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英国人为什么普遍有贵族情结

时间: 2021-04-16 14:05:3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3次

英国人为什么普遍有贵族情结

普通英国人是怎么看待英国的贵族制度的呢?

年轻的英国人觉得英国王室是累赘,什么贡献都没有为国家做到,就这样吃白饭,浪费纳税人的钱,但是大部分公民还是支持的。


一、年轻的英国人觉得英国王室是累赘

年轻的英国人其实是不喜欢英国王室的,要知道在他们眼里,王室存在根本就没有什么意义,他们都是拿纳税人的钱,他们不用干活就可以享受最好的生活,无疑就是增加纳税人的负担。简单说在年轻的英国人眼里,英国王室就是吃白饭的,什么用处都没有。


BBC英伦网在伦敦深入英国民众,希望了解大众对王婚的真实感受。采访中来自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的英国学生告诉英伦网,自己对威廉婚礼一点儿都提不起兴趣,婚礼当天会在家看电视转播英超,而不会去现场凑热闹。

二、90%的受访者相信,未来十年英国仍然需要君主

虽然英国的年轻人不喜欢王室,可是在老一辈的人眼里未来十年英国仍然需要君主,觉得应该需要君主,需要有一个代表国家形象存在。可能平时看起来没有什么大作用,关键的时候还是可以提高英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加上有媒体对英国需不需英国王室,结果还是可喜的,大部分公民还是选择需要,要知道统计出来公民对英国王室满意度高达90%,都认为英国需要君主,短时间是不可能会废除的。也就是说明英国王室还是很得民心的。

肯定是看不惯的,毕竟那些人属于不劳而获而且还有特权。
虽然他们也想成为贵族,但是也并不是非常得嫉妒。
没有太大的看重,普通英国人享有的权利也是十分多的,不羡慕贵族。
应该也是支持的,虽然是有阶级成分在里面,但是更多的支持这样的制度。

英国人为什么那么崇拜贵族和王族

这种全世界瞩目的事件,表面上看似花费很多,实际上带来的回报远远大于消费。王室成员在政治中起得作用不是很大,政府基本都是为王室服务。这是英国的文化传统,类似日本的崇拜天皇。皇室成员有工资的,政府给的。他们不用做什么正规工作,保持公众形象,做些公益活动而已。
很明显英国贵族数百年来,用血与荣耀换来辉煌,占领过全世界大部分土地,称霸世界过,而当今英女王也是英国精神领宙有关
简单的说 是由传统的英国人对与上层社会的地位的渴望 和我们的古代 喜欢当官一样

英国人为什么崇拜王室

最先引起关注的是那时威廉结婚:耗资巨大:在当时经济情况下:英国花如些代价去为王室举办婚礼:民众欢呼雀跃~~后来他们有了孩子,民众翘首以盼:今天孩子出生了,举国欢腾:王室在芵国政治中充当什么角色?王室成员大把大把的是他们自己劳动获得:还是其他途径
  说法一:“统而不治”的政治利器
  初中历史课本就告诉我们,英国王室并无实权。英国政府真正的最高领导人是内阁首相。首相对内阁负责,对所在党派负责,对议会负责,最终对选民负责。而英国国王(女王)只是在每周与首相举行例行见面,听取国事汇报。且所谓的“周报”只是例行公事而已。
  1688年,英国爆发“光荣革命”。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所拥有的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英国国王日益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此后400多年间,英国经历了斯图亚特王朝、共和政体、斯图亚特王朝(续)、汉诺威王朝、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一直到现今的温莎王朝,期间共有近20位君主,他们的政治权力越来越仅限于“象征”。
  不过,在如今国际政治舞台上,英国王室依然发挥着很大作用。大英帝国解体后,为了维系各独立国同宗主国之间的联系,建立了英联邦。许多独立的国家先后加入了这一组织。英国君主充分利用自己的影响,强化各成员国之间的团结。现英联邦国家只要一提到英国女王都满怀敬意。而在英国内部,君主是中立的、超党派的。当执政党和在野党争执不下的时候,总需要一个中间人。而这个角色最好的人选,就是英国君主。

  说法二:传统象征与身份认同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前主编比尔·艾默特曾说,英国人对王室的感情就如对崇敬的历史建筑一样,“一旦坍塌,人们必然感到惋惜”。一个人之所谓为王,是因为他周围的人愿意称他为王。对英国民众而言,英国王室就像一个活生生的历史文化博物馆,是这个国家和民族的传统财富。
  英国人注重传统,这从英国古老的建筑保护与习俗传承可见一斑。到了今天,英国王室的一举一动依旧代表着贵族绅士的生活方式,依旧为深信“贵族即荣耀”的英国人所追捧。英国的贵族都是身份高贵或贡献卓越的人物,册封贵族已经成为英国社会对一个人的最高认可。
  另一方面,对英国人来讲,王室是日不落帝国的民族象征。尤其,在欧盟日益一体化的过程中,英国王室的存在让英国人独享一份珍贵的“民族身份”,得以延续一种独一无二的传统价值观。所以,在维护国家形象、稳定统一等方面,英国王室仍具有非凡的影响力。
这种全世界瞩目的事件,表面上看似花费很多,实际上带来的回报远远大于消费。王室成员在政治中起得作用不是很大,政府基本都是为王室服务。这是英国的文化传统,类似日本的崇拜天皇。皇室成员有工资的,政府给的。他们不用做什么正规工作,保持公众形象,做些公益活动而已。
精神信仰,其实吧那些欢腾的群众都是酱油党

英国人崇拜贵族的原因

形成“英国人贵族崇拜意识”的有关历史背景
英国的宗教改革

英国本来也是天主教国家,在德国宗教改革运动发生后不久,路德的教义就渗透到英国。1521年,剑桥大学成立一个秘密团体,专门研究路德的改革主张。参加者有丁达尔和巴恩斯等人。丁达尔不久流亡国外,把《圣经》译成英文,并且在英文注释中攻击罗马天主教会制度。英文《圣经》运回英国后,路德教在低级教士及城市商人中流传起来。

与此同时,在英国天主教会内部也出现了改革的要求。伦敦圣保罗大教堂的高级神职人员科雷特就是一个改革派,他反对信徒向牧师作秘密忏悔的做法,也反对教士独身的制度。《乌托邦》的作者莫尔也攻击修道院的腐败,认为修道士们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成为社会上的寄生虫。他要求提高教士的知识水平。

但是,在英国对天主教会构成最大威胁的是王权。英国王权在15世纪开始增长,特别是在1485年都铎王朝开始统治英国之后。亨利七世(1485-1509年在位)在中等阶级的支持下,制服了贵族势力和议会,大大加强了君主的地位,这意味着专制主义在英国取得初步的胜利。当他的儿子亨利八世(1509—1547年在位)即位时,专制主义遇到的惟一障碍便是天主教会。但是,亨利八世在位初期对罗马教是奉命唯谨,竭力表现出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的姿态。他毫不留情地镇压了路德派,并且亲自写书批判新教教义。因此,人们很难设想他会起来反抗罗马教廷并且使英国教会与罗马天主教会一刀两断。

然而,一个偶然的因素成了导致英国君主与罗马教皇决裂的重要契机。亨利八世结婚后只生下一个公主,没有子嗣。16世纪20年代后期,王后凯瑟琳已无生育的希望,将来继承王位的,非那位公主莫属了。但是在英国历史上女主执政尚无先例。于是离婚再娶以求子嗣成为亨利八世心目中的一件大事。他责成大臣沃尔西将离婚案上诉罗马教皇,希望被批准离婚。当时教皇克莱门特七世本想左袒英王,但是他摄于凯瑟琳的侄子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威势,不敢贸然从事,只好拖延不办。当时英国新兴市民阶级和贵族都希望英国实行宗教改革,因为他们都垂涎教会的财产,而且市民阶级也迫切要求推翻天主教的统治以利于工商业的发展。亨利八世在市民和贵族的支持下,决定与罗马天主教廷决裂。他于1529年召集议会,讨论宗教改革问题。1530年下半年在枢密会议内形成了以托马斯·克伦威尔为首的改革集团。

1531年亨利八世向罗马天主教会开火:强迫英国教士支付巨额罚金,理由是他们违反了一项关于未得国王批准不许接待教皇使节的古老的法规。1532-1534年间,议会通过了“教士首年薪俸法”和“禁止税收上缴教廷法”,要求英国主教的第一年薪俸、教区征收的什一税以及教会以各种名义征收的税,一律停止上缴罗马教廷,改为上缴英国国王。这样就大大增加了王室的财政收入。议会还同意英王有权任命英国主教而无需向教皇请示。不久,亨利八世就授意坎特伯雷天主教克兰默宣布解除国王与王后凯瑟琳的婚姻,并且认可国王与安娜·波琳结婚。此时,克莱门特七世正式否决了亨利八世与凯瑟琳离婚的要求,并以通奸罪开除了亨利八世的天主教教籍。

英国与罗马教廷的正式决裂发生在1534年。这一年议会通过“至尊法”,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的惟一的、至高无上的首脑,拥有纠正错误、镇压异端和处理教会事务的一切权力。另一项法律宣布切断与教室的一切来往,凡否认国王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者,均处以叛国罪。《乌托邦》的作者莫尔和罗切斯特主教约翰·费希尔由于继续坚信教皇权力至上而被处死。

1536年在克伦威尔的支持下,制定了“十条法规”。它只肯定了天主教的洗礼、忏悔和圣餐,否认了礼敬偶像、弥撒等天主教仪式,从而使英国教会接近路德教。1538年克伦威尔又发布“十七条指令”,使英国教会国教化和国家机构化。1537年亨利八世还批准英文版《圣经》在英国发行。这在英国影响极大,因为英国人比此可以自由阅读《圣经》了。

在英国断绝与罗马教廷的联系之后,英国路德教派及其他教派又开始活跃起来,他们天真地相信英国已真的成为新教国家了。面对群众运动的复活,1539年年初,亨利八世的宗教思想又回潮了。他又回到天主教的立场上来,声称天主教的任何信条都是金科玉律,不能变更。他怂恿议会通过“取缔分歧意见六条款”,肯定了天主教教义及实践中的主要部分,并且宣布以恐怖手段惩罚宗教不同意见者。结果,伦敦有500名市民因倾向改革而被捕。托马斯·克伦威尔由于推行宗教改革政策,与亨利八世意见相左,在1540年6月以叛国罪被处死刑。据估计,亨利八世在位期间,因宗教问题而被处以极刑者达数千人之多。

然而,在英国宗教改革期间,亨利八世所实行的措施中,有一项措施对后世的影响甚大,那就是废除修道院制度。修道院中丑闻与弊端层出不穷,久已为人们所诟病。而且,僧侣、修道士们对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一事一般都抱反对态度,他们继续效忠于教皇。但是,亨利八世决定向修道院开火,主要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由于过惯了挥霍浪费的生活,亨利八世经常处于财政拮据状态,他发现解散修道院及没收修道院的地产,可以解决财政困难。1536年他终于开始行动,下令解散376所修道院。到1539年他又下令封闭大修道院200所,勒令修道士还俗,发给生活津贴,并且没收修道院的全部土地。对于没收来的土地,亨利八世将一部分归王家所有,一部分赏赐给自己的亲信及大贵族,一部分在市场上抛售。被抛售的土地都落到大资产阶级手中。呢绒商人理查德·格拉善一次用1173镑购得约克郡三座修道院的土地。获得修道院土地的人们形成了一个反对恢复天主教的既得利益集团。

亨利八世的儿子爱德华六世在位期间(1547—1553),政府为英国教会制定的教义条文带有明显的新教性质。拉丁文的《祈祷书》都译成英文。被当作是赎罪的仪式的圣餐取消了。

但是,爱德华六世短命而且无后,死后由亨利八世的公主玛丽·都锋嗣位(1553-1558)。玛丽本人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她废除父亲及异母弟在位时期的宗教立法,恢复了英国教会对罗马教廷的隶属关系。为了表明在英国恢复天主教的决心,她又与天主教顽固派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结婚。玛丽女王以极其残酷的手段惩罚新教徒,在她在位期间,有300名新教教徒被处死,大主教克兰默竟被处以火刑。她因此而有“血腥的玛丽”之称。

玛丽与菲利普二世无后,在女王死后,王位传给她的异母妹妹伊丽莎白。伊丽莎白在位(1558—1603)期间,英国教会在教义及实践方面最后固定下来。根据议会的一项法案,又断绝了英国教会与罗马天主教会的关系,并且再一次把英国教会置于王权的控制之下。1563年议会制定的《三十九项信条》规定了英国教会的教义,把《圣经》定为信仰的唯一准则,坚持“信仰耶稣即可免罪”的原则。玛丽在位时任职的主教们几乎都拒绝承认这个变革,因而或被下狱,或被流放。但是伊丽莎白女王并没有取消主教制,她又任命了一批新主教。

伊丽莎白女王采取严酷的措施去强迫所有的英国人都遵从她在宗教上的这些决定。信奉天主教者,处以死刑。成立宗教法庭,专门审判异教徒。

外国人若欲对英国人的特性有一个正确认识,切不可将视野局限于都市。他须深入乡间,逗留于大小村庄;游览城堡。别墅、农房、村舍;漫步园林;沿树篱和青葱小道缓缓而行;流连于乡村教堂,参加教区节庆、定期集市等乡村节日,并与身份、习惯和性格各异者交往。
在一些国家,都市吸引着本国的富翁名流,为优雅贤明的上流人士惟一固定居地,而在乡村居住的几乎为粗俗农民。相反,在英国都市仅为一个聚会的场所,或曰上流人士集中的总部。一年中,他们只在城里度过短暂时光,寻求一时消遣,并在匆匆纵情狂欢之后,又一如既往地返归乡村生活,此处显然更为惬意。因此,各阶层的人遍及全国,即便在最偏僻幽深的地点,你亦时有所见。
事实上,英国人对于乡村天生情深意浓。他们对自然之美颇能感悟,对乡村的乐趣与劳作喜爱非凡。此种激情仿佛与生俱来。即便市民,生活于熙来攘往的闹市,亦能很快熟悉习俗,对乡下的活儿显得颇为老练。商人在都市附近有其舒适的休养场地,常在此种植花园,培育果树,其自豪热情,与经商习俗,对乡下的活儿显得颇为老练。商人在都市附近有其舒适的休养场地,常在此种植花园,培育果树,其自豪热情,与经商买卖、获取成功时的相比并不逊色。即使不幸的人——他们注定要在拥挤的闹市中度过一生——也极力装点什么,以便时时看见自然的鲜绿色彩。在城市最昏暗阴沉的角落,客厅窗户常装饰着一排鲜花;凡能种植的空地,均有草坪与花床;每一四面临街的房区,均有仿造园林,造型别致,翠绿清新,熠熠生辉。
外国人,若仅见到都市的英国人,则易对其社交特性不存好感。在大都市,他要么一心忙生意,要么赶赴无尽的约会,其时间、思想和感情即由此耗费。所以他总好像急急匆匆,心不在焉。他无论身在何处,马上又欲去其他地方;谈着某个问题,又恍您想到另一件事情;一面探亲访友,一面又考虑节约时间,另作他访——因这一拜访已于早晨安排。人们认为,都市如伦敦,会使人自私无聊。熟人朋友相见,极其偶然短暂,只能简单寒暄客套。你目中所见,只为其冷漠的外表——而可贵友好的品质根本无暇活跃,奔涌而出。
但在乡下,英国人便将真情实意充分流露。他挣脱都市冷漠拘泥的形式和消极不良的礼仪,抛弃畏缩冷淡的习惯,变得快乐开心。高雅社会一切美好的东西,他极力获取,却将其约束尽皆摈弃。他或隐居一处,勤奋用功,或寻求雅趣,或从事乡间劳作,所需物资在乡邻应有尽有。各种书籍、绘画、乐曲、马狗及体育用品随手可获。无论对人对己,他均不强制,真诚待之,热情好客,一心带去欢喜,人人均凭爱好各有所得。
在耕作土地和所谓园林术上的情趣,英国人无与伦比。他们潜心研究自然,发现她千姿百态,优美可爱,和谐相融。在其他国家,迷人景色遍布野外;而在英国,居家附近随处可见。他们似乎抓住她腼腆隐秘的魁力,犹如玩耍魔法,将其呈现于乡宅四周。
英国的园林景色宏伟壮丽,感人至深。草坪宽阔,如一张价涨鲜绿的地毯,不时可见参天大树,枝茂叶盛。树丛和林地庄庄严壮观,鹿群结队悄然而过,野兔跳向隐蔽之处,或野鸡忽然振翅高飞。小溪婉蜒曲折,自然优美,或扩展成一片明净的湖水——这一潭与世隔绝的小湖,将颤动的树影映照其间,黄叶安然躺于其中,鲑鱼漫游于清澈的水里,丝毫无惧。某乡村庙宇或林神塑像,因天长日久发绿受潮——这一切,使幽僻的地方呈现出古雅神圣气派。
而这些,仅为英国园林景观的几许特征而已;尤其令我欣喜的,倒是英国人装点中等生活朴素的房屋时,所具有的创造旧才。即便最拙劣的住处,最贫瘠的不毛之地,一经英国人之手,即变成小小乐园。他们独具慧眼,立即看出其潜力所在,心中构想出未来美景。一块草木不生的地方,经他们一运作,即可爱迷人,此为艺术之功,极尽微妙。他们将树木精心栽培,细加修剪;鲜花植物布局美观,叶片鲜嫩雅致;山坡上新生出天鹅绒般的绿草;透过空隙处,可见远方蓝蓝天空,或水面银波闪闪——这些,均配置得灵巧嫡熟,一丝不苟,素雅温和,宛如画家作完备受喜爱的画,再富有魔力地着上几笔。
英国富人雅士的宅第,颇富意趣,优美雅观,其特征多少为乡村汲取,直至最低阶层。连普通农夫,亦对茅屋和狭小土地作精心修饰。树篱匀称堪称可人,门前有一草地,只见花坛小巧,四周黄杨整洁悦目;忍冬爬至墙上,花悬于格构窗周围;窗内有花盆数个;冬青植于住屋近处,别具一格,冬天因此不再沉闷,仿佛满目绿色的夏日,天伦之乐由此而生——这,无不显示高雅情趣的影响,此情趣源于上流社会,渗入公众最低一层。正如诗人所颂,若爱神乐意一睹茅屋,定非英国农夫之村舍莫属。
英国上层,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对其民族性产生了重大影响。我以为,世上最优秀的人莫过于英国绅士。许多国家有身份的人,显得柔弱娇气,而他们则既雅致漂亮,又强壮有力,气色颇佳。我想,此为长处户外,兴味盎然于乡村鼓舞人心的娱乐所致。他们吃苦耐劳,身体得以锻炼;精神为之健康活泼,举止果敢坦率,即使都市愚蠢放荡之事,亦难腐蚀其品性,而绝不会令其消亡。此外,在乡下,不同社会阶层似乎更自由地被此接近,更易融为一体,互相促进。其间差别,不如都市明显无情。财富分布至小庄园小农场,如此,从贵族到中上层人士,到小土地拥有者,到大量农场劳工,直至个体农民,彼此环环相依,秩序井然,贫富两极互相连结,而每个中等阶层者倒具有一种独立精神。但必须承认,总体而言英国已不同过去;近几年生活艰辛,大庄园将小庄园吞并;有些地方,刚毅不屈的小农消失殆尽。然而我以为,在上述整个体系中,这些仅为偶然的变化而已。
乡村劳作,绝无卑劣低贱可言。大自然一派宏伟壮丽景象,置身其中,令人奋发向上。自然最为纯洁,使人欢欣鼓舞,在其影响下人即可自由退思。此人也许简单粗陋,却不庸俗。
因此,雅士在乡村与下层人交往,绝不像偶然与都市下层人为伍时产生厌恶。他不再疏远冷淡,而乐于将等级差别抛弃,真心诚意享受普通生活。的确,乡村乐趣使人们更紧密相连;猎狗和号角声,使一切情感和谐相融。英国贵族和中上阶级,与任何国家的相比,在下层人中更受欢迎;尽管下层人忍受诸多艰苦,但对财富特权分配的差别几无怨言,我想此为一个重要原因。
高低社会阶层之所以能彼此融洽,或许亦归功于贯穿英国文学的乡村情感:作品常以乡村生活为题,英国诗人对自然的描写丰富多彩,无可比拟。此种情况,始于乔叟的《花与叶》,延续至今,自然风景的清新芳香无不飘入室中。外国的田园诗人,仿佛仅对自然偶然一顾,因此只知其一般可爱之处;而英国诗人却与之同生共乐,寻她至最幽深隐蔽的地方,观察其细致入微的变化。微风中水花震颤,树叶沙沙落地,溪里传来钻石般的滴水声,朴实的紫罗兰散发出芳香,雏菊清晨焕发出绯红的色彩——这一切,均逃不过热情灵敏的观察者的双眼,并在其笔下幻化着美丽寓言。
雅士投身乡村事务,使其大为改观,堪称奇迹。英国岛多则极为平坦,但一经精心培育即妩媚动人,否则便单调乏味;仿佛它被装饰上城堡宫殿,绣以各种公园和花园。它所富有的,并非雄伟壮丽的景观,而是小巧精美的田园风光,颇具乡村的幽静与安宁。每一古老农舍和生着苔藓的茅屋,即是一幅风景画。道路蜿蜒曲折,美景深藏于簇簇树林和围篱中,使玲珑可爱的风光接连不断,赏心悦目。
然而,英国景色最妩媚之处,尚在于似乎贯穿其中的精神情感。它使人想到井然的秩序,宁静的环境,公认的简朴准则,古老可敬的风俗习惯。万物好像无不生于长年累月井然安宁的生活方式。古老教堂有着悠久的建筑风格;其门低矮厚实;哥特式尖塔高耸其上;窗多为窗花格和彩色玻璃,受到精心维护:昔日的勇士伟人以及当今君主祖先的墓碑,庄严堂皇;墓碑上,记载着一代代坚强不屈的自耕农的历史,其子孙后代,今天仍在同一土地上耕种,在同一圣坛祈祷。牧师宅第古雅离奇,有助陈旧老化,但不同时代住户仍依照各自情趣,加以维修改造。小路按传统通行权利,从教堂墓地延伸出来,穿过令人惬意的田野,沿一排排阴凉的树篱伸去。附近村舍历史悠久,公共草坪掩蔽于树阴之下,而今人的祖先即曾在此游戏玩耍。古代宅第独处一旁,俯瞰周围美景,俨然一派保护神气。这些特征,多为英国风景所具备,显示出一种宁静安然的情调,世袭的朴素美德和对乡土的依恋之情;这亦深切动人表明了英国民族的精神风貌。
礼拜日早晨,田野一片静谧,教堂响起庄严的钟声。农夫们装扮一新,面容红润,心怀喜悦,平静地穿过青葱小路拥向教堂,目睹此景总令人高兴。但更让人高兴的是,傍晚见他们聚集在小屋门口,愉快有加,虽然亲手装点的舒适环境极尽简朴。

大约在1600年前,地球上崛起了一个强大的王族,这就是英国王室。英国王室是现存最古老的王族,而每代君主的加冕仪式都严格奉行完全一样的传统,这使得英国王室的加冕典礼成为现存的、依然举行的最古老的仪式。在加冕仪式上,国王或者女王头戴的王冠和手持的权仗都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为了使王冠和权仗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权力象征,历代王室想尽办法收集钻石和珠宝,认为稀世的钻石最能体现王室尊贵。长达几个世纪收集钻石的历程逐渐形成世界上最有名的家族珍宝。早期那些伟大英王和王后佩带过的王冠已经找不到了。国王及其亲属为了发动战争、重建毁于大火的王宫和举办王室婚礼,不得不卖掉了许多珍宝。在中世纪,国王通常在作战时带上御宝,因为他们不信任留在宫中的皇亲国戚。1648年英国爆发的反王权运动对英国王室冲击极大,很多珍贵王冠和权仗流失了。1660年英王室复辟以后,开始大规模的重新制作王冠和权仗的工程,从那时到现在,很多稀世珍品都被保存了下来。随着王室的发展,从18世纪开始,英王室有了专用的珠宝工匠,他们用非凡的技艺制作出最精美的首饰。

随着势力的不断扩张,英国成为世界最强大的殖民帝国。其中殖民地印度和南非都以出产钻石以及珍稀宝石闻名,这两地向英王室供应了无数一流钻石。而一些弱小的国家也愿意把本国最珍贵的珠宝献给英国,大多怀着破财免灾的想法。

王室成员都根深蒂固地习惯于把珠宝换来换去。本以为镶嵌在爱德华国王十一世入棺时所戴戒指上的一枚蓝宝石,如今却闪耀在“帝国之冠”上,这顶王冠上还镶有两串珍珠,据报道,那正是苏格兰女王玛丽1587年被斩首时戴的项链。19世纪的君主维多利亚女王尤其热衷于收藏珠宝,从帝国各地搜罗来的奇珍异宝令她陶醉不已。她的珍品中包括一枚拇指大小的印度钻石,名叫“光明之山”,是现今发现的最古老的钻石,于1304年发现于印度,原重191克拉,后来维多利亚女王嫌它光泽度不好要再加工,它被磨得只剩108.93克拉。正是这枚被镶嵌在女王王冠上的钻石激发了威尔基·科林斯的灵感,写出《月亮宝石》这部经典作品。

然而,在有史以来最大的钻石“非洲之星”面前,“光明之山”也相形见绌。1905年南非发现了重达3106克拉的钻石原矿,新开通的跨大西洋电缆将消息迅速传遍全球,当时宝石界行家就估计原矿的价值高达75亿美元。由于南非当时是英国的殖民地,大家一致认为应把它运往伦敦,献给爱德华七世国王。这件举世无双的珍品引起世界各地珠宝大盗想入非非,有关人员花了几个月时间考虑如何保障运输安全。最后,伦敦警察厅决定,最佳原则是“越简单越安全”。大如茄子的钻石被装进一个没有任何标识的包裹邮寄出去,一个月后出现在白金汉宫的皇家邮袋里。1908年2月10日,这颗巨钻被劈成几大块后加工。加工出来的成品钻总量为1063.65克拉,全部归英王室所有。最大的一颗钻石取名为“库里南1号”,也被称做“非洲之星”,重530.02克拉。第二大的被命名为“库里南2号”,重317.4克拉。现在鸡蛋大小的“非洲之星”被镶嵌在英王的权仗顶端,权仗上还有2444颗钻石。鸽子蛋大小的“库里南2号”被镶嵌在英王室最重要的王冠“帝国王冠”上。

人类开采利用钻石的历史已近几千年,但大于20克拉的钻石就极为罕见,而大于100克拉的钻石更被视为国宝。但是这样国宝级的钻石在英王室的收藏中就有好几颗。

现在王室已不再盲目追求将最大的钻石全部集中在王冠上。要知道威廉四世国王1830年加冕时就闹出笑话而未能尽兴。这位喜爱奢华的君主坚持把所有钻石和宝石镶嵌到王冠上。结果王冠太沉,国王的脖子一阵剧痛,不得不中断加冕典礼,随后拔掉一颗臼齿。

英王室拥有22599件宝石和宝器,但实际价值难以统计。

罗宾汉是英国民间传说中著名的英雄形象。有关他的故事已经记不清被搬上大小屏幕多少次了,但这个在英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家喻户晓的人物及他的传奇故事, 总是让人百看不厌,荡起回肠。《罗宾汉》在英国传统文化中与我国的《西游记》一样深入人心。以下就是影视作品中反映罗宾汉传说故事的多个版本,其中有塑造 正面英雄形象的,也不乏幽默搞笑的。来看看那些是你心目中最经典的罗宾汉。
亚瑟王的传说2007-01-22 21:15
亚瑟王(King Arthur)是英格兰传说中的国王,圆桌骑士团的首领

,一位近乎神话般的传奇人物。他是罗马帝国瓦解之后,率领圆桌骑士团统一了不列颠群岛,被后人尊称为亚瑟王。关于亚瑟王的传奇故事,最初如何诞生,源自何处,皆无从查考。究竟亚瑟王是不是以某位历史人物作为基础塑造出来的虚构角色也不得而知。

西元800年左右,威尔斯的修士撰写了一本《布灵顿人的历史》,书中首次记载“亚瑟”这个名字,描述他领导威尔斯人抵抗从泰晤士河中游入侵的萨克森人。

历史中的亚瑟王

亚瑟王传说的史实性一直被学者们所争论。有的学派认为亚瑟王在历史上并不存在,他们中的一些人认为亚瑟王是一个几乎被遗忘的,凯尔特神话中神灵的人格化。支持这种理论的学者,常常将它联系到威尔士语源学,亚瑟(Arthur)的名字衍生自“熊(Bear)”。他们提出,熊神在传说中被惯称为“Artos”或是“Artio”。但是,据我们所知,这些神是被欧洲大陆的凯尔特人所崇拜,而非大不列颠人。

另一种观点认为,亚瑟是真实存在的人。虽然某些学说提出他是罗马,或者前罗马时代的人物,但依照大多数学说,并符合传统神话的集合,他是生活在公元5世纪末至六世纪初,抵抗盎格鲁撒克逊侵略者的罗马-不列颠领袖。 最近的考古研究指出,在他的假设的生活时期,撒克逊人出现了一次断代(generation stop?)。他的权力很有可能根植于威尔士,康沃尔或是现在英格兰西部的凯尔特族地区。然而,关于他的权力的中心和范围以及他拥有哪些权力的争论一直持续到今天。

王者之剑

王者之剑(Excalibur),又译为断钢剑、斩铁剑、湖中剑、削钢剑。值得注意的是有许多较不专业的译文将此剑译之为石中剑,这是不正确的。

王者之剑是在亚瑟王传说中所登场的魔法圣剑,可以称得上是后世骑士文学中,英雄多半配持著名宝剑传统的滥觞。

在亚瑟王传说中,拔出石中剑、登基为王的亚瑟在与King Pellinore交锋时折断了石中剑,后来他在梅林的指引下,从湖夫人的手中得到了王者之剑。王者之剑在精灵国度阿瓦隆(Avalon)所打造,剑锷由黄金所铸、剑柄上镶有宝石,并因其锋刃削铁如泥,故湖夫人以Excalibur(即古塞尔特语中“断钢”之意)命名之。梅林此时则告诫亚瑟:“王者之剑虽强大,但其剑鞘却较其剑更为贵重。配戴王者之剑的剑鞘者将永不流血,你决不可遗失了它。”

但后来亚瑟王还是遗失了剑鞘,也因此他虽拥有削铁如泥的宝剑,最后仍为私生子兼外甥的骑士毛德烈所重伤而死。而王者之剑最后则在亚瑟王的嘱咐下,由“斟酒人”伯畏将军(Sir Bedivere)投回湖中,与亚瑟王一齐回到传说中的仙境阿瓦隆(Avalon)去。

石中剑

石中剑 不列颠之王身份的象征。剑身上有这样的铭文:“Whoso pulleth out this sword from this stone and anvil is duly born King of all England”—“凡能自石台上拔出此剑者,即为英格兰之王”。石中剑是选定王所用的“天命之剑”,和后来得到的王者之剑(Excalibur)不同,它只是作为象征王权的圣剑。亚瑟王后来在与King Pellinore交锋时折断了石中剑。

(The Sword in the Stone,1963年)是 T. H. White 的小说 The Once and Future King四部曲中的一部小说,后经迪士尼改编成电影。
简单的说 是由传统的英国人对与上层社会的地位的渴望 和我们的古代 喜欢当官一样
文章标题: 英国人为什么普遍有贵族情结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02489.html
文章标签:英国人  情结  贵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