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励志文章 > 文章正文

有没有那种充满意象或意境的散文诗

时间: 2022-03-21 20:00:32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7次

有没有那种充满意象或意境的散文诗

散文诗有诗的情绪与想象像诗一样清脆能量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都喜欢将自己的感情抒发在自己的作品当中,所以很多时候人们在书写文章的过程中也会选择完全不同的表现题材,毕竟每一种体裁本身也便代表着自己完全不同的心境。诗歌和散文诗之间有着一定的区别,当然在书写的过程当中也都会大不相同,散文诗本身在表达的过程当中更能够代表作者的心情,但是是诗歌在表现的过程当中需要斟酌其文字。

诗歌需要更加严谨
其实诗歌在表达的过程当中,需要斟酌其用字是否精确,毕竟诗歌本身的押韵程度也代表着诗歌本身的能量,所以很多时候在诗歌的书写过程当中会更觉困难。当然,没一首诗歌的押韵都能够代表着作者本身对于作品所寄托的感情。每一个字体既能够代表自己的心境,又能够表达出自己对于作品的尊重,师哥在书写的过程当中更加注重题材的完整性。

散文诗更加行云流水
散文诗如同名字一般,在书写的过程当中,只需要将自己最真正的心境表述出来,便能够让自己在作品中表现得更加出色,所以散文诗更加像行云流水一般。毕竟散文诗本身最注重的是自己心境的表达,对于题材并不需要过多的关注,和诗歌不同,散文诗看起来更加有表现力。当然也正是由于题材的不同,散文诗更受人们的喜爱,对于初次学习诗歌的人来说,也更加会倾向散文式的学习。

其实无论是哪种题材,都是为了能够展现出作者本身对于自己心境的表达,所以诗歌或者散文诗无论哪种体裁形式,都能够将自己最真挚的感情所抒发出来,与文章不同,诗歌的表达方式更加直接,更加耐人寻味,更加让人能够欣赏。
散文诗的特点 散文诗是诗和文的渗透、交叉产生的新文体,如果说散文诗是散文与诗 "嫁接"出来的 品种,这是也没有疑问的。散文诗具有诗与散文的"两栖"特征,散文诗既吸收诗表现主观 心灵和情绪的功能 ,也吸收了散文自由 、随便抒怀状物的功能,并使两者浑然一体,形成了 自己的独特性。可以说不熟悉诗与散文这两种文体,就很难创作散文诗。但是散文诗究竟是 一种新的文体 ,还是如有人说的 :散文诗是"散文的诗"和 "诗的散文"?关键要看散文诗是 否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或者说散文诗区别于诗和抒情散文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散文诗是抒写心灵或主观情绪的文体,而且散文诗有其独特的审视人生方式,即运用比 较自由的形式抒写心灵或情绪及其波动 。从总体上看来,散文诗是抒写心灵或主观情绪的文 体。 波德莱尔是散文诗的最初创造者之一 。他说过 :"当我们人类野心滋长的时候,谁没有梦 想到那散文诗的神秘 ,--声律和谐 ,而没有节奏,那立意的精辟辞章的跌宕,足以应付那心 灵的情绪、思想的起伏和知觉的变幻。"。他还说:散文诗这种形式,"足以适应灵魂的抒情性 的动荡、梦幻的波动和意识的惊跳。"动荡、波动 、惊跳,这说出了散文诗的主要艺术特征。 三、散文诗与诗、与散文(尤其是抒情散文)的区别 。 (1)散文诗与抒情诗的区别 抒情诗由于要讲究句式的整齐或大体整齐和音乐韵律,因此,即便是自由体的抒情诗, 在表现心灵或情绪时也不能不受到较多限制。正是为了突破限制 ,更舒卷自如地写出心灵的 真实状态,于是才有散文诗这一文体的诞生。 散文诗与诗歌的不同之处在于散文诗经常运用描述和议论的表现手段。 与诗相比,散文诗没有诗的韵脚、节奏、音节、行数、排列,即没有诗歌的外形式的羁绊 。散文诗的形式至少有如下几种:散文的形式,散文与诗交错排列的形式 ,即整段"散" 的文字与单句(诗句)的交错 。这是抒情诗不可能有的自由自在的形式。 (2)散文诗和抒情散文同是抒情文体 散文诗独特的艺术特征是它的"动荡 、波动、惊跳"。 承认散文诗是抒写心灵或情绪及其波动的文体,这与抒情散文的界限也就不难区分了。 抒情散文总是离不开纪实,更不用说那些以记叙真人真事为主的叙事散文了。而散文诗几乎 没有原原本本地记录真实人物和真实事件的。即使我们称为纪实的散文诗 ,究其实也是抒写 的内心对现实生活的印象 ,不过这印象很少 "变形"--很少对现实生活作想象式的反映罢 了。 (1)在结构上 ,有人说,诗是以"线"抒写生活 ,散文是以"面"反映生活 ,散文诗是以 "点"折射生活。散文大都有时空长度,都有线索 ;散文诗无需线索 ,篇幅较短,常常是作者 情感燃烧的那一点辐射开来,而内在情绪则形成环环相扣的情感冲击波,冲动读者的心弦, 进入诗的境界。 (2)在语体上,散文诗的语言是抒情性的想象的语言 ,散文的语言是叙事性的现实的语言。 散文诗的语言具有散文语言无法比拟的弹性美、丰富性和不确定性,情感含量和美感含量都 比较大。散文为文,语言要求简洁洒脱,更多一些娓娓而谈,写清作者情之所系的来龙去脉, 抒情也更细腻 ,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衔接较紧密。散文诗为诗 ,ag8国际亚游下载app语言要求浓缩 、跳跃, 一般是跳跃式地联结意象 ,句与句之间,尤其是段与段之间 ,往往是似断实连的关系,这就 留下较多的可供读者想象的空白美。 因此,散文诗既不是散文的诗,也不是诗的散文 ,它是具有完整性 、特殊性、独立性的 文体形式。 (3)散文诗是区别于散文的诗的品种 散文诗是散文与诗嫁接而得的新果品。在科学领域有"边缘学科 "一类的学科 ,它即与 这种学科有关,又与那种学科有关;但它就是它 ,即不从属与这种学科,又不从属与那种学科。 散文诗就是散文诗,不是散文与诗的拼合。它既有散文的特点,又有别于散文 ;它有诗的本质 , 又有别于其他品种的诗。 散文诗不是散文,不能认为是散文的诗化。 首先,散文诗是歌唱生活,而不是叙述生活 ,描述生活的。散文诗大多用联想来编织 。 其次,散文诗一般以短小见长。同样题材的散文和散文诗,总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前者 因为要塑造人物形象(虽然不必一定完整),要叙述故事(虽然不必一定详细)往往篇幅会长一些;而后者集中抒情,以抒情的剪刀放手裁剪素材 ,往往篇幅就短一些,甚至短的多 。 第三,散文的语言往往要求具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散文诗对语言的要求就不仅于此。散 文诗不仅要求字字用精取宏,段段别有洞天,还要有诗的节奏,造成诗特有的语言美。 综上所述,从内容、篇幅 、语言三个方面,散文诗与散文都有很大差别。 散文诗是诗的品种,有作为一个独立品种的特点,这个特点和散文有血缘关系。 散文诗是貌似散文的诗 ,是散文形式的诗 ,是摆脱了诗的某些形式约束 ,而保留诗的本 质的诗。 散文诗在音乐美 、排列美上不如其他品种的诗那种严格。有语言的自然节奏,而无有规 律的节奏;一般有留恋非韵文的倾向。 散文诗不分行排列,分节全拼自然,卷舒自如的飘逸美、疏放美是属于散文诗的诗美。三 、散文诗赏析 《蛇》 冯至 我的寂寞是一条蛇, 静静地没有言语。 象形书法中的蛇形意境 你万一梦到它时, 千万啊,不要悚惧! 它是我忠诚的侣伴 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 它想那茂盛的草原 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它月影一般轻轻地 从你那儿轻轻走过 它把你的梦境衔来了 像一只绯红的花朵 《纸船》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这个散文式的想象能是一样的吗我觉得应该可以的

什么是诗歌的意象,中国诗歌中有哪些意象?

关于意象的理解 什么是意象?简单地理解:就是喻意之象,是借用客观物象来寄托主观情思的一种创作手段;这个属于中国诗学和美学的专用名词,两 个字含盖的也是两方面的内容。即“意”与“象”。意,即:立意,是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象,即:取象,是作者特意选取的用来“煽情”的“道具”。这些“道具”都是一个一个十分具体的客观形象。 (关于意象一词的文本解释:它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审美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物化或固化后的一种艺术形象;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有机融和统一;是融入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借客观物象表现主观情意;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也是审美创造结晶,及情感意念载体;是生活的外在景象与诗人的内在情思的统一;是诗人感情外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有特殊或深刻意义的形象。) 笼统地说,意象是思想情感与具体物象的完美结合。而“意”处于主导地位,“意”决定了“象”,“象”反映了“意”;意源于内心并借助象为依托来表达。意在象中若隐若现,又仿佛呼之欲出,象却似有心似无意的一勾一画一点一染,却为意而增彩而绽放。所谓“意的暗示,象的契合”就是这个道理。 意象作为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有机融汇与统一,学者们从文艺学、心理学、语言学、美学、创作与鉴赏学等的层面,都可以为意象组建成一支繁复庞杂的系统。比如:构成意象的物象、表象、心象、语象等,细述起 来就非常的复杂了。不过在此可以重点说说“物象”这个概念,因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与社会和大自然的广泛接触中,最直观最先入为主的就是“物象”,它可以说是组建成作品意象的地基。 我们已经知道:“象”是客观之“象”,即景象、物象、事象。原指具体事物的形象或景象。“象”是具体可感的客观事物。那么”物象”便是”象”的一个重要成份。 物象是客观存在的各种人、物、景的具体形象及其发展变化的状态,或各种社会生活的形态。它是作家、艺术家观察的对象,是构成艺术形象的基础。物象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客观的自然存在物象,它是客观的,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比如说杜甫的名诗“春望”写战乱国破时的怆凉场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其中的“花”与“鸟”便是自然景物,花开花落,鸟宿鸟飞都有着它们各自的生长规律和生活习性,本来是不会因人的情绪变化而有何感应变化的;二是“意象”中之物象,是艺术家注目、发现的能够表达“意念”而选择的相应的纯自然事物。是作者在作品里借助语言形式表现的客观物质和人文的类存在物,由具体名物构成。那么同样是以杜甫这句诗为例,由于这“花”与“鸟”都被作者选用入诗,成为了作者为达意而取之象,那么这“花”就不再是原先生长在土壤中的花儿,“鸟”自然也不再是单纯意义中林野之间的鸟儿了,它们被作者赋予了思想和情感,由于具备了“:人性”,即人的心理和情商,所以,花儿会因伤感忧思而泪洒如雨,鸟儿也因离愁别恨而心胆俱裂。其实弦外之音,是作者内心因充满了沉痛忧虑才看花瓣落而潸然泪溅,闻鸟悲啼而心愈惊惧。 物象在意象成分中是意象的物质外壳,是主观内容的载体。它是客观现实的、形象的、鲜明的,将为展开联想和发挥想象创设了巨大的空间。在诗文创作中,离不开模写物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实写。“心境万物生”,作者的感情活动不可能抽象地进行,必须“神与物游”,附丽于物。艺术家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自然物象进行选择和取舍,找寻思想情感的依附物,从而确立“意象”中之物象。物象的获得,不是凭空虚构的,凭空虚构,是创作不出生动具体的物象的。生活,是获取物象的源泉。 当然,很多作品中,意象并非都是思想情感与具体物象的完美结合。“意”与“象”并非绝对的统一,有时意象重心在“象”,此时意象在文学本文中呈现为物象,特指由具体名显的景物事物构成的纯意象作品,称为”立象尽意”.如:王昌龄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便是一首物象诗,一共杂合了六种景物,即:黄鹂翠柳 白鹭 青天 积雪和泊船,却活泼而生动地把一幅欣喜盎然的早春图勾画在我们面前; 有时意象重心在“意”,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意象在文学本文中呈现为“语象”(表情达意时的点缀式意象作品);我姑且将其称为”点 象尽意”.如:刘禹锡的“秋日”诗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这首诗从一开篇到末尾,除了第三句用了一个自然物象,即“排云上”的“一鹤”之外,其它三句全是直抒作者情思,看似单一的物象描绘,却更加突显了作者的豪迈洒脱。同样起到了情景交融的目的。 另一种以“意”为重心的情况,在众多的文学鉴赏中被称为“直言其意”或“直抒胸臆 ”其实这种说法是偏颇的,本身就是意象概念的含混。就算作品中没有直接的事景物象的描写或点缀,但就作品此时呈现出来的“事象”而言,(事象即事件,事物,事理所表现出来的形象)它本就是“象”的一种,怎能就被看作透明的,说是“直言其意”哩?象我们熟知的乐府古诗,几乎都是叙事咏史之作,你能说它们没有意象,直抒胸臆么?例:崔颢的五古“长干曲”:“君家何处住,妾住在衡塘,移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这是崔诗中难度较大成就也较高的优秀作品,他借一江舟偶遇的女子之口,大胆而又蕴藉地表达了一种归心似箭又客旅寂寞的心情。语句浅近却又含意深隽,这便是一首典型的“事象”诗,记述的是一件偶遇搭白的事件过程,诗论家王夫之却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墨气所射,似表无穷,无一字处皆奇异也。。”,可见“事象”创作的魅力那么这种情况,我们不妨称之为“事象尽意”。 由此总结,喻意之象的本质,就是一切可入作品的事景物象,与作者的主观情意、趣味、感悟相互融合的再创造再表现。意象的运用范围是很广的,诗歌意象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种。 诗歌中常用哪些意象 诗歌中常用的意象通常多是用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许多古诗名句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秋风吹不尽,落叶满长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其中的意象,都是自然意象。 中国古诗歌中常用的意象有五十多种,如: 梧桐。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以雁写思的还有“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人赵嘏《长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人戴复古《月夜舟中》)等。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
  意象:其实是诗人的一种境界,这就是由景而发或由事而发的一种表现,诗人对事物的理解高度就是从意象中表现出来。譬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李白的这首诗实际上是说自己对月独酌,而表现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可见诗人在意境中的造诣之深。
  中国古诗歌中常用的意象有五十多种,如:
  1.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望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李煜《虞美人》)
  3.以折柳表惜别。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唐李白《忆秦娥》)
  4.以“蝉”喻品行高洁。
  骆宾王《在狱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5.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宋姜夔《扬州慢》) “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唐杜甫《蜀相》)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唐刘禹锡《乌衣巷》)
  6.菊花——坚贞高洁的品质
  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
  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
  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7.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岁寒三友之一。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
  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宋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
  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8.松——坚贞高洁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
  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9.莲——因为莲出淤泥而不染,诗人借莲喻不同流合污的节操。 又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10.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相类似还有芭蕉。 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11杜鹃鸟(子规)——凄凉哀伤的象征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 《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
  与深切同情。
  12鹧鸪鸟——离愁别绪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
  13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
  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
  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李清照词云“雁字
  回时,月满西楼”等。
  14、水:因为水的绵软,剪不断的特点与人的惆怅情绪有相似性,诗人往往以水喻愁。
  李煜词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用东流之水来比喻绵

  绵不断的愁思。
  秦观《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化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以流
  水与离愁关合,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
  又因为江水的东流,寄寓时光的流逝,人生的短暂,历史发展趋势不可阻挡。如,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不复回。
  15、猿啼:常象征悲哀、悲伤的感情。
  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郦道元《小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6、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宴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
  常让征夫怆然泪下。胡笳、芦管的作用与此相同,不再列举。
  17、长亭:陆上的送别之所。
  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在诗歌中,以景传情达意的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如:以“故乡明月”传达“乡思情”;以“松风山月”传达“隐逸情”;以“寒林残月”传达“诗人的忧愁”;以“中秋圆月”传达“相思情苦”;以“风雨落花,双燕孤飞,重阁玉枕”传达“闺怨情”;以“长亭折柳”传达“惜别情”;以“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诗人的羁旅之苦”;以“梦后酒醒,烟柳断肠,寒雨斜阳,残烛啼鹃”传达“悲欢离合情”;以“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传达“对世事沧桑的感叹”;以“空城落花”传达“对国势衰危的哀叹、一腔的爱国情”等等。
意象与意境是诗歌鉴赏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但对于它们的含义,许多同学却往往混为一谈。《现代汉语词典》上也未对此加以区分,对“意象”就简单释为“意境”。正确界定其含义及关系,对于诗歌阅读和写作都有积极意义。 文艺理论大家童庆炳先生在《文艺理论教程》一书中对二者作了如下界定: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意象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基本特征以达到人类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即为艺术典型。根据这个界定,我们可得出以下几点:首先,意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具体的;意境是一种境界和情调,它通过形象表达或诱发,是要体悟的、抽象的。其次,意象或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或途径。正确的把握二者都需要想象。 意象构成意境主要有两种情况:其一,由一个意象构成一个意境。如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诗中只有一个意象——墨梅。但这梅已非自然界之梅,而是作者心中之梅,一树带着墨色的有个性的梅。细细品味,我们能感受到诗中有一种狂放不羁,特立独行,安然自适的艺术境界,这种境界是通过这树梅形成的,这就是本诗的独特意境。一般咏物诗大都如此。其二,意象组合形成意境,即由多个意象构成一幅生活图景,形成一个整体意境。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洲。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由一系列单个的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藏情于景的逼真画面,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更显情深意浓。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恋,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伫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得情深意挚,表面上这首诗句句是写景,实际上却句句都在抒情,引发读者无尽的审美想象,形成了诗歌隽永的意境。从上述两例我们可以发现,意象离不开意境,“梅”离开全诗意境,就失去了其在诗中的独特涵义,“孤帆”脱离原诗意境,也与眷眷离情无关。 当然并非所有的意象组合都能构成意境。如白朴的《秋思》:“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鸥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绿叶黄花。”共并列了十二个意象,虽也鲜明生动地呈现出绚丽的秋色图,但并无饱满深挚的情感,缺乏“情与景”“情与理趣”的自然融合,就无法构成“诱发”人想象的“审美空间”,缺乏意境,当然就难以感人了。 相关练习: 试分析以下几首诗中的意象与意境: (1)《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参考答案: (1) 本诗有三个意象:松,山,云。三个意象构成一幅含义深邃的意境:老松耸立,大山云遮,我寻访隐者,知道他在山中,却无法找到。这些意象暗示我们隐者的超凡脱俗,行踪难觅,也寄予作者的向往和惆怅;甚而引发人们思考,生活中很多的东西我们都可望而不可及。 (2) 本诗只有一个意象——江雪,没有人踪甚至没有鸟迹的白茫茫一片的江雪。江雪与诗中的人物,戴着蓑笠的老翁,构成本诗深远的意境:境与人互为映衬,作者孤高清洁的个性展露无余。
一般通过这些意象体现这些意境; 1、 树木类: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黄叶:凋零 成熟 美人迟暮 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 希望 活力 松柏:坚挺 傲岸 坚强 生命力 竹:气节 积极向上 梧桐:凄苦 柳:送别 留恋 伤感 春天的美好 2、 花草类: 花开:希望 青春 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业的挫折 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菊:隐逸 高洁 脱俗 梅:傲雪 坚强 不屈不挠 逆境 兰:高洁 牡丹:富贵 美好 草: 生命力强 生生不息 希望 荒凉 偏僻 离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三、动物类 子规:悲惨 凄恻 猿猴:哀伤 凄厉 鸿鸽::理想 追求 鱼:自由 惬意 (孤)雁:孤独 思乡 思亲 音信 消息 鹰:刚劲 自由 人生的搏击 事业的成功 狗、鸡:生活气息 田园生活 (瘦)马: 奔腾 追求 漂泊 乌鸦:小人 俗客庸夫 沙鸥:飘零 伤感 四、风霜雨雪水云类: 海:辽阔 力量 深邃 气势 海浪:人生的起伏 海浪的汹涌:人生的凶险 江湖的诡谲 江水:时光的流逝 岁月的短暂 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 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 前途的迷惘、渺茫 理想的落空、幻灭 小雨:春景 希望 生机 活力 潜移默化式的教化 暴雨:残酷 热情 政治斗争 扫荡恶势力的力量 荡涤污秽的力量 春风:旷达 欢愉 希望 东风:春天 美好 西风:落寞,惆怅 衰败 游子思归 狂风:作乱 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霜:人生易老 社会环境的恶劣 ,恶势力的猖狂 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 雪:纯洁 美好 环境的恶劣 恶势力的猖狂 露:人生的短促 生命的易逝 云:游子 飘泊石灰 天阴:压抑 愁苦 寂寞 天晴:欢愉 光明 五、器物类 玉:高洁 地重游 脱俗 珍珠:美丽 无瑕 簪缨 (冠):官位 名望 六、颜色类 白:纯洁 无暇 丧事 红:热情奔放 青春 喜事 绿:希望 活力 和平 蓝:高雅 忧郁 黄:温暖 平和 紫:高贵 神秘 黑:黑暗 绝望 庄重 神秘 对死者的怀念 命途的多舛 七、其它类: 古人: 英雄:追慕 自愧自叹 小人:鄙夷 明志 自省 鞭挞 古迹:怀旧明志 昔盛今衰 (国家) 衰败 萧条 (古迹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联) 时段 破晓:初现希望 深夜:愁思怀旧 乡村:思归 厌俗 田园风光 生活气息 纯扑美好 安逸宁静 草原:辽阔 人生境界 人的胸襟 城市 (市井):繁荣热闹 富贵奢华 仙境:飘逸 美妙洁净 忘尘厌俗 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 思乡 思亲 朝阳:希望 朝气 活力 夕阳:失落 消沉 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 正午:热烈 热情奔放 恶势力对社会、对人的摧残 天地:人类的渺小 人生的短暂 心胸的广阔 情感的孤独 酒:欢悦 得意 失意 愁苦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它是分析诗歌散文时的用语,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这种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这些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如马致远的《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句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些事物就是诗中的意象,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凄清,伤感,苍凉的意境,意象是具体事物的,意境是具体的事物组成的整体环境和感情的结合,情寄托在景中,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中国传统诗论实指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技巧。诗歌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再现过程。作者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种感情色彩,并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根据这个艺术天地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在还原诗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渗透自己的感情色彩。

求各种描写意象的散文或者传说或者散文诗,3W字左右的,急!

  丈八沟雪景

  很早以前,我对丈八沟比较陌生。在人们的传说当中,她显得非常神秘。我几乎想象不出她的模样。近几年来,由于开会的缘故,我到丈八沟去过几回,但是,每次都是匆匆而去,匆匆而返,并没有看清她的面貌和全景。一般都住在湖滨楼或者11号楼,没有时间和机会领略她全部的风姿。有人说,完成了的事情,实现了的梦想,人们对它也就丧失了兴趣;对没有完成或者未曾知晓的事物,追求的欲望就会更加浓厚。也许是因为这个缘故,我特别留心有关丈八沟的过去和现状。
  有关研究表明,丈八沟是唐代皇家的避暑胜地。她开通于唐天宝初年,起初作为一条人工河流,主要往京师运送物资。因为沟深一丈,沟宽八尺,所以叫丈八沟。经过安史之乱后,沟道逐渐堵塞被废弃了。到了唐代大历年间,朝廷将它疏通,开始在这里栽植花木,修建行宫,供高官佳丽避暑消夏。唐代大诗人杜甫曾经陪同官宦公子,到这里游览,为丈八沟写过两首五言律诗,其中有“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越女红裙湿,燕姬翠黛愁”的诗句。
  丈八沟位于古城西安西南10公里处,占地28万平方米,其中湖面4.5万平方米,名贵花木300余种,绿化面积占85%。1954年5月,在这里筹建西北高干疗养院。1959年5月,改为陕西省委第二招待所。1978年8月29日改名陕西宾馆。2001年9月起,正式使用陕西丈八沟宾馆的称谓。50多年来,经过不断修葺完善,她园林式宾馆的格局初步形成,大小建筑15栋分布在平湖翠林之间,是陕西省的国宾会议中心,曾经接待过50多个国家的100多位元首。
  这是都市里的村庄,没有嘈杂,没有喧嚣,没有拥挤,没有污染。映入人们眼帘的是楼台亭阁、湖光水色、白墙黛瓦、曲径回环、嘉树成荫。那吊桥、那凉亭、那鸟鸣、那藤萝覆盖的走廊,那垂烟袅袅的柳丝,平生许多秀丽,充满温馨和妩媚。漫步在如此静谧安详的环境中,人的心情也像湖水一样变得柔和平静、温顺通达起来。在这里,人与自然得到了恰如其分地默契与融和。我觉得自己的身心得到了极大的松弛和涵养,心情也变得愉快起来。
  夜幕在鸟语花香中降临了,一轮明月挂在蓝天上。我们沐浴在如银的月色中,脚踩着柔和的灯光,在甬道上缓缓地散步,与友人并肩交谈,彼此都在享受着惬意。回首月光下的园林,让人有一种若梦若幻的感觉。
  那是深冬季节的一天,我再次来到丈八沟的时候,天气阴沉沉的。朝北的大门口站着哨兵,南北走向的公路两边全是商铺和修理摊点,看起来极其普通,好似一个小镇。我们办完入住手续时,天已经黑了,草草吃了一点饭,大家便分头洗澡,很快就休息了。多少年来,我养成了早晨起来散步的习惯,每天六点左右自己就会醒来的。这天清早,我穿上衣服,拉开窗帘,却发现丈八沟外面不知什么时候变成了一片白茫茫的景象,银妆素裹,原驰蜡像,非常壮观。湖心岛的八角亭上落了厚厚的一层白雪,风景树的枝桠上积雪成棒,好像膨化过的海景仙树。总统楼的瓦脊沟道被白雪盖平了,几只不知名的小鸟从屋檐下斜穿出来,撞得旁边雪松上的雪花扑簌簌地飘落下来,在地板上很快融化了。雪还在飘飘扬扬地下着,通道上和湖面上并没有雪花驻足的痕迹,它们霎时就隐身不见了,只是路上变得湿漉漉的,好似黑色,与白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草坪中的景观灯还在发出黄色的光圈,在它形成的光柱上,可以清晰地看到雪花飘落的密度,使人想起来野外放映电影时那种昆虫扑光的景象。 我漫步走在丈八沟的人行道上,没有一点避雪的想法,却享受着雪花的湿润,聆听着雪花的声音,观赏着雪花的舞姿,体验着雪花的温情,头脑格外清醒,精神也顿时抖擞起来。这是丈八沟的雪景,这是被大自然诗化了的一种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妙意境。
  我走出上面总有遮掩的回廊,有意走在露天的道路上,任凭雪花飘落在头发上、衣服上,却觉得这是一种别样的享受。我发现路旁的一切物件都被白雪覆盖了,完全变成了另一种景象,给人另一种感觉。瓷质的熊猫形状的垃圾桶被白雪包裹成了雪人,它蹲在那里,一声不吭,憨态可掬,十分可爱。就连丈八湖边的示意牌也变得生动了许多,雪花在上面磨擦着、碰撞着,戏谑着,留下一道道细微的不被人察觉的痕迹。忽然,桥头那边的地上刮起一股寒风,一堆积雪被旋风卷起,迅速抛洒到银杏树的旁边。那里的积雪变得稀薄,露出了湿润的草坪。这时候,我听见园子里响起了低婉而舒缓的乐曲,我始终没有找见蜂鸣器安装在什么地方,可是,那种行云流水般的旋律一直把我陪伴到餐厅,这种人性化的设计独具匠心。
  丈八沟的雪景,清晨的雪景,融入了我记忆的血液之中,我对这片心灵的净土充满留恋和怀念。我很快就要离开丈八沟了,心里有一种恋恋不舍的感觉。遥望着这让人难以忘却的胜地,我不禁思忖着,以后如果有机会,我还是想再到那座花草相间的园林里去走一走,去感受那种气息清新甜美的环境,去领略那种优雅舒适的气氛,以便洗去个人身上世俗的尘埃,安抚浮躁焦虑的心灵。
  丈八沟是个好地方,是一个让人值得留恋的去处。
凤雅姐,中国有句古话叫自立更生啊
文章标题: 有没有那种充满意象或意境的散文诗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lizhiwenzhang/135095.html
文章标签:散文诗  意象  意境  那种  充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