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03-17 22:53:36 | 作者:梧桐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29次
真正的平静,往往来自于这样的延展,当我们将自己视作大海里的一滴水时,平静自然地生起,同时,我们了知,一滴水也可以涵养整个大海。
——《投觉》,梧桐
昨天,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与世长辞,他轻触一笔,给一百零二岁的生命划上了一个句号。
即便拥有了某种才华,留下了某种创造,取得了某种成就,在生命旅程的某个垭口,你就需要与这个世界告别,尽管你非常不愿意告别,也非常不擅长告别。
当我们彻底了悟这一点,彻底了悟“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然后带着这种彻悟投入生活,我们的生命就会有所不同,你会更加平静,也更加精进。
平静,以及精进,不知不觉在这个世代就成了某种稀罕的品质,人们要么散乱,要么懈怠,然后在这种交糅着散乱和懈怠的焦虑中耗尽珍贵的时光。
贝聿铭说,我母亲是虔诚的佛教徒,我记得她经常带着我到她定期去清修的寺院里,我总是在那里静坐很长时间。这便是母亲对我的教诲之一,学会在寂静中倾听。
去年的时候,我们被影片《我不是药神》中表达的某种情怀所共鸣和激荡,后来,导演文牧野在某次采访时说,我母亲是位僧人,出家十年了,她告诉我,想要有力量,你就要平静。
在这其中,我们看到了某些相似的东西。
我们皆是浩瀚无垠的宇宙里的一道电闪,只是,我们可以是笃定的一道电闪,而不是慌张的一道电闪。
昨天,很多人为一代大师的离开扼腕,但是终究还是被Huawei和海思的激奋和自信湮没,最后,我们又看到这种激愤和A股证券市场之间的一种撕裂感。
我们生活在一个情绪浓烈的时代,每个人都游走在针尖麦芒之上,或许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尤其渴望平静,也尤其需要平静。
让自己休息一下。
这并非是说去附近的酒吧大喝一场,或者是去电影院看一部《复仇者联盟》,又或者宅在居室刷新《权力与游戏》,而是说,你可以去一个安静之地,放旷之地,譬如,一片草地。
你坐在那儿,只是单纯地坐着,让风吹过你的脸庞,这时,年少的时光,父母的叮咛,不懈的奋斗,初次的恋爱,好友的闲聊,偶尔的颓丧,东方大日,下着雨的夜,云舒漫卷,你会重新发现很多事情,就让它们一一走过,就像清泉流过岩石发出的清脆声响那般。
我们必须让自己有时间就这样纯然存在着,然后你会发现,平静才是我们自己更深的本质。
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说,时间流逝的目的只有一个,让感觉和思想稳定下来,成熟起来,摆脱一切急躁或者须臾的偶然变化。
他说他对任何唾手可得、快速、出自本能、即兴、含混的事物没有信心。他相信缓慢、平和、细水长流的力量,踏实,冷静。他不相信缺乏自律精神,不自我建设,不努力,可以得到个人或集体的解放。
缓慢、平和、细水长流的力量,踏实,冷静,只是,我们通常开心时忘了“色即是空”,痛苦时忘了“空即是色”,而缺乏心如止水的勇气和能力。
现如今,人类历史又一次在起承转合之中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从长周期而言,就如卡尔·波普尔所说,一切活着的事物都在寻求更好美好的世界,因此,我们对于人类的长程历史可以保持某种乐观。
从短周期而言,就像海上的波浪,个人的起伏往往只是大海流转的一个极微小的片段,此即是说,我们的人生周期只是人类长程历史的一个片段,这个片段有可能是完全向上的,也有可能是完全向下的,以及可能是向上和向下相间的。
如果是完全向下的,我们是否有完整的接受的勇气,以及笃定。
事实上,若是真的了悟,你的生命会经历无尽的调整,每一个生命都会经历无尽的调整,无常和改变就是生命经久不衰的一种性质。
我们真的无法完全守护自己,只有彻底放下对于自己的守护,放下地盘、安全感之类的概念,我们才能真正投入生活,投入这个世界,协助这个世界。
真正的、完整的安全感,来自于真正地、完整地放下自我,将追求安全感的狭隘心胸,换成一个非常宽广的视野,那是一种无畏、开放和真正英雄式的胸怀,进入那种视野宽广的领域,就是学习如何在改变中获得自在,如何让无常变成我们的朋友。
一无所得,一无所畏。
就像《心经》所言,无智亦无得,于此,心无挂碍,于此,究竟涅槃。涅槃,是寂静。
除非我们内心含有无敌的平静素质,我们便不会有真正的平静,软弱或一时的平静随时都可能动摇。如果我们天真地力图亲切和平静,那么一碰到不同或意外的情况我们的平静之感就会受到干扰,因为那种平静没有力量,没有性格。
因此,平静必须是稳定的、根深蒂固的、坚实的。它需有大地的特质。
如果你真的想要平静与满足,那么你就得学会安住自心。
唯有安住自心才能让内在的本质显露而出,就像想要让充满泥巴和杂质的水变得清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水沉淀下来,同样的道理,假如能够安住自心,那么所有的贪执、嗔恨和无明都会渐次消融,最后,自心的真正本质,慈悲、清明、无边际的开阔境界就会展现出来。
于此,你会发现,平静的能力,是一种心的本来状态的复苏。
这个世代尤其需要这种平静的能力,这种心的本来状态的复苏,而不是焦灼、愤懑、慌张、散乱,以及迷失。
中国最后一位国学宗师钱穆说,他年轻时,有一段时间处在兵荒马乱中,整个大时代的格局动荡得厉害,钱穆做了一个决定——在江南的某个小山村里读书,整理文字,带着学生做学问,他说,后来看来,那段时光是自己人生旅程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
哪怕在最混乱的时代,在最不确定的时刻,坚持做一件不错的事,譬如,读书,譬如,做学问,譬如,学画唐卡,等等,放在日后来看,仍然具有长久的价值。
余不一一,欢迎加入投觉训练营~
梧桐,20190518晨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