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唤醒和培育中国少年的英雄情结

时间: 2020-04-05 10:53:00 | 作者:晓叶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6次

唤醒和培育中国少年的英雄情结

  今日之教育,要为民族伟大复兴之明日储备人才。一个民族的血性,要从唤醒和培育中国少年的英雄情结开始,结合乡情教育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在英雄的故事中不断汲取教育的智慧和力量。

  济南是座历史文化名城,湖山秀丽,古迹众多,名贤辈出。沿省道103南行十余公里,坐落着一座千年古镇——仲宫,旧称终军聚,即终军故里,因西汉终军少年请缨报国而闻名。

  现在,终军石像屹立于仲宫街心,魏然高大醒目。炎炎夏日,远离城市的喧嚣,到素有省城后花园美誉的南部山区消夏避暑,寻访终军足迹,聆听英雄的故事。

  01.弱冠请缨

  据《汉书》记载,终军自幼聪慧好学,学问广博,表达能力极强,具体表现为能言善辩口才好,写得一手写文章。

  “太守奇其才,欲与交结,终军揖太守而去。”

  太守,大概相当于现在的省委书记吧,非常赏识终军的才学,想与他有深入地交往。面对这样的机遇,终军并没有为之所动,从小就有鸿鹄之志,信仰坚定。

  终军十八岁,被推荐选拔为“博士弟子”,至长安上书言事。途径函谷关,守卫按照安保制度,照例发放通行证:取出一种名为“帛”的材料,在上面写上一行字,从中间剪开,一半留作存根,另一半交给终军,出关、入关时都要进行拼合验对,比对正确才能通行。接过通行证,终军说:“大丈四游,必取功名,出关何用此物!”遂将出入函谷关的凭证,当着守卫的面直接给扔了。可见,终军报效国家,志在必得,满满的自信,不给自己留有半点后路。

  汉武帝亦欣赏终军的才智,大喜,拜为“遏者给事中”(官名)。今天可以理解为:得到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赏识肯定,对大才之人必有重用,破格越级提拔。当委派使者前往匈奴时,终军毛遂自荐,主动向汉武帝请求:“我没有驰骋疆场的功劳,却能担任宫中侍卫,白吃了五年俸禄。边境时常有警报,我应该披坚甲、执利器,冒着流箭飞石冲锋在前。我愚钝不熟悉军事,今天听说要派遣赴匈奴的使者,我愿意振作精神全力以赴,在单于面前讲明是非利害。”

  一介书生,置生死于度外,如此胸襟抱负,进一步赢得了皇帝的重用,后晋升为谏大夫。受命巡行郡国,再至函谷关。守卫都认识他,“不服气不行,真有两下子,这就是当年入关时,直接将通行证扔掉的那个人。”

  汉朝建立后,南越与汉朝的关系时好时坏。“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出自《汉书·终军传》)

  请缨,指请求给他一根长缨,比喻主动请求担当重任。西汉武帝朝,南越尚未平复,动乱不堪,故出使十分危险。汉武帝欲令南越归顺,想派使节出访南越让其国王、太后入汉为人质,此次出访的危险可想而知,极易被南越认为是故意挑衅而丧命。为了国家的安定和平,终军主动挺身而出,表示愿意担当重任,为国献身。终军豪情万丈,请求汉武帝赐他“长缨”出使南越。如果南越王不肯归顺,就用长缨活捉他。

  终军到了南越,凭借其三寸不烂之舌,发挥善辩智慧,终于说服南越王赵兴和王太后,答应归顺于汉,并愿向朝廷岁岁进贡。汉武帝非常高兴,当即向南越王颁赐印绶,令其改用汉朝法规,并命终军暂留南越镇抚。

  南越相吕嘉不愿归顺,不久,发动叛乱攻杀其主,南越王、王太后、终军及其随行人员全部遇害。汉武帝得悉吕嘉叛乱,分兵两路进击南越,杀死叛臣吕嘉,将叛乱平息,并将南越分置九郡,由西汉政府直接统治。

  《济南府志》记载:“汉终子云(终军)使南越而死,时年二十余,其后归葬济南郡。”终军弹劾博士鼓动地方私营盐铁,成功出使西域、匈奴、南越,成为汉武帝执政时期的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一代名臣,“弱冠请缨”的故事成为历代传颂的佳话。

  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小学怎样落地?我想,少讲空洞的道理,多讲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在儿童心底深深植入自我成长与民族复兴相统一的坚定信念,培养自信豪迈的中国人,在英雄的故事中不断汲取成长的力量。

文章标题: 唤醒和培育中国少年的英雄情结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75693.html
文章标签:唤醒  情结  培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