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04-01 20:31:12 | 作者:何小艳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4次
© 图片来源:Eric Smart
世间不能阻挡的除了决堤的洪水还有日复一日的时光,九十年代末期的9月1号,正值青春年少,书生意气的我,骑着比我还高猛能载两三百斤化肥的载重自行车,沿着家门口那条被同学笔下写成能通往北京的山路,一路颠簸四五十余里,跨过湘鄂交界的丘陵,穿过白杨如荡的平原,灰尘仆仆来到我的高中,涔水河边的三栋房子,是高中时代衣食住行弯都不拐的线。从涔水河堤上往学校望去,实验楼上白色的天线接收锅如鹤立鸡群般存在于广袤的澧阳平原,学校周边生机盎然,稻花香里说丰年。
前文提及学生时代快乐与遗憾相交的引线,那么高中便是遗憾的一束,一辈子都能系着,原本收到县城一中的通知,在各种臆想中县城高中的开支会给家里带来沉重的负担,且自信没有考不上的大学,果断又潇洒的选择了具有休闲农庄氛围、常年河水潺潺的涔水河畔的高中,想的是那一日三餐比县城便宜,能给家里省点开支。
学校以一场露天电影欢迎新生入学,9月的夜晚闷热无比,饮水是靠谱的防暑降温措施,食堂门前的一排水龙头是饮水的唯一设备,毫不保留的说,学校不生产水,只是地下水的搬运工,口渴难耐,打开水龙头,双手十指并拢呈乞讨状接住流出来的自来水,然后趁水没有漏完之前猛一口喝下,凉意直达心底,天然矿泉,贵在免费;喝水也得有时机选择,学校的地表之下含有丰富的亚铁,出了水龙头氧化,会变成橙汁样的颜色,卖相不好,看着实在难以入喉,也见过霸得蛮的同学渴的没办法,连氧化之后的橙汁一般颜色的水照样喝个痛快。有讲究的同学换下的白色衣服用矿泉泡过,一节课功夫,白色去无踪,橙色更出众;集洗碗、洗衣、饮水于一体的自来水槽命名饮马台离恰如其分一点都不远。
上了高中,离家更远了,十几岁的年纪,还处于长身体的黄金甚至是钻石阶段,我虔诚的相信人的身高体型除了与遗传有关之外,还与书上说的同化与异化时期的生理成长息息相关,与生理成长阶段的饮食密切相关,高中阶段的饮食营养供给主要来自学校食堂,一栋盖着青色瓦片的大厂房一样的食堂,供应着我们的一日三餐,吃饭时分,大家拿着自己的碗筷奔向自己的意向窗口,自由的选择饭与菜的搭配组合,菜市场一样的食堂,每天都要因此热闹早中晚三回,卖菜窗口的主人,大都是学校职工家属,他们大都做着同样的菜,并且手法也极其相似,水煮辣椒、水煮土豆、水煮海带、水煮茄子,怎么方便怎么做,为了更好的卖相,在菜盘的前端会撒以葱花装扮;米饭由锅炉房统一供应,所以在吃饭的时候,除了菜的色泽因窗口不一样略有区别之外,米饭的质量都一视同仁,黄中泛白的米饭放现在应该是被查封食品,但在那会,在不下雨的天,在铺满煤灰的食堂外平地上,手持各式各样的饭碗,无论是站着还是蹲着,吃起来都格外香。再回来说营养,应该也不缺乏,那时蔬菜供应还远没有受到大剂量的农药与化肥的影响,烹饪也极少有煎炸烤等不健康手法,水煮的做法保留了大部分营养元素,偶尔夹杂的虫子也只能是一次不影响大局的餐后调剂。无论环境还是菜品,和《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的非洲餐都有纯属雷同的巧合。
高中的课堂,俨然区别于初中,老师们都认为我们从乡中来到了县中,自带的级别感在有些老师的教学风格中光芒万丈,高一上化学实验课的一个晚上,一位形似而且神似列宁的老师,跟我们在排队进实验室前因好奇兴奋发出的嘈杂用十月革命的态度杠上了,从那时起在我们的心中,他就是列宁老师,让我们几个兴奋突出的同学吃了耳光的列宁,让我们对县属高中有新认识的列宁,跟我们化学课关系不大的列宁。
入学大约两周之后,我们基本记得了老师的名字,熟悉了他们大致的教学风格,顺利的完成了初中生到高中生的角色转变,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无法形容的失落与无边的彷徨,高一时期的班主任老师很优秀,数学课教的无可挑剔,所以他有底气的说了一句话,记得他说学校和老师都是一样的,只有学生认真与不认真的区别,这句话像是一个缺氧患者突然带上的氧气面罩,让我和我同样单纯的同学又燃起了对学习的激情,然而接下来的课业,部分科的老师让我们在逐渐形成的理性认识中,班主任老师的那句话不是全部受用,高中就像大部分老师跟我们说,拿到毕业证对社会就有用,对大学的概念连憧憬的余地都不曾为我们勾勒。
高中时代亦长亦短,长的是那昏暗拥挤、潮湿不堪的宿舍、长的是那不但质量差,而且还不够果腹的一日三餐,长的是冬天的冰水浴还没地方可进行,短的是还没来得及把该学的知识学到,高中就要接近尾声、短的是我们刚明白高中的意义是要升大学,却已经到了毕业季;高三的时光到了,怎么着也得装模作样备战高考,我很荣幸被安排到一个以考大学为目的的强化班去参加晚自习,这种突击方法被那些跟我们一起走过高中时代、陪我们一起经历高考的同学戏称“一班两制”。记忆里的高三,充满着辛苦、炎热、寒冷、惆怅、无奈,毕业班的语文老师,在我预想的画面里,应该是谈吐优雅、学富五车、幽默豁达、能够激发并启迪我们的文学大师,但后来的“病入膏肓(mang)”“桃花流水鳜(jue)鱼肥”等经典词汇的读音完美诠释了她的水准,在备战高考语文的这条路上,自学成了不得已的途径,那可是我们即将要奔赴高考考场的毕业班,班主任数学老师每在黑板上抄写模拟试卷的最后一道答案时都不忘加上”这是给考清华北大的同学准备的,参考一下就行”;眩晕与无力没有在临近高考的时候让我们这些具备高考潜质的同学退缩,我们起早贪黑的不停自学,甚至跟学校交足补课费,寒暑假都没有的补习上课,可高考,终究不会因为你付出的时间和补课费对你网开一面,拼的也不是一门你擅长的课程,给你机会挤独木桥,实力得全面。一场高考下来,毕业班的班主任已经有点不好意思的语无伦次了。好在我们在这么一个偏僻且生冷的山村高中,虽然赋予了县中的名义,我想大多数的同学们被寄予的期望已经在这短短三年被各种各样的原因磨灭了最原始的梦想,继而听天由命。
成才的路有很多条,我固执的相信,学校教育是最简洁明了,最有效的一条,我无意吐槽那时教学不精的老师,相反我感恩他们在知识教育上给我们留下的空缺,好在我们到了中年,仍然保持读书学习的激情,特别感恩在艰苦的高中时代,同学之间结下的患难情谊,如兄如妹,到了今天仍然历久弥香。
前些年回去路过曾经的高中,特意停车驻足,在种满油菜的操场后面,红砖教学楼仿佛还留着我们过去的青春,万念俱灰还是踌躇满志的学业标签已经荡然无存,当时的乡村地标——教师宿舍已经人去楼空、门破窗破,小猫的串跳、小狗的嗷叫说明这里恢复到大自然状态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在教育水平已经初显发达的当代,学校教育的进步已今非昔比,我们很幸福的看到,现在的高中教育硬件软件版本与时俱进的升级,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理论方针仍在贯彻执行,我的高中时代,一路迷蒙,未来的高中时代,祝福晚辈们一路欣然。
© 作者:何小艳
投稿/爆料/征婚/唱歌,后台点“联系”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