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9-05-06 00:55:50 | 作者:一片轻舟在北冰洋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6次
关于中国的教育制度,我们现在关注的最多的莫过于高考了,不管是赞成高考,还是主张废除高考,对此我不想发表过多的意见。除了高考,另一个教育问题也应值得关注,那就是我们人生的“起点”教育—小学时代的教育。
我从来不认为小学时的教育要比高考教育容易得多,其实很多弊病往往在这个时候已经产生了。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道理:孩子的教育要趁早。然而真正能明白这句话和践行这句话的却为数不多。有很多问题已经是老生常谈了,比如家长为了不使自己的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让自己的孩子学这学那,致使孩子疲于奔命。对于这个问题,我也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去发表自己的评论,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凡事都要讲求个度,超过这个度就会适得其反。我有个朋友在一家托管班上班,她反馈给我这样一个信息:由于孩子的天真单纯,使得他们要比一些成年人的抗压能力都要好。虽然那些孩子要学的东西很多,但当你满足他们一些简单的需求后,他们很快便会忘记烦恼。结合我们的亲身经历,恐怕孩童时代的我们是最无忧无虑的。这似乎也颠覆了我对之前的那个问题的看法。
然而真的是这样的吗?我不能确定,我想说的是并不是每个人的小学时代都是开心的,也有一些孩子,他们的童年过得其实很痛苦。一方面我们可能会认为孩子的抗压能力强就给孩子过多的任务,这算不算得上是一种“欺负”呢?另一方面,我们也可能以为孩子都是无忧无虑的,整天都过着快乐的日子,所以很容易忽视孩子在学校出现的一些问题。纵使孩子抗压能力好,我们也不能为孩子安排过多的学习任务,这样实在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而关于我们的“起点”教育容易出现的问题,我认为最值得注重的有两点。一是小学的教育过于机械化,片面强调知识性学习;二是对学生的性格养成、心理健康关注不够。
小时候的教育不能只局限于教科书。由于孩子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有局限,因此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基本是一种很机械、很浅显的灌输教育方式。我们害怕他们不理解,就直接让他们拿起书本死记硬背,却忘了在教给孩子们这些知识东西的同时还需要注意培养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文化修养,而后两者是需要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进行消化的,远非直接告诉他们一些个道理这么简单。这就像我们给这些孩子指了一扇门,可是没有给他们钥匙,所以不管怎么样他们都无打开这扇门一样。小学时代的孩子们是单纯的,我们应该为他们准备好美好又有启发性的东西,而不是将一些“死”的知识丢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去琢磨,这样的结果只会是要么孩子们根本就不在意,要么就是即便听了也不知所以然。所以在让孩子们学到了知识和才艺的同时,也应注意锻炼他们养成一种好的习惯、好的品格,那么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就不会犯很多错误。
记得自己小时候学的社会、品德课程,基本上在初中、高中、大学都学。当然从我们的死记硬背的过程中,我们也能学到一些东西,像做判断题之类的,我们会觉得很容易,基本上不用想。可是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这样的实际案例时,是否真能一个钩一个叉就可以摆平?这里面涉及的东西太多了。我们也学了合乎道德标准的东西,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多少?否则为什么当出现“彭宇案件”后,整个社会都为之变得黯然和小心翼翼—我们似乎在矛盾、在纠结,好像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其实在我看来,造成这种结果有两个原因不得不考虑:一是媒体的负面效应;二是社会正气弘扬得不够。
以上说的只是小学年级经常出现的问题之一,即片面强调知识性学习,忽视文化和道德教育或者只是空洞说教。除了这个问题外,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一个人的性格除了一半是遗传父母的,还有另一半是由环境造就的。如果要拥有一个好的性格,良好的环境是离不开的。而这又与小学时代的教育有何关系呢? (很有哲理的日志 )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讲一下我小学时的一个同学的故事。该同学是名男生,他不善于和别人交流,因此老是遭受其他同学的欺负,又因为他表现得安静和木讷,所以老师关注的也少。于是在这两种情况下,他变得越来越孤僻,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身边一个朋友也没有。到了初中,我们又分在了一个班,小学时的那些同学也基本上都到了同一所中学,这个男生的境况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以前在小学时欺负他的那些同学依旧欺负他,经常使唤他做这做那,稍微有些反抗就会暴力相加。在初中,他在学习上还是有些进步的,但这点点成就感根本就无法唤起他本该有的自信。他的自信已被消磨殆尽了,剩下的只有自卑和懦弱。除了这个男生,我所在的班级还有一位女同学,跟他的情况差不多。因此过了这么多年,我竟然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在学校唯有得到老师的庇护才能不受同学的欺负,而怎样才能得到老师的庇护呢?那就是努力学习,考高分引起老师对你的关注,这样老师才会在你受到欺负的时候站出来帮助你。可我却觉得它如此可笑和让人无奈。小小年纪来到学校,离开父母,那时孩子们的心目中老师就是他们的父母,遇到困难也首先想到寻求老师的帮助,可是在很多情况下却得不到有效的帮助。当然我并不是想把一个人的性格养成归结于老师的管教,我只是希望孩子们在小时候不要有那么多的冲突和矛盾,能快乐健康地成长。
《今日说法》曾播出一个节目,说的是一个26岁的杀人犯连环作案的故事。这个人家境富裕,还是大学毕业生,可是竟为了两个根本不能引起杀人动机的原因杀害了两名年轻女子。在杀害第一个女子时他给出的理由是这名女子作风不好,害怕他带坏自己的女朋友;杀害第二名女子的时候是因为2万元钱的转让费起的争议从而在一年后萌生的报复心。其实像他这样家境殷实,高学历且关爱家人的人怎么会因为2万元钱就去杀人?你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当你了解他的幼年时代,就不会觉得奇怪了。因为就是在他的幼年时代他的性格已经变得越来越扭曲了。那个时候,父母由于工作忙对他的关心不够,当他在学校打击报复别人的时候,父母也因为事态不严重就不管不问,从而使他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和管教,于是越来越大胆,越来越为所欲为,最终使他走上一条不归路。如果在他幼年时,父母、老师能给予他更多的关怀,将他的不良情绪早早的扼杀掉,那么我相信他的性格不会如此扭曲到成为变态杀人魔,或许他可以拥有另一种人生,过健康快乐的生活。现在因为性格原因走上犯罪道路的并不在少数,甚至这类刑事案件使得事态更为复杂,造成的社会危害性更大。
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人生的第一个20年里大部分时间都在和学校打交道,所以学校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是至关重要的。而在这个环境里老师无疑又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对懵懂无知的小学年级的孩子们来说。孩子们在他们很小的时候,认识水平是有限的,因此他们的一些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都带有模仿色彩,而这也在警示大人们在孩子面前要检点自己的言行举止,尽量在孩子们的心中起到榜样的作用。这点对于孩子们的父母来说是尤为要重视的,但是这里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当孩子们离开父母来到学校,除了老师,他们能够得到正确的指导的来源是很少的,而且孩子与孩子之间的相处也都处于同一水平,很难说哪个孩子的表现就更优秀,所以孩子们在学校求学的过程中不仅在知识方面需要老师的帮助,在性格养成、与人相处之道方面也需要加以引导。
而这些势必会加重老师们的负担,但是当一个个犹如一张张白纸的未来充满无数可能性的孩子们眨着清澈眼眸站在我们老师面前,而他们将来的基础很可能就是在这个时候建立起来的,那么为人师表的老师们又如何忍心对他们的成长不负责任呢?
对“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句话,我曾一度不甚理解,然而现在我明白了老师为什么会获得如此高的评价?那实在是因为他们需要牺牲太多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道路的指明灯。而这样的牺牲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尊敬的,老师们的价值在点滴中体现,却将我们引向人生的正轨。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