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江户世代普通武士该如果通过拜入某流派门下从而获得成为官吏的机会

时间: 2022-12-11 09:00:22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0次

江户世代普通武士该如果通过拜入某流派门下从而获得成为官吏的机会

求一些日本武士的故事或传说!!!

日本武士的故事:

在江户时代的一个笑话说:“小武士的家里除了被子和锅,还有一块大石头,因为当他感到冷的时候,可以举石头取暖。”

倘若依附的主公犯了事被开革,或是主公的财政困难必须削减人手,低级武士们就只能成为浪人,有的便去为黑社会之类的势力作打手,成为用心棒。

虽然现代日语中的浪人指的是未考上合适高校的学生,但在那个时代,浪人是日本社会重要的不安定因素。为了避免国内矛盾的激化,官方就常常默认或怂恿浪人的对外武装侵略。

扩展资料:

武士集团的形成是和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的瓦解和庄园制的发展分不开的。由于庄园的普遍建立,庄园之间的矛盾斗争日益增多。

庄园主为了扩大领地,经常要去强占别人的土地;被别人强占土地的领主要保护自己的利益,都要诉诸武力。

于是一部分庄民被武装起来,开始时还是亦农亦武,以农为主,后来则成了职业的武士。中央负责行政与保护机关的衰败,使得私人携带武器自卫的现象普遍存在。

而且由于实行征兵制度,国司家族成员或庄官阶级充当军役时,也有私人携带武器的行为。逐渐,国司贵族自己变成武士阶级。

接受军事训练,参与战事,为现有的权威体制服务以遏止地方上的动乱。随着被召集参加密集的军事行动,武士们有渐渐形成集团、部队的趋势。

他们大都簇拥着某一领袖人物在国中,一个人的威望来自本身武艺和地位的结合。因此在国中能够崭露头角者,多为朝中显贵家族外放至国衙的后代子弟。

他们搬出京城来到地方,就是为了寻求出任地方官吏的机会。新生武士集团中,以藤原氏、源氏和平氏的威信为最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本武士

  伊东一刀斋(いとう いっとうさい) 生没年不详

  本名景久,出生于伊豆国,是剑术一刀流的始祖。他曾经向钟卷自斋学习神阴流剑术,后来自成一派。他有两个弟子:小野善鬼和御子神典膳。这两人为了获得秘传而在下野的小金原决斗,取胜的典膳得到了一刀流的秘传。这个御子神典膳后来就是小野一刀流的始祖小野忠明。
  钟卷自斋(かねまき じさい) 生没年不详

  名叫通宗,剑术钟卷流的始祖。他向小太刀名人富田势源学习剑术,却善于使用中太刀。后来自立门户,开创钟卷流。他的门下弟子有伊东一刀斋景久和佐佐木小次郎这样的名剑豪。
  佐佐木小次郎(?-1612)

  战国末期剑士,随钟卷自斋学习富田一刀流,并在此基础上加入自己的理解,创立了严流。小次郎的绝技是被称为“燕返”的奥义。庆长十七年(1612年),小次郎在严流岛与当时29岁的宫本武藏决斗,由于年龄关系,以身殉剑。
  小野忠明(おの ただあき)? ~1628

  前身叫做御子神典膳吉明,是里见义康的家臣。在进行武者修行的时候遇到了伊东一刀斋,并成为了后者的弟子。在下总小金原决斗中击倒了师兄小野善鬼,获得了继承一刀流道统的资格。后来出仕德川家康,并改名小野次郎右卫门忠明,并成为了小野一刀流的始祖。后来担任了二代将军秀忠的剑术师范。
  北田具教(きたばたけ とものり) 1528~1576

  被称为多芸御所,是伊势国最后的国司。冢原卜传门下弟子,是剑豪大名,相传和足利义辉很要好。后来由于无法抵抗织田信长的进攻,收了信长的三子信孝为养子,并将家位传给信孝。不久之后,由于信长的命令,他在居城三濑馆被暗杀
  东乡藤兵卫重位(示现流):

  萨摩出生,初学有若萨摩国技的体舍流,十八岁初阵以来,於战场上的实战中磨练剑技,后入天真正传自显流达人善吉和尚之门,加上努力与创意,自立一派为示现流。一生比斗五十馀次,从未尝败绩,当时藩内剑术师范为体舍流的名人东新之丞,其为藤兵卫旧师之子,然而在龙虎不能并存的情形下,二人必须分出胜负方能罢休,藤兵卫虽恩情所困恼,但身为剑客必须舍弃世俗的亲情,遂决意与其比斗,地点在藩主家大龙寺的庭园,在众藩士的围观之下,胜负就在一瞬之间决定,原来藤兵卫上段的当头一劈,新之丞的木刀虽已把它接住,但这重逾泰山的一刀,非但把他的木刀砍为二段,馀势仍重击在他头上而毙命。
  松本备前守尚胜(鹿岛神流):十文字枪的创始者。

  由饭筱长威斋学得剑法之极意,再融和其实战的经验,除发明十文字枪之外,还有阵镰、片镰、万字兼、草刈镰、兵杖等等的技法,就是冢原卜传着名的秘刀「一之太刀」,其实也为其所发明的。追寻足利中期诸剑流之根,皆多出诸中、饭筱 、松本等之三流,故后人多把他们称为三流祖。
  尚胜一生出战场廿三次,取敌首级达百以上,然而却於「高间原之役」,在有如修罗般的奋战中,为棋枪所刺而壮烈阵亡,时年五十七岁。
  念阿弥慈恩(念流):为求报父仇,得异人传授剑法。

  五岁时,父亲(也是剑术高手)被友人所杀,得乳母将其救出逃离,七岁时乳母将其送至相州藤泽的游行寺,得游行上人收为弟子,僧名为念阿弥。
  一心想为父报仇的他,遂执着於兵法剑术的修行,十岁时上京(京都)至郊外的鞍马寺,一心想效法源义经的故事,期得异人传授剑法妙技,十六岁至镰仓寿福寺,得荣裕僧传授秘传剑法,十八岁再至九州筑迤的安乐寺,於若修中终得剑之奥义,此后,阿弥又更以行脚僧的姿态巡游全国,探访名人,作剑法的修行,后来终於返抵故乡——奥州的相马,元服并易名相马四郎义元,找到了杀父仇人,并使其授首后,续守丧三年,将家督让弟继承,并再度身入禅门,改名慈恩,继续其流浪诸国的剑术修行,是为念流之祖。
  斋藤传鬼坊胜秀(天流):中诡谋惨遭杀害。

  幼从冢原卜传习技,成为高徒之一,武者修行巡游诸国至京,时剑名已大噪,天皇慕其名,召其上殿献技,并赐「左卫门尉」之官位,越使其声名大提,返归常州真壁郡的故里,竞相入其门者极众,睹此状,最使嫉恨交集者为真壁城的城主——真壁暗夜轩,他原也是卜传的高徒,然而实力却略逊於传鬼坊,在传鬼坊尚未方乡之前,其兵法为常州一带所向无敌者,而此时声名地位,已全为传鬼坊所湮没而黯然无光。暗夜轩有一声名也颇高的弟子霞之助,对传鬼坊屡加诽谤与挑衅,传鬼坊无奈只好应其约斗,而仅一刀即将其斩毙,如此更引起真壁满门的愤激,然而欲与其决斗,却又深知非其敌手,真壁的重臣樱井大隅守(霞之助之父)遂献计策,约斗传鬼坊,场所为真壁的不动堂,待传鬼坊带同二名弟子入堂后,樱井以持弓箭的手下将其团团包围,由武士斋藤万然喊谓:「素仰贵公切矢之刀秘技,今请赐一见」言毕矢发,传鬼坊果以十文字长枪将其拨落於地,然而即由四面八方一阵急骤的箭雨射来,二位门弟立成刺猬般倒毙於地,传鬼坊有如阿修罗般挥枪奋抗,被其拨落在脚旁的矢箭也已堆积成厚厚的一层,然而一支接一支穿过防线的箭,已深深地插在他的身上,最后也跟其门弟一样,被射成刺猬般地,时年才卅八。
上泉信纲 (かみいずみ のぶつな) 本名武藏源五郎,后成为武士改名上泉秀纲,信洲之战后引退潜心研究剑艺,更名信纲
(永正5年(1508年)- 天正5年1月16日(1577年2月3日)),战国时代的兵法家。上泉信纲另一名称是上泉伊势守秀纲。
上野国赤木山麓的大胡城出生。早年在鹿岛师事松本备前守修习香取神道流和鹿岛中古流,16岁时在冢原卜传的指点下完成了鹿岛家传的特殊修炼(即三天三夜总计一千次的试合),成年后再拜爱洲阴流的爱洲移香斋为师修习阴流,在23岁的时候取得印可状,并且研究各种各样的刀法,创出新阴流。期后成为长野业正及武田信玄的家臣。但是为了普及新阴流,在永禄6年在各国流浪旅行。他在永禄7年上洛,传授兵法给室町幕府13代将军足利义辉,被授予“天下第一”的剑圣称号。永禄8年传授给柳生宗严。之后亦传授给其他高徒。上泉信纲在天正5年逝世。
根据『本朝武艺小传』(日夏繁高、亨保元年(1716年)),上泉信纲在永禄6年(1563年)上洛的时候,遇上了强盗绑架幼儿并禁固於屋中,当时信纲向附近的僧侣借了袈裟,并剃头装出家人。信纲在强盗的房屋附近,拿出饭团并将其气味传入屋中,以引开强盗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则逮捕强盗,将幼儿安全救出。黑泽明的时代剧电影『七人之侍』中,以这个逸话作为参考。
宫本武藏,1584年出生于日本冈山县英田郡大原町宫本,逝世于1645年。宫本武藏玄信(在兵法二天一流正称为新免武藏玄信),小时候跟从父亲新免无二之助一提真学习当理流兵法,十三岁开始到二十九岁送为此这一段期间跟其他流派比武六十多次,从来没有失败过一次。剑术以外还是手里剑和体术(徒手武术)等多种多样武术的高手,二十来岁已经开创一派号称"圆明一流(圆明流)";庆长十年(1605)写下剑术书《兵道镜》。宽永年间(1624 ~1644)完成二刀的兵法,号称"二刀一流"。武藏第五十七岁时宽永十七年(1640),得到熊本藩主细川越中守忠利邀请在当地正式教授兵法,同时开始写下兵法理论的著作,称为"兵法二天一流"。也是在武藏进入熊本以后的事情。宽永二十年(1643)十月,武藏隐居灵岩洞开始执笔写作《五轮书》。正保二年,将《五轮书》传给寺尾孙之丞胜信,《五方之太刀道序》、《兵法三十五固条》传给寺尾求马助信行以后就离开这个世界,死时六十二岁(另一个说法是六十四岁)。
宫本武藏是日本战国末期与德川幕府前期的一位剑术家,他在日本的影响相当大,以致有“真田(幸村)的枪、宫本的刀”的说法。他自称:“余自幼钻研剑法,遍游各地,遇各派剑客,比试六十余次,不曾失利。”日本是一个崇尚武力、崇尚刀剑的民族,明朝尽管与日本朝野都发生了摩擦,还是大量地从日本进口刀剑,从商业的角度上说,日本的刀剑相当于中国鸦片战争前丝绸、茶叶,在对外贸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至今仍保存在日本的草剃剑,被日本人尊为国宝,此类的国宝在日本还有许多,在日本不但有文物价值,而且被当成神物或圣物来供奉,《日本书纪》里还记载了草剃剑显灵的故事。日本历代天皇即位时作为信物(相当于玉玺)的三件宝物中,也有天丛云剑——当然,正如《菊与刀》作者鲁恩·本尼迪克特所说,此剑原物已经在一次动乱中沉到了海底,现在王室所用的只是仿制品。直到明治时期,刀剑还被认为是武士身体的一部分,新渡户稻造《武士道》一书中说,哪怕是无意间跨过对方的刀,也被视作是对主人的极大不敬与侮辱。电视剧《利家与松》中,织田信长无意中将佐佐成政献的宝刀转赠给了他人,佐佐成政就相当地失意与惊慌。
战国末期无疑是一个剑客辈出的时代,当时有名的剑客有佐佐木小次郎、柳生宗严、丸目长惠、伊藤一刀斋、东乡重位等。甚至连室町幕府的将军足利义辉,也是有名的“剑豪将军”。宫本武藏就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
关于宫本武藏的文学作品较好的有《日本剑侠宫本武藏》、《宫本武藏》等。

太阁5,武士线全攻略

有追加分的哦!!!~~~~
  武士路线
  步兵队长
  -最大士兵数1500
  -俸禄5贯
  -任务:
  1,修业 修习新的技能,学一个就完成任务了,但是要注意那些称号和其他卡是不算技能的,如果技能已经全满了可不要接受这个任务,要倒霉的。
  各技能修行地点/对应能力/其他事项:
  步兵 同势力武家宅/同盟势力武家宅/浪人宅 统率 (和对方亲密度高)
  骑马 马屋 统率/武力
  铁炮 锻冶屋 统率/武力
  水军 非敌对岩的修业场 统率
  弓术 同势力武家宅/同盟势力武家宅/浪人宅 统率/武力 (和对方亲密度高)
  武艺 道场 武力/医术/忍术技能 (本代的个人战秘技只能通过学习来获得)
  军学 同势力武家宅/同盟势力武家宅/浪人宅 统率/智谋 (和对方亲密度高)
  忍术 非敌对里的修业场 武力/智谋
  建筑 同势力武家宅/同盟势力武家宅/浪人宅 政务/智谋 (和对方亲密度高)
  开垦 南蛮寺 政务
  矿山 同势力武家宅/同盟势力武家宅/浪人宅 政务 (和对方亲密度高)
  算术 商家 政务/智谋
  礼法 寺 魅力
  口才 同势力武家宅/同盟势力武家宅/浪人宅 智谋/魅力 (和对方亲密度高)
  茶道 茶人宅 魅力
  医术 医师宅 智谋/魅力
  所有买卖类主命(购买物资属于军备主命,兵粮卖出和资金筹集属于内政主命)都要用到算术/口才技能,在买卖时可以交涉,最大的交涉结果是压价20%(同时能增加算术和口才的经验),超额完成主命可以获得更多的功勋和内政经验。要完美完成主命,就必须努力达成主命的2倍结果,例如买东西要买双倍数额,城补修要提高原定目标双倍的防御度,这样能够获得加倍的功勋,并且在下次评定中受到赏赐,还可以迅速积累内政经验。

  2,兵粮卖出 到米店去卖大米,按季节不同至少要卖1000-1200贯钱,相关技能算术/口才。

  3,兵粮购入 到米店去买大米,用3000贯钱至少要买8千石大米,相关技能算术/口才。
  小技巧:倒卖大米的办法

  买米或者卖米都可以采取前作相同的炒价办法,就是窝在米店中不出来进行倒卖压价,本作的米店仅仅在主角卖米的时候降价,买米的时候不变,因此先买进一千石米,再卖出一千石米,反复如此直至米价被压至最低,然后满仓买进,卖到邻近的城镇,然后再回来买米,一直到米店的大米完全被卖完,手中存有大量大米为止。到了第二个月,米价就会飚升,再去米店卖出,就可以获得大量资金,本作持金总量是20万,家中可以存放100万。

  小技巧:超快速获得贤侯称号的办法

  接到买米任务以后,利用倒卖大米的办法买进320千石的米后再回去交差,或者在接到卖米任务以后,一次交给信长48000贯钱。虽然这次只能拿到加倍的功勋,但是内政经验会得到大幅的提升,以后无论完成什么工作都会获得一张内政名人的称号,直到贤侯为止。

  4,军马购入 购买至少100匹军马,没有太多的技巧,直接到价低的町(甲信和东北地方比较多,也可以去宿屋与村民交谈,他会告诉你哪里的军马最便宜)去买即可,相关技能算术/口才。

  5,铁炮购入 购买至少60挺铁炮,相关技能算术/口才。到就近的关系良好的商家去买即可,这代的商家非常多,因此花上点钱很容易买到足够的铁炮。和商家的关系不好也不要紧,一个一个地买入铁炮,价格就会很快降到最低了,商家处的铁炮价格最低是50贯,想要买到更便宜的铁炮就要去专门打铁炮的锻冶屋了(打造刀剑的锻冶屋也能打铁炮,但是这些铁匠铺的铁炮卖60贯)。在亲密度为三心的情况下,每挺铁炮卖40贯钱,但是要等铁匠打造完才能来提货,打造花的时间是(铁炮数量/5)+1天,如果同时在铁炮屋工作,可以把预定的时间缩短到4/5,比如打121-125挺铁炮,就要花26天时间,在铁炮屋工作20天就可以拿到了。和锻冶屋的亲密度提升起来不那么容易,因此最好在游戏开始时就集中在特定的锻冶屋修炼和仕事,反正游戏一开始卖硝石也是挺赚的。
  6,大炮购入 购买至少3门大炮,相关技能算术/口才。吃力不讨好的差事,因为游戏中向南蛮商人购买大炮是每门950贯,在铁炮屋定制是要花很长时间的,1门需要10天时间,每多定制一门会少花费一天的时间,在亲密度最高的情况下一次最多定制9门,每门铁炮900贯,需要花54天时间,即使在铁匠铺工作也需要41天时间之久。
  7,人才调查 搜寻未出仕的浪人,只要和没见过面的浪人碰面就可以了,找到2个以上浪人就算完美完成任务。
  步兵大将
  -必要功勋200
  -带兵2000
  -俸禄10贯
  -可以拥有家臣
  -任务:

  8,军资金筹集 用大名给的3000贯钱做生意,至少获得7500贯钱的利润,相关技能算用/口才,这一代买卖赚钱相对容易,只要是特产品卖到附近的町都可以赚差价,例如京/堺/石山之间的茶/茜/硫黄/纸。

  9,训练 提升至少7的训练度,相关技能步兵,掌握更高的军学和弓术也很有帮助。

  小技巧:模拟战必胜法

  先去学算用3级的收买技能,然后在训练战斗中接近敌方主将使用该特技即可秒杀敌人,由于是模拟战,因此并不会真正减少资金。

  10,据点调查 探查敌对势力某城的情报,相关技能忍术,先去忍者里修行得到“忍足”,之后就可以比较轻松地刺探情报了。

  侍大将
  -必要功勋600
  -带兵2500
  -俸禄20贯
  -任务:

  11,治安向上 提升至少9点城治安度,相关技能魅力/武力/德政令。不太容易办的主命,可以选择3种办法达成,武力达成是最简单的,只需要打退盗贼3次即可,但是增加的幅度不大,如果用说法,需要玩21点小游戏,如果胜出就能完美达成主命的。第三种办法是民施舍,需要花钱,而且完美达成至少要施舍5000贯以上,不推荐使用。

  12,征兵 至少增加1000士兵,相关技能魅力/武力/刀狩。这个任务类似治安向上,可以选择3种办法达成,选择武勇夸耀,需要进行一次个人战,效果一般。选择用说法,在21点小游戏中取胜即可完美达成主命。第三种办法还是花钱,完美达成也是至少5000贯,不推荐使用。

  高等级的调略系任务包括了破坏、流言和放火,完成这些主命是会增加恶名的。进行破坏工作需要玩一个弹球打砖块的小游戏,打得越多成果越好,球反弹的速度和时间有关,随着时间减少球速会变快,游戏难度一般,一开始速度慢的时候可以放2个球同时弹。
  13,破坏 破坏敌对城的城防,至少要破坏10点城防,相关技能忍术/石拔。

  14,流言 降低敌对城的民心,至少要下降9点民心,相关技能忍术/变装。

  15,放火 减少敌对城的城防和物资,相关技能忍术/火付。

  部将
  -必要功勋1400
  -带兵3000
  -俸禄50贯
  -任务:

  16,新田开发 提升指定城的石高,至少要提升12点,需要玩水管接通的小游戏,相关技能开垦/农具向上。如果内政值不高的话,在时间上会有些紧张,对于猛将型人物来说并不容易。

  17,矿山开发 提升指定城的矿山,至少要提升12点,需要玩挖金矿的小游戏,相关技能矿山/南蛮铰。内政值高的人物可以获得更多的金矿位置和方向的提示。

  18,补修 提升指定城的城防度,至少要提升20点,需要玩拼图的小游戏,相关技能筑城/割普请。如果内政值不高的话,在时间上会有些紧张。

  19,外交·同盟 和其他大名家结盟,相关技能口才/礼法/无心。

  20,外交·破弃 和其他大名家解除盟约,基本上用不到的指令。
  21,外交·支配 劝说其他大名家服从于本家,可以根据大名的性格选择高压还是温和说服,如果性格是刚胆类型的,选择后者有比较好的效果,相关技能口才/礼法/无心。

  22,外交·从属 传达本家愿意服从的意志给其他大名,基本上用不到的指令。

  23,外交·宣战 对其他大名家宣战,基本上用不到的指令。

  24,外交·和睦 改善与其他大名家的关系(停止交战状态),可以先到寺内去讨得高僧手写的书信,相关技能口才/礼法/无心。

  25,外交·亲善 改善与其他大名家的关系,相关技能口才/礼法/无心。

  26,外交·朝廷 献金给朝廷,提升本家的贡献度,至少要提升7点以上,相关技能口才/礼法/都业言。

  小技巧:超快速获得纵横家称号的办法

  接到外交·朝廷任务的时候,回到自己家中取出存款,然后在“口添”时献上44200贯钱,并且利用“都业言”进行工作,这样可以获得非常高的外交经验,以后无论完成什么工作都会获得一张口才名人的称号,直到纵横家为止。

  家老
  -必要功勋3000
  -带兵4000
  -俸禄100贯
  -任务:

  27,增筑 提升指定城的规模,至少要提升2点以上,需要玩拼图小游戏,相关技能建筑/商工人脉。

  28,劝诱 劝诱浪人或者其他大名家武将加入本家,相关技能口才/德心/暗示。
  实施劝诱之前,最好先和要劝诱的对象提升一下亲密度,一般来说在茶道技能全掌握之后,喝茶就可以了,碰到一些武将不习惯喝茶的,就送给他们4级的武器,如果送武器喝茶都不管用,就送金砖,金砖是万能的哟,等送到1星以上就可以用手合增加亲密度了。
  城主/国主
  -必要功勋3000
  -带兵4000
  -任务:

  29,据点攻略 攻克或者支配某个指定城。

  30,国攻略 攻克或者支配某个国所有的城。

  31,势力攻略 灭亡或者支配某个势力。

  32,地方攻略 攻克或者支配某地方的所有城,非常庞大的主命。
  主命心得

  在游戏早期一定要争取到更多的功勋才可以迅速地升格,拥有更多的家臣和带兵数量。

  1,尽量在每次评定的时候让大名采取自己的不同建议。与大名的亲密度越高,建议越容易被采纳。如果与家中其他重臣的亲密度较高,他们也会帮着说话(如果作为兵法师范出仕,可以直接用武艺指导的方式增加亲密度)。这样不仅能每次多拿50功勋,还可以按照自己的策划来控制本家的行动。一般在升任部将之后建议多选择军备指令,相对难度较低些,更容易完美达成。

  2,尽量在每次任务的时候,做到两倍的成果,这样就可以获得加倍的功勋,同时会提升和大名的亲密度或者更多的内政/口才经验。

  3,身份为家老时,如果本家的直辖城到了一定数量,主角就会被任命为城主分封出去。如果出仕前开有茶室,持有两个7级的茶具,是可以直接和大名换到城的,这是最快的晋升途径。开茶室的条件是举行茶会250次,获得茶仙称号(获得茶圣称号需要举行茶会500次!慢慢喝吧)。

  4,可以利用茶室来改变本家的外交,只要把本家的大名和其他大名或其他势力的头领同时请到茶室开茶会就可以大幅增进双方的外交关系,这样可以避免在扩张中腹背受敌。

  5,除了本能寺之类的特殊剧情以外,按照正常的流程,武士升到城主/国主身份以后是无法直接升任为大名的,也无法和大名提出辞职(除非封地被敌人攻下了)。想要成为大名,只能等那些没有儿子而且寿命不长大名自己圆满,这往往是比较痛苦的过程,很多时候看到大名寿命已经到头了,可是总也不生病,总算等到他生病了,病了半个月又恢复健康了,昏倒……因此耐心不足的话还是选择自己反叛吧,但是这样的话就很难将原主家的优秀武将收在自己的麾下,注意尽量避免由自己来灭亡主家或杀死原先的主君,这样会获得恶名和相应恶系称号,对于收买调略等工作是非常不利的。如果一定要反叛的话建议找一个不怎么强的大名,用茶具换城然后谋反,再等待其他大名将其攻灭。
  6,武士的最终结局是统一所有的城或担任正一位的官职,求得正一位的官职需要有足够的支配力,提升城市的规模和石高才可以相应提升当家的支配力。通过外交途径支配其他大名也可以提升支配力,不过提升的幅度远不如攻下城的效果。

  作为武士来说,名声越高越好,恶名越低越好,这两项都会随着时间的经过会自然降低。名声可以通过与剑豪的个人战来迅速提升(例如和京町的吉冈宪法手合,胜出后名声加6,最高可以加到100)。如果有恶名,就要通过到寺院去捐献来降低,每捐献1000贯可以降低2点恶名,10点就是1格,注意分开捐献的效果更高一些。

  对于大名来说,恶名高会影响到登用人才的效果,但是恶名高却还有两项有利的地方,一是在个人和军团移动中,遇到山贼和海贼的时候,对方会被主角的高恶名给吓跑,二是所辖城的民忠每个月会自动提升。

  战争心得

  选择武士职业,参加战争是最重要的行为。在早期的战斗中,因为身份低带兵数太少,要注意在保存自己的前提下多抢一些功勋,寻找机会给那些士兵数或士气濒临崩溃的敌人以最后一击,千万不要盲目地冲在前面。在带兵3000以上时,可以和敌人的主力正面交锋了,这时要更多地考虑如何通过自己的奋战使本方取胜,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功勋。在自己成为部队的总帅之后,可以控制所有的部队,这时就要做好整体的策划,寻找合适的地点与敌人作战。在成为大名之后,为了避免恶名的上升,最好不要无故进攻某个大名,而是先到京町的公家,施展外交手段将其变为朝敌。

  统率的高低决定军团的攻击力。

  智谋的高低影响计策和交涉的效果。

  军学的高低影响计策的数量和效果。

  口才的高低影响交涉的效果。

  弓术的高低影响弓箭的威力。

  步兵/骑马/铁炮/水军/忍术影响同属军团的攻击力。

  野战

  野战的出现条件:

  1,攻城战中出现攻/守方的援军

  2,在行军中和非同盟方的军团遭遇

  3,一些特殊剧情

  4,在海上行军时遭遇海贼
  本作的野战又回到了比较经典的6格战棋模式。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战斗的要点仍然是抢先击溃敌方总大将,有一些特技能改变野战的整个进程,例如风林火山,能够增加全员的攻防和移动力,称得上是战斗中最强的技能,包含了奋斗+坚守的效果。持有风林火山/奋斗效果的部队可以轻易地令对手陷入混乱。一齐攻击/连携/一齐射击(对应铁炮部队)能够将多军团的攻击力都集中到一点,可以让敌方被攻击的军团遭到最大程度的伤害。除了力攻以外,善用鬼谋/恫喝/收买人心也是另一种致胜之道。地形方面要注意的是不要让部队深陷山区,同时尽量避免在桥头等地形遭到地方的夹攻。一般来说,只要由充分锻炼的主角作为总大将出阵,战败的可能性并不大。

  在海上行军时有一定几率遭遇无所属的野海贼,如果选择给予金钱的话,会将所携带军资金的一半让出,如果选择拒绝的话就会展开战斗。步兵/忍者部队在海上作战时非常不利,防御力低下而且每次只能移动一格,因此要尽量争取在小岛上登陆。幸好野海贼的能力并不强,兵力也不是很多,采取集中攻击的办法还是不难取胜的。如果主角是在水军岩效力的海贼,而且配有铁甲船或大型船,那么结束战斗将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只需要远远地用钓瓶击轰击敌方总大将就可以轻易胜出。

  野战中的连携攻击

  在本作中,相性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影响亲密度和主命进言的效果。在野战中,主将相性相近(或者是和主角亲密度很高)的军团可以自动引发连携攻击,给敌人造成额外的伤害,例如由真田十勇士组成的5支大炮部队,在每个部队都能够攻击到特定敌人的条件下,可以利用“三段击”来引发连续七次的大炮轰击,几乎可以秒杀任何部队!以下列出一些统率较高的相同相性武将组成的派系,在野战中发动连携的几率接近100%:
  织田系:
  织田信长
  织田信忠
  斋藤道三
  神原康政
  志村光安
  花房正成
  花房正幸
  花房职秀
  森可成
  森长可
  羽柴系:
  羽柴秀吉
  羽柴秀长
  蜂须贺小六
  竹中半兵卫
  崛尾茂助
  九鬼嘉隆
  丹羽长秀
  德川秀康
  德川系:
  德川家康
  酒井忠次
  酒井家次
  本多忠胜
  本多忠朝
  乌居元忠
  大久保忠佐
  大久保忠教
  大久保忠世
  渡边守纲
  上泉信纲
  岛津忠恒
  泷川一益
  藤堂高虎
  富田重政
  上杉/宇喜多系:
  上杉谦信
  上杉景胜
  直江兼续
  宇喜多忠家
  宇喜多直家
  太田资正
  岛左近
  武田/伊达系:
  武田信玄
  武田信繁
  内藤昌丰
  高阪昌信
  山本勘助
  向井正纲
  伊达辉宗
  伊达政宗
  伊达成实
  片仓景纲
  真田系:
  真田昌幸
  真田信繁
  真田十勇士

  北条系:
  北条氏康
  北条氏邦
  北条氏繁
  北条氏照
  北条氏政
  北条纲成
  尾原景宗
  佐竹系:
  佐竹义昭
  佐竹义重
  佐竹义宣
  冈本赖氏
  土居宗珊
  长野业正
  长野业盛
  本愿寺系:
  本愿寺显如
  本愿寺教如
  铃木佐太夫
  铃木重秀
  下间仲孝
  下间赖照
  下间赖廉
  斋藤义龙
  甲斐宗运
  愿证寺证惠
  十河一存
  三好实休
  长宗我部系:
  长宗我部元亲
  长宗我部国亲
  香宗我部亲泰
  山本寺定长
  高桥绍运
  陶晴贤
  伊达植宗
  富田景政
  若林镇兴

  大友系:
  大友宗麟
  志贺亲次
  立花道雪
  立花宗茂
  龙造寺系:
  龙造寺隆信
  龙造寺长信
  龙造寺信周
  龙造寺政家
  龙造寺四天王
  木下昌直
  成富茂安
  真田信纲
  真田昌辉
  太原雪斋
  秋山信友
  赤池长任
  岛津系:
  岛津贵久
  岛津日新斋
  岛津义久
  岛津义弘
  岛津岁久
  岛津丰久
  新纳忠元
  朝仓宗滴
  攻城战

  取得攻城的胜利无外乎是两种途径,击溃本丸城防或者消灭敌方第一军团,城防降低为0或者敌方第一军团崩溃就算攻城成功。忍者部队可以从偏门进攻,攻克后可以绕过前两层城防。大炮队和铁甲船队可以在外围直接轰击本丸或者本丸守备。攻城时是能够反复使用相同特技的,因此最快落城的办法就是连续使用城门爆破和土龙攻,不具备这些技能的武将只能用力攻和强袭来破坏城防,注意攻城前要先用奋斗等技能提升攻击力。

  优秀的战略应当是充分利用战争以外的手段来确定胜势。

  1,多多利用援军可以使得攻城战变得更容易,在攻打沿海城市的时候可以请出拥有铁甲船或大型船的水军作为援军,其他时候就请出忍者部队吧,建议和风魔里搞好外交关系,风魔里的忍者多是炸弹达人,几个城门爆破过去,三下五除二很快就落城了。

  2,如果主角是城主以上身份,在攻城战之前可以派出N个会忍术的部下带上1万贯钱去搞破坏,不管是大坂还是小田原,一个月之内管保成为豆腐渣工程,然后出兵时候来几个城门爆破就可以轻松取胜了。

  3,如果主角是城主以上身份,在攻城战之前可以先到敌人的据点进行调略,利用喝茶/送武器/送金块的办法增加亲密度,然后进行挖角,这招在忍者/海贼路线中非常有效,因为那些非历史人物往往毫无忠诚和义理可言。

  4,在攻城战中,对方有时会提出议和,这时候可以趁机开出各种条件,比如说要求对方送出大名所有的宝物或者支付全部的军资金……这也是收集宝物或者为忍者里/水军岩募集大量军资金的最好办法。
  5,在攻城战中,一旦取得较大的优势,就可以派一名口才最高的人(一般就是主角),去劝降敌方,这样就可以使原本的守军完全纳入我方的势力。

  6,还有一个相对无聊的攻城办法,就是带足军粮之后和对方打持久战,一直待在包围的位置不进攻,等到对方的军粮完全耗尽之后就算胜利。这个办法一般只适合于水军。

  7,充分利用免许皆传的身份,在战争开始之前可以将对方的大将收为自己的弟子(已经有师父的也不要紧,但必须是没有许可证的),在战争中弟子的部队在遭遇主角的部队时会丧失战意,而主角攻击弟子的部队时还会有加成。

  8,鬼谋/恫喝/威吓等计谋在攻城战中也是很有用的,可以先用威吓将第一道防线的敌人逼回本丸,然后慢慢地撞城门。
  守城战

  守城战是攻城战的对立面,要取得胜利就必须消灭敌方的第一军团,可以让所有守备军团一起对其使用降低士气的特技,对方的士气一下就可以降低到最低点,从而战败撤退。大炮这种远程武器在守城战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可以无视距离直接轰击对方的总大将,只要带队的主角在锻冶屋有过充分的锻炼,没有人能抵挡住连续几次钓瓶击的威力。

  各兵种评价

  大炮队 行动力3 射程9 攻击力最强劲的部队,弱点也非常明显,配备价格(部队数的1/10)非常昂贵,防御低下,近战能力比较弱。大炮队发挥威力的场合是在野战(还必须在无雨雪的天气),发挥超长射程的优势,在敌人接近前击溃他们。

  铁炮队 行动力4 射程7 攻击力仅次于大炮队,发挥的舞台也是野战,尽量不要被敌人接近。

  步兵队 5 射程3 能力普通的兵种,也是战争中最常见的兵种,配备有弓箭,可以使用弓箭技能和锫烙。

  忍者队 7 射程3 比普通步兵稍强,机动力高并且能使用各种忍军的特技,配备有弓箭,也可以使用步兵的各种技能。

  骑兵对 8 射程3 近战攻击力最高的兵种,强大的攻击力经常令敌军陷入混乱。

  骑铁队 8 射程7 综合了骑兵和铁炮队优点的部队,近战能力稍弱一些,最大的缺点仍然是成本问题。
  关船 5 射程 3 普通的战船(部队数的1/10),相当于海上的步兵,可以用弓箭进行攻击,相对于陆军来说各类型战船之间强弱分明,只有近战能力上的差异不那么明显,因此如果当关船面对敌方的大型船时,尽量近距离突袭吧。

  大型船 6 射程 7 大型的战船(部队数的1/100),远程攻击力超过关船很多,机动力也提高了,大型船使用铁炮进行远程攻击,威力比关船的弓箭强很多而且不受天气影响。

  铁甲船 7 射程 9 最强的战船(部队数的1/100),海战中的霸主,拥有最高的攻防和机动力,能够使用大炮进行远程攻击,威力强大而且不受天气影响,造价和大型船是一样的。在游戏中通过九鬼嘉隆的剧情出现。

  步兵通过陆地地形所需要的机动力
  大路/桥梁/平地 1
  森林 2
  山地 3
  步兵进入水域时防御降低,而且每回合只能前进一格,因此很多海战的场合,邀请海贼助力是非常有效的。在陆军对战时,半渡而击之也是最重要的战术之一。

  海军通过陆地地形所需要的机动力加倍,在海上移动一格需要1点机动力。海军登上陆地后防御降低,而且只能展开白刃战,因此尽量要避免登陆。

  武士结局1
  本方势力攻占或者支配全部城池,灭亡了所有其他的大名,从而统一天下,结束多年的战乱,本家大名就任最高官职,开创一个新的时代。

  武士结局2

  支配力32000以上,本家大名担任最高官职,其他大名都表示效忠之意,天下终于和平了。武士路线的结局基本是一样的,统一后和平维持的时间则是取决于部下数量/主城开发度/大名的恶名(低),在主城为开发度很高的巨型城市(如江户/大坂/二条等),本城武将较多并且大名恶名较低的条件下,就会出现三百年的和平盛世。

  木下滕吉郎 攻略
  1560年开始
  刚开始游戏时小猴子木下藤吉郎怀着远大的志向加入织田家末席成为一名足轻头开始了他光辉的一生

  开始游戏,参加会议 信长只会给猴子一些容易做的小工作,基本是买卖粮食之类的。
  接下粮食的任务后,到京卖掉后,可到座中买特产茜到附近的町去买,倒卖几回合后就有一笔丰厚的资金了,然后去一些粮价比较低的町买一千石再卖掉只到买价为370贯(最低价了)全部收纳,再到高价地卖,如此几趟后猴子的第一桶金算挖到了

  阿!跑题了……继续剧情……

  第一次任务结束后,回到家中会发生今川义元宣布上洛的消息,当时信长的城池处与今川义元上京的必经之地,而且当时兵力悬殊,信长处于明显的弱势,家中大老们纷纷议论,信长临时开会讨论此事,却草草收场,晚间突然发兵攻打今川义元。奇袭今川本队,大败今川义元,而义元也被害。
  史称“捅狭间会战” 尾张的风云儿一举成名

  安全回家后,会遇到宁宁,报平安后,两人决定结婚!而婚礼的一切尚未做过安排,回到家的藤吉郎碰到得知此事的好友前田利家夫妇,他们决定帮小猴子举办婚礼,一切都由利家丛中安排!藤吉郎回到自己清洲町的老家报告母亲一切后,再去商家告诉弟弟小一郎(秀长)此事后,回到自己家中就可举办婚礼!

  这时三河的松平元康独立成为大名,并和信长结盟

  几月后信长会宣布攻打美浓的方针,要在墨吴地方建城。先后派了??和胜家前去筑城都失败了!(这段时间就拼命修炼技能把。)这时会有藤吉郎找旧时朋友蜂须贺小六的剧情,在井口町。然后会议上信长会派藤吉郎去筑造墨吴,经过小六的大力协助,墨吴城一夜就建好了。而这时斋腾军队也到了。轻松胜利后回城。小六改名为蜂须贺正胜并成为藤吉郎的下臣,藤吉郎升为足轻大将。

  回家后,宁宁会提醒藤吉郎去清州收弟弟小一郎。去清州后弟弟小一郎加入。

  几个月后,发生竹中半兵卫以十数人夺取稻叶山城的事件,于是信长就派藤吉郎去劝诱半兵卫加入。先到稻叶山城拜见半兵卫遭拒后,出城会传来半兵卫出奔,隐居在井口町的消息。然后直奔井口町的民家。再次劝诱,还是失败,藤吉郎知道蜀汉之刘备三请诸葛亮的事情,并不放弃。几天后,藤吉郎想到以平常的方法是劝诱不到半兵卫的,必须要以天下的安危劝之,于是再次去找半兵卫。此时传来斋腾派流氓来骚扰半兵卫,战胜后。半兵卫加入!

  下月会议,信长让藤吉郎劝诱美浓三人众 因安腾守就是半兵卫的叔父,所以先拿他下手,直奔大桓城。守就归
当官``谋反```大名```成为天下人

日本忍者

一切,要真实
http://www.baidu.com/s?tn=baidusite&word=%C8%D5%B1%BE%C8%CC%D5%DF&submit=%B0%D9%B6%C8%CB%D1%CB%F7

日本忍者谈- -

日本忍者谈

●忍术的发源

忍术的理论基础是由中国传来日本的孙子兵法而来,之后再加上修练道, 以及在山中的伏击
技巧发展而成。在平安时代时,由於武士阶级兴起,在山 中伏击的兵法就由武士去发展。在
源平时代,学会在山中伏击的源义经成功的使用了山中伏击的技巧,完成了攻击面战法的理论
。在南北朝时代,楠木正成 发展出防御面的兵法,在此同时,忍术跟武术才分开成不同的系


●忍术的流派

在战国时代,忍术开始有长足的进步,因为这个时代非常需要忍术,武术和兵法。
但是和兵法,武术不同的是,忍术有他的独特性。忍术发达的地区有以下几处 忍术的流派也
就是用以下的地名当作流派的名称:
武藏,甲斐,越后
信浓,伊贺,等四州
甲贺,纪伊,等叁州
其中后叁州的忍术在日本是最为发达的。

●忍术教科书"万川集海"

原本在大和民族东征之前,伊贺跟甲贺两地是不分的,这里都被称作IGA。
后来因为在室町与战国时代,这两百年间地名分开,所以流派也慢慢分开啦。
不过虽然流派分开,可是忍者修练的经典却是同一本书,这本书我们叫做 "万川集海"。这本
书有着教导忍者如何施行忍术的一切理论基础与技能。 (注:"战国美少女~斩断云空",还有"
忍者乱太郎"中提到的忍者教科书就是这本啦。)

●为何伊贺与甲贺的忍术如此发达呢?

伊贺与甲贺离京都跟名古屋算是很近,而且位在重山险阻围绕的封闭小盆地里,
自成一个小天地。可是在战略上的位置却是十分的重要。因为靠近日本的中央 近畿地带,所
以受到京都的文化影响蛮深的。神社,寺院,庄园都很多。在后来 庄园制度崩坏的时候,土
豪们就一个个崛起。在战国时代,这麽小的土地居然有60个土豪,但是因为土地都很小,所以
大家都想夺取对方的土地,於是每家人家大概都会养个30-40个兵,以便对付"敌国"(这非常类
似台湾当年开垦土地时代,
闽南人各村庄之间的为土地而械斗的情形,也有些类似闽客互斗)。这里的竞争 是超乎外人
想像的激烈,土豪们互相结盟,互相探查敌情,也互相屠戮,被打击的土豪一但垮了,就很难
再爬起,也难怪这种有山地,征战又激烈的地方,会成为 忍术发展的大本营。时间久了,各
土豪之间就慢慢发展出一种平衡,然后忍术也开始冠於全国。

●忍术的理论由来

忍者的出身多半来自农民,而不是出身高贵的武士。
忍术的山中伏击技巧、来自住在大和、吉野、鞍马、根来、伊贺的山地战经验。
京都则是忍术中使用的法术(阴阳道)发祥地、因为不远处有比高野等佛教密宗的本山。
忍术的武芸面来自柳生流剑派、宝藏院流枪术。

●中国,韩国的移民与忍者

因为大和朝廷非常欢迎外地拥有技术的人来日本定居。所以中国跟朝鲜就有大量 的人过来。
例如制造陶器,盔甲,服装的师傅,有很多人就是由中国与朝鲜搬到日本这些人通常都定居京
都,然后也有些人就搬到附近的伊贺或甲贺去工作。
此外,这里的异民族和归化人(外地人落籍日本,变成日本人,改姓日本姓氏)很多。
例如德川幕府初期,因为服部半藏跟随家康工作,就有许多伊贺,甲贺的人跟着服部 搬到江
户去住。笄町,就是伊贺,甲贺町的转化。在那里还留有半藏门(服部半藏住过的老房子)的地
名。据说服部半藏就是转化人。他的家族本是中国人,姓秦,后来因为定居日本,为了跟当地
合从而为一,就改了个日本姓,改姓服部,从此服部一家就从此诞生。

●外地工艺师傅的影响

此外,外地人传入的科技,例如火药在此生根,所以这里是日本很早就 有的火药制造地。其
他的工艺人也在此生根,例如制造工艺品的 师傅,耍玩偶的师傅......各种艺人都来啦....
..因此造成伊贺,甲贺地区 有许多这样的人,造成日后忍者可以以许多民间卖艺工艺身份的
技能 去从事谍报工作。可是在当时的社会,这种人的身分并不高尚(在他们 的故乡中国与朝
鲜,这些人的身分也不高,商人是士农工商四民之末 ,当然日本也分士农工商阶级,可是士
指的是士大夫,也就是武士)。

●最爱用忍者的武将--武田信玄

因为信玄非常讨厌自己国家的秘密被他人知道,所以喜欢训练忍者。 他最爱驱使自己培养的
忍者(他叫他们为"乱波",还有"叁者"(这也 是武田家叫忍者的一种称呼)。"乱波"的由来是来
自於甲,信,越叁地 的流浪无业游民,或是强盗集团把他们组织化,教以山地战还有其他 的
战斗技巧,於是这样就成为忍者啦。此外,"叁者"是"间见","见方", 还有"目付"的总称,
这些人是斥候和间谍的专家。信玄派富田乡左卫 门去统驭"叁者"这些忍者。

●羽柴秀吉与蜂须贺小六

大家都知道,羽柴秀吉在无路可走时,曾经投靠蜂须贺小六,在他家里吃白饭。
蜂须贺小六是在美浓地区活跃的"夜盗"(强盗,好听一点叫做野武士,没有找到 雇用他们的
主子的军队,难听一点就说是趁着夜色出没抢钱的山大王)。反正 干强盗集团的人通常不穷,
所以也就可以好客让一些没饭吃的人投靠他,到他家吃饭。后来这些人因为帮助秀吉??了墨股
城,所以化为官军,总算洗脱强盗 污名,可是由於信长非常讨厌军纪差的烂军队,所以蜂须
贺小六从此跟他的强 盗集团再也不干杀人越货的事情,可是他们在强盗时期所训练出来的一
身偷鸡摸狗好本领却成为当忍者的好条件,於是那些人就转为当成羽柴秀吉军队 的忍者。而
且在各大战役都有杰出的表现。

(资料来源网络-作者:不详)

●忍者名称的沿革

忍者这个称谓是在日本江户时代开始有的,不过忍者的历史从更为久远的时候便开始了
。据说在日本首次派谴"忍者"完成任务的,是德圣太子。在当时,忍者被人们称为"志能便
"。根据时代和地点的不同,有各种各样的称谓以下是各个时期忍者的当时的称谓:飞鸟时代
:"志能便";奈良时代:"斥候";战国时代:叫法甚多,流传最广的叫法是"乱波",这
是武田信玄给起的名字。江户时代:"忍者"。

虽然是在江户时代正式确立了名字,但是正是从这一时代开始日本进入了较长时间的德
川家族统治的和平时期,在历史的舞台上的活动变得越来越少。由于失去了活动的舞台,使得
忍者在历史的舞台上渐渐地消失。以至于许多的忍术失传。关于忍者活动的最后记载是在163
7年"岛原之乱"中,忍者曾作为幕府的部署作战。

●忍术的起源

忍术,又名隐术。关于忍术和忍者的起源说法不一,国内有人认为,忍术起源于中国汉
代的五行术,后来传到了日本。同空手道、柔道、少林寺拳法等日本武技一样,忍术是由中国
古武术传到日本后逐步发展起来的日本特色武术。忍术权威著作《万川集海》中指出:忍术思
想的根源来自中国殷周之际的姜太公吕望。是他首先提出了忍术概念,并写在了传世名著《六
韬》之中。后来,孙武、张良、韩信等相继对忍术理论进行了完善。特别是孙武的《孙子兵法
》倍受忍者阶级推崇。此时忍术也基本形成了由权谋·形成·阴阳·技巧等几部分构成的雏形
。随着忍术传到日本,忍者也就在日本出现并发展起来。

日本人则认为忍术的理论基础是由中国传来日本的孙子兵法演化而来的,之后再加上修
练道和山中的伏击战技巧发展而成的,就是所谓的"风、林、火、山"四字真言。在平安时代
时武士阶级兴起之后大力吸取了山伏击战的兵法加以发展。到了源平时代,源义经成功的使用
了山中伏击的技巧,完成了攻击面战法的理论。在南北朝时代,楠木正成发展出防御面的兵法
,到此为止,忍术跟武术才分开成不同的系统正式独立出来。

中国、朝鲜的移民与忍者的发展也有极大的渊源。因为古代日本很落后,所以日本政府
非常欢迎来自科技文化高度发达的中国移民到日本定居,因而受到中华文明熏陶的朝鲜人也受
到欢迎,日本人把这些移民叫做"归化人"(虽然欢迎,但还是歧视他们,移民很难进入上流
社会,而且不能沿用原居住地的语言和文化,必须改成日本姓名使用日语)。这些古代的技术
移民将大量的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带到了日本,例如制造陶器、盔甲、服装技术,以及决
定性的促进了日本忍术发展的中国武术。因为忍者的出身多半来自社会最底层的农民,而不是
出身高贵的武士。所以作为很难被上流社会接纳的移民,"归化人"们也大量的进入了忍者这
一行业。"归化人"通常都定居京都,随后有大量的人迁移到到附近的伊贺或甲贺去居住,这
也是和两个地方忍术异常发达的主因。例如大名鼎鼎的服部半藏正成就是中国人,他姓秦,秦
氏家族是公元三世纪末四世纪初时从中国吴国(日本和服的传统称呼是"吴服",正是取自秦
氏家族出身的吴国)渡海定居日本的,之后就改了个日本姓服部。服部半藏投效德川家康,后
来移居江户。传说中这位忍者最终悟出了忍的真谛,这是多少代忍者所不曾有过的,至今日本
人提起他来还是交口称赞"鬼半藏"的传奇。

●忍术的流派和教科书

在战乱的战国时代,大名们需要大量的刺探敌军情报和对敌人城市开展破坏活动,所以
忍术在这一时代出现了飞跃性的发展。忍术发达的地区有以下几处:武藏、甲斐、越后、信浓
、伊贺、甲贺、纪伊等地区,其中伊贺、甲贺的忍术在日本是最为发达的。伊贺与甲贺离京都
很近,地势都属于重山险阻围绕的封闭小盆地。虽然贫瘠,但是在战略上的位置却是十分的重
要:因为它们靠近日本的中央近畿地带。在战国时代在伊贺与甲贺的弹丸之地上先后崛起了六
十多家土豪(每家的最大兵力不超过50个人,按中国的算法他们充其量就是小股的土匪武装而
已)。地盘虽小,这里的竞争却是是超乎外人想像的激烈。土豪们彼此虚情假意的结盟,暗中
互相刺探一旦抓住机会就予以对手无情的打击。这两块充满了残忍、狡诈的血腥山地逐渐演化
成忍术发展的大本营。伊贺跟甲贺对忍者事业的最大贡献就是对忍术的理论基础和技能作出了
系统化,编出了一本忍者的修炼宝典——《万川集海》。虽然流派不同,忍者们修练的经典都
是《万川集海》这本书,这本书的内容就是教导忍者如何施行忍术的一切理论基础与技能指导


在德川家族第四代将军德川家纲时代的延宝4年(1676年),甲贺的隐士藤林保武结合中
国和日本历代名将的思想与武学精华,参照《六韬》和《孙子兵法》的内容写成了集忍道、忍
术、忍器于一体的忍者究极修行指南。并参照中国古籍《文选·左思·吴都赋》中的"百川派
别,归海而汇"思想,将书命名为《万川集海》。正如书名所示《万川集海》就是海纳百川取
各流派精髓的意思。

万川集海》由正心、将知、阴忍、阳忍、天时、忍器六部分组成。此书成为了后来忍者修行
的必读教材。《六韬》和《孙子兵法》是对《万川集海》及忍术整体发展影响较深的两部古代
著作,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些中国古代的军事武学思想为以后日本忍术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充实
的理论基础,这是忍术最早的确源于中国的明证,可以说《万川集海》是日本人学习中国古代
军事精华和密术玄学修炼之道后的概括总结。

●一个忍者的修炼之路

忍术在日本战国时代盛行一时是因为其极强的实用性。忍术是古代日本忍者所掌握的整
套完善的间谍情报技术体系,包括有:追踪、侦察、谍报、保镖、暗杀等多方面的内容。忍者
技艺超人,擅长使用剑、钩等各种兵器与飞镖等暗器;他们能飞檐走壁,在沙地上飞跑不发出
一点声响;在水中屏息可长达五分钟,如用特殊器具可在水底待上一天一夜;他们善于在水面
和水底搏斗,甚至能潜到船底,偷听船上人的对话......这种种的超人技能是通过非人的磨练才
能习得的。

精神修炼:忍术和其他武术流派强调体质训练不同,它尤其强调精神上的修炼,并将其
整个的训练体系,建立在超乎想象的精神修炼基础上。因为忍者所执行的大多是一去不回的高
风险性任务,独自一人在敌人的巢穴中完成任务要克服对死亡、孤独、黑暗乃至于饥饿、寒冷
、伤病等诸多困难,所以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忍术之所以无坚不摧的真正原因。

作为一名忍者家族的后代,一经降生就必须接受残酷的命运现实——或者成为忍者,或
者死。忍者从很小的时候起,就被灌输以对主人绝对忠诚的思想:除了自己的主人,任何人命
令都不会听哪怕是日本天皇也不行。通过从小开始这种精神洗脑而打造出的忍者比任何的宗教
信徒都更加狂热,更加无所畏惧。不过忍者也不是像邪教徒一样的僵尸般的战士,它有着一套
切实可行的强大精神力量的训练方法。这种技术才是忍术的秘中之秘,它就是东密的修行。东
密和我国的藏密,印度的杂密一样,是佛教中密宗的一个支派,而且东密对于人体念力的开发
,向来有着自己独特的传承,在密教界一直以显著快捷著称,忍者通过通过东密秘法的修习,
锤炼自己的意志,精神变得无比纯粹和坚韧,体内的潜能将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可以完全除
去心灵的迷惑和恐惧,全神贯注的投入战斗。此外密宗认为人的身体有许多奥秘和潜能,只要
通过密宗法门的不懈努力就能使修行者发挥全部潜力,让身体与宇宙沟通达到天人和一的境界
,这和忍者追求的极限体术不谋而合。密宗视大日如来为万物之主,极力推崇传承、真言和密
咒。我们在一些影视作品或者漫画中经常可以见到忍者做出许多古怪的手势,那便是在表述东
密主要修法之一的"九字秘印":"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这九字真言。

技能训练:忍者家族的小孩不论男女,都必须继承祖先的职业传统,一般从五岁开始就
接受训练。训练的种类有五种,即平衡、灵敏、力量、持久及特殊技巧。平衡训练从走竹竿开
始,当能够在滚圆的竹竿上行走而不滑下,就将竹竿逐渐升高,最终要升到三四十尺高,达到
奔跑跳跃如履平地的境界,这样就能在树上、屋顶及墙头上下攀援,行走如飞。灵敏的训练也
是如此跳过插着刀片的绳子,在布满利刃、枪尖的狭道中拐弯抹角急速穿行。持久及力量的训
练最为艰苦,如双手挂在树上,支持全身,下面放满暗器,不容你松手跳下,以恐惧来激发体
内的潜能作长久的支持。长跑更是忍者的基本功,要求连续跑上五十公里路而不停下来休息,
日行百里是家常便饭。至于特殊技巧训练就更令人吃惊。除了上述说过的,还有徒手搏斗,投
毒解毒等。化装术更是忍者的特长,他们能制造人皮假脸,改换性别。让一个忍者在人群中穿
行,由几个人在一旁辨认,结果各人所见都不相同,高矮胖瘦,不一而足,真可谓"千面人"
。还有隐身术,文章开头说到美国忍者在烟雾中突然消失就是一种,那是忍者事先挖好一个地
洞,然后趁着烟雾掩护跳入地洞,令追捕者失去目标,以为真有"隐身术"(不过一般这样的
洞都是挖在树林等便于遮掩躲藏的地方,像电影里那样在水泥地上消失也太夸张了)。

体质训练:忍术对于身体训练的强度也是非常残忍的。忍术所包括的内容,每一项忍者
都必须精通。并且每项训练,都全是死亡淘汰赛,无法承受的人是不允许生存的。除了常规训
练外,忍术还包括多种"怪力训练",忍者通过它进一步磨练意志,忍耐力,生存能力等等。
这种怪力训练诸如连续数天不食不动,杀死自己的同伴,以及与猛兽搏斗等,是令人难以想象
的。

通过这些死亡率极高毫无人性的修行,忍者从精神到肉体都实现了超人的飞越。获得了
超越常人的毅力、耐力、战斗力。通过忍术的训练而幸存的忍者,个个都是一部绝对可靠的全
功率战斗机器。

●忍者与武士

战国时代中,虽然同为大名服务,不过忍者和武士的身份分别可谓天上地下,形象一点
说就是忍者是家奴,武士是家臣。由于忍者们干的大都是涉及到上层权力争斗的秘密事件,而
且危险性相当大,因此他们的结局往往十分可悲。危险首先来自雇主。这些阴险毒辣的社会头
面人物在不择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后,怕事情内幕泄露,往往将执行任务的忍者杀死灭口。

忍者虽然本领超人,但执行任务中也经常有失算的时候。有一个忍者冒着夏日的酷暑,
潜入一个诸侯住宅行刺。为了不发出声响他硬是用手在土中挖洞,用了十几天的时间才潜入室
内的榻榻米之下。就在即将大功告成的时候,他身上的汗臭找来了苍蝇和蚊子,昆虫的嗡嗡叫
声引起一个卫士的怀疑,于是卫士抽刀向下刺穿地板,将藏匿在下面的忍者杀死。

忍者最可怕的敌人是武士。武士在明处,忍者在暗处,防不胜防,故武士最憎恨忍者,
忍者一旦被武士捕获,必然受到最残酷的刑罚处死。活剥皮就是酷刑的一种,皮肤被一片片剥
下来,极其痛苦,而又不能立即死掉。所以忍者是绝对不肯让武士活捉的。这里讲述一位最富
有传奇性的忍者的遭遇。这位忍者名叫猿飞,因为他有象猿猴一样在树上攀援飞跃的本领,来
去无踪;同时他徒手格斗的武功也很好,人们根本无法捕捉他。有一次他被派去侦察住在某城
堡中的一个将军,偷听到将军和一位大臣的密谈。可当他离开城堡时被守卫发现,他立即跃上
城墙,巧妙地避开了追赶的人,但当他跳落花园时,踩上了一只暗设的捕熊钢夹,将他的腿紧
紧夹住。这时将军手下的卫士围了上来,猿飞见状,一刀将夹住的腿砍断,单脚逃了很长一段
距离。可终因失血过多,难以支持。猿飞见卫士越来越近,知道自己没有希望逃脱,便索性站
定、大声辱骂了追赶他的卫士,用剑毁掉自己的面容,使人无法辨认,然后挥剑砍断自己的的
脖子。一个闻名遐迩的忍者就这样可悲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那些幸存下来的忍者也往往很寂寞的了却残生。侍奉德川家康多年的"鬼半藏"可谓黑
白道俱通的忍者,他身为德川家康信任,无数次的拯救过德川家康的姓名,还多次挥戈上阵参
加三河军团的征战,他的一生可谓是忍者最辉煌的典型了,临死时的俸禄也只是八千石而已,
只是同等功勋武士出身将领待遇的零头......

为何伊贺与甲贺的忍术如此发达呢? 伊贺与甲贺离京都跟名古屋算是很近,而且位在重
山险阻围绕的封闭小盆地里,自成一个小天地。可是在战略上的位置却是十分的重要。因为靠
近日本的中央近畿地带,所以受到京都的文化影响蛮深的。神社,寺院,庄园都很多。在后来
庄园制度崩坏的时候,土豪们就一个个崛起。在战国时代,这麽小的土地居然有60个土豪,但
是因为土地都很小,所以大家都想夺取对方的土地,於是每家人家大概都会养个30-40个兵,
以便对付"敌国",忍者就成为了重要的力量。

最爱用忍者的武将--武田信玄因为信玄非常讨厌自己国家的秘密被他人知道,所以喜欢训
练忍者.他最爱驱使自己培养的忍者(他叫他们为"乱波",还有"叁者"(这也是武田家叫忍者的一
种称呼)."乱波"的由来是来自於甲,信,越叁地的流浪无业游民,或是强盗集团把他们组织化,教
以山地战还有其他的战斗技巧,於是这样就成为忍者啦.此外,"叁者"是"间见","见方",还有"目
付"的总称,这些人是斥候和间谍的专家.信玄派富田乡左卫门去统驭"叁者"这些忍者.

●著名忍者一览

百地三太夫,又名百地丹波。是一个以伊贺上野为驻点的土豪、乃伊贺上忍三大家之一
。在鬼瘤砦击退了织田信雄的伊贺平定军。终身与织田家抗战到底的传奇式忍者。

石川五右卫门,伊贺忍者。作为百地三太夫的部下,曾经潜入大坂城想刺杀丰臣秀吉。
可惜由于不慎触动宝物"千鸟的香炉"而被发现,后被丰臣秀吉处死。

风魔小太郎,相州乱波的首领。侍奉了北条家五代家主。为北条家收集战时情报和进行
破坏敌国的活动。传说风魔小太郎身高七尺二寸,据说在北条家灭亡后在江户城组织盗贼集团
。他所率领的"风魔党"是活跃于黑道上的忍者集团,在日本民间流传着甚多的传说。

铃木佐大夫,杂贺众的头领。杂贺众是一个以铁炮(火枪)作为主要武器的佣兵集团。由于
当时铁炮珍贵,所以杂贺众的战力自然不容忽视。与本愿寺勾结抗击织田信长。后来在与丰臣
秀吉的战斗中被杀!

服部半藏正成(Hattori hanzou masanari,1542-1596)。

部氏祖先原本是日本古代(6世纪中旬)豪族之一秦氏的后裔,而秦氏则是自中国吴国渡海过
来的移民。秦氏不但传授纺织技术给日本人,更在日本各地展开「新乐」公演,令日本人大开
眼界。所谓「新乐」,是3世纪末到4世纪初,在中国非常发达的一种大众艺能,内容包含歌舞
、杂技、力技、魔术、偶人剧、口技,以及训练犬、猴子、鸟等小动物表演节目的大众娱乐。
据说是融合西藏艺能与中国艺能的新型技艺。秦氏集团当时主要在中国南部都市与寺庙巡回演
出,日后组织逐渐膨胀,分散到中国各地。其中之二、三个乐团,为了寻求新天地,渡海到日
本来。日本和服的传统称呼是「吴服」,语源正是取自秦氏出身的吴国。

服部氏是秦氏集团分组之一。至于何时移居伊贺?年代不大清楚。服部氏一族如何将「
新乐」技能钻研演绎成兵法忍术?也没有详细史料可追本究源。总之,服部一族于15世纪上旬
离开老家,归依三河大名松平清康(德川家康祖父),世代成为松平家家臣。作为德川的家臣
、服部半藏率领伊贺忍者建立了不少战功。所以人们都畏惧地称他为"鬼半藏"。而从此德川
家的忍者部队的首领也以继承‘半藏'这个称号为荣耀。不过正成的两个儿子却都是悲剧型人
物:长子服部正就因为自私自利和愚蠢而激起部下忍者集体叛乱(这是极为罕见的),后被德
川家康贬为平民。后来为了重振家道,正就参加了1615年德川家康进攻丰臣秀赖的"大阪夏季
战役",在战斗中阵亡。次子服部正重也因为妻子娘家涉嫌叛乱而遭到株连,遭到流放的处罚
,最后穷困潦倒的客死异乡。

●忍者的后裔们:平和、寂寥的生活

现在日本还有忍者吗?答案就是:有。在日本忍者家族聚居的地方不止一个,但名声最
为显赫的当数伊贺上野,也就是今天的三重县上野市一带。星转斗移,这班忍者的后人们如今
自然个个都成了守法良民,却很为自己的祖先而骄傲,或者说,很聪明地利用祖先来招徕游客
,所以这上野市便成为一个在日本乃至世界上都可算独一无二的,以刺客和间谍这个招牌来吸
引游人的"忍者之乡"。

从大阪、京都或名古屋搭乘近铁电车或JR电车均可到达三重县上野市,以近铁电车较为
便利,单程所需时间约为二小时。上野市规模不大,所有景点均在徒步可及的范围内,有半天
时间游览就足够,所以无论从大阪、京都还是名古屋出发,当天即可往返。电车站前的观光案
内所和上野公园入口处都备有观光地图,可以免费索取。这一带所产的"伊贺牛肉"在日本非
常有名,电车站前有几家以牛肉料理为主的饭店,有兴趣的话不妨品尝一下。

如果参加旅行团的话,导游在列车中便会开始向游客灌输忍者的基本知识。日本人从小
耳濡目染他们自己的漫画动画还有武侠片(日本叫"时代剧"),讲起忍者来就像中国人讲少
林拳武当剑一样,虽然讲述者自己都很可能是大外行,不过糊弄好奇而无知的外国游客是没有
问题的。停靠在上野车站站台上的电车车头便是一张忍者的脸——蒙着面只露出一双警惕的眼
睛。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都抢着跟那个忍者车头合影,好像列车便是忍者的象征一般。

在上野市的伊贺忍者博物馆中游客们可以看到忍者的后裔们在装模作样的比划操练着,
导游会兴奋的说道这都是忍者高超的技艺表演:反正游客都不懂行。"临、兵、斗、者、皆、
阵、列、在、前"这九字真言和口中默念它们的忍者们早已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
忍术的发源

忍术的理论基础是由中国传来日本的孙子兵法而来,之后再加上修练道, 以及在山中的伏击技巧发展而成.在平安时代时,由於武士阶级兴起,在山 中伏击的兵法就由武士去发展.在源平时代,学会在山中伏击的源义经成功 的使用了山中伏击的技巧,完成了攻击面战法的理论.在南北朝时代,楠木正成 发展出防御面的兵法,在此同时,忍术跟武术才分开成不同的系统.

忍术的流派

在战国时代,忍术开始有长足的进步,因为这个时代非常需要忍术,武术和兵法. 但是和兵法,武术不同的是,忍术有他的独特性.忍术发达的地区有以下几处 忍术的流派也就是用以下的地名当作流派的名称:

武藏,甲斐,越后,信浓,等四州

伊贺,甲贺,纪伊,等叁州

其中后叁州的忍术在日本是最为发达的.

忍术教科书"万川集海"

原本在大和民族东征之前,伊贺跟甲贺两地是不分的,这里都被称作IGA. 后来因为在室町与战国时代,这两百年间地名分开,所以流派也慢慢分开啦. 不过虽然流派分开,可是忍者修练的经典却是同一本书,这本书我们叫做 "万川集海".这本书有着教导忍者如何施行忍术的一切理论基础与技能.

在德川家族第四代将军德川家纲时代的延宝4年(1676年),甲贺的隐士藤林保武结合中国和日本历代名将的思想与武学精华,参照《六韬》和《孙子兵法》的内容写成了集忍道、忍术、忍器于一体的忍者究极修行指南。并参照中国古籍《文选·左思·吴都赋》中的"百川派别,归海而汇"思想,将书命名为《万川集海》。正如书名所示《万川集海》就是海纳百川取各流派精髓的意思。

万川集海》由正心、将知、阴忍、阳忍、天时、忍器六部分组成。此书成为了后来忍者修行的必读教材。《六韬》和《孙子兵法》是对《万川集海》及忍术整体发展影响较深的两部古代著作,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些中国古代的军事武学思想为以后日本忍术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充实的理论基础,这是忍术最早的确源于中国的明证,可以说《万川集海》是日本人学习中国古代军事精华和密术玄学修炼之道后的概括总结。

忍者名称的沿革

忍者这个称谓是在日本江户时代开始有的,不过忍者的历史从更为久远的时候便开始了。据说在日本首次派谴"忍者"完成任务的,是德圣太子。在当时,忍者被人们称为"志能便"。根据时代和地点的不同,有各种各样的称谓以下是各个时期忍者的当时的称谓:飞鸟时代:"志能便";奈良时代:"斥候";战国时代:叫法甚多,流传最广的叫法是"乱波",这是武田信玄给起的名字。江户时代:"忍者"。

虽然是在江户时代正式确立了名字,但是正是从这一时代开始日本进入了较长时间的德川家族统治的和平时期,在历史的舞台上的活动变得越来越少。由于失去了活动的舞台,使得忍者在历史的舞台上渐渐地消失。以至于许多的忍术失传。关于忍者活动的最后记载是在1637年"岛原之乱"中,忍者曾作为幕府的部署作战。

忍者的修炼之路

忍术在日本战国时代盛行一时是因为其极强的实用性。忍术是古代日本忍者所掌握的整套完善的间谍情报技术体系,包括有:追踪、侦察、谍报、保镖、暗杀等多方面的内容。忍者技艺超人,擅长使用剑、钩等各种兵器与飞镖等暗器;他们能飞檐走壁,在沙地上飞跑不发出一点声响;在水中屏息可长达五分钟,如用特殊器具可在水底待上一天一夜;他们善于在水面和水底搏斗,甚至能潜到船底,偷听船上人的对话......这种种的超人技能是通过非人的磨练才能习得的。

精神修炼:忍术和其他武术流派强调体质训练不同,它尤其强调精神上的修炼,并将其整个的训练体系,建立在超乎想象的精神修炼基础上。因为忍者所执行的大多是一去不回的高风险性任务,独自一人在敌人的巢穴中完成任务要克服对死亡、孤独、黑暗乃至于饥饿、寒冷、伤病等诸多困难,所以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忍术之所以无坚不摧的真正原因。

作为一名忍者家族的后代,一经降生就必须接受残酷的命运现实——或者成为忍者,或者死。忍者从很小的时候起,就被灌输以对主人绝对忠诚的思想:除了自己的主人,任何人命令都不会听哪怕是日本天皇也不行。通过从小开始这种精神洗脑而打造出的忍者比任何的宗教信徒都更加狂热,更加无所畏惧。不过忍者也不是像邪教徒一样的僵尸般的战士,它有着一套切实可行的强大精神力量的训练方法。这种技术才是忍术的秘中之秘,它就是东密的修行。东密和我国的藏密,印度的杂密一样,是佛教中密宗的一个支派,而且东密对于人体念力的开发,向来有着自己独特的传承,在密教界一直以显著快捷著称,忍者通过通过东密秘法的修习,锤炼自己的意志,精神变得无比纯粹和坚韧,体内的潜能将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可以完全除去心灵的迷惑和恐惧,全神贯注的投入战斗。此外密宗认为人的身体有许多奥秘和潜能,只要通过密宗法门的不懈努力就能使修行者发挥全部潜力,让身体与宇宙沟通达到天人和一的境界,这和忍者追求的极限体术不谋而合。密宗视大日如来为万物之主,极力推崇传承、真言和密咒。我们在一些影视作品或者漫画中经常可以见到忍者做出许多古怪的手势,那便是在表述东密主要修法之一的"九字秘印":"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这九字真言。

技能训练:忍者家族的小孩不论男女,都必须继承祖先的职业传统,一般从五岁开始就接受训练。训练的种类有五种,即平衡、灵敏、力量、持久及特殊技巧。平衡训练从走竹竿开始,当能够在滚圆的竹竿上行走而不滑下,就将竹竿逐渐升高,最终要升到三四十尺高,达到奔跑跳跃如履平地的境界,这样就能在树上、屋顶及墙头上下攀援,行走如飞。灵敏的训练也是如此跳过插着刀片的绳子,在布满利刃、枪尖的狭道中拐弯抹角急速穿行。持久及力量的训练最为艰苦,如双手挂在树上,支持全身,下面放满暗器,不容你松手跳下,以恐惧来激发体内的潜能作长久的支持。长跑更是忍者的基本功,要求连续跑上五十公里路而不停下来休息,日行百里是家常便饭。至于特殊技巧训练就更令人吃惊。除了上述说过的,还有徒手搏斗,投毒解毒等。化装术更是忍者的特长,他们能制造人皮假脸,改换性别。让一个忍者在人群中穿行,由几个人在一旁辨认,结果各人所见都不相同,高矮胖瘦,不一而足,真可谓"千面人"。还有隐身术,文章开头说到美国忍者在烟雾中突然消失就是一种,那是忍者事先挖好一个地洞,然后趁着烟雾掩护跳入地洞,令追捕者失去目标,以为真有"隐身术"(不过一般这样的洞都是挖在树林等便于遮掩躲藏的地方,像电影里那样在水泥地上消失也太夸张了)。

体质训练:忍术对于身体训练的强度也是非常残忍的。忍术所包括的内容,每一项忍者都必须精通。并且每项训练,都全是死亡淘汰赛,无法承受的人是不允许生存的。除了常规训练外,忍术还包括多种"怪力训练",忍者通过它进一步磨练意志,忍耐力,生存能力等等。这种怪力训练诸如连续数天不食不动,杀死自己的同伴,以及与猛兽搏斗等,是令人难以想象的。

通过这些死亡率极高毫无人性的修行,忍者从精神到肉体都实现了超人的飞越。获得了超越常人的毅力、耐力、战斗力。通过忍术的训练而幸存的忍者,个个都是一部绝对可*的全功率战斗机器。

忍者与武士

战国时代中,虽然同为大名服务,不过忍者和武士的身份分别可谓天上地下,形象一点说就是忍者是家奴,武士是家臣。由于忍者们干的大都是涉及到上层权力争斗的秘密事件,而且危险性相当大,因此他们的结局往往十分可悲。危险首先来自雇主。这些阴险毒辣的社会头面人物在不择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后,怕事情内幕泄露,往往将执行任务的忍者杀死灭口。

忍者虽然本领超人,但执行任务中也经常有失算的时候。有一个忍者冒着夏日的酷暑,潜入一个诸侯住宅行刺。为了不发出声响他硬是用手在土中挖洞,用了十几天的时间才潜入室内的榻榻米之下。就在即将大功告成的时候,他身上的汗臭找来了苍蝇和蚊子,昆虫的嗡嗡叫声引起一个卫士的怀疑,于是卫士抽刀向下刺穿地板,将藏匿在下面的忍者杀死。

忍者最可怕的敌人是武士。武士在明处,忍者在暗处,防不胜防,故武士最憎恨忍者,忍者一旦被武士捕获,必然受到最残酷的刑罚处死。活剥皮就是酷刑的一种,皮肤被一片片剥下来,极其痛苦,而又不能立即死掉。所以忍者是绝对不肯让武士活捉的。这里讲述一位最富有传奇性的忍者的遭遇。这位忍者名叫猿飞,因为他有象猿猴一样在树上攀援飞跃的本领,来去无踪;同时他徒手格斗的武功也很好,人们根本无法捕捉他。有一次他被派去侦察住在某城堡中的一个将军,偷听到将军和一位大臣的密谈。可当他离开城堡时被守卫发现,他立即跃上城墙,巧妙地避开了追赶的人,但当他跳落花园时,踩上了一只暗设的捕熊钢夹,将他的腿紧紧夹住。这时将军手下的卫士围了上来,猿飞见状,一刀将夹住的腿砍断,单脚逃了很长一段距离。可终因失血过多,难以支持。猿飞见卫士越来越近,知道自己没有希望逃脱,便索性站定、大声辱骂了追赶他的卫士,用剑毁掉自己的面容,使人无法辨认,然后挥剑砍断自己的的脖子。一个闻名遐迩的忍者就这样可悲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那些幸存下来的忍者也往往很寂寞的了却残生。侍奉德川家康多年的"鬼半藏"可谓黑白道俱通的忍者,他身为德川家康信任,无数次的拯救过德川家康的姓名,还多次挥戈上阵参加三河军团的征战,他的一生可谓是忍者最辉煌的典型了,临死时的俸禄也只是八千石而已,只是同等功勋武士出身将领待遇的零头......

为何伊贺与甲贺的忍术如此发达呢? 伊贺与甲贺离京都跟名古屋算是很近,而且位在重山险阻围绕的封闭小盆地里,自成一个小天地。可是在战略上的位置却是十分的重要。因为*近日本的中央近畿地带,所以受到京都的文化影响蛮深的。神社,寺院,庄园都很多。在后来庄园制度崩坏的时候,土豪们就一个个崛起。在战国时代,这麽小的土地居然有60个土豪,但是因为土地都很小,所以大家都想夺取对方的土地,於是每家人家大概都会养个30-40个兵,以便对付"敌国",忍者就成为了重要的力量。

最爱用忍者的武将--武田信玄因为信玄非常讨厌自己国家的秘密被他人知道,所以喜欢训练忍者.他最爱驱使自己培养的忍者(他叫他们为"乱波",还有"叁者"(这也是武田家叫忍者的一种称呼)."乱波"的由来是来自於甲,信,越叁地的流浪无业游民,或是强盗集团把他们组织化,教以山地战还有其他的战斗技巧,於是这样就成为忍者啦.此外,"叁者"是"间见","见方",还有"目付"的总称,这些人是斥候和间谍的专家.信玄派富田乡左卫门去统驭"叁者"这些忍者.

著名忍者一览

百地三太夫,又名百地丹波。是一个以伊贺上野为驻点的土豪、乃伊贺上忍三大家之一。在鬼瘤砦击退了织田信雄的伊贺平定军。终身与织田家抗战到底的传奇式忍者。

石川五右卫门,伊贺忍者。作为百地三太夫的部下,曾经潜入大坂城想刺杀丰臣秀吉。可惜由于不慎触动宝物"千鸟的香炉"而被发现,后被丰臣秀吉处死。

风魔小太郎,相州乱波的首领。侍奉了北条家五代家主。为北条家收集战时情报和进行破坏敌国的活动。传说风魔小太郎身高七尺二寸,据说在北条家灭亡后在江户城组织盗贼集团。他所率领的"风魔党"是活跃于黑道上的忍者集团,在日本民间流传着甚多的传说。

铃木佐大夫,杂贺众的头领。杂贺众是一个以铁炮(火枪)作为主要武器的佣兵集团。由于当时铁炮珍贵,所以杂贺众的战力自然不容忽视。与本愿寺勾结抗击织田信长。后来在与丰臣秀吉的战斗中被杀!

服部半藏正成(Hattori hanzou masanari,1542-1596)。

部氏祖先原本是日本古代(6世纪中旬)豪族之一秦氏的后裔,而秦氏则是自中国吴国渡海过来的移民。秦氏不但传授纺织技术给日本人,更在日本各地展开「新乐」公演,令日本人大开眼界。所谓「新乐」,是3世纪末到4世纪初,在中国非常发达的一种大众艺能,内容包含歌舞、杂技、力技、魔术、偶人剧、口技,以及训练犬、猴子、鸟等小动物表演节目的大众娱乐。据说是融合西藏艺能与中国艺能的新型技艺。秦氏集团当时主要在中国南部都市与寺庙巡回演出,日后组织逐渐膨胀,分散到中国各地。其中之二、三个乐团,为了寻求新天地,渡海到日本来。日本和服的传统称呼是「吴服」,语源正是取自秦氏出身的吴国。

服部氏是秦氏集团分组之一。至于何时移居伊贺?年代不大清楚。服部氏一族如何将「新乐」技能钻研演绎成兵法忍术?也没有详细史料可追本究源。总之,服部一族于15世纪上旬离开老家,归依三河大名松平清康(德川家康祖父),世代成为松平家家臣。作为德川的家臣、服部半藏率领伊贺忍者建立了不少战功。所以人们都畏惧地称他为"鬼半藏"。而从此德川家的忍者部队的首领也以继承‘半藏''这个称号为荣耀。不过正成的两个儿子却都是悲剧型人物:长子服部正就因为自私自利和愚蠢而激起部下忍者集体叛乱(这是极为罕见的),后被德川家康贬为平民。后来为了重振家道,正就参加了1615年德川家康进攻丰臣秀赖的"大阪夏季战役",在战斗中阵亡。次子服部正重也因为妻子娘家涉嫌叛乱而遭到株连,遭到流放的处罚,最后穷困潦倒的客死异乡。

忍者的后裔们:平和、寂寥的生活

现在日本还有忍者吗?答案就是:有。在日本忍者家族聚居的地方不止一个,但名声最为显赫的当数伊贺上野,也就是今天的三重县上野市一带。星转斗移,这班忍者的后人们如今自然个个都成了守法良民,却很为自己的祖先而骄傲,或者说,很聪明地利用祖先来招徕游客,所以这上野市便成为一个在日本乃至世界上都可算独一无二的,以刺客和间谍这个招牌来吸引游人的"忍者之乡"。

从大阪、京都或名古屋搭乘近铁电车或JR电车均可到达三重县上野市,以近铁电车较为便利,单程所需时间约为二小时。上野市规模不大,所有景点均在徒步可及的范围内,有半天时间游览就足够,所以无论从大阪、京都还是名古屋出发,当天即可往返。电车站前的观光案内所和上野公园入口处都备有观光地图,可以免费索取。这一带所产的"伊贺牛肉"在日本非常有名,电车站前有几家以牛肉料理为主的饭店,有兴趣的话不妨品尝一下。

如果参加旅行团的话,导游在列车中便会开始向游客灌输忍者的基本知识。日本人从小耳濡目染他们自己的漫画动画还有武侠片(日本叫"时代剧"),讲起忍者来就像中国人讲少林拳武当剑一样,虽然讲述者自己都很可能是大外行,不过糊弄好奇而无知的外国游客是没有问题的。停*在上野车站站台上的电车车头便是一张忍者的脸——蒙着面只露出一双警惕的眼睛。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都抢着跟那个忍者车头合影,好像列车便是忍者的象征一般。

在上野市的伊贺忍者博物馆中游客们可以看到忍者的后裔们在装模作样的比划操练着,导游会兴奋的说道这都是忍者高超的技艺表演:反正游客都不懂行。"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这九字真言和口中默念它们的忍者们早已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日本15——16世纪一百多年中,群雄割据,幕府统治名存实亡,原来中央政府统治力量就不强的伊贺地区一时间出现几十家割据势力,纷纷造反与相互攻伐,由于各势力土地兵力有限,因此靠培养“特工”——“忍者”,进行侦察、偷袭、暗杀等活动,很快在日本涌现三十多个忍者流派,最有名的要数伊贺流与甲贺流。

  上野忍者村的“传承馆”通过文献和实物揭开忍者日常起居与修炼的神秘面纱,原来,武功只是忍者所修行的“忍术”中一小部份,除此外还有“食、香、药、气、体”五种必修科目,俗称“忍者五道”。

  “食”,指的是忍者的食谱,为了轻巧出没于树枝屋顶,炼出一身卓越轻功,合格的忍者体重一般不超过六十公斤,一日三餐均以黑米、燕麦、豆腐、磨芋为主,但另一方面为保持充沛体力,因此芝麻、松子、红糖、鹌鹑等富含蛋白质、铁、维生素的食品也不可缺少。这一食谱与现代生活倡导的“低热量、高营养”不谋而合。

  “香”,指忍者能通过衣服上的味道判断对方的经济情况与地位。但为了掩饰自己忍者身份,忍者常用商人、修炼者、和尚等七种变身,在“传承馆”展出的丁香、檀香、桂皮等香料便是他们用来制造不同的体味,增强变身的真实性时使用的。

  “药”,更不简单,忍者通常也是一名医生与药物专家,善于运用山林各种植物和草药来治伤医病。长时间潜伏时为避免蚊虫叮咬,忍者随身携带着大量驱虫药,此外还有迷香,烈性毒药、雄黄、淫羊霍等用于不同任务时的各种药品,令人叹为观止。

  “气”,指忍者注重修身养性,以便实战中可以集中精力,果断勇猛且处惊不变,与中国宋明时期武当派修炼方法有惊人的相似。

  “体”,是指忍者注重肌肉与关节的锻炼,同时配合静坐、呼吸、按摩、针炙等恢复方法来锻炼自己,以适应各种武技的需要。

  除上述的“忍者五道”,忍者还是天文学家与化学家,可以观看星空预测天气,并调制火药与火器。例如历史上有名的忍者“猿飞佐助”所使的独门兵器就是一支射程在五十米的突火枪,比当时以火器著称的明朝军队中最好的鸟铳枪射程高出一倍。只可惜猿飞日月后来误入陷阱被杀,他神秘兵器从此也不知所踪,被日本军火史书引为憾事。

  忍者的武功与日本武士的武功有根本区别,忍者由于执行任务的特殊,通常不用大刀或长矛,而使用便于携带的短兵器和暗器。传说明朝中原武林出现过一种叫“八角菱”的暗器,纯钢打造,利如刀,薄如纸,大小不过两寸,散射出来如漫天花雨,且喂有剧毒,极有可能来自日本忍者之手。而忍者徒手搏击也是一绝,十根手指如钢似铁,穿胸破腹,撕颈裂头,瞬间使人至死,虽然不及中原武术博大精深,但实用性强,完全符合格斗中“一击必胜”的思想基础。

  再者忍者的居所也同样神秘莫测,处处机关暗通,这是为了防范其他割据势力手下忍者的威胁。从外表看来只是普通民宅,但座位旁边地板一般安有转轴,当有敌人闯进,轻拍木板,背面立即翻转,露出兵器,操刀应战。顶蓬木板也是活动的,拉下来便是折叠楼梯,便于隐藏或逃跑。日本传统房门是拉门,正同容易被人堵截,且出入时声音较大,所以忍者的房门是转门,可以不露声色,出其不意反攻对方。墙板上则处处有暗门,或用于逃跑,或暗藏兵器,有一间甲贺流忍者房间墙内竞有十七个暗孔,三十多种不同的兵器,简直是个隐形的兵器展柜。

  关于忍者的神奇传说多不胜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翻看日本战国时代有关忍者的记载,或亲自逛逛上野忍者村。今天,真正意义上的忍者虽不存在了,但刻苦勤勉,顽强坚韧的特点却被当作日本人性格中最优秀的部份传承下来。也许,日本人能创造战后经济奇迹,倚靠的就是这一股忍者精神。
日本忍者!!!
●忍术的发源
忍术的理论基础是由中国传来日本的孙子兵法而来,之后再加上修练道, 以及在山中的伏击技巧发展而成。在平安时代时,由於武士阶级兴起,在山 中伏击的兵法就由武士去发展。在源平时代,学会在山中伏击的源义经成功的使用了山中伏击的技巧,完成了攻击面战法的理论。在南北朝时代,楠木正成 发展出防御面的兵法,在此同时,忍术跟武术才分开成不同的系统
●忍术的流派
在战国时代,忍术开始有长足的进步,因为这个时代非常需要忍术,武术和兵法。
但是和兵法,武术不同的是,忍术有他的独特性。忍术发达的地区有以下几处 忍术的流派也就是用以下的地名当作流派的名称:
武藏,甲斐,越后
信浓,伊贺,等四州
甲贺,纪伊,等叁州
其中后叁州的忍术在日本是最为发达的。

●忍术教科书"万川集海"

原本在大和民族东征之前,伊贺跟甲贺两地是不分的,这里都被称作IGA。
后来因为在室町与战国时代,这两百年间地名分开,所以流派也慢慢分开啦。
不过虽然流派分开,可是忍者修练的经典却是同一本书,这本书我们叫做 "万川集海"。这本书有着教导忍者如何施行忍术的一切理论基础与技能。 (注:"战国美少女~斩断云空",还有"忍者乱太郎"中提到的忍者教科书就是这本啦。)

●为何伊贺与甲贺的忍术如此发达呢?

伊贺与甲贺离京都跟名古屋算是很近,而且位在重山险阻围绕的封闭小盆地里,
自成一个小天地。可是在战略上的位置却是十分的重要。因为靠近日本的中央 近畿地带,所以受到京都的文化影响蛮深的。神社,寺院,庄园都很多。在后来 庄园制度崩坏的时候,土豪们就一个个崛起。在战国时代,这麽小的土地居然有60个土豪,但是因为土地都很小,所以大家都想夺取对方的土地,於是每家人家大概都会养个30-40个兵,以便对付"敌国"(这非常类似台湾当年开垦土地时代,
闽南人各村庄之间的为土地而械斗的情形,也有些类似闽客互斗)。这里的竞争 是超乎外人想像的激烈,土豪们互相结盟,互相探查敌情,也互相屠戮,被打击的土豪一但垮了,就很难再爬起,也难怪这种有山地,征战又激烈的地方,会成为 忍术发展的大本营。时间久了,各土豪之间就慢慢发展出一种平衡,然后忍术也开始冠於全国。

●忍术的理论由来

忍者的出身多半来自农民,而不是出身高贵的武士。
忍术的山中伏击技巧、来自住在大和、吉野、鞍马、根来、伊贺的山地战经验。
京都则是忍术中使用的法术(阴阳道)发祥地、因为不远处有比高野等佛教密宗的本山。
忍术的武芸面来自柳生流剑派、宝藏院流枪术。

●中国,韩国的移民与忍者

因为大和朝廷非常欢迎外地拥有技术的人来日本定居。所以中国跟朝鲜就有大量 的人过来。例如制造陶器,盔甲,服装的师傅,有很多人就是由中国与朝鲜搬到日本这些人通常都定居京都,然后也有些人就搬到附近的伊贺或甲贺去工作。
此外,这里的异民族和归化人(外地人落籍日本,变成日本人,改姓日本姓氏)很多。
例如德川幕府初期,因为服部半藏跟随家康工作,就有许多伊贺,甲贺的人跟着服部 搬到江户去住。笄町,就是伊贺,甲贺町的转化。在那里还留有半藏门(服部半藏住过的老房子)的地名。据说服部半藏就是转化人。他的家族本是中国人,姓秦,后来因为定居日本,为了跟当地合从而为一,就改了个日本姓,改姓服部,从此服部一家就从此诞生。

●外地工艺师傅的影响

此外,外地人传入的科技,例如火药在此生根,所以这里是日本很早就 有的火药制造地。其他的工艺人也在此生根,例如制造工艺品的 师傅,耍玩偶的师傅......各种艺人都来啦......因此造成伊贺,甲贺地区 有许多这样的人,造成日后忍者可以以许多民间卖艺工艺身份的技能 去从事谍报工作。可是在当时的社会,这种人的身分并不高尚(在他们 的故乡中国与朝鲜,这些人的身分也不高,商人是士农工商四民之末 ,当然日本也分士农工商阶级,可是士指的是士大夫,也就是武士)。

●最爱用忍者的武将--武田信玄

因为信玄非常讨厌自己国家的秘密被他人知道,所以喜欢训练忍者。 他最爱驱使自己培养的忍者(他叫他们为"乱波",还有"叁者"(这也 是武田家叫忍者的一种称呼)。"乱波"的由来是来自於甲,信,越叁地 的流浪无业游民,或是强盗集团把他们组织化,教以山地战还有其他 的战斗技巧,於是这样就成为忍者啦。此外,"叁者"是"间见","见方", 还有"目付"的总称,这些人是斥候和间谍的专家。信玄派富田乡左卫 门去统驭"叁者"这些忍者。

●羽柴秀吉与蜂须贺小六

大家都知道,羽柴秀吉在无路可走时,曾经投靠蜂须贺小六,在他家里吃白饭。
蜂须贺小六是在美浓地区活跃的"夜盗"(强盗,好听一点叫做野武士,没有找到 雇用他们的主子的军队,难听一点就说是趁着夜色出没抢钱的山大王)。反正 干强盗集团的人通常不穷,所以也就可以好客让一些没饭吃的人投靠他,到他家吃饭。后来这些人因为帮助秀吉??了墨股城,所以化为官军,总算洗脱强盗 污名,可是由於信长非常讨厌军纪差的烂军队,所以蜂须贺小六从此跟他的强 盗集团再也不干杀人越货的事情,可是他们在强盗时期所训练出来的一身偷鸡摸狗好本领却成为当忍者的好条件,於是那些人就转为当成羽柴秀吉军队 的忍者。而且在各大战役都有杰出的表现。

(资料来源网络-作者:不详)

●忍者名称的沿革

忍者这个称谓是在日本江户时代开始有的,不过忍者的历史从更为久远的时候便开始了。据说在日本首次派谴“忍者”完成任务的,是德圣太子。在当时,忍者被人们称为“志能便”。根据时代和地点的不同,有各种各样的称谓以下是各个时期忍者的当时的称谓:飞鸟时代:“志能便”;奈良时代:“斥候”;战国时代:叫法甚多,流传最广的叫法是“乱波”,这是武田信玄给起的名字。江户时代:“忍者”。

虽然是在江户时代正式确立了名字,但是正是从这一时代开始日本进入了较长时间的德川家族统治的和平时期,在历史的舞台上的活动变得越来越少。由于失去了活动的舞台,使得忍者在历史的舞台上渐渐地消失。以至于许多的忍术失传。关于忍者活动的最后记载是在1637年“岛原之乱”中,忍者曾作为幕府的部署作战。

●忍术的起源

忍术,又名隐术。关于忍术和忍者的起源说法不一,国内有人认为,忍术起源于中国汉代的五行术,后来传到了日本。同空手道、柔道、少林寺拳法等日本武技一样,忍术是由中国古武术传到日本后逐步发展起来的日本特色武术。忍术权威著作《万川集海》中指出:忍术思想的根源来自中国殷周之际的姜太公吕望。是他首先提出了忍术概念,并写在了传世名著《六韬》之中。后来,孙武、张良、韩信等相继对忍术理论进行了完善。特别是孙武的《孙子兵法》倍受忍者阶级推崇。此时忍术也基本形成了由权谋·形成·阴阳·技巧等几部分构成的雏形。随着忍术传到日本,忍者也就在日本出现并发展起来。

日本人则认为忍术的理论基础是由中国传来日本的孙子兵法演化而来的,之后再加上修练道和山中的伏击战技巧发展而成的,就是所谓的“风、林、火、山”四字真言。在平安时代时武士阶级兴起之后大力吸取了山伏击战的兵法加以发展。到了源平时代,源义经成功的使用了山中伏击的技巧,完成了攻击面战法的理论。在南北朝时代,楠木正成发展出防御面的兵法,到此为止,忍术跟武术才分开成不同的系统正式独立出来。

中国、朝鲜的移民与忍者的发展也有极大的渊源。因为古代日本很落后,所以日本政府非常欢迎来自科技文化高度发达的中国移民到日本定居,因而受到中华文明熏陶的朝鲜人也受到欢迎,日本人把这些移民叫做“归化人”(虽然欢迎,但还是歧视他们,移民很难进入上流社会,而且不能沿用原居住地的语言和文化,必须改成日本姓名使用日语)。这些古代的技术移民将大量的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带到了日本,例如制造陶器、盔甲、服装技术,以及决定性的促进了日本忍术发展的中国武术。因为忍者的出身多半来自社会最底层的农民,而不是出身高贵的武士。所以作为很难被上流社会接纳的移民,“归化人”们也大量的进入了忍者这一行业。“归化人”通常都定居京都,随后有大量的人迁移到到附近的伊贺或甲贺去居住,这也是和两个地方忍术异常发达的主因。例如大名鼎鼎的服部半藏正成就是中国人,他姓秦,秦氏家族是公元三世纪末四世纪初时从中国吴国(日本和服的传统称呼是“吴服”,正是取自秦氏家族出身的吴国)渡海定居日本的,之后就改了个日本姓服部。服部半藏投效德川家康,后来移居江户。传说中这位忍者最终悟出了忍的真谛,这是多少代忍者所不曾有过的,至今日本人提起他来还是交口称赞“鬼半藏”的传奇。

●忍术的流派和教科书

在战乱的战国时代,大名们需要大量的刺探敌军情报和对敌人城市开展破坏活动,所以忍术在这一时代出现了飞跃性的发展。忍术发达的地区有以下几处:武藏、甲斐、越后、信浓、伊贺、甲贺、纪伊等地区,其中伊贺、甲贺的忍术在日本是最为发达的。伊贺与甲贺离京都很近,地势都属于重山险阻围绕的封闭小盆地。虽然贫瘠,但是在战略上的位置却是十分的重要:因为它们靠近日本的中央近畿地带。在战国时代在伊贺与甲贺的弹丸之地上先后崛起了六十多家土豪(每家的最大兵力不超过50个人,按中国的算法他们充其量就是小股的土匪武装而已)。地盘虽小,这里的竞争却是是超乎外人想像的激烈。土豪们彼此虚情假意的结盟,暗中互相刺探一旦抓住机会就予以对手无情的打击。这两块充满了残忍、狡诈的血腥山地逐渐演化成忍术发展的大本营。伊贺跟甲贺对忍者事业的最大贡献就是对忍术的理论基础和技能作出了系统化,编出了一本忍者的修炼宝典——《万川集海》。虽然流派不同,忍者们修练的经典都是《万川集海》这本书,这本书的内容就是教导忍者如何施行忍术的一切理论基础与技能指导。

在德川家族第四代将军德川家纲时代的延宝4年(1676年),甲贺的隐士藤林保武结合中国和日本历代名将的思想与武学精华,参照《六韬》和《孙子兵法》的内容写成了集忍道、忍术、忍器于一体的忍者究极修行指南。并参照中国古籍《文选·左思·吴都赋》中的“百川派别,归海而汇”思想,将书命名为《万川集海》。正如书名所示《万川集海》就是海纳百川取各流派精髓的意思。

万川集海》由正心、将知、阴忍、阳忍、天时、忍器六部分组成。此书成为了后来忍者修行的必读教材。《六韬》和《孙子兵法》是对《万川集海》及忍术整体发展影响较深的两部古代著作,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些中国古代的军事武学思想为以后日本忍术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充实的理论基础,这是忍术最早的确源于中国的明证,可以说《万川集海》是日本人学习中国古代军事精华和密术玄学修炼之道后的概括总结。

●一个忍者的修炼之路

忍术在日本战国时代盛行一时是因为其极强的实用性。忍术是古代日本忍者所掌握的整套完善的间谍情报技术体系,包括有:追踪、侦察、谍报、保镖、暗杀等多方面的内容。忍者技艺超人,擅长使用剑、钩等各种兵器与飞镖等暗器;他们能飞檐走壁,在沙地上飞跑不发出一点声响;在水中屏息可长达五分钟,如用特殊器具可在水底待上一天一夜;他们善于在水面和水底搏斗,甚至能潜到船底,偷听船上人的对话……这种种的超人技能是通过非人的磨练才能习得的。

精神修炼:忍术和其他武术流派强调体质训练不同,它尤其强调精神上的修炼,并将其整个的训练体系,建立在超乎想象的精神修炼基础上。因为忍者所执行的大多是一去不回的高风险性任务,独自一人在敌人的巢穴中完成任务要克服对死亡、孤独、黑暗乃至于饥饿、寒冷、伤病等诸多困难,所以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忍术之所以无坚不摧的真正原因。

作为一名忍者家族的后代,一经降生就必须接受残酷的命运现实——或者成为忍者,或者死。忍者从很小的时候起,就被灌输以对主人绝对忠诚的思想:除了自己的主人,任何人命令都不会听哪怕是日本天皇也不行。通过从小开始这种精神洗脑而打造出的忍者比任何的宗教信徒都更加狂热,更加无所畏惧。不过忍者也不是像邪教徒一样的僵尸般的战士,它有着一套切实可行的强大精神力量的训练方法。这种技术才是忍术的秘中之秘,它就是东密的修行。东密和我国的藏密,印度的杂密一样,是佛教中密宗的一个支派,而且东密对于人体念力的开发,向来有着自己独特的传承,在密教界一直以显著快捷著称,忍者通过通过东密秘法的修习,锤炼自己的意志,精神变得无比纯粹和坚韧,体内的潜能将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可以完全除去心灵的迷惑和恐惧,全神贯注的投入战斗。此外密宗认为人的身体有许多奥秘和潜能,只要通过密宗法门的不懈努力就能使修行者发挥全部潜力,让身体与宇宙沟通达到天人和一的境界,这和忍者追求的极限体术不谋而合。密宗视大日如来为万物之主,极力推崇传承、真言和密咒。我们在一些影视作品或者漫画中经常可以见到忍者做出许多古怪的手势,那便是在表述东密主要修法之一的“九字秘印”:“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这九字真言。

技能训练:忍者家族的小孩不论男女,都必须继承祖先的职业传统,一般从五岁开始就接受训练。训练的种类有五种,即平衡、灵敏、力量、持久及特殊技巧。平衡训练从走竹竿开始,当能够在滚圆的竹竿上行走而不滑下,就将竹竿逐渐升高,最终要升到三四十尺高,达到奔跑跳跃如履平地的境界,这样就能在树上、屋顶及墙头上下攀援,行走如飞。灵敏的训练也是如此跳过插着刀片的绳子,在布满利刃、枪尖的狭道中拐弯抹角急速穿行。持久及力量的训练最为艰苦,如双手挂在树上,支持全身,下面放满暗器,不容你松手跳下,以恐惧来激发体内的潜能作长久的支持。长跑更是忍者的基本功,要求连续跑上五十公里路而不停下来休息,日行百里是家常便饭。至于特殊技巧训练就更令人吃惊。除了上述说过的,还有徒手搏斗,投毒解毒等。化装术更是忍者的特长,他们能制造人皮假脸,改换性别。让一个忍者在人群中穿行,由几个人在一旁辨认,结果各人所见都不相同,高矮胖瘦,不一而足,真可谓“千面人”。还有隐身术,文章开头说到美国忍者在烟雾中突然消失就是一种,那是忍者事先挖好一个地洞,然后趁着烟雾掩护跳入地洞,令追捕者失去目标,以为真有“隐身术”(不过一般这样的洞都是挖在树林等便于遮掩躲藏的地方,像电影里那样在水泥地上消失也太夸张了)。

体质训练:忍术对于身体训练的强度也是非常残忍的。忍术所包括的内容,每一项忍者都必须精通。并且每项训练,都全是死亡淘汰赛,无法承受的人是不允许生存的。除了常规训练外,忍术还包括多种“怪力训练”,忍者通过它进一步磨练意志,忍耐力,生存能力等等。这种怪力训练诸如连续数天不食不动,杀死自己的同伴,以及与猛兽搏斗等,是令人难以想象的。

通过这些死亡率极高毫无人性的修行,忍者从精神到肉体都实现了超人的飞越。获得了超越常人的毅力、耐力、战斗力。通过忍术的训练而幸存的忍者,个个都是一部绝对可靠的全功率战斗机器。
●忍者与武士

战国时代中,虽然同为大名服务,不过忍者和武士的身份分别可谓天上地下,形象一点说就是忍者是家奴,武士是家臣。由于忍者们干的大都是涉及到上层权力争斗的秘密事件,而且危险性相当大,因此他们的结局往往十分可悲。危险首先来自雇主。这些阴险毒辣的社会头面人物在不择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后,怕事情内幕泄露,往往将执行任务的忍者杀死灭口。

忍者虽然本领超人,但执行任务中也经常有失算的时候。有一个忍者冒着夏日的酷暑,潜入一个诸侯住宅行刺。为了不发出声响他硬是用手在土中挖洞,用了十几天的时间才潜入室内的榻榻米之下。就在即将大功告成的时候,他身上的汗臭找来了苍蝇和蚊子,昆虫的嗡嗡叫声引起一个卫士的怀疑,于是卫士抽刀向下刺穿地板,将藏匿在下面的忍者杀死。

忍者最可怕的敌人是武士。武士在明处,忍者在暗处,防不胜防,故武士最憎恨忍者,忍者一旦被武士捕获,必然受到最残酷的刑罚处死。活剥皮就是酷刑的一种,皮肤被一片片剥下来,极其痛苦,而又不能立即死掉。所以忍者是绝对不肯让武士活捉的。这里讲述一位最富有传奇性的忍者的遭遇。这位忍者名叫猿飞,因为他有象猿猴一样在树上攀援飞跃的本领,来去无踪;同时他徒手格斗的武功也很好,人们根本无法捕捉他。有一次他被派去侦察住在某城堡中的一个将军,偷听到将军和一位大臣的密谈。可当他离开城堡时被守卫发现,他立即跃上城墙,巧妙地避开了追赶的人,但当他跳落花园时,踩上了一只暗设的捕熊钢夹,将他的腿紧紧夹住。这时将军手下的卫士围了上来,猿飞见状,一刀将夹住的腿砍断,单脚逃了很长一段距离。可终因失血过多,难以支持。猿飞见卫士越来越近,知道自己没有希望逃脱,便索性站定、大声辱骂了追赶他的卫士,用剑毁掉自己的面容,使人无法辨认,然后挥剑砍断自己的的脖子。一个闻名遐迩的忍者就这样可悲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那些幸存下来的忍者也往往很寂寞的了却残生。侍奉德川家康多年的“鬼半藏”可谓黑白道俱通的忍者,他身为德川家康信任,无数次的拯救过德川家康的姓名,还多次挥戈上阵参加三河军团的征战,他的一生可谓是忍者最辉煌的典型了,临死时的俸禄也只是八千石而已,只是同等功勋武士出身将领待遇的零头……

为何伊贺与甲贺的忍术如此发达呢? 伊贺与甲贺离京都跟名古屋算是很近,而且位在重山险阻围绕的封闭小盆地里,自成一个小天地。可是在战略上的位置却是十分的重要。因为靠近日本的中央近畿地带,所以受到京都的文化影响蛮深的。神社,寺院,庄园都很多。在后来庄园制度崩坏的时候,土豪们就一个个崛起。在战国时代,这麽小的土地居然有60个土豪,但是因为土地都很小,所以大家都想夺取对方的土地,於是每家人家大概都会养个30-40个兵,以便对付"敌国",忍者就成为了重要的力量。

最爱用忍者的武将--武田信玄因为信玄非常讨厌自己国家的秘密被他人知道,所以喜欢训练忍者.他最爱驱使自己培养的忍者(他叫他们为"乱波",还有"叁者"(这也是武田家叫忍者的一种称呼)."乱波"的由来是来自於甲,信,越叁地的流浪无业游民,或是强盗集团把他们组织化,教以山地战还有其他的战斗技巧,於是这样就成为忍者啦.此外,"叁者"是"间见","见方",还有"目付"的总称,这些人是斥候和间谍的专家.信玄派富田乡左卫门去统驭"叁者"这些忍者.

●著名忍者一览

百地三太夫,又名百地丹波。是一个以伊贺上野为驻点的土豪、乃伊贺上忍三大家之一。在鬼瘤砦击退了织田信雄的伊贺平定军。终身与织田家抗战到底的传奇式忍者。

石川五右卫门,伊贺忍者。作为百地三太夫的部下,曾经潜入大坂城想刺杀丰臣秀吉。可惜由于不慎触动宝物“千鸟的香炉”而被发现,后被丰臣秀吉处死。

风魔小太郎,相州乱波的首领。侍奉了北条家五代家主。为北条家收集战时情报和进行破坏敌国的活动。传说风魔小太郎身高七尺二寸,据说在北条家灭亡后在江户城组织盗贼集团。他所率领的“风魔党”是活跃于黑道上的忍者集团,在日本民间流传着甚多的传说。

铃木佐大夫,杂贺众的头领。杂贺众是一个以铁炮(火枪)作为主要武器的佣兵集团。由于当时铁炮珍贵,所以杂贺众的战力自然不容忽视。与本愿寺勾结抗击织田信长。后来在与丰臣秀吉的战斗中被杀!

服部半藏正成(Hattori hanzou masanari,1542-1596)。

部氏祖先原本是日本古代(6世纪中旬)豪族之一秦氏的后裔,而秦氏则是自中国吴国渡海过来的移民。秦氏不但传授纺织技术给日本人,更在日本各地展开「新乐」公演,令日本人大开眼界。所谓「新乐」,是3世纪末到4世纪初,在中国非常发达的一种大众艺能,内容包含歌舞、杂技、力技、魔术、偶人剧、口技,以及训练犬、猴子、鸟等小动物表演节目的大众娱乐。据说是融合西藏艺能与中国艺能的新型技艺。秦氏集团当时主要在中国南部都市与寺庙巡回演出,日后组织逐渐膨胀,分散到中国各地。其中之二、三个乐团,为了寻求新天地,渡海到日本来。日本和服的传统称呼是「吴服」,语源正是取自秦氏出身的吴国。

服部氏是秦氏集团分组之一。至于何时移居伊贺?年代不大清楚。服部氏一族如何将「新乐」技能钻研演绎成兵法忍术?也没有详细史料可追本究源。总之,服部一族于15世纪上旬离开老家,归依三河大名松平清康(德川家康祖父),世代成为松平家家臣。作为德川的家臣、服部半藏率领伊贺忍者建立了不少战功。所以人们都畏惧地称他为“鬼半藏”。而从此德川家的忍者部队的首领也以继承‘半藏’这个称号为荣耀。不过正成的两个儿子却都是悲剧型人物:长子服部正就因为自私自利和愚蠢而激起部下忍者集体叛乱(这是极为罕见的),后被德川家康贬为平民。后来为了重振家道,正就参加了1615年德川家康进攻丰臣秀赖的“大阪夏季战役”,在战斗中阵亡。次子服部正重也因为妻子娘家涉嫌叛乱而遭到株连,遭到流放的处罚,最后穷困潦倒的客死异乡。

●忍者的后裔们:平和、寂寥的生活

现在日本还有忍者吗?答案就是:有。在日本忍者家族聚居的地方不止一个,但名声最为显赫的当数伊贺上野,也就是今天的三重县上野市一带。星转斗移,这班忍者的后人们如今自然个个都成了守法良民,却很为自己的祖先而骄傲,或者说,很聪明地利用祖先来招徕游客,所以这上野市便成为一个在日本乃至世界上都可算独一无二的,以刺客和间谍这个招牌来吸引游人的“忍者之乡”。

从大阪、京都或名古屋搭乘近铁电车或JR电车均可到达三重县上野市,以近铁电车较为便利,单程所需时间约为二小时。上野市规模不大,所有景点均在徒步可及的范围内,有半天时间游览就足够,所以无论从大阪、京都还是名古屋出发,当天即可往返。电车站前的观光案内所和上野公园入口处都备有观光地图,可以免费索取。这一带所产的“伊贺牛肉”在日本非常有名,电车站前有几家以牛肉料理为主的饭店,有兴趣的话不妨品尝一下。

如果参加旅行团的话,导游在列车中便会开始向游客灌输忍者的基本知识。日本人从小耳濡目染他们自己的漫画动画还有武侠片(日本叫“时代剧”),讲起忍者来就像中国人讲少林拳武当剑一样,虽然讲述者自己都很可能是大外行,不过糊弄好奇而无知的外国游客是没有问题的。停靠在上野车站站台上的电车车头便是一张忍者的脸——蒙着面只露出一双警惕的眼睛。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都抢着跟那个忍者车头合影,好像列车便是忍者的象征一般。

在上野市的伊贺忍者博物馆中游客们可以看到忍者的后裔们在装模作样的比划*练着,导游会兴奋的说道这都是忍者高超的技艺表演:反正游客都不懂行。“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这九字真言和口中默念它们的忍者们早已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据介绍,日本15——16世纪一百多年中,群雄割据,幕府统治名存实亡,原来中央政府统治力量就不强的伊贺地区一时间出现几十家割据势力,纷纷造反与相互攻伐,由于各势力土地兵力有限,因此靠培养“特工”——“忍者”,进行侦察、偷袭、暗杀等活动,很快在日本涌现三十多个忍者流派,最有名的要数伊贺流与甲贺流。
上野忍者村的“传承馆”通过文献和实物揭开忍者日常起居与修炼的神秘面纱,原来,武功只是忍者所修行的“忍术”中一小部份,除此外还有“食、香、药、气、体”五种必修科目,俗称“忍者五道”。
“食”,指的是忍者的食谱,为了轻巧出没于树枝屋顶,炼出一身卓越轻功,合格的忍者体重一般不超过六十公斤,一日三餐均以黑米、燕麦、豆腐、磨芋为主,但另一方面为保持充沛体力,因此芝麻、松子、红糖、鹌鹑等富含蛋白质、铁、维生素的食品也不可缺少。这一食谱与现代生活倡导的“低热量、高营养”不谋而合。
“香”,指忍者能通过衣服上的味道判断对方的经济情况与地位。但为了掩饰自己忍者身份,忍者常用商人、修炼者、和尚等七种变身,在“传承馆”展出的丁香、檀香、桂皮等香料便是他们用来制造不同的体味,增强变身的真实性时使用的。
“药”,更不简单,忍者通常也是一名医生与药物专家,善于运用山林各种植物和草药来治伤医病。长时间潜伏时为避免蚊虫叮咬,忍者随身携带着大量驱虫药,此外还有迷香,烈性毒药、雄黄、淫羊霍等用于不同任务时的各种药品,令人叹为观止。
“气”,指忍者注重修身养性,以便实战中可以集中精力,果断勇猛且处惊不变,与中国宋明时期武当派修炼方法有惊人的相似。
“体”,是指忍者注重肌肉与关节的锻炼,同时配合静坐、呼吸、按摩、针炙等恢复方法来锻炼自己,以适应各种武技的需要。
除上述的“忍者五道”,忍者还是天文学家与化学家,可以观看星空预测天气,并调制火药与火器。例如历史上有名的忍者“猿飞佐助”所使的独门兵器就是一支射程在五十米的突火枪,比当时以火器著称的明朝军队中最好的鸟铳枪射程高出一倍。只可惜猿飞日月后来误入陷阱被杀,他神秘兵器从此也不知所踪,被日本军火史书引为憾事。
忍者的武功与日本武士的武功有根本区别,忍者由于执行任务的特殊,通常不用大刀或长矛,而使用便于携带的短兵器和暗器。传说明朝中
武士的一种

日本茶道有哪些流派

  日本茶道不仅要求有幽雅自然的环境,而且规定有一整套煮茶、泡茶、品茶的程序。那么日本茶道的流派有哪些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日本茶道的流派,一起来看看。

  日本茶道的流派

  现今日本比较著名的茶道流派大多和千利休有着深厚的关系,其中以里千家最为有名,势力也最大。自千利休在秀吉的命令下剖腹自杀之后,千家流派便趋于消沉。直到千利休之孙千宗旦时期才再度兴旺起来,因此千宗旦被称为"千家中兴之祖"。到了千宗旦的晚年,他隐居之后,千家流派便开始分裂,最终分裂成三大流派,这就是"三千家"的由来。下面简单的介绍几个流派:

  表千家:千家流派之一,始祖为千宗旦的第三子江岭宗左。其总堂茶室就是"不审庵"。表千家为贵族阶级服务,他们继承了千利休传下的茶室和茶庭,保持了正统闲寂茶的风格。

  里千家:千家流派之一,始祖为千宗旦的小儿子仙叟宗室。里千家实行平民化,他们继承了千宗旦的隐居所"今日庵"。由于今日庵位于不审庵的内侧,所以不审庵被称为表千家,而今日庵则称为里千家。

  武者小路千家:千家流派之一,始祖为千宗旦的二儿子一翁宗守。其总堂茶室号称"官休庵",该流派是"三千家"中最小的一派,以宗守的住地武者小路而命名。

  薮内流派:始祖为薮内俭仲。当年薮内俭仲曾和千利休一道师事于武野绍鸥。该流派的座右铭为"正直清净"、"礼和质朴"。擅长于书院茶和小茶室茶。

  远州流派:始祖为小堀远州,主要擅长书院茶。

  日本茶道的形成和发展历史

  奈良、平安时代

  据日本文献《奥仪抄》记载,日本天平元年(唐玄宗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四月,朝廷召集百僧到禁廷讲《大般若经》时,曾有赐茶之事,则日本人饮茶始于奈良时代(公元710-794)初期。

  日本茶道源于中国

  据《日吉神道密记》记载,公元805年,从中国留学归来的最澄带回了茶籽,种在了日吉神社的旁边,成为日本最古老的茶园。至今在京都比睿山的东麓还立有《日吉茶园之碑》,其周围仍生长着一些茶树。

  与传教大师最澄从中国同船回国的弘法大师空海,在日本弘仁五年(公元814)闰七月二十八日上献《梵字悉昙子母并释义》等书所撰的《空海奉献表》中,有“茶汤坐来”等字样。

  《日本后记》弘仁六年(公元815)夏四月癸卯记事中,记有嵯峨天皇巡幸近江国,过崇福寺,大僧都永忠亲自煎茶供奉的事。永忠在宝龟初(公元770年左右)入唐,到延历二十四年(公元805年)才回国的,在中国生活了三十多年。嵯峨天皇又令在畿内、近江、丹波、播磨各国种植茶树,每年都要上贡。《拾芥抄》中更近一步说,在当时的首都,一条、正亲町、猪熊和大宫的万一町等地也设有官营的茶园,种植茶树以供朝廷之用。

  日本当时是如何饮茶的?从与永忠同时代的几部汉诗集中可以发现,日本当时的饮茶法与中国唐代流行的饼茶煎饮法完全一样。《经国集》有一首题为《和出云巨太守茶歌》描写了将茶饼放在火上炙烤干燥(独对金炉炙令燥),然后碾成末,汲取清流,点燃兽炭(兽炭须臾炎气盛),待水沸腾起来(盆浮沸浪花),加入茶末,放点吴盐,味道就更美了(吴盐和味味更美)。煎好的茶,芳香四溢(煎罢余香处处薰)。这是典型的饼茶煎饮法。

  这一时期的茶文化,是以嵯峨天皇、永忠、最澄、空海为主体,以弘仁年间(公元810-824)为中心而展开的,这一段时间构成了日本古代茶文化的黄金时代,学术界称之为“弘仁茶风”。嵯峨天皇爱好文学,特别崇尚唐朝的文化。在其影响下,弘仁年间成为唐文化盛行的时代,茶文化时其中最高雅的文化。嵯峨天皇经常与空海在一起饮茶,他们之间留下了许多茶诗,如《与海公饮茶送归山》。嵯峨天皇也有茶诗送最澄,如《答澄公奉献诗》等。

  弘仁茶风随嵯峨天皇的退位而衰退,特别诗由于宇多天皇在宽平六年(894),永久停止谴唐使的派遣,加上僧界领袖天台座主良源禁止在六月和十一月的法会中调钵煎茶,于是中日茶文化交流一度中断。但在十世纪初的《延喜式》中,有献濑户烧、备前烧和长门烧茶碗等事的记载,这说明饮茶的风气开始在日本流传。

  总之,奈良、平安时期,日本接受、输入中国的茶文化,开始了本国茶文化的发展。饮茶首先在宫廷贵族、僧侣和上层社会中传播并流行,也开始种茶、制茶、在饮茶方法上则仿效唐代的煎茶法。日本虽于九世纪初形成“弘仁茶风”,但以后一度衰退。日本平安时代的茶文化,无论从形式上还是精神上,可以说是完全照搬《茶经》。

  镰仓、室町、安土、桃山时代

  一、镰仓时代

  镰仓时代(公元1192—1333年)初期,处于历史转折点的划时代人物荣西撰写了日本第一部茶书——《吃茶养生记》。荣西两度入宋,第二次入宋,在宋四年零四个月,1191年回国。荣西得禅宗临济宗黄龙派单传心印,他不仅潜心钻研禅学,而且亲身体验了宋朝的饮茶文化及其功效。荣西回国时,在他登陆的第一站——九州平户岛上的富春院,撒下茶籽。荣西在九州的背振山也种了茶,不久繁衍了一山,出现了名为“石上苑”的茶园。他还在九州的圣福寺种了茶。荣西还送给京都拇尾高山寺明惠上人5粒茶籽,明惠将其种植在寺旁。那里的自然条件十分有利于茶的生长,所产茶的味道纯正,由此被后人珍重,人们将拇尾高山茶称作“本茶”,将这之外的茶称为“非茶”。

  日本茶道文化

  荣西回国的第二年,日本第一个幕府政权——镰仓幕府成立。掌握最高权力的不再是天皇,而是武士集团首领——源氏。政治的中心,也由京都转移到镰仓。建保二年(公元1214年),幕府将军源实朝醉酒,荣西为之献茶一盏,并另献一本誉茶德之书《吃茶养生记》。《吃茶养生记》分上下两卷,用汉文写成,开篇便写道:“茶也,末代养生之仙药,人伦延龄之妙术也”。荣西根据自己在中国的体验和见闻,记叙了当时的末茶点饮法。由于此书的问世,日本的饮茶文化不断普及扩大,导致三百年后日本茶道的成立。荣西既是日本的禅宗之祖,也是日本的“茶祖”。自荣西渡宋回国再次输入中国茶、茶具和点茶法,茶又风靡了僧界、贵族、武士阶级而及于平民。茶园不断扩充,名产地不断增加。

  荣西之后,日本茶文化的普及分为两大系统,一是禅宗系流,一是律宗系流。禅宗系统包括荣西及其后的拇尾高山寺的明惠上人,律宗系统则有西大寺的叡尊、极乐寺的忍性。饮茶活动以寺院位中心,并且是由寺院普及到民间,这是镰仓时代茶文化的主流。

  日本文永四年(公元1267年),筑前崇福寺开山者南浦绍明禅师,自宋归国,获赠径山寺茶道具“台子”(茶具架)一式并茶典七部。“台子”后传入大德寺,梦窗疏石国师率先在茶事中使用了台子,开点茶礼仪之先河。此后,台子茶式在日本普及起来。

  镰仓时代末期,上层武家社会的新趣味、新娱乐“斗茶”开始流行,通过品茶区分茶的产地的斗茶会后来成为室町茶的主流。

  二、室町时代

  室町时代(公元1333—1573,受宋元点茶道的影响,模仿宋朝的“斗茶”,出现具有游艺性的斗茶热潮。特别是在室町时代前期,豪华的“斗茶”成为日本茶文化的主流。但是,与宋代文人们高雅的斗茶不同,日本斗茶的主角是武士阶层,斗茶是扩大交际、炫耀从中国进口货物、大吃大喝的聚会。到了室町时代的中后期,斗茶内容是更复杂、奖品种类也更多,据记载有茶碗、陶器、扇子、砚台、檀香、蜡烛、鸟器、刀、钱等。比起中国宋代的斗茶来,室町时代的斗茶更富有游艺性,这是由日本文化具有游艺性的的特点决定的。摆弄进口货,模仿宋朝人饮茶,是一件风雅之事。当然,在室町时代的斗茶会里,也有一些高雅的茶会。室町时代的斗茶经过形成、鼎盛之后,逐渐向高级化发展,为东山时代的书院茶准备了条件。

  日本人把茶道视为一种修身养性、提高文化素养和进行社交的手段

  日本人把茶道视为一种修身养性、提高文化素养和进行社交的手段

  公元1396年,38岁的室町幕府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让位于儿子义持。次年,他在在京都的北边兴建了金阁寺。以此为中心,展开了“北山文化”。在他的指令、支持下,小笠原长秀、今川氏赖、伊势满忠协主持完成了武家礼法的古典着述《三义一统大双纸》,这一武家礼法是后来日本茶道礼法的基础,而观阿弥、世阿弥父子草创了能乐。公元1489年,室町幕府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隐居京都的东山,在此修建了银阁寺,以此为中心,展开了东山文化。东山文化是继北山文化之后室町文化的又一个繁荣期,是日本中世文化的代表。由娱乐型的斗茶会发展为宗教性的茶道,是在东山时代初步形成的。在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建造的东山殿建筑群中,除代表性的银阁寺外,还有一个着名的同仁斋。同仁斋的地面是用塌塌米铺满的,一共用了四张半。这个四张半塌塌米的面积,成为后来日本茶室的标准面积。全室塌塌米的建筑设计,为日本茶道的茶礼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日本把这种建筑设计称作“书院式建筑”,把在这样的“书院式建筑”里进行的茶文化活动称作“书院茶”。书院茶是在书院式建筑里进行、主客都跪坐,主人在客人前庄重地为客人点茶的茶会。没有品茶比赛的内容,也没有奖品,茶室里绝对安静,主客问茶简明扼要,一扫室町斗茶的杂乱、拜物的风气。日本茶道的点茶程序在“书院茶”时代基本确定下来。书院式建筑的产生使进口的唐宋艺术品与日本式房室融合在一起,并且使立式的禅院茶礼变成了纯日本式的跪坐茶礼。书院茶将外来的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结合在一起,在日本茶道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以东山文化为中心的室町书院茶文化里,起主导作用的是足利义政的文化侍从能阿弥(1397—1471年),他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通晓书、画、茶。 在能阿弥的指导下,当时所进行的点茶法是一种“极真台子”的茶法。点茶时要穿武士的礼服——狩衣,点茶用具放在极真台子上面,茶具的位置、拿发,动作的顺序,移动的路线,进出茶室的步数都有严格的规定,现行的日本茶道的点茶程序基本上在那时就已经形成了。能阿弥不愧是室町时代的一位划时代的大艺术家,他一生侍奉将军义教、义胜、义政三代,一扫斗茶会的奢靡嘈杂,创造了“书院饰”“台子饰”的新茶风,对茶道的形成有重大影响。他推荐村田珠光作足利义政的茶道老师,使得后者得以有机会接触“东山名物”等高水准的艺术品,达成了民间茶风与贵族文化接触的契机,使日本茶道正式成立之前的书院贵族茶和奈良的庶民茶得到了融会、交流,为村田珠光成为日本茶道的开山之祖提供了前提。如果说村田珠光是日本茶道的鼻祖,那么能阿弥就是日本茶道的先驱。

  应永二十四年(1417年)六月五日,一种由一般百姓主办参加“云脚茶会”诞生,云脚茶会使用粗茶、伴随酒宴活动,是日本民间茶活动的肇始。云脚茶会自由、开放、轻松、愉快,受到欢迎,在室町时代后期,逐渐取代了烦琐的斗茶会。

  在饮茶文化大众化的潮流中,奈良的“淋汗茶”引人注目。文明元年(1469年)五月二十三日,奈良兴福寺信徒古市播磨澄胤在其馆邸举办大型“淋汗茶会”,邀请安位寺经觉大僧正为首席客人。淋汗茶会是云脚茶会的典型,古市播磨本人后来成为珠光的高徒。淋汗茶的茶室建筑采用了草庵风格,这种古朴的乡村建筑风格,成为后来日本茶室的风格。

  日本茶道的鼻祖村田珠光(1423—1502),珠光11岁时进了属于净土宗的奈良称名寺做了沙弥,由于怠慢了寺役,被赶出了称名寺。之后,他来到京都,19岁时进了大德寺酬恩庵(今称一休庵),大德寺是著名的临济禅宗的寺院。珠光跟一体宗纯(1394—1481年)参禅,获得一休的印可。他将禅宗思想引入茶道,形成了独特的草庵茶风。珠光通过禅的思想,把茶道由一种饮茶娱乐形式提高为一种艺术、一种哲学、一种宗教。珠光完成了茶与禅、民间茶与贵族茶的结合,为日本茶文化注入了内核、夯实了基础、完善了形式,从而将日本茶文化真正上升到了“道”的地位。

  日本茶道宗师武野绍鸥(1502—1555年)承先启后。大永五年(1525年),武野绍鸥从界町来到京都,师从当时第一的古典学者、和歌界最高权威、朝臣三条西实隆学习和歌道。同时,师从下京的藤田宗理、十四屋宗悟、十四屋宗陈(三人皆珠光门徒)修习茶道。他将日本的歌道理论中表现日本民族特有的素淡、纯净、典雅的思想导入茶道,对珠光的茶道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为日本茶道的进一步民族化、正规化作出了巨大贡献。武野绍鸥的另一个功绩是对弟子千利休的教育和影响。

  室町时代末期,茶道在日本获得了异常迅速的发展。

  三、安土、桃山时代

  室町幕府解体,武士集团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日本进入战国时代,群雄中最强一派为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系统。群雄争战,社会动乱,却带来了市民文化的发达,融艺术、娱乐、饮食为一体的茶道便受到空前的瞩目。宁静的茶室可以慰藉武士们的心灵,使他们得以忘却战场的厮杀,抛开生死的烦恼,所以,静下心来点一碗茶成了武士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战国时代,茶道是武士的必修课。

  千利休(1522-1592年)少时便热心茶道,先拜北向道陈为师学习书院茶,后经北向道陈介绍拜武野绍鸥为师学习草庵茶。天正二年(1574年)作了织田信长的茶道侍从,后来又成了丰臣秀吉的茶道侍从。他在继承村田珠光、武野绍鸥的基础上,使草庵茶更深化了一步,并使茶道摆脱了物质因素的束缚,还原到了淡泊寻常的本来面目上。利休是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是一位伟大的茶道艺术家,他对日本文化艺术的影响是无可比拟的。

  镰仓时代,日本接受了中国的点茶道文化,以镰仓初期为起点,日本文化进入了对中国文化的独立反刍消化时期,茶文化也不例外。镰仓末期,茶文化以寺院茶院为中心,普及到了日本各地,各地都出现了茶的名产地。寺院茶礼确立。

  总之,镰仓、室町、安土、桃山时期,日本学习和发扬中华茶文化,民族特色形成,日本茶道完成了草创。

  江户时代

  由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开创的统一全国的事业,到了其继承者德川家康那里终于大功告成。公元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户建立幕府,至1868年明治维新,持续了260多年。

  千利休被迫自杀后,其第二子少庵继续复兴利休的茶道。少庵之子千宗旦继承其父,终生不仕,专心茶道。宗旦去世后,他的第三子江岑宗左承袭了他的茶室不审庵,开辟了表千家流派;他的第四子仙叟宗室承袭了他退隐时代的茶室今日庵,开辟了里千家流派;他的第二子一翁宗守在京都的武者小路建立了官休庵,开辟了武士者路流派茶道。此称三千家,四百年来,三千家是日本茶道的栋梁与中枢。

  除了三千家之外,继承利休茶道的还有利休的七个大弟子。他们是:蒲生化乡、细川三斋、濑田扫部、芝山监物、高山右近、牧村具部、古田织部,被称为“利休七哲”。其中的古田织部(1544-1615)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大茶人,他将利休的市井平民茶法改造成武士风格的茶法。古田织部的弟子很多,其中最杰出的是小掘远州(1579-1647)。小掘远州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茶人,他一生设计建筑了许多茶室,其中便有被称为日本庭园艺术的最高代表——桂离宫。

  片桐石州(1605-1673年)接替小掘远州作了江户幕府第四代将军秀纲的茶道师范,他对武士茶道作了具体的规定。石州流派的茶道在当时十分流行,后继者很多。其中著名的有松平不昧(1751-1818年)、井伊直弼(1815-1860年)。

  千利休去世后,由他的子孙和弟子们分别继承了他的茶道,400年来形成了许多流派。主要有:里千家流派、表千家流派、武者小路流派、远州流派、薮内流派、宗偏流派、松尾流派、织部流派、庸轩流派、不昧流派等。

  由村田珠光奠其基,中经武野绍鸥的发展,至千利休而集大成的日本茶道又称抹茶道,他是日本茶道的主流。抹茶茶道是在宋元点茶道的影响下形成的。在日本抹茶道形成的之时,也正是中国的泡茶道形成并流行之时。在中国明清泡茶道的影响下,日本茶人又参考抹茶道的一些礼仪规范,形成了日本人所称之的煎茶道。公认的“煎茶道始祖”是中国去日僧隐元隆琦(1592-1673),他把中国当时流行的壶泡茶艺传入日本。经过“煎茶道中兴之祖”卖碳翁柴山元昭(1675-1763)的努力,煎茶道在日本立住了脚。后又经田中鹤翁、小川可进两人使得煎茶确立茶道的地位。

  江户时期,是日本茶道的灿烂辉煌时期,日本吸收、消化中国茶文化后终于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日本抹茶道、煎茶道。日本茶道源于中国茶道,但是发扬光大了中国茶道。

谁能给我介绍一下日本的文化

详细一点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啊。
日本的文化有很多种啊,下面我就简单的说一下。
节 日 和 风 俗

1月1日 元旦。日本风俗在前一天,又称大晦日,要大扫除并在门上挂上草绳,插上橘子俗称注连绳,门前要摆上门松,以图吉利。日本人也习惯过年吃糯米糕,日本人叫饼。大晦日晚上兴吃团圆饭,半夜守听钟声。元旦早上吃年糕汤,日本叫杂煮。
1月15日 成人节。日本法定成人年龄为二十足岁,女子在过成人节时,习惯上要穿和服。
2月11日 建国纪。念日按日本神话,神武天皇于西元前660年2月11日统一日本,建立日本国,旧称纪元节。1945年废除,1966年恢复后 改称建国纪念日。
5月5日 儿童节。旧称端午节,现作为男孩子的节日,这天有男孩子的家庭会在自己的屋顶上升起布制的鲤鱼,俗称鲤帜。大门上插上菖蒲叶,室内挂上钟馗驱鬼图,家家吃柏饼或粽子。
9月15日 敬老日。各市、町、村纷纷举行集会向老年人赠送礼物。

除了上述国定节外还有一些其他节如3月3日雏祭女孩子节;3月15日到4月15日的樱花节;六月第一个周日的御田植节; 7月7日的七夕;7月15日的盂兰盆节和12月25日的耶诞节等。

茶 道

日本茶道世界闻名,自古以来在日本茶道就作为一种美感仪式受到上流阶层的无比喜爱。追溯茶道的起源那还是在中国的唐朝时饮茶习俗传入了日本,到明朝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茶道,以其"和、敬、清、寂"为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茶道不仅是日本文化的结晶,也是日本文化的代表,它更是日本人生活的规范、心灵的寄托。现在,茶道被用作训练集中精神,或者用于培养礼仪举止,日本有许多传授茶道各流派技法的学校,不少宾馆也设有茶室,可以轻松地欣赏到茶道的表演。就连日本人的家庭大多也都有专设的茶室,茶室往往布置得高雅幽静。茶道的程式也让人赞叹不已,赏心悦目。饮茶前,宾、主都跪坐在"榻榻密"上,而身穿华贵和服的女主人先打开绸巾擦茶具、茶勺;用开水温热茶碗,倒掉水,再擦干茶碗;又用竹刷子刷拌沫茶,并斟入茶碗冲荼。茶碗小而精致,只冲1/3 碗的抹茶汤。献茶前先上小点心,以解茶的苦涩味,接着献茶。献茶礼仪很讲究:女主人跪着,轻轻将茶碗转两下,将碗上花纹图案对着客人,客人双手接过茶碗,轻轻转上两围,将碗上花纹图案对着献茶人,又把茶碗举至额齐,表示还礼。然后再分三次喝尽,即三转茶碗轻吸慢品。饮茶时口中要发出吱吱声,表示欣赏和赞扬。饮毕,客人要讲一些吉祥的话,特别要赞美主人的款待、茶具的精美、环境布置的优雅。这一切完成后,茶道才结束。去日本旅游你千万不要错过去体验日本的正宗茶道吧。

歌 舞 伎

歌舞伎是日本典型的民族表演艺术,歌舞伎三字是借用汉字,正名以前原来的意思是"倾斜",因为表演时有一种奇异的动作。后来结它起了雅号"歌舞伎":歌,代表 音乐;舞,表示舞蹈;伎,则是技巧的意思。
歌舞伎的主题大致有两类:一是描写贵族和武士的世界,二是表现民为生活。剧目可分四种:"义大夫"狂言,通过舞蹈表演滑稽 的故事剧;"时代物"狂言,是借古喻今的历史剧;"世话物"狂言,描写庶民生活和爱情故事剧;称作"所做事"狂言的舞蹈剧,内容涉及 忠孝仁义等道义,对二般市民进行勤俭、行善、惩恶的道德教育。
目前在日本歌舞伎比任何一种古典戏剧更受欢迎,歌舞伎与中国京剧素有"东方艺术传统的姊妹花"之称。外国人虽然听不懂它的高度风格化的舞台语言,但它强调戏曲效果的姿势、动作、眼神以及它的摆架子、玩特技和夸张的出场、快速的换装、神奇的转变,吸引在人们去欣赏而经久不衰。

和 服

和服是日本传统的民族服装。因为日本人口中的90%以上,都属于"大和"民族,故取其名,在日语中,它又叫做"着物"。和服是仿照中国隋唐服式改制的。奈良时代正值中国盛唐时期,日本派出大批学者、僧侣到中国学习。这些遣唐使者把唐代文化艺术、律令制度都带回了日本。也把唐服带回日本,当时日本遣唐使团来到中国,受到唐王的接见,获赠大量朝服。这批服饰光彩夺目,在日本大受欢迎,当时日本朝中的文武百官均羡慕不已。次年,天皇下令,日本举国上下全穿模仿隋唐式样的服装。日本一度盛行"唐风"服装。以后虽有改变形成日本独特的风格,但仍含有我国古代服装的某些特色。妇女和服的款式和花色的差别是区别年龄和结婚与否的标志。例如,未婚的姑娘穿紧袖外服,已婚妇女穿宽袖外服;梳"岛田"式发型(日本式发型之一,呈钵状),穿红领衬衣的是姑娘,梳圆发髻,穿素色衬衣的是主妇。和服不用钮扣,只用一条打结的腰带。腰带的种类很多,其打结的方法也各有不同。比较广泛使用的一种打结方法叫"太鼓结",在后腰打结处的腰带内垫有一个纸或布做的芯子,看去像个方盒。这就是我们常看到的和服背后的装饰品。由于打结很费事,战后又出现了备有现成结的"改良"和"文化带"。虽然今天日本人的日常服装早已?西服所替代,但在婚礼、庆典、传统花道、茶道以及其他隆重的社交场合,绚丽多彩的和服仍是公认的必穿礼服。
和服除了保暖、护体外,还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尤其是女性和服色彩艳丽,式样美观,腰部还配有漂亮的宽幅带子,简直就是一种艺术品。

相 扑

相扑来源于日本神道的宗教仪式。人们在神殿为丰收之神举行比赛,盼望能带来好的收成。在奈良和平安时期,相扑是一种宫廷观赏运动,而到了镰仓战国时期,相扑成?武士训练的一部分。18世纪兴起了职业相扑运动,它与现在的相扑比赛极?相似。神道仪式强调相扑运动,比赛前的跺脚仪式(四顾)的目的是将场地中的恶鬼趋走,同时还起到放松肌肉的作用。场地上还要撒盐以达到净化的目的,因为神道教义认?盐能驱赶鬼魅。相扑比赛在台子上进行。整个台子为正方形,中部为圆圈,其直径为4.55米。比赛时,两位力士束发梳髻,下身系一条兜带,近乎赤身裸体上台比赛。比赛中,力士除脚掌外任何部分不得触及台子表面,同时也不得超出圆圈。比赛在一二分钟甚至几秒钟内便能决出胜负。相扑的裁判共由6人组成。主裁判由手持摺扇"行司"登台担任,其余5人分别在正面、东面、西面及裁判席上。大力士的最高等级是"横纲"。下面是大关、关胁、小结、前颈,这四个等级被称为"幕内",属于力土中的上层。再次是十两、幕下,除此之外还有更低级的三段目、序三段。最低一级叫序口。一个普通力士要想获得较高的等级是需要花费很大气力的;不经过艰苦努力,要想获得最低的等级,也是不可能的.

樱 花 时 节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这个国家遍植樱花。每年春天,日本全国的樱花由南至北连成一线次第开放,从四国一直开到北海道。粉红色的花朵堆云聚雾,绵延不断,景象十分壮观,日本人称之为"樱花前线"。每到这种季节的时候,日本人就会全家出动、扶老携幼到各个植有大片樱花树的地方去赏樱,品评樱花的开放姿态。有好花者,樱花开到哪,他就跟到哪。每年三月,九洲、四国的樱花首先绽开,四月本洲的樱花也开始盛开,到了六月,北海道的樱花接着盛开。 日本人的赏花是以心灵去观赏樱花,赞颂春天。赏花的历史悠久,原先都是宫廷欢宴,如今已是民间最大的盛事。每年樱花开时,日本人必在樱树下铺上席子或塑胶布摆好阵势,带上酒菜,又喝又唱又跳地闹腾一阵。有喜好幽雅之道者,品茗弈棋,悠然自得。京都的岚山每每因赏花客云集而热闹非凡。日本的樱花节通常在4月,大约持续一周。

寿 司

寿司是以生鱼片、生虾、生鱼粉等为原料,配以精白米饭、醋、海鲜、辣根等,捏成饭团后食用的一种食物。寿司的种类很多,不下数百种,各地区的寿司也有不同的特点。大多数是先用米饭加醋调制,再包卷鱼、肉、蛋类,加以紫菜或豆皮。吃生鱼寿司时,饮日本绿茶或清酒,别有一番风味。

日 本 料 理

"日本料理",字面的含义就是把料配好的意思。日本料理是一种极其讲究形与色,极工盛器,配合食物,造型美轮美奂,日本料理在每个季节在大自然中寻求合乎时令的美味,烹饪时务求呈现原料的天然鲜味,这便是日本料理的特点。在单纯的美味之外,带种有点刻意的文化意韵。 炎热而令人有些浮躁的季节,品味着日本料理清爽悦目的自然之色,感受到几丝清凉快意。清冷而令人有些烦乱的冬季,浅尝着日本料理舒心爽口的淡然之味。 另外日餐的特色是四季分明,不同的季节要有不同的菜点,而同样的一种原料在四季则有不同的烹饪方法,务求原料新鲜。 春季吃鲷鱼,初夏吃松鱼,盛夏吃鳗鱼,初秋吃鲭花鱼、秋吃刀鱼、深秋吃鲑鱼,冬天吃鲗鱼及海豚。

提示:
日本餐厅最大的特色是,几乎每家餐厅,都会将自家的主要菜色做成蜡制样品,并且标示着价格,放在店外的橱窗供客人选择。
谈到膳食品店的价格,那要看服务美食的场所,高级菜馆或高级旅社的餐厅,午餐至少2000日元,晚膳最低3000日元。每人每次消费在7500日元以下,需征税3%,7500日元以上,则需征税6%。但求实惠的旅客,可利用百货公司的食堂,大楼里面或地下街道的菜馆,很好的一餐,不过500日元至1000日元,而且那些食堂或菜馆,不收任何服务费,他们虽无中文的功能表,但有菜肴样品,陈列于入口橱窗,只要用手指点一下,语言问题可迎刃而解 。

期待满意啊~~
想要详细的可以去网上查,这里的话一般都是粘贴的,阅读起来也不是很方便。
http://baike.baidu.com/view/41040.html?wtp=tt
百度贴吧:日本文化吧:http://tieba.baidu.com/f?kw=%C8%D5%B1%BE%CE%C4%BB%AF
  节 日 和 风 俗

  1月1日 元旦。日本风俗在前一天,又称大晦日,要大扫除并在门上挂上草绳,插上橘子俗称注连绳,门前要摆上门松,以图吉利。日本人也习惯过年吃糯米糕,日本人叫饼。大晦日晚上兴吃团圆饭,半夜守听钟声。元旦早上吃年糕汤,日本叫杂煮。
  1月15日 成人节。日本法定成人年龄为二十足岁,女子在过成人节时,习惯上要穿和服。
  2月11日 建国纪。念日按日本神话,神武天皇于西元前660年2月11日统一日本,建立日本国,旧称纪元节。1945年废除,1966年恢复后 改称建国纪念日。
  5月5日 儿童节。旧称端午节,现作为男孩子的节日,这天有男孩子的家庭会在自己的屋顶上升起布制的鲤鱼,俗称鲤帜。大门上插上菖蒲叶,室内挂上钟馗驱鬼图,家家吃柏饼或粽子。
  9月15日 敬老日。各市、町、村纷纷举行集会向老年人赠送礼物。

  除了上述国定节外还有一些其他节如3月3日雏祭女孩子节;3月15日到4月15日的樱花节;六月第一个周日的御田植节; 7月7日的七夕;7月15日的盂兰盆节和12月25日的耶诞节等。

  茶 道

  日本茶道世界闻名,自古以来在日本茶道就作为一种美感仪式受到上流阶层的无比喜爱。追溯茶道的起源那还是在中国的唐朝时饮茶习俗传入了日本,到明朝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茶道,以其"和、敬、清、寂"为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茶道不仅是日本文化的结晶,也是日本文化的代表,它更是日本人生活的规范、心灵的寄托。现在,茶道被用作训练集中精神,或者用于培养礼仪举止,日本有许多传授茶道各流派技法的学校,不少宾馆也设有茶室,可以轻松地欣赏到茶道的表演。就连日本人的家庭大多也都有专设的茶室,茶室往往布置得高雅幽静。茶道的程式也让人赞叹不已,赏心悦目。饮茶前,宾、主都跪坐在"榻榻密"上,而身穿华贵和服的女主人先打开绸巾擦茶具、茶勺;用开水温热茶碗,倒掉水,再擦干茶碗;又用竹刷子刷拌沫茶,并斟入茶碗冲荼。茶碗小而精致,只冲1/3 碗的抹茶汤。献茶前先上小点心,以解茶的苦涩味,接着献茶。献茶礼仪很讲究:女主人跪着,轻轻将茶碗转两下,将碗上花纹图案对着客人,客人双手接过茶碗,轻轻转上两围,将碗上花纹图案对着献茶人,又把茶碗举至额齐,表示还礼。然后再分三次喝尽,即三转茶碗轻吸慢品。饮茶时口中要发出吱吱声,表示欣赏和赞扬。饮毕,客人要讲一些吉祥的话,特别要赞美主人的款待、茶具的精美、环境布置的优雅。这一切完成后,茶道才结束。去日本旅游你千万不要错过去体验日本的正宗茶道吧。

  歌 舞 伎

  歌舞伎是日本典型的民族表演艺术,歌舞伎三字是借用汉字,正名以前原来的意思是"倾斜",因为表演时有一种奇异的动作。后来结它起了雅号"歌舞伎":歌,代表 音乐;舞,表示舞蹈;伎,则是技巧的意思。
  歌舞伎的主题大致有两类:一是描写贵族和武士的世界,二是表现民为生活。剧目可分四种:"义大夫"狂言,通过舞蹈表演滑稽的故事剧;"时代物"狂言,是借古喻今的历史剧;"世话物"狂言,描写庶民生活和爱情故事剧;称作"所做事"狂言的舞蹈剧,内容涉及忠孝仁义等道义,对二般市民进行勤俭、行善、惩恶的道德教育。
  目前在日本歌舞伎比任何一种古典戏剧更受欢迎,歌舞伎与中国京剧素有"东方艺术传统的姊妹花"之称。外国人虽然听不懂它的高度风格化的舞台语言,但它强调戏曲效果的姿势、动作、眼神以及它的摆架子、玩特技和夸张的出场、快速的换装、神奇的转变,吸引在人们去欣赏而经久不衰。

  和 服

  和服是日本传统的民族服装。因为日本人口中的90%以上,都属于"大和"民族,故取其名,在日语中,它又叫做"着物"。和服是仿照中国隋唐服式改制的。奈良时代正值中国盛唐时期,日本派出大批学者、僧侣到中国学习。这些遣唐使者把唐代文化艺术、律令制度都带回了日本。也把唐服带回日本,当时日本遣唐使团来到中国,受到唐王的接见,获赠大量朝服。这批服饰光彩夺目,在日本大受欢迎,当时日本朝中的文武百官均羡慕不已。次年,天皇下令,日本举国上下全穿模仿隋唐式样的服装。日本一度盛行"唐风"服装。以后虽有改变形成日本独特的风格,但仍含有我国古代服装的某些特色。妇女和服的款式和花色的差别是区别年龄和结婚与否的标志。例如,未婚的姑娘穿紧袖外服,已婚妇女穿宽袖外服;梳"岛田"式发型(日本式发型之一,呈钵状),穿红领衬衣的是姑娘,梳圆发髻,穿素色衬衣的是主妇。和服不用钮扣,只用一条打结的腰带。腰带的种类很多,其打结的方法也各有不同。比较广泛使用的一种打结方法叫"太鼓结",在后腰打结处的腰带内垫有一个纸或布做的芯子,看去像个方盒。这就是我们常看到的和服背后的装饰品。由于打结很费事,战后又出现了备有现成结的"改良"和"文化带"。虽然今天日本人的日常服装早已?西服所替代,但在婚礼、庆典、传统花道、茶道以及其他隆重的社交场合,绚丽多彩的和服仍是公认的必穿礼服。
  和服除了保暖、护体外,还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尤其是女性和服色彩艳丽,式样美观,腰部还配有漂亮的宽幅带子,简直就是一种艺术品。

  相 扑

  相扑来源于日本神道的宗教仪式。人们在神殿为丰收之神举行比赛,盼望能带来好的收成。在奈良和平安时期,相扑是一种宫廷观赏运动,而到了镰仓战国时期,相扑成?武士训练的一部分。18世纪兴起了职业相扑运动,它与现在的相扑比赛极?相似。神道仪式强调相扑运动,比赛前的跺脚仪式(四顾)的目的是将场地中的恶鬼趋走,同时还起到放松肌肉的作用。场地上还要撒盐以达到净化的目的,因为神道教义认?盐能驱赶鬼魅。相扑比赛在台子上进行。整个台子为正方形,中部为圆圈,其直径为4.55米。比赛时,两位力士束发梳髻,下身系一条兜带,近乎赤身裸体上台比赛。比赛中,力士除脚掌外任何部分不得触及台子表面,同时也不得超出圆圈。比赛在一二分钟甚至几秒钟内便能决出胜负。相扑的裁判共由6人组成。主裁判由手持摺扇"行司"登台担任,其余5人分别在正面、东面、西面及裁判席上。大力士的最高等级是"横纲"。下面是大关、关胁、小结、前颈,这四个等级被称为"幕内",属于力土中的上层。再次是十两、幕下,除此之外还有更低级的三段目、序三段。最低一级叫序口。一个普通力士要想获得较高的等级是需要花费很大气力的;不经过艰苦努力,要想获得最低的等级,也是不可能的.

  樱 花 时 节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这个国家遍植樱花。每年春天,日本全国的樱花由南至北连成一线次第开放,从四国一直开到北海道。粉红色的花朵堆云聚雾,绵延不断,景象十分壮观,日本人称之为"樱花前线"。每到这种季节的时候,日本人就会全家出动、扶老携幼到各个植有大片樱花树的地方去赏樱,品评樱花的开放姿态。有好花者,樱花开到哪,他就跟到哪。每年三月,九洲、四国的樱花首先绽开,四月本洲的樱花也开始盛开,到了六月,北海道的樱花接着盛开。日本人的赏花是以心灵去观赏樱花,赞颂春天。赏花的历史悠久,原先都是宫廷欢宴,如今已是民间最大的盛事。每年樱花开时,日本人必在樱树下铺上席子或塑胶布摆好阵势,带上酒菜,又喝又唱又跳地闹腾一阵。有喜好幽雅之道者,品茗弈棋,悠然自得。京都的岚山每每因赏花客云集而热闹非凡。日本的樱花节通常在4 月,大约持续一周。

  寿 司

  寿司是以生鱼片、生虾、生鱼粉等为原料,配以精白米饭、醋、海鲜、辣根等,捏成饭团后食用的一种食物。寿司的种类很多,不下数百种,各地区的寿司也有不同的特点。大多数是先用米饭加醋调制,再包卷鱼、肉、蛋类,加以紫菜或豆皮。吃生鱼寿司时,饮日本绿茶或清酒,别有一番风味。

  日 本 料 理

  "日本料理",字面的含义就是把料配好的意思。日本料理是一种极其讲究形与色,极工盛器,配合食物,造型美轮美奂,日本料理在每个季节在大自然中寻求合乎时令的美味,烹饪时务求呈现原料的天然鲜味,这便是日本料理的特点。在单纯的美味之外,带种有点刻意的文化意韵。炎热而令人有些浮躁的季节,品味着日本料理清爽悦目的自然之色,感受到几丝清凉快意。清冷而令人有些烦乱的冬季,浅尝着日本料理舒心爽口的淡然之味。另外日餐的特色是四季分明,不同的季节要有不同的菜点,而同样的一种原料在四季则有不同的烹饪方法,务求原料新鲜。春季吃鲷鱼,初夏吃松鱼,盛夏吃鳗鱼,初秋吃鲭花鱼、秋吃刀鱼、深秋吃鲑鱼,冬天吃鲗鱼及海豚。

  提示:
  日本餐厅最大的特色是,几乎每家餐厅,都会将自家的主要菜色做成蜡制样品,并且标示着价格,放在店外的橱窗供客人选择。
  谈到膳食品店的价格,那要看服务美食的场所,高级菜馆或高级旅社的餐厅,午餐至少2000日元,晚膳最低3000日元。每人每次消费在7500日元以下,需征税3%,7500日元以上,则需征税6%。但求实惠的旅客,可利用百货公司的食堂,大楼里面或地下街道的菜馆,很好的一餐,不过500日元至1000 日元,而且那些食堂或菜馆,不收任何服务费,他们虽无中文的功能表,但有菜肴样品,陈列于入口橱窗,只要用手指点一下,语言问题可迎刃而解 。

  交 通:

  日本的交通非常发达,主要交通机关有铁路、公路、船舶、航空等,其中,铁路的发展更显著。铁路有JR线、私铁线、地铁线等,特别是JR的新干线,它是长距离客运的主要交通手段。私铁线、地铁线以大都市为中心发展,特别在主要都市中,地铁交织如网,遍布各处,较汽车更安全、准时、方便。

  【居民】
  12496万,城市人口占76%。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多数密集于各岛沿海平原和沿河地带,以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城市为中心的地区集中了全国人口的一半。人口稀少地区为北海道、山阴和四国部分地区,除北海道和北方领土有少数阿伊努人外,几乎全是大和民族。大多数居民信神道和佛教。日语为国语,阿伊努人通用阿伊努语。外侨以朝鲜人和华侨为多。

  【其它】
  重要节日:国庆日12月23日。建国纪念日(纪元节,日本纪元的开始)2月11日。樱花节3 - 4 月。
  与我国建交日:1972 年9月29日。
  货币:日元。
  时差:比格林尼治时间早9小时;比北京时间早1小时。
  国花:樱花。
  国鸟:绿雉。
  国名释义:日出之国。
  誉称:樱花之国(樱花有3 0 0 多个品种)、火山
  地震之邦(有2 0 0 多座火山,活火山占1 / 4 )。
  民俗:传统服装为和服。
日本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别具一格的日本文化。樱花、和服、俳句与武士、清酒、神道教构成了传统日本的两个方面——菊与剑。在日本有著名的 "三道",即日本民间的茶道、花道、书道。
中国传入日本的格斗运动。空手道不使用任何武器、仅使用拳和脚,与其它格斗运动相比,是一种相当具有实战意义的运动形式。
合气道原来只是一种用于练习“形式”的运动,其基本理念是对于力量不采用力量进行对抗。与柔道和空手道等运动相比,没有粗野感的合气道作为一种精神锻炼和健身运动,很受老年人和女性的欢迎。
书道,提起书法,相信不少人会认为它是中国独有的一门艺术。其实,书法在日本不仅盛行,更是人们修行养性的方式之一。古代日本人称书法叫「入木道」或「笔道」,直到江户时代(十七世纪),才出现「书道」这个名词。在日本,用毛笔写汉字而盛行书法,应当是在佛教传入之后。僧侣和佛教徒模仿中国,用毛笔抄录经
能剧是日本的传统戏剧,也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能剧源于古代舞蹈戏剧形式和12世纪或13世纪在日本的神社和寺院举行的各种节庆戏剧。“能”具有才能或技能的意义。演员通过面部表情和形体动作暗示故事的本质,而不是把它表现出来。现在这一剧种在日本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寿司是以生鱼片【刺身(さしみ)】、生虾、生鱼粉等为原料,配以精白米饭、醋、海鲜、辣根等,捏成饭团后食用的一种食物。寿司的种类很多,不下数百种,各地区的寿司也有不同的特点。大多数是先用米饭加醋调制,再包卷鱼、肉、蛋类,加以紫菜或豆皮。吃生鱼寿司时,饮日本绿茶或清酒,别有一番风味。
日本文化特点
无论日本和中国在历史上文化交流是多么频繁,相互影响是多么深远,从古至今,日本文化的发展还是有它的许多特点,有许多既不同于中国,又不同于西方的发展规律。在日本文化(包括性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看起来是很矛盾对立的现象,可是又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自具一格的东亚文化,这种情况可以说是举世罕见的。所以美国哲学家穆尔认为,日本文化是“所有伟大的传统中最神秘的,最离奇的”。
这种矛盾与统一首先表现在文化的吸收性和独立性方面。
从历史上看,在1000多年的时间里,日本大量吸收了中国的大唐文化。1868年德川政权崩溃、明治维新开始后,日本进入了“文明开化”时期。在这个时期,日本按照11个世纪前全盘接受中国文化的方法引进西方的文明,并取得了巨大的效果,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奠定了基础。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要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本国的和外国的历史,以及佛教、儒教甚至基督教都曾对日本文化起过作用,日本在变化,但是却从未真正脱离其最古老的本土文化根源。
以上这种情况可以从日本社会的许多现象看出来。现在电视、空调、汽车、电脑、出国度假等已深深地渗入了日本的普通家庭,日本人的生活表面变得无可辨认了。尽管如此,在现代化的帷幕背后仍旧保留了许多属于日本本土文化的东西,从深层分析看,日本仍是一个传统的国家。例如,他们爱吃生冷的食物,比较崇尚原味;喜好素淡的颜色和天然情趣;家族势力、家族意识和集团意识很强;民间信仰和巫术特盛;
女子对男子的温顺和依赖;想发财,能发财,但发了财以后又不知所措;等等。
这种矛盾与统一又表现在文化的输入与输出方面。
日本是个十分重视也十分善于吸收和输入他国文化的民族,从7世纪的“大化革新”大规模地输入大唐文化,到19世纪的“明治维新”大规模地吸收与输入西方文化,都对日本的发展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相比较而言,中国在历史上就不太善于吸收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文化,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固然是一种优势,但是如果只注意输出而不重视输入,不重视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吸取营养、不断地发展自己,那么这种优势也会走向反面。
随着日本经济的高度增长,日本向外推销自己文化的意识越来越强烈,而且提出了战略性的口号,那就是曾任日本首相的中曾根康弘所说的“国际化”。在这方面,日本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据90年代的一份统计资料说,由日本官方机构主持的海外文化交流项目,诸如邀请或派遣学者、留学生,开展大型文化活动等等,每年的经费预算为10亿日元。日本外务省所属的国际交流基金,鼓励、资助的主要是和日本有关的项目,例如国外的日语教育,日本文化和文学著作的研究、翻译和出版,或与此相关的文化活动。政府的这种大投入推销本国文化的举措收效显著。日本的茶道、花道之所以享誉世界,日本的文学作品之所以有众多语种质量较好的译本,和这些举措是有密切关系的。
还有一个矛盾统一的方面是日本旧时的官方文化和民间文化。
在日本古代,不论政府如何强调外来文化,可是民间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有所保留。例如,在平安时代(公元794-1185年)大力提倡大唐文化的时代,日本所有的文人男子都用汉语写作,但是妇女不这样,结果她们成为日本本土文学的先驱。
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们可以在政府准许、控制的许多地区的界线内随心所欲。在那里,男扮女装的演员、男性卖淫者、妓女、木版画家都能取悦于神。江户时代的城市民间文化,尤其在比较繁荣的17世纪,和这个狭小的享乐世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作家、音乐家、演员、画家都出入于或活跃于这个受官方蔑视、可是却深为平民所喜爱的“淫荡世界”。暴烈的娱乐和荒诞的色情在官方的严格控制下仍旧成为人们发泄情感的重要手段。不论时代如何变迁,这类文化的根本性变化很小,对这个现象的重要性是不可低估的。
最后,这种矛盾统一又表现在对性的文雅和粗俗方面。
应该认为,总的说来,日本民族是一个文雅的民族。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轻柔、温顺、礼貌而且温和”,他们是以“温和的人的感情”而不是以“干巴巴的、生硬的理论思想”来表达他们自己的。和大多数其他民族相比,日本人更受感情的约束。例如,当两个人争论时,西方人往往生气地说:“你难道不明白我说的意思吗?”而如果是日本人,他会将怒火和不悦隐藏在礼貌的面具之下,说道:“你难道不明白我的感情吗?”从总的看来,日本人比较宽容,常常用不同的方式维持表面的和谐,冲突总是被一层温和的、礼貌的面纱所掩盖。
这种文化现象当然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表现在男女的性问题上。在日本男女的性交往过程中,即使是嫖妓,人们也讲究规矩,讲究礼貌,把最粗鄙的性动作用一层文雅的外衣遮盖起来,否则怕被别人看不起,而绝大多数日本人是很要面子的。在这方面,似乎和中国古人所提倡的“温、良、恭、俭、让”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不同的地方是,日本人更重视把这种态度形成一种外在的礼节,而且还存在形成鲜明对比的粗犷、暴烈的一面。
日本文化概述
日本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别具一格的日本文化。樱花、和服、俳句与武士、清酒、神道教构成了传统日本的两个方面——菊与剑。在日本有著名的 "三道",即日本民间的茶道、花道、书道。
中国传入日本的格斗运动。空手道不使用任何武器、仅使用拳和脚,与其它格斗运动相比,是一种相当具有实战意义的运动形式。
合气道原来只是一种用于练习“形式”的运动,其基本理念是对于力量不采用力量进行对抗。与柔道和空手道等运动相比,没有粗野感的合气道作为一种精神锻炼和健身运动,很受老年人和女性的欢迎。
书道,提起书法,相信不少人会认为它是中国独有的一门艺术。其实,书法在日本不仅盛行,更是人们修行养性的方式之一。古代日本人称书法叫「入木道」或「笔道」,直到江户时代(十七世纪),才出现「书道」这个名词。在日本,用毛笔写汉字而盛行书法,应当是在佛教传入之后。僧侣和佛教徒模仿中国,用毛笔抄录经
能剧是日本的传统戏剧,也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能剧源于古代舞蹈戏剧形式和12世纪或13世纪在日本的神社和寺院举行的各种节庆戏剧。“能”具有才能或技能的意义。演员通过面部表情和形体动作暗示故事的本质,而不是把它表现出来。现在这一剧种在日本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寿司是以生鱼片【刺身(さしみ)】、生虾、生鱼粉等为原料,配以精白米饭、醋、海鲜、辣根等,捏成饭团后食用的一种食物。寿司的种类很多,不下数百种,各地区的寿司也有不同的特点。大多数是先用米饭加醋调制,再包卷鱼、肉、蛋类,加以紫菜或豆皮。吃生鱼寿司时,饮日本绿茶或清酒,别有一番风味。

日本文化史
日本文化有无自己的根?回答是肯定的。尽管日本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中,始终以到如得的外来文化为媒介,但它毕竟尽有自己的根。日本文化如同一棵树,它的根深扎于日本国的风土上。若究其缘起,则可上溯到公元前数千年的绳纹时代。“绳纹文化与后来的弥生文化、古坟文化,是日本原出文化的三个时期。”
日本历史始于石器的出现,绳纹时代即是日本的石器时代。考古发掘出的那个时期的陶器表面带有丰富多彩的草绳模样,史称绳纹陶器。绳纹陶器历史久远,外观渐趋复杂,花纹日益丰富多彩,说明其时陶器工艺的成熟以及石器加工的发达。尽管当时日本已经处于新石器时代,但因岛国的地理位置,致使当时欧亚大陆的先进文化未能进入日本。绳纹人群居坚穴,仍以捕鱼、狩猎、采集为生,不知农耕。生产力的滞后,亦使其当时社会滞留在母系氏族公社阶段。巫术支配人们的原始社会生活,也支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3世纪,日本历史进入弥生时代。考古学家在东京都文京区弥生町发掘出不同绳纹陶器的新式陶器,史称弥生陶器,史称弥生文化。弥生陶器器形简单,花纹也不繁杂,与绳纹陶器迥然不同,反映出一种新的审美情趣。一般认为,弥生陶器是从海外输入的,即可能是从大陆迁入的民族带去了新的弥生文化。新的文化虽然战胜原有的绳纹文化而成为日本文化的主流,但外来人终被原住居民所同化,日本民族并未因之而断续。弥生时代的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因为先进的大陆文明经由朝鲜半岛传到了日本,促经日本很快进入以稻作农耕经济为主的农耕社会,石器时代进入了铁器时代。弥生人从事农耕,种植粮食,共同劳动逐渐形成大的村落,父系社会制度取代了母系制度,阶级差别、政治支配关系也逐渐形成。当时,自然崇拜和巫术迷信依然支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特别是农耕祭祀活动盛行,成为弥生文化的一大特征。
从公元三四世纪到六七世纪,以畿内为中心,全国各地建造了许多以前方后圆坟为代表的高冢古坟,标志着日本由弥生文化进入古坟文化的时代。古坟的建筑需要征集大批劳动力,坟内陪葬有镜、剑、勾玉等精致工艺品,象征着死者生前拥有强大权力。这与一般民众死后的简易安葬形成鲜明对照,说明强大的专制集权已经形成,即以畿内为中心的大和国终于在5世纪初统一了日本。这个时期,日本从大陆不仅源源不断地输入物质文明,而且开始导入大陆的精神文明。一方面,移居日本的汉人和朝鲜人即所谓“归化人”开始使用汉字记事,一方面,中国的阴阳、天文等知识传入日本。到6世纪,儒家经典、佛教等亦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揭开了日本精神文化的序章。
有上述可知,日本原初文化的萌发和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从迄今关于绳纹、弥生和古坟文化的研究来看,日本原初文化是原始社会的日本人在与外部自然的斗争中、在寻求和丰富自身物质生活的过程中产生的,并且一旦岛国日本与外界取得联系,外来先进文化便立即被导入,成为日本文化的生长激素。其次,在精神文化上,巫术和祭祀支配着原始社会日本人的社会生活,这种原始信仰为日本民族宗教-神道教的形成提供了基矗第三日本原初文化的形成与日本民族、国家的形成几乎同步,二者关系密切,不可分离。即以大和地区为中心,融合诸民族而形成为“大和民族”;“大和国”也终于统一了“百余国”,建立起天皇制国家。
大和国统一日本后,不仅吸取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而且开始吸取中国的政治制度,特别在推古朝改革进程中(554-628),以圣德太子(574-662)为首的改革派精心研究中国经典,博采从中国和朝鲜传入的各种先进思想和文化,尤其是圣德太子制定的十七条宪法更是兼取中国法、儒、墨及佛家等思想,结合日本具体情况制定的。在大化革新中(646),孝德天皇(587-654)则仿照唐代官制,全面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从而把日本社会推进到法制完备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从7世纪到19世纪中叶,是日本的封建社会的历史时期,历经飞鸟(593-710)、奈良(710-794)、平安(794-1192)、镰仓(1192-1333)、室町(1333-1573,含南北朝、战国)、安室桃山(1573-1603)、江户(1603-1868)等时代。
早期的封建社会(飞鸟、奈良、平安时代)的日本文化,集中体现为白凤、天平文化和平安文化。所谓白凤文化是指大化革至奈良时期的文化,天平文化泛指整个奈良时期的文化。此间,日本主动与隋唐建立密切关系,积极摄取隋唐、特别是唐代文化,有力地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发展。佛教传来后便为朝廷所利用,受到朝廷保护以至成为国教。以奈良药师寺为代表的佛教艺术,成为当时日本文化史上的一大景观。另外,在使用汉字记事的基础上,日本借用汉字的音和义标记日语的音和声,创造了“万叶假名”,并用之创造了和歌集《万叶集》。至此,日本结束了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历史,这是日本文化史上划时代的大事。随着假名的出现,日本文学逐渐占据主流地位。建筑与雕刻、绘画与音乐、书道与茶道等,也都各展“和风”,显示日本文化的独自特色。
中期封建社会(镰仓、室町时代)的日本文化,以武士文化为特色。武士,本意为学习武艺,执掌军权者。它在日本作为新兴阶层出现是9世纪中期以后的事。那时,随着庄园实力的强大,为镇压农民,对抗国司,保卫庄园利益便组建私人武装力量,谓之武士团。镰仓幕府的建立,标志着以武士为统治阶级的武家政权已经成为支配日本的实际力量。镰仓幕府衰败时朝廷试图夺回政权未果,室町幕府执政。与以朝廷为中心的贵族文化比较,武士文化则倾向于大众,包含许多新的大众文化因素。就武士阶层自身而言,在以主仆契约为人际关系原则中形成的人伦道德,既有践踏生灵的非人性的一面,又有忠诚于主人的新的道义活力的一面;武士的道德也因时代而异,必须对之加以具体分析。以武士的军旅生活为题材的武士文学,与武士心境相吻合的禅宗的流行,以及各类理论著作的出现,都是这一时期日本文化史上的新特点。
后期封建社会(安室桃山、江户时代)的日本文化,亦即江户时代(又称德川时代)的文化。江户时代历时260余年,时日本封建社会成熟期也是崩溃期。由于长期的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加之一度锁国,致使前近代的日本文化异常繁荣,臻于成熟。概言之,江户文化的主潮流不外是:其一,中国的儒学、特别是朱子学取得独尊的地位,成为官方意识形态,推动日本精神文化的发展。其二,具有日本独特的思想文化的创出与繁盛。其三,西方文化的受容与研究。

开国与明治文化
德川末期(1845-1867),日本同时迎来了民族危机和封建制的危机。从18世纪中叶起,欧美列强开始窥视日本。1854年佩里率美国舰队第二次叩关,迫使日本签订《日美亲善条约》,日本的大门被打开;继之签订的“安政五国条约”,结束了200余年的锁国政治,把日本置于半殖民地的地位,加深了全面沦为殖民地的民族危机。与此同时,开港后国内各种阶级矛盾激化,在“尊王攘夷”的旗帜下发对幕府专制的斗争高涨。尽管幕府作了一些改革,试图摆脱内外危机,终因封建的幕藩体制病入膏肓而于1868年崩溃,明治政府成立。从此,日本揭开了近代史的新篇章。
明治时代(1868-1912)是日本资本主义形成、发展并走向帝国主义的时代,也是日本从19世纪迈入20世纪的世纪之交的时代。从文化史上看,明治文化一方面要为明治初期新政府建立近代资本主义国家体制提供依据,又要为其后的资本主义近代化建设服务;另一方面日本文化还要完成自身的转型,展开文化本身的发展。从总体上看,明治文化大体经历了启蒙与西化、批评与反思、折衷与创造这样三个阶段。
明治初期,刚刚从封建体制中脱胎出来的新政府,为实现向资本主义的彻底转变,提出文明开化、殖产兴业、富国强兵三大政策。文明开化意味着从前近代社会的解放、意味着资本主义近代化。当时日本已经认识到既要汲取西方的物质文明,更要汲取其精神文明。被誉为国名教师的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说:“文明有两个方面,即外在的事物和内在的精神”,文明外形易取,而文明精神难求。”因此,他提出一个“首先改革人心,然后改革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物质”,在日本实现现代文明的模式。于是,以“明六社”为中心,一批有为的知识分子掀起了思想启蒙运动,西化大潮冲击着日本列岛,荡漾着社会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震撼着日本人的心。但是,潮水有涨必有落。在西化热潮稍事冷却后,国粹主义者复出,试图否定启蒙成果,复活传统。在批评复古逆流肯定文明开化大方向的同时,有识者也对前期思想文化界的混乱进行反思,根据日本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探索以导入的西方文化为媒介,创造日本现代文化的道路。可以说,明治后期文化已经完成落现代转型,并且在与西方文化共流、撞击与相融中,探索出现代日本文化发展的独自道路。

日本文化与中日文化交流

古代日本文化主要得益于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和融合。日本吸收中国文化是多方面的、长期的历史过程。汉字和汉文、儒学、律令制度和佛教是日本吸收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正是在“中国文明的巨大影响下,到公元4至5世纪就渡过了野蛮阶段,进入了文明阶段”(井上清:<日本历史>上册,第1页)。汉朝在朝鲜半岛设置四郡,大批汉人从朝鲜移民(包括岛津家的第一代祖弓月君)日本,雄略天皇(457-479年)时期,在日本的大陆移民达18000人之多。他们是大陆文化的传播者。3世纪末,百济博士王仁把中国儒家典籍《论语》十卷和《千字文》一卷传至日本。5世纪,日本贵族已经能够较好的运用汉字了。继体天皇7年(513年),建立五经(易、诗、书、礼、春秋)博士交待制度,要求百济定期向日本派遣谙熟儒家典籍的汉学家,以后又增加医博士、历博士、天文、地理和阴阳五行等各方面的专门人才。到圣德太子时代(593-621年),直接向中国派遣留学生,全面摄取中国文明制度,为日本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大化改新以后,日本进一步大力汲取中国文化。自630年到894年间,日本向唐朝派遣了十几次遣唐使船,随行的有许多留学生和求法其中吉备真备和阿倍仲麻吕是日本留学生最杰出的代表。吉备真备在唐留学17年,回国后在太学教授中国律令、典章制度,官至右大臣。阿倍仲麻吕19岁入唐留学,改名晁衡,毕生致力于研究中国文化,73岁殁于中国。他精通汉学,尤其擅长诗文,与大诗人李白、王维、储光羲等交往甚密。753年,阿倍仲麻吕回国,讹传他在途中遇难。李白闻之,悲痛不已,作诗哭悼: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诗中李白将阿倍仲麻吕比作明月,明月沉大海,人间顿失光明,天地无辉,人哭天愁,风恸云哀。可见阿倍仲麻吕在李白心目中的地位了。
与日本大批留学生来中国的同时,也有不少中国学者、高僧到日本去传播中国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了贡献。8世纪中叶,年逾花甲、双目失明的中国高僧鉴真和他的弟子,经过许多周折,历尽艰辛,东渡日本。他不仅带去了佛教各宗经典和汉学文化知识,还创立律宗佛教,为日本文化和佛教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日本人民对鉴真的贡献给与极高的评价:“禅光耀百倍,戒月照千乡”。
古代日本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利用汉字作音符来书写日本语言,著名的《万叶集》就是用这种方法写成的,因而成为“万叶假名”。用汉字作音符,书写很不方便。8世纪,留学生吉备真备利用汉字偏旁创造了日本表音文字--片假名,从此,日本有了自己的文字。后来,留唐求法僧空海(弘法)又利用汉字行书体创造日本行书假名--平假名。
奈良时代(710-789年),日本仿造唐朝教育体制创立了一套教育制度,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国学,各置博士、教授、助教,教授中国律令、经学、音韵、文学、书法和算术等科目。由于有了文字和学校,为文化的普及和繁荣奠定了基础。因而出现了天平(729-748年)文化的高潮。
8世纪初,日本先后编成两部历史巨著,一为《古事记》,一为《日本书纪》。前者共三卷,上起神代,下至推古朝,以日本文体为主,杂有汉文,其中歌谣和专有名词是用万叶假名写成的;后者三十卷,上自神代,下至持统天皇,采用中国正史体裁,用汉文写成,这是日本最古的两部史书。到平安时代(794-1185年),又先后编成《续日本书籍》、《日本后记》、《文德实录》和《三代实录》等史书,合称《六国史》。此外,还有一些地方志,如《出云风土记》、《播磨风土记》等。
文学作品著名的有《怀风藻》和《万叶集》,前者为汉诗集,是贵族的文学作品,受六朝风格影响较强;后者是日本诗歌(和歌)全书20卷。8世纪中叶,由著名大诗人大伴家持(718?-785年)编修。知道11世纪才形成现在的体裁。
《万叶集》的作者包括各阶层的人,有贵族、僧侣、农民、士兵和妇女。反映了各阶层人民的思想和生活。
平安时代(794-1185年),日本文化逐渐摆脱对中国文化的简单模仿,由所谓“唐风文化”转化为具有日本特点的所谓“国风文化”。这个时代的文化作品体裁丰富多样,有和歌、物语、日记、随笔等等。《古今和歌集》全书20卷,共收集和歌1100首,文笔细腻、技巧纯熟、文字优美。
镰仓以后,武士成为社会栋梁,日本文化以反映新兴武土阶级的思想和生活为主,提倡武士美德,忠君守义,重名轻死。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有《新古今和歌集》、《保元物语》和《平家物语》等。历史著作有镰仓幕府的行政记录《吾妻镜》。
16世纪以后,由于城市发展和大名领国独立性的加强,文化的世俗性和民众性日益浓厚。这个时期的文艺除了反映大名威武豪华的排场外,主要特点是反映新兴市民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气息。出现了生动活泼的歌舞剧、诗歌以及风俗画等,如连歌、茶道、水墨画等的兴起。佛教传入日本最晚不迟于6世纪初,佛教的因果报应,主张忍耐、顺从、寡欲、善行,是一种文化体,具有丰富而高度的文化内涵,因而佛教传到日本后就受统治阶级的青睐和扶持,迅速发展起来。圣德太子摄政时期(593—621年)积极扶持佛教,在其制定的《十七条宪法》中,号召“笃敬三宝”(三宝:佛、法、僧)并在全国兴建寺院,佛教日益发展。但这个时期的佛教主要在王室和贵族等上层社会流传,属私人信仰。大化改新以后,律令制国家全力吸收中国文化,在历次遣唐使中都有不少的学问僧随行,例如第二次遣使随行学问僧多达20余人,创建日本佛教真言宗(密宗)的弘法大师(空海)和创建天台宗(法华宗)的最澄等高僧都是随遣唐使入唐求法的日僧。为了更好地扶持和奖励佛教,天皇政府将佛教纳入国家事务之中,设立专门的佛教统制机构,任命僧侣首领,规定寺院制度,佛教成为官方宗教。此后,佛教在政府扶持下,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起来。在平城京(奈良建有东大寺,地方各国建有国分寺,此外还有法华寺、西大寺、唐招提寺等许多著名的寺院。律令制集权国家解体以后,政治次序失控,封建混战频仍,社会动乱,民众渴望在佛教中寻求精神寄托,于是一些理论通俗、方法简捷、更容易被民众接受的宗派,如真言宗、法华宗、禅宗和净土宗等广泛流传起来。中国禅宗佛教由于融合了儒和道的某些思想因素更富有政治宗教色彩,禅宗宣扬“心是佛,心外无佛,佛外无心”,主张只有一心向佛,人人皆可“顿悟”成佛。因此,禅宗传入后得到迅速发展,成为日本佛教的主流派别。
中国佛教传入日本以后,经过长期发展,到镰仓时期脱离了大陆佛教的特色,佛教日本化,成为日本人精神生活的基调,对日本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佛教传人日本以前,日本人的信仰是从原始宗教发展而来的神道教,最初以自然精灵崇拜和祖先崇拜为主要内容。儒学和佛教传入日本后,吸收了儒学的论理道德观念和佛教的某些教义,逐渐形成一种多神信仰的宗教体系,号称有八百万神和一千五百万神。特别崇拜作为皇祖神的天照大神,宣传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后裔,并据“神敕”实行世袭统治;日本人的祖先是天照大神属下的诸神,即为“天生民族”,故称日本为“神国”。祭祀场所称“神社”或“神宫”,地位最高的神社如伊势神宫。神社和寺院一样占有大量土地享有免税特权的大封建主。
神道教保留许多原始宗教残余,且没有系统的经典和完备的宗教组织,素质低下,因此无力与佛教竞争,长期出于依附的地位。根据“佛主神从”理论,神道教所奉之神被解释为佛或菩萨的化身,作为佛教的保护神,真言宗把伊势神宫所奉的天照大神和丰受大神说成是大日如来的化身。
江户幕府时期,佛教衰落,神道教摆脱附属地位而独立发展起来。神道教吸收中国理学某些学说,强调忠皇忠君,鼓吹建立以神道教为统治思想的国家次序。明治维新后,为巩固皇权,以神社和神道作为国家神道,提倡“神皇一体”、“祭政一致”,神道教空前发展,成为天皇统治的重要思想武器。

日本文化特点
无论日本和中国在历史上文化交流是多么频繁,相互影响是多么深远,从古至今,日本文化的发展还是有它的许多特点,有许多既不同于中国,又不同于西方的发展规律。在日本文化(包括性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看起来是很矛盾对立的现象,可是又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自具一格的东亚文化,这种情况可以说是举世罕见的。所以美国哲学家穆尔认为,日本文化是“所有伟大的传统中最神秘的,最离奇的”。
这种矛盾与统一首先表现在文化的吸收性和独立性方面。
从历史上看,在1000多年的时间里,日本大量吸收了中国的大唐文化。1868年德川政权崩溃、明治维新开始后,日本进入了“文明开化”时期。在这个时期,日本按照11个世纪前全盘接受中国文化的方法引进西方的文明,并取得了巨大的效果,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奠定了基础。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要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本国的和外国的历史,以及佛教、儒教甚至基督教都曾对日本文化起过作用,日本在变化,但是却从未真正脱离其最古老的本土文化根源。
以上这种情况可以从日本社会的许多现象看出来。现在电视、空调、汽车、电脑、出国度假等已深深地渗入了日本的普通家庭,日本人的生活表面变得无可辨认了。尽管如此,在现代化的帷幕背后仍旧保留了许多属于日本本土文化的东西,从深层分析看,日本仍是一个传统的国家。例如,他们爱吃生冷的食物,比较崇尚原味;喜好素淡的颜色和天然情趣;家族势力、家族意识和集团意识很强;民间信仰和巫术特盛;
女子对男子的温顺和依赖;想发财,能发财,但发了财以后又不知所措;等等。
这种矛盾与统一又表现在文化的输入与输出方面。
日本是个十分重视也十分善于吸收和输入他国文化的民族,从7世纪的“大化革新”大规模地输入大唐文化,到19世纪的“明治维新”大规模地吸收与输入西方文化,都对日本的发展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相比较而言,中国在历史上就不太善于吸收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文化,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固然是一种优势,但是如果只注意输出而不重视输入,不重视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吸取营养、不断地发展自己,那么这种优势也会走向反面。
随着日本经济的高度增长,日本向外推销自己文化的意识越来越强烈,而且提出了战略性的口号,那就是曾任日本首相的中曾根康弘所说的“国际化”。在这方面,日本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据90年代的一份统计资料说,由日本官方机构主持的海外文化交流项目,诸如邀请或派遣学者、留学生,开展大型文化活动等等,每年的经费预算为10亿日元。日本外务省所属的国际交流基金,鼓励、资助的主要是和日本有关的项目,例如国外的日语教育,日本文化和文学著作的研究、翻译和出版,或与此相关的文化活动。政府的这种大投入推销本国文化的举措收效显著。日本的茶道、花道之所以享誉世界,日本的文学作品之所以有众多语种质量较好的译本,和这些举措是有密切关系的。
还有一个矛盾统一的方面是日本旧时的官方文化和民间文化。
在日本古代,不论政府如何强调外来文化,可是民间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有所保留。例如,在平安时代(公元794-1185年)大力提倡大唐文化的时代,日本所有的文人男子都用汉语写作,但是妇女不这样,结果她们成为日本本土文学的先驱。
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们可以在政府准许、控制的许多地区的界线内随心所欲。在那里,男扮女装的演员、男性卖淫者、妓女、木版画家都能取悦于神。江户时代的城市民间文化,尤其在比较繁荣的17世纪,和这个狭小的享乐世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作家、音乐家、演员、画家都出入于或活跃于这个受官方蔑视、可是却深为平民所喜爱的“淫荡世界”。暴烈的娱乐和荒诞的色情在官方的严格控制下仍旧成为人们发泄情感的重要手段。不论时代如何变迁,这类文化的根本性变化很小,对这个现象的重要性是不可低估的。
最后,这种矛盾统一又表现在对性的文雅和粗俗方面。
应该认为,总的说来,日本民族是一个文雅的民族。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轻柔、温顺、礼貌而且温和”,他们是以“温和的人的感情”而不是以“干巴巴的、生硬的理论思想”来表达他们自己的。和大多数其他民族相比,日本人更受感情的约束。例如,当两个人争论时,西方人往往生气地说:“你难道不明白我说的意思吗?”而如果是日本人,他会将怒火和不悦隐藏在礼貌的面具之下,说道:“你难道不明白我的感情吗?”从总的看来,日本人比较宽容,常常用不同的方式维持表面的和谐,冲突总是被一层温和的、礼貌的面纱所掩盖。
这种文化现象当然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表现在男女的性问题上。在日本男女的性交往过程中,即使是嫖妓,人们也讲究规矩,讲究礼貌,把最粗鄙的性动作用一层文雅的外衣遮盖起来,否则怕被别人看不起,而绝大多数日本人是很要面子的。在这方面,似乎和中国古人所提倡的“温、良、恭、俭、让”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不同的地方是,日本人更重视把这种态度形成一种外在的礼节,而且还存在形成鲜明对比的粗犷、暴烈的一面。
文章标题: 江户世代普通武士该如果通过拜入某流派门下从而获得成为官吏的机会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58762.html

[江户世代普通武士该如果通过拜入某流派门下从而获得成为官吏的机会]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