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的“创造性叛逆”指的是什么?
“创造性叛逆”是法国社会文学家埃斯卡皮在他的《文学社会学》一书中针对文学交际提出来的,他解释道:“说翻译是叛逆,那是因为它把作品置于一个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参照体系里;说翻译是创造性的,那是因为它赋予作品一个崭新的面貌,使之能与更广泛的读者进行一次崭新的文学交流;还因为它不仅延长了作品的生命,而且又赋予了它第二次生命。”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表明了译者以自己的艺术创造去接近和再现原作的一种主观努力;文学翻译中的叛逆性反映在翻译过程当中,便是译者为了达到某一主观愿望而造成的一种译作对原作的客观背离。最后他总结为一句话:“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的叛逆。”也就是说,在文学翻译中,译者背离原作的初衷,增减、修改,甚至于杜撰原作内容,无疑是对原作的背离,但是,这种做法又赋予了原作一个新的面貌,成为一种再创造。但是,这种创造性不是任意的,译者必须忠实于原文,不允许对原文内容任意增删、篡改,以至损伤原文意境。
基于此,先撇下林纾那部分被指责的“讹”不谈,我们可以从上述理解直接推论出,林译的有意识叛逆和创作,完全可归入“创造性叛逆”范畴之内。这种有意识的叛逆有时竟会妙笔生花,让我们来看看两个例子。
例1:《孝女耐儿传》第四章开始一段:
“众人咸愠密昔司之柔弱,乃同声奋呼曰:“密昔司年少,不宜以老辈之言置若罔闻;且我辈以忠良相质,弗听即为愎谏。君即自甘凌虐,亦益为女伴卫其垣墉,以滋后悔。”语后,于是争举刀叉,攻其面包,牛油,海虾,生菜之属,猛如攻城,且食且曰:吾气填胸臆,几于不能下咽。”
原文当中的罗嗦话皆被省去了,增加了第一句,这样一来,可以连接上文,统领下文,使读者更能入境。另外,“老辈之言”亦属添加成分。这使得我们中国读者联想到“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句俗语,我们更能够快速理解前后的意思。还有一些连词,例如:乃,且,亦,即,于是等词,这使得译文更通达流畅。文中的四字格结构:同声奋呼,置若罔闻,自甘凌虐,忠良相质,等等,更是使读者在阅读中享受汉语之美。在描绘邻居吃白食的形象时,林也加入了词语:猛如攻城,争举刀叉和且食且曰,真是绘声绘色,活灵活现!
例2:《黑奴吁天录》第十章结尾处乔治送别汤姆时两人的对话:
汤姆曰:“小主人切勿以一奴之故,致家法阻梗,于理非福。”
乔治曰:“吾自有道,亦不致取怒于二亲。”……
汤姆曰:“且吾尚有两雏,此后仰属小主人恩履矣。”
乔治曰:“谨佩良箴,至尔二儿,吾定不以常人目之。”
“家法”、“道”、“二亲”都是林纾翻译时加上的词语,这样便有了中国传统的意象,两人的礼节表现的非常形象。后两句更是增补的,林纾只不过想让两人更具国人离别时的托孤形象,以求小说自然、亲切、感人。
三、中外理论视角
从理论上讲,承认“创造性叛逆”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承认译者的主体性、创造性。在不同的符号系统里,词语与意义参照关系是有别的,正是这一差别,使机械的变异势必成为“叛逆”的行为。另外,参照体系一变,文化语境一变,一部作品的意义所赖以生存的条件一变,其面貌必然发生变化,而译者的这一赋予原作以新面貌的工作,无疑具有“创造性”。
我国首先注意到翻译的“创造性叛逆”的是著名学者谢天振教授。他在《论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1992)一文中,分别从媒介者、接受者和接受环境方面给予了详尽阐述。随后,又在其《译介学》、《翻译研究新视野》中做出进一步阐发和补充。谢天振教授先是分析了文学翻译的特性——创造性和叛逆性,他认为文学翻译有别于一般的翻译,文学翻译学所使用的是一种特殊语言,一种艺术语言,一种具有美学功能的艺术语言。由于语言自己所辐射出的文化意境和文化内涵,这就使翻译这门仅在语言框架之内的艺术,同文学创作一样,并非简单的将不同体系中的文学进行转化,而是一种创造性工作。与原作的创造性不同,翻译的创造性属于二度创作,即再创作。两种创作的最根本区别在于原作的创作直接来源于现实,来源于作家的现实,译作的创作来源于原作,来源于原作作家所表现的现实。两者在地位上的孰高孰低,人们各持己见。谢教授认为在文学翻译中,译作胜出原作的现象不胜枚举,尤其是在诗歌翻译中表现最为突出。
此外,谢教授还从媒介者的角度以及接受者与接受环境的角度,对创造性叛逆作出了丰富的阐述。他指出在译介学研究中,媒介者主要是指译者。译者的创造性叛逆可归为两类:有意识型和无意识型。个性化翻译和节译、编译属于有意识型创造性叛逆。误译和漏译属于无意识型。另有一类转译改编所属的特殊型创造性叛逆。接受者与接受环境自然是指一种语言在经过编码转换后进入到新的文化环境后,所遇到的人与社会的反应。接受者,广义上包括译者和读者。译者的创造性叛逆已体现在媒介者之中了,读者的叛逆是在译者翻译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时比译者的翻译更富创造性,更具叛逆精神。这是因为主观上他们有自己的世界观,文学观念,个人阅历,客观上仍处于当时的客观环境下。接受环境的影响是指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对译者、读者、翻译的目的、采取的文学手段等因素,皆有深刻影响。这些因素也致使译本在进入到新的文化环境后,发生了叛逆和变形。值得一提的是,上面我们避而不谈的那部分林纾的“讹”也被谢教授归入了创造性叛逆一类。
国内其他学者:许钧,孙致礼,袁莉等,均对此有研究。
在西方则存在释义学、符号学、解构主义、翻译研究等派别。释义学是20世纪60年代后盛行于西方的哲学和文化思潮,是一种探求意义和理解的理论,把翻译理论至于语言研究的背景下进行考察。勒内指出,从释义学角度来看,翻译主要关注的是文本信息,语言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可以把翻译当作语言学习的一种手段,也可以把翻译当作艺术创作的手段。
现代释义学代表人物伽达默尔在传统理论的基础上,继承了海德格尔释义学循环的思想,开创了哲学释义学。他认为,释义学不是人文科学的方法论,而是有关理解的理论。理解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模式,而不是主体认识客体的主观意识活动。理解是把人的经验与世界相联系的途径。理解是视域融合。“视域就是 的区域,这个区域囊括和包含了从某个立足点出发所看到的一切。”创造性叛逆就是视域融合中的意义生发。视域融合使我们有了新的视域。视域是一个动态概念,它的不断变化就是理解中意义的生成运动,而意义生成则是创造性叛逆的结果。在理解中,我们不得不背叛他者视域,同时也无法坚守自己的视域,如果没有叛逆,活动就会停下来,我们只能滞留在各自的视域中,文化传统也将失去活力,所以叛逆是理解中的必然。而赋予叛逆以意义的,则是“创造”。伽达默尔还指出,人类理解的历史性构成了人们理解的历史性,对过去文本产生的偏见是一种普遍现象,而偏见本身可以看作是人们创作力的表现。它展现出理解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现代释义学对翻译研究提供了两个新视点:一是原著的生命在译本中得到更新和延续;二是肯定了译者的历史性。译者的历史性是客观存在的,因而,译作是否真正体现作者原意,则是一个仁者见仁的问题。
符号学是20世纪40年代兴起的一门综合学科,它已广泛地应用于分析社会各个领域出现的符号现象。符号学与翻译是有相通性的,两者都与信息或文本,即符号的用法、解释和操作有关。翻译与语言活动有关,而语言是最典型也是最重要的符号系统,翻译涉及一整套非语言因素,而符号学把翻译放在一个更广阔的视野下加以考察。
D.L.戈雷女士在其专著《符号学与翻译问题——关于CS皮尔士的符号学》一书中,阐明了符号翻译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翻译是符号创新过程,解释在翻译的任何一种模式,都具有双重发生率,即内部导向和外部导向。跟着直觉,以经验事实为依据,翻译意味着一个采取决定的符号过程。于是,她断定翻译在某种程度上类似用完整的信息进行游戏,那么译者就是游戏者。游戏包括一整套固定的规则,但又鼓励创造性和个人技能。结果的不确定是这种游戏的又一特点,游戏者在采取决定时总含有冒险或赌博的因素。这种因素完全是符号学的。因为符号的理解和用法永远都不是认识上的一种稳定的对等,而总是一种猜测的或创造性的推理。翻译在这里被理解为一个探索性的、尝试性的和会犯错误的语言游戏,其中产生的符号学模式受规则支配,同时解释者又改变和创造规则,这就把翻译变成了一个千变万化,永无止境,具有创造性技巧的游戏,它把翻译从它特有的抽象的语言属性中解放出来,放手推理,允许译者把他个人的创造性潜能发挥的淋漓尽致。
解构主义又称后结构主义,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一思潮在西方翻译理论界的影响日益扩大,并对传统翻译理论产生巨大影响,并开拓了新视野。罗朗巴特宣称“作者死了!”他认为文本一旦完成,语言符号即开始起作用。宣称原作者死亡,置疑文本中心意义的存在,使我们研究的视角转向了译者。创造性叛逆从理论上赋予了其独立的主体地位,译者有了自由权。福柯认为,原著在翻译处理过程中不断被改写,译者是创造的主体,翻译文本是创造的新生语言。从而大大提高了译者和译作的地位。
尽管解构主义观点有些极端,但它却跳出了传统译论只注意文本的框框,看到了译者的创造性,尊重了译者的贡献,审视了译者所处的地位。正是译者对原著的不断改写,对原文不断解释,才赋予了原著新生命,使原著广为流传。
“翻译研究派”兴起于70年代的欧洲。该派将研究方向转为外部因素,探讨译文所处的文化背景,以及译文对译入语文化中的文学规范和文化规范所产生的影响,凡是与翻译相关的政治、历史、经济制度、民族等因素都在其考察范围内。他们把翻译理解成一种改写和重写,译者对文本的操纵和摆布,这样一来,译者拥有了主动权,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翻译研究派代表人物之一勒菲弗尔,把翻译定义为“改写的一种形式,是创造另一个文本形象的一种形式”。他一再强调,翻译是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改写。他与巴斯内特还进一步指出,“作品”依靠改写而生存。离开改写,“原著可能会在极短的时间内消亡,”改写能够“造就或扼杀一位作家”。他还声称,文学是一个系统,指的是一系列互相关联的,且有某些特征的成分;这个系统是“人为”的,因为它由文本和阅读、创作和改写文本的人组成。这个系统对改写者有一系列制约作用,因此,译者不得不做“叛逆者”——在绝大多数场合下,如果他们想使自己留在他们所寄养的文化之中的话,如果他们想对自己的文化的演进施加影响的话,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
四、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创造性叛逆”这种现象在文学翻译中有着普遍性。中西译论从各自的角度阐发了对翻译活动创造性、背叛性的理解,这也就承认了“创造性叛逆”的价值。林纾的“讹”,尽管我们曾试图辨证来看,但通过谢天振教授的分析,全部可以归为“创造性叛逆”的一类,当然也包括那部分删减、增补的“讹”。设身处地为这位翻译先驱想一下,他的众多谬误,我们就不难解读了。承认了他译作中的“创造性叛逆”,我们也就承认了他的创造性,他作为译者应得到的地位,承认了他对当时文学青年和社会的影响。尽管这同我们的传统翻译理论强调“案本”、“信”、“忠实”的观念似乎有相悖之处,但实际上,不存在冲突,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我们的目光不应只限在文本框架内,还应从译者主体社会环境读者的角度去分析译作。“创造性叛逆”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综观世界翻译史和理论研究,“创造性叛逆”的例子不胜枚举:庞德是如何翻译李白的诗,傅东华先生的《飘》中的译名,苏曼殊翻译的《一朵红红的玫瑰》,勒图诺尔、伏尔泰对莎翁各自的演绎,赖利格拉斯翻译的《草叶集》等等。
总之,在文学翻译中“创造性叛逆”是无处不在的产物。它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由于它涉及到了翻译主体性的确立、翻译话语的流传、意义的理解、文化的碰撞与交融等复杂又深刻的现实问题,因此蕴藏着具大的理论价值。同时也给我们一个机会,突破狭隘的研究层面,突破单一思维方式,用文化的视角,开拓翻译研究的新视野。
你知道80年代被称金饭碗的四大职业吗?为什么现在却无人问津了?
由于疫情今年的就业特别困难,在抖音也有了一个段子说,这是最近的求职现状,前程堪忧、失联招聘、BOSS直拒、58不成、拉钩不算,赶集不成!可以说十分惨烈了今年。但是在80年有着"金饭碗"一般的四大职业,你相信吗?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个就是供销社售货员。售货员大家应该都挺熟悉的哈,现在基本上到处都可见,超市售货员,游乐园售货员等等。但是我们今天说的是供销社售货员,年轻一点的孩子应该对这个不太了解,什么叫做供销社?因为在80年代的时候,中国才刚刚开始改革开放,国内还是一副百废俱兴的样子,物资匮乏,百姓们上街买东西呢,不是拿着钱就能直接买的,换句话说就是你有钱也买不到东西。那怎样才能买到东西呢?比如说你要买粮食,那你就要拿粮票去换。在这个社会背景之下,诞生了我们这个"金饭碗"的职业。这个职业主要就是就是负责掌管这些物资的,而且他们还有每个月还有一定的粮票和肉票。在当时的那个年代,这就是富足的象征啊,也因此这个职业特别喜爱的,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金饭碗"!
第二个是司机,惊喜吧,意外吧!在现在司机这个职业是比较普通的职业了,但当时可不是。80年代的时候,家里有辆自行车就已经是很不得了的事情了,是更能够炫耀半天的事情了,一般人家都是没有自行车!80时年代的时候中国民用车辆不足200万能开小汽车在那时是何等风光的事情啊!一般司机都是给当时的大人物或者领导开车的!光是学车都要几年的,因为他们要不仅会开还要会一些修车技能。
第三个是播音员,这是当时女性比较向往的职业了!那时娱乐活动比较少,电视还没有普及,比较流行的就是听广播。而且播音员还是编制单位,工作也不辛苦,每天也穿着整洁,更重要的是报酬也不错!在当时的人看来,这是一件非常体面的工作,所以称为"金饭碗"。
第四个是电影放映员,电影的出现是比电视剧要早的。主要是那时没有几户人家家里有电视,人们的工作也主要是在白天,晚上和乡亲们一起看个电影放松一下是何等的享受啊!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电影放映员来村里空旷的地方布置好设备给大家放电影!他们一是受到大众的喜爱,二是工作也稳定,三是工资也不差。是当时很多青年梦想的职业!
但是到现在这些职业早已经不是金饭碗了,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物资逐渐丰富,后来也取消了粮票了,供销社售货员也随之不存在了!现在只是超市售货员,但是工资水平不高。而司机工资不算高,而且很辛苦,特别滴滴司机这类的!随着电视剧电影的火热起来,播音员的热门程度也下降了!电影翻译员也只有少数的一些地区存在了!
这些职业还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最后祝愿毕业生能顺利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
因为这四大职业在如今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我们选择就业方向应该跟着时代变化来进行选择,再加上个人感兴趣。职业没有贵贱之分,但是职业的重要性会随着时代而变化。
我知道的有供销员,司机,播音员,放映电影的工作人员,现在这几个行业都是比较常见的,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工作都是最基础的工作,所以也不受人们的欢迎了。
司机,播音员,电影放映员和供销社售货员。这是因为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所以很多人的工作都被机器代替了。
我是知道的,因为现在时代发展了,行业也在不断的发展,所以现在就无人问津了。
为什么现在好听的歌越来越少了,有意境的歌词也寥寥无几?
是的,还是老歌好听,意义浓真是百听不厌。
世上文章一大抄!现在已抄的找不找抄写的版本啦,都抄遍了,所以,难出精品。
还记得郑钧前段时间接受采访,说出了当今乐坛的大实话,的确现在的音乐榜单不再是以音乐作品为评价的主要依据,所以现在好听的歌越来越少,那些没有营养的口水歌反而时不时的收到火爆追捧。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三点:
一,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给一大批牛鬼蛇神的音乐作品发展机会。我们知道这几年,如同抖音,快手这样的新兴社交平台迅速发展,以至于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不论男女老少都被这些平台的怪力世界吸引,当然一定程度上 娱乐 了人们。但是,由于这些平台门槛很低,导致一大批没有任何艺术价值和营养的音乐作品在人们中间迅速传播,导致好听的歌曲越累越少了。
三,流量 社会 , 娱乐 至上,花心思一心一意做音乐的人越来越少。我们知道依托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现在 社会 就是流量 社会 ,人们越老越关注流量和热度,流量就是金钱。那些认认真真从事音乐创作的人,应为没有流量和关注度,甚至连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反而那些明星小鲜肉,依托着公司的包装,甚至不会唱歌都能拥有火爆的作品,因此,金钱至上的 社会 ,人心浮躁,人们都急功近利,越来越少的人花心思在纯粹的音乐上了。
乱世出英雄,贫穷出志者,雪中送炭感人深,锦上添花是浮云。歌是诉颂生活的感悟和情怀,和平年代,斗志激昂的歌词没有多少目标可诉,所以振奋人心的好听歌也越来越少,有意境的歌词也寥寥无几。但我建议有才华的人多写些 可歌可泣的边防官兵、消防战士、人民卫士,各条战线的科学家,菩萨心肠的的公益者……等等为我国发展、和平、安全、 健康 做出贡献的人,这肯定是动听的好歌。
因为有才华的歌手越来越少了[不看][不看]
因为你生在中国,你去朝鲜住几年,你就觉得中国的歌曲好听了
快 时尚 文化下,让人耳熟能详的往往就是那一段经典片段,后面感觉就是词的重复,在歌词方面也大多讲究押韵而非意境,只要听众喜欢听,听起来押韵好听,能让人印象深刻就觉得可以了,当然也不是一棒子打死所有人,还是有一些有才华的歌手,作词人,作曲人在继续努力的,只看大家喜欢了。
您好!我是这样认为的!时代在发展,喜欢听抒情歌的那些人已经“老了”,我也不喜欢现在的这些新歌,因为听几天就腻了,有些歌到底在表达什么也根本听不懂,因为一些流量、利益因素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歌,你喜欢听老歌,可以听以前的歌,想听新歌,我推荐你听邓紫棋的歌,挺好听的!
劣币驱逐良币。这个不仅是歌曲歌词,电影,小说,诗歌等泛文化领域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被资本裹挟的时代,能够精心制作,反映艺术美,生活美,人性美的作品被爽文,爽片挤占了舞台。。。
我们总是喜欢生活在回忆里,现在的年轻人,也会和我们一样,若干年后,他们也会这样问
文章标题: 为什么在80年代,甚至90年代诗歌在年轻人那么盛行,现在确很少有人感兴趣了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sanwen/183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