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03-05 19:33:39 | 作者:王立刚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9次
中秋节,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在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相传唐明皇在八月十五这天遨游月宫,受仙人点化,而做《霓虹羽衣曲》。中秋赏月之俗,唐朝时开始盛行,八月十五日被官方确定为中秋节。
中秋赏月,最盛是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族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天,东京所有的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扎绸彩的牌楼,出售新启封的好酒。铺子堆满新鲜佳果,夜市之热闹,一年之中少见。高官府邸和豪门之户,都在自己的楼台亭榭中赏月,琴瑟铿锵,至晓不绝。一般市民则争先占住酒楼,以先睹月色为快,并且安排家宴,团圆子女。“此夕浙江放‘一点红’羊皮小冰灯数十万盏,浮满水面,灿如繁星”(见《武林旧事》)。而“京师赏月之会,异于他郡。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饰之,登楼或在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常娥,圆如浩月。”(见《新编醉翁谈录》)
明清以来,民间更重视中秋节。《西湖游览志余熙朝乐事》云:“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
中秋节与元宵节和端午节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究中秋节之来源,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多与月亮有关。赏月、拜月、吃团圆月饼等,均源于此。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据说八月十五这天,月亮比一年任何一天都亮、都圆。离了家的丈夫,一定要和媳妇、父母团聚;回娘家的媳妇一定要回家,与丈夫团聚。古往今来,八月十五的月亮,曾经引起了无数文人墨客的遐想。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更是脍炙人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祖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的时候,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晒得江河干涸,庄稼枯死,颗粒无收,百姓们怨声载道。有个名叫后羿的大英雄,身高八丈,力大无穷。为了解救万民于水火之中,他不远万里,只身登上了昆仑山之巅,运足全部力气,拉开神弓,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万民欢呼雀跃,而后给后羿跪下了,央求他不要再射了。后羿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否则九个跌落的太阳就是它的下场。太阳吓得唯唯诺诺,不敢说半个不字。
??后羿因而受到百姓们的尊敬和爱戴,更成为了天下众多美女垂爱的对象,她们都渴望嫁给他。后羿千挑万选,最后相中了美若天仙的嫦娥作为妻子。后羿除了传艺狩猎之外,终日和妻子厮守在一起,人们称赞这对郎才女貌的小夫妻是恩爱夫妻。天下不少仁人志士都慕名而来,拜后羿为师学艺,而居心叵测的蓬蒙也趁机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就向她讨要了一包不死药。她告诉他,服下此药后,即刻就能升天成仙,长生不老。然而,后羿不忍心撇下爱妻嫦娥,独自升天成仙,于是就把那包不死药交给了嫦娥掌管。嫦娥将它藏在了梳妆台的百宝匣之内,凑巧被躲在阴暗处的蓬蒙窥见了,他也想吃不死药长生不老。
后来,后羿率众外出打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就找个借口留了下来。待后羿走后不久,蓬蒙便手持宝剑,杀气腾腾地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那包不死药。嫦娥自知她不是蓬蒙的对手,情急之下,迅速转过身去打开了百宝匣,拿出那包不死药一口气吞了下去。嫦娥吞下不死药之后,身子登时感到轻飘飘的,迅速脱离了地面朝天上飞去。善良的嫦娥也不忍心远离后羿,就选择在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月亮上居住了下来,期待有朝一日能与丈夫后羿团聚。
过了几天,后羿率众回到家里,侍女们向他哭诉了嫦娥升天成仙的事情。他听后勃然大怒,立即拔出宝剑去找蓬蒙算账。谁知蓬蒙早已逃之夭夭,气得他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他凝望夜空,大声呼唤着爱妻嫦娥的名字。这时,他惊异地发现,那晚的月亮格外明亮,有个晃动的影子十分酷似嫦娥。他拼命地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如何都追不到跟前。
??万般无奈,后羿只好来到了嫦娥常去的后花园,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饯鲜果,思念着在广寒宫里同样眷恋着自己的爱妻嫦娥。后羿觉得惟有这样做,才能使他那颗受伤的心得到一丝慰藉,正好这天是农历八月十五。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的事情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农历八月十五拜月的风俗就在民间流传开来了。
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
关于中秋节还有另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用斧头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天条,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晴朗的夜晚,人们用肉眼隐约看见月亮上面,有一个人正挥动着斧头砍着桂花树的影子。这就是吴刚伐桂的传说。
中秋传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末明初。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暴统治,纷纷揭竿起义。朱元璋为了联合各路起义力量,欲共同起事。但元朝官兵搜查得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妙策,命令属下号召大家八月十五这天,用面烙成月亮样子的饼子,把藏有“八月十五夜杀鞑子(汉族人对蒙古人的篾称)”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响应起义。到了起义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波澜壮阔。当时元朝统治者在全国每个村都驻有一个蒙古人,监视汉民的行动。汉族人在吃月饼的时候,看到了纸条,纷纷杀了本村的蒙古人,揭竿起义,每个人用红色的布裹在头上,号称红巾军,声势如火如荼,波澜壮阔。在起义军的沉重打击下,腐朽元朝的统治摇摇欲坠。
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等进攻元朝的都城大都,很快攻克元大都,元朝宣告灭亡。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手舞足蹈,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给群臣百官。此后,“月饼”制作越发越精细,馅也越来更多,大者如圆盘,小者如蚕豆,成为民间馈赠的佳品。这就是人们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
古老的中秋节在新的时代赋予了新的内容,人们除了赏月、吃月饼等习俗外,还采取举家出去旅游、与亲戚朋友、父母姊妹兄弟吃顿团圆饭、观看中秋节晚会等方式欢度良宵。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