑搞抽筋,再把句子给腰斩揉碎,跟彩票开奖一样随机一排,自以为是艺术,其实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

诗人:刀来剑往

说单个诗人倒还罢了,否定整个诗坛,让平日里行事低调的诗人们也按捺不住,于是开始和韩寒刀来剑往。“我不禁为他的浅薄、无知和自大而感慨万分!”“不说诗歌的时候,我还真不知道韩寒到底有多么浅薄。” “《三重门》结构涣散,人物模糊,情节如趟死水,对话如嚼白蜡,最多算是贫嘴合集,却又是贫得一贫如洗……”包括山上石在内的几位现代诗人开始就此发起反击。

・第二回合・

韩寒:激怒对手

挑衅有了回应,但似乎还没有达到韩寒的要求,于是他又开始发难:“我所不能理解的是,身为诗人,想要骂我的时候怎不写个自己最擅长的诗呢?原来诗人急了以后也开始大白话了呢,难道是伟大的现代诗不够力量?”韩寒开始鼓励诗人们用诗歌与自己舌战。

诗人:群起攻之

韩寒此举自然点燃了众多诗人的怒火,沈浩波、杨黎、东篱等纷纷在博客中发文指责韩寒,此外,还组织了一堂诗会为赵丽华辩解,并集体回击韩寒称:“说句不客气的话,随便从现代诗歌中找出一首优秀的短诗,它的文学价值足以超过韩寒所谓的小说。”认为“韩寒这样的司机和俗手不配谈诗歌”。

・第三回合・

韩寒:全力进攻

“果然,诗人真乖,让他写诗,他就写诗了。”正中下怀后,此时韩寒才发起了真正的攻击,《坚决支持诗人把流氓耍成一种流派》一文,有备而来的韩寒将沈浩波以前写的下半身诗歌挖出来,开始猛攻,“我觉得他的诗写得不错,反正横着这么写肯定不行,一竖,成了艺术,说着说着我有点崇拜他了,他直抒胸臆,用他的诗歌来说明了男诗人基本都是流氓这个古今一样的定理。咱们普通人耍流氓肯定是不行的,但诗人,硬是把流氓耍成一种流派,使委琐成为一种伟大。”沈浩波当年的“身体写作”一度引发争议,韩寒显然抓住了对手的致命弱点,此时,消息传开后,韩寒的超高人气也发挥了作用,其粉丝纷纷站出来,将几个诗人的博客搅得鸡犬不宁。

诗人:萌生倦意

此时,部分诗人似乎对与韩寒及其粉丝无休止的骂战产生了倦意,代表人物沈浩波以一首《从此君王不早朝――答在我的博文后翻江倒海的跟帖奴才》,表达了停战的念头。 “我怎么可能跟这样一群从脑子浑到肠子的玩意儿讲道理呢?这小戏子,一会儿装疯卖傻,一会儿委屈万状,一会儿撒泼,一会儿撒娇,要被他缠上了,我可真是幽灵缠身了?社会需要戏子逗大家开心,我就不需要了。”

・第四回合・

韩寒:见好就收

见对方萌生退意,韩寒也没有穷追猛打,而这似乎也正是他的高明之处,一人单挑诗坛绝不能打持久战,但临走时的《我笑你们跳,我吹口哨你们叫》,韩寒也没忘了再把诗人涮上一番:“看了看诗人那边的反应,觉得我太残忍了,不能再玩你们了。关键是我看见你们有多么踊跃想跳上舞台唱两句,舞台稍微高了点,你们就自己人踩着自己人往上蹬。我笑你们跳,我吹口哨你们叫。但是当我走了,聚光灯和观众就都没了,你们爬上来后,就用手机的光照着自己互相表演吧。”

诗人:……

韩寒在两次论战之后,威名响彻互联网,风头一时无两.

(如果采纳的话,臣斗胆要求追加悬赏分.呵~) 21292希望对你有帮助!
“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现代诗的含义:
1.形式是自由的
2.内涵是开放的
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
“古典诗”与“现代诗”的比较:
“诗”者皆为感于物而作,是心灵的映现。“古典诗”以“思无邪”的诗观,表达温柔敦厚、哀而不怨,强调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现代诗”强调自由开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陈述,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现代诗的特点
* 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形式上分行排列。
现代诗潮的十大流派
* 现实主义
* 唯美主义
* 象征主义
* 新浪漫主义
* 意象主义
* 未来主义
* 表现主义
* 超现实主义
* 后现代主义
* 具体主义
现代诗歌的分类
诗歌的分类也有多种方法,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基本的有以下几种:
1.叙事诗和抒情诗。这是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的。
(1)叙事诗: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史诗如古希腊荷马的《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故事诗如我国诗人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诗体小说如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
(2)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和讽刺诗。这类作品很多,不一一列举。
当然,叙事和抒情也不是绝然分割的。叙事诗也有一定的抒情性,不过它的抒情要求要与叙事紧密结合。抒情诗也常有对某些生活片断的叙述,但不能铺展,应服从抒情的需要。
2.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这是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类的。
(1)格律诗:是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如,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律诗”“绝句”和“词”“曲”,欧洲的“十四行诗”。
(2)自由诗:是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它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美国诗人惠特曼(1819—1892年)是欧美自由诗的创始人,《草叶集》是他的主要诗集。我国“五四”以来也流行这种诗体。
(3)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作品中有诗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如,鲁迅的《野草》。
现代诗的发展
中国现代诗也可以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阶段:
* 中国现代诗歌:二十世纪上半叶以前的诗歌称为中国现代诗歌
* 中国当代诗歌:二十世纪下半叶以后的诗歌称为中国当代诗歌
编辑本段现代诗主要流派
新月派
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新月派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文化弱点,也使新诗进入了自觉创造的时期。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
“三美”中的音乐美是指新月派诗歌每节韵脚都不一样,好像音乐一样。建筑美是指诗歌的格式好像建筑一样。绘画美指的是新月派诗歌的每节都是一个可画出的画面。
相关详情见:新月派、新月诗社
九叶派
九叶派特点之一注重现实。
1948年在诗坛上最重要事件就是"九叶派"的正式亮相。由于曹辛之与臧克家组成"星群"社在艺术观点上的分歧,他与辛笛、陈敬容、唐祈、唐?等人创办了《中国新诗》月刊,并与已经从昆明的西南联大回到北京、天津的穆旦、杜运燮、郑敏、袁可嘉等人取得联系,形成 了一个新的诗歌派流派"中国新诗派"(后因198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九叶派》称为"九叶诗派")。
“九叶派”则是40年代以《中国新诗》等刊物为中心的另一风格趋向的诗人群(又称“中国新诗派”),代表诗人是辛笛、穆旦、郑敏、杜运燮、陈敬容、杭约赫、唐祈、唐湜、袁可嘉等。
80年代出版有他们9人的诗歌合集《九叶集》,“九叶派”由此得名。他们大都是校园诗人出身,从战乱中感知人民的希求,重视诗人对社会、历史现象的独特体验;他们深受西 方现代主义诗歌的陶冶,力求突破传统的主观抒情的方式,追求现 实性、象征性与哲理性的结合,探索诗歌表达的“戏剧性”(主要指诗歌的情思展开以及语言表现都要有矛盾张力,而不是直抒胸臆),让诗歌更深入表现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和内心生活的复杂性。文学史通常认为“九叶诗派”的艺术探求很有价值,拥有一批艺术水准较高的诗人诗作,对新诗的表达方式以及诗学观念都有大的突破。
朦胧派
朦胧诗派: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的诗派,其代表人物有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等。作为一个创作群体,“朦胧诗”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然而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一个“崛起的诗群”。关于朦胧诗曾在当时文坛引起论争。“朦胧诗”精神内涵的三个层面是:一揭露黑暗和社会批判,二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反思与探求意识以及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三是在人道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人”的特别关注。“朦胧诗”改写了以往诗歌单纯描摹“现实”与图解政策的传统模式,把诗歌作为探求人生的重要方式,在哲学意义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某种意义上讲,“朦胧诗”的崛起,也是中国文学生命之树的崛起。
以朦胧诗为主的新诗潮诗歌运动在70年代末“思想解冻”后逐渐进入高潮时期,其标志便是1979年3月号《诗刊》上北岛短诗《回答》的发表,随着《回答》一诗的发表,“朦胧诗”开始由地下状态进入公开状态,新诗潮诗人不仅很快就占领了各种文学报刊的主要版面,他们还创办了自己的民间诗歌刊物《今天》杂志,推出了一批优秀诗人的作品,如北岛、杨炼、顾城、江河、舒婷、芒克、江河、严力等,并且引发了诗歌界乃至整个文学界的一次历时数年的声势浩大的关于“朦胧诗”的论争。
这类诗歌在创作手法上大量使用象征的艺术表达方式,使得诗歌的文学意义充满多样性和不明确性,所以也被人们称为朦胧诗。朦胧诗人们在反思和对自我价值的探寻之后,终于找到了自己作为“历史的见证人”的位置,其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就是为后人提供历史的见证,因此,“提供历史的见证”也就成了“朦胧诗”的最终主题。
1985年11月出版的《朦胧诗选》收集了这些诗人的作品,这也是朦胧诗派一词的来源之一,又因为相当一部分朦胧诗人都在《今天》上发表过作品,朦胧派也往往被称为今天派。
20世纪80年代开始,朦胧派被陆续出现的新诗潮流派取代,从1984年开始,中国新诗潮诗歌运动进入“后朦胧派”发展阶段。
代表诗人: 食指 北岛 杨炼 多多 根子 舒婷 芒克 顾城 黄翔 江河 梁小斌 严力 王小妮 林莽 方含 田晓青 哑默 傅天琳
古词之韵中带有现代味道。
不属于,这是一首朦胧诗体的流体
属于
能啊
文章标题: 请问这个能不能算作诗歌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sanwen/112168.html
文章标签:算作  诗歌  请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