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02-08 08:33:04 | 作者:甜阁下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1次
点击音频,即可聆听
本期主播 | 雪冬
《都挺好》即将迎来结局,关于苏家的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大戏,终于要结束了。而这四个人,大概也就代表了中国家庭里的典型形象:
一个占够了家庭资源的大哥,没有能力却背负着长子“尽孝”的义务。
一个被宠坏的“妈宝”二哥,啃老理所当然,还觉得自己得到的不够。
一个常年被妻子压迫的父亲,在妻子去世后,转身成了一个迫害者。
一个不被接纳的小女儿,独自成长,却还是放不下伤害她的家人。
在这部集结了“典型恶人”的剧里,我们会发现一个很多家庭都有的共同点:
那个得到太多爱甚至被宠坏的孩子,长大后一般都在走下坡路;
而那个不被接纳的孩子,被迫早熟,人生往往是“低开高走”。
前者比如苏明成,后者比如苏明玉。
于是,在一个家庭里,那个不被爱的孩子,往往最后会承担更多家庭责任——跟他得到的完全不成正比。
越不被爱的孩子,越要付出就像苏明玉,明明她是家里最不被爱的,她得到的最少,却没少付出。
以前,她被母亲逼着让步,去满足两个哥哥的需求,后来,母亲的葬礼费用是她出的,给父亲送爱心餐,给大嫂落脚处,家里遇到大事,她也总是第一时间冲上去解决。
她总说:苏家那点破事,跟我没关系。
但苏家的事,她还是放不下。而我们身边,像苏明玉这样的人实在太多太多。
他们在家里越不受重视,越是努力做人做事,以为做到了做好了,就会得到重视得到爱,但努力,并没能改变他们在家里的地位。
他们源源不断地付出,却没有得到回报,于是更想通过付出来证明自己,付出越多,失望越多,背负越多,像一个死循环,越来越累。
有一个朋友,就是从小不被父母待见,而她哥哥什么都不用做,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一切。
但后来,是这个不被重视的女儿,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赡养父母的责任。
给家里钱,定期去看望父母,经济支持,精神陪伴,她都做到了。
但父母并没有因此给她好脸色,还是什么都想着儿子,这个女儿做了再多,他们都看不见。
亚当・斯密说过:被他人注意、关怀,得到他人的同情、赞美和支持,就是我们想要从一切行为中得到的价值。
被肯定,被认同,是每个人存在于这个世界的需要,而那些从小不被爱的孩子,更是如此。
当我们还是儿童的时候,会很自然地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同,因为父母是我们最亲近的养育者。父母是强大的、完美的、有能力的,我们会相信父母说的一切都是对的。
如果父母肯定我们,我们会自信满满;如果父母否定我们,我们就会怀疑自己没有价值,不值得被爱,甚至自我厌恶。
像苏明玉这样的孩子,在父母身上,看不到对自己的爱和关怀,只有压榨和剥削。
她的自我感,很早就发生了分裂,她原本也是爱父母的,但是母亲对她太苛刻,父亲又太窝囊无能,她只能通过划清界限的方式给自己找出路,怀着对家人的怨恨开始自己的生活。
但苏明玉的怨恨,更多的是不甘心,这让她总是憋着一股劲,想找回自己被漠视的尊严:我可以过得很好,过得远比你们好。
这种情绪,在苏家人有求于她的时候,更加鲜明。于是,表面上看她是被迫承担苏家的责任,实际上,这也是她内在深处的被认可的需求。
你需要的,只有“自我认同”阿兰·波德顿说:我们的自我感觉和自我认同,完全受制于周围的人对我们的评价。
对苏明玉来说,她接受不了母亲对自己的苛刻和不满;独立之后,她也接受不了哥哥指责自己是白眼狼。
她怎么做都得不到认可,怎么做都是被压榨,怎么付出都是错,这种严重的精神叛离不是她想要的。
要怎样才能满足这种失落?怎样才能消弭心里的不甘?她只能从自己身上找答案。
我有一个朋友,当年她也是在父母反对下,考到了外省的大学,独立生活,打工赚学费,觉得自己必须要混出个“人样”来,证明自己的能力给父母看:
“我可以凭自己的能力过好这一生,不需要你们来安排。”
父母一直不相信她,批评她工作不稳定,埋怨她找的丈夫不靠谱,责怪她成天想法太多,不听话,不会有大出息。她烦不胜烦:
“为什么我一直努力,爸妈都看不见,只会一味地否定我这个人?我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差。
我是优秀员工,老公对我很好,那些爱好,怎么就成了不务正业呢?为什么我不听话,就要诅咒我呢?”
很多父母,都喜欢对孩子轻易下判断,比如苏明玉的母亲说:一个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
长时间被父母排斥的人,最渴望的,就是父母的喜爱和接纳,但可惜的是,这份排斥不是努力就能消弭的,它往往像是一种“原罪”。
因为性别,因为身体缺陷,因为出生时导致了某些悲剧,因为父母的偏见——这些,都不是努力就能改变的。
所以,如果外界的评价并不能因为我们的努力而改变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试着让自己不那么累,不再拼命付出,拼命证明。
我们对自身价值的确定感,不一定需要别人的认同。人格成熟的人,会慢慢把对他人认同的需要,转向自我认同,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最根本方式。
我们不需要被父母的期待绑架,也不一定要成为父母理想中的孩子,或者急着向父母证明自己,我们只需要自己发自内心的认可。
对于那些深陷原生家庭泥潭里的人,或者拼命付出满足别人期待的人,只需要记住这三点:
1.你要很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和他人是不同的,你有自主性,能够为自己的事作主,能够决定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2.因为你是独立的人,你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和别人的不尽相同,没有必要为了和别人保持一致,而放弃自己的立场,不必压抑自己的意图,去配合别人的意见。
3.相信一点——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你自己,只有你自己才知道自己是谁,想做什么,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自我认同是你的专利,别人说了不算。
当你能够全然地肯定自己,那些来自父母的不接纳,朋友的不认同,或者别人对你的不公平的对待,都伤害不了你。
而自我高度认同的人,会散发出自信坦然的气息,别人自然会来欣赏你、赞同你、肯定你,你也不再需要去做吃力不讨好的事,为别人证明自己、解释自己了。
这才是真正的“挺好”。
-end-
作者:甜阁下
北大心理学专业,知乎最具人文思想的心理咨询师,中国白丝带志愿者,咨询领域:婚姻家庭、婚外情、个人困惑、性心理、家庭暴力。个人公众号:t,知乎ID:甜阁下。
主播 | 雪冬,电台主播,二级心理咨询师,冥想引导师。
今日话题
亲爱的朋友,你身边有不被原生家庭认可的人吗?他们后来都怎么样了?
欢迎在下方留言,跟我们分享你的想法和故事。
好看,就点一个“在看”
全站搜索